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液压马达图片及说明

液压泵、液压马达图片及说明
液压泵、液压马达图片及说明

泰安科创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液压泵、液压马达教程

2

外啮合齿轮泵:

1-泵体;2-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

工作原理:

泵体1内有一对互相啮合的外齿轮2和3,齿轮的两端由端盖密封。这样由泵体、齿轮的各个齿槽和端盖形成了多个密封工作腔,同时轮齿的啮合线又将左右两腔隔开,形成了吸、压油腔。当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右侧吸油腔内的轮齿相继脱离啮合,密封工作腔容积不断增大,形成部分真空,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经吸油管从油箱吸进油液,并被旋转的轮齿齿间槽带入左侧。左侧压油腔由于轮齿不断进入啮合,使密封工作腔容积减小,油液受到挤压被输出送往系统。这就是齿轮泵的吸油和压油过程。在齿轮泵的啮合过程中,啮合点沿啮合线移动,这样就把吸油区和压油区分开。

内啮合齿轮泵:

1-吸油腔;2-压油腔;3-隔板

工作原理:

这两种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皆同于外啮合齿轮泵。在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中,小齿轮和内齿轮之间要装一块月牙隔板,以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隔开,如图(a)。摆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又称摆线转子泵,在这种泵中,小齿轮和内齿轮只相差一齿,因而不需设置隔板,如图(b)。内啮合齿轮泵中的小齿轮是主动轮。

内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紧凑,尺寸小,质量小,运转平稳,噪声低,在高转速工作时有较高的容积效率。但在低速高压下工作时,压力脉动大,容积效率低,所以一般用于中低压系统。在闭式系统中,常用这种泵作为补油泵。内啮合齿轮泵的缺点是:齿形复杂,加工困难,价格较贵

双作用叶片泵:

1-压油窗口;2-转子;3-定子;4-吸油窗口

工作原理:

定子的两端装有配流盘,定子3的内表面曲线由两段大半径圆弧、两段小半径圆弧以及四段过渡曲线组成。定子3和转子2的中心重合。在转子2上沿圆周均布开有若干条(一般为12或16条)与径向成一定角度(一般为13 )的叶片槽,槽内装有可自由滑动的叶片。在配流盘上,对应于定子四段过渡曲线的位置开有四个腰形配流窗口,其中两个与泵吸油口4连通的是吸油窗口;另外两个与泵压油口1连通的是压油窗口。

当转子2在传动轴带动下转动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底部液压力(叶片槽底部始终与压油腔相通)的作用下压向定子3的内表面,在叶片、转子、定子与配流盘之间构成若干密封空间。当叶片从小半径曲线段向大半径曲线滑动时,叶片外伸,这时所构成的密封容积由小变大,形成部分真空,油液便经吸油窗口吸入;而处于从大半径曲线段向小半径曲线滑动的叶片缩回,所构成的密封容积由大变小,其中的油液受到挤压,经过压油窗口压出。这种叶片泵每转一周,每个密封容腔完成两次吸、压油过程,故这种泵称为双作用叶片泵。同时,泵中两吸油区和两压油区各自对称,使作用在转子上的径向液压力互相平衡,所以这种泵又被称为平衡式叶片泵或双作用卸荷式叶片泵。这种泵的排量不可调,因此它是定量泵。

将两个双作用叶片泵的主要工作部件装在一个泵体内,同轴驱动,并在油路上实现二泵并联工作,就构成双联叶片泵。

单作用叶片泵:

1-压油口;2-转子;3-定子;4-叶片;5-吸油口

工作原理:

与双作用叶片泵明显不同的是,单作用叶片泵的定子内表面是一个圆形,转子与定子间有一偏心量e,两端的配流盘上只开有一个吸油窗口和一个压油窗口。当转子旋转一周时,每一叶片在转子槽内往复滑动一次,每相邻两叶片间的密封容腔容积发生一次增大和缩小的变化,容积增大时通过吸油窗口吸油,容积减小时通过压油窗口将油挤出。

由于这种泵在转子每转一周过程中,每个密封容腔容积吸油压油各一次,故称为单作用叶片泵。又因这种泵的转子受有不平衡的液压作用力,故又称不平衡式叶片泵。由于轴和轴承上的不平衡负荷较大,因而使这种泵工作压力的提高受到了限制。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距e值,可以改变泵的排量,因此单作用叶片泵是变量泵。

轴向柱塞泵:

1-斜盘;2-柱塞;3-缸体;4-配流盘;5-传动轴

工作原理:

泵由斜盘1、柱塞2、缸体3、配流盘4等主要零件组成。斜盘和配流盘固定不动。在缸体上有若干个沿圆周均布的轴向孔,孔内装有柱塞。传动轴5带动缸体3、柱塞2一起转动。柱塞2在机械装置或低压油的作用下,使柱塞头部和斜盘1靠紧;同时缸体3和配流盘4也紧密接触,起密封作用。当缸体3按图示方向转动时,使柱塞2在缸体3内作往复运动,各柱塞与缸体间的密封容积便发生增大或减小的变化,通过配流盘4上的弧形吸油窗口a和压油窗口b实现吸油和压油。

如果改变斜盘1倾角γ的大小,就能改变柱塞2的行程,这也就改变了轴向柱塞变量泵的排量。如果改变斜盘1倾角的方向,就能改变吸、压油方向,这时就成为双向变量轴向柱塞泵。

径向柱塞泵

1-定子;2-转子;3-配流轴;4-衬套5-柱塞;a-吸油腔;b-压油腔

工作原理:

径向柱塞泵的柱塞径向安排在缸体转子上。在转子2(缸体)上径向均匀分布着数个孔,孔中装有柱塞5。转子2的中心与定子1的中心之间有一个偏心量。在固定不动的配流轴3上,相对于柱塞孔的部位有相互隔开的上、下两个缺口,此两缺口又分别通过所在部位的两个轴向孔与泵的吸、压油口连通。当转子2旋转时,柱塞5在离心力(或低压油)作用下,它的头部与定子1的内表面紧紧接触,由于转子2与定子1存在偏心,所以柱塞5在随转子转动时,又在柱塞孔内作径向往复滑动。当转子2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时,上半周的柱塞皆往外滑动,柱塞底部的密封工作容腔容积增大,于是通过配流轴轴向孔和上部开口吸油;下半周的柱塞皆往里滑动,柱塞孔内的密封工作腔容积减小,于是通过配流轴轴向孔和下部开口压油。当移动定子改变偏心量e的大小时,泵的排量就得到改变;当移动定子使偏心量从正值变为负值时,泵的吸、压油腔就互换。因此径向柱塞泵可以做成单向或双向变量泵。

