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情绪的生理基础

第十章 情绪的生理基础
第十章 情绪的生理基础

第十章情绪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情绪的概述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第二节情绪的外周神经基础

1.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该理论认为强烈的情绪与骨骼肌的活动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反

应时密不可分的。特定的知觉是在情绪或带情绪的观念产生之前,由于直接的物质作用而发生的身体变化。因此他认为不同的情绪只是对某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

2.情绪反应的生理基础:情绪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躯体运动和表情肌的活动,内分泌功

能变化以及有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改变所引起的内脏活动变化。情绪的变化会引起不同的躯体运动变化,同时不同的情绪状态伴有不同的表情肌变化。情绪反应中,某些激素分泌量增加的程度与情绪反应的强度有关。人在情绪变化时,会引起的生理反应有如下:

1)呼吸活动变得加速或减慢

2)循环系统活动的速度和强度发生变化

3)消化系统的活动强弱变化

4)皮肤电反应

5)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

3.情绪的神经——体液调节:情绪过程中的许多生理变化与内分泌腺的活动有关,其中肾

上腺与情绪的关系最为密切,它实际上是情绪内脏反应的最主要来源。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中,糖皮质激素对人体的物质代谢有重要的影响,并能增强机体对多种有害刺激的抵抗能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受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当有害刺激传达于神经中枢,下丘脑影响脑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提高易激能力。当情绪改变较大时,无论是中枢、外周神经系统还是肾上腺髓质都会释放较多的去甲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和激素对情绪变化发挥调节作用。由此可见,机体的内分泌腺的变化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一起,是情绪的外周反应的重要机制。

第三节情绪的中枢神经基础

1.情绪是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结构协同活动的结果。

2.丘脑:丘脑一般处于皮层的抑制控制下,一旦皮层抑制功能解除,丘脑冲动得到释放,

情绪反应就会发生。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至丘脑,再有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内分泌增多等,使个体生理上进入应付紧急情境的准备状态。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时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丘脑的控制。

3.下丘脑:

1)下丘脑在情绪表达中的作用

下丘脑背部是产生怒的整合模式的关键部位。刺激动物的下丘脑可得到两种类型的

行为反应,一种是格斗或类似发怒时的表现;另一种是逃走或类似恐惧时的表现。

大脑皮层、杏仁核和部分网状结构等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而这些脑区对自

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大部分是通过下丘脑实现的——来自这些脑区的信息在下丘脑

进行整合以形成适宜的反应。

2)下丘脑的生理调节

下丘脑是自主神经系统的整合中枢,它可以通过调控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影响情

绪的表达。下丘脑存在着自动调节的两种趋势,称为工作向性系统和营养向性系统

的活动。工作向性系统使机体和神经系统指向活动,营养向性系统使机体和神经系

统指向休息。二者相互制约,维持平衡。情绪或异常情绪会影响此二系统的平衡;

在生理上,此二系统的平衡又影响情绪。

4.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

1)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的功能在于唤醒,它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网状结构近下丘脑部分,既是情绪表现下行系统的中转站,也是上行觉醒激活系统的中转站。它接受来自中枢和外周系统两方面的冲动,向下发放引起各种情绪的外部表现,向上传达可使某种情绪处于激动状态,并经过大脑皮层的活动被主体体验到。

2)边缘系统

3)杏仁核与恐惧

杏仁核对负性刺激诱发的情绪反应非常重要。它与恐惧反应有关。

5.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情绪的最高调节和控制机构。

1)大脑半球的情绪功能:大脑两半球具有情绪功能的不对称性,左半球为正性情绪优

势,右半球为负性情绪优势。当左半球受损伤时,右半球释放更多的负性情绪;反

之则相反。人类的情绪是大脑皮层的控制和调节下产生的,对情绪的调节往往不发

生在大脑某一特定区域,而是大脑皮层不同区域协调作用的结果。

2)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情绪是对趋利避害的体验倾向,而且伴随着相应的生理

变化模式。不同的情绪对应于不同的模式。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要经过个人的评价

与估量才能产生情绪,而评估发生在大脑皮层上,情绪是由这种评估引起的。

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时情绪行为的

最重要的条件。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入丘脑,然后投射到大

脑皮层。大脑皮层对刺激情境进行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情绪。这种态度通过从皮

层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进而条件血管和内脏反应,个体活动感觉。因为情绪来源

于大脑皮层对情境的评估,因此皮层兴奋时情绪的主要原因。

第四节应激与心身疾病

1.应激与心身疾病:持久、剧烈的情绪活动必然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导致各种

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对躯体的影响是以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为中介的。个体处于应激状态下,是经由影响体内较易受伤的部位而影响身体健康的。

