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计算题

中药制剂计算题
中药制剂计算题

1. 称取硝酸铅0.160g ,置1000mL 量瓶中,加硝酸5mL 与水50mL 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试计算该溶液的浓度(以Pb 计)。(M Pb(NO3)2=331.2g/mol; M Pb =207.2g/mol)解:

mL

mg C /1.01000

2.3311000

160.02.207=???=

2. 取地奥心血康样品1g ,照炽灼残渣检查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Ⅳ J )炽灼至完全灰化。取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第一部附录Ⅳ E 第二法),如果标准铅溶液(10μgAs/mL )取用量为2mL ,重金属限量为多少?解:百万分之二十==??=%0020.0%1000

.1000010.00.2L

3. 取葡萄糖样品

4.0g ,加水23mL 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 ,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第二部附录Ⅷ H 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应取标准铅溶液(10μgAs/mL )多少毫升? 3. 解:mL V 0.210100

.410

56

6

=???=--

4. 取麻仁丸样品适量,照炽灼残渣检查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Ⅳ J )炽灼至完全灰化。取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Ⅳ E 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如果标准铅溶液(10μgAs/mL )取用量为2mL ,应取供试品多少克?解:g S 0.210

1010

100.26

6

=???=--

5. 欲配制0.1mgAs/mL 的标准铅贮备液,应取As 2O 3多少克?(M As2O3=197.82g/mol; M As =74.92g/mol)

5. 解:g S 132.01000

92.74210008.1971.0=????=

6. 取注射用双黄连(冻干)0.40g ,加2%硝酸镁乙醇液3mL ,点燃,燃尽后,先用小火炽灼至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5mL 与水21mL 使溶解,依法检查其砷盐(《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Ⅳ F )。如果标准砷溶液(1μgAs/mL )取用量为2mL ,杂质限量为多少?解:百万分之五

==???=-%0005.0%1004

.010

0.126

L

7. 取黄连上清丸5丸,切碎,过二号筛,取适量,称定重量,加无砷氢氧化钙1g ,混合,加少量水,搅匀,干燥后先用小火烧灼使炭化,再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7mL 使溶解,再加水21mL ,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Ⅳ F ),含砷量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如果标准砷溶液(1μgAs/mL )取用量为2mL ,应取供试品多少克?解:g S 0.110

210

10.26

6

=???=--

8. 取红粉0.5g ,加水适量与硝酸3mL ,溶解后,加水稀释至约40mL ,依法检查其氯化物(《中国药典》2000年版第一部附录Ⅸ C )。如果标准氯化钠溶液(10μg/mL )取用量为3mL ,杂质限量为多少? 解:%006.0%1005

.010

100.36

=???=-L

9. 取丙磺舒适量,加水100mL 与硝酸1mL ,置水浴上加热5分钟,并加振摇,放冷,滤过,取滤液25mL ,依法检查其硫酸盐(《中国药典》2000年版第二部附录Ⅷ B ),含硫酸盐不得过0.025%。如果标准硫酸钾溶液(100μg/mL )取用量为1.0mL ,应取供试品多少

克? 解:

g

S 6.1100

25

00025.0101000.16

=?

??=- 10. 取刺五加浸膏0.5g ,置坩埚中,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硫酸0.5mL 使湿润,用小火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1mL 与水15mL,搅拌使溶解,移至50mL 纳氏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35mL ,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第一部附录X A ),含铁不得过0.003%。应取标准铁溶液(10μgFe/mL )多少毫升?解:mL V 5.110

1010

35.06

5

=???=--

1. 左金丸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粉末1.025g ,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盐酸-甲醇(1:100)适量,加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将提取液移至50mL 量瓶中,加盐酸-甲醇(1:100)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 ,置氧化铝柱上,用乙醇25mL 洗脱,收集洗脱液,置50mL 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 ,置50mL 量瓶中,用0.05mol/L 硫酸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345nm 处测定吸收度为0.382。

另外,测得本品的干燥失重为7.23%,已知盐酸小檗碱(C 20H 17NO 4·HCl )的吸收系数(%

1cm 1E )

为728,本品按干燥品计算,每1g 含生物碱以盐酸小檗碱(C 20H 17NO 4·HCl )计,不得小于60mg 。问本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是否合格? 解:以上方法,未干燥品取样量为W 样(g ),则每1g 供试品含总生物碱以盐酸小檗碱计,含量(mg/g )为:

含量(mg/g )=()1000

×00.200

.50×00.500.50×100

00.50×%-1W 728A

干燥失重样

5

1025.1%)

23.71(025.1728382

.0??-?

=69.0(mg/g )>60mg / g

该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合格。 2.喉痛消炎丸中靛玉红的含量测定

标准曲线:精密吸取靛玉红对照品溶液(10μg/mL 的氯仿溶液)0.20、0.40……1.40mL 共7份,分别置于10mL 量瓶中,用氯仿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测定两波长540nm 和634.4nm 处的吸收度A 540nm 和A 634.4nm 得回归直线方程为: △A=A 540nm -A 634.4nm =0.0403C+0.006 (r=0.9987.)

样品测定:精称本品细粉约0.2g 于索氏提取器中,用氯仿提取至无蓝色(约4h ),用氯仿定容至50mL ,从中精密吸取5mL 用氯仿定容至10mL ,取此液测定A 540nm 和A 634.4nm 分别为 0.493和0.164 ,计算喉痛消炎丸中靛玉红含量。 .解:由△A=A 540nm -A 634.4nm =0.329代入回归直线方程得测定液中靛玉红的浓度为:

C X =8.01(μg/mL) 喉痛消炎丸中靛玉红(%)=%1005

1010506?????Ws C x =0.401%

3.清肺灵口服液中麻黄素的含量测定

工作曲线: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盐酸麻黄碱对照品50.0mg ,置50mL 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精密量取1.0、2.0、3.0、4.0、5.0mL 置25mL 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依次在270~240nm 波长范围,狭缝1mm ,△λ=1nm ,纸速20mm/min ,测得二阶导数光谱,量取波峰259nm ±1nm 和波谷256nm ±1nm 的振幅D h 分别为11.0、22.4、33.5、44.2、56.3mm ,计算其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r )。

