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 检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 检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 检测试卷(含答案)

唐诗二首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01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三重.茅()挂罥.()塘坳.()

大庇.天下寒士()突兀.()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高者挂罥长

..林梢罥:长:

(2)忍能

..对面为盗贼忍:能:

(3)俄顷

..风定云墨色俄顷:

(4)秋天漠漠向

...昏黑漠漠:向:

(5)长夜沾湿何由彻

...何由:彻:

(6)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庇:寒士:

(7)何时眼前突兀

..见此屋突兀:

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顷/风定/云墨色

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C.八月秋高/风怒号

D.风雨不动/安如山

4.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安史之乱还未平定之时。作者杜甫,字,自号,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因其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所以被称为“”。共有约1 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体裁)的古诗。诗中的“茅屋”指的是。诗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烘托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表现作者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

5.观察下面的图片,仿照示例介绍这位“文学大师”。

【示例】屈原——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创造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审美意象。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02 课内精读

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6.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7.诗歌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8.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参照示例进行描绘。

【示例】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

9.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为盗贼”相照应,诗人叹息的内容是: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B.“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语双关,一是表现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二是表现盼望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能尽快从深重的灾难中解脱出来。

C.第一段表现了诗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D.诗人推己及人,宁可“吾庐独破”,而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这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的深厚感情,寄托了企盼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03 拓展阅读

(2017·成都)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0.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诗歌所描绘的内容加以概括。

11.同样是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二)卖炭翁

01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伐薪.()两鬓.()辗.冰辙.()()

口称敕.()回车叱.牛()一丈绫.()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伐薪.烧炭南山中薪:

(2)两鬓苍苍

..十指黑苍苍:

(3)卖炭得钱何所营.营:

(4)翩翩

..两骑来是谁翩翩:

(5)手把文书口称敕.敕:

(6)回.车叱.牛牵向北回:叱:

(7)宫使驱将.惜不得将:

(8)系.向牛头充炭直.系:直:

3.填空。

(1)《卖炭翁》是组诗《》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者,字,号,唐代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运动,世称“元白”,与并称“刘白”。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2)《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诗句是:。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诗句是:,。

4.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笔法劲健,如疾风飘雨

B.笔画平直,结构方正

C.用笔圆润,一气呵成

D.笔画连绵,气韵流畅

02 课内精读

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5.请说说“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的妙处。

6.“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表现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是记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是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03 拓展阅读

观刈①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②。

妇姑荷箪食③,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④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⑤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⑥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⑦不能忘。

【注释】①刈(yì):割。②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③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④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⑤惜:盼望。⑥岁晏(yàn):一年将尽的时候。晏,晚。⑦尽日:整天,终日。

8.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叙事诗,虽着墨不多,但却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动,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B.诗歌描绘了妇姑童稚送饭、丁壮南冈割麦、贫妇抱子拾麦三幅画面。

C.“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太长了。形象地写出了劳动人民抢割时的辛苦景象。

D.诗人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生活的艰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9.“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中“此”指什么?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个什么样的官员?

古诗词中的遣词炼字

【典型例题】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晓驾炭车碾.冰辙。

【参考答案】一个动词“碾”,使画面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表现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刻画出了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技法点睛】可从不同词类入手:

1.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

2.动词:巧用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3.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4.副词:在古典诗词中,副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5.特殊词:①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②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③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习题链接】见“课内精读”T5。

参考答案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chóng juànàobì wù

2.(1)罥:挂结长:高

(2)忍:狠心能:如此、这样

(3)俄顷:一会儿

(4)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接近

(5)何由:怎能、如何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

(6)庇:遮盖,覆盖寒士:贫寒的士人

(7)突兀:高耸的样子

3.B(解析:B项“突兀”不能断开读。)

4.(1)子美少陵野老诗圣诗史

(2)歌行体成都近郊的草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示例】杜甫——唐朝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其诗因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作品“三吏”“三别”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6.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且有浓烈的情感——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安定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7.直抒胸臆,情感由前三段的记叙一家之苦升华到最后的大抒忧国忧民之情。

8.【示例】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9.A(解析:A项“倚杖”与“老无力”相照应。)

10.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星月清辉、无云无雷的山间静夜图,后两句描绘了溪流湍急的清晨雨后图。

11.本诗未直接写山雨,而是先以山间静谧的晴夜为烘托和铺垫,似无山雨,第三句再以对溪水湍急的侧面描写进一步表现雨势之大,结句点出“他山有雨”,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雨之迅疾和猛烈。