2.应激的神经——体液调节:在应激反应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起

着重要的作用。任何外界刺激作用于人体时,机体感受到外界刺激,下丘脑通过兴奋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机制引起大量肾上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加心脏、脑、骨骼肌的血流供应,提高机体对各种刺激的警觉性和感受力,以便及时应对。

3.应激反应的全身性适应综合症P118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考试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神经元的概念、结构、功能与种类,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与结构,特殊通路、非特殊通路和环形通路,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的概念区别,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概念和关系;掌握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联系,能正确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熟悉中枢神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掌握非条件性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和条件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的概念并且能正确进行区分;掌握扩散和集中与相互诱导(正诱导、负诱导)的概念并能根据具体事例进行区分;能联系实际分析强化时程表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大纲内容与重点】 第一节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种类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系统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神经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它们的具体功能均有不同,但在构造上基本由三部分所组成: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细胞体为神经系统提供能量。树突较短,负责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比树突长,也称神经纤维。轴突的作用是将神经冲动由细胞体传至远处,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肌肉与腺体。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通常,通过树突及细胞体接受传来的信息,细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神经元按其功能特性,可分为感觉(传人)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感觉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运动柙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联络神经元又称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者之问,起联络作用,是把信息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传向另一部分的神经元。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即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作用。

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比较作为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是指人们在 对自己的社会特征(例如能力、收入、情绪等)进行定义时,往往不是根据纯粹的客观标准, 而更多是通过和周围他人的比较, 从而是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个体意义的。在一定程度上, 个人与他人的比较对个体本身的自我概念、情绪状态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都起着决定作用,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已经变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结合中国国情,由于受传统文化背景“中庸”思维的影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庸是我们中国人的立身之道, 而传统的两人比较主要聚焦于简单上行, 下行或平行比较方向上的差异,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在比较方向上既有上行(比上不足)又有下行(比下有余), 从而将中庸的人生态度汇聚成了复杂的更具有生态学效度的社会比较, 丰富了社会比较内容。对这种复杂社会比较加工过程的神经机制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庸之道的本质。另外, 中庸之道不仅体现在比较方向的选择上,还存在一个“度”的问题。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社会比较机会,但人们无法将所有的信息全部和自己联系起来, 因此,人们在社会比较活动中是有选择性的。这也就延伸出了现实生活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些人表现出更喜欢与他人进行对比, 而另外一些人则不喜欢与他人比较, 因此在社会比较中还普遍存在着个体差异的问题。引入与他人在比较中强度和频率的个体差异, 为社会比较过程的功能增加了更多的信息。以往虽然有研究者对社会比较倾向产生的原

因进行了探索, 但都只是从动机因素或者信息差异理论等进行外在描述, 对相关因素影响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还不清楚。事实表明,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 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演越烈。因此, 系统探讨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对于解释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比较偏向, 社会比较类型与自我评价、情绪体验和主观幸福感等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一分析了社会比较加工过程中的神经机制。实验1 中, 通过―猜测-反馈-奖励-评价II范式,模拟三人(两名一假被试II与一名真被试)共同参与一个点图猜测任务, 从而创设出三人比较的情境, 根据模拟的行为反馈结果向真被试提供自己和两名一假被试I的奖赏情况(包括预期一致: 个体获得正确反馈并得到奖励; 预期不一致: 个体获得正确反馈却没有获得奖励), 利用时间相关电位(event-relatedbrainpotential,erp)记录分析被试在相同反应的反馈条件下(正确)加工不同比较信息时的大脑时程变化特点, 从而探索个体在复杂社会比较加工过程中的时间进程。结果发现预期不一致比预期一致在早期阶段出现了一个p3 晚期正成分的差异(p400-700), 结合源定位分析结果(后扣带posteriorcingulatecortex,pcc)表明三人社会比较过程中个体在面对比较信息的早期阶段对预期的监测和控制, 而在比较的晚期阶段, 预期不一致与预期一致之间n1000-1500 的差异以及定位结果(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algyrus)表明当预期出现违背时可能会诱发被试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实验2 中为进一步探讨这种复杂社会比较情境中(特别是个体在预期一致

