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主抽风机施工方案

烧结主抽风机施工方案
烧结主抽风机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编制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二号高炉大修工程3#烧结主抽风机安装。

本方案的编制是综合考虑现场环境,结合本公司现有工、机具装备能力编写而成。

检查的标准,外方有要求的按外方标执行,没有的按国家施工验收标准执行。

编制依据

本方案编制依据下列技术文件

鞍山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发3#烧结机技术改造工程主抽风机室工艺施工图(98MM11)

外方所给的部分资料

国家标准及规范

1)《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

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98

3)《冶金工业建筑安装测量规范》 YBJ212-88

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 GB50149-93

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主抽风机室位于3#烧结机西侧,是3#烧结机最大的抽风机,只有一台抽风机, 抽风机本体全套从美国进口,主电机从西门子

进口。本部分设备安装总重量为162t,主要包括以下设备:主抽风机( t),主电动机(28t),主抽风机用消音器(14t),风机入口膨胀器(约1t),风机出口膨胀器(约,润滑站,出口风管(22t)等。其作用是将经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通过主抽风机抽出,然后通过烟囱排向空中.

工程特点

主抽风机设备到货是散件,需进行现场组装,工作量大,最大件重量为29t。

主抽风机设备较大较重,安装精度高.工期短,场地窄,施工难度大。

出口方形风管体积太大(6米×4米),在制作厂内组装后无法运输,只能做成四块,运输到现场后再进行现场拼装、安装。

第三章施工部署

进场前的准备

技术准备

首先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组织相关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技术资料和施工工艺,进行图纸的自审和会审,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协调好各施工工序间、施工设计各专业之间的关系。

施工工具、机具及材料准备

准备好符合技术要求的施工工具、机具、绳吊具、测量仪表

和材料,对原有的施工机具要进行维护检查,使之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以便于安装时使用。

施工人员准备

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根据项目的需要配置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安装工作人员。

基础检查

根据土建单位提供的主抽风机室的基础交接记录,检查基础的纵横中心线、各地脚螺栓孔的中心、基础表面的标高和外形尺寸等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并作好复检记录,如有不相符的地方,应会同土建和相关人员共同解决。

投中心、基准点

根据主抽风机室的施工图纸和定位尺寸放出风机安装中心线和标高基准点。标高和基准点的施工测量要符合《冶金工业建筑安装测量规范》YBJ212-88的有关规定。

进出设备运输道路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设备的重量、体积,提前回填好进场通道,确保设备、机工具的进场。

设备进场道路铺垫

根据平面布置图(见第章)中设备进场方向,铺垫好进场道路,保证道路通畅,道路走向中的障碍物应清走,管道的支架应推迟安装。

道路走向处若有软土,必须先用挖掘机清除,然后再在上面铺上

砂夹石,推土机(或装载机)推平,并用压路机压实,以保证载重汽车(约50)的通行。

道路的宽度要保证拖车的通行和现场会车,并有车辆调头、倒车位置。

进场后的管理

人员管理

进入工作现场后,施工管理需有专人负责,所有施工人员均要服从管理,不得违反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设备管理和保护

设备进场后应进行设备的检查和清点,设备应保护好,防止雨、雪侵入,设备吊装过程中应防止碰撞。设备应有专人看管,小件应由临时保管员保管。

积极同甲方现场人员、监理、设计院人员等取得联系,向他们汇报施工情况;邀请他们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协助处理施工中发现的问题。

完工后的善后工作

设备安装完毕,应及时报监理检查,做好试车准备工作。

试车合格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办理实物移交手续。

第四章主要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设备安装工艺流程:

主要的施工方法

基础处理及垫板布置

设备安装时,每组地脚螺栓附近需布置一组垫板,在垫板设置的砼基础部位处理平整,其长度和宽度应比垫铁的长度和宽度大60-80mm.。垫板布置图见附图(一)

主要设备的安装

设备底座及地脚螺安装

A、根据测量中心线,用钢丝线挂好风机的纵、横中心线,其偏差在1mm以内。

B、将地脚螺栓分别挂在相对应底座上,戴好相应的螺帽、垫圈,外露螺纹不少于规范要求(4-5圈)

C、调整地脚螺栓弯钩的方向,将底座放到相对应的位置上;用临时垫板调整好标高、纵横中心,水平进行初找。标高以底座上表面测量尺寸为准(用水准仪测量),底座板四周要作相对固定,以兔一次灌

浆时移位。

D、通知土建单位进行一次灌浆,在通知单注明灌浆要求,并进行现场的中间交接,确保灌浆质量。

E、在一次灌浆层达到一定强度要后,用经过研磨的垫板对底座进行找正,以轴承座安装表面为基准面,确保其标高、中心及纵横水平,特别是两个轴承座的安装座,其标高差不大于,中心距离偏差不大于2mm

转子轴承座安装

A、转子轴承座顶进行找正时,以轴承座剖分表面为基准面,确保其标高、中心及纵横水平,特别是两个轴承座,其标高差不大于(以转子水平度为准),两轴承座的高差可以用水准仪测量,也可以用6米水平尺和方水平进行调整找平。