样品测定:精密量取清肺灵口服液5.0mL 置分液漏斗中,加NaOH 试液5.0mL ,摇匀,用

氯仿萃取三次(3×10mL ),合并氯仿液,用稀盐酸萃取三次(10mL ,5mL ×2)(除去脂溶性和酸性及两性杂质),分取水液置25mL 量瓶中,加稀盐酸至刻度,摇匀。以稀盐酸为空白,照工作曲线项下测定,得二阶导数光谱,量取振幅值D h 为30.8mm ,计算清肺灵口服液(10mL/支)中麻黄碱(以盐酸麻黄碱计)的含量。 3.解: 据上述方法可求得回归直线方程为:

C (μg/mL )=3.558

D h +0.89,(r=0.9998)。

C X =3.558×30.8+0.89=110.5(μg/mL )

含量(mg/支)=2×25×110.5/1000=5.52 (mg/支) 4. 蟾酥及其制剂中蟾毒内酯(Bt)的含量测定。

标准曲线: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含Bt 为45μg/mL 乙醇液)0.4、0.8、1.2、1.6、2.0mL 各两份于10mL 量瓶中,一份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另一份加4%Na0H 液2mL ,再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放置30min 后,以前者为参比溶液测定后者在360nm 处的吸收度(即△A )分别为0.114、0.217、0.348、0.456、0.554,计算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r )。

样品测定:精密称取六神丸样品粉末0.300g ,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适量,回流提取5h ,挥干氯仿,残渣以乙醇溶解,定容至50mL ,精密吸取0.5mL 以乙醇定容至10mL ,依法测定△A 值为0.403,计算供试品中Bt 的含量。

解:计算得回归直线方程为:△A=0.06217C + 0.0021 (r=0.9989)

由△A=0.403,可求得C =6.45(μg/mL)

最后可求得供试品中Bt 的含量=

%100505.010

106???

?-样

W C

11.中药制剂胃乐中的吴茱萸碱含量(HPLC 法)测定采用外标两点法。① 标准曲线

制备:分别取0.05mg/mL 和0.02mg/mL 的吴茱萸碱对照品溶液进样20μL 测定,面积分别为240000, 100000。② 样品测定:精密称取样品0.100g ,准确加入流动相10mL ,称重,超声提取30min ,称重后用流动相补足重量,过滤,精密吸取续滤液500μL 于2mL 容量瓶,流动相定容,过0.45μm 滤膜,取滤液进样20μL 测定,测得面积160000。请计算样品中吴茱萸碱的含量(mg 吴茱萸碱/g 胃乐)。 11.解:采用外标二点法定量:m=aA+b

m 1=0.05×20=1?g ,m 2=0.02×20=0.4?g 6

2121

1029.4100000

2400004

.01-?=--=--=A A m m

a

()??-+=+-+=

2

1

1400006.024.01222121A A a m m b (240000+100000) = -0.0286

∴m =4.29×10-6A ﹣0.0286

将样品测得值A 代入:m =4.29×10-6×160000﹣0.0286=0.658μg P i %=)/(2.131000

.05.0/10220/658.0g mg =??

胃乐中吴茱萸碱的含量为13.2mg 吴茱萸碱/g 胃乐。

12.在含丁香挥发油的制剂分析中,以正十八烷为内标物,丁香酚为标准品,经色谱分析数据以重量比W i /W s 为纵坐标,峰面积比A i /A s 为横坐标,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1.40X+0.008,精密称取丁香酚试样300mg ,经处理后,加入内标物正十八烷溶液1mL (5mg/mL )定容至2.5mL ,吸取1?L 进样,测得样品色谱图上丁香酚与正十八烷峰面积比为0.084,试计算丁香酚的百分含量。

12.解:由回归方程Y=1.40X+0.008将各数据代入

(%)21.0(%)209.0%100300

628.0%100%≈=?=?=

W W P i i 丁香酚的百分含量为0.21%。 13.以内标法测定某样品中薄荷脑含量,以萘为内标物测得,薄荷脑相对校正因子为1.33。精密称取样品0.5103g ,萘0.1068g ,置于10mL 容量瓶中,用乙醚稀释至刻度,进行色谱测定。得薄荷脑峰面积为5.22,萘峰面积为54.36,计算样品中薄荷脑的百分含量。 13.解:相对校正因子33.1//===s

s i i s

i A W A W f f f 则S s

i i W A A f W =

%

100%100%???=?=

W

W A A f W W P s s i i i =%1005103.01068.036.5422.533.1??? =2.67% 样品中薄荷脑的百分含量为2.67%。

14.用薄层吸收扫描法测定黄连中小檗碱含量,由方法学考察证明工作曲线过原点。现进行如下实验,在同一薄板上,分别取浓度为2.00?g/?L 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取生药黄连0.300g ,提取后定容10.00mL ),点样体积为2?L ,由薄层扫描仪测得峰面积为A S =58541.80,A X =78308.3,计算黄连药材中小檗碱含量。 14.解:工作曲线过原点,故用外标一点法定量。

%93.8%1003000

.000.101068.2%100%3=???=?=-m V C P I i i 黄连药材中盐酸小檗碱含量为8.93%。

15.用薄层荧光扫描法定量测定某制剂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实验证明工作曲线

为一不过原点的直线,现进行如下实验,在同一薄层板上,分别取0.50?g/?L ,1.00?g/?L 的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及制剂提取液点样,点样体积均为1?L ,经366nm 荧光扫描得黄连提取液中小檗碱斑点的峰面积为A X =2532.4,对照品溶液斑点的峰面积A S1=1942.285,A S2=3173.664。试计算该制剂提取液中小檗碱的浓度。 15.解:工作曲线不过原点,故采用外标二点法定量。 C=F 1A+F 2

