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科普知识(田湾核电版)

核电科普知识(田湾核电版)
核电科普知识(田湾核电版)

核电科普知识

核科普篇

一、什么是核能

1.用于发电的能源有哪些?

生产电能的一次能源可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2.用于发电的一次能源主要有哪些?

化石(石油、天然气、煤)能源、水能和核能是发电的主要能源。火电、水电和核电是世界电能供应的三大支柱。

3,什么是核反应和原子能?

某种微观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时,使核的结构发生变化,形成新核,同时放出一个或几个粒子的过程叫核反应(包括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原子能实际上是指原子核能,即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释放出的能量。原子能通常指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时所释放的能量。物质所具有的原子能比化学能大几百万倍以至上千万倍。

4.什么是核裂变?

以铀235为例,铀235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裂变成两个(或三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产生2~3个中子和β、γ等射线,并释放出约200兆电子伏特的能量,这个反应过程叫核裂变反应。

5.什么是核聚变?

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种反应叫轻核聚变反应。它是取得核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太阳等恒星内部,因压力、温度极高,轻核才有足够的动能去克服静电斥力而发生持续的聚变。自持的核聚变反应必须在极高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故称为“热核聚变反应”。

6.什么是链式核裂变反应?

核裂变反应产生的新中子再引起第二代核裂变反应,如此代代相传,形成核裂变反应链,称为链式核裂变反应。

二、核能、核辐射的应用

1.核能有什么用途?

原子弹是核能的一种应用。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实现了可控的链式核裂变反应。1954年人类首次实现了核能的和平利用。核电开始进入人类的生活。核能还可以用作卫星或船舰的动力,使卫星和核潜艇的续航能力大大提高。

2.核能有什么特点?

能量大和反应速度快是核能的两大特点。原子弹是人类利用核能的一个创举,可惜成为战争工具。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核恐怖的阴影。 3.什么是核辐射?它是有害的吗?

从原子核中释放出的辐射称之为核辐射。核辐射和核能是核反应产生的一对孪生兄弟。人类就生活在辐射环境中,但过量的核辐射是有害的,它可能使人致病、致死。

4.核辐射有什么用途?

当今,核辐射已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等各方面。例如:物质材

料的辐照保鲜、辐射育种、辐照杀虫;X光、CT检查、放疗、γ(伽玛)刀;活化分析,γ照相测定分析物体,如考古的年龄测量和刑事侦察等。

三、为什么要发展核电

1.为什么要发展核电?

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的生成需要亿万年,人类大规模的开采利用使之日趋枯竭。水力资源也是有限的。地热、风力、波浪、潮汐、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至今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人类必须寻找新能源,以满足人类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核电是新兴的能源,是高科技的产物,是安全、清洁、低碳、经济、高效的能源。

2.当今世界核电的发展情况如何?

核能是目前已经成熟的,可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的能源。目前世界上有33个国家和地区有核电站发电,其中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核电发电量超过本国总发电量的四分之一,有的国家超过70%。据资料估计,截至2010年上半年,世界上已有438台核电机组在运行,在建46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718亿千瓦,核电发电量约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7%。 3.为什么说核电是清洁的能源?

火力发电厂在燃烧燃料时产生大量的灰尘,排放大量的CO、CO

2、SO

2

NO

X 等有毒有害物质。CO

2

是温室效应的元凶,SO

2

、NO

X

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

因。总之,化石燃料的燃烧污染了环境,危及人类的健康。核电站使用核燃料,不排放这些有害物质。当然核电站有放射性物质排放。但专家已经证明,火电厂排放的放射性物质一点也不比核电站少,有的还大大高于一般的核电站。在国外核电站的周围有人居住、游泳、放牧牛羊、钓鱼,有

的核电站位于大城市附近,有的位于游览区。核电站与火电站相比,更有利于保护环境。经过跟踪监测,没有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4.核电的高效表现在哪里?

田湾核电站两台单机容量为106万千瓦核电机组每三年才需要更换约50吨核燃料,只需要2-3节专用车皮就能运送,而同等装机容量的煤电站则每年需要600万吨煤。如果一列火车挂有40节60吨的车皮,则每天需要7列火车运煤。在交通拥挤、经济发达的地区,核电可以大大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5.核电经济性好吗?

世界上有核电国家的多年统计资料表明,虽然核电站的比投资高于燃煤电厂,但是,由于核燃料成本显著地低于燃煤成本,以及燃料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这就使得目前核电站的总发电成本低于烧煤电厂。

6.为什么说核能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

世界上已探明的铀储量约490万吨,钍储量约275万吨。这些裂变燃料足够使用到聚变能时代。聚变燃料主要是氘和锂,海水中氘的含量为0.034克/升,据估计地球上总的水量约为138亿亿立方米,其中氘的储量约40万亿吨,地球上的锂储量有2000多亿吨,锂可用来制造氚,足够人类在聚变能时代使用。按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的水平,地球上可供原子核聚变的氘和氚,能供人类使用上千亿年。因此,有些能源专家认为,只要解决了核聚变技术,人类就将从根本上解决了能源问题。

7.为什么核电是安全的能源?

(1)建立并推行了全范围、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设计、施工、

调试、运行的质量和安全;

(2)贯彻了纵深防御、多重保护、多样性的设计原则,确保核安全; (3)实行了依法治厂,严格管理,以及国际、国家和地方的严格监督; (4)高标准,严要求的三废处理和管理体制;

(5)压水堆具有固有安全性,是指当堆内温度升高时,使裂变速度下降的性能,就像不倒翁一样,当出现事故趋向时,它自身有趋向安全的特性。它还有四道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的屏障等等。

8.核电站的放射性排放有哪些监督措施?

国家环保总局核安全局依照我国的法律法规,从可行性报告就开始对核电站实行全过程的独立安全评审和监督,尤其是对核电站“三废”处理执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还派人驻厂实施24小时现场监督。核电站自身始终都在执行更为严格的“三废”处理和排放管理。

9.核电站在管理方面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核电站有着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对选址、设计、建造、调试和运行等各个阶段的每一项具体活动都有单项的质量保证大纲。另外,还实行内部和外部监查制度,监督检查质量保证大纲的实施情况和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对参加核电站工作的人员的选择、培训、考核和任命有着严格的规定。领取操纵员执照,然后才能上岗,还要进行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将被取消上岗资格。

10.核电站发生自然灾害时,机组能够安全停堆吗?

在核电站设计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设计上考虑了当地可能

出现的最严重的地震、海啸、热带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即使发生了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反应堆也能安全停推,不会对当地居民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在核电站设计中甚至还考虑了厂区附近的堤坝坍塌、飞机附毁、交通事故和化工厂事故之类的事件,例如一架喷气式飞机在厂区上空坠毁,而且碰巧落到反应堆建筑物上,设计要求这时反应堆还是安全的。 5.核电站采用了那些纵深防御措施?

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行,采用了纵深防御的原则,从设备上和措施上提供多层次的重叠保护,确保放射性物质能有效地包容起来不发生泄漏。纵深防御包括以下五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确保核电站的设备精良。有严格的质量保证系统,建立周密的程序,严格的制度和必要的监督,加强对核电站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使人人关心安全,人人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故障。

第二道防线:加强运行管理和监督,及时正确处理不正常情况,排除故障。

第三道防线:设计提供的多层次的安全系统和保护系统,防止设备故障和人为差错酿成事故。

第四道防线:启用核电站安全系统,加强事故中的电站管理,防止事故扩大。

第五道防线:厂内外应急响应计划,努力减轻事故对居民的影响。 有了以上互相依赖相互支持的各道防线,核电站是非常安全的。

6.核电站废物处理对人民生活有危害吗?

