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篇一:《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report

一、作者简介

二、本书主要内容

《公共组织理论》该书的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公组织的理解,从而

使我们能将理论融于实践、思想寓于行动。本书主要批评新公共管

理的钟摆可能过分地摆向了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不仅应

采用企业管理的技术,而且也应该采用某些企业的价值观。下面将

对本书各章节进行详细评述。

第一章,认识公共组织。书中认为公共行政理论有三个取向:第一,公共行政被看作是政府过程的一部分,因而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

第二,公共组织被看作与私人组织差不多;第三,公共组织被认为

是一个专业领域,它吸收了不同的理论观点以解决实际问题。而公

共行政是指为谋求实现公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的管理。

这个定义表明,公共行政理论不仅仅是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实践

方式的结合,它包含着一个根本的、一以贯之的鲜明主题。从该章

中两个案可以看出,一方面,政府机构要以最大的效率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又必须对顾客的需求和愿望作出回应。

第二章,思想传承:马克斯.韦伯和弗洛伊德。本章将研究三位理论

家(马克思、韦伯、佛洛伊德)的著作。他们的著作勾画了本世纪

西方世界思想发展的方向,并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特征作了最清晰、

最有影响力的阐述。马克思的一个特别贡献在于它将黑格尔对辩证

发展过程的理解与经济组织方式的历史分析结合起来。韦伯认为社

会学是人的客观思考和对人的行动意义的结合的产物,当然这种结

合是极难是现的。弗洛伊德指出:“本我,是精神动力的源泉,它旨

在通

过快乐原则来减缓内心的紧张;自我,旨在协调个体和客观世界,

他的活动奉行现实原则;超我,是社会价值和理想的概括,是对和

错判断的内在体现。在本我、自我、超我的竞争中,自我发挥着协

调中介作用,它不仅抑制本我原初的内在冲动倾向,也防止人格存

在受到过分的道德压制。”三位理论家的真知灼见有助于更全面的理

解公共组织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他们都认为现代人的首要任务就

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现一种有效地互动关系。

第三章,政治传承,从威尔逊到沃尔。威尔逊最早提出“政治行政分离”的理论原则。古诺提出国家的根本职能是国家意志的表述,必要

职能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克利夫兰阐明了“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之间

的区别,不在于行政组织本身,而在于政府之外是否存在拥有控制

力的选民及其代议机构,这些选民及其代议机构有权决定政府成员

的意志,并要求他们在行政活动中贯彻这些意志。”泰勒提出科学管理,他认为最好的管理就是一种真正的科学,它建立在明确的法规、规章和原理上。沃尔多指出“政府与道德毫不相关,适当的制度和专

业人才可以决定一切。”该章主要有两个主题:第一,政治与行政之

间的张力;第二,寻求行政管理的科学原理以增进政府的组织效率,只有通过政府机构有效的运作,民主才能得到最好的保持,而高效

率最有可能在合理的企业中产生。

第四章,组织的理性模型。本章首先提到西蒙的贡献,首先,紧扣

逻辑实主义的观点,主张在行政行为研究中事实和价值的分离,接

着进行严谨的实验研究计划,以构建一种综合性的行政理论。其次,非常快的摆脱了与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的紧密联系,而倾向构建一

个一般的方法。在本章中还提到两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即:封闭系

统研究方法和开放系统研究方法。开放系统研究方法认为我们不可

能完全认识到所有影响组织变量的因素,也不可能预见和控制这些

量的影响。封闭系统视图以使用的方式利用组织资源、使组织的每

一部分符合系统的生成“逻辑”,并通过控制机制来减少环境的不确

定性。

第五章,组织的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组织人本主义来源,一方面,对工人行为和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种更加开