螺杆泵:

1-从动螺杆;2-吸油口;3-主动螺杆;4-压油口

工作原理:

螺杆泵实质上是一种外啮合式摆线齿轮泵。在螺杆泵内的螺杆可以有两根,也可以有三根。在泵体内安装三根螺杆,中间的主动螺杆3是右旋凸螺杆,两侧的从动螺杆1是左旋凹螺杆。三根螺杆的外圆与泵体的对应弧面保持着良好的配合,螺杆的啮合线把主动螺杆3和从动螺杆1的螺旋槽分割成多个相互隔离的密封工作腔。随着螺杆的旋转,密封工作腔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在左端形成,不断从左向右移动。但其容积不变,因此可以形成均匀而平稳的输出流量。

主动螺杆每转一周,每个密封工作腔便移动一个导程。最左面的一个密封工作容腔容积逐渐增大,因而吸油;最右面的容积逐渐减小,则将油压出。螺杆直径愈大,螺旋槽愈深,泵的排量就愈大;螺杆愈长,吸油口和压油口之间的密封层次愈多,泵的额定压力就愈高。螺杆泵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小,运转平稳,输油量均匀,噪声小,容许采用高转速,容积效率较高(可达0.95),对油液的污染不敏感。因此,螺杆泵在精密机床等设备中应用日趋广泛。螺杆泵的主要缺点是:螺杆齿形复杂,加工较困难,不易保证精度。

液压马达:

1-定子;2-转子缸体;3-横梁4-配流轴;5-滚轮;6-柱塞

工作原理:

定子1的内表面由x段形状相同且均匀分布的曲面组成,曲面的数目x就是马达的作用次数(本图中x = 6)。每一曲面在凹部的顶点处分为对称的两半,一半为进油区段(即工作区段),另一区段为回油区段。缸体2有z个(本图为8个)径向柱塞孔沿圆周均布,柱塞孔中装有柱塞6。柱塞头部与横梁3接触,横梁3可在缸体2的径向槽中滑动,连接在横梁端部的滚轮5可沿定子1的内表面滚动。在缸体2内,每个柱塞孔底部都有一配流孔与配流轴4相通。配流轴4是固定不动的,其上有2x个配流窗孔沿圆周均匀分布,其中有x个窗孔与轴中心的进油孔相通,另外x个窗孔与回油孔道相通,这2x个配流窗孔位置又分别和定子内表面的进、回油区段位置一一相对应。

当压力油输入马达后,通过配流轴4上的进油窗孔分配到处于进油区段的柱塞油腔。油压使滚轮5顶紧在定子1内表面上,滚轮所受到的法向反力N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分力,其中径向分力P和作用在柱塞后端的液压力相平衡,切向分力T通过柱塞6、横梁3对缸体2产生转矩。同时,处于回油区段的柱塞受压后缩回,把低压油从回油窗孔排出。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3.1概念 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单作用柱塞泵为例 原理:液压泵是靠密封油圈容积的变化来进行工作的,所以称为容积式泵。泵的输油量取决于密封工作油腔的数目以及容积变化的大小和频率。 二.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分类 ???? ?? ????? ??????? ??????????? ???? ?? 内 齿轮泵外螺杆泵定量泵定量叶片泵定量径向柱塞泵泵定量轴向柱塞泵 变量叶片泵变量泵变量径向柱塞泵 变量轴向柱塞泵 ?????? ??? ??????????????????????? ?? ???????????齿轮 定量螺杆叶片,径向,轴向高速叶片变量径向马达轴向径向柱塞式轴向柱塞式低速叶片马达摆线马达 三.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基本性能要求 性能要求: (1)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维护方便、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 (2)摩擦损失小、泄漏小、发热小、效率高 (3)对油污染不敏感 (4)自吸能力强 (5)输出流量脉动小、运转平稳、噪声小 主要向性能参数: 1.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 额定压力:在正常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能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 低压 中压 中高压 高压 超高压 5.2≤ 2.5~8 8~16 16~32 〉32 a Mp 2.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排量和流量 排量v t q =vn 理论流量 t q 泵 t l t l q =q -q =q -k p 实际流量q 马达 t l t l q =q +q =q +k p 其中: l k —泄漏系数或流量损失系数 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功率和效率 理论功率: 泵 t t P pq pvn == 马达 2t t t P T nT ωπ== 其中: t T —理论转矩 ω—角速度