核电站严格遵照国家标准,对人民生活不会产生有害影响。核电站的三废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其原则是尽量回收,把排放量减至最小,核电站的固体废物完全不向环境排放,放射性液体废物转化为固体也不排放;像工作人员淋浴水、洗涤水之类的低放射性废水经过处理、检测合格后排放;气体废物经过滞留衰变和吸附,过滤后向高空排放。核电站废物排放严格遵照国家标准,而实际排放的放射性物质的量远低于标准规。

四、反应堆不是原子弹

1.反应堆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核爆炸吗?

不会。因为反应堆与原子弹无论在目的用途、核燃料浓度、还是在原理、结构、可否调控等方面都有质的区别。

2.在目的用途方面,反应堆与原子弹有什么区别?

反应堆的用途是产生热量用于发电。反应堆是使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能够有控制地持续进行的装置,是利用原子能的一种最重要的大型设备。原子弹的用途是战争的武器,是一种有巨大杀伤力的炸弹。

3.用作核弹头和用作反应堆燃料的铀235的浓度有何不同?

用作核弹头的核燃料铀235的浓度必须大于90%;而压水堆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铀235的浓度约为3%左右。就像白酒能够点燃,啤酒无法点燃一样,装有铀235浓度只有3%核燃料的反应堆不可能发生核爆炸。 4.反应堆和原子弹在控制调节方面有什么不同?

反应堆是实现可控链式核裂变反应的装置,而原子弹则是实现不可控

链式核裂变反应的装置。反应堆的功率可以控制和调节,而原子弹则不能。5.反应堆和原子弹还有什么不同?

原子弹是一次性的,只能用一次,一旦引爆,就不可能中止。可以说原子弹的使用寿命是一瞬间;而反应堆可以反复使用,可以按照人的意志启停反应堆或保持在某一反应水平下运行。反应堆的设计寿命通常是四十年,实际的使用寿命可达到六十年。

五、核电站不会发生核爆炸

1.我国建设的核电站主要是什么堆型?

经专家论证,国家确定技术成熟、具有固有安全性的压水堆堆型作为我国核电站的主力堆型。

2.压水堆有哪四道放射性屏障?

压水堆核电站设有四道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的屏障。第一道屏障——燃料芯块,裂变产生的放射性物质90%滞留于燃料芯块中。第二道屏障——燃料包壳,它把燃料芯块以及裂变产物密封在锆合金包壳内。第三道屏障——压力容器,它把装有核燃料的燃料组件封闭在厚20cm的耐高温高压的钢质压力容器内,即使燃料包壳破漏,也能将放射性物质包容在压力容器内。第四道屏障——安全壳,它是坚固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一旦压力容器及其管道破漏,放射性物质将被包容在安全壳内,不至于外泄。

3.听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很厉害,那是怎么回事?

1979年3月28日,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2号机组

(压水堆),发生由于水泵阀门信号灯故障和操作人员多次误操作引发的核电史上第一次严重事故。反应堆堆芯两次露出水面,造成燃料元件破坏和大约2/3堆芯融化,导致大量惰性气体和放射性碘与其他一些放射性核素进入安全壳内,并且由于锆包壳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也产生了很多氢气,但是没有发生爆炸。因为安全壳的良好密封性和屏蔽作用,这次事故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微乎其微,没有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产生危害。监测调查显示,对方圆80公里的200万居民所带来的总剂量20希沃特,不到该地区居民年本地辐射剂量的1%,即居民所受最大个人剂量不到1毫希沃特,仅相当于一次X 光胸部透视检查所受的剂量。三哩岛核电站118名当值工作人员没有一人伤亡,仅有3人照剂量超过季度允许剂量水平。这次事故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压水堆核电站安全设施对保护居民和环境的有效性。

4.有人说,1986年4月26日,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了核爆炸,对吗?

不对!那次事故没有发生核爆炸,只是发生了热爆炸和化学爆炸。事故中,由于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判断失误,以及反应堆安全设计上存在的严重缺陷,4号堆出现了瞬发超临界,功率剧增,堆芯熔化,超常超高的功率导致的高温,引起了堆内1700吨石墨燃烧,并引起水、锆包壳和石墨(高纯碳)的化学反应,产生H 2、O 2、CO、CO 2等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引起爆炸。与普通的热爆炸和化学爆炸不同之处在于,因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没有安全壳,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导致了核电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核事故。1996年4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71个国家和

20个组织的845名科学家出席了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国际切尔诺贝利事故10周年大会”。会议对切尔诺贝利事故做出了权威性最终结论:本次事故共造成30人死亡,其中28人死于过量辐射照射,绝大部分是参与灭火和事故抢险的消防队员,2人死于爆炸。对健康的影响除主要表现在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率有少量增加外,尚未观察到其他癌发病率的变化。这些事实与某些媒体的刻意渲染报道大相径庭。

5.压水堆核电站真的不会发生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的事故吗?

是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压水堆核电站有四道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的屏障,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石墨堆)只有燃料包壳一道屏障,而没有压力壳和安全壳;二是压水堆有固有的安全性,石墨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没有;三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有1700吨可燃的高纯碳(石墨),压水堆核电站内没有。

六、辐射并不可怕,核电清洁安全

1.为什么说人类生活在放射性环境中?

实际上。人类的生活没有一刻离开过放射性。这些放射性是天然放射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宇宙射线;2、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性;3、人体内部的放射性。微量的放射性不会危及健康。

2.人们的哪些活动也有放射性?

人类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放射性。例如,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照计量约为0.25毫希/年;戴夜光表每年有0.02毫希;乘飞机旅

行2000公里约0.01毫希;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毫希;一次X 光检查0.1毫希等等。

3.核电给人带来多少放射性?

核电给人们带来的放射性是很小的。核电站所在地区居民的天然放射性本底是 2.4毫希/年,而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对周围的影响为0.048毫希/年,与每天抽一支香烟的辐照计量相当,远远小于本底,难以观测到。

4.就人类总体而言,因核电而增加的辐照计量有多少?

专家们研究测算表明:全人类集体辐照计量中,3/4中来自自然界。约1/5来自医疗及诊断,核电的份额是1/400。假定全球人类的预期寿命为60岁,则每天抽一包烟将减寿7年,而核电的影响仅仅以秒计算,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七、辐射防护

1.辐射有什么危害?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体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计量越大,危害越大。

2.辐射有哪几种?

自然界存在着三种射线:α(阿尔法)、β(贝塔)和γ(伽玛)射线。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分别为内照射和外照射。α、β、γ三种射线由于其特性不同,穿透物质的能力不同,它们对人造成危害的方式也不

同。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

3.如何防护α射线?

由于α粒子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因此,对于α射线应注意内照射。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和进食。其防护方法主要有:(1)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2)防止伤口被污染。

4.如何防护β射线?

β粒子穿透力比α射线强,比γ射线弱,所以β射线用一般的金属就可以阻挡。但是,β射线容易被表层组织吸收,引起表层组织的辐射损伤。因此其防护就复杂得多:(1)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的物品,以防皮肤表面的污染和辐射危害;(2)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3)防止伤口被污染;(4)必要时应采取屏蔽措施。

5.如何防护γ射线?

γ射线穿透力强,可以造成外照射,其防护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2)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因为受照射计量与离开辐射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3)采取屏蔽措施。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计量。屏蔽的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我们住的楼房对外部照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

八、核应急和核事故时的正确行动

1.核安全的目的?

核安全的目的是保护人类和自然环境。核安全的准则是(1)核电站必须按最高设计标准建造;(2)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3)必须防止意外的发生及减轻意外的后果。

2.什么是核事故应急?

为了应付万一发生的核事故,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轻事故的危害,保护公众,保护环境,国家要求在中央、省、市核电站建立应急组织,制定应急计划,并做好应急准备。

3.核事故应急防护措施是什么?

核事故应急的防护措施主要有:

(1)隐蔽:关闭门窗、关闭通风,停留在房屋内;

(2)服用稳定性碘片;

(3)食物和饮水控制;

(4)出入通道的管制;

(5)撤离;

(6)去污;

(7)发布应急信息命令等等。

4.万一发生核事故时的正确行动是什么?