)(21

)(21211212A A F C C F +-+=

=)285.1942664.3173(1006.42

1)50.000.1(214+???-+-=-0.288 所以C=4.06×10-4A-0.288(?g/?L) 将提取液峰面积值代入,得

所以该制剂提取液中盐酸小檗碱浓度为0.740mg/mL 。

高中生物计算题专项解析

高中生物计算题归类解析 高中生物多个章节的知识与数学关系密切,在题目设计进行知识考查时,需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且,计算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单科试卷中。为培养学生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学科内知识的有机结合和跨学科知识的自然整合,现将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归类解析: 1.与质白质有关的计算 (1)蛋白质的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分子数一肽链数; (2)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氨基(-NH2)数=至少含有羧基(-COOH)数=肽链数; (3)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个数-18×脱去水分子数; (4)不考虑DNA上的无遗传效应片段、基因的非偏码区、真核细胞基因的内含子等情况时,DNA(基因)中碱基数:中碱基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6:3:1 例1.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 解析: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的分子量总和—脱去水分子质量总和。此题关键是求氨基酸个数,由转录、翻译知识可知,基因中碱基数:mRNA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故氨基酸数为b/3,失去水分子数为(b/3-n)。 答案:D 2.物质通过生物膜层数的计算 (1)1层生物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2)在细胞中,核糖体、中心体、染色体无膜结构;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是单层膜;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膜是双层膜,但物质是从核孔穿透核膜时,则穿过的膜层数为0。 (3)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消化道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且穿过1层细胞则需穿过2次细胞膜(生物膜)或4层磷脂分子层。 例2.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4层 B.6层 C.8层 D.10层 解析:葡萄糖从消化道进入毛细血管需经过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两个细胞,进出时共穿过4层膜,8层磷脂分子。答案:C 例3.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 B.6 C.7 D.8

生物化学练习题及答案(全部)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一、选择题 1、下列氨基酸哪个含有吲哚环? a、Met b、Phe c、Trp d、Val e、His 2、含有咪唑环的氨基酸是: a、Trp b、Tyr c、His d、Phe e、Arg 3、氨基酸在等电点时,应具有的特点是: a、不具正电荷b、不具负电荷c、溶解度最大d、在电场中不泳动 4、氨基酸与蛋白质共有的性质是: a、胶体性质b、沉淀反应c、变性性质d、两性性质e、双缩脲反应 5、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主要靠: a、疏水相互作用b、氢键c、盐键d、二硫键e、范德华力 6、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氢键被破坏b、肽键断裂c、蛋白质降解 d、水化层被破坏及电荷被中和e、亚基的解聚 7、高级结构中包含的唯一共价键是: a、疏水键b氢键c、离子键d、二硫键

8、八肽Gly-Tyr-Pro-Lys-Arg-Met-Ala-Phe用下述那种方式处理不产生任何更小的肽? a、溴化氰 b、胰蛋白酶 c、胰凝乳蛋白酶 d、盐酸 9、在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螺旋中,多少个氨基酸旋转一周? a、0.15 b、5.4 c、10 d、3.6 二、填空题 1、天然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2、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氨基酸有、、,其中以的吸收最强。 3、盐溶作用是 。 盐析作用是 。 4、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作用力是,,和盐键。 5、蛋白质的三种典型的二级结构是,,。

6、Sanger反应的主要试剂是。 7、胰蛋白酶是一种酶,专一的水解肽链中 和的 形成的肽键。 8、溴化氢(HBr)是一种水解肽链肽键的化学试剂。 三、判断题 1、天然存在的氨基酸就是天然氨基酸。 2、氨基酸在中性水溶液中或在晶体状态时都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 3、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最重要的作用力是氢键。 4、所有蛋白质分子中氮元素的含量都是16%。 5、利用盐浓度的不同可以提高或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 6、能使氨基酸净电荷为0时的pH值即pI值就一定是真正的中性pH值即pH=7。 7、由于各种天然氨基酸都有280nm的光吸收特性,据此可以作为紫外吸收法定性 检测蛋白质的依据。 8、氨基酸的等电点可以由其分子上解离基团的解离常数来确定。 9、一般变性的蛋白质都产生沉淀现象,而沉淀的蛋白质一定是变性蛋白质。 10、某氨基酸的等电点为6.5,当它在pH=4.8的缓冲液中

2021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二轮复习 计算题精解训练 机械波 作业(12) 含解析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计算题精解训练 (12)机械波 1.如图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像。已知这列波的频率为5 Hz ,此时0.5 m x =处的质点正向 y 轴正方向振动,可以推知: (1)这列波正在沿轴哪个方向方向传播; (2)波速大小是多少; (3)该质点1 s 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一列沿 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0t =时刻的波形如图实线所示,在1=0.2 s t 时刻的波形如图虚线所示: (1)若波向 x 轴负方向传播,求该波的最小波速; (2)若波向 x 轴正方向传播,且1t T <,求 2 m x =处的 P 质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刻。 3.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M N 、是 x 轴上两质点,如图甲是质点 N 的振动图象.图乙中实线是 3 s t =时刻的波形图象,质点 M 位于8 m x =处,虚线是再过t ?时间后的波形图象.图中两波峰间距离7.0 m x ?=.求 (1)波速大小和方向; (2)时间t ?.

4.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为10 s t =时与2 2 s t =时的波形图像,已知该波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大于4 s 。求: (i)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 (ii)从10 s t =开始计时,写出 1 m x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5.如图,在平静的湖面上有相距12 m 的B C 、两片小树叶,将一枚小石子投到B C 、连线左侧的 O 点, 6 m OB =,经过24 s ,第1个波峰传到树叶 B 时,第13个波峰刚好在 O 点形成。求: (ⅰ)这列水波的波长和水波的频率; (ⅱ)从第1个波峰传到树叶 B 算起,需要多长时间 C 树叶开始振动。 6.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2s t =时的图象,Q 为4m x =处的质点,P 为11m x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P 的振动图象。 (1)求质点P 的振动方程及该波的传播速度; (2)2s t =后经过多长时间Q 点位于波峰?