放和参与性的管理方式不仅会提高工人的满意程度,同时也能提高

他们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变革的观察,很多人发现让

组织的底层工作者参与管理,将推动组织的重建与复兴。该书在新

公共行政着中论述了“政治与行政”、“事实与价值”、“效率与公平”、“层级体制与参与制”。作者认为,虽然新公共行政对于公共行政领

域已经

产生了并且还将继续展现其重要意义,但这种意义更多的体现在发

掘了传统理论框架下的“异类”,而不是提出什么真正的替代传统的

理论。

第六章,政策和新公共管理。本章讲述公共改革的发展的两大方面,其一,是公共政策的回应性,即:指体系促进官僚的决定与社区或

者声称代表民众的官员的偏好相一致的程度。其二,公共行政的有

效性,即:政策所导致的决定“比其他的备选方案更有可能产生所追

求的结果”。该书主要从更大政治背景中的公共政策以及当前对公共

政策进行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作者通过案例作出选择的结论:一

个似乎很简单的计划最后变得非常复杂,它牵涉到了许多参与者,

牵涉到了一大堆不同的观点以及必须加以澄清的一条见长而且扭曲

的布满决策的路径。

第七章,公共行政与公共服务。行政研究就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运

作一个组织,换句话说,就是研究怎样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既定的目标。“公共组织的成员对于追求生命、自由、追求和快乐。对所有公

民的自我成长提供帮助,以及为公民提供教育等反面的承诺,只能

通过个人而非物质的互动才能发生。”书总提到,“新公共服务,来

自两个灵感:(1)民主政治理轮尤其当它涉及公民之间以及公民和

他们的政府之间的关系时;(2)公共行政理论中更具人文主义传统

的方法对管理和组织设计的研究。”

第八章,公共行政的理论者及实践者。这是该书的最后一章,也是

书的一个总结,在书的开始,该书已经表明,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

公共组织的理解,从而是我们能够将理论融于时间,思想寓于行动。纵观全书,该书以研究者者理论观点介绍为主,通过该书的阅读,

发现“人们需要一种可以看到事情真实一面的环境,一种可以根据更

广泛的情景来观察事物,因而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环境。”为

了所有人能认识到他们对民主价值的最充分、最好的表达具有共同

的责任,实务者和理论者都必须不断地学习。

三、对本书的评价

《公共组织理论》是登哈特教授的一部经典力作,在这本书中,登

哈特教授继承了他的一贯学术价值取向,即重视宪政主义在公共行

政领域的的传承,同时重视行政理论与政府实务之间的协调。本书

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作者针对目前行政

管理界热烈推捧的“新公共管理”提出了“新公共服务”,指出了效率

主义思想将公共组织理论带入的误区,他强调公共利益,为改革政

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

1)、行政理论的界定

登哈特对公共行政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公共行政是指为谋求实现公

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的管理”。登哈特认为,把公共行政

定位为对实现社会价值的管理,就是为了让人们避免以工具性的眼

光看待世界,能够学会用批判性的知识来诠释、揭示现实,努力与

大型复杂的官僚组织机构相抗争,以实现个性自由的张扬和发展。

对于这一点,我也非常认同登哈特教授的观点,纵观国内很多行政

管理方面的学者和学者对公共行政的定义无非就是政府组织或者行

政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要不然就是认为就是强调管理过程

采取的一些手段,其根本价值观就是效率主义。特别在我们这样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管理过程不仅要强调效率更

要强调公共利益的实现,个人认为政府对效率的追求是建立在对公

共利益的追求基础上。

2)、行政与二分法

登哈特指出:“两分法从未像后来的一些评论者认为的那样进行过明

确的划分”。很多人都很片面的理解了古德洛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认为古德洛和威尔逊只是一味的强调两者的分离,但是通过本书才