《解剖生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解剖生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36学时) 《解剖生理学基础》是中专药剂专业一门必修基础课程。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形态结构与主要功能的科学,是学习人体生理学的形态学基础。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规律和生理功能的科学,如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等系统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具由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们受哪些因素的调节和控制等问题。 一、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面向药剂专业(中专)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人体各部分的基本结构、形态和位置;机体各系统、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术语。并在学习《解剖生理学》的基础上,懂得药物的作用原理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等药理学的有关知识以及疾病学的基础知识,为学习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药理学及药剂专业临床课奠定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概述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三)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第二章运动系统 (一)骨与骨连结 (二)骨骼肌 第三章神经和肌肉生理 (一)兴奋性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三)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第四章神经系统 (一)概述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三)周围神经系统 (四)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五)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六)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七)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八)脑的高级功能 第五章血液 (一)概述 (二)血浆生理 (三)血细胞生理 (四)生理性止血 (五)血型与输血 第六章循环系统 (一)概述 (二)循环系统的结构 (三)心脏生理 (四)血管生理 (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七章呼吸系统 (一)概述 (二)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三)肺通气 (四)气体的交换和运输 (五)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八章消化系统 (一)概述 (二)消化器官的形态与结构

神经系统和情绪

说人有感情,这似乎是个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事情。可感情是什么,答案就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能够明白描述出来了。为了让这个问题更易解决一些,心理学把感情这个概念先划分为2个层面,那就是情感和情绪。 可感情这个东东并不是块豆腐,划分也不能象刀子那样整齐划一,并且各家有各家标准无法统一,这也就是出现了如此众多情绪定义的原因,也是各派之间争吵不休起点。不过,尽管大家的标准并不统一,但毕竟有共同认可的地方,那就是: 1, 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会在生理(血压,心跳频率,呼吸频率,腺体分泌)和行为(面部表情,肌体语言,行为模式)上表现出来。 2, 情绪和外部或内部刺激(S)有关,也是生物体应激反应或行为(R)的准备阶段。 3, 情绪更多和意识中的潜意识部分关联,但也不排除有意识部分。比如,当我们高兴时,我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高兴;但只要我们主动注意,又能体验到自己在高兴这个状态。 (这点很重要,表明情绪有自己独有的产生运行机制,否则按照2,情绪就纯粹是S-R的中转站了) 4, 情绪涉及到了认知成分,和事物(内在或外在)的评价有关,但又不象思维认知那样明确更多是一种潜意识的状态。 (这点把情绪和情感做了初步的界定,比如,一些人怕蛇却不怕蜘蛛,而一些人怕蜘蛛却不怕蛇(当然有人蛇和蜘蛛都怕)。某个人为什么会怕蛇或怕蜘蛛,某个男人为什么喜欢这个女人而不是那个女人,这是情感方面的内容;而无论是蜘蛛还是蛇,无论是这个女人还是那个女人,也就是说无论对象如何变换,恐惧和喜欢本身则有很大的共同点,这就落入情绪定义范围内。) 按照这个描述性定义,心理学家对文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感情的描述做出了分类,确定了一批属于情绪范围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数量很多,一些只是某种特定情绪量上的不同表达,比如“微笑”“开怀大笑”都是不同程度高兴的面部表情描述。当然,还有一些是无法归于强度变化的则先归为不同的分类,比如“微笑”和“皱眉”显然是不同情绪在面部表情上的不同表达方式。这些不同的特定情绪数量还有很多,心理学家又提出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这些概念认为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组合而来。对于基本情绪的定义是幼体一出生就具有的情绪,至于到底是哪些,一般说来不同教科书和不同流派就不太一样了。对于人类,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

心理学知识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心理学知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脑的进化: (1)神经系统的发生: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专门接受刺激的特殊细胞,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的神经系统,组成了网状神经系统。水螅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出现了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发达,称为发头现象。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蚯蚓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称为链状神经系统。昆虫-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胸部和腹部。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神经系统。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称脊椎。脊椎动物是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管状神经系统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小脑)。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

(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 2.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 (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 (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指数 (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脑的功能区 3.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元——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有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有神经原纤维、尼氏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其中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较长,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最新生理学-第10章-自测