(二)卖炭翁

1.xīn bìn niǎn zhéchì chì líng

2.(1)薪:木柴

(2)苍苍:灰白

(3)营:谋求、需求

(4)翩翩:轻快的样子

(5)敕:指皇帝的命令

(6)回:调转叱:吆喝

(7)将: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8)系:挂直:同“值”,价钱

3.(1)新乐府白居易乐天香山居士新乐府刘禹锡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4.B

5.“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的样子。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6.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7.D

8.C

9.“此”指上面农民辛苦悲惨生活的状况和自己无功而获得俸禄的事,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个忧国忧民但无力改变现实的官员。

2017-2018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模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 试题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题2分,第7小题10分共2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蹒.跚(p án ) 歼.灭(ji ān ) 浩瀚(h ào ) 罄.竹难书(q ìng ) B.嶙峋.(x ún ) 河堤(t í ) 诘责(ji é) 油光可鉴(ji àn ) C.荒谬.(mi ù) 驿.站(y ì) 阻遏.(y è) 毛骨悚.然(s ǒn ɡ) D.辟邪..(p ì xi é) 潮汐.(x ī) 娴.熟xi án 锐不可当. (d ?ng ) 2.下列选项中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屈曲 斟酌 应衬 不拆不挠 B.磷峋 镂空 轩榭 坦荡如舐 C.提跋 星晨 凋谢 自出心裁 D.婆娑 主宰 秀颀 恹恹欲睡 3.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 ,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 B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 。 C .进入考场后,大家屏气敛声.... ,听监考老师讲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 D .小张个子高高,仪表堂堂,在全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早春天气, , ; , 水天一色, , 卧龙一般, ,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①湖水苍茫 ②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 ③它有生命 ④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 ⑤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 A .①②③⑤④ B .⑤④①②③ C .⑤①④②③ D .②③①④⑤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B. 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C.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 浙江卫视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综艺类节目都办得有声有色。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 《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B.“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白居易、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背影》作者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D.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杜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 过程,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7.古诗词积累(10分) (1)角声满天秋色里, 。 (2)感时花溅泪, 。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答 题 不 超 过 此 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无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导学案 21、《庄子》二则 第一课时北冥有鱼 一、回顾复习 相关资料1、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 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2、作品介绍:《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3、解题:《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二、学习目标 1、巩固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熟练朗读并翻译课文。 3、理解庄子“万物皆有所待”的思想,让学生明白“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重难点1、熟练朗读并翻译课文。2、理解庄子“万物皆有所待”的思想。 三、合作探究 一、庄子名,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代表作品有,名篇、。 二、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北冥()鲲鹏()抟()迁徙()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翻译重点词语。①冥:②鲲:③鹏:④怒: ⑤垂:⑥海运:⑦天池: 2.翻译重点句子。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翻译重点词语。齐谐:志:击:抟: 去:尘埃:息:极: 2.翻译重点句子。 ①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④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⑤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四、精讲点拨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6.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五、学生小结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六、达标测试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命名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表判断 D. 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 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 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 1 / 4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泛舟语湖(30分) 1、选择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3分) A、锲(qiè)而不舍 B、万籁( lài )俱寂 C、姹紫嫣( yīn)红 D、酣( hān )然入梦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3分) ⑴、清晨,在林间小路散步,一阵阵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⑵、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 ⑶、老舍作品的语言,“京腔”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⑷、乡亲们好奇地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纯朴。 A、清脆赞赏崇拜打量 B、清脆称赞推崇打量 C、清晰称赞崇拜端详 D、清晰赞赏推崇端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单位的党员干部的作风更务实了。 B、面对竞争的社会,我们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 C、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随着盐城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江海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4、诗海拾贝。(运用积累填空,并仿照题型完成练习。)(8分) (1)、诗有形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轻烟淡月; 那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 (2)、诗有声那是“感时花溅泪,”的感时伤怀; 那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怆梦境。 (3)、诗有情那是“海内存知己,”的深情厚谊; 那是“,报得三春晖”的至爱亲情。 (4)、诗有神那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执著追求; 那是“会当凌绝顶,”的心胸气魄。 5、口语交际。(3分) 振新中学二(8)班准备召开“同在蓝天下,共饮一江水——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二、阅读品茗(35分) (一)玩味古典(14分) 甲: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020八年级语文下册检测卷