万一发生核事故,导致放射性物质外泄时正确的防护行动是: (1)不轻信谣言;

(2)保持镇静,听从指挥;

(3)听到报警后进入室内,关闭门窗,收听广播电视;

(4)听到隐蔽命令时,进入密封性的建筑物内,戴上口罩或用湿毛巾、手帕、衣服等捂住口鼻;

(5)接到服用碘片的命令时,遵照说明,按量服药;

(6)接到对饮用水和食物进行控制的命令时,不饮用露天水源中的水,不吃当地菜园生长的鲜菜。

(7)当听到撤离命令时,随身携带身份证、工作证、现金、存折、换洗衣服、首饰等贵重物品。但家电、家畜、家具等不准携带。

田湾核电篇

一、田湾核电站总体概况

1.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概况

田湾核电站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田湾,厂区按照建设八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规划。一期工程建设2台单机容量106万千瓦的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核电机组,是中俄两国在加深政治互信、发展经济贸易、加强国际战略协作方针推动下,在核能领域进行的高科技合作,是是中俄核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机组设计寿命40年,年平均负荷因子不低于80%,年发电量150亿千瓦时。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于1999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1、2号机组分别于2007年5月17日和8月16日先后投入商业运行。1、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后均保持安全可靠功率运行,辐射防护措施有效,个人和集体剂量得到有效控制,三废排放远低于国家控制标准,机组各项性能指标优良,创造了良好的运行业绩和社会效益。

2.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安全设计

AES-91型压水堆核电机组是俄罗斯在总结20台百万千瓦级VVER型机组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型设计。田湾核电站安全设计优于当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绝大部分压水堆核电站,在某些方面已达到国际上第三代核电站水平。

3.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设计和建设责任

根据中俄两国政府协议和总合同,俄方负责核电站总的技术责任和核岛、常规岛设计及成套设备供应与核电站调试,中方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土建施工、围墙内部分设备的第三国采购、电站辅助工程和外围配套工程的设计、设备采购及核电站大部分安装工程。与核电站配套的输变电线路工程和调峰设施,由江苏省电力系统负责建设。

4.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运营管理责任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于1997年12月18日成立,由中核核电有限公司、上海禾曦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按照50%、30%、20%的比例出资组建。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营,作为项目业主,负责田湾核电站建设管理和建成后的商业运行。

5.企业管理的如何?

中核集团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大力弘扬“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秉持核工业“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坚持“以安全、清洁、优质的核电,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企业宗旨,积极建设以核安全为核心的积极进取的企业

文化,团结协作,努力拼搏,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持续改进,追求卓越,倡导总经理部“八个期望”,即明确的工作目标、质疑的工作态度、审慎的工作方法、清晰的沟通表达、严格地遵守程序、细致地自我检查、认真的工前会议、进取的和谐团队,严格执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体系,企业管理逐步迈上新台阶。

二、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技术特点

田湾核电站在安全标准和设计性能上具有起点较高、技术先进的特点,充分考虑了安全系统的多重性、多样性、独立性和冗余性,与我国其他核电站比较,田湾核电站安全设计的主要特点有:

①双层安全壳

田湾核电站是目前国内独一无二的双层安全壳核电站。双层安全壳内层采用钢缆预应力张拉系统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厚1.2米,内壁衬有6毫米厚的钢覆面;外层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墙体,厚0.6米;内外壳之间为1.8米的带有碘和气溶胶过滤器通风系统的负压环形空间,能有效减少了放射性气溶胶和碘向周围环境的释放,外壳能够抵御地震、龙卷风和小型

飞机等外力的撞击,从而达到有效防护的目的。双层安全壳反应堆厂房外径51.2米,内径44米,总高度74.2米。

②安全壳预应力钢缆系统

田湾核电站内安全壳采用后张预应力钢缆系统,共有水平环向360°预应力钢丝束70束,竖向倒U形预应力钢丝束50束,每束由55根低松弛性的七股钢绞线组成,该设计系国内首次采用的国际先进技术,设计内抗压能力达到0.5MP,最高可达0.7MP。该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安全壳的承压能力,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水平。

③“N+3”的多重保护安全系统

田湾核电站的安全系统如堆芯应急冷却系统,事故浓硼注入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和事故给水系统等均由2通道改为4通道,即每个能动系统均有4个完全独立和实体隔离的通道组成。如果一个通道处于检修状态,另一个通道发生与初始事件有关的故障,第三个通道发生单一故障, 则还有一个通道可投入使用,这样在运行中形成了一个系统运行、三个系统备用的“N+3” 的有效组合,比一般压水堆采用“N+1”或“N+2”的设计更加可靠,从而大大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

④堆芯熔融物捕集器

田湾核电站在国际上首次设置了堆芯熔融物捕集器,其主要功能是在严重事故下收集并冷却堆芯熔融物,以防止堆芯熔融物与反应堆厂房的混凝土底板发生反应并导致底板熔穿,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严重事故下放射性物质的泄漏,以缓解超设计基准事故的严重后果,该系统的设计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⑤全数字化仪控系统

田湾核电站的仪控系统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数字化分布控制系统

(DCS),它由运行仪控“TXP”和安全仪控“TXS”两部分组成,是目前我国核电站首次引进的全数字化仪控系统。运行仪控采用最新的软硬件标准、分层处理的体系结构、综合自动化控制的设计思想和统一的人机接口,可实现长运行寿命、低运行成本及最佳可操作性;安全仪控采用可靠性硬件和软件、多重冗余和纠错技术,在反应堆保护专设安全设施驱动等系统应用中,满足了严格的安全要求。由于DCS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强的监视和控制功能,以及安装、调试、维护更为方便等特点,将为核电站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⑥抗震设计

田湾核电站厂址区域未见明显断裂活动迹象,地震活动水平也较低。厂址区域最大历史地震为郯城8.5级大震,该地震是田湾核电站的控制地震。厂址区域不存在发震构造,没有现代火山活动。近区域不具备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地震地质背景,对厂址的影响主要来自远域地震。

1992年6月江苏省地震局采用地震构造法和概率法确定厂址设计基准地面运动。确定性法和概率论法(年超越概率10-4)确定的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190g 和0.138g,地震构造法0.190g最大。综合评定,将构造法计算所得的最大值0.19g定为厂址设计基准地面运动的值。1992年10月 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批复:“同意将连云港核电厂扒山头厂址的地震基本烈度定为七度,设计基准地面运动定为0.19g”。

田湾核电站设计基准地震最终偏保守地采用0.2g。

⑦防御海啸设计

我国除了台湾外,大陆沿海都有广阔的大陆架,远源海啸进入大陆沿海海域后,能量衰减较快,对大陆沿海影响较小。同时,我国滨海核电厂

址都建有防浪构筑物,每个核电厂址均考虑了风暴潮、海啸、天文潮高潮位、假潮等洪水起因事件。田湾核电厂厂址周边条件不具备产生破坏性海啸的条件,并且厂址历史也上没有破坏性海啸记录。综合各种最不利因素(厂址最高组合潮位如下:最高天文潮(2.96m)+百年一遇增水(2.18m)=5.14m)。

田湾核电厂建立了高为7.04米的防坡提,并设置了高9.5米的挡浪墙,能够有效抵御海啸灾害。

⑧应急电源设计

田湾核电厂每台机组设四台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和两台可靠柴油发电机组,均进行了抗震设计,此外还设有两台机组共用的第七台柴油发电机为关键仪表和设备供电。在丧失场外电源情况下,这些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启动加载,可保证实现对反应堆装置的长期冷却。

⑨消氢措施

田湾核电厂安全壳内设有44台非能动消氢装置,可有效地控制安全壳内的氢气含量,防止发生氢气爆炸事件。

由于堆芯捕集器能够将堆芯熔融物固定在堆芯捕集器内,而且安全壳消氢系统能够降低安全壳内的氢气浓度,避免发生氢爆,在发生失去所有交流电源的情况下,放射性物质将被包容在安全壳内,不会向环境释放,对环境和公众不会造成影响。