认识到古德洛在很大程度并不是追求两者的区别,而是强调两者的

协调。这种两分法的象征意义不久就超越了其现实意义,对后来的

公共行政研究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

从登哈特教授的书中,我明白了为什么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已经

不适用于现在的行政环境,但是还是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提倡,因为

正是两分法才是他们追求效率的行政理论的根基,他们认为政治是

用来实现公共价值和平等的,而行政与政治分离,从而保证了行政

的独立性,也就是意味着行政可以向私营企业一样去追去效率。

3)、新公共服务的提出

为了拯救公共行政的“合法性的危机”,登哈特以行动理论、批评理

论以及后现代理论为哲学基础,借鉴和综合了民主政治理论与公共

行政理论中的人文主义研究,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行政模式。

在登哈特看来,“新公共服务”是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

益服务的民主治理模式。它高度重视公民的权利和人的价值,表达

了一种对民主价值的全新关注,实现了从专注效率和业绩到专注公

民参与性与回应性。

4)、本书的一些局限

一是过于强调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追求。登哈特在书中对于传统的

主流公共行政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它们过于强调提供公共服务的

技术和效率,结果忽视了公平、回应性等其他观念。这些批评同然

言之有理,不过登哈特自己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二是理论不具有现实性,流于空泛。登哈特对官僚制进行了严厉的

批判,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要用新公共服务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但是他并没有提出取代官僚制的具体组织体制。失去具体组织体制

和管理技术的支撑,民主管理只能是一种对公共行政的美好逻辑演绎,根本不可能实现。官僚制作为工业社会的一种相对来说最有效

的组织体制,在没有被一种新的组织体制取代之前,它还会存在。

因此,在还无法用一个全新的体制来取代官僚制的今天,人们所能

做到的只能是对官僚制加以改进,使之适合薪的时代需要

四、对我国的启示

1)、对我国公共组织学研究的方法论改进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具有深刻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探寻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促进公共组织

理论知识的积累,公共组织研究的完整性要求我们关注所有范围内

对我们而言可行的方法。

2)、研究缺乏对我国公共组织实践行为进行描述与解释的“局部叙事”,对真实的行政过程探讨不多,实证研究尤其匮乏。当务之急是应

该在公共组织理论研究中要强调方法论的规范性,并探寻多样性的

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加强实证研究的同时,重视诠释研究与批判研究,促进公共组织理论知识的积累。第二,更新公共服务理念,加快服

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新公共服务理念将”与公民对话协商”和”追求

公共利益”作为未来的公共服务的基础,是公共组织理论领域的一个新

精神。在我国,党和政府正致力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理念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成为服务型政府的

一个有用的理论参考。

【篇二: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笔记

(登哈特著人大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笔记时间:05年10月3日—10月20日)

1、宪政主义行政思想:关注社会公正、平等、民主、回应性。代表

人物:杰斐逊、沃尔多、戈尔姆比斯基、奥斯特洛姆、登哈特。

2、管理主义行政思想:关注效率。代表人物:汉密尔顿、威尔逊、

威洛比、古利克、西蒙、奥斯本和盖布勒。

3、奥斯本和盖布勒在《重塑政府》中提出了十大原则构成了新公共

管理的核心,认为,政府不仅应该采用企业管理的技术,而且也应

该采用企业的某些价值观。本书作者认为这些观点是不可接受的,“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支柱)的中心原则是所有的人类

行为都受到自我利益的驱使,它总是抵制一些类似公共精神、公共

服务的概念。”

4、本书作者试图以公共服务取代新公共管理。他主张的公共服务的核心是:民主治理。但既然是治理,就离不开官僚组织,以及由官

僚组织所引发的一系列被认为是不民主的命令、控制和官僚主义。

作者的一个弱点是,他所主张的新公共服务除了告诫人们注意对民主、公正、回应性登社会公共价值的追求外,也无法提供一种可替

代的东西,或者说理论。官僚制在还没有被一种新的组织体制取代

以前,还会存在。在目前状况下,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官僚

制进行改进,使之适合新的时代需要。新公共管理作了一些努力,

但它过分偏重于管理主义,从而丧失了一些社会公共价值,这就需

要宪政主义行政思想进行努力校正。

5、作者认为,过往有关行政组织理论的著作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主流的公共行政理论致力于论述所谓的理性行政模型和建立在

政治-行政两分法基础上的民主责任观;第二,作为一种学习理论,两分法把自己局限于对知识学习的实证主义理解中,没有认识到或

者采用替代方法来观察组织,尤其没有将公共组织理论中的批评、

理解和解释联系起来进行观察;作为一种组织理论,两分法把自己

局限在由等级制结构表现出来的工具主义的关怀中,没有认识到或

寻找一些可替代的组织设计,尤其没有将交流、一致性和控制问题

结合起来。

6、理论最终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

7、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塑造我们回应问题的行为。

8、

本书目录:

第一章认识公共组织;第二章思想传承:马克思、韦伯和佛罗伊德;第三章政治传承:从威尔逊到沃尔多;第四章组织的理性模型;第五章组织的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第六章政策要义和新

公共管理;第七章公共行政与新公共服务;第八章公共行政的理论者及实践者;附录

第一章认识公共组织

1. 知识学习是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p3

2. 我们对公共组织的大量观察和评论,可以说是在为自己建构一种

不明晰的组织理

论。??组织理论完全与我们作为组织成员或其顾客的行动方式相联系。我们的行动只是我们理论观点的表达而已。在行动中理论与实

践是分不开的。p3

3. 一方面,政府机构要以最大可能的效率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政

府机构又必须对

顾客的需求和愿望作出回应。p10

4. “模型”并不是指理性的组织形式或行政类型,而是现实生活的再现。??模型

既反映了现实又扭曲了现实。??在深入研究公共组织理论时,我们

应始终认识到理论家们在建构理论时所面临的选择,以及他们的选

择可能对事实造成的扭曲。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我们应该不断追

问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还有什么没说出来,以及将来要说什么,

将来要说的内容尤其重要。p12-13

5. 过往关于公共组织理论建构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取向:一、公共行

政被看作是政府

过程的一部分,因而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二、公共组织被看

作和私人组织差不多,从这个角度,公共组织理论只是组织理论的

一部分;第三,公共行政被看作是一个专业领域,它吸收了不同理

论观点以解决现实问题。从这个观点,公共组织理论既不可能建立,也不值得研究。p14

6. 公共行政和政治理论之间的关系显得相当矛盾,虽然两者通常被

看作是实践和哲

理的极致,但由于两者都关注一种有效和民主的治理,因而享有一

种同样重要的历史传统。

7. 既然当前没有一门单一的学科能够给公共部门的行政人员提供那

些必需的各种知

识,我们就只能指望各门学科各尽所能了。p16

8. 公共行政理论还有两种其他的发展趋势,这两种趋势限定了公共

行政领域研究问

题的范围:第一,大多数公共行政理论家已经将主要的研究视角聚

焦到大型的复杂组织上。他们对组织的定义都结合了权威和结构化

等因素。而巴纳德则从一个更为开放的角度来定义“组织”:一个有

意识地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活动和力量的系统。这一定义不仅

拓展了组织研究的群体范围,而且指明了要注意研究组织的协调活

动而不仅仅是组织的正式运作机制。??我们应尽量避免给组织一个

严格的定义。我们应该意识到,通过将大型的官僚组织的结构特征

作为公共组织的特征,会使我们无意识地陷入官僚组织结构的束缚。如果公共行政实务者和理论家只选择研究官僚组织,他们就极不可

能考虑组织的替代模式,他们将倾向于将其他组织纳入到官僚组织

模式中。第二,大多数公共行政理论家将公共行政等同于政府行政。p17

9. 可以通过重新界定公共行政的研究领域来构建公共组织理论。新

的公共组织理论

应具有以下特征:一、应当阐明公共行政理论的政治学的、一般的

和专业的等早期研究的方法;二,应当指出公共行政是一个过程而

不是在特定结构中所发生的事情;三、应当强调这个过程的公共性

而不是它与正式政府体制的关系。【是否矫枉过正了?】p18

10. 本书将公共行政定义为:是指为谋求实现公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的管

理。p19 一旦能够以相当明确的方式界定公共行政的研究对象,我

们就能够建立一种完整而明确的公共组织理论。【作者的观点似乎

有些前后矛盾,他一会说建构一种完整的公共组织理论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一种趋向完善的公共组织理论,而这里又说他要建构这