一、基础训练(30分每题3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伛.偻(yǚ)狩.猎(shòu)稽.首(qǐ)悄.怆幽邃(qiāo) B.庇.护(bì)鬈.发(ju?n)诘.责(jié)天涯咫.尺(zhǐ) C.挑衅.(xìn)迸.射(bèng)哂.笑(shěn)期期艾.艾(aì) D.锃.亮(zèng)文绉.绉(zhōu)媲.美(pì)长吁.短叹(yū)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抑扬顿措冥思遐想溃赠缥碧 B.无可置疑不可名状蓬蒿托辞 C.莫忠一是繁花似锦狼籍斥咄 D.相形见绌托泥带水仓茫滞留 3.下列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 意的一项是()(3分) A.我坐在火车里就像坐在江船里一样,峰回路转, 景象时刻变换,让你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B.接连发生的耸人听闻 ....的校园枪击案,使得美国很 多媒体和民间组织呼吁执行更严格的枪支法律,以防止更多无辜生命丧生。(骇人听闻) C.这部匠心独运 ....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 景交融的图画。(独具匠心)D.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伪装成政府机关人 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到了登峰造极 ....的地步。(叹为观止)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鲁迅的《雪》选自《朝花夕拾》,该文通过北国与 南国雪景的对比,含蓄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无限 怀念和对新生活的强烈期待之情。 B.高尔基的《海燕》用饱含激情的描绘,向我们展 示了勇敢、乐观的海燕形象,传递了一种鼓舞人心的

力量。 C.《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 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勉励马生勤苦学习。 D.唐代的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优美的语言描 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 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5.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言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轻视对手了。 B、如何搞好堤防建设?怎样杜绝“豆腐渣工程”?牵动 着会上每一个、也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C、“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了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个回话呀!” D、“生活下去,繁衍你们的后代吧。”上帝对他们说着:“我去忙自己的事了。” 6.根据上下文填空(4题选做三题)(3分,每题1分) 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也。 ③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④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7.阅读下面的句子,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 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分)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原本只是犯了一个小错 误,但是不愿意承认,而是用各种手段来掩饰自己的 错误。①。所以,拒绝自省的做法, 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使问题更加严重,可见, ②。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信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3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及答案(最新)

期中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 ......) ....6·句,不得多选 ①佁然不动,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②___________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记》) ③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一日不见,____________。(《子衿》) ⑤______________,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式微》) ⑦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⑧《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蒹葭》最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黄昏下的小镇坐落在河的两岸,错落有致的房子,粉墙dài瓦,里面的梁柱已被岁月熏得发黑,让人觉得周庄犹如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袖着手悠然地守在这流淌千年不息的水边,淡定地、慈xiáng地等着四面八方的客。水乡小镇游人如织,丝毫没有“牢落暮霭初收”之景象。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dài( )瓦慈xiáng( ) 暮霭.(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分) (3)文中“游人如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傳雷家书》中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多次教导儿子:待人要________,做事要________。 (2)现在,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他该怎样对待自己呢?他终于使巴扎诺娃吐露了真情,这个女医生告诉他,前面还有更可怕的事情等待着他。怎么办?这个恼人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逼着他解决。 上面文字出自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庄子》中的文章以独特的艺

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作品之中,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二、课文翻译 北冥有鱼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注释 冥:同“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鲲:大鱼名。 鹏:大鸟名。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悬挂。 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鲲的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脊背,不知道几千里;当它振翅而飞时,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原文: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注释 海运:海水运动。 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2018春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4课我能行

24 我能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学会自己自信地面对困难,解决题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 2、学习课文第1—5段 3、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教学难点: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预习作业:朗读课文,勾出会认字在文中组的词;查字典了解生字字义教具:挂图小黑板卡片 实物:足球 教学方法:讲练法、讨论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 2、学习课文第1—5段 3、练习川“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教学重点:认渎生字 教学难点:练习川“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教具:挂图小黑板卡片 实物:足球

