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风力涡轮机技术优势

(整理)风力涡轮机技术优势
(整理)风力涡轮机技术优势

风力涡轮机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3KW功率的六扇叶涡轮机设计工作的基本目的在于该产品在三级或者以上的风力条件下可以适用于城市或者郊区. (3KW是风速为11m/s的铭牌额定值)

其中的一些要求:

该设备必须要保持几乎无噪音。(亦今为止,我们的实验说明我们达到了该要求)

该设备不会使鸟儿致死。(然而,在鸟儿交配季节,我们还是不能够避免此类自杀事件)

该设备所花费的成本应有成效。(研究证明在大规模生产中我们能够满足该成本目标)

该设备应合理的分布应用能源适用于分布式能源应用:(这是一项难以达到的要求,因为由于可能的买主不同,地点也在不停的变换。然而,通过潜在顾客向我们一直以来的咨询,我们相信能够向一个可观的区隔市场展开服务。)

提示:

为了能够从较低风速中获取能量,设备的螺旋桨必须要高效率运转:涡轮机需能够自起动,当螺旋桨在越过一个宽波段的角度时,要能够从遮断风的所有方向中提取能量,该设备要能处理不定向的风。

MSRC的空气动力学的专家花费大量精力计算了各种不同的叶片形状并做出电脑模拟,之后,叶片的部分被焊接以作流体力学设备的检测。研究结果为,该精确的页片形状被申请了专利。以下图片为流体力学设施中的叶片片段

由于人们居住在三级或低于三级风力的地区,我们确定:在人们居住的这些地区,风速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发生的几率将比当时少于1.5%。建立一些风车系统来获取相比较而言较少的峰值能源将会提高该系统的成本,对于使用者来说,也没有很大的利益。以下是在特定地区风速分布的例子。

从理论观点上说,由于增加的能量是风速的立方倍,在一年之中, 1.5%的疾风在所有可用风力中代表了重要的一部分。无论如何,建立一个这样的系统来获取并使用该峰值能源并不注重实际。显而易见:一架风车在飓风中可以比全年余下的时间产生更多的能量,因此,如果仅以此作为产生的能量来进行衡量,我们应该建造风车在飓风中获得能量并且忽略其他风力。

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发现,相比较而言,能量生产商更愿意将能源功率值扩大至最大限度以便生产及贩卖,而能源使用者更感兴趣于在更可靠地基础上使用较少的能

量。因此,能源销售商对于有着大型涡轮机的风力农场操作运营时与能源消费者有着非常不同的经济体系,特别是脱离输电网的消费者。

获取少量能源有着很高的频率,在风力很低的条件下。风力涡轮机的自起动性是很有必要的。为了实现此要求,综合要素如下:扇叶的金属薄片必须要有正确的形状,必须要安装在适当的位置,轴承摩擦必须要非常低并且发电机直到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才可以存在阻力。

直接驱动的交流发电机是由帝国磁铁有限公司设计的,该发电机在磁路中没有铁质开关,因此不同于其他永久磁铁的交流发电机,这款设计没有接头,几乎没有启动电阻。此外,直到交流发电机上的能量被消耗,轴承上没有任何磁引力或者任何负载物。这两种因素决定了该涡轮机可以在低风力条件下自行起动。使用这种直接驱动的交流发电机,我们排除了由于齿轮或者其他机械类驱动系统所造成的消耗和成本。由于我们在磁系统中没有铁质开关,在磁性设计中运用铁质结构作为风车的组成部件是可行的,这种结合可减少成本,这是其他种设计的交流发电机所不可能做到的。

对于那些并不熟悉电动(交流)发电机的工业界,很轻易的会认为一台适合的交流发电机的可利用性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这是完全不对的想法。那些有技术的人很少会需要设计一台很成功的交流发电机。拥有资源以经济合算的方式去制造这些设计的公司则更少有。这些在电动机商业领域的公司朝着扩大的趋势发展,并且他们注重于生产产品以使他们更有益的负担现存的工厂。与发动机制造公司交涉的风车公司将会采用流水生产线上可用的发动机。这些产品并不适用于风力应用中。

将交流发电机与风力涡轮机进行装配,这种一体化的结合打打程度上减少了风车的成本。不管怎样,这么做几乎改变了电动机制造企业所做的或者所生产的一切。因此,除非发动机公司碰巧拥有风车公司,他们有很小的动机在适合的交流发电机设计发展上进行合作。如此一来,大众电力企业与西门公司都同是电动机生产制造公司和大型风车制造商就并非偶然了。

几家不同的小型风力涡轮机公司,每一家都处于启动阶段,已经向帝国磁铁有限公司靠拢,寻找有效的成本供选方案以得到交流发电机的现货供应。使用过这种标准的交流发电机产品后,他们发现:电动机的速率范围与风力涡轮机并不匹配,因为风力涡轮机要求转动装置或者其他机械的改造,这样的话,增大了复杂性和成本并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可靠性。标准电动机的电压不是在正确的范围内的,磁极的数量太低,能源的因素太高,磁性接头力太大,磁路中的铁质材料在外界环境会被腐

蚀,施加到轴承上的磁吸引力缩短了涡轮机的使用寿命。最终,这些小公司没有办法去影响交流发电机的成本。除此之外,一切都没有问题。

安装在风力涡轮机中心的交流发电磁铁的图片。

在风力涡轮机的设计中,轴承系统被放置在装配线的中间位置,该位置使得装配线顶部的风力荷载和底部近似相等。这种安排与特定的轴承设计相结合,使得摩擦力在轻风条件下很小,这不完全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当我们按比例增加大量的涡轮机设计时,轴承变的更加关键。轴承的使用寿命随着负荷量与速率的降低而减少。大型的涡轮机由于直径增大而变得更加沉重,轴承的表面速度也增加了。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不抵抗磁性的轴承。这种轴承没有速度限制,它们不会用坏,并且,基于我们的设计,此类轴承比机械方案更便宜。对于磁体的确切安排,我们相信会被给予专利。联邦能源署指出,由于两个因素,大量的磁体被减少被比作显而易见的方式。然而,一家公司已经申请了风车磁性轴承使用的专利,所以,在他们所申请过专利的国家,与之达成协议是不可避免的。

