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三维连续大孔铈锆系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开题报告】三维连续大孔铈锆系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开题报告】三维连续大孔铈锆系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开题报告

化学

三维连续大孔铈/锆系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由于多孔材料具有均一有序的大孔孔道、较高的孔体积等特点,在多相催化、吸附与分离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自1992年成功地合成孔分子筛MCM-41,有关中孔材料

合成与应用的研究备受人们的瞩目。由于氧化硅多孔材料的局限性,中孔材料的研究范围正逐渐扩展到其他氧化物。ZrO2是一种多功能材料,由于同时具有酸性和碱性中心及良好的离子交换性能,是一种理想的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因此对多孔氧化锆的合成制备已有较多报道。同时另一种稀土金属元素Ce由于其独特的电子构型,其氧化物CeO2具备一定可逆氧化还原反应:2CeO2←→Ce2O3+1/2O2,而产生储放氧能力,可控制氧含量的波动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将CeO2制备成三维有序的大孔形态,赋予其空隙结构有序的空间排列和良好的开放性,可在新型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H2SO4作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其优点是催化活性高,价廉易得。然而,该类催化剂对设备有很强的腐蚀性,反应产物与催化剂的分离困难,产品的后处理需经过中和、水洗等工序,会产生大量废水污染环境。因此,不腐蚀设备对环境友好的SO2-4促进型氧化物固体超强酸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ZrO2-CeO2/SO2-4类固体超强酸几乎对酸催化

反应均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和较好的选择性,其作为新型的固体酸催化材料,有着特殊的催化性能,其优势主要表现在:(1)能在含水条件下使用,可用于酯化、醚化、酰基化等过程,其催化活性普遍高于分子筛等固体酸催化剂。(2)具有较宽的温度适用范围,可在较低和较高温条件下使用。(3)对设备的腐蚀和环境的污染小,用量少,可重复使用。(4)制备方便,催化反应的后处理简便。因此,ZrO2-CeO2/ SO2-4为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催化剂,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国内外催化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1)制备ZrO2-CeO2-SiO2催化剂模板。把已制备好的SiO2模板浸泡在一定浓度的锆、铈

混合溶液中,利用溶胶凝胶法使锆、铈负载在模板表面,等其干燥后放到烘箱中烘烤至无异味,然后在马弗炉中,一定温度、一定时间下煅烧后使其成为ZrO2-CeO2-SiO2催化剂模板。

(2)制备固体酸催化剂。把已制备好的ZrO2-CeO2-SiO2催化剂模板放到一定浓度的稀硫酸

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后使其干燥,接着把该模板在一定温度、一定时间下煅烧,使其形成ZrO2-CeO2-SiO2固体酸催化剂。

(3)检测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取一定量的制备好的ZrO2-CeO2-SiO2固体酸催化剂,把它作为一个酯化反应的催化剂,记下它的酯化效果,然后与同一酯化反应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酯化率作对比。与此同时,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浸泡ZrO2-CeO2-SiO2催化剂模板得出各个催化剂的催化剂效果,从中得到使用时间最长催化效率最高的催化剂。另外,用红外光谱与粉末衍射等分析仪器对催化剂性能进行检测。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利用模板法把已制备完成的SiO2浸泡在一定浓度的锆、铈溶液中,使一部分的锆、铈离子负载在SiO2的表面,等其自然干燥后放到烘箱中烘烤,然后在马弗炉中经过一定时间一定温度的煅烧使其成为较为稳定的ZrO2-CeO2-SiO2催化剂模板。为了检测所制备的催化剂的性能,我们选用了较为简单合理地方法——制备以ZrO2-CeO2-SiO2为模板的固体酸催化剂,用它作为催化剂来促使一个酯化反应的进行,反应完后测定该反应的酯化率及产率,由此得出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从侧面反映出以ZrO2-CeO2-SiO2为模板的催化剂的性能。

主要的技术路线图如下:

锆、铈混合溶液,SiO2

ZrO2-CeO2-SiO2 催化剂模板ZrO2-SiO2

催化一个酯化反应,测定该反应的酯化率及产率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以ZrO2-CeO2-SiO2催化剂模板为模板的催化剂的性能

四:研究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年11月15日前

确定题目

2010年11月16日-12月06日前

完成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2010年12月7日-12月25日

修改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2010年12月26日-12月27日

开题答辩

2011年01月01日-01月15日

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进行修改

2011年01月16日-04月08日

收集资料,修改论文研究框架,撰写论文

2011年04月09日-04月12日

提交毕业论文初稿

2011年04月13日-04月30日

收集资料,修改论文

2011年05月05日-05月10日

毕业论文定稿

参考文献:

[1]邬泉周, 李玉光. 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应用研究进展[J]. 广州: 化工进展, 2008年第27期: 358-363.

[2]杨卫亚, 郑经堂,张艳姝,谭树成. 模板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CeO2[N]. 山东: 中国稀土学报, 2006年12月: 128-131.

[3] Paolo Fornasiero,Jan Kaspar,Mauro Graziani. On the rate determining step in the reduction of CeO2- ZrO2mixed oxides [J], Enviromental 22(1999)L11-L14.

[4]邬周泉, 尹强,廖菊芳,邓景衡,李玉光. 累托石[N]. 广州, 化学学报,2005年第10期: 892-896.

[5]韦薇, 杨冬霞,杨申明,李路,袁葵.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铈的研究[J]. 稀土, 2009年10月: 20-21.

[6]于强强, 刘玉良, 何涛, 索掌怀. 介孔二氧化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N]. 烟台大学学报, 2010年7月:173-175.

[7]王艳荣. 纳米二氧化铈的资源及利用[J]. 广州化工, 2005, 第5期:24-26.

[8]孔祥晋, 潘湛昌, 肖楚民等. 纳米氧化铈催化作用研究探讨[M].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5, 2(1): 1-3.

[9]张燕, 陈楠, 袁慎忠等. 纳米氧化铈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N]. 中国稀土学报, 2003, 12(21): 84-86.

[10]张伟, 邱克辉,陈俊才等.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铈[M]. 成都,技术研发, 2001: 1-2.

[11] 徐萍,王敏炜. 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介孔氧化锆的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 2010: 6-8.

[12] . Xiaoyu Zhang1, Enyan Long1, Yile Li1, Jiaxiu Guo2, Lijuan Zhang3,Maochu Gong1, Minghua Wang4, Yaoqiang Chen1. CeO2- ZrO2-La2O3-Al2O3 composite oxide and its supported palladium catalyst for the treatment of exhaust of natural gas engined vehicles[J],Science Direct,Journal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18(2009)139-144.

[13]Zhu J, Rahuman M S M M, van Ommen J G, Lefferts L. Dual catalyst bed concept for catalytic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thesis gas. Appl. Catal. A, 2004,259: 95.

[14] Lee H., Neville K. Handbook of epoxy resins [M]. New York: McGraw-Hill, 1967.

[15]余鑫萌, 徐宝奎, 袁发得,. 二氧化锆的稳定化及其应用[J]. 综合评述, 2007, 26(1): 28-32.

[16]郑文裕., 陈仲从等. 二氧化锆的性质、用途及其发展方向[J]. 无机盐工业, 2000,,1(32): 18-20.

[17]饶晓晓, 胡树兵. 纳米ZrO2应用现状及前景研究[J]. 材料导报, 2007, 5(21): 143-146.

[18]刘丽娟, 王济奎. 纳米二氧化锆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5, 8(6): 46-48.

[19]周晓艳,周迎春,张启检,李雪. 纳米级二氧化锆分体的制备及表征[J]. 表面技术, 2006,10(5):41-42.

[20] Cheng Jue, Li Juan, Yang Wantai. Curing Behavior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rifunctional Epoxy Resin Cured by 4, 4,-Diaminodiphenylmethane [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9, 114:1976-1983.