液压泵液压马达功率计算

液压泵液压马达功率计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应用:(1)已知液压泵的排量是为136毫升/ 120kgf/cm 2,计Q=qn=136(毫升/转)×970转/分 =131920(毫升/分) =131.92(升/分) 系统所需功率 考虑到泵的效率,电机功率一般为所需功率的1.05~1.25倍 N D =()N=28.5~32.4(kW ) 查有关电机手册,所选电机的功率为30kW 时比较适合。 (2)已知现有液压泵的排量是为136毫升/转,所配套的电机为22kW ,计算系统能达到 的最高工作压力。 解:已知Q=qn=131.92(升/分),N D =22kW 将公式变形 考虑到泵的效率,系统能达到的最高工作压力不能超过90kgf/cm 2。 液压泵全自动测试台 液压泵全自动测试台是根据各国对液压泵出厂试验的标准设计制造,可测 试液压叶片泵(单联泵、双联泵、多联泵)、齿轮泵、柱塞泵等的动静态性能。测试范围、测试项目、测试要求符合JB/T7039-2006、JB/T7041-2006、JB/T7043-2006等有关国家标准,试验测试和控制精度:B 或C 级。液压泵全自动测试台是液压泵生产和维修企业的最重要检测设备。 液压泵全自动测试台:主要由驱动电动机、控制和测试阀组、检测计量装 置、油箱冷却、数据处理和记录输出部分等组成,驱动电动机选用了先进的变频电机,转速可在0—3000rpm 内进行无级调速,满足各类不同转速的液压泵的试验条件,也可测试各类液压泵在不同转速下的性能指标。控制阀选用了目前先进的比例控制装置,同时配置手动控制装置,因此测试时可以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和检测,也可以切换为手动控制和检测。压力、流量、转速和扭矩的测量采用数字和模拟两种方法,数字便于用计算机采集、整理和记录,模拟便于现场观察控制。油箱的散热是由水冷却装置完成,可以满足液压泵的满功率运行要求。测试台还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发,满足不同用户的特殊的个性要求。 功率回收式液压泵全自动测试台:功率回收式液压泵性能测试台是目前最 先进的节能试验方式,它解决了被压加载方式使油温上升过快,不能做连续试验和疲劳寿命试验的缺点。这种新型测试台最高可节省70%的能耗,可直接为用户带来可观的经)(9.2561292.131120612kW Q P N =?=?=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液压泵完成吸油和排油,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泵靠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变化进行工作,容积增加吸油,容积减小排油。 什么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有何危害如何解决 一部分的油液困在两轮齿之间的密闭空间,空间减小,油液受积压,发热,空间增大,局部真空,气穴、振动、噪声。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 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单作用叶片泵各有哪些特点。如何正确判断转向、油腔和进出油口。 齿轮泵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价格低、流量压力脉动大、泄漏大。 叶片泵流量压力脉动小、噪声小、结构复杂、吸油差、对污染敏感。 单作用叶片泵可做成变量泵。 叶片泵根据叶片方向判断转向。根据容积变化判断进出油口。 为什么轴向柱塞泵适用于高压 柱塞泵配合精度高、泄漏小、容积效率高。 已知泵的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管道压力损失忽略不计,图c 中的支路上装有节流小孔,试说明图示各种工况下泵出口处的工作压力值。 a) b) c) d) e) F F T ,n M 题图 a) b)油回油箱,出口压力为0。 c) 节流小孔流量ρP A C q d ???=20

出口压力 20)( 2A C q P d ?=?ρ d) 出口压力A F P = e) 功率关系M T T V q T T q P ? ?=?=?πω2 出口压力M V T P ?=π2 设液压泵转速为950r/min ,排量为V P =168m l /r ,在额定压力和同样转速下,测得的实际流量为150l /min ,额定工况下的总效率为,求: 1) 泵的理论流量q t ; 2) 泵的容积效率ηv ; 3) 泵的机械效率ηm ; 4) 泵在额定工况下,所需电机驱动功率P ; 5) 驱动泵的转矩T 。 1)理论流量min /6.159/168min /950l r ml r V n q p t =?=?= 2) 容积效率94.06 .159150===t v q q η 3) 机械效率93.094 .087.0===v m ηηη 4) 电机功率kW l Mpa q p P 48.887.0min//15095.2/=?=?=η 5) 转矩Nm n P P T 3.85602===πω 某液压马达排量V M =250ml/r ,入口压力为,出口压力为,总效率η=,容积效率ηV =。当输入流量为×10-3m 3/s 时,试求: 1) 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 2) 液压马达的实际转速。 1)功率关系n T V n p p m m ??=???-πη2)(21 输出转矩Nm V p p T m m 5.3622)(21=??-=π η v m ηη η=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一.判断题. 1. 因存在泄漏,因此输入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大于其理论流量,而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其理论流量.( ) 2.液压泵的容积效率与液压泵的泄漏量有关,而与液压泵的转速无关.() 3. 流量可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 ) 4. 定量泵是指输出流量不随泵的输出压力改变的泵.( ) 5. 当液压泵的进、出口压力差为零时,泵、输出的流量即为理论流量.( ) 6. 齿轮泵的吸油腔就是轮齿不断进入啮合的那个腔.() 7. 齿轮泵多采用变位修正齿轮是为了减小齿轮重合度,消除困油现象.( ) 8. 双作用叶片泵每转一周,每个密封容积就完成二次吸油和压油.() 9. 单作用叶片泵转子与定子中心重合时,可获稳定大流量的输油.() 10.对于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当泵的压力达到最大时,泵的输出流量为零.() 11.双作用叶片泵既可作为定量泵使用,又可作为变量泵使用.() 12.双作用叶片泵因两个吸油窗口、两个压油窗口是对称布置,因此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轴承承受径向力小、寿命长.( ) 13.双作用叶片泵的转子叶片槽根部全部通压力油是为了保证叶片紧贴定子内环.( ) 14.配流轴式径向柱塞泵的排量q与定子相对转子的偏心成正比,改变偏心即可改变排量.( ) 15.液压泵产生困油现象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是:存在闭死容积且容积大小发生变化.( ) 16.液压马达与液压泵从能量转换观点上看是互逆的,因此所有的液压泵均可以用来做马达使用.( ) 17. 液压泵输油量的大小取决于密封容积的大小.( ) 18. 外啮合齿轮泵中,轮齿不断进入啮合的那一侧油腔是吸油腔.( ) 二.选择题.