MSRC的科学家在致力于研究螺旋桨的确切形状时,做了大量的数据模型。这次努力的结果就是高效率,自起动,双向螺旋桨,在下方图表中展现了能够识别的独特的可使用的特征。这些特征让我们能够创造一个特定于涡轮机和叶片设计的操纵系统。在图表中间的一条曲线,描绘了涡轮机输出功率对圆周速度的非线性效应的影响。该操纵系统利用了这个特点,将低于3KW的风速的输出功率最大化,而产生的功率要高于3KW。这种细微的差别很容易被忽略。如果我们不使之产生这种额外的功率,我们就没有费用去解决它。

在轻风条件下获得更多能量的方法就是将涡轮机做大些,这样做又不能明显增加成本。从我们计划以低成本大量生产螺旋桨开始,推出或拉挤成型都明显是备用的。因此我们不断地用十字形的零件来设计螺旋桨,以便能够顺应低成本的制造过程。一旦机器安排完毕并运行良好,退出机器后,零件将被分解并且该叶片就能够进行长期的大量生产。这主要在于生产过程,也注重于技术设计,以不同长度的材料来制造涡轮机叶片大大降低了成本。风力涡轮机在轻风条件下提供的不仅是单位功率值,更是提高了竞争力。

下列图片是螺旋桨的实体图以及平面设计图。

由于我们的叶片成本降低,与其他风力系统相比,涡轮机成为了价格相对较低的元件,在很多时候使用扩大规格后的涡轮机来收集可用风力,无论什么时候人们需要风力提供的能量,在无需花费更多费用的前提下,该涡轮机都可以提供更多可信赖且更有效的能量。然而,避免高成本与获取峰值能源要求很严格的管理制度。人类本身以及技术分析对于随时会发生的,甚至是每年产生的能源产量引起很多设计师尝试着获取峰值能源,这也仅仅发生于一位有着经济头脑的管理者来约束技术设计师的花费成本,这将使我们达到实用性的风力系统的经济目标。特别的是,为了在轻风条件下获得经济型运营,相对于涡轮机来说,电子功率元件必须要缩小尺寸。

为了预防突然来临的暴风雨对系统的损坏,对照暴风雨来临时我们试图处理的峰值能量,我们在其中加入了控制装置,使之能够阻碍产生的多余能量。当这种相反的情形出现时,结果就是关闭了风车的输出功率。这中情况在下方图表中被描绘出来了。X轴是每米/秒的风速,Y轴是功率*100.功率曲线是控制系统下3KW功率的六叶风车所运行的状态。

红线是计算性能的曲线,蓝色十字是测量数据点。

Power, kW

Wind speed, m/s

Wind Wind Wind power measured Turbine

speed speed available power efficiency

MPH m/sec Watts Watts

2.24 1.00 9

4.47 2.00 69

6.71 3.00 231

8.95 4.00 548 190 34.65%

11.18 5.00 1071 320 29.88%

13.42 6.00 1851 600 32.42%

15.66 7.00 2939 970 33.01%

17.90 8.00 4387 1380 31.46%

20.13 9.00 6246 2000 32.02%

22.37 10.00 8568 2580 30.11%

24.61 10.4 9637 3000 31.13%

为了达到这种控制状态,我们有一套电子设备:该设备决定了涡轮机提供的可用风能源的总额;力图在大量可能的风力中获取最大的可用风能源,这取决于系统的容量。结果表明,在一个更加一致的基础上,少量的风能源是可用的。当我们在找寻离网运用时,大多数的小型风力系统使用者更情愿每天都有适量的能源可用,而不情愿每月中只有5天拥有大量风能源。相比之下,对于风的可变性,我们做不了什

么,当我们制造一些可用能源时,我们只能尽可能的增加天数以及每一天的几个小时。

为了能够使可用风速频率变得更广泛些,设计中结合了离心力以激活空气动力制动系统。该操作的基本原理与詹姆斯·瓦特早期蒸汽机上使用的飞球调速器原理是一样的。当涡轮机速度增快时,重量从副翼上转移到平面支撑的机翼上,副翼位置的改变使之成为了一个速度制动器。

图表描绘了空气动力制动装置。

在高风速末端标尺,我们将涡轮机设计成支持60米每秒的风速。 (135 mph) 一般说来,这要比人们在家使用的风车更好。当风能源增加,风速也成倍增加,几英里之外,这种规模的最顶端有产品的总成本增加了很多。无论如何,我们承认,有很多潜在客户想要能抵御十二级飓风的产品,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购买,想要满足这种高要求,也是有可能的。

因为我们的涡轮机可从任何一个水平方向获取风,相同条件下,涡轮机在轻度不定向风中要比水平轴风力机获取更多的能量。对于水平轴风力机,当风向改变时,该装置必须要逆风克服风的回转力。如果螺旋桨不是直接迎着风的,效率就会根据风角度的余弦角而降低。偏离风向15度,螺桨效率就会降低20%,偏离风向30度,就会降低40%。回转力使得旋转的螺旋桨在应对风向改变时速度变慢,这种在轻度不定向风环境下使用的水平轴风力机很少用在峰值能源中。因此,许多被吹捧的高效优点都不能在多变向风环境中实现。下面的图表描绘了风角度给水平轴风力机带来的问题。

至于风力涡轮机,回转力起到了好的作用,涡轮机像是调速轮一样工作,在超时输出功率的时候也可以从任何方向的风中获取能量。在风向改变时也没有降低任何工作效率。(不包括上/下冲气流的时候)