一、单选题(共1560 题,每题 1 分)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组离子的通透性? A.Na+,K+,Cl-,尤其是对K+ B.Ca2+,K+,Cl- ,尤其是对Ca2+ C.Na+,K+,尤其是对Na+ D.K+,Cl-,尤其是对Cl- E.K+,Ca+,Na+,尤其是对Ca2+ 正确答案:C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过程中,共同的是: A.突触前膜均发生去极化 B.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的性质一样 C.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的改变一样 D.突触后膜均发生去极化 E.突触后膜均发生超极化 正确答案:A 3.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传递的特征,正确的是: A.双向传递 B.不易疲劳 C.有一定的时间延搁 D.电位变化不能总和 E.突触前、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不变 正确答案:C 4.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传递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单向性传递 B.兴奋节律改变 C.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 D.电位变化可总和 E.有后发放现象 正确答案:C 5.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元联系方式是: A.聚合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环状联系 D.连锁式联系 E.侧支式联系 正确答案:A 6.突触后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膜去极化 B.突触前膜超极化 C.突触后膜去极化 D.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 E.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正确答案:E 7.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 B.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后膜超极化 D.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E.后膜电位变化的幅度增加 正确答案:A 8.丘脑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调节内脏功能 B.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协调随意运动 D.调节肌紧张 E.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正确答案:B 9.躯体感觉的皮层代表区主要位于: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岛叶皮层 D.颞叶皮层 E.边缘系统 正确答案:B 10.正常成人在安静、清醒、闭目状态时所记录到的脑电波一般表现为: A.α波 B.β波 C.θ波 D.δ波 E.慢波 正确答案:A 11.当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梭外肌收缩 B.梭内肌收缩 C.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 D.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12.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 A.梭外肌收缩 B.梭内肌紧张性降低 C.γ纤维传出冲动减少 D.梭外肌受到牵拉 E.梭外肌松弛 正确答案:D 13.脊休克时脊髓反射减弱或消失,其原因是: A.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 B.脊髓中的反射中枢被破坏

情绪的理论

情绪化行为研究平台(群号170941219,)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1.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n James,1842-1910)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arl 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学说。 詹姆斯根据情绪发生时引起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机体变化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他指出,“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粹是身体的。”又说:“人们的常识认为,先产生某种情绪,之后才有机体的变化和行为的产生,但我的主张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当一个情绪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立刻会引起身体的某种变化,激起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情绪。在詹姆斯看来,悲伤乃由哭泣而起,愤怒乃由打斗而致,恐惧乃由战栗而来,高兴乃由发笑而生。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情感,假如没有身体的属性,就不存在了。”“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变化,乃是激丨情的真正的最初原因。”兰格以饮酒和药物为例来说明情绪变化的原因。酒和某些药物都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因素,它们之所以能够引起情绪变化,是因为饮酒、用药都能引起血管的活动,而血管的活动是受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的。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作用加强,血管扩张,结果就产生了愉快的情绪;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减弱,血管收缩或器官痉挛,结果就产生了恐怖。因此,情绪决定于血管受神经支配的状态、血管容积的改变以及对它的意识。 兰格与詹姆斯在情绪产生的具体描述中虽有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观念是相同的,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Cannon,1927)首先反对这一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2.坎农-巴德学说 坎农对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了三点疑问:第一,机体上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并无多大的差异,因此根据生理变化很难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第二,机体的生理变化受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这种变化缓慢,不足以说明情绪瞬息变化的事实。第三,机体的某些生理变化可由药物引起,但药物(如肾上腺素)只能使生理状态激活,而不能产生情绪。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多和肌肉紧张等。使个体生理上进入应激准备状态。例如,某人遇到一只老虎,由视觉感官引起的冲动,经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处,在此更换神经元后,同时发出两种冲动:一是经过体干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到达骨骼肌和内脏,引起生理应激准备状态。二是传至大脑,使某人意识到老虎的出现。这时某人的大脑中可能有两种意识活动:其一,认为老虎是驯养动物,并不可怕。因此,大脑即将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并转而控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使应激生理状态受到压抑,恢复平衡;其二,认为老虎是可怕的,会伤害到人,大脑对丘脑抑制解除,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的应激生理反应,并采取行动尽快逃避,于是产生了恐惧,随着逃跑时生理变化的加剧,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3.体液是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 4.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5.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6.稳态的意义: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8.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的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神经分泌。 10.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11.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2.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①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②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③温度 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 4.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高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5.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以下特征:①离子的选择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 6.主动转运特点:①耗能②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7.原发性主动转运 钠-钾泵:实质: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②具有ATP酶的活性③分解ATP释放能量④供Na+、K+逆浓度梯度运输。 特点:钠泵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细胞外,2个K+移入细胞内。 钠泵活动的意义:①建立和维持的Na+、K+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内高K+浓度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③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细胞外较高的Na+浓度所贮存的势能可用于其他物质⑤具有生电作用