第二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练习题

第二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三、习题 (一)填空题 1.常用的液压泵有、和三大类。 2.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其大小由决定。 3.液压泵的公称压力是的最高工作压力。 4.液压泵的排量是指。 5.液压泵的公称流量。 6.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总效率是和的乘积。 7.在齿轮泵中,为了,在齿轮泵的端盖上开困油卸荷槽。 8.在CB-B型齿轮泵中,减小径向不平衡力的措施是。 9.是影响齿轮泵压力升高的主要原因。在中高压齿轮泵中,采取的措施是采用、、自动补偿装置。 10.双作用叶片泵定子内表面的工作曲线是由、和组成。常用的过渡曲线是。 11.在YB1型叶片泵中,为了使叶片顶部和定子内表面紧密接触,采取的措施是。 12.在高压叶片泵中,为了减小叶片对定子压紧力的方法有和。 13.变量叶片泵通过改变,来改变输出流量,轴向柱塞泵通过改变,来改变输出流量。 14.在SCYl4-1B型轴向柱塞泵中,定心弹簧的作用是。 15.在叶片马达中,叶片要放置,叶片马达的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动作灵敏,适用于的场合。由于泄漏大,叶片马达一般用于、、和的场合。 (二)判断题 1.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液压泵的公称压力。( ) 2.YB1型叶片泵中的叶片是依靠离心力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 ) 3.YB1型叶片泵中的叶片向前倾,YBX型叶片泵中的叶片向后倾。( ) 4.液压泵在公称压力下的流量就是液压泵的理论流量。( ) 5.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入流量大于理论流量。( ) 6.CB-B型齿轮泵可作液压马达用。( ) (三)选择题

1.液压泵实际工作压力称为;泵在连续运转时,允许使用的最高工作压力称为;泵在短时间内过载时所允许的极限压力称为。 A.最大压力 B.工作压力 C.吸入压力 D.公称压力 2.泵在单位时间内由其密封容积的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液体的体积称为。 A.实际流量 B.公称流量 C.理论流量 3.液压泵的理论流量实际流量。 A.大于 B.小于C.等于 4.YB1型叶片泵中的叶片靠紧贴在定子内表面;YBX型变量叶片泵中的叶片靠紧贴在定子内表面。 A.叶片的离心力 B.叶片根部的油液压力 C.叶片的离心力和叶片根部的油液压力 5.CB-B型齿轮泵中,泄漏途径有三条,其中对容积效率的影响最大。 A.轴向间隙 B.径向间隙 C.啮合处间隙 6.对于要求运转平稳,流量均匀,脉动小的中、低压系统中,应选用。 A.CB-B型齿轮泵 B.YB1型叶片泵 C.径向柱塞泵 7.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应其公称压力,最大输出流量应其公称流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E.小于或等于 8.公称压力为6.3MPa的液压泵,其出口接油箱。则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A.6.3MPa B.O C.6.2MPa (四)问答题 1.液压泵要完成吸油和压油,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在齿轮中,开困油卸荷槽的原则是什么? 3.在齿轮泵中,为什么会产生径向不平衡力? 4.高压叶片泵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5.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特性是什么? (五)计算题 1.某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10MPa,实际输出流量为60L/min,容积效率为0.9,机械效率为O.94,试求: 1)液压泵的输出功率。 2)驱动该液压泵的电动机所需功率。 2.某液压马达的排量为V M=100mL/r,输入压力为p=10MPa,背压力为1MPa,容积效率ηMV=O.96,机械效率ηMm=0.86,若输入流量为40L/min,求液压马达的输出转速、转矩、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3.已知液压泵的输出压V M=100mL/r力p=12MPa,其机械效率ηm=0.94,容积效率ηV=0.92,排量V=10mL/r;马达的排量为V M=100mL/r,马达的机械效率为ηMm=0.92,马达的容积效率ηMV=O.85,

8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备课记录No9-1 序号9 日期200811.10 班级数控0402 课题§3.1第一节液压马达 §3.2第二节液压缸 重点与难点重点: 1.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难点: 2.液压缸的类型和特点 教师魏志强2008 年11月1日 一引入 复习:(5分钟) 1.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2.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二正课 第三章液压执行元件 第一节液压马达 一、液压马达的特点及分类 液压马达是把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从原理上讲,液压泵可以作液压马达用,液压马达也可作液压泵用。但事实上同类型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虽然在结构上相似,但由于两者的工作情况不同,使得两者在结构上也有某些差异。例如: 1.液压马达一般需要正反转,所以在内部结构上应具有对称性,而液压泵一般是单方向旋转的,没有这一要求。 2.为了减小吸油阻力,减小径向力,一般液压泵的吸油口比出油口的尺寸大。而液压马达低压腔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所以没有上述要求。 3.液压马达要求能在很宽的转速范围内正常工作,因此,应采用液动轴承或静压轴承。因为当马达速度很低时,若采用动压轴承,就不易形成润滑滑膜。 4.叶片泵依靠叶片跟转子一起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使叶片始终贴紧定子的内表面,起封油作用,形成工作容积。若将其当马达用,必须在液压马达的叶片根部装上弹簧,以保证叶片始终贴紧定子内表面,以便马达能正常起动。 5.液压泵在结构上需保证具有自吸能力,而液压马达就没有这一要求。 6.液压马达必须具有较大的起动扭矩。所谓起动扭矩,就是马达由静止状态起动时,马达轴上所能输出的扭矩,该扭矩通常大于在同一工作压差时处于运行状态下的扭矩,所以,为了使起动扭矩尽可能接近工作状态下的扭矩,要求马达扭矩的脉动小,内部摩擦小。 由于液压马达与液压泵具有上述不同的特点,使得很多类型的液压马达和液压泵不能互逆使用。 液压马达按其额定转速分为高速和低速两大类,额定转速高于500r/min的属于高速液压马达,额定转速低于500r/min的属于低速液压马达。 高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有齿轮式、螺杆式、叶片式和轴向柱塞式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转速较高、转动惯量小,便于启动和制动,调速和换向的灵敏度高。通常高速液压马达的输出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区别和联系