当水平轴风力机的支持者为他们的涡轮机声称有着高效率时,这些声明也仅仅在涡轮机直接面临定向风的时候存在。对于有着很强风向性的风力农场来说,水平轴风力机确实有着优点。可是,在不定向的轻风条件下,我们的分析表明,相同型号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会比水平轴风力机多产生10%—15%的能量。但是,没有任何理由使我们必须要限制垂直风力发电机的扫掠面积。如果我们比较相同价格而非相同尺寸的涡轮机,垂直风力发电机能在多变风向环境中提供大约两倍的输出功率。

在分布式能量应用程序中,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降低成本的方法就是将涡轮机安装在现存的建筑物上。尤其是商业建筑物上很可能放置这种涡轮机。除了保持无噪音外,在此种环境下,与水平轴风力机相比,我们的涡轮机还拥有一些显著的优点。

如果我们看到大片空间被一个螺旋桨形的涡轮机占据,它基本上是一个球体,球体的直径就是涡轮机叶片的直径加上不为中线的桅杆长度。

从相同观点看,我们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是矩形规格的。假如我们的涡轮机规格是正方形的,长和宽就与水平轴风力机球体的直径相同,这样一来,我们的涡轮机扫掠的面积就扩大了27%。然而,使用矩形的规格扫掠的面积就是相同屋顶空间的2—3倍。对于一个固定的顶部空间这种问题时,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就不能在长度上获益,同样也浪费了其宽度。请看下列对比的图表。

由于我们涡轮机的在他整个叶片外径做的工作在最大的半径。这增长了转矩臂,允许旋转速度降低,使得运行时无噪音,轴承寿命增长,叶片压力降低,叶片较少的谐波振动和表面磨损减少。(当然,叶片两端速度比降低了,导致效率比水平轴风力发电机低了一点点。)

如果有人看过标准螺旋桨的设计,你会发现,集线器周围的空气速度非常低,随着半径在外部随着集线器增加,空气速度也增加了。这就意味着,从集线器到螺旋桨的两端,一段不同频率的宽频谱在叶片结构中出现。这就是为什么螺旋桨的生产既复杂价格又昂贵的原因之一。

川流不息的风开发了早期的垂直轴风力涡轮机的其中一种。现在以达尔若斯的设计而闻名,该设计结合了相同频谱的振动频率,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早期叶片的失败。这种叶片不能够自起动。由于正反馈,这个装置会在疾风条件下自毁。

圣地亚国家实验室投入了大量精力来解决此问题。可用的相关报告请看网页:https://www.360docs.net/doc/a517853585.html,/wind/topical.htm

当这种达尔若斯涡轮机以较快速率运行时,叶片上的离心力使之弯曲并增加了涡轮机的直径。直径的增加使之更加扭曲,这使得涡轮机变得快速运转。如果不能够很快的控制这种正回馈循环,将会导致装置自毁。

风力涡轮机设计是将达尔若斯风力发电机与直叶片相结合,就像是1927年达尔若斯专利描述的那样,就是众所周知的格莱明发电机。这种设计的较早版本没有自起动的叶片,同样的,它们不具有实用性。基础的设计大大的降低了叶片的谐波振动,这就避免了正反馈的问题。

支持叶片防止弯曲或者自毁是两方面的问题,当这一点是可行的时候,有多个支持点,如图所示:

每一个支持线或者横杆都增加了涡轮机的阻力。风力涡轮机的设计大大的降低了阻力,但利用顶部和底部的吊环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如果你仔细的看风力涡轮机,你就会看见涡轮机的顶部和底部都有三个垂直的螺旋桨。然而,你也会看到,这种模式在循环中可以抵消60度转角。这种特别的安排有一些优点。

首先要了解到的是,越多的叶片不等同于更多的能量或者更高的效率。MSRC团队做了一系列计算并且确定三个螺旋桨可以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此条件下,功率输出,阻力,风力荷载和成本都是最适合的。增加更多的螺旋桨会增加成本,阻力,并且会大大增加装置上的风力荷载,却唯独不能够增加功率输出。

我们已经设计的装置,将轴承安装在了装置中间。涡轮机顶部的风力荷载与底部的风力荷载大致相同。这种结构减少了悬在轴承上的风力荷载,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通过抵消外圆底部的三个螺旋桨,我们得到了风力涡轮机每转六脉冲的能量。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了装置上谐波振动,以至于保持无噪音,也减少了装置的感应应力振动。转矩波动降低了提供的能量,使得电力系统容易控制。

视觉比较来说, 这有一张四叶片与六叶片版本的对比图:

30

60

90

120

150

180210

240

270

300

330

360

6000

4000200002000

40006000

80001.10

4

1.2.104Fx Fy

ψ

上面是六叶片图,下面是四叶片图:

拓展并测试一个小型涡轮机要比做一个大型的装置便宜一点。由于这个原因,我们用一个3KW 规格的涡轮机就可以向潜在投资者进行展示。尽管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将这款设计放大规格。我们有30千瓦的装置以便使用,只需要额外的资金就可以完成了。50KW 规格的装置提议正在进行中。计算结果表明,500KW 规格的装置会

是这款设计的最佳规模,以1MW机组作为实际应用的极限的具体设计。

大约来说,要完成工程设计和证明文件等,每台涡轮机要花费大概1500万美元。此外,对于原型的涡轮机每瓦特还要花费5美元,从而其他人可以在涡轮机尺寸的基础上估算原型装置的成本。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大型化的可行性研究_严强

