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绿叶的梦 语文S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绿叶的梦 语文S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绿叶的梦 语文S版

《绿叶的梦》教案

深度解教材:

《绿叶的梦》中作者通过回忆儿时收集树叶、制作树叶标本等童年生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童年的眷恋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作者不一般的童年,激发对大自然及生活的热爱;二是学习作者如何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将儿童的天性表露无遗,画面感比较强烈,易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要求学生通过文字体会作者的快乐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带着课文泡泡框中的问题多读。另外,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到的植物及其叶子的形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大自然中的童年生活的快乐。最后,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进行讨论交流,引起学生对作者儿时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产生到大自然中探究的兴趣。

知识与能力:

1、会认“粱、瓢、搜、汇、岗、旷、章、痰、忆”9个生字,会写“汇、岗、戒、章、枣、刺、陈、毒、忆”9个生字,掌握“启蒙、搜集、汇拢、记忆、洋溢”等词语,积累多音字“磨、着、搂、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作者童年时的快乐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突破重难点:

重点: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抓住“绿叶”这一线索,通过反复阅读,概括出每一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合理利用多媒体,图文结合,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从而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

难点:理解绿叶的梦是什么样的梦。

突破方法:针对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联想,在概括出作者采集绿叶的收获的同时,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的快乐。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利用引导阅读法指导学生多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感情。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相关的图片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法:通过反复朗读法熟悉课文内容,运用联想法,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进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师生齐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相关的植物叶子图片。

学生:回忆几个自己儿时玩过的游戏。

课时巧安排:2课时。

第一课吋

课时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及多音字。

2、初读课文,积累类似“欢乐的笑声”的词组,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回忆童年,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进行交流。

2、教师归纳导入:很多人童年的快乐都来自大自然,作者的童年也是如此。今天我们走进作者葛翠琳的童年,走进她魂牵梦萦的童年里那绿色的梦。(板书课题:绿叶的梦)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童年趣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1)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字的不同特点来识记字形。

(2)画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喜欢的原因。

(3)重点抓住课文第三至六自然段,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的字。

强调:“汇”字的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工”;“戒”字的撇不要漏掉;“章”字上面的“立”要写得扁宽,下横要长,下面是“早”,不

要写成“申”;“枣”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写成“束”;注意“陈”字和“阵”字的区别。

3、教师用课件出示文中的新词,指名读。

4、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

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觅食”“洋溢”等词语;通过图片展示理解“碾磨”“叶链”等;“标本”可以通过查字典理解;“搜集”“祛痰止渴”“清热明目”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5、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设计意图】采取直观识字法和引导法,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品读交流,理清脉络。

1、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读完课文后有哪些感受?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写下批注。

2、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1)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谈感受。

(2)教师出示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

重点动词:爬、钻、嬉笑、打闹、背着、扛着、奔跑、欢呼、搂、打滚。

重点句子:一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然而,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惊飞了觅食的小鸟。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

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一一陈列开来。

(3)教师启发:朗读的时候,想想从这些动词和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玩耍的痛快、对大自然的热爱……)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和小伙伴玩耍的快乐。

3、教师指名朗读,要求朗读流利,吐字清晰、准确。

如果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尝试解决。

4、学生概括各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教师板书内容。(也可以由教师说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引导学生按照同样的思路说说其他自然段的内容。)

第一自然段:作者回忆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列举了几种玩具,指出绿叶最令“我”着迷。

第二自然段:启蒙老师教“我们”搜集标本,讲述相关知识和趣闻。

第三自然段:采集绿叶的乐趣。

第四自然段:“我们”为了寻找新奇的叶子,争强和探险。

第五自然段:采集秋叶的快乐。

第六自然段:讲述关于叶子的知识。

5、全班齐读第五自然段,试着背诵。

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自然段的特点:这一自然段共四句话。第一句话是个比喻句。第二句话重点抓住几个动词写“我们”玩耍时的快乐。

第三句话写叶链给“我们”带来丰收的欢乐。第四句话列举了“我们”采集的叶子的形状。

【设计意图】采用读书引导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掌握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生活的趣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童年的与众不同和乐趣,而这些都是绿叶带来的。下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充满希望和欢乐的梦一般的童年。

2、布置作业:课后采集不同形状的树叶。

五、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绿叶的梦》”,一起来闯关吧!