心理神经生理基础

第三节条件反射 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控制和调节机体的生理过程,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并与环境保持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平衡。 一、反射和反射弧 (一)什么是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例如手遇火时即刻缩回,物体刺激眼睛角膜时产生眨眼,驾车时遇到红灯立即停车等都是反射活动。 (二)反射弧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是执行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典型的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当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沿着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后,再由传出神经把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做出反应。 任何复杂的反射活动都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每次反射活动都不是一次完成的单方向传导过程,而是在神经中枢和效应器之间多次返回传递与联系的过程。以人的反射活动来说,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后,神经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递到神经中枢,再沿传出神经至效应器引发活动,此时反射活动并不停止,效应器的反应又作为新的刺激返回作用于感受器,进而通过神经中枢的调节影响效应器的活动,再次引起神经兴奋并传向神经中枢,这个过程称为反馈联系(或称返回联系)。反馈联系具有两种作用:反馈信息产生并增强中枢神经活动的输出称为正反馈、抑制或减弱中枢神经活动的输出称为负反馈。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反馈作用将学习结果及时提供给学习者以增进学习效果。 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并非仅是反射弧,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环路,这样有机体的活动才能准确与完整。反射弧的神经兴奋传入通路有两条:特异性传入通路和非特异性传入通路。特异性传入通路是指特定感受器与特定传导路径传递某种特定信息,并将神经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特定区域。非特异性传入通路是指神经兴奋弥漫性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使有机体处于清醒状态。反射弧的神经兴奋传出通道也有两条:锥体系和锥体外系。锥体系由大脑皮层调节和控制有机体精确、复杂的运动,锥体外系参与调节有机体的肌肉紧张与协调肌肉的运动等。 二、反射的类型 按照反射的不同发生方式,把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一)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本能就是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和防御反射等。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称为无条件刺激,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如狗吃肉会流唾液,是无条件反射,其中“肉”是无条件刺激,“流唾液”是无条件反应。针刺手,手即缩回,“针”是无条件刺激,“手缩回”是无条件反应。有机体的无条件反射主要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内脏反射、朝向反射和性反射。 无条件反射对个体来说是不学而能的,其反射弧是与生俱来的固定的神经联系,主要由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部位实现,是个体生长与发育的先天基础,它对维持有机体的生存、延续种系繁衍具有重要意义,但人的无条件反射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由于无条件反射具有刻板的性质,使有机体不能适应极其复杂和频繁变化的现实情境。因此,有机体在客观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下,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 (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习得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建立起来的反射,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叫

第2章心理活动神经生理基础.

第2章心理活动神经生理基础 朱新秤 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一、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也称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屮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主要右五种:食物反射、内肌反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性反射。 非条件反射活动的调节中枢在脊髓和脑干等低级中 枢,具特点是快速和不随意。 非条件反射主耍有五种:食物反射、内脏反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性反射等。

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2、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 是何时性的神经联系。建立的基木条件是, 无关的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 这个过程为强化。要形成条件反射除需要多次强化外,还需耍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有两种左要类型: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形成过程如下: 食物(US) ---------- 唾液(UR) 铃声+ (致物)--------- 唾液 铃声(CS) ---------- 唾液(CR) 形成条件:无关刺激与IF?条件刺激在时间止的结合, 这个过程称之为强化。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就是脑的高级神经活动,其生理机制是在在脑皮层建立fV吋神经联系的接通。

斯金纳的操作积极条件反射 实验工具:斯金纳箱。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通过动物H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0能得到强化形成的条件反射。它也依赖于强化过程。 强化:每次强化、定比间隔强化、定时间隔强化、不定比间隔强化、不疋时间隔强化。 W种条件反射比较: 无条件刺激的明确性 实验中的『I市活动稗度 非条件应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屮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反应引发以强化刺激,经典条件反射刚好与之相反。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其基本过程屮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用。抑制可分为两大类: 1、非条件抑制 仃机体牛.來具令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插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外抑制:外界新颖刺激出现,使正在进行屮的条件反射产生的抑制。外抑制是神经过程的同时性负诱导。 超限抑制是山相対过强的刺激所引起的抑制。超限抵制使人脑皮层的细胞免受超强刺激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而损伤,W此乂叫保护性抑制。超限抑制是神经过程的继时性负诱导。

音乐情绪及其神经基础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4, 4, 738-747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6778172.html,/journal/ap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6778172.html,/10.12677/ap.2014.46098 Musical Emotion and Its Neural Basis Lu Wang, Xu Chen*, Jianling Ma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wl2580@https://www.360docs.net/doc/a516778172.html,, *chenxu@https://www.360docs.net/doc/a516778172.html, Received: Sep. 11th, 2014; revised: Sep. 24th, 2014; accepted: Oct. 13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6778172.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Musical emotion, refers to music-evoked emotion, and reflects the value of music. Different from daily emotional stimuli, music often induces individual experience of happiness.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studies show that musical emotion can modulate activity in virtually all limbic and paralimbic brain structures, hypothalamus, insula,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hippocampus and prefrontal cortex, espe-cially orbitofrontal cortex, nucleus accumbens and amygdale. Moreover, varieties of neurotransmit-ters, including dopamine, a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ing of musical emotion. Those regions and neu-rochemicals are highly overlapped with reward system, which may explain why music induces plea-sure. Researches in future can focus on standardization of music materials, and effect factors such as personality, control of culture, and neu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subcortical and cortical regions. Keywords Musical emotions, Accumbens Nucleus, Amygdala, Orbitofrontal Cortex, Dopamine 音乐情绪及其神经基础 王璐,陈旭*,马建苓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Email: wl2580@https://www.360docs.net/doc/a516778172.html,, *chenxu@https://www.360docs.net/doc/a516778172.html, 收稿日期:2014年9月11日;修回日期:2014年9月24日;录用日期:2014年10月13日 摘要 音乐情绪是指音乐诱发的情绪,是音乐价值的集中体现。与日常情绪刺激不同,音乐往往诱发了个体的*通讯作者。