特别关注 SPECIAL ATTENTION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大型化的 可行性研究 文 严 强 上海麟风风能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厂商正在致力于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研发,但通过对一些现有大型化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厂商的开发过程看,基本上都是用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思路,把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通过一定比例放大后成为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笔者认为以这样的方法开发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说明这些探索者还没有真真理解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特性。 众所周知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具有低噪音、安全性、无需太高塔架的优点,但多年来经过无数人的努力都没有生产出可商业化应用的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究其原因主要是无法同时解决气动效率、自启动、超速控制、结构稳定性、安全制动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水平轴风力发电机上都已经解决。而效率、超速控制、稳定性、安全制动4个方面的问题也是任何风力发电机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上海麟风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垂直轴风轮在转动时,叶片在风轮不同位置扭矩大小、方向都不同,在有些位置扭矩大,在有些位置扭矩小,在有些位置扭矩为正,在有些位置扭矩为负。随着风轮直径的增大和转速的下降,这些变化尤其明显,而风轮最终的输出功率是这些扭矩的合力矩,这样垂直风轮的气动效率较低。 按照达里厄上世纪30年代所做实验和结论,垂直风轮较为理想的尖速比为5~6,按此要求做出来的垂直风轮实度比很低,无法自启动,且带载能力也很弱。 当垂直风轮做大以后还面临垂直轴承担的弯矩越来越大的问题,弯矩越大,对轴的强度要求就越高,不仅重量重了,成本也越高,越难以商业化。 当垂直风轮转动时,风轮的主震频率为转速除以叶片数量,当作用于叶片上的风能不能被有效转化成动能(转速)后震动尤其明显。 为了提高自启动性能适当提高叶片宽度将取得明显效果,合理的叶片宽度是风轮半径的1/2~1/4之间。 为了克服叶片角度固定的垂直风轮当叶片在风轮不同位置时扭矩方向相反、不能发挥最大扭矩的缺陷,使用“实时可变攻角”技术可克服这一缺陷。实时可变攻角技术就是当风轮在旋转时,根据风向、叶片位置、风速等要素实时调节叶片角度,以达到改变扭矩方向并使叶片在不同位置都能获得最大扭矩的作用,极大提高了垂直轴风轮的效率。在该系统中,叶片不是固定在悬臂支架上的,而是可以绕叶片回转中心转动的,当风轮转动到不同位置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叶片的“攻角”,使叶片在不同位置时的“攻角”,在圆周上任何一个位置时,始终能够保持在所设定的优化角度范围内。通过风洞实验,在一个1.36米直径、1米叶片长度的风轮,在2米/秒风洞风速下测得的功率达到4~4.5瓦,即风能/机械能的转换效率达到了(60~68)%,超过了59.3%的传统 12风能产业 Wind Energy Industry 2014年2月

风力发电机原理

《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作业题目:风力发电机原理 班级:08机制4班 姓名:毛羽西 学号:0822405 教师:李永国 2011年11 月

目录 1 风力发电机概述 (2) 2 水平轴涡轮发电机 (2) 2.1 水平轴涡轮机结构 (3) 2.2 水平轴涡轮机叶片 (4) 2.3 发电机 (5) 2.4 制动系统 (6) 3 风力发电前景展望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7)

风力发电机原理 1 风力发电机概述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公尺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热潮,为风力发电没有燃料问题,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 风力发电在芬兰、丹麦等国家很流行;我国也在西部地区大力提倡。小型风力发电系统效率很高,但它不是只由一个发电机头组成的,而是一个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小系统:风力发电机+充电器+数字逆变器。风力发电机由机头、转体、尾翼、叶片组成。每一部分都很重要,各部分功能为:叶片用来接受风力并通过机头转为电能;尾翼使叶片始终对着来风的方向从而获得最大的风能;转体能使机头灵活地转动以实现尾翼调整方向的功能;机头的转子是永磁体,定子绕组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 风力发电机因风量不稳定,故其输出的是13~25V变化的交流电,须经充电器整流,再对蓄电瓶充电,使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变成化学能。然后用有保护电路的逆变电源,把电瓶里的化学能转变成交流220V市电,才能保证稳定使用。 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比较简单,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将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风轮轴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其中风能转化装置称为风力机。风力机的核心部分为叶轮的设计,随着空气动力学的飞速发展,叶轮设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 2 水平轴涡轮发电机 正如其名字的含义,水平轴风力涡轮机的转轴是水平安装的,与地面平行。水平轴风力涡轮机需要使用偏航调整装置时刻根据风向进行调整。偏航系统通常包括电机和变速箱,用于缓慢左右移动整个转子。涡轮机的电子控制器读取风向标设备(机械或电子风向标)的位置,并调整转子位置以尽量捕获最大的风能。水平轴风力涡轮机使用塔架将涡轮机组件上升到最适合风速的高度(这样叶片便不会碰到地面),并且占用非常少的地面空间,因为几乎所有组件都在高达80米的空中。