么一种理论。如何理解?同时,作者在这里给出的有关公共行政的

定义实际上是非常泛化的,实际上使得公共行政的研究范围和研究

对象在社会科学领域范围内无所不包,这实在是谈不上什么“以相当

明确的方式界定了公共行政的研究对象。”如此泛化的定义,是否真

能对公共组织理论研究有所助益,我表示怀疑。】

第二章思想传承:马克思、韦伯和弗洛伊德

1. 与马克思所强调的经济条件决定社会发展方式的关系不同,韦伯

认为社会发展可

以有其他的推动因素,比如传统和信仰。这些推动力超越了阶级关系。

2. 韦伯认为资本主义及其理性模式四个祸福参半的制度——它能够

极大地推动物质

生产进步,但却缺乏对人作为特殊个体的关怀。p30 曾经做过一个梦,和上帝玩一个游戏,在一块麦田里寻找一颗最好的麦穗,赌注

是我一生的命运。在迫不及待地进入这片麦田以前,我对自己说:“所谓‘最好’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要寻找到那一颗我认为最好、最适

合的麦穗就行,找到她,我就不再理会其他的麦穗,会兴高采烈、

头也不回地走出麦地,去领取上帝承诺的奖品。” 而事实上,我太天

真了,在汹涌如海水的麦潮中,我真能准确地找到那一颗最适合我

的麦穗吗?她不是唯一地存在于这无边无际麦田世界的某处吗?我

犹豫了,彷徨了,在反反复复、进进退退地寻觅中,我甚至开始怀

疑我基本的判断力了,开始怀疑,是否连寻找本身也是一种无意义

的徒劳?不停地在泥泞地麦地里行走,狂风吹过,暴雨刮过,雷电

鸣闪过,我已疲惫,已倦怠,但我不想这么绝望!无数次地冲动,

劝说自己摘下近在咫尺的那一颗,然后或者开心、或者不开心而假

装开心地去向上帝邀功。但他能相信我吗?我能相信我吗?我可以

这么做吗?

残存的希冀支撑着我继续行走,已不敢再问意义和价值。远方,天

色已昏暗,我希望,希望明天那一缕阳光

能早日到来,也希望,我能收拾好自己,打扫身上的尘埃,心无芥

蒂地去找寻、接受和呵护那一颗真正属于我的麦穗!仅仅只是希望。

3.

【篇三:《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读后感

一、作者简介

二、本书主要内容

《公共组织理论》该书的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公组织的理解,从而

使我们能将理论融于实践、思想寓于行动。本书主要批评新公共管

理的钟摆可能过分地摆向了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不仅应

采用企业管理的技术,而且也应该采用某些企业的价值观。下面将

对本书各章节进行详细评述。

第一章,认识公共组织。书中认为公共行政理论有三个取向:第一,公共行政被看作是政府过程的一部分,因而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

第二,公共组织被看作与私人组织差不多;第三,公共组织被认为

是一个专业领域,它吸收了不同的理论观点以解决实际问题。而公

共行政是指为谋求实现公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的管理。

这个定义表明,公共行政理论不仅仅是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实践

方式的结合,它包含着一个根本的、一以贯之的鲜明主题。从该章

中两个案可以看出,一方面,政府机构要以最大的效率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又必须对顾客的需求和愿望作出回应。

第二章,思想传承:马克斯.韦伯和弗洛伊德。本章将研究三位理论

家(马克思、韦伯、佛洛伊德)的著作。他们的著作勾画了本世纪

西方世界思想发展的方向,并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特征作了最清晰、

最有影响力的阐述。马克思的一个特别贡献在于它将黑格尔对辩证

发展过程的理解与经济组织方式的历史分析结合起来。韦伯认为社

会学是人的客观思考和对人的行动意义的结合的产物,当然

这种结合是极难是现的。弗洛伊德指出:“本我,是精神动力的源泉,它旨在通过快乐原则来减缓内心的紧张;自我,旨在协调个体和客

观世界,他的活动奉行现实原则;超我,是社会价值和理想的概括,是对和错判断的内在体现。在本我、自我、超我的竞争中,自我发

挥着协调中介作用,它不仅抑制本我原初的内在冲动倾向,也防止

人格存在受到过分的道德压制。”三位理论家的真知灼见有助于更全

面的理解公共组织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他们都认为现代人的首要

任务就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现一种有效地互动关系。

第三章,政治传承,从威尔逊到沃尔。威尔逊最早提出“政治行政分离”的理论原则。古诺提出国家的根本职能是国家意志的表述,必要

职能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克利夫兰阐明了“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之间