液压马达与液压泵的区别详解 液压马达习惯上是指输出旋转运动的,将液压泵提供的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三维网技术论坛- {, ^8 V/ f- H* c 一、液压马达的特点及分类https://www.360docs.net/doc/a516480017.html,1 C& y/ D1 w& E$ e- v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6480017.html,& |& U) l, p( s8 |; O 从能量转换的观点来看,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是可逆工作的液压元件,向任何一种液压泵输入工作液体,都可使其变成液压马达工况;反之,当液压马达的主轴由外力矩驱动旋转时,也可变为液压泵工况。因为它们具有同样的基本结构要素--密闭而又可以周期变化的容积和相应的配油机构。 三维网技术论坛+ X3 D r6 g9 U% a" U- \ 但是,由于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工作条件不同,对它们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同类型的液压马达和液压泵之间,仍存在许多差别。首先液压马达应能够正、反转,因而要求其内部结构对称;液压马达的转速范围需要足够大,特别对它的最低稳定转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它通常都采用滚动轴承或静压滑动轴承;其次液压马达由于在输入压力油条件下工作,因而不必具备自吸能力,但需要一定的初始密封性,才能提供必要的起动转矩。由于存在着这些差别,使得液压马达和液压泵在结构上比较相似,但不能可逆工作。 5 Y) [' G7 R1 M' h$ v8 d 液压马达按其结梅类型来分可以分为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和其它型式。按液压马达的额定转速分为高速和低速两大类。额定转速高于500r/min的属于高速液压马达,额定转速低于500r/min的属于低速液压马达。高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有齿轮式、螺杆式、叶片式和轴向柱塞式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转速较高、转动惯量小,便于启动和制动,调节(调速及换向)灵敏度高。通常高速液压马达输出转矩不大所以又称为高速小转矩液压马达。低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是径向柱塞式,此外在轴向柱塞式、叶片式和齿轮式中也有低速的结构型式,低速液压马达的主要特点是排量大、体积大转速低(有时可达每分钟几转甚至零点几转),因此可直接与工作机构连接,不需要减速装置,使传动机构大为简化,通常低速液压马达输出转矩较大,所以又称为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 _- s" u, J/ S1 k; y 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三维,cad,机械,技术,汽车,catia,pro/e,ug,inventor,solidedge,solidworks,caxa,时空,镇江8 G# E' v6 i& e7 ?& Q 1.叶片式液压马达 由于压力油作用,受力不平衡使转子产生转矩。叶片式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与液压马达的排量和液压马达进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有关,其转速由输入液压马达的流量大小来决定。由于液压马达一般都要求能正反转,所以叶片式液压马达的叶片要径向放置。为了使叶片根部始终通有压力油,在回、压油腔通人叶片根部的通路上应设置单向阀,为了确保叶片式液压马达在压力油通人后能正常启动,必须使叶片顶部和定子内表面紧密接触,以保证良好的密封,因此在叶片根部应设置预紧弹簧。叶片式液压马达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动作灵敏,可适用于换向频率较高的场合,但泄漏量较大,低速工作时不稳定。因此叶片式液压马达一般用于转速高、转矩小和动作要求灵敏的场合。三维网技术论坛7 j9 N7 B" W6 l5

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地型号及全参数以及

液压、气动 一、液压传动 1、理解:液压传动是以流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的传动方式。 2、组成原件 1、把机械能变换为液体(主要是油)能量(主要是压力能)的液压泵 2 、调节、控制压力能的液压控制阀 3、把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液压执行器(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摆动马达) 4 、传递压力能和液体本身调整所必需的液压辅件 液压系统的形式 3、部分元件规格及参数

(1)液压泵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是靠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油液,形成压力油排出,送到执行元件的一种元件。 分类:齿轮泵: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对油的清洁度要求不严,价格较便宜;但泵轴受不平衡力,磨损严重,泄漏较大。 叶片泵:分为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这种泵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音小、作压力和容积效率比齿轮泵高、结构比齿轮泵复杂。 柱塞泵:容积效率高、泄漏小、可在高压下工作、大多用於大功率液压系统;但结构复杂,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高、价格贵、对油的清洁度要求高。 一般在齿轮泵和叶片泵不能满足要求时才用柱塞泵。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液压泵,如螺杆泵等,但应用不如上述3种普遍。 适用工况和应用举例

【KCB/2CY型齿轮油泵】工作原理: 2CY、KCB齿轮式输油泵在泵体中装有一对回转齿轮,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依靠两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的整个工作腔分两个独立的部分。A为入吸腔,B为排出腔。泵运转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当齿化从啮合到脱开时在吸入侧(A)就形成局部真空,液体被吸入。被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的各个齿谷而带到排出侧(B),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挤出,形成高压液体并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一、填空 1.液压泵的作用是把原动机输入的转换为,向系统提供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流。 2.液压马达则是液压系统的,它把输入油液的转换为输出轴转动的,用来推动负载作功。 3.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 4.在CB—B型齿轮泵中,减小径向不平衡力的措施是。 5.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液体体积称为泵的。 6.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7.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总效率等于和的乘积。 8.变量叶片泵通过改变,来改变输出流量,轴向柱塞泵通过改变,来改变输出流量。 9.在叶片马达中,叶片要放置。 二、判断 1.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液压泵的公称压力。( ) 2.液压泵在公称压力下的流量就是液压泵的理论流量。( ) 3.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入流量大于理论流量。( ) 4.CB-B型齿轮泵可作液压马达用。( ) 5.双作用叶片泵在运转中,密封容积的交替变化可以实现双向变量。( ) 三、单项选择 1.泵在连续运转时,允许使用的最高工作压力称为;泵在短时间内过载时所允许的极限压力称为。 A.最大压力 B.工作压力 C.吸人压力 D.公称压力 2.泵在单位时间内由其密封容积的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液体的体积称为。 A.实际流量 B.公称流量 C.理论流量 3.液压泵的理论流量实际流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4.CB-B型齿轮泵中,泄漏途径有三条,其中对容积效率的影响最大。 A.轴向间隙 B.径向间隙 C.啮合处间隙 5.对于要求运转平稳,流量均匀,脉动小的中、低压系统中,应选用。 A.CB-B型齿轮泵 B.YB1型叶片泵 C.径向柱塞泵 6.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应其公称压力,最大输出流量应其公称流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E.小于或等于 7.公称压力为6.3MPa的液压泵,其出口接油箱。则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 A.6.3MPa B.0 C.6.2MPa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答案 一、填空 1.机械能;压力能。 2.执行元件;压力能;机械能。