关于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关于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经济的增长带来的是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近几年来,环境的恶化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环保意识不断的增强。那么为了缓解环境的压力,人们开始研发新型能源。风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风能具有很多有点。它最重要的是无污染,能量来自于自然界存在的风力。在一些地区,风力发电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电力来源,缓解了火力发电造成的环境污染。本文就风力发电中的离网型发电系统做系统的介绍。希望能够对今后的风力发电系统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将风力发电的一些前景展现出来,以供人们参考。 【关键词】风力发电;离网原理;特性;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消耗,风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风力发电有很多的优点,例如:占地少、无污染等。在各个地区都受到了广泛地欢迎。随着科技的发展,风力发电技术不断提高,离网型系统作为比较古老的系统慢慢的被社会所淘汰,它对偏远地区的人们来说还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它在各方面的原理对于风力系统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风力发电系统的现状 风力发电无需借助外部能源,风险性小,也不会造成大气污染。这些优点使得风力发电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大力发展。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已应用了风力发电系统。我国拥有着较为丰富的风力资源,是较早利用风力发电的国家。我国的偏远地区由于地形、自然条件的限制,电网无法到达,此时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便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1国内风力发展现状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风能发电,首先采用的是离网式小风机技术。我国因没有充分依靠国内机电制造业基础,没有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力求自主研发。这就导致了我国风电建设比较落后。目前,国内的风电容量设备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成套设备,致使风力发电设备成本增高,为了保证收益,导致电费增高。与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相比,缺少市场竞争力。经过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规划和支持,我国在风电装机容量的世界排名从2004年的第10位历经3年跃居到了第5位,发展迅猛,由此可见,我国的风力发展潜力巨大。 1.2国外风力发展现状 美国等西方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发风力发电技术,并将风力发电进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和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对比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和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藏量巨大,全球风能资源总量约为2.74×109兆瓦,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兆瓦。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中国风力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的速度令人惊叹。如果中国能够利用其土地上大约30亿千瓦的风能的话,将能够满足几乎所有中国当前的电力需求,短时期内这是不可能的,不过中国有可能将2020年风电总装机目标由3000万千瓦调高至1亿千瓦。在国际效率标准下运行的话,这能够满足5%的中国电力需求,并且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风能发电国,只要中国采取更进取而有理智的方针,就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国家的风能。 当然风能的利用离不开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的品质和价格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前风力发电机有两种形式:1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大、中、小型);2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大、中、小型)。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技术发展的比较快,在世界各地人们已经很早就认识了,大型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已经可以做到3-5兆瓦,一般由国有大型企业研发生产,应用技术也趋于成熟。小型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一般是一些小型民营企业生产,对研发生产的技术要求比较低,其技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小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额定转速一般在500-800r/min,转速高,产生的噪音大,启动风速一般在3-5m/s,由于转速高,噪音大,故障频繁,容易发生危险,不适宜在有人居住或经过的地方安装。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技术发展的较慢一些,因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对研发生产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对叶片和发电机的要求。近几年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技术发展很快,尤其小型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已经很成熟。 小型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额定转速一般在60-200r/min,转速低,产生的噪音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启动风速一般在1.6-4m/s。 由于转速的降低,大大提高了风机的稳定性,没有噪音,启动风速低等优点,使其更适合在人们居住的地方安装,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的使用范围。 参数对比: 序号性能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1 发电效率50-60% 70%以上 2 电磁干扰(碳刷)有无 3 对风转向机构有无 1

风力发电机组出质保验收技术规范

CGC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 CGC/GF 030:2013 CNCA/CTS XXXX-2013 风力发电机组出质保验收技术规范 2013-××-××发布2013-××-××实施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发布

目次 前言....................................................................................................................................... I I 引言...................................................................................................................................... I II 1 目的和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及定义 (1) 4 验收依据 (2) 5 验收过程 (3) 6 验收内容和方法 (3) 6.1文档资料验收 (3) 6.2单台机组验收 (4) 6.2.1一致性检查 (4) 6.2.2机组运行数据分析 (5) 6.2.3机组及主要部件检查 (6) 6.2.4附属设备 (6) 6.3其他验收项目 (7) 6.3.1应用软件 (7) 6.3.2专用工具、备品备件及消耗品 (7) 7 验收结论与整改要求 (7) 7.1验收结论 (7) 7.2整改要求 (8) 7.3遗留问题 (8) 8 验收报告 (8) 附录A质保期满验收所需资料清单 (9) 附录B功率曲线和发电量考核方法 (10) 附录C可利用率考核方法 (14) 附录D机组部件检查方法 (17) D.1整体情况检查 (17) D.2主要系统检查 (17) D.3主要部件检查 (20)

探析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运用

探析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我国目前已经在电力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优势,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电能。在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之后,风力发电已经逐渐呈现在公众面前,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发出更加高质量的电能,极大的减小对环境的破坏。风电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储能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文章将对储能技术的原理以及特点进行说明,并且阐述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前景。 标签:储能技术;风力发电;应用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ociety,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is also increasing.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China has made a leading international advantage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 power,and can provide more safe and stable electricity for the public. After decades of technology accumulation,wind power generation has been gradually presented to the public,which can generate higher quality electricity at a lower cost and greatly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Wind power is a kind of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which can be combined with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to play a greater rol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paper will explain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and describe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in wind power generation. Keywords: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wind power generation;application 随着我国对环境的保护不断重视,国家对新能源的研究投入也越来越大,并且提出了新能源振兴计划,其中风力发电因其污染小、可再生性强等特点尤其被大家关注。风力发电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技术,要将储能技术引入到风力发电系统中,以此来更好的提高电能的质量。当前风力发电已经获得了一些应用,并且正朝着提高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方向发展,预计在2020年左右,风力发电将会在我国总体发电容量中占有较大的份额。 1 储能技术的分类和特性 1.1 飞轮储能系统 飞轮储能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电动機带动飞轮高速旋转,将电能转化成动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用飞轮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储能方式。目前通过超导磁悬浮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损耗,采用复合材料能够提高储能密度,降低系统体积和重量。飞轮储能系统中需要使用到许多性能优秀的材料技术以及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量转化过程有所消耗,最终使得整个飞轮储能系统的转化效率一般在90%左右。这种储能系统具有无污染、充放电次数无限以及维修便利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很多应用。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在飞轮储能系统中使用积木

垂直轴机械式变攻角风力发电机

目录 第1章绪论 (2) ?1.1 风力发电现状介绍 (2) ?1.2 各种创新型风力发电 (3) 第2章?风能资源 (5) ?2.1?风能的计算 (5) 2.2?山东省各市统计平均风速、风向和风向频率 (5) 第3章垂直轴变攻角风轮装置 (6) 3.1?装置的介绍 (6) 第4章solidworks flowsimulation在设计中的应用 (7) 4.1?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简介 (7) ?4.2?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 在本项目中的应用 (7) 4.3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对模型的流体分析···························7 第5章发电机和整流稳压电路 (1) 0 ?5.1 发电机的选用 (10) ?5.2?整流滤波升压电路·················································11 第6章项目总体情况.................................................12 ?6.1项目完成情况.. (12) ?6.2 项目成果·························································12 6.3 项目的目的意义、达到的目标和学习收获 (13) 6.4?对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建议···········································13 参考文献·································································13