教学过程: —、导入 1、出示实物:篮球、足球 师:“你们喜欢打篮球吗?” 2、师讲一个小故事思考: 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 3、板书课题:我能行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画山生寸:,自主拼读 3、了解课文人物内容 (1)爸爸高兴地笑了 (2)爸爸陪贝贝在球场玩,贝贝一个人玩得十分起劲。 4、师生齐述全文 三、认读字词 1、出示会人字,先自由拼读 2、同桌文流对读 3、老师针对学生拼读有困难的字进行重点教学 4、出示卡片开火车读 5、出示具体句子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请几名学生轮流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五、学习课文1—5段 1、自由读课文1—5段 2、(1)明白贝贝遇到什么问题 (2)贝贝准备怎么办? 3、选择自已最理解的段读一读 (1)请一生读第一段 结合图理解“投篮、瞄准”的意思 请一生上台表演投篮动作,了解两个词语的意思(2)请—生读第2段 读后谈第2段的贝贝 “他在想什么?他的心情怎样?” (4)全班齐读第3、4、5段 分角色读一读爸爸和贝贝

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肥东圣泉中学1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制卷人:黄卉做卷人:盛晶晶审卷人:周静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0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④,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⑥,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补写李煜的《相见欢》(4分)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5.请给选文拟一个小标题,不得超过5个字。(2分) 6.“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这句话中的“巴结”一词有什么特点?这句话描写了阿标叔什么性格?(4分) 7.从上文的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8.“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为什么用“一定”?猜想一下当时是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5分) (二)回家(16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卷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一点就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⑥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默写完整。(4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她觉出有什么ào mì( 奥秘 ),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2)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就是大自然拿我去把qiān shān wàn hè( 千山万壑 )装点。 (3)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mò(缄默 )。 (4)特别出色的就是那种hé zhé yā yùn( 合辙押韵 )的吆喝。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就是( C )(3分) ,英才辈出。 A、山环水绕的重庆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有巴蔓子,近有卢作孚,人杰地灵 .... ,折磨着您的心;但更多的时候,它能激发您昂扬的斗志。 B、理想,有时候它像那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 ..... 的,但又就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她们应受到C、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就是具体而微 .... 尊重。、C (这里应该用“微不足道”,指环卫工人的劳动平凡微小,不值得一说;“具体而微”指整个形体都已具备,只就是比较微小而已。)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回延安》课后练习题