三、田湾核电站的安全性

田湾核电站不仅满足国际现行的核安全和辐射安全标准要求,符合我国核安全法规、标准,而且其安全性比当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绝大部分压水堆核电站提高了100倍。田湾核电站发生堆芯严重损坏或熔化事故的概率小于3.3×10-6/堆年(当前世界上运行的核电站一般为10-4/堆年),发生

严重放射性泄漏事故的概率不超过 6.4×10-8/堆年(当前一般为10-5/堆年),即发生严重放射性泄漏事故的概率千万年一遇。

四、田湾核电站对地方经济建设的贡献

①促进环保

田湾核电站作为清洁的新能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支持和保证。与火电站相比,田湾核电站两台机组以每年50吨核燃料代替同等规模火电站600万吨煤炭,每年将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600万吨,减少10万吨灰渣以及大量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因此田湾核电站不仅可以缓解运输压力,而且有效促进了环境保护。

②繁荣经济

田湾核电站作为国家重大能源基本建设项目,自1997年开工以来,推动了国内设计施工、设备材料、运输、保险、商业、服务、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了沿海开放城市的知名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活跃市场经济,促进旅游和经济发展。经测算,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两台机组投产后每年将上网电量140亿千瓦时,预计2006年~2020年将上缴税收总额200多亿元人民币,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将发挥巨大作用。

③带动就业

田湾核电站建设运营过程中需要直接吸纳大量的当地人员就业,其中包括参建单位需要从地方招收的劳务用工、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技术和管理岗位需要的专业人员、文秘和保安等方面的劳务用工以及公司下属企业招收的物管、宾馆、餐饮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等。根据测算,至2020年止,田湾核电站工程可从地方吸纳的就业人员将从2006年的3000人增长到2020年的6400人,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

核电科普知识介绍

核电科普知识介绍 前言 中国能源现状如何?中国未来能源需求状况如何?我国能源科技将如何应对?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核电?核能发电有哪些优势?核能发电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核能开发利用的步骤是什么?核电站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如何正确认识放射性?核电站会像原子弹一样爆炸吗?为帮助公众了解核电有关知识,本文分能源需求、核能及核电站原理、核电优势、核电发展情况、核安全及事故防护九个方面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种新能源在短期内都无法满足的,核电与水电、火电一起构成世界电力的三大支柱。

2.什么是核能?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它周围的电子构成的。轻原子核的融合和重原子核的分裂都能放出能量,分别称为核聚变能和核裂变能,简称核能。 核能实验 3.什么是核电站?工作原理是什么? 核电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动力设施。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链式裂变反应就在其中进行。 将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转换成热能,再转变为电能的系统和设施,通常称为核电站。

核电厂用的燃料是铀。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核电站工作原理图

5.为什么要发展核电? 核电已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之一,在所有能源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没有核电,全世界16%的用电设备将无电可用。 核电与水电、火电一起构成世界电力的三大支柱。 迄今为止,世界能源需求的64%来自燃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化石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颗粒物等,带来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而这些化石物质消耗的迅速增长,使它们在地球上的储量面临枯竭的境地。 5.中国核电站有多少? 截止到2011年3月,中国已经有6个投入运营的核电站共11台机组,总核电容量有9百多万千瓦,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 6.核电厂是如何实现安全的? 核电厂的选址、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直至退役始终都高度重视安全,同时这些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在国家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强有力的监管下进行的。

【精选】核电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核电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第一部分:基本原理和知识 1、原子核中没有()。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2、核能分为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是通过()释放出的能量。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原子核变化 3、1946年,我国物理学家()在法国居里实验室发现了铀原子核的“三裂变”、“四裂变”现象。 A、钱三强、何泽慧 B、钱三强钱学森 C、钱学森何泽慧 4、以下哪个是自然界存在的易于发生裂变的核素:()。 A、铀-235 B、铀-233 C、钚-239 5、1942年以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在()建成了世界第一座核反应堆,实现了可控的核自持链式裂变反应。 A、美国芝加哥 B、英国伦敦 C、德国柏林 6、当一个铀-235原子核在吸收了一个能量适当的中子后,这个原子核由于内部不稳定而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这种现象叫做核裂变。 A、原子核 B、中子 C、质子 D、电子 7、原子核由()组成。 A、中子和质子 B、中子和电子 C、质子和电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 8、1905年,()在其著名的相对论中指出,质量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另一种形式就是能量。质量和能量相互转换的公式是:E=mc2。 A、爱因斯坦 B、玛丽·居里 C、哈恩 D、施特拉斯曼 9、意大利物理学家()在1934年以中子撞击铀元素后,发现会有新的元素产生。 A、贝特 B、阿斯顿 C、卢瑟福 D、费米 10、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 A、电子 B、放射性 C、 X射线 11、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她又通过艰苦努力,于1902年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镭。 A、铀 B 钍C、钋 12、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她又通过艰苦努力,于1902年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 A、铀 B 钍C、镭 13、1914年,物理学家()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 A、卢瑟福 B、伦琴 C、居里夫人 14、1932年,物理学家()发现了中子。 A、查德威克 B、汤姆逊 C、居里夫人 15、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及其助手斯特拉斯曼在用中子轰击()原子核时,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A、钍 B、铀 C、钚 16、1905 年,著名科学家()提出了质能转换公式E=mC2(E为能量,m为转换成能量的质量,C为光速)。核能就是通过原子核反应,由质量转换成的巨大能量。

核电技术标准精选(最新)

核电技术标准精选(最新) G2900.81《GB/T 2900.81-2008 电工术语 核仪器 物理现象和基本概念》 G4075《GB4075-2003 密封放射源一般要求和分级》 G4078《GB/T 4078-2008 放射性测量用样品托盘、瓶子和试管的尺寸》 G4083《GB/T 4083-2005 核反应堆保护系统安全准则》 G4833.1《GB/T 4833.1-2007 多道分析器 第1部分: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G4833.2《GB/T 4833.2-2008 多道分析器 第2部分:作为多路定标器的试验方法》G4833.3《GB/T 4833.3-2008 多道分析器 第3部分:核谱测量直方图数据交换格式》 G4835《GB/T 4835-2008 辐射防护仪器 β、X和γ辐射周围和/或定向剂量当量(率)仪和/或监测仪》 G4960.1《GB/T4960.1-1996 核科学技术术语 核物理与核化学》 G4960.2《GB/T4960.2-1996 核科学技术术语 裂变反应堆》 G4960.4《GB/T4960.4-1996 核科学技术术语 放射性核素》 G4960.5《GB/T4960.5-1996 核科学技术术语 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G4960.6《GB/T4960.6-1996 核科学技术术语 核仪器仪表》 G4960.7《GB/T4960.7-1996 核科学技术术语 核材料管制》 G4960.8《GB/T 4960.8-2008 核科学技术术语 放射性废物管理》 G5202《GB/T 5202-2008 辐射防护仪器 α、β和α/β(β能量大于60keV)污染测量仪与监测仪》 G7163《GB/T 7163-2008 核电厂安全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要求》 G7164《GB/T7164-2004 用于核反应堆的辐射探测器特性及其测试方法》 G7165.1《GB/T 7165.1-2005 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一般要求》G7165.2《GB/T 7165.2-2008 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放射性气溶胶(包括超铀气溶胶)监测仪的特殊要求》 G7165.3《GB/T 7165.3-2008 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放射性惰性气体监测仪的特殊要求》 G7165.4《GB/T 7165.4-2008 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放射性碘监测仪的特殊要求》 G7165.5《GB/T 7165.5-2008 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氚监测仪的特殊要求》 G7167《GB/T 7167-2008 锗γ射线探测器测试方法》 G8993《GB/T8993-1998 核仪器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 G8997《GB/T 8997-2008 α、β表面污染测量仪与监测仪的校准》 G9224《GB/T9224-1998 直流周期计》 G9225《GB/T9225-1999 核电厂安全系统可靠性分析一般原则》 G9588《GB/T 9588-2008 盖革-米勒计数管测试方法》 G10252《GB 10252-2009 γ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规范》 G10253《GB/T10253-2001 液态排出流或地表水β、γ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G10255《GB/T10255-1996 γ放射免疫计数器》 G10257《GB/10257-2001 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 G10259《GB/T10259-1996 液体闪烁计数系统》 G10261《GB/T 10261-2008 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稳压电源》 G10263《GB/T 10263-2006 核辐射探测器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