第一课时课时作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huìlǒng tǔgǎng jièzhi

二、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注音。

1、我们跑遍一道道山岗,钻()进丛林

2、我们背()着筐,扛着着筢,搂()树叶,堆成垛。

3、高梁秆儿剥()开来,做成马车、灯笼;河边抓把泥,捏成碾磨()、盆碗。

4、然而,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答案:一、汇拢土岗戒指

二、1、zuān 2、bēi lōu 3、bāo mò4、zháo

第二课吋

课吋目标:

1、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进行品读,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留恋,以及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朗读课文,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展示采集的绿叶,导入新课。

这些形状各异的叶子真是太有趣了,通过上节课的阅读,我们知道这些叶子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很多乐趣!“绿叶的梦”到底是哪些梦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带学生进入情境,结合具体叶子的实物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发对“绿叶的梦”的思考。

二、精读感悟,体会感情。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试着说说“我”的童年是怎样的。

(1)“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

(2)小时候的玩具很多,来自大自然,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做出来的。

(3)“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最令“我”着迷的是绿叶。(板书:着迷绿叶)

2、朗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在课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归纳:概括总起,引出下文。

3、思考:绿叶为什么使“我”着迷?它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明确:承载了“我”的梦想,有“我”最深最深的记忆。

4、学生默读第三至六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

5、教师结合学生讨论交流的结果,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进行品读指导。

(1)重点句子: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爬大树,钻丛林,嬉笑,打闹,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

①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孩子们在哪里玩耍?(树林、河边、田野、土岗)

②此时,绿叶的梦是什么样的梦?为什么是这样的梦?(快乐的梦。因为“我们”在采集树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

③教师小结:孩子们玩耍的场所无处不在,回归大自然的孩子们是多么的无忧无虑。

④师指导学生再读句子,积累词语。

形容词词组:(密密)的树林(广阔)的田野(杂草丛生)的河边(欢乐)的笑声(觅食)的小鸟

动词:(爬)大树(钻)丛林

(2)过渡:孩子们在旷野收获了快乐,绿叶的梦在秋天又是怎样的梦?

重点句子: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搂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

①“我们”是怎么玩的?画出相关的动词。(背、扛、搂、堆、躺、打滚、翻跟头)

②绿叶的梦是什么样的梦?为什么是这样的梦?(难忘的梦。因为记录了“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刻,值得一辈子去回味。)

③师小结:这些充满乐趣的玩法将孩子们在野外活动时愉快的心情和酣畅淋漓的感受展现出来。

④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想:孩子们玩得这么开心,你喜欢在哪个季节去哪里玩?(学生自由发言)

⑤要求学生重点读一读“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这句话,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的特点。(让学生指出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句话是比喻句,将落叶比作蝴蝶,更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天落叶之美。

(3)过渡:一片片小小的叶子都能如此美丽,这美丽的大自然让作者和小伙伴还收获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

重点句子: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

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一一陈列开来。

重点句子: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祛痰止渴;细长的垂柳叶子可解酒毒,治皮癣;桑叶清热明目,治手脚麻木;薄荷叶医感冒头疼……

①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不同形状的叶子及它们的药用价值。

②组织学生谈一谈看后的感受,教师小结:不同形状的叶子及其药用价值丰富了作者的知识,让作者难忘。

③交流:此时,绿叶的梦是什么梦?(绿叶的梦是丰收的梦,因为“我们”在秋天收获了很多不同形状的树叶;绿叶的梦是知识的梦,因为“我们”懂得了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6、再次朗读课文,加深感悟。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

7、教师检查学生背诵第五自然段的情况。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来品析课文表达的感情,通过读与想象的方式,让学生在优美文字的熏陶下感受作者的快乐。

三、巩固梳理,拓展运用。

1、结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其说一说课文为什么以“绿叶的梦”为题。

归纳:以“绿叶的梦”为题,因为绿叶不但给作者带来了快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且教给了作者知识。

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说一说如果让你到大自然中,你会做

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的生活,走进自然,大家会收获更多哦!

3、指导学生回忆本课所运用的表达方法,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巩固梳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感情。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一片片小小的绿叶不但让作者的童年充满了快乐,而且也学到了有趣的知识。大自然是创造快乐最好的场地和老师,我真心希望大家能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去创造一个美好的、难以忘怀的童年。

五、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绿叶的梦》”,一起来闯关吧!