液压马达工作原理

液压马达 液压马达习惯上是指输出旋转运动的,将液压泵提供的液压能转变 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一、液压马达的特点及分类 从能量转换的观点来看,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是可逆工作的液压元件,向任何一种液压泵输入工作液体,都可使其变成液压马达工况;反之,当液压马达的主轴由外力矩驱动旋转时,也可变为液压泵工况。因为它们具有同样的基本结构要素--密闭而又可以周期变化的容积 和相应的配油机构。 但是,由于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工作条件不同,对它们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同类型的液压马达和液压泵之间,仍存在许多差别。首先液压马达应能够正、反转,因而要求其内部结构对称;液压马达的转速范围需要足够大,特别对它的最低稳定转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它通常都采用滚动轴承或静压滑动轴承;其次液压马达由于在输入压力油条件下工作,因而不必具备自吸能力,但需要一定的初始密封性,才能提供必要的起动转矩。由于存在着这些差别,使得液压马达和液压泵在结构上比较相似,但不能可逆工作。 液压马达按其结梅类型来分可以分为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和其它型式。按液压马达的额定转速分为高速和低速两大类。额定转速高于500r/min的属于高速液压马达,额定转速低于500r/min的属于低速液压马达。高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有齿轮式、螺杆式、叶片式和轴向柱塞式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转速较高、转动惯量小,

便于启动和制动,调节(调速及换向)灵敏度高。通常高速液压马达输出转矩不大所以又称为高速小转矩液压马达。低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是径向柱塞式,此外在轴向柱塞式、叶片式和齿轮式中也有低速的结构型式,低速液压马达的主要特点是排量大、体积大转速低(有时可达每分钟几转甚至零点几转),因此可直接与工作机构连接,不需要减速装置,使传动机构大为简化,通常低速液压马达输出转矩较大,所以又称为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 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1.叶片式液压马达 由于压力油作用,受力不平衡使转子产生转矩。叶片式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与液压马达的排量和液压马达进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有关,其转速由输入液压马达的流量大小来决定。由于液压马达一般都要求能正反转,所以叶片式液压马达的叶片要径向放置。为了使叶片根部始终通有压力油,在回、压油腔通人叶片根部的通路上应设置单向阀,为了确保叶片式液压马达在压力油通人后能正常启动,必须使叶片顶部和定子内表面紧密接触,以保证良好的密封,因此在叶片根部应设置预紧弹簧。叶片式液压马达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动作灵敏,可适用于换向频率较高的场合,但泄漏量较大,低速工作时不稳

液压马达工作原理(与泵的区别)

从工作原理上讲,液压传动中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靠工作积的容积变化而工作的。因此说泵可以作马达用,马达可作泵用。实际上由于两者工作状态不一样,为了更好发挥各自工作性能,在结构上存在差别,所以不能通用。 高速液压马达的主要特点是:转速较高、转动惯量小、便于起动和制动,调节(调速和换向)灵敏度高。通常高速马达的输出转矩不大,仅几十N〃m 到几百N〃m,∴又称高速小转矩液压马达。 低速液压马达的特点:排量大、体积小、转速低,可低到每分钟几转,能直接与工作机构连接,不需减速装置,使传动机构大大简化。低速马达输出转矩较大,可达几千N〃m到几万N〃m,∴又称低速大转矩马达。 3、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异同 ①各种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均是利用“密封容积(腔)”的周期性变化来工作的。工作中均需要有配流盘等装置辅助,而且,“密封容积”分为高压区和低压区两个独立部分。 ②二者在工作中均会产生困油现象和径向力不平衡,液压冲击、流量脉动和液体泄漏等一些共同的物理现象。 ③液压泵和马达是机械能和压力能互相转换的动力装置,转换过程中均有能量损失,所以均有容积效率、机械效率和总效率,三者效率之间关系也相同,计算效率时,要清楚输入量与输出量的关系。 ④液压泵和马达工作原理是可逆的,理论上输入与输出量有相同的数学关系;

⑤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最重要的结构参数都是排量,排量的大小反映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 ①动力不同液压马达是靠输入液体压力来启动工作的,而液压泵是由电动机等其他动力装置直接带动的,因此结构上有所不同。马达容积密封必须可靠,为此,叶片式马达叶片根部装有燕尾弹簧,使其始终贴紧定子,以便马达顺利起动。 ②配流机构进出油口的不同液压马达有正、反转要求,所以配流机构是对称的,进出油口孔径相同;而液压泵一般为单向旋转,其配流机构及卸荷槽不对称,进出油口孔径不同。 ③自吸性的差异液压马达依靠压力油工作,不需要有自吸性;而液压泵必须有自吸能力。 ④防止泄漏形式不同液压泵采用内泄漏形式,内部泄漏口直接与液压泵吸油口相通;而马达是双向运转,高低压油口互相变换,所以采用外泄漏式结构。(故泵、马达不能互逆通用) 液压马达容积效率比泵低 ⑥液压马达起动转矩大,为使起动转矩与工作状态尽量接近,要求其转矩脉动要小,内部摩擦要小,齿数、叶片数、柱塞数应比液压泵多,马达的轴向间隙补偿装置的压紧力比泵小,以减小摩擦。 对于液压马达的选用 (单向.双向.定量.变量,根据运动部件的运动要求而定) 1、高速、低转矩时用齿轮马达, (ηv低、转矩脉动性较大); 2、正反向转动变化频率较高,要求动作灵敏、高速、低转矩的场合,一般用叶片马达, (∵其转动惯量小); 3、在高速下,功率和转矩变化范围较大时,用轴向柱塞马达; 4、低速、大转矩,一般用径向柱塞马达。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特点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特点 齿轮泵(马达) 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体积小,重量轻,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但工作压力较低,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较大,如高压下不采用端面补偿时,其容积效率将明显下降。 内啮合齿轮泵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其优点是结构更紧凑、体积小、吸油性能好、流量均匀性较好,但结构较复杂,加工性较差。 叶片泵 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运动平稳,流量均匀,噪声小,寿命长,但与齿轮泵相比对油液污染较敏感,结构较复杂。 单作用式叶片泵有一个排油口和一个吸油口,转子旋转一周,每两片间的容积各吸、排油一次,若在结构上把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做成可变的,就是变量叶片泵。单作用式叶片泵适用于低压大流量的场合双作用式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叶片在槽内往复运动两次,完成两次吸油和排油。由于它有两个吸油区和两个排油区,相对转子中心对称分布,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作用力相互平衡,流量比较均匀。 柱塞泵 精度高,密封性能好,工作压力高,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它结构比较复杂,制造精度高,价格贵,对油液污染敏感。 轴向柱塞泵是柱塞平行缸体轴线,沿轴向运动;径向柱塞泵的柱塞垂直于配油轴,沿径向运动,这两类泵均可作为液压马达用。 螺杆泵 螺杆泵实质上是一种齿轮泵,其特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流量及压力的脉动小,输送均匀,无紊流,无搅动,很少产生气泡;工作可靠,噪声小,运转平稳性比齿轮泵和叶片泵高,容积效率高,吸入扬程高。但加工较难,不能改变流量。适用于机床或精密机械的液压传动系统。一般应用两螺杆或三螺杆泵,有立式及卧式两种安装方式。一般船用螺杆泵用立式安装。 齿轮马达 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但输出的转矩和转速脉动性较大,但当转速高于1000r/min时,其转矩脉动受到抑制,因此,齿轮马达适用于高转速低转矩情况下。 叶片马达 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运动平稳,噪声小,负载转矩较小。 轴向柱塞马达 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转动惯量小,转速高,易于变量,能用多种方式自动调节流量,适用范围广。