生理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

一、实验:S.E.Petersen,1988,PET技术,减法法的实验设计方案,研究正常人言语感知、运动和联想功能时,脑区域性血流量的变化规律。 减法实验设计就是让被试完成复杂程度不同的言语功能,将其区域性脑血流量根据认知任务复杂程度依次相减。 实验过程: A言语感知任务:让被试听或看某个词,并不要求他们做任何反应; B言语运动任务:让被试读出所见或听到的单词,这不仅含有单词感知功能,还包括言语运动功能。 C言语联想任务:要求被试看到或听到一个目标词,联想并说出达到目标词的动作,如看见“面包”一词,应该说出“吃”字。 实验结果: 1、感知任务:语词感知过程在相应感觉通路的初级和次级皮层区内独立完成,与其他感觉通道不发生关系。 2、运动任务:两侧大脑的面部感觉与运动区皮层和辅助语言运动区皮层的脑血流量增加。 3、联想任务:大脑额叶皮层,特别是左额下回(47区)和两半球前扣带回血流量增加。 实验结论: 1、语言感觉、运动功能不仅限于经典的布罗卡区和维尔尼克区,事实上视、听皮层、面部感觉和运动区皮层、乃至扣带回皮层都与语言过程有关。 2、语言信息加工过程的初级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半球一侧化现象,在复杂联想功能中,左额皮层的优势效应才较为显著。 二、证据1:1937年,著名生理学家布瑞莫(Bremer),建立了猫的孤立脑(Isolated brain)标本,孤立头(Isolated head contents)标本。 孤立脑(Isolated brain)标本:在中脑四叠体的上丘和下丘之间横断猫脑,此后猫陷入永久睡眠状态; 脑干中间横断脑(桥脑中部横断),动物70%-90%时间处于觉醒状态; 孤立头(Isolated head contents)标本:在脊髓和延脑之间横断猫脑,则猫保持正常的睡眠与觉醒周期。 证明:在延脑至中脑的脑干中,存在着调节睡眠与觉醒的脑中枢。 证据2:1949年,意大利,著名电生理学家马鲁吉和马贡(Moruzzi and Magoun) ,电刺激脑干网状结构引起动物的觉醒反应。 把脑干上部的网状结构称为上行网状激活系统(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eiting system)。 证明脑干网状结构在睡眠与觉醒的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迄今仍将脑干上部的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看成是维持觉醒的重要脑结构。 三、情绪的经典理论 1、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 1884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1885年,丹麦生理学家兰格 情绪是外部刺激引起了内脏反应,内脏反应的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就产生了各种情绪体验。 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增强,血管扩张,就会产生愉快感 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减弱,血管收缩,就会产生恐怖感 评价: 说明他们认识到了情绪与机体生理变化之间的联系,但受当时生理学发展水平所限,夸大了外周神经系统变化对情绪的作用,而忽略了中枢对情绪的作用。