电力电子技术计算题

电力电子技术计算题 1、π/2; 32.1A; 0.707; 2、通过对电压检测,实施对两组反并联晶闸管门极予以控制。例如:输入电压高于10% 时,让VT1、VT2这组反并联的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移到180°,使它不输出电压,而让VT3、VT4这组反并联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移到0°,使他们分别在正负半周全导通时输出电压降低;当输入电压低于额定值10%时,让VT1、VT2这组反并联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移到0°,使他们分别在正负半周全导通。让VT3、VT4反并联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移到180°使他们截止,从而使输出电压提高10%,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3、2.4KW 4、U0=133。3V;I0=6。67A; 5、

U d=117V;I d=23。4A;I dVT=7。8A;I VT=13。5A; 6、①星形接法的硒堆过电压保护; ②三角形接法的阻容过电压保护; ③桥臂上的快速熔断器过电流保护; ④晶闸管的并联阻容过电压保护; ⑤桥臂上的晶闸管串电感抑制电流上升率保护; ⑥直流侧的压敏电阻过电压保护; ⑦直流回路上过电流快速开关保护; VD是电感性负载的续流二极管; L d是电动机回路的平波电抗器; 7、U2φ=94V;KP50—5;I2=44。9A;S2=12。66KV A。 8、133.3V;6。67A。 9、423.8V 没有被磁化。因为在曲折接法时,流过同一相的两段绕组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变压器铁心内不会被直流磁化。 10、

U d =445.8V 11、整流电动机状态:电流方向从上到下,电压方向上正下负,反电势E 方向上正下 负,Ud 大于E ,控制角的移相范围0°~90°。 逆变发电机状态:电流方向从上到下,电压U d 方向上负下正,发电机电势E 方向上负下正,Ud 小于E ,控制角的移相范围90°~150°。 12、由于采用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用NPN 三极管做综合管,故同步电压应滞后于晶 闸管阳极电压180o相位角。并画出矢量图如下:同步变压器的联接组别应选择D/Y=11。 13、输出电压平均值为: πωωωωππππ 22222 023)(sin 22)(sin 21U t td U t td U U d =?? ????+=??

高中生物 计算题的完全解题策略及分类汇集 新人教版

生物计算题的解题策略及分类汇集 一、蛋白质方面的计算题: 1、解题策略: ①求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个数、所含的碱基数或失去的水分子数时,依据公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②求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时,一方面依据是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羧基各1 个;另一方面是依据公式 :一条多肽链中的氨基(羧基)数=R 基中的氨基(羧基)数+1。 ③求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量时,依据公式: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所含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失去水的分子量 ④求多肽中某种氨基酸的个数时,首先观察各种氨基酸的分子式,一般情况下,所求氨基酸与其它氨基酸不同,通常表现为氧元素或氮元素等比其它的多;然后设所求氨基酸的个数为X ,其余氨基酸总数为Y ,用所求氨基酸的特殊元素的数量列式计算。 2、典例精析: 例1、血红蛋白是由574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含四条多肽链,那么在形成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数为( ) A .570 B .571 C .572 D .573 答案:A 精析:利用公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574=4+失去的水分子数,可求出失去的水分 子数为570。 例2|、下列为构成人体的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氨基、羧基数依次为( ) ①COOH 2CH 2NH -- ②COOH 2CH CH 2NH --- COOH ③ COOH CH 2NH -- 3CH ④2NH 32CH CH 2NH ---)( COOH A .2、2 B .3、3 C .4、3 D .3、4 答案:A 精析:②氨基酸的R 基中有一个羧基,④氨基酸的R 基中有一个氨基;再加上形成的四肽中两端分别游离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例3、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该蛋白质的 分子量接近于( ) A .12800 B .12544 C .11036 D .12888 答案:C 精析:蛋白质中的肽键数等于失去的水分子数;依据公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可求得此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100个;由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128×100—18×98=11036。 例4、有一条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式为C x H y N z O w S (z ﹥12,w ﹥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 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 3H 7NO 2S )、丙氨酸(C 3H 6NO 2)、天冬氨酸(C 4H 7NO 4)、赖氨酸(C 6H 14N 2O 2)、苯丙氨酸(C 9H 11NO 2)。求水解产物中天冬氨酸的数目是( ) A .y+12 B .z+12 C .w+13 D .(w -13)/2 答案:D 精析:设天冬氨酸的个数为M ,其余四种氨基酸的总数为N ,则有方程:M+N=12;然后依据天冬氨酸所含氧元素数 目与其它的不同,用5种氨基酸的氧元素列方程:4M+2N=w+11,(方程中的11是失去水分子中的氧分子数)。

《生物化学》作业及答案

《生物化学》作业 一、填空 1. 组氨酸的pK1(α-COOH)是1.82,pK2 (咪唑基)是6.00,pK3(α-NH3+)是9.17,其pI是(1)。 2. 低浓度的中性盐可以增强蛋白质的溶解度,这种现象称(2),而高浓度的中性盐则使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这种现象称(3)。 3. 对于符合米氏方程的酶,v-[S]曲线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的截距 为__(4)__。 4. 维生素B1的辅酶形式为(5),缺乏维生素(6)易患夜盲症。 5. 在pH >pI的溶液中,氨基酸大部分以(1)离子形式存在。 6. 实验室常用的甲醛滴定是利用氨基酸的氨基与中性甲醛反应,然后用碱(NaOH)来滴定(2)上放出的(3)。 7. 对于符合米氏方程的酶,v-[S]曲线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纵轴上的截距 为__(4)_。 8. FAD含有维生素(5),NDA+含有维生素(6)。 9. 在pH<pI的溶液中,氨基酸大部分以(1)离子形式存在。 10. 在α螺旋中C=O和N-H之间形成的氢键与(2)基本平行,每圈螺旋包含(3)个氨基酸残基。 11. 假定某酶的v-[S]曲线服从米-门氏方程,当[S]等于0.5 K m时,v是V max的(4)。 12. 氨基移换酶的辅酶含有维生素(5),缺乏维生素(6)_易患恶性贫血。 13. 蛋白质在酸性溶液中带净(1)电荷。 14. 蛋白质中的α螺旋主要是(2)手螺旋,每圈螺旋含(3)个氨基酸残基。 15. 缺乏维生素(5)易患佝偻病,维生素C和维生素(6)是天然抗氧化剂。 填空 1.(1)7.59 2. (2)盐溶(3)盐析 3. (4)1/Km 4. (5)TPP (6)A 5.(1)负 6.(2)氨基(3)H+ 7.(4)1/V 8.(5)B2 (6)PP 9.(1)正10.(2)螺旋轴(3)3.6 11.(4)1/3 12.(5)B6(6)B12 13.(1)正14.(2)右(3)3.6 15. (5)D (6)E (二)判断 1. 错 2. 对 3. 对 4. 错 5. 错 6. 错 7. 对 8. 对 9. 对10. 错11. 错12. 对13. 错14. 错15. 错16. 错17. 对18. 对19. 对20. 错21. 错22. 对23. 错24. 错 二、判断 1. 糖蛋白的O-糖肽键是指氨基酸残基的羧基O原子与寡糖链形成的糖苷键。 2. 在水溶液中,蛋白质折叠形成疏水核心,会使水的熵增加。 3. 当底物处于饱和水平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4. 生物氧化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5. H+顺浓度差由线粒体内膜内侧经ATP酶流到外侧,释放的能量可合成ATP。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 德州跃华学校张国花 2010年7月25日 10:08 高中生物中的计算题分散在各个章节,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如果将这些知识系统地集中起来复习,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我在复习过程中总结的一点方法,希望和各位老师同学共享。 一、有关蛋白质的计算: 公式: 3、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数-18×水分子数 例1:现有氨基酸6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610个,羧基总数为6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A、598,2和2 B、598,12和10 C、599,1和1 D、599,11和9