液压泵、液压马达与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区别及应用

是为液压传动提供加压液体的一种液压元件,是泵的一种。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的功能是把驱动它的动力机(如电动机和内燃机等)的机械能转换成输到系统中去的液体的压力能。 左图为单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图。凸轮由电动机带动旋转。当凸轮推动柱塞向上运动时,柱塞和缸体形成的密封体积减小,油液从密封体积中挤出,经单向阀排到需要的地方去。当凸轮旋转至曲线的下降部位时,弹簧迫使柱塞向下,形成一定真空度,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密封容积。凸轮使柱塞不断地升降,密封容积周期性地减小和增大,泵就不断吸油和排油。 液压泵的分类 1、按流量是否可调节可分为:变量泵和定量泵。输出流量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的称为变量泵,流量不能调节的称为定量泵。 2、按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泵结构分为: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 3种。 (1)齿轮泵: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对油的清洁度要求不严,价格较便宜;但泵轴受不平衡力,磨损严重,泄漏较大。泵一般设有差压式安全阀作为超载保护,安全阀全回流压力为泵额定排出压力倍。也可在允许排出压力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另行调整。但是此安全阀不能作减压阀长期工作,需要时可在管路上另行安装。该泵轴端密封设计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机械密封,另一种是填料密封,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和用户要求确定 左图为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壳体、端盖和齿轮的各个齿槽组成了许多密封工作腔。当齿轮按如图所示的方向旋转时,右侧左侧吸油腔由于相互啮合的齿轮齿轮逐级分开,密封工作腔容积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中的油液被吸进来,将齿槽充满,并随着齿轮旋转,把油液带到右侧压油腔中;右侧因为齿轮在这面啮合,密封工作腔容积缩小,油液便被挤出去——吸油区和压油区是由相互啮合的轮齿以及泵体分开的。 (2)叶片泵:分为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这种泵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音小、作压力和容积效率比齿轮泵高、结构比齿轮泵复杂。 (3)柱塞泵:容积效率高、泄漏小、可在高压下工作、大多用於大功率液压系统;但结构复杂,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高、价格贵、对油的清洁度要求高。 一般在齿轮泵和叶片泵不能满足要求时才用柱塞泵。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液压泵,如螺杆泵等,但应用不如上述3种普遍。 液压马达 液压马达习惯上是指输出旋转运动的,将液压泵提供的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对外做功的执行原件。 工作原理:

液压柱塞泵马达常见故障分析

液压柱塞泵马达常见故障分析 一、密封问题 1、密封耐压带来的问题 液压泵马达制造技术发展到今天,其设计和制造还远远不够完美,虽然制造商的工程师每天致力于改进产品和发展新技术,但是现有的产品已经有很多突出的问题了。我们先来说说液压泵的密封问题: 液压泵在工作的时候,主轴与壳体之间必然有相对运动,二者之间必须使用密封件来封住壳体里面的油,使之不会外漏,从而污染环境并破坏液压系统的平衡。在早期的机械密封被淘汰过程中,钢骨架油封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被广泛地使用于各种液压泵上,今天的骨架密封由于材料优异,结构优化,已经能够承受较高的回油压力,保证液压泵工作时无外泄。 钢骨架橡胶密封一般是用于回转密封,使用在液压泵上主要是为了使壳体回油不外泄并能够保证壳体回油压力的稳定,例如,对于一般的液压柱塞泵来讲,样本上都有规定回油(壳体)压力的参数,一般正常压力为3bar,冷启动为5bar,但是现代加工技术制造出来的油封,常用的压力一般是0.1bar~10bar,特殊设计的轴封压力可达80bar,这样,我的选择油封余地就非常大。 对于某些特定的工况,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系统回油压力发生变化后的相关情况,例如,当一台工程机械设计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其液压系统的回油形式也基本确定了,这时我们就需要分析工况来了解此台机械的液压系统回油压力。 当系统在高温的情况下,我们将发动机的转速开到最大,设备的负荷也加到最大,再将液压泵的排量开到最大,这时,如果系统有内泄的话,则系统压力就会下降,同时液压系统的回油量增大,因为回油管路的状态是设定了的,所以,系统的回油压力也是随着内泄量的增大而增大。如果在系统正常工作的过程中,液压泵的内部突然出现故障而产生大量内泄的时候,回油量会陡然增高,回油压力更大。 是不是选择高耐压的油封,以保证泵在任何状态下都不漏油就高枕无忧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图一,普通骨架密封剖面图 见图一,对于普通骨架密封来讲,由于其设计的特点,其耐压比较低,一般在5BAR 以下,对于正常回油的液压泵可能还可以使用,但是,如果回油压力稍微有波动的话,则骨架密封的唇口就会被冲开,导致外泄。 图二,短唇口骨架密封剖面图 见图二,这种设计的骨架密封,其耐压已经可以达到5BAR以上,使用起来比较可靠,而且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压力突然升高,密封又可以被冲开,可以保护液压柱塞泵