的区别,不在于行政组织本身,而在于政府之外是否存在拥有控制

力的选民及其代议机构,这些选民及其代议机构有权决定政府成员

的意志,并要求他们在行政活动中贯彻这些意志。”泰勒提出科学管理,他认为最好的管理就是一种真正的科学,它建立在明确的法规、规章和原理上。沃尔多指出“政府与道德毫不相关,适当的制度和专

业人才可以决定一切。”该章主要有两个主题:第一,政治与行政之

间的张力;第二,寻求行政管理的科学原理以增进政府的组织效率,只有通过政府机构有效的运作,民主才能得到最好的保持,而高效

率最有可能在合理的企业中产生。

第四章,组织的理性模型。本章首先提到西蒙的贡献,首先,紧扣

逻辑实主义的观点,主张在行政行为研究中事实和价值的分离,接

着进行严谨的实验研究计划,以构建一种综合性的行政理论。其次,非常快的摆脱了与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的紧密联系,而倾向构建一

个一般的方法。在本章中还提到两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即:封闭系

统研究方法和开放系统研究方法。开放系统研究方法认为我们不可

能完全认识到所有影响组织变量的因素,也不可能预见和控制这些

量的影响。封闭系统视图以使用的方式利用组织资源、使组织的每

一部分符合系统的生成“逻辑”,并通过控制机制来减少环境的不确

定性。

第五章,组织的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组织人本主义来源,一方面,对工人行为和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种更加开

放和参与性的管理方式不仅会提高工人的满意程度,同时也能提高

他们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变革的观察,很多人发现让

组织的底层工作者参与管理,将推动组织的重建与复兴。该书在新

公共行政着中论述了“政治与行政”、“事实与价值”、“效率与公

平”、“层级体制与参与制”。作者认为,虽然新公共行政对于公共行

政领域已经产生了并且还将继续展现其重要意义,但这种意义更多

的体现在发掘了传统理论框架下的“异类”,而不是提出什么真正的

替代传统的理论。

第六章,政策和新公共管理。本章讲述公共改革的发展的两大方面,其一,是公共政策的回应性,即:指体系促进官僚的决定与社区或

者声称代表民众的官员的偏好相一致的程度。其二,公共行政的有

效性,即:政策所导致的决定“比其他的备选方案更有可能产生所追

求的结果”。该书主要从更大政治背景中的公共政策以及当前对公共

政策进行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作者通过案例作出选择的结论:一

个似乎很简单的计划最后变得非常复杂,它牵涉到了许多参与者,

牵涉到了一大堆不同的观点以及必须加以澄清的一条见长而且扭曲

的布满决策的路径。

第七章,公共行政与公共服务。行政研究就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运

作一个组织,换句话说,就是研究怎样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既定的目标。“公共组织的成员对于追求生命、自由、追求和快乐。对所有公

民的自我成长提供帮助,以及为公民提供教育等反面的承诺,只能

通过个人而非物质的互动才能发生。”书总提到,“新公共服务,来

自两个灵感:(1)民主政治理轮尤其当它涉及公民之间以及公民和

他们的政府之间的关系时;(2)公共行政理论中更具人文主义传统

的方法对管理和组织设计的研究。”