能源行业核电标准

能源行业核电标准 NB/T X《核电厂电动机运行及维护导则》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19年9月 核电厂电动机运行及维护导则

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 本标准编制任务由国家能源局文件(国能综函科技【2018】96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18年能源行业核电标准制(修)订计划及核电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下达,项目编号为:能源2018087,由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 编制时间为2018~2019年,其格式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排。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接到此项任务后成立项目组,其成员包括杜预、王志武、徐超、冯光明、柳杨、李开宾、谢俊业等。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国内外相关的标准和文件资料,总结近30年来我国在运核电机组电动机运行及维护的实践经验,于2020年1月提出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编写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主要依据了DL/T 1768《旋转电机预防性试验规程》,GB/T 1032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T 9651 《单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T 1311 《直流电机试验方法》,国外核电行业中压/低压/直流电动机 PMBD(预防性维修模板)数据库等文件。 考虑到核电厂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本标准制定的主要原则是:在充分调研、消化、吸收国内近30年核电厂电动机运行维护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以DL/T1768 为代表的国内常规电厂电动机运行维护经验和以电动机预防性维修模板为代表的国外核电厂电动机运行维护经验,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制定主要用于核电厂电动机设备类的运行及维护。通过本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明确核电厂电动机日常维护、预防性维修和解体维修时的技术要求,建立一套程序化的、可执行的标准,为核电厂电动机日常运维提供明确的指导思想,从而达到有效地、高水平地指导核电厂电动机日常运行及维护工作。 三、编制过程 3.1 总体过程 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主要分为前期准备、征求意见稿编写阶段、送审稿编写阶段和报批稿编写阶段。 3.2 前期准备(2017年10月—2018年5月)

核电科普知识题库

(一)基本原理和知识 2014年4月1日18:15 1、原子核中没有(C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2、核能分为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是通过(C )释放出的能量。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原子核变化 3、1946年,我国物理学家(A )在法国居里实验室发现了铀原子核的“三裂变”、“四裂变”现象。 A、钱三强、何泽慧 B、钱三强钱学森 C、钱学森何泽慧 4、以下哪个是自然界存在的易于发生裂变的核素:(A )。 A、铀-235 B、铀-233 C、钚-239 5、1942年以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在(A )建成了世界第一座核反应堆,实现了可控的核自持链式裂变反应。 A、美国芝加哥 B、英国伦敦 C、德国柏林 6、当一个铀-235原子核在吸收了一个能量适当的中子后,这个原子核由于内部不稳定而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 A ),这种现象叫做核裂变。 、电子D 、质子C 、中子B 、原子核A. 7、原子核由(A )组成。 A、中子和质子 B、中子和电子 C、质子和电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 8、1905年,(A )在其着名的相对论中指出,质量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另一种形式就是能量。质量和能量相互转换的公式是:E=mc2。

A、爱因斯坦 B、玛丽·居里 C、哈恩 D、施特拉斯曼 9、意大利物理学家(D )在1934年以中子撞击铀元素后,发现会有新的元素产生。 A、贝特 B、阿斯顿 C、卢瑟福 D、费米 10、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B )。 A、电子 B、放射性 C、X射线 11、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C ),她又通过艰苦努力,于1902年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镭。A、铀 B 钍C、钋 12、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她又通过艰苦努力,于1902年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 C )。A、铀 B 钍C、镭 13、1914年,物理学家(A )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居里夫人C 、伦琴B 、卢瑟福A. 14、1932年,物理学家(A )发现了中子。 A、查德威克 B、汤姆逊 C、居里夫人 15、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及其助手斯特拉斯曼在用中子轰击(B )原子核时,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A、钍 B、铀 C、钚 16、1905 年,着名科学家(B )提出了质能转换公式E=mC2(E为能量,m为转换成能量的质量,C为光速)。核能就是通过原子核反应,由质量转换成的巨大能量。 A、居里夫人 B、爱因斯坦 C、卢瑟福 17、容易发生核裂变的核素有(B )三种,其中只有(B )是天然存在的。 A、铀-233 铀-235 铀-238 ;铀-235 B、铀-233 铀-235 钚-239 ;铀-235

新时代核电行业公众沟通的探索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5759427.html, 新时代核电行业公众沟通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江小松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2019年第28期 中图分类号:F416.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0-159-02 摘要本文阐述我国核电行业公众沟通的重要性,梳理了核电行业公众沟通的历程和现阶段工作机制,分析了公众沟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介绍世界核电强国公众沟通的基本做法之后,归纳出给我们的启示。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公众沟通的方法论,从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构建高效运作的体系,提高全民的核科学素养等角度对进一步做好我国核电行业公众沟通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核电公众沟通邻避效应 一、我国核电行业公众沟通的重要性分析 (一)我国核电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核电具有清洁无污染、能量密度高、成本低、连续供电等优点,是唯一可大规模取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基荷电源,是我国大规模发展低碳能源的现实选择。 2018年我国核电发电量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2%,全球核电发电量占比为10.3%,这个差距是我国核电发展的最基本潜力。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推动核电“走出去”,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家法律法规对涉核项目公众参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当前,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法制意识逐渐增强,网络媒体的兴起,国家更加重视维护公众在重大项目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核电发展将面对更多公众意见的考验。 2015年11月,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出台了《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工作方案》。2017年9月,《核安全法》第66条在我国核领域的顶层法律层面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公众参与。2019年1月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明确提出针对环境影响方面公众质疑性意见多的建设项目,需要建设单位组织开展深度公众参与。 (三)做好公众沟通为核电行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最新核电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最新核电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第一部分:基本原理和知识 1、原子核中没有()。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2、核能分为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是通过()释放出的能量。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原子核变化 3、1946年,我国物理学家()在法国居里实验室发现了铀原子核的“三裂变”、“四裂变”现象。 A、钱三强、何泽慧 B、钱三强钱学森 C、钱学森何泽慧 4、以下哪个是自然界存在的易于发生裂变的核素:()。 A、铀-235 B、铀-233 C、钚-239 5、1942年以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在()建成了世界第一座核反应堆,实现了可控的核自持链式裂变反应。 A、美国芝加哥 B、英国伦敦 C、德国柏林 6、当一个铀-235原子核在吸收了一个能量适当的中子后,这个原子核由于内部不稳定而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这种现象叫做核裂变。 A、原子核 B、中子 C、质子 D、电子 7、原子核由()组成。 A、中子和质子 B、中子和电子 C、质子和电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 8、1905年,()在其著名的相对论中指出,质量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另一种形式就是能量。质量和能量相互转换的公式是:E=mc2。 A、爱因斯坦 B、玛丽·居里 C、哈恩 D、施特拉斯曼 9、意大利物理学家()在1934年以中子撞击铀元素后,发现会有新的元素产生。 A、贝特 B、阿斯顿 C、卢瑟福 D、费米 10、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 A、电子 B、放射性 C、X射线 11、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她又通过艰苦努力,于1902年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镭。 A、铀 B 钍C、钋 12、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她又通过艰苦努力,于1902年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 A、铀 B 钍C、镭 13、1914年,物理学家()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 A、卢瑟福 B、伦琴 C、居里夫人 14、1932年,物理学家()发现了中子。 A、查德威克 B、汤姆逊 C、居里夫人 15、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及其助手斯特拉斯曼在用中子轰击()原子核时,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A、钍 B、铀 C、钚 16、1905 年,著名科学家()提出了质能转换公式E=mC2(E为能量,m为转换成能量的质量,C为光速)。核能就是通过原子核反应,由质量转换成的巨大能量。 A、居里夫人 B、爱因斯坦 C、卢瑟福答案:B