解析:由条件可以得出R基上的氨基数是10个、羧基数是8个;由前面的公式可得出肽键数=600-2=598;氨基数=2+10=12;羧基数=2+8=10。所以选B。 例2、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所示),这些多肽中共有的肽键数为() A、31 B、32 C、34 D、 35 解析:切去4个丙氨酸后氨基酸总数为35,肽链数为4,所以肽键数为35-4=31。选A。 例3、测得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又测得胰岛素分子量约为5646,由此推断含有的肽链条数和氨基酸个() A.1和44 B.1和51 C.2和 51 D.2和44. 解析:依据蛋白质的平均分子量计算公式即可求出。选C。 二、物质分子的穿膜问题: 需注意的问题: 1、膜层数=磷脂双分子层数=2×磷脂分子

2、线粒体、叶绿体双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3、一层管壁是一层细胞是两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4、在血浆中O2通过红细胞运输,其他物质不通过。 5、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共穿过0层膜。 6、分泌蛋白及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共穿过0层生物膜,因为是通过膜泡运输的,并没有穿膜。 7、(一)吸入的O2进入组织细胞及被利用时的穿膜层数:1层肺泡壁+2层毛细 血管壁+红细胞2层膜+组织细胞的细胞膜=2+2×2+2+1=9层膜=9层磷脂双分子层=18层磷脂分子。注:若是“被利用”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二)CO2从组织细胞至排出体外时的穿膜层数: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1层肺泡壁=1+2×2+2=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注:若是“从产生场所”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三)葡萄糖从小肠吸收至组织细胞需穿膜的层数:1层小肠上皮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膜=2+2×2+1=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例1、若某一植物细胞线粒体中产生的一个CO2扩散进入一个相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则该CO2分子穿过层生物膜(层磷脂双分子 层;层磷脂分子)。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_酶

酶 (一)名词解释 值) 1.米氏常数(K m 2.底物专一性(substrate specificity) 3.辅基(prosthetic group) 4.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 5.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 6.多酶体系(multienzyme system) 7.激活剂(activator) 8.抑制剂(inhibitor inhibiton) 9.变构酶(allosteric enzyme) 10.同工酶(isozyme) 11.诱导酶(induced enzyme) 12.酶原(zymogen) 13.酶的比活力(enzymatic compare energy) 14.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 (二)英文缩写符号 1.NA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2.FAD(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 3.THFA(tetrahydrofolic acid) 4.NADP+(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5.FMN(flavin mononucleotide) 6.CoA(coenzyme A) 7.ACP(acyl carrier protein) 8.BCCP(biotin carboxyl carrier protein) 9.PLP(pyridoxal phosphate) (三)填空题

1.酶是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2.酶具有、、和等催化特点。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和。 4.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中心主要含有、、和基,三者构成一个氢键体系,使其中的上的成为强烈的亲核基团,此系统称为系统或。 5.与酶催化的高效率有关的因素有、、、 、等。 6.丙二酸和戊二酸都是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剂。 7.变构酶的特点是:(1),(2),它不符合一般的,当以V对[S]作图时,它表现出型曲线,而非曲线。它是酶。 8.转氨酶的辅因子为即维生素。其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其中在氨基酸代谢中非常重要,是、和的辅酶。 9.叶酸以其起辅酶的作用,它有和两种还原形式,后者的功能作为载体。 10.一条多肽链Asn-His-Lys-Asp-Phe-Glu-Ile-Arg-Glu-Tyr-Gly-Arg经胰蛋白酶水解可得到个多肽。 11.全酶由和组成,在催化反应时,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决定酶的专一性和高效率,起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12.辅助因子包括、和等。其中与酶蛋白结合紧密,需要除去,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以用除去。13.T.R.Cech和S.Alman因各自发现了而共同获得1989年的诺贝尔奖(化学奖)。 14.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所有的酶按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性质可分为六类、、、、、和。

(完整版)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习题【含答案】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简谐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B.位移方向总跟加速度方向相反,跟速度方向相同 C.物体的运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背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 D.水平弹簧振子朝左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朝右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2.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从振子经过某一位置A开始计时,则[ ] A.当振子再次与零时刻的速度相同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半周期 B.当振子再次经过A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半周期 C.当振子的加速度再次与零时刻的加速度相同时,一定又到达位置A D.一定还有另一个位置跟位置A有相同的位移 3.如图1所示,两木块A和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A与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与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振子。为使A和B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 4.若单摆的摆长不变,摆球的质量增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减少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则单摆的振动跟原来相比 [ ] A.频率不变,机械能不变B.频率不变,机械能改变 C.频率改变,机械能改变D.频率改变,机械能不变 5.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质点在哪两段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 A.0~0.3s和0.3~0.6s B.0.6~0.9s和0.9~1.2s C.0~0.3s和0.9~1.2s D.0.3~0.6s和0.9~1.2s