风电工程专用标准清单

2.风电工程专用标准 2.1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 FD001—2007 2.2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安全标准(试行) FD002—2007 2.3 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 FD003—2007 2.4 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 FD004—2007 2.5 风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 DL/T 5383—2007 2.6 风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DL/T 5384—2007 2.7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DL /T 5191—2004 2.8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 20319—2006 2.9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T 666-2012 2.10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DL 796-2012 2.11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DL/T 797-2012 2.12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T 5067-1996 2.13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GB/T18451.1 2.15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 18709-2002 2.16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 18710-2002 2.17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 GB/T 19568-2004 2.18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发改能源[2003]1403号 2.19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发改能源[2003]1403号 2.20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发改办能源[2005]899号 2.21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能源[2005]1511号 2.22风电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办法水电规办[2008]001号 2.23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60.1-2005 2.24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 19960.2-2005 2.25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 GB/T 20320-2014 2.26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071.1-2003 2.27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71.2-2003 2.28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GB/T 19072-2010 2.29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 GB/T 18451.2-2012 2.30风力发电机组电工术语 GB/T 2900.53-2001 2.31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 19069-2003 2.32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试验方法 GB/T 19070-2003 2.33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GB/T 19073-2008 2.34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 JB/T 10194-2000

小型风力涡轮机设计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简易风力涡轮机驱动二极管发光装置设计学部:工学部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4班 学号:2008614250416 学生姓名:武艳彬 指导教师姓名:曾立华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二O一二年五月二五日

简易风力涡轮机驱动二极管发光装置设计 摘要:本设计着重介绍简易风力涡轮机驱动二极管发光装置的结构组 成及简易的制作过程。风力涡轮机在风力发电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当前,我过电力发展还不平衡,电力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难题,主要是工程造价高和上网电价高。我国风电处于发展阶段,有些偏远山区因为交通或者其他原因还不能用上清洁的电能,但是可以利用大量的风能资源,开发风力发电,合理利用风力这一清洁的能源来解决偏远山区散户用电问题,适当解决并网难度大,造价成本高的问题。 简易风力涡轮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风力转换成电能,然后通过稳压装置和储存装置,稳定涡轮机转化出的电能并储存,供小户型客户使用。风力涡轮机单台机组安装方便,成本低,因此风力涡轮机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关键词:涡轮机,稳压装置,二极管,方便,成本低 Simple wind turbine-driven light-emitting diode design Abstract: The design focuses on simple wind turbine-driven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simple production process. Wind turbines in the wind power to play a decisive role.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I had also an imbalance of power development are more than two investors, they will be called, power development still faces many challenges, mainly the high cost of engineering and high tariff. China's wind power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and some remote mountainous areas because of traffic or other reasons not to spend to clean electricity, but you can use a lot of wind energy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wind power, and reasonable use of the clean energy of the wind to solve the remote mountainous retail electricity to appropriately address the grid is difficult, the high cost of cost. The simple wind turbines is the use of the principle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to convert wind into electricity, and then by the regulator devices and storage devices, stable turbine into electricity and stored for use by the small size customers. Easy to install wind turbines single unit, low cost, and therefore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ind turbines is very wide. Keywords: turbine, regulator devices, diodes, convenient, low cost

G52风力涡轮机安全细则

风力发电机安全手册编号:FT000320-IT R00

目录 1.责任与义务 2.安全和防护设备 2.1 必备设备 2.2 用于特殊操作的设备2.2.1 用于紧急下降的设备2.2.2 其它特殊操作 3.基本安装注意事项 3.1 概述 3.2 对风力发电机的操作 3.3 在风力发电机附近逗留及活动3.4 访问控制单元和面板 3.5 访问变压器平台 4.安全设备 4.1 紧急停止 4.2 与电网断开 4.3 过速保护设备(VOG) 4.4 机械安全设备 4.4.1 啮合锁 4.4.2 活动元件的保护罩4.4.3 机舱顶的栏杆 4.4.4 机舱后门的栏杆 5.在风力发电机内部检查或工作6.对风力发电机的设备的操作6.1 使用绞盘 6.2 使用紧急下降器 7.风力发电机的固定 8.急救 9.应急计划 10.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11.发生事故时的措施

1.责任与义务 Gamesa Eólica将安全与健康方向的考虑放在首位并一以贯之,因此在我们生产的风力发电机的设计中体现了防护的需要。 设计是在决不损害人、动物或者财产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只要风力发电机的安装、维护和使用遵照Gamesa Eólica的设计,就不会出现这方向的问题。 经批准接触或使用风力发电机的人员在《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方面有权得到有效保护。 同样,经批准在风力发电机中进行有关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以防工作场所事故》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在执行任务时必须正确地使用工作设备和所有防护性设备,在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的出现必须及时报告。 经批准执行安装任务的人员必须已经接收了足够且合适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训练以正 确执行任务。 本文档介绍基本的预防,在接触风力发电机时在安全方面必须遵守的义务及程序。不同维护工作的具体安全措施将在有关这些操作的具体文档中介绍。 2.安全及防护设备 2.1必备设备 在对风力发电机进行任何检查或者维护工作之前,每个人至少应该理解如下设备的使用说明: ●安全设备 ●可调的系索 ●系索(1m和2m) ●安全头盔 ●安全手套 ●防护服 除了上面指出的设备外,每个维护或者检查小组必须具有如下物件: ●紧急下降设备 ●灭火器(在运输工具中有) ●移动电话 在任何时候,不管是在风力发电机内部还是在其外部,都应该使用安全头盔。 建议在上升设备中准备手电筒、安全眼镜和保护性耳塞,这取决于要完成的工作(是对正在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的检查还是维护)。 操作者必须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并在使用之前和之后都对安全设备进行检查。对安全设备