《回延安》课后练习题 一、基础训练 1.《回延安》体裁是___,采用陕北_____的形式创作的。 2.《回延安》中出现了一些口语化的语言,例如:_______,____。3.《回延安》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品味下面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三、阅读下节诗歌,回答1—4题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浪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1.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宝塔山下留脚印 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延河滚滚向“前进” 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思维点拨:要注意区分比喻、比拟和夸张等修辞手法。 2. 诗中运用了叠词,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叠词可分别用来:A.表示事物B.表示数量C.表示情态D.表示颜色。请摘抄这节诗的叠词,并标上相应的序号。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思维点拨:按要求摘抄叠词“对号入座”。 3.“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 思维点拨:要联想毛主席在枣园住过来思考。 .这一节写的主要内容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归省./省.份行.辈/一目十行.兴.高采烈/方兴.未艾 B.康.健/慷.慨思慕./蓦.然回首疏疏朗.朗/书声琅.琅 C.叨.唠/叨.扰闭塞./塞.翁失马装模.装样/模.模糊糊 D.优待./侍.卫踊.跃/风起云涌.愧.不敢当/惊心动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怠慢茂腾腾耐人寻味戛然而止 B.讫立宝塔山大彻大悟红旗飘飘 C.眼眶写包票叹为观止人情事故 D.振撼一股劲垂珠联珑汪洋恣肆 3.古诗文默写。(8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关雎》) (3)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愁是什么?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对家书的渴盼;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的惆怅。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并结合该情节说明其性格特征。 孙悟空猪八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家书》中哪个片段令你印象最深?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家乡封丘是豫剧祥符调的发祥地,家乡人爱看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城来的名家,咱热烈欢迎,场场爆满;本地的名角,咱也视为珍宝,座无虚席;在公园空地、超市门口、村头树下本色出演的草根票友,只要你唱得卖力,学得逼真,咱也不吝惜掌声,大声给你叫好打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戏的心境是大不相同的。少年看戏,看的是热闹;青年人看的是爱情;中年人看的是人生;老年人看的是寂寞。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近期,一档专门朗读书信的节目——《见字如面》安安静静地“火”了。节目邀请了众多明星友情出演,现场读出那些可以窥视中国历史、名人往来以及普通人生活场景的一封封信件。明星娓娓道来的朗读,带领观众重温着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引发共鸣。 在当今喧嚣嘈杂的综艺娱乐节目大环境之下,《见字如面》的出现成功激活了公众对于传统文化那股无处释放的热情与迷恋,这档节目用最简单、朴素、真诚的方式展现了文化类节目应有的模样,传承了中国文化。 材料二:下图是《见字如面》节目的标志性背景。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琐屑(xiè) 滞笨(zì) 孕育(yùn) 销声匿迹(lì) b.诘问(jí) 吊唁(yàn) 呵斥(hè) 穷愁潦倒(liáo) c.疏懒(sū) 繁衍(yǎn) 奔丧(sāng) 风尘苦旅(chéng) d.克扣(kè) 惊悚(sǒng) 萌发(méng) 日薄西山(bó)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渴暮典质塌败五彩斑澜 b.翩然噩耗绮丽风雪载途 c.愧作赋闲萌发草长萤飞 d.烦躁取缔藩蓠天衣无缝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抗战时期,全国各地武术名家先后抵达重庆。虽然门派不同,但在那民 族存亡的时刻,他们都能相安无事。 b.陈独秀晚年困居重庆江津,他在生活上无固定的经济来源,除了微不足 道的稿费收入 外,主要靠亲友接济。 c.在被列为日本大轰炸的重点目标后,葛家大院在劫难逃,在硝烟中化为 一片废墟。 d.重庆地处西南,气候潮湿。抗战时库存于此的珍贵文物,鸡零狗碎,多 达二十多万件,防潮成为人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郦道元,北魏人,其著作《水经注》被誉为“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 说的荟萃,名胜 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 b.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其小说代表作《背影》语言素雅、情感 真挚,被称赞为 “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韩愈云: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d.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 首甘为孺子牛” 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 5.下列选项中,句子语意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3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当时的各国首都中,重庆成为最早、最久、最多 的远程轰炸目标,,。。 。。 ①直到2001年9月11日国际恐怖组织对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的劫机轰炸等“空中屠杀”,在战它们都与“重庆大轰炸”保持着逻辑继续关系 ②成为将整座城市作为人质和对象的毁灭性恐怖轰炸的开端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与答案 八年级的同学们,有关下学期语文期末会考到的内容知识,大家是否复习了?相关的考试试卷信息,你了解哪些了? 一、积累运用(3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氛围(fēn) 脊梁(jǐ) 污秽() 扣人心弦() B.迸溅() 嶙峋() 潜行(ǎn) 恹恹欲睡(yān) C.香醇() 跻身(jī) 飞窜() 争妍斗艳() D.相称() 模样(m) 聆听(ɡ) 卷帙浩繁(y) 2. 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绽出了嫩芽。 ②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③大自然用死的物质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A.逐步置之不理创造制造 B.逐渐置之度外制造创造 C.逐步置之度外制造创造 D.逐渐置之不理创造制造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从新城区到老城区,沿街庄重典雅的建筑,精致中透着秀气的园林,温文尔雅、朴实守礼的市民使外地游客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B. 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只有校长有时还能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C. 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D. 有些干部不注重调查研究,到了基层,下车伊始就发议论,提意见。 4.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为了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B.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到改革开放。 D.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因此,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①其中包括他们的肤色、相貌、身材、线条、姿态、气质、风度等许多方面。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归省./省.份行.辈/一目十行.兴.高采烈/方兴.未艾 B.康.健/慷.慨思慕./蓦.然回首疏疏朗.朗/书声琅.琅 C.叨.唠/叨.扰闭塞./塞.翁失马装模.装样/模.模糊糊 D.优待./侍.卫踊.跃/风起云涌.愧.不敢当/惊心动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怠慢茂腾腾耐人寻味戛然而止 B.讫立宝塔山大彻大悟红旗飘飘 C.眼眶写包票叹为观止人情事故 D.振撼一股劲垂珠联珑汪洋恣肆 3.古诗文默写。(8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关雎》) (3)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愁是什么?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对家书的渴盼;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的惆怅。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并结合该情节说明其性格特征。 孙悟空猪八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家书》中哪个片段令你印象最深?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家乡封丘是豫剧祥符调的发祥地,家乡人爱看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城来的名家,咱热烈欢迎,场场爆满;本地的名角,咱也视为珍宝,座无虚席;在公园空地、超市门口、村头树下本色出演的草根票友,只要你唱得卖力,学得逼真,咱也不吝惜掌声,大声给你叫好打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戏的心境是大不相同的。少年看戏,看的是热闹;青年人看的是爱情;中年人看的是人生;老年人看的是寂寞。