液压泵、液压马达与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区别及应用

液压泵的原理 是为液压传动提供加压液体的一种液压元件,是泵的一种。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的功能是把驱动它的动力机(如电动机和内燃机等)的机械能转换成输到系统中去的液体的压力能。 左图为单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图。凸轮由电动机带动 旋转。当凸轮推动柱塞向上运动时,柱塞和缸体形 成的密封体积减小,油液从密封体积中挤出,经单 向阀排到需要的地方去。当凸轮旋转至曲线的下 降部位时,弹簧迫使柱塞向下,形成一定真空度, 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密封容 积。凸轮使柱塞不断地升降,密封容积周期性地减 小和增大,泵就不断吸油和排油。 液压泵的分类 1、按流量是否可调节可分为:变量泵和定量泵。输出流量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的称为变量泵,流量不能调节的称为定量泵。 2、按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泵结构分为: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3种。 (1)齿轮泵: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对油的清洁度要求不严,价格较便宜;但泵轴受不平衡力,磨损严重,泄漏较大。泵一般设有差压式安全阀作为超载保护,安全阀全回流压力为泵额定排出压力1.5倍。也可在允许排出压力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另行调整。但是此安全阀不能作减压阀长期工作,需要时可在管路上另行安装。该泵轴端密封设计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机械密封,另一种是填料密封,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和用户要求确定 左图为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壳 体、端盖和齿轮的各个齿槽组成了许多密 封工作腔。当齿轮按如图所示的方向旋转 时,右侧左侧吸油腔由于相互啮合的齿轮 齿轮逐级分开,密封工作腔容积增大,形 成部分真空,油箱中的油液被吸进来,将 齿槽充满,并随着齿轮旋转,把油液带到 右侧压油腔中;右侧因为齿轮在这面啮 合,密封工作腔容积缩小,油液便被挤出 去——吸油区和压油区是由相互啮合的 轮齿以及泵体分开的。 (2)叶片泵:分为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这种泵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音小、作压力和容积效率比齿轮泵高、结构比齿轮泵复杂。

04-04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习题及答案

液压泵完成吸油和排油,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泵靠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变化进行工作,容积增加吸油,容积减小排油。 什么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有何危害?如何解决? 一部分的油液困在两轮齿之间的密闭空间,空间减小,油液受积压,发热,空间增大,局部真空,气穴、振动、噪声。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 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单作用叶片泵各有哪些特点。如何正确判断转向、油腔和进出油口。 齿轮泵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价格低、流量压力脉动大、泄漏大。 叶片泵流量压力脉动小、噪声小、结构复杂、吸油差、对污染敏感。 单作用叶片泵可做成变量泵。 叶片泵根据叶片方向判断转向。根据容积变化判断进出油口。 为什么轴向柱塞泵适用于高压? 柱塞泵配合精度高、泄漏小、容积效率高。 已知泵的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管道压力损失忽略不计,图c中的支路上装有节流小孔,试说明图示各种工况下泵出口处的工作压力值。

a) b) c) d) e) F F T ,n M 题图 a) b)油回油箱,出口压力为0。 c) 节流小孔流量ρP A C q d ???=20 出口压力 20)( 2A C q P d ?=?ρ d) 出口压力A F P = e) 功率关系M T T V q T T q P ? ?=?=?πω2 出口压力M V T P ?=π2 设液压泵转速为950r/min ,排量为V P =168m l /r ,在额定压力和同样转速下,测得的实际流量为150l /min ,额定工况下的总效率为,求: 1) 泵的理论流量q t ; 2) 泵的容积效率ηv ; 3) 泵的机械效率ηm ; 4) 泵在额定工况下,所需电机驱动功率P ;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区别和联系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区 别和联系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液压马达与液压泵的区别详解 液压马达习惯上是指输出旋转运动的,将液压泵提供的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三维网技术论坛- {, ^8 V/ f- H* c 一、液压马达的特点及分类 从能量转换的观点来看,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是可逆工作的液压元件,向任何一种液压泵输入工作液体,都可使其变成液压马达工况;反之,当液压马达的主轴由外力矩驱动旋转时,也可变为液压泵工况。因为它们具有同样的基本结构要素--密闭而又可以周期变化的容积和相应的配油机构。 三维网技术论坛+ X3 D r6 g9 U% a" U- \ 但是,由于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工作条件不同,对它们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同类型的液压马达和液压泵之间,仍存在许多差别。首先液压马达应能够正、反转,因而要求其内部结构对称;液压马达的转速范围需要足够大,特别对它的最低稳定转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它通常都采用滚动轴承或静压滑动轴承;其次液压马达由于在输入压力油条件下工作,因而不必具备自吸能力,但需要一定的初始密封性,才能提供必要的起动转矩。由于存在着这些差别,使得液压马达和液压泵在结构上比较相似,但不能可逆工作。 5 Y) [' G7 R1 M' h$ v8 d 液压马达按其结梅类型来分可以分为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和其它型式。按液压马达的额定转速分为高速和低速两大类。额定转速高于500r /min的属于高速液压马达,额定转速低于500r/min的属于低速液压马达。高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有齿轮式、螺杆式、叶片式和轴向柱塞式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转速较高、转动惯量小,便于启动和制动,调节(调速及换向)灵敏度高。通常高速液压马达输出转矩不大所以又称为高速小转矩液压马达。低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是径向柱塞式,此外在轴向柱塞式、叶片式和齿轮式中也有低速的结构型式,低速液压马达的主要特点是排量大、体积大转速低(有时可达每分钟几转甚至零点几转),因此可直接与工作机构连接,不需要减速装置,使传动机构大为简化,通常低速液压马达输出转矩较大,所以又称为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 _- s" u, J/ S1 k; y 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三维,cad,机械,技术,汽车,catia,pro/e,ug,inventor,solidedge,solidworks,caxa,时空,镇江8 G# E' v6 i& e7 & Q 1.叶片式液压马达 由于压力油作用,受力不平衡使转子产生转矩。叶片式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与液压马达的排量和液压马达进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有关,其转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