6.如图3所示,为一弹簧振子在水平面做简谐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则此振动系统[ ] A.在t1和t3时刻具有相同的动能和动量 B.在t3和t4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势能和动量 C.在t1和t4时刻振子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D.在t2和t5时刻振子所受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 7.摆A振动60次的同时,单摆B振动30次,它们周期分别为T1和T2,频率分别为f1和f2,则T1∶T2和f1∶f2分别等于[ ] A.2∶1,2∶1B.2∶1,1∶2 C.1∶2,2∶1 D.1∶1,1∶2 8.一个直径为d的空心金属球壳内充满水后,用一根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挂起来形成一个单摆,如图4所示。若在摆动过程中,球壳内的水从底端的小孔缓慢泄漏,则此摆的周期[ ] B.肯定改变,因为单摆的摆长发生了变化 C.T1先逐渐增大,后又减小,最后又变为T1 D.T1先逐渐减小,后又增大,最后又变为T1 9.如图5所示,AB为半径R=2m的一段光滑圆糟,A、B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且AB弧长20cm。将一小球由A点释放,则它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 ]

电力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1)

《电力电子技术》试卷 一.填空(共15分,1分/空) 1.电力电子技术通常可分为()技术和()技术两个分支。 2.按驱动电路信号的性质可以将电力电子器件分为()型器件和()型器件两类,晶闸管属于其中的()型器件。 3.晶闸管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反电动势负载E时(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为U ,忽略主电路 2 各部分的电感),与电阻负载时相比,晶闸管提前了电角度δ停止导电,δ称为()角,数量关系为δ=()。 4.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触发方式有()触发和()触发两种,常用的是()触发。 5.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按联接方式可分为()组和()组两种。 6.在特定场合下,同一套整流电路即可工作在()状态,又可工作在()状态,故简称变流电路。 7.控制角α与逆变角β之间的关系为()。 二.单选(共10分,2分/题) 1.采用()是电力电子装置中最有效、应用最广的一种过电流保护措施。 A.直流断路器 B. 快速熔断器 C.过电流继电器 2.晶闸管属于()。 A.不可控器件 B. 全控器件 C.半控器件 3.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L足够大)时的移相范围是()。 A.180O B.90O C.120O 4.对三相全控桥中共阴极组的三个晶闸管来说,正常工作时触发脉冲相位应依次差()度。 A.60 B. 180 C. 120 5.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是()。 A. 逆变电路 B.整流电路 C.斩波电路 三.多选(共10分,2分/题) 1.电力电子器件一般具有的特征有。 A.所能处理电功率的大小是其最重要的参数 B.一般工作在开关状态 C.一般需要信息电子电路来控制 D.不仅讲究散热设计,工作时一般还需接散热器 2.下列电路中,不存在变压器直流磁化问题的有。 A.单相全控桥整流电路 B.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 C.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 D.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3.使晶闸管关断的方法有。 A.给门极施加反压 B.去掉阳极的正向电压 C.增大回路阻抗 D.给阳极施加反压 4.逆变失败的原因有。 A.触发电路不可靠 B.晶闸管发生故障 C.交流电源发生故障 D.换相裕量角不足 5.变压器漏抗对整流电路的影响有。 A.输出电压平均值降低 B.整流电路的工作状态增多 C.晶闸管的di/dt减小 D.换相时晶闸管电压出现缺口 四.判断(共5分,1分/题) 1.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时的移相范围是150O。() 2.晶闸管是一种四层三端器件。()

高中生物遗传计算题讲课教案

1、拉布拉多犬(二倍体)的毛色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不存在显性基因F则为黄色,其余情况为黑色或棕色。一对亲本生下四只基因型分别为EEFF、Eeff、EEff和eeFF的小犬,则这对亲本的基因型是;这对亲本若再生下两只小犬,其毛色都为黄色的概率是。若基因型为Eeff的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Eff的子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另一个子细胞基因型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2、图10是人类某一类型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基础示意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D和d表示).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LDL受体合成的是__________性基因,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 (2)由图可知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1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病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Ⅱ7与Ⅱ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

3、(16分)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请回答: (1)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的基因型(色盲等位基因以B 和b 表示)。 (2)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填“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3)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 ②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可能性是多大? (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测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4、(16分)图16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 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丙病的遗传方式是,Ⅱ6的基因型是。 ⑵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⑶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患病的概率,是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解析)

1变性后的蛋白质,其主要特点是 A、分子量降低 B、溶解度增加 C、一级结构破坏 D、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E、生物学活性丧失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蛋白质变性的特点:生物活性丧失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 易被蛋白酶水解。 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受物化因素(加热、乙醇、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生物碱试剂等)的影响,改变其空间构象被破坏,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一级结构不受影响,不分蛋白质变性后可复性。 2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最先被洗脱的是 A、MB(Mr:68500) B、血清白蛋白(Mr:68500) C、牛ν-乳球蛋白(Mr:35000) D、马肝过氧化氢酶(Mr:247500) E、牛胰岛素(Mr:57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凝胶过滤层析,分子量越大,最先被洗脱。 3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是 A、250nm B、260nm C、270nm D、280nm E、290nm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蛋白质紫外吸收最大波长280nm。 DNA的最大吸收峰在260nm(显色效应)。 4临床常用醋酸纤维素薄膜将血浆蛋白进行分类研究,按照血浆蛋白泳动速度的快慢,可分为 A、α1、α2、β、γ白蛋白 B、白蛋白、γ、β、α1、α2 C、γ、β、α1、α2、白蛋白 D、白蛋白、α1、α2、β、γ E、α1、α2、γ、β白蛋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血浆蛋白泳动速度的快慢, 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背吧 5血浆白蛋白的主要生理功用是 A、具有很强结合补体和抗细菌功能