第八章,公共行政的理论者及实践者。这是该书的最后一章,也是

书的一个总结,在书的开始,该书已经表明,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

公共组织的理解,从而是我们能够将理论融于时间,思想寓于行动。纵观全书,该书以研究者者理论观点介绍为主,通过该书的阅读,

发现“人们需要一种可以看到事情真实一面的环境,一种可以根据更

广泛的情景来观察事物,因而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环境。”为

了所有人能认识到他们对民主价值的最充分、最好的表达具有共同

的责任,实务者和理论者都必须不断地学习。

三、对本书的评价

《公共组织理论》是登哈特教授的一部经典力作,在这本书中,登

哈特教授继承了他的一贯学术价值取向,即重视宪政主义在公共行

政领域的的传承,同时重视行政理论与政府实务之间的协调。本书

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作者针对目前行政

管理界热烈追捧的“新公共管理”提出了“新公共服务”,指出了效率

主义思想将公共组织理论带入的误区,他强调公共利益,为改革政

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

1)、行政理论的界定

登哈特对公共行政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公共行政是指为谋求实现公

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的管理”。登哈特认为,把公共行政

定位为对实现社会价值的管理,就是为了让人们避免以工具性的眼

光看待世界,能够学会用批判性的知识来诠释、揭示现实,努力与

大型复杂的官僚组织机构相抗争,以实现个性自由的张扬和发展。

对于这一点,我也非常认同登哈特教授的观点,纵观国内很多行政

管理方面的学者和学者对公共行政的定义无非就是政府组织或者行

政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要不然就是认为就是强调管理过程

采取的一些手段,其根本价值观就是效率主义。特别在我们这样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管理过程不仅要强调效率更

要强调公共利益的实现,个人认为政府对效率的追求是建立在对公

共利益的追求基础上。

2)、行政与二分法

登哈特指出:“两分法从未像后来的一些评论者认为的那样进行过明

确的划分”。很多人都很片面的理解了古德洛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认为古德洛和威尔逊只是一味的强调两者的分离,但是通过本书才

认识到古德洛在很大程度并不是追求两者的区别,而是强调两者的

协调。这种两分法的象征意义不久就超越了其现实意义,对后来的

公共行政研究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

从登哈特教授的书中,我明白了为什么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已经

不适用于现在的行政环境,但是还是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提倡,因为

正是两分法才是他们追求效率的行政理论的根基,他们认为政治是

用来实现公共价值和平等的,而行政与政治分离,从而保证了行政

的独立性,也就是意味着行政可以向私营企业一样去追去效率。

3)、新公共服务的提出

为了拯救公共行政的“合法性的危机”,登哈特以行动理论、批评理

论以及后现代理论为哲学基础,借鉴和综合了民主政治理论与公共

行政理论中的人文主义研究,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行政模式。

在登哈特看来,“新公共服务”是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

益服务的民主治理模式。它高度重视公民的权利和人的价值,表达

了一种对民主价值的全新关注,实现了从专注效率和业绩到专注公

民参与性与回应性。

4)、本书的一些局限

一是过于强调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追求。登哈特在书中对于传统的

主流公共行政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它们过于强调提供公共服务的

技术和效率,结果忽视了公平、回应性等其他观念。这些批评同然

言之有理,不过登哈特自己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二是理论不具有现实性,流于空泛。登哈特对官僚制进行了严厉的

批判,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要用新公共服务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但是他并没有提出取代官僚制的具体组织体制。失去具体组织体制

和管理技术的支撑,民主管理只能是一种对公共行政的美好逻辑演绎,根本不可能实现。官僚制作为工业社会的一种相对来说最有效

的组织体制,在没有被一种新的组织体制取代之前,它还会存在。

因此,在还无法用一个全新的体制来取代官僚制的今天,人们所能

做到的只能是对官僚制加以改进,使之适合薪的时代需要

四、对我国的启示

1)、对我国公共组织学研究的方法论改进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具有深刻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探寻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促进公共组织

理论知识的积累,公共组织研究的完整性要求我们关注所有范围内

对我们而言可行的方法。

2)、研究缺乏对我国公共组织实践行为进行描述与解释的“局部叙事”,对真实的行政过程探讨不多,实证研究尤其匮乏。当务之急是应

该在公共组织理论研究中要强调方法论的规范性,并探寻多样性的

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加强实证研究的同时,重视诠释研究与批判研究,促进公共组织理论知识的积累。第二,更新公共服务理念,加快服

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新公共服务理念将”与公民对话协商和追求公

共利益作为未来的公共服务的基础,是公共组织理论领域的一个新精神。在我国,党和政府正致力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理念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成为服务型政府的

一个有用的理论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