GBT 19963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报批稿

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Technical rule for connecting wind farm to power syste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GB/T 19963—200 目次 前言...................................................................................................................................................................... I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风电场送出线路 (2) 5 风电场有功功率 (2) 6 风电场功率预测 (3) 7 风电场无功容量 (3) 8 风电场电压控制 (3) 9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 (4) 10 风电场运行适应性 (5) 11 风电场电能质量 (6) 12 风电场仿真模型和参数 (6) 13 风电场二次系统 (6) 14 风电场接入系统测试 (7) 参考文献 (9) I

GB/T 19963—200 II 前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9】93号《2009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 项目》标准计划修订。 本标准与能源行业标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共同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相关技术要求,能源行业标准规定了大型风电场并网的设计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对通过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新建或扩建风电场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编写单位: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伟胜、迟永宁、戴慧珠、赵海翔、石文辉、李琰、李庆、张博、范子超、陆志刚、胡玉峰、陈建斌、张琳、韩小琪。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综述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综述 根据新能源振兴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风力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kW,将超过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0%。从电网运行的现实及大规模开发风电的长远利益考虑,提高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可控性,是目前风力发电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将储能技术引入风力发电系统能有效地抑制风电功率波动、平滑输出电压、提高电能质量,保证风力发电并网运行。 1、储能技术的分类 储能技术分为电磁储能、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热储能等4类,如图1所示。 超导储能 电磁储能 超级电容器储能 抽水储能 物理储能压缩空气储能 储能技术飞轮储能 氢储能 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铅酸电池 电池锂离子电池 热储能钠硫电池 图1. 储能技术的分类 1.1 超导储能技术 超导储能系统(SMES)利用超导体制成的线圈,将电网供电励磁产生的磁场能量储存起来,需要时再将储存的能量送回电网。 超导储能技术的优点是:○1、储能密度高约(108J/m3)且能长时间无损耗的储能,而蓄电池储能重复次数一般在千次以下;○2、能量的释放速度快,功率输送时无需能源形式的转换,响应速度快(ms 级),转换效率高(>96%),比容量(1~10kWh/kg)和比功率

(104~105kW/kg)大;○3、超导储能线圈的储能量与功率调节系统的容量,可独立的在大范围内选取。可调节电网电压、频率、有功和无功功率,实现与电力系统的实时大容量能量交换和功率补偿;○4、超导储能装置使用寿命长;○5、超导储能装置可不受地点限制,且维护简单、污染小。 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超导储能仍很昂贵,除了超导体本身的费用外,维持系统低温导致的维修频率提高以及产生的费用也相当可观。 1.2 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 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是一种新兴的储能元件,功率密度大、储能效率高、安装简易,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而无需维护,可以单独储能,可以与其它储能装置混合储能。超级电容器将能量以电场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当能量紧急缺乏或需要时,再将存储的能量通过控制单元释放出来,可以对系统起到瞬时功率补偿的作用,并可以在发电中断时作为备用源,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电能的平衡、稳定控制口。 1.3 抽水蓄能 抽水蓄能装置(Pumped Hydro Storage)是指在电力负荷低谷期将水从下池水库抽到上池水库,将电能转化成重力势能储存起来,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的能源储存方式。抽水蓄能是现在最成熟的储能技术,全球共有300 个超大抽水储能系统,虽然地理条件限制,绝大多数风电场不具备建抽水蓄能电站的条件,但是抽水储能仍是应用风电场的最好方案。 1.4 压缩空气储能(CAES) 压缩空气蓄能是利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的剩余电量,由电动机带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入作为储气室的密闭大容量地下洞穴,即将不可储存的电能转化成可储存的压缩空气的气压势能并贮存于贮气室中。当系统发电量不足时,将压缩空气经换热器与油或天然气混合燃烧,导入燃气轮机做功发电,满足系统调峰需要。 1.5 飞轮储能系统 飞轮储能单元是一种基于机电能量转换的储能装置,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飞轮储能(FESS)是一种机械储能方式,飞轮被放置在真空中,其基本原理是“充电”时将电能转换成飞轮运动的动能,并长期蓄存