B、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C、白蛋白分子中有识别和结合抗原的主要部位 D、血浆蛋白电泳时,白蛋白泳动速度最慢 E、白蛋白可运输铁、铜等金属离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血浆白蛋白的生理功用 1、在血浆胶体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提供75-80%的血浆总胶体渗透压。 2、与各种配体结合,起运输功能。许多物质如游离脂肪酸、胆红素、性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金属离子、磺胺药、青霉素G、双香豆素、阿斯匹林等药物都能与白蛋白结合,增加亲水性而便于运输。 6下列有关MB(肌红蛋白)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MB由一条多肽链和一个血红素结合而成 B、MB具有8段α-螺旋结构 C、大部分疏水基团位于MB球状结构的外部 D、血红素靠近F8组氨基酸残基附近 E、O2是结合在血红素的Fe2+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肌红蛋白是由一条多肽链+一个辅基多肽链(亚铁血红素辅基)组成;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上的疏水侧链大都在分子内部,亲水侧链多位于分子表面,因此其水溶性较好。 7下列有关Hb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Hb是一条多肽链和一个血红素结合而成,其氧解离曲线是直角曲线 B、Hb是α2β2四聚体,所以一分子Hb可结合四分子氧 C、Hb各亚基携带O2时,具有正协同效应 D、O2是结合在血红素的Fe2+上 E、大部分亲水基团位于Hb分子的表面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个血红蛋白分子由1个珠蛋白+4个血红素(又称亚铁原 卟啉)组成;其氧解离曲线是“S”形曲线 8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蛋白质分子都具有一级结构 B、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的局部构象 C、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整条肽链的空间结构 D、并不是所有蛋白质分子都具有四级结构 E、蛋白质四级结构中亚基的种类和数量均不固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为肽链主链或一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局部空间构象,它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9具有蛋白质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在一级结构分析时发现 A、具有一个以上N端和C端 B、只有一个N端和C端

高中生物计算题解法

一、蛋白质方面的计算题: ①求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个数、所含的碱基数或失去的水分子数时,依据公式:氨基酸 数=肽链数+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②求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时,一方面依据是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游离 的氨基、羧基各1个(即,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数。注,环链为0);另一方面是依据公式:一条多肽链中的氨基(羧基)数=R基中的氨基(羧基)数+1。 ③求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量时,依据公式: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所含氨基酸的总分子 量-失去水的分子量 ④求多肽中某种氨基酸的个数时,首先观察各种氨基酸的分子式,一般情况下,所求氨基 酸与其它氨基酸不同,通常表现为氧元素或氮元素等比其它的多;然后设所求氨基酸的个数为X,其余氨基酸总数为Y,用所求氨基酸的特殊元素的数量列式计算。 二、物质跨膜数量的计算: ①判断该生理过程是否跨膜,如内吞、外排、从核孔出入等过程都不跨膜。 ②明确由膜围成的细胞结构的膜层数:单层膜的结构(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 小泡和溶酶体)、双层膜的结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原核细胞只考虑细胞膜。需注意的问题: ①膜层数=磷脂双分子层数=2×磷脂分子 ②线粒体、叶绿体双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③一层管壁是一层细胞是两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④在血浆中O2通过红细胞运输,其他物质不通过。 ⑤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共穿过0层膜。 ⑥分泌蛋白及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共穿过0层生物膜,因为是通过膜泡运输的,并 没有穿膜。 ⑦a、吸入的O2进入组织细胞及被利用时的穿膜层数:1层肺泡壁+2层毛细血管壁+红细 胞2层膜+组织细胞的细胞膜=2+2×2+2+1=9层膜=9层磷脂双分子层=18层磷脂分子。 注:若是“被利用”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b、CO2从组织细胞至排出体外时的穿膜层数: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1层肺泡 壁=1+2×2+2=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注:若是“从产生场所”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C、葡萄糖从小肠吸收至组织细胞需穿膜的层数:1层小肠上皮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 组织细胞膜=2+2×2+1=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三、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计算题: ⑴光合作用的实际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光合作用速率以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或葡萄糖的生成量来表示,呼吸作用速率恰好相反。 CO2+H2O→(CHO2)+ 6O2 易错点: ①净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合作用的实际速率区分不清

生物化学 问答题和计算题

蛋白质化学 1、试举例说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包括一级结构、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的形成,高级结构则与蛋白质的功能直接对应。 1.一级结构与高级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氨基酸在多肽链上的排列顺序及种类构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着高级结构的形成。很多蛋白质在合成后经过复杂加工而形成天然高级结构和构象,就其本质来讲,高级结构的加工形成是以一级结构为依据和基础的。 有些蛋白质可以自发形成天然构象,如牛胰RNA酶,尿素变性后,空间构象发生变化,活性丧失,逐渐透析掉尿素后可自发形成天然三级结构,恢复95%生物活性。这个例子说明了两点:一级结构决定特定的高级结构;特定的空间构象产生特定的生物功能。 一级结构中,特定种类和位置的氨基酸出现,决定着蛋白质的特有功能。例如同源蛋白中所含的不变氨基酸残基,一但变化后会导致功能的丧失;而可变氨基酸残基在不同物种的变化则不影响蛋白质功能的实现。又如人类的镰刀型贫血,就是因为一个关键的氨基酸置换突变后引发的。 某些一级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功能的明显变化,如酶原激活过程,通过对酶原多肽链局部切除而实现酶的天然催化功能。 2.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任何空间结构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蛋白质的生物功能。一个蛋白质的各种生物功能都可以在其分子表面或内部找到相对应的空间位点。环境因素导致的蛋白质变性,因天然构象的解体而活性丧失;结合变构剂导致的蛋白质变构效应,则是因空间构象变化而改变其活性 2、参与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力有哪些?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主要是靠氨基酸侧链之间的疏水键,氢键,范德华力和盐键维持的(盐键又称离子健,是蛋白质分子中正、负电荷的侧链基团互相接近,通过静电吸引而形成的)4、试述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测定的一般步骤。 1.测定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的数目。 通过测定末端氨基酸残基的摩尔数与蛋白质分子量之间的关系,即可确定多肽链的数目。 2.多肽链的拆分 几条多肽链借助非共价键连接在一起,称为寡聚蛋白质,如,血红蛋白为四聚体,烯醇化酶为二聚体;可用8mol/L尿素或6mol/L盐酸胍处理,即可分开多肽链(亚基). 3.二硫键的断裂 几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交联在一起。可在用8mol/L尿素或6mol/L盐酸胍存在下,用过量的β-巯基乙醇处理,使二硫键还原为巯基,然后用烷基化试剂保护生成的巯基,以防止它重新被氧化。 4.测定每条多肽链的氨基酸组成 水解,氨基酸分析仪 5.分析多肽链的N-末端和C-末端 多肽链端基氨基酸分为两类:N-端氨基酸和C-端氨基酸。 在肽链氨基酸顺序分析中,最重要的是N-端氨基酸分析法。 6.多肽链断裂成多个肽段,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断裂方法将多肽样品断裂成两套或多套肽段或肽碎片,并将其分离开来。 7.分离肽段测定每个肽段的氨基酸顺序。 8.确定肽段在多肽链中的次序。 9.确定原多肽链中二硫键的位置。 酶 1、用图示说明米氏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曲线,并扼要说明其含义。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计算题.docx