板书设计:

1 绿叶的梦

总写:着迷绿叶

绿叶的梦采集树叶眷恋童年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分述秋天的收获热

爱大自然

丰富的生活知识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汇()章()忆()

江()早()亿()

二、仿写比喻句。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

答案:一、答案不唯一。

二、示例: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的小巧、娇嫩,好像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可爱。

2019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2019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一)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该怎样改>, 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二)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全课小结。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知识: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读课文,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 上册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观潮》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2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 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3

教案设计: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优质的教案能事教学活动更加系统、周密、细致, 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供大家参考。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 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 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 点及形成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主动参与 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 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4.师:火烧云上来了, 在霞光的照耀下, 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 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 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 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 颜色。 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 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 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 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 变化快, 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 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概貌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多变的火烧云。除了4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正确的朗读课文,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学会了寻找自然段的中心句,但是观察的顺序,会说,不会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3、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应让学生熟读成诵。 4、建议学生运用课上获得的阅读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五彩池》,并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训练重点:能从作者的生动描写中,想象画面。 课时安排: 1观潮2课时 2雅鲁藏布大峡谷1课时 3鸟的天堂2课时 4火烧云1课时 语文园地一4课时 1 观潮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概貌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 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 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 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 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 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 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 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 “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 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 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 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 “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 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 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 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观潮》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 个生字,会写13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二、学习重难点: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三、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 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 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 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或谁的不 好在哪里,好, 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 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 也喜欢上它吗?b ?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 学懂了些什么? 3 .组建合作小组 4 .组内合作学习 5. 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 引导小组感悟。 a .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 .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 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 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 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 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 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 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 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 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设计 1 观潮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重、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奔“潮”,整体感知 1、释题知“观潮”。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人文理“观潮”。 a、导人。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 b.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现潮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 ◆“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二、品味“奇”,感觉奇观 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a、点拨:句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句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奇:声音、形4k) b.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概貌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观潮》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或谁的不好, 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 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 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 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 (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 观潮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 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预习: 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字词和优美句。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 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 605 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 22 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师: 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薄(bó)雾风号(háo)浪吼(hǒu) 涨(zhǎng)起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3)理清文脉。 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带三维目标、板书)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观潮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4)理解课文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通过学习,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大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

2.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文章的容给课文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四、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五、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六、小结 1.初读课文,说说本课主要在写什么? 2.教师指出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及拼音。 七、布置作业 A类:抄写本课生字词,预习并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B类:抄写本课生字词,并从中挑选4个词语进行造句。 C类:抄写本课生字词,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并整理在笔记本上。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1 《观潮》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资料,了解大自然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一)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 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二)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语文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册)教案全集 目录 第一单元 1绿叶的梦 2 芦叶 3 一只贝 4 * 快乐的暑假 第二单元 5古诗三首《望洞庭》、《菊花》、《枫桥夜泊》 6 观潮 7 火烧云 8 * 四季童话 第三单元 9满山的灯笼火把 10 树叶都是绿色的吗 11 成长 12 * 球王贝利 第四单元 13麻雀

14 让它们自由生息 15 蒲公英的梦 16 * 台湾蝴蝶甲天下 第五单元 17小草之歌 18 争吵 19 小泽征尔的判断 20 * 皮巧根桥 第六单元 21一块特别的石头 22 地图上的发现 23 新型玻璃 24 * 人类的“老师” 第七单元 25倔强的小红军 26 小兵张嘎夺枪记 27 虎门销烟 28 * “0”的突破

第八单元 29重阳节的传说 30 寓言两则《掩耳盗铃》、《守株待兔》 31* 快乐王子(剧本) 32 * 牛郎织女 本册教材版本:语文出版社标*的是略读课文 1、《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 2浏览“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 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 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2019-2020年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9-2020年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概貌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整理版)

第一单元:神奇的大自然 1.观潮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 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讲授法 3.便朗读边想象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教学准备:教学ppt 小黑板 教学过程:个性备课: 一、(导入部分) 1.导语: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 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 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 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 一个词来概括吗?(……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 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 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 的说给大家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 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 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 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 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 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 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 塘江大潮的过程。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1、观潮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 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 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奔“潮”,整体感知 1.释题知“观潮”。 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2.人文理“观潮”。 a.导入。 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 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 b.读文。 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 ◆“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二、品味“奇”,感觉奇观 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 一读,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a.点拨:句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