B、将转子轴承座安装在支座上,拨紧连接螺栓。

C、分别拆下转子轴承座上盖,取出轴承放好,把轴承下座先找正,并通过轴承座下的垫板进行调整。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000;并应在轴承箱的中分面上进行测量。

D、检查两轴承座剖分面的高差,如果超差必须进行调整否则将影响转子的安装及轴承接触面。

E、轴承的安装,首先检查下半轴瓦瓦背的接触面是否达到技术要求,若接触面不好必须进行研磨,并用红丹粉进行检查。只有在接触面合格后才能清洗安装。

F、同时对两个轴承下瓦进行安装,相互调整,确保水平、高差和轴

线度。

G、清洗下部轴瓦,并检查瓦口开口度,在轴瓦的内面涂上红丹粉,用转子对下部轴瓦的内面进行检查,观察其接触情况,为轴瓦的研磨做好准备。

转子的安装及轴瓦的研磨

A、本轴承属滑动轴承,应检查其轴瓦与轴颈的接触情况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不符要求应按以下要求进行:轴瓦与轴颈之间的径向总间隙宜为轴颈直径的2/1000~3/1000;轴瓦与压盖之间的过盈量宜为~.(用塞尺检查)。(外商有标准按外商标准进行检查)

B、根据转子和轴瓦的接触情况,参照外商的标准和外方专家的意见,确认轴瓦是否进行研磨,并做好检查的原始记录。转子和轴瓦的接触情况基本达到要后才能进行二次灌浆

C、检查转子轴的水平度,在转子的两边轴上都要检查,其水平的方向应当是两边微高

C、在下瓦检查合格后,才能研刮上瓦

D、在确认轴瓦和转子水平度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下步工作。

机壳组装

A、将转子吊起,平稳地放在边上,保护好轴颈。

B、先将风机下机壳安装到位,垂直方向必须放好,并做好固定,

C、将要安装在风机上的设备逐个安装在轴上,如进风口。

D、转子安装到位,注意保护好各设备,不要同壳体或叶轮相碰撞

E、以转子轴线为基准找正机壳的位置,机壳进风口与叶轮进口圈的轴向插入深度和径向间隙,应调整到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同时尚应使机壳后侧板轴孔与主轴同轴,并不得碰刮。轴向插入深度应为;径向间隙应均匀,其间隙值应为(见外方图纸)

F、壳体组装完后才能连接进出口风管、膨胀节和进风阀门,

电机与风机联轴器的找正

A、电机的找正应以风机为基准,确保传动联轴器安装要求。

B、若传动联轴器与轴需要热装,则应在转和电机就位前,把它们装配在各自的轴上。

C、传动联轴器的找正,用百分表配合进行,其允许偏差参照外方技术资料(目前没有)。

D、传动联轴器在电动机空载试验完后进行联接,联接时内部加好润滑脂。

其它设备的安装

A、消音器的安装,保证中心和安装位置,特别是同风机出口的中心,必须在一条线上。

B、膨胀器的安装在冬季时只允许少量拉伸不允许压缩,并且各部分安装需考虑间隙作适当调整.

C、风管的安装必须做好支撑,不能让设备受力。

第五章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目标

实施ISO9002标准,依靠科技进步,严格管理,精心施工,优质服务,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85%.

质量保证措施

认真贯彻实施ISO9000族标准,严格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建立质量体系并保证有效运行。

按照**《质量手册》建立的质量体系运行,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施工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明确管理职责,执行岗位质量工作标准,形成一套有目标,有检查,有考核的标准化管理模式。

现场安装、焊接必须严格按照《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

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搞好自检,专检工作,现场设专职质检员负责监督,严把质量关。

严格执行**颁发的有关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自觉地接受甲方质量监理的检查、监督、做到令行禁止。

5..3质量管理体系(见下表)

第六章施工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

安全管理措施

认真学习安全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和生产进度的关系。

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合理分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做到“三不伤害”。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

进厂遵守厂纪厂规,进现场遵守现场各项安全规定。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电焊工必须穿好劳保鞋.

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交底,班组必须每天针对当天的施工任务,进行安全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吊装时必须指挥正确,信号明确.吊装前起重工应与吊车司机

就吊装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协商,明确指挥信号.

施工电源禁止乱接,注意安全用电,用电必须先办理申请,按甲方指定地点接线.

施工现场必须有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施工完毕要及时清理现场.

安全管理体系(见下表)

第七章施工网络计划

由于施工工期比较紧张,对于工期计划必须紧络密布考虑,

才能满足工期要求,详见下面网络计划:

第八章施工机具.材料及劳动力计划施工机具计划

劳动力计划

材料计划表

第九章施工平面布置施工机具及设备的进场方向

根据现场的情况,施工机具及设备的进场应从风机房西侧进出,设备从风机房的AB跨进入,利用厂房内的32/5t行车进行吊装;风机房西侧墙外风管安装时,用16t汽车吊配合进行风管现场组装,用50t汽车吊配合进行风管、消音器安装,安装时吊车、拖车停放位见附图(二)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见附图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