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24课《我不是最弱小的》课后练习(无答案)

《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给带点字注音。 ()()()() 掀.起郊.游纤.细聊.天 ()()()() 抵.抗遮盖.软弱.下垂. 二、巧识汉字“双胞胎”。 粉()末()扑()该() 芬()末()补()孩() 三、我能把词宝宝送回家。 美丽美好美妙 ⒈森林里响起()的笛声,是谁在为大家演奏? ⒉千岛湖景区空气清新,景色(),是个旅行的好去处。 ⒊()的大丽菊开放了,田野里一片金黄。 未末 ⒋队伍的()尾,是我们敬爱的老班长。 ⒌()来的世界会越来越精彩。 四、读句子加标点。 ⒈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 ⒉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 ⒊萨沙又问()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⒋妈妈笑着说()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 敢的孩子啦() 五、照样子,写句子。

例: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新。 ⒈公园里的花朵是那么(),树木的枝叶是那么()。 ⒉()是那么(),()是那么()。 六、读短文,回答问题。 萨沙朝蔷.(qián qiáng)薇花丛()去。大雨已经()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着头,显得更加娇嫩.(nèn lèn)。萨沙()起雨衣,轻轻地()在蔷薇花上,()道:“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⒈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表示()的词。 ⒉给短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⒊用“”画出萨沙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句子。 ⒋用“~~~”画出雨中的蔷薇花非常需要别人的保护的句子。 5.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对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描述,恰当的 一项是:() ⑴萨沙在问妈妈,自己做了保护蔷薇花的事,是不是最弱小的了。 ⑵萨沙保护了蔷薇花,说明萨沙是个爱护花草树木的孩子。 ⑶这是萨沙在反问妈妈:现在我保护了比我弱小的蔷薇花,我不是最弱小的了— —你们保护我,我也保护了别人。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和运用。(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蹒跚.(shān)惬.意(qiè) 怦.然心动(pēng) B.旌.旗(jīng)澎湃.(bài)举世瞩.目(shǔ) C.浸.沉(jìn)翕.动(xī) 囫囵.吞枣(lún) D.恢.宏(huī)肃穆.(sù)返璞.归真(p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凝滞屏障疲惫不堪 B.俨然悋惜一泄万丈 C.黯然墨守别出新裁 D.蹒跚捷径络绎不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 ⑴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 出一种喜悦的光。 ⑵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 ⑶他用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 A.发射捧起颤抖 B.闪现托起颤动 C.闪现捧起颤动 D.发射托起颤抖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由乔布斯本人及其家人唯一正式授权的传记《乔布斯传》10月24日已在全球同步发行。 B.路透社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乐见中国实力增强。 C.天宫一号上航天员的生活空间大约为15立方米左右,是载人飞船上空间的2倍多。 D.城运会田径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有着夺金实力的武汉队却因为第三棒选手的意外摔倒,最终无缘冠军。 5.下面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而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是为人类所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⑤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珠惊呆了。 A、④⑤①③② B、⑤④③②①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②③①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更全面地理解无车日 ⑴一年一度的无车日来临,系列宣传活动即将在全国各地开展,一些城市还设立无车区,鼓励市民在这一天少开车或不开车。 ⑵无车日活动最先在法国发起,随后,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响应,我国于20XX年启动首届中国无车日活动,参与城市甚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最新版】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悠悠我心。(《子衿》) ②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⑥李白《送友人》中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徜徉于桃花潭畔,【A】初夏的阳光已有了些许暖意。尽管同属江南且pí邻而居,但我们踏上安徽土地,【B】青山绿水被午后的阳光渡上温暖的色彩,那风那水那景色被徽墨的儒香、徽商的智慧、黄梅戏的清新和古典诗词的儒雅熏染过,【C】显得那样雅静缱绻,悦目怡人。【D】但凡烙着地域元素和色彩的人文、物事、景致,都会成为一座古城、一个古村落唯美的韵脚,令人神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pí( )邻缱绻.( ) 韵.脚(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2分) (3)文中“徜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悦目怡人”中,“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的,将它还原,应放在________处。(只填字母)(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下的《__________________》鼓舞了无数人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2)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最好的文学批评是( ) A.资治通鉴B.论语C.人间词话 4.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某学校将举行以“迎端午佳节,增爱国豪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