俄美核电阀门规范的技术要求差异

俄美核电阀门规范的技术要求差异 本文对俄罗斯和美国核电阀门招聘网所采用的主要规范作简要介绍,并重点对俄2级阀门和ASME1级阀门的主要技术要求差异作对比论述,以研究、探讨两个规范系列在核电阀门级别上的等同性,同时分析俄、美两国规范体系对核级设备要求的异同,最后确定俄2级阀门与ASME1级阀门不能完全等同的结论。 关键字:阀门规范差异试验 1 背景介绍 田湾核电站采用俄罗斯V-428型压水堆核电机组设计,一期建设2座100万千瓦核电机组。 根据中、俄两国协议,田湾一期的主要设备都由俄罗斯设计、制造并供货,但数字化仪控设计和部分机械设备(稳压器安全阀、安全壳隔离阀、设冷水系统板式热交换器等)由俄罗斯提供设备技术规格书,业主组织进行第三国采购。 由于俄方提交的设备技术规格书中只采用俄罗斯的核电规范,且设备的级别为俄罗斯级别,而第三国供货商大都采用美国ASME规范或法国RCC-M规范,这样在第三国采购合同谈判中出现了设备级别的转化问题。由于不同规范系列无法完全等同,经中、俄和第三国供货商阀门专家的共同商谈,决定按照设备执行功能转化成ASME或RCC-M相应规范级别,同时要求供货商遵照俄规范要求修订一些制造、检验要求,保证不低于俄规范要求,使合同得以签订。但后来俄方又提出“俄2级阀门相当于ASME1级阀门”,并要求修改合同,最终业主经筛选将部分2级阀门升为1级。 对于俄方结论,以下问题仍需探讨: (1)俄2级阀门与ASME1级阀门是否确实完全相当; (2)俄、美两个规范体系在核电阀门的材料、设计、制造、安装、检验及试验方面的技术要求是否存在差异,存在哪些主要差异。 本文尝试将两个规范对核电阀门的技术要求进行对比,并考虑到俄罗斯1级、2级设备的规范技术要求几乎完全一样,以及俄核电站实际设计没有1级阀门,故选择针对俄2级阀门与ASME1级阀门的主要技术要求差异进行对比论述,希望为以上问题找到一个合理正确的答案和一些可以操作执行的建议,以期对未来与俄罗斯合作的核领域项目有所帮助。 2 俄、美核电阀门所采用的主要规范 俄、美对核电阀门要求所涉及的规范较多,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列出,以下只对通常不太熟悉的俄核电阀门所涉及的主要规范,进行简要描述。

核电科普知识题库

(一)基本原理和知识 2014年4月1日 18:15 1、原子核中没有( C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2、核能分为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是通过( C )释放出的能量。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原子核变化 3、1946年,我国物理学家( A )在法国居里实验室发现了铀原子核的“三裂变”、“四裂变”现象。 A、钱三强、何泽慧 B、钱三强钱学森 C、钱学森何泽慧 4、以下哪个是自然界存在的易于发生裂变的核素:( A )。 A、铀-235 B、铀-233 C、钚-239 5、1942年以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在( A )建成了世界第一座核反应堆,实现了可控的核自持链式裂变反应。 A、美国芝加哥 B、英国伦敦 C、德国柏林 6、当一个铀-235原子核在吸收了一个能量适当的中子后,这个原子核由于内部不稳定而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 A ),这种现象叫做核裂变。 A、原子核 B、中子 C、质子 D、电子 7、原子核由( A )组成。 A、中子和质子 B、中子和电子 C、质子和电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 8、1905年,( A )在其着名的相对论中指出,质量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另一种形式就是能量。质量和能量相互转换的公式是:E=mc2。

A、爱因斯坦 B、玛丽·居里 C、哈恩 D、施特拉斯曼 9、意大利物理学家( D )在1934年以中子撞击铀元素后,发现会有新的元素产生。 A、贝特 B、阿斯顿 C、卢瑟福 D、费米 10、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 B )。 A、电子 B、放射性 C、 X射线 11、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 C ),她又通过艰苦努力,于1902年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镭。 A、铀 B 钍 C、钋 12、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她又通过艰苦努力,于1902年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 C )。 A、铀 B 钍 C、镭 13、1914年,物理学家( A )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 A、卢瑟福 B、伦琴 C、居里夫人 14、1932年,物理学家( A )发现了中子。 A、查德威克 B、汤姆逊 C、居里夫人 15、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及其助手斯特拉斯曼在用中子轰击( B )原子核时,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A、钍 B、铀 C、钚 16、1905 年,着名科学家( B )提出了质能转换公式E=mC2(E为能量,m为转换成能量的质量,C为光速)。核能就是通过原子核反应,由质量转换成的巨大能量。 A、居里夫人 B、爱因斯坦 C、卢瑟福 17、容易发生核裂变的核素有( B )三种,其中只有( B )是天然存在的。 A、铀-233 铀-235 铀-238 ;铀-235 B、铀-233 铀-235 钚-239 ;铀-235

核电行业电气类国家标准清单

序号编 号标 准 名 称 1GB/T 10253-2001液态排出流或地表水β、γ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代替88版)2GB/T 10256-1997放射性活度计(代替GB 10256-88(IAEA DOC 317-84)) 3GB/T 10257-2001核仪器与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代替1988) 4GB/T 10259-1998液体闪烁计数系统(代替GB 10259-88 5GB 10261-1988核仪器用高、低压直流稳压电源测试方法 6GB/T 10263-2006核辐射探测器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 7GB 10264-1988个人和环境监测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 8GB 11682-1989低本底α测量仪 9GB 11683-1989应急辐射防护用携带式高量程X、γ和β辐射剂量和剂量率仪 10GB/T 11684-2003核仪器电磁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代替1989版) 11GB 11807-1989探查松脱零件的音响监测系统的特性、设计和运行程序 12GB 12726.1-1991核电厂事故及事故后辐射监测设备 第一部分 一般要求 13GB 12726.2-1991 第二部分 气态排出流中放射性惰性气体连续监测设备的特殊要求14GB 12726.3-1992 第三部分 高量程区域γ剂量率监测设备 15GB/T 12726.4-1995 第四部分 工艺流辐射监测仪 16GB/T 12726.5-1997 第五部分 空气放射性监测设备 17GB/T 12727-2002核电厂安全系统电气设备质量鉴定 18GB 12787-1991临界事故报警设备 19GB/T 12788-2000核电厂安全级电力系统准则(代替1991版)R.G.1.32 20GB 12789.1-1991核反应堆仪表准则 第一部分:一般原则 21GB 12789.2-1991核反应堆仪表准则 第二部分:压水堆 22GB 12789.3-1992核反应堆仪表准则 第三部分:高温气冷反应堆 23GB/T 12789.4-1994核反应堆仪表准则 第四部分:液态金属冷却快堆 24GB 12790-1991核电厂安全级电气设备和系统文件标识方法 25GB/T 13161-2003直读式个人X和γ辐射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率监测仪 26GB/T 13162-1991环境中气载放射性碘监测设备 27GB/T 13163-1991氡及氡子体测量仪与监测仪一般要求 28GB/T 13177-2000核电厂优先电源(代替1991版) RG.1.81 29GB 13284-1998核电厂安全系统准则(代替1991版)R.G 1.153-85

核辐射科普知识---详解核辐射

核辐射科普知识 1、什么是核辐射? (2) 2、详解核辐射 (2) 3、核安全小常识:生活中的辐射人的身体也存在放射性 (3) 4、核安全常识:如何应急避险核辐射? (4) 5、导致放射性污染物远程扩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 6、图解福岛核电站 (5) 7、国际核事故分级图表 (6) 8、国际核事故世界重大核安全事故概览 (7) 9、卫生部详解核与辐射事故后如何进行医学应急 (7)