最新风力发电标准大全

风力发电标准大全 本文从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机械行业标准、农业标准、IEC标准、AGMA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标准、ARINC美国航空无线电设备公司标准、ASTM 美国材料和实验协会标准等几个方面总结风力发电标准大全。1、风力发电国家标准 GB/T 2900.53-2001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 8116—1987风力发电机组型式与基本参数 GB/T 10760.1-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0760.2-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3981—1992风力设计通用要求 GB/T 16437—1996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结构安全要求GB 17646-1998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GB 18451.1-200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GB/T 18451.2-2003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 GB/T 18709—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 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 19068.1-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068.2-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68.3-2003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第3部分风洞试验方法 GB/T 19069-2003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 19070-2003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试验方法 GB/T 19071.1-2003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071.2-2003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072-2003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GB/T 19073-2003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GB/T 19115.1-2003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115.2-2003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9568-2004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 GB/T 19960.1-2005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960.2-2005风力发电机组第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 20319-2006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 20320-2006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GB/T 20321.1-2006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21150-2007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 GB/T 21407-2008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 2、风力发电电力行业标准 DL/T 666-1999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 796-2001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DL/T 797—2001风力发电厂检修规程 DL/T 5067—1996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T 5191—2004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 5383-2007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3、风力发电机械行业标准 JB/T 6939.1—2004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用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研究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17T15:37:22.6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张亚云[导读] 摘要:在这个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新能源的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这个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新能源的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很多国家都很早就开始探索新能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风力发电方面,风电高度随机,风电来源缺乏稳定性。这是使用风力发电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风力不稳定问题,必须采用储能技术来提高风力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风力发电、储能技术、研究 引言:风力发电是将风能作为大规模清洁能源的最有效方式,它不仅可以改善能源结构,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上,风电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发展,大型和大容量风电场已在全球范围内投入生产,对于风力发电系统,储能技术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风电系统的稳定性,解决风能资源稳定性差的问题;其次,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可以保证整个电网系统的稳定性,确保电力输出的稳定性,可以提供大规模的能源支持。最后,储能技术还可以确保电力系统中存储足够的电力,为人们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支持。 1储能技术的分类 储能技术主要包括四大类:电磁储能,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热能储存,电磁能量存储包括超导能量存储和超级电容器能量存储。物理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包括储氢,液流电池。 1.1 电磁储能。超导储能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导体制成的线圈来储存电网励磁产生的磁场,并将储存的能量在正确的时间送回电网。超导储能技术具有能量储存密度高,长期无损储能,能够快速释放能量,能够在大范围内独立选择,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超导储能装置不受位置限制维护简单,污染低。当然,超导储能技术的缺点在于其成本高昂,超级电容储能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具有功率密度大,储能效果好,安装方便等特点,它是免维护的,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储能装置组合使用。 1.2 物理储能。抽水蓄能主要用于在电力负荷低负荷期将水从下水库泵送至上池水库,将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并在电网高峰负荷期间释放能量。到目前为止,抽水蓄能技术已被应用于最为成熟,是风电场储能方案的最佳应用。压缩空气储能主要利用电力系统负荷低时的剩余电量来驱动空压机,将空气压入大容量封闭的地下溶洞,并将压缩空气转化为压力势能储存在储气室。飞轮储能系统属于机械能方法。它主要将电能转换成飞轮在“充电”期间的动能并存储。当需要电力时,飞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能方式不适合风电场。但是,它可以快速抑制风力发电的快速波动,因此可以与其他储能系统结合使用。 1.3 电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技术包括氢燃料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钠硫电池。当风能无法充分利用时,氢燃料电池将这些多余的能量转化为氢气用于储存。氢燃料电池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全钒液流电池是液流电池发展的主流。该技术可以达到兆瓦级水平,因此主要用于大型风电场。铅酸蓄电池在储能技术上更加成熟,历史悠久。产品主要密封,免维护,储能容量可达20MW。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能量密度适中,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发展的主流,其成本较低,且环境小,因此风电的应用前景广阔。钠液流电池是当前报告的大容量蓄电池,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风力发电的储能技术的研究现状 2.1低电压穿透能力在风电系统中的提高。风电技术中低压普及的发展一直是关键因素,对于系统稳定系统而言,这也是风力发电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挑战之一。从两个级别的风力涡轮机和风力农场工作是一种改善低电压穿透的方法,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风机工作水平低压的渗透率:首先,改进控制方法,其优点是不需要添加其他附加设备,因此该方案实施起来更简单;缺点是电网故障引起的暂态能量不平衡,改进后的方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瞬时能量不平衡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添加硬件设备。优点是有很多方法来实现这种方法;缺点是附加成本会显着增加。增加硬件设备是风电场故障穿越能力的有效方法。 2.2平衡抑制风力发电产生功率的波动。风电出力波动是电网稳定,电能质量和经济动员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使风力发电系统发挥作用的情况下,需要将不确定风速的变化对风力发电系统的输出的影响抑制为最小限度,并且控制风力发电的输出的功率的变化通过合理引入ESS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通过大量的研究,可以看出,对于风电的波动,ESS可以用来稳定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风电波动。从其独立的角度来看,超级电容器与风力发电系统中的独立DC并行使用。在母线上,为抑制风电机组功率的波动,采用模糊理论对现象进行调节和控制。通过实验验证,风力发电系统中风力涡轮机的预测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拟议策略的实际控制结果。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大型风电场的单个单元受到塔阴影效应和尾流效应的影响。预测风力发电机的输出量非常困难,实际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在风电场层面,在上述中,在用于存储能量的装置中,选择并联连接的方法以连接到DC总线,同时,该方法通过测试和检验是可行的。 3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3.1储能设备的接入。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电力公司的投资成本,为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必须积极开发和应用有效的储能技术。如果要采用储能技术,首先要连接储能设备,使储能设备成为风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获取之前,要充分了解当地风资源的特点,必须明确电力公司自身的情况和条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储能装置,以预留多余的风资源,提高稳定性的电力系统,风资源不足时投入使用,实现电能的稳定输出。 对于风力发电系统的储能技术,可根据结构形式的差异对储能技术进行合理分类。具体而言,根据不同的储能结构,储能技术可分为分布式和集中式两种。首先,分布式储能设备安装在风力涡轮机的位置,每台发电机安装储能设备以确保稳定供电。虽然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供电质量和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但是,使用这种技术会增加能源的能量,必须使用先进的转换器和储能装置来满足需求,许多电力公司在这方面不具备条件,这也限制了这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3.2分布式储能技术的应用。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存在直流环节,如果您想使用分布式储能技术,则需要连接直流母线和电容。如果风力不够,可以使用储能设备补充直流母线和直流侧变速器的功率,然后通过变流器传输到电网,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如果风电上升,剩余的能源也可以送到直流侧,这些电能可以传输到储能装置,充分利用电能资源。

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规范

认证技术规范《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制订技术规范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高原地区风力资源得以大量开发,适用于高原地区的风力发电机组开始广泛应用,但仅限于整机制造企业对机组要求的一些研究和企业自发的内部设计。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仅仅考虑了主要的风资源条件,对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和要求未作相关的规定。为了规范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以及检测认证,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牵头,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北车风电有限公司、中国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编写了此技术规范。 (二)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 本标准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不抵触、不矛盾。 (三)与现行标准的关系,以及存在的差异及理由; 至今我国还没有高原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关风力发电机组的标准有GB 18451.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这个标准规定了适用于一般环境条件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要求,而高原地区的环境条件不满足该标准的使用条件。由于高原型气候条件(比如空气密度小、太阳辐射强度高)会对机组的运行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在满足GB 18451.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之外,还需对机组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为此,标准起草小组参考了国外先进产品及有关标准制定了此认证技术规范。 (四)参与修订认证技术规范的主要单位情况;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中国计量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