叮叮小文库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计算题 ) 1. (16 分) 如图甲是某简谐横波在 t=0 时刻的图像,如图乙是 A 点的振动图像,试求: ( 1) A 点的振幅多大、此时振动的方向如何? ( 2)该波的波长和振动频率。 ( 3)该波的波速的大小及方向如何? y /cm y /cm 5 5 0 A 0 4 t / × 10-2 s 26 10 x/m -5 2 -5 甲 乙 2.( 10 分)如图 1 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 v = 80m/s 。 P 、S 、 Q 是波传播方向上的三个质点,已知距离 PS = 0.4m 、 SQ = 0.2m 。在 t = 0 的时刻,波 源 P 从平衡位置( x = 0 , y = 0 )处开始向上振动( y 轴正方向),振幅为 15cm ,振动周期 T = 0.01s 。 v P S Q x 图 1 ( 1)求这列简谐波的波长 λ ; ( 2)在图 2 中画出质点 P 的位移—时间图象(在图中标出横轴的标度,至少画出一个周期); ( 3)在图 3 中画出波传到 Q 点时的波形图(在图中标出横轴的标度) 。 y/c y/c 15 15 t/ × x/ m - 15 -15 图 2 图 3 3. (9 分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_. A .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光的衍射造成的 B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 C .狭义相对论认为: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 D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量单摆周期应该从小球经过最大位 移处开始计时,以减小实验误差 (2) 如图 9 所示,一个半径为 R 的 1 透明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束蓝光从 A 点沿水平 4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的计算题归析

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的计算题归析(灵璧中学) 1.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例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一条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的分子量为多少? 解析: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明确的基本关系式是: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本题中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数为:100+1=101,肽键数为100,脱水数也为100,则依上述关系式,蛋白质分子量=101×128?100×18=11128。 变式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含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 A.12800 B.11018 C.11036 D.8800 解析:对照关系式,要求蛋白质分子量,还应知道脱水数。由于题中蛋白质包含2条多肽链,所以,脱水数=100?2=98,所以,蛋白质的分子量=128×100?18×98=11036,答案为C。 变式2: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由于吃毒蘑菇而身亡,其中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约为( ) A.1024 B.898 C.880 D.862 解析:所谓环肽即指由首尾相接的氨基酸组成的环状的多肽,其特点是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相同。所以,鹅膏草碱的分子量=8 ×128?8 ×18=880,答案为C。 2.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计算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明确的基本知识是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数量关系。基本关系式有: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1)个;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m)个; 无论蛋白质中有多少条肽链,始终有: 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例2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A.52、52 B.50、50 C.52、50 D.50、49 解析:氨基酸分子形成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的原因是在此过程中脱去了水,据此可知,肽键数=脱水数=900÷18=50,依上述关系式,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50+2=52,答案为C。 变式1:若某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1935,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水量为1908,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解析:据脱水量,可求出脱水数=1908÷18=106,形成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分子质量之和=11935+1908=13843,则氨基酸总数=13843÷127=109,所以肽链数=氨基酸数?脱水数=109?106=3,答案为C。

生物化学试题库(题库+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糖类化学 一、填空题 1.纤维素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2.常用定量测定还原糖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试剂和________________试剂。 3.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__________,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 ________________,肌肉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__________。 4.乳糖是由一分子_______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 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5.鉴别糖的普通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试验。 6.蛋白聚糖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7.糖苷是指糖的________________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或缩酮)等形式的化合物。 8.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________________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9.多糖的构象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决定其构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二、是非题 1.[ ]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于L-构型。 2.[ ]从热力学上讲,葡萄糖的船式构象比椅式构象更稳定。 3.[ ]糖原、淀粉和纤维素分子中都有一个还原端,所以它们都有还原性。 4.[ ]同一种单糖的α-型和β-型是对映体。 5.[ ]糖的变旋现象是指糖溶液放置后,旋光方向从右旋变成左旋或从左旋变成右旋。 6.[ ]D-葡萄糖的对映体为L-葡萄糖,后者存在于自然界。 7.[ ]D-葡萄糖,D-甘露糖和D-果糖生成同一种糖脎。 8.[ ]糖链的合成无模板,糖基的顺序由基因编码的转移酶决定。 9.[ ]醛式葡萄糖变成环状后无还原性。 10.[ ]肽聚糖分子中不仅有L-型氨基酸,而且还有D-型氨基酸。 三、选择题 1.[ ]下列哪种糖无还原性? A.麦芽糖 B.蔗糖 C.阿拉伯糖 D.木糖 E.果糖 2.[ ]环状结构的己醛糖其立体异构体的数目为 A.4 B.3 C.18 D.32 E.64 3.[ ]下列物质中哪种不是糖胺聚糖? A.果胶 B.硫酸软骨素 C.透明质酸 D.肝素 E.硫酸粘液素 4.[ ]下图的结构式代表哪种糖? A.α-D-葡萄糖 B.β-D-葡萄糖 C.α-D-半乳糖 D.β-D-半乳糖 E.α-D-果糖 5.[ ]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哪个是错的? A.显示还原性 B.在强酸中脱水形成5-羟甲基糠醛 C.莫利希(Molisch)试验阴性 D.与苯肼反应生成脎 E.新配制的葡萄糖水溶液其比旋光度随时间而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