什么是核辐射? 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β射线是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y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 详解核辐射

掌握科学常识,制止谣“盐”从我做起 核安全小常识:生活中的辐射 人的身体也存在放射性 辐射无色无味,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不过辐射却可用仪器来探测和量度。度量辐

射剂量的单位是希沃特,简称希。1毫希等于千分之一希。 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的身体都存在着放射性。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我国某些地区每年3.7毫希;砖房每年0.75毫希;宇宙射线每年0.45毫希;水、粮食、蔬菜、空气每年0.25毫希;土壤每年0.15毫希;胸部透视一次0.02毫希。 低于100毫希没危害高于4000毫希可致命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受到各种辐射,不同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有所不同。当短时间的辐射剂量低于100毫希的时候,对人体没有危害。高于4000毫希时,对人体是致命的。 核安全常识:如何应急避险核辐射? 中国疾控中心表示,暴露于电离辐射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对于核电站事故中释放的放射性落下灰,大量的放射性烟云经过长距离输运后,不大可能出现高剂量照射的情况。核事故后烟云能飘浮多远很难预测,它取决于风速和其它气象条件。在突发事件的早期和中期, 通常情况下,发生核与辐射事故后的首要任务是限制辐射暴露的发生。主要通过疏散或隐蔽受影响人口,减少放射性烟云沉降的影响。根据大气中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和当时的气象条件,例如风向和降水等,并依据爆炸的中心范围,国家将会确定在多大半径范围内应采取紧急隐蔽防护措施。 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应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与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 其次,公众应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例如: ?在突发事件的早、中期,隐蔽是主要防护措施之一,大多数建筑物可使建筑物内的人员 吸入剂量约降低一半,隐蔽时间一般认为不应超过2天。可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关闭门窗,关闭通风设备; ?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组织、有序地撤离。当判断有放射性散布事件发生时,切忌不能迎着风,也不能顺着风跑,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并迅速进入建筑物内隐蔽。 ?应采取呼吸防护,包括用湿毛巾、布块等捂住口鼻,过滤放射性粒子。体表的防护可用 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射性污染,并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 ?出现核与辐射事故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态平稳,千万不要惶恐不安。及时收听广播或

核能的科学利用与发展

核电的发展与科学利用 自1951年12月美国实验增殖堆1号(EBR-1)首次利用核能发电以来,世界核电至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截止到2005年年底,全世界核电运行机组共有440多台,其发电量约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6%。 日本大地震后出现的重大核安全事故再次引发人们对核电安全的担忧。其实,在世界核电发展史上,“谈核色变”并非第一次,美国的三里岛核电站事故以及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也曾令核电发展迅速降温,但痛定思痛后,全球核电建设还是从减缓发展进入复苏阶段。 纵观核电发展历史,核电站技术方案大致可以分四代,即: 第一代核电站 核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4年,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5兆瓦的实验性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电功率为9万千瓦的shipping port 原型核电站,这些成就证明了利用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国际上把上述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称为第一代核电机组。 第二代核电站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在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基础上,陆续建成电功率在30万千瓦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水冷堆等核电机组,它们在进一步证明核能发电技术可行性的同时,使核电的经济性也得以证明。上世纪70年代,因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的大发展。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四百多座核电机组绝大部分是在这段时期建成的,习惯上称之为第二代核电机组。 第三代核电站 上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严重事故的负面影响,世界核电业界集中力量对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进行了研究和攻关,美国和欧洲先后出台了“先进轻水堆用户要求”文件,即URD文件(utility requirements document)和“欧洲用户对轻水堆核电站的要求”,即(EUR)文(European utility requirements document),进一步明确了预防与缓解严重事故、提高安全可靠性和改善人因工程等方面的要求。国际上通常把满足URD文件或EUR文件的核电机组称为第三代核电机组。 第四代核电站

核电科普知识竞赛练习题

核电科普知识竞赛练习题 基本原理和知识 1、1946年,我国物理学家(A)在法国居里实验室发现了铀原子核的“三裂变”、“四裂变”现象。 A、钱三强、何泽慧 B、钱三强钱学森 C、钱学森何泽慧 2、以下哪个是自然界存在的易于发生裂变的核素:(A)。 A、铀-235 B、铀-233 C、钚-239 3、1942年以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在(A)建成了世界第一座核反应堆,实现了可控的核自持链式裂变反应。 A、美国芝加哥 B、英国伦敦 C、德国柏林 4、当一个铀-235原子核在吸收了一个能量适当的中子后,这个原子核由于内部不稳定而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 A ),这种现象叫做核裂变。 A、原子核 B、中子 C、质子 D、电子 5、原子核由(A)组成。 A、中子和质子 B、中子和电子 C、质子和电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 6、1905年,(A)在其著名的相对论中指出,质量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另一种形式就是能量。质量和能量相互转换的公式是:E=mc2。 A、爱因斯坦 B、玛丽·居里 C、哈恩 D、施特拉斯曼 7、意大利物理学家(D)在1934年以中子撞击铀元素后,发现会有新的元素产生。 A、贝特 B、阿斯顿 C、卢瑟福 D、费米 8、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B )。 A、电子 B、放射性 C、X射线 9、1914年,物理学家(A)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 A、卢瑟福 B、伦琴 C、居里夫人

10、1932年,物理学家(A)发现了中子。 A、查德威克 B、汤姆逊 C、居里夫人 11、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及其助手斯特拉斯曼在用中子轰击(B)原子核时,发现了核裂变现象。 A、钍 B、铀 C、钚 12、1905 年,著名科学家(B)提出了质能转换公式E=mC2(E为能量,m为转换成能量的质量,C为光速)。核能就是通过原子核反应,由质量转换成的巨大能量。 A、居里夫人 B、爱因斯坦 C、卢瑟福 13、铀-235在中子的轰击下分裂成为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放出2~3个自由中子,并释放巨大的能量,这个反应过程称为(B)反应 A、核 B、核裂变 C、核聚变 我国的核工业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B )年爆炸成功。 A 、1963 B、1964 C、1965 2、我国第一颗氢弹于(B )年爆炸成功。 A、1964 B、1967 C、1970 3、我国核工业创建于(B)年。 A、1950 B、1955 C、1960 4、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二者相隔(A),同美、苏、英、法相比,二者相隔时间是最短的。 A、两年零八个月 B、三年零二个月 C、三年零八个月

科普知识题库

科普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地球的周围有4个圈层,最外层称为什么?( A )。 A. 大气圈 B.水圈 C.土壤岩石圈 D.生物圈 2、根据空气密度与高度的关系把大气分为几层?(C) A.3 B.4 C.5 D.6 3、 1831年,谁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奠定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A) A. 法拉第 B. 爱迪生 C. 维.西门子 4、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突破 多少?这一数字是1960年的2倍,世界人口的剧增给全球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B) A、50亿 B、60亿 C、70亿 D、45亿 5、环保法于1989年12月26日人大第 A 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实施。 A、七届 11 B、八届 11 C、七届 12 D、九届 12 6、天然水体最大的污染源是什么?(B) A、工业污水农田污水 B、工业污水生活污水 C、生活污水农田污水 D、酸雨生活污水 7、环境保护的方针是 C ,领先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A、合理规划全面布局充分利用化害为利 B、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化害为利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 化害为利 D、合理规划全面规划充分利用化害为利 8、清洁能源包括 B 等。 A、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 B 、太阳能水能风能潮夕能 C、核能水能风能潮汐能 D、太阳能热能水能 风能水能 9、二十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最重大的发明是: A 。 A、电视 B、尼龙 C、塑料 D 、计算机 10、下列不属于世界四大科学难题的是: D 。 A、人体基因结构 B、宇宙中的黑暗物质 C、受控核聚变 D、纳米技术 11、1991年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_A__》。 A、北京宣言 B、二十一世纪议程 C、生物多样性公约 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2、地球的赤道面(与自转轴垂直的圆面)与地球轨道平面(黄道面)交角是: A 。A、 23°26 B、 35°37 C、 40°13 D、 18°5 13、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国务院在_A__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抚顺