关于自我的社会神经科学观点

关于自我的社会神经科学观点 从历史角度看,自我的神经基础的研究始于战争的爆发并因此得到了发展。1868年,在某次例行的铁路工作中发生了意外爆炸事故,导致Phineas Gage的额叶受到了损害。Phineas Gage 事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证明大脑损伤会改变患者的自我(Macmillian,2002;Stuss & Benson,1984)。大约100年后,通过对二战中受伤战士的观察,Luria(1966)指出,人格的改变和自我洞察能力(self-insight)受损是额叶受损的标志。这些关于自我加工的神经基础的临床观察促进了方法学和跨学科探究(interdisciplinary inquiry)的进步。神经成像和病变研究提高了对此的理解。本章对前额叶皮层在自我加工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不同的额叶亚区域涉及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的表征、使用自我知识理解他人和获得自我知识的动机。另外,本研究提出自我加工和脑功能本质之间可能的奇妙的关系。然而,我们对自我神经基础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本章讨论了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 自我的定义以及神经科学家正在怎么研究它 神经科学家使用的“self”是像伞一样的术语,广泛地包括与自我反思、自我知识、人格、情绪和自我调节有关的加工过程。自我如此宽泛的定义某种程度上让人想起了经典的心理学定义——将自我描述为人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James,1890/1983)。然而,将人格和情绪纳入自我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偏离了现代的概念——自我的核心是自我反思的过程(distill the self down to the process of self-reflection)(Leary & Tangney,2003)。换句话说,自我体验很大部分来源于同时扮演知觉者和被知觉对象角色的能力和意识。因此,本章从神经科学对自我的兴趣的历史轨迹说开来,然后集中论述目前神经科学中与自我反思关联的加工过程的研究。 源起:额叶“人格”(Frontal Lobe “Personality”)的神经心理学观察 如前文中提及的,关于自我的现代神经模型的最早雏形要追溯到神经心理学家们的观察。为了将行为定位于脑功能,治疗选择性脑损伤的临床医生开始记录行为变化,并意识到这些变化与大脑损伤的区域有关。这些观察产生一致的认识:人格的变化和对这些变化的意识的损坏大部分伴随额叶外加其他脑区的损伤。实际上,在一些额叶损伤的案例中,主要的后果是人格改变,并缺乏对那些变化的洞察,而不是记忆、言语或是动作能力的缺失(见Stuss & Benson,1984,综述)。虽然神经心理学家们经常提及“额叶人格”(“Frontal Lobe Personality”)(Blumer & Benson,1975),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额叶损伤都对人格有同样的影响。一些有额叶损伤的病人会变的比以前在行为上更冲动,而有些人会变得更加保守、冷漠(如,Massimo 等,2009;Stuss & Benson,1984;Zamboni, Huey, Krueger, Nichelli & Grafman,2008)。神经心理学家们认为,额叶中的区域可能影响自我不同的成分加工过程,以至于特定亚区域的损伤引起冲动或是冷漠。举个例子,人们认为,对外侧额叶(包括布罗德曼9/10/44/45/46/47区域)的损伤一般与情绪退缩和冷漠有关联,然而眶额叶皮层的损伤(包括布罗德曼11/47区域)一般与冲动有关联(Blumer & Benson,1985;Stuss & Benson, 1984).另外,可能额叶损伤与自我加工过程有关,它也与缺乏对脑损伤造成的人格改变的洞察有关(Stuss & Benson, 1984)。总之,神经心理学家的观察表明,额叶的功能不仅参与人格倾向的构成,还参与对这些特质的知觉。 然而,根据脑损伤引起的行为变化来提出神经区域的心理功能的结论还存在很多问题(Beer,2009)。例如,脑损伤很少发生在一个极其有限的、功能上重要的亚脑区(如,布罗

解剖生理学基础1

药剂专业《解剖生理学基础》毕业前补考复习资料一 一、名词解释 1、内皮 2.椎间孔 3.滤过屏障 4.卵圆窝 5.基础代谢率 二、简答题 1.简述神经元的分类 2.简述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3.简述大循环的循环途径?(可用箭头表示) 4.简述微循的通路及意义? 三、填空题 1.反射弧由、、、、 _组成。反射弧任何一部分被破坏,反射活动 __ __ 。 2.反应的基本形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颅骨最薄弱的部位是_ __。 4.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_ ,和。 4.呼吸过程包括 _、 _、 _和。5.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_ _、 _和_ 。 6.心肌的前负荷指_ _,心肌的后负荷指__ _。 7.微循环是指与_ 之间的血液循环。其主要功能是_ 。 8. 血浆蛋白中,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蛋白质是__________,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是__________,参与凝血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_____。 9. 机体的能量70%来自__________,体内能量贮存和直接供能物质是__________。 10. 我国成人安静时收缩压__________,舒张压__________,脉压__________。 四、选择题 1.能引起生物体出现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 A.兴奋性 B.刺激 C.兴奋 D.反射 E.反应 2.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脂质 B.蛋白质 C.糖类 D.核酸 E.糖蛋白 3.与产能有关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内质网 C.溶酶体 D.内网器 E.糖原 4.极化状态的形成是由于

A.钠离子内流 B.钾离子外流 C.钾离子内流 D.钠离子外流 E.钠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5.下列哪种细胞产生抗体? A.网状细胞 B.肥大细胞 C.脂肪细胞 D.浆细胞 E.成纤维细胞 6.属横纹肌的是 A.骨骼肌B.平滑肌C.心肌D.心肌和平滑肌E.心肌和骨骼肌 7.有关结缔组织的特点哪项为错? A.细胞数量少 B.分布稀疏 C.细胞间质多 D.结缔组织形态多样 E.以浆细胞为主8.构成神经组织的是 A.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 B.神经细胞和神经原纤维 C.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 D.神经细胞和基质 E.神经细胞和细胞间质 9.属上肢骨的是 A.胫骨 B.髋骨 C.腓骨 D.肱骨 E.跖骨 10.不参与胸廓组成的是 A.12个胸椎 B.12对肋骨 C.12对肋软骨 D.胸骨 E.锁骨 11.位于小腿外侧的是 A.髋骨 B.股骨 C.胫骨 D.腓骨 E.髌骨 12.结构最复杂的关节是 A.髋关节 B.肩关头 C.膝关节 D.肘关节 E.颞下颌关节 13.肱二头肌作用是 A.伸肘 B.前臂内收 C.屈腕 D.屈肘 E.前臂旋前 14.胸大肌可使臂 A.内收B.外展C.后伸 D.旋外 E.旋后 15.胃液中所含的消化酶能消化食物中的 A. 脂肪 B. 脂肪酸 C. 糖类 D. 蛋白质 E. 维生素 16.肝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肝板 B.肝细胞 C.肝血窦 D.胆小管 E.肝小叶 17.产生胆汁的细胞是 A.肝细胞 B.胆囊粘膜上皮细胞 C.胆小管上皮细胞 D.胆道上皮细胞 E.窦周隙的内皮细胞 18.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在 A.食道 B.胃 C.小肠上段 D.小肠下段 E.大肠 19.阑尾位于 A.左髂窝 B.右髂窝C.盆腔内 D.脐部 E.腹下区 20. 可较好地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是 A.潮气量 B.肺活量 C.余气量 D.时间肺活量 E.肺总容量 21.保持胸膜腔负压存在的必要条件是 A.胸膜腔密闭 B.两层胸膜之间有少量粘液 C.肺内有表面活性物质 D.呼吸道保持通畅 E.胸廓具有弹性 22.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 A.喉前庭 B.喉室 C.声门裂 D.前庭裂 E.声门下腔 23.肺的呼吸部包括肺泡和 A.肺泡管,呼吸性细支气管 B.肺泡管,细支气管 C.肺泡管 D.呼吸性细支气管,细支气管 E.肺泡管,终末细支气管 24.正常尿中不应出现的成分是:

生理学第十章

1.试述神经-肌接头的传递过程及机制,并举例说明其临床应用。 答:神经-肌接头的传递过程及机制(16分): 运动神经兴奋、动作电位传递到轴突末梢,接头前膜去极化→前膜上电压依赖性Ca 2+通道开放、Ca2+内流、轴突末梢内Ca2+浓度增高→含有乙酰胆碱的囊泡运动前移、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量子式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经接头间隙扩散并与终板膜上N 受体结合→化学门控Na+、K+离子通道开放,离子跨膜流动(主要是Na+ 2 内流)→产生去极化的终板膜电位→经总和在肌细胞膜上爆发动作电位。 1.何谓心脏的传导系? 答:由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导冲动,控制心脏的节律性活动。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和Purkinje纤维网。 2.临床肝硬化肝门静脉高压患者常出现呕血、便血和脐周静脉曲张等表现,请根据肝门静脉系的特点及肝门静脉系的交通解释上述表现的解剖学基础。 答: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可通过三条途径相互交通,分别为: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腹壁静脉丛。食管静脉丛途径:肝门静脉通过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与上腔静脉系的奇静脉和半奇静脉交通。 直肠静脉丛途径:肝门静脉通过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与下腔静脉系的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交通。 腹壁静脉丛途径:肝门静脉通过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与上腔静脉系的腹壁上静脉、胸腹壁静脉和下腔静脉系的腹壁下静脉、腹壁浅静脉交通。 由于肝门静脉缺少瓣膜,故当肝门静脉内的血液压力增高时,血液回流受阻,甚至返流,从而引起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间的交通开放,导致原本经肝门静脉回流的血液经吻合支流入腔静脉系,从而引起吻合静脉扩张(曲张),乃至破裂出血。 当上述曲张的食管静脉丛血管破裂将引起呕血;当曲张的直肠静脉丛破裂将引起便血;若肝门静脉经腹壁静脉丛途径与上、下腔静脉形成交通则出现腹壁静脉曲张。 3.胆囊炎症中用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若采取贵要静脉注射,说明药物到达胆囊的途径 和经尿液排除体外的途径? 答: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后药物依次经过贵要静脉、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动脉右支最后经胆囊动脉到达胆囊。 经尿液排出途径从贵要静脉至主动脉上述途径相同,自主动脉再向下依次经过:肾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