核电知识

核电知识 ◆核电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同等规模煤电的百分之一左右 ◆核电的燃料总费用只占发电成本的15%左右,而火电的燃料费用占2/3以上,在美法等核电大国,核电的成本已低于火电 ◆核电站的安全如何保证?会影响公众健康吗? 随着我国核能事业的高速发展,2016年我国核电发电量已占到全国发电总量的3.56%,高效清洁的核电,成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公众对核能科学技术了解不深不透,加之受日本福岛核事故等影响,恐核心理、邻避效应依然是制约核电发展的不稳定因素。那么,核电的安全性究竟如何? 1.中国的核电发电情况如何? 核能是自20世纪开始,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能源形式,从世界上第一座反应堆运行到现在,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核能已经获得了很大发展。 核能分为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裂变是重核的裂变,聚变是轻核的聚变。裂变能的应用已经达到工业规模,聚变能目前只能实现军用。 随着世界人口增加、能源需求增长,传统化石能源大约仅可再供人类使用200年,核能成为弥补未来世界能源缺口的最佳选择之一。 在2日的“科普中国——绿色核能主题科普活动”启动仪式上,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3436万千瓦,在建20台核电机组。2016年核电发电量约2105.19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56%。 2.核电会减少雾霾天气? 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它在节省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对大气的污染,减少雾霾等极端天气的发生,有效促进了环境保护。 核电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同等规模煤电的百分之一左右,核电站对自身排放的三废(废气、废液、废物)也有完善的处理设施和处理原则,发展核电对环保的功效可见一斑。 3.核电成本高不高? 核电在经济上的特点是造价高,而运营费用很低。

核电知识科普

核电科普知识 1. 什么是核电站 核电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动力设施。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链式裂变反应就在其中进行。目前世界上核电站常用的反应堆有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和改进型气冷堆以及快堆等。但用的最广泛的是压水反应堆。压水反应堆是以普通水作冷却剂和慢化剂,它是从军用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成熟、最成功的动力堆堆型。 2. 核电站工作原理 核电厂用的燃料是铀。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3. 压水堆核电站 以压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它主要由核岛和常规岛组成。压水堆

核电站核岛中的四大部件是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泵和堆芯。在核岛中的系统设备主要有压水堆本体,一回路系统,以及为支持一回路系统正常运行和保证反应堆安全而设置的辅助系统。常规岛主要包括汽轮机组及二回等系统,其形式与常规火电厂类似。 4. 沸水堆核电站 以沸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沸水堆是以沸腾轻水>为慢化剂和冷却剂并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直接产生饱和蒸汽的动力堆。沸水堆与压水堆同属轻水堆,都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建造费用低和负荷跟随能力强等优点。它们都需使用低富集铀作燃料。沸水堆核电站系统有:主系统(包括反应堆);蒸汽->给水系统;反应堆辅助系统等。 5. 重水堆核电站

以重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剂的反应堆,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铀作为核燃料。重水堆可用轻水或重水作冷却剂,重水堆分压力容器式和压力管式两类。重水堆核电站是发展较早的核电站,有各种类别,但已实现工业规模推广的只有加拿大发展起来的坎杜型压力管式重水堆核电站。 6. 快堆核电站 由快中子引起链式裂变反应所释放出>来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核

核电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最新核电科普知识竞赛题库第一部分:基本原理和知识)。1、原子核中没有(电子质子C、A、中子 B、)释放出的能量。2、核能分为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是通过( 、原子核变化B、化学变化C A、物理变化 “三裂年,我国物理学家()在法国居里实验室发现了铀原子核的3、1946 变”、“四裂变”现象。何泽慧C 、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B、钱三强钱学森A、 )。、以下哪个是自然界存在的易于发生裂变的核素:( 4 钚 -239-233C、、铀-235B、铀A)建成了世界第一1942 年以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在(5、座核反应堆,实现了可控的核自持链式裂变反应。德国柏林英国伦敦 C、A、美国芝加哥B、 原子核在吸收了一个能量适当的中子后,这个原子核由于内部-2356、当一个铀),这种现象叫做核裂变。不稳定而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 、电子C、质子D A、原子核B、中子 )组成。7、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C、质子和电子D A、中子和质子B、中子和电子 )在其著名的相对论中指出,质量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年,(8、1905 E=mc2。另一种形式就是能量。质量和能量相互转换的公式是:、施特拉斯 曼、哈恩D、爱因斯坦B、玛丽·居里C A年以中子撞击铀 元素后,发现会有新的元素产)在19349、意大利物理学家( 生。费米、卢瑟福D、A、贝特B、阿斯顿 C 。)10、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射线X、放射性 C、A、电子B1902),她又通过艰苦努力,于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11、1898 年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镭。C钍、钋A、铀 B年发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她又通过艰苦努力,于190212、 1898 )。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镭钍C A、铀 B )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1914年,物理学家(13 C、居里夫人A、卢瑟福 B、伦琴 )发现了中子。年,物理学家(14、1932 、居里夫人 B、汤姆逊C A、查德威克 )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及其助手斯特拉斯曼在用中子轰击(15、1938 原子核时,发现了核裂变现象。、钚、铀C A、钍B为转为能量,mE年,著名科学家()提出了质能转换公式E=mC2(、161905 为光速)。核能就是通过原子核反应,由质量转换成的巨大换成能量的质量,C 能量。B 答案:卢瑟福、爱因斯坦、居里夫人、 A B C 供参考. )是天然存在的。、容易发生核裂变的核素有()三种,其中只有(17 -235 -238;铀、铀-233铀-235铀 A-235-239;铀-233铀-235钚、铀B B 答案:-239;钍-232-232铀-233钚 C、钍个自由3在中子的轰击下分裂成为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放出-2352~18、铀)反应中子,并释放巨大的能量,这个反应过程称为(

核电厂PSUR宣传手册Rev3

总经理期望: 建设精品核电工程,创造良好运行业绩,培育优秀员工队伍,奉献低碳清洁能源,是公司的使命。 公司立志于向国际最高标准的核电管理水平对标,以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高水平的生产管理体系,培育一支具有高水平知识、高标准技能和态度的核电人才队伍,培育具有国家电投特色的优秀核安全文化,高质量建成核电站,安全运行核电站,并在商运后五年内实现WANO性能指标达到中间值以上。 以此为目标,公司充分认识到积极参与WANO相关活动,开展PSUR 及TSM的重要性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公司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吸收和借鉴全世界各成员核营运者单位在核电厂安全运行方面的良好经验和教训,并在山东核电内部形成自发性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希望公司生产领域各部门和全体人员,能够以坦诚的交流和开放的心态,与WANO评估队真诚的沟通,实事求是、公开透明、虚心学习,并能通过此次PSUR的相关活动展示公司良好的外部形象。 公司总经理 王凤学

前言 为了迎接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WANO) 即将对海阳核电厂1号机进行的启动前同行评估(Pre Start-Up Peer Review) 及TSM (Technical Support Mission)工作,我们参考WANO的启动前评估业绩目标和验收准则(PO&C),并收集和整理相关宣传素材汇编该本《PSUR宣传手册》,供各级领导和员工阅读。 目录 WANO 一简介 (4) WANO 一主要业务 (4) WANO 一同行评估简介 (5) WANO 一组织机构 (6) PSUR 一目的 (7) PSUR 一评估的精神 (8) PSUR 一流程 (8) PSUR 一评估的领域 (8) CPO 一简介 (10) SOER 一简介 (10) SOER 一清单 (11) 对推荐建议相应行动的评估结论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