[21] 韩慧芳, 崔英德,闫文峰. 纳米氧化锆的制备与应用[J]. 广州化学, 2003, 4(28): 46-50.

[22]赵玉翠,郑经堂,李石,刘颖. 三维有序大孔ZrO2的制备与表征[J]. 研发与应用, 2008, 27(6): 28–30.

[23]傅鹏远,杨春. ZrSO4·4H2O/SBA-15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J]. 应用化学, 2010, 27(8): 924-929.

[24]任立国,张晓丽,高文艺,余济伟. SiO2负载硫酸高固体酸催化酯化反应[J]. 石油化工, 2009, 38(6): 673-676.

[25]王敏, 张恒, 李言信,赵斌. SO42-/ZrO2-TiO2固体酸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J]. 精细化工与催化, 2010, 18(1): 62-65.

[26]于荟, 朱银华,刘畅,杨祝红,陆小华,冯新. 新型介孔SO42-/TiO2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酯化性能[N]. 催化学报, 2009,3(30):265-271.

[27]陈洁, 将剑春, 徐俊明.催化酯化反应中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9, 10(3):32-36.

[28]彭振山, 陈亚中,蔡铁军,邓谦. 固体酸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N]. 贵州大学学报, 2001, 18(3):212-224.

[29]田景芝, 荆涛,姜红.固体酸催化反应精馏法合成酯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 , 2006, 12: 08-10.

[30]X. Kornmann, H. Lindberg, L. A. Berglund. Synthesis of Epoxy/clay Nanocomposites: Influence of the Nature of the Clay on Structure. Polymer, 2001, 42: 1303-1310.

[31]张琦, 常杰, 王铁军等.固体酸催化剂SO42-/SiO2-TiO2的制备及其催化酯化性能[N]. 催化学报, 2006, 27(11): 1033-1038.

[32] 田晓燕. 固体酸催化剂技术应用的进展及主要问题[N].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0(11): 13-16.

[33]崔秀兰, 林明丽, 郭海福, 周志慧等. 含铈固体超强酸SO42-/ZrO2-CeO2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J]. 稀土, 2002, 6: 8-10.

催化材料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催化材料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大量有害污染物进入环境。近年来,各国关于污染物排放的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因此,为了现代工业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中的污染物消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重中之重的关键因素。研究和开发更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是不可避免的。在清除污染物的方法中,采用催化降解的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过渡金属硫化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已经在催化、锂离子电池和超电容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硫化钴由于其独特的光电特性,具有多种化学计量比,如CoS、CoS2、Co3S4、Co9S8等,磁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对Co9S8/Ni3S2的制备以及在污染物降解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有利于Co9S8/Ni3S2在污染降解方面的应用,改善环境的污染现状。 1、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催化材料有很多种,但是真正能被应用于工业化的却不是太多。由于催化材料在碱性条件下必须保持结构稳定、耐腐蚀性和较长的催化寿命。 (1)金属及合金材料 Ni是一种相对比较便宜的金属,并且Ni在碱性溶液中的耐腐蚀性比较高,而且它对析氧反应的催化效率要高于其他的金属元素。所以工业中常用Ni作为电解水的催化剂材料。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金属如Co、Zr、Nb等也具有一定的催化效果从而引起了广泛关注。 与金属材料相比,掺杂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氧演化过电压。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Ni2Co合金,Co50Ni25Si15B10和Ni2Co2P合金等,因为它们能在表面形成高度活性的含NiCo2O4或者含有CoO (OH)的钴化合物,直到达到析氧电位,这显著提高了Ni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另外一个例子是镍铜合金,Cu的存在能够显著的提高Ni电极的催化活性。这都是由于合金材料发生析氧反应的时候表面的离子价态发生转变,所以就会有高化合价的中间产物产生,这些中间产物可以显著提高电极的催化活性。但是,长时间工作在高电位和强碱性环境下,在金属材料和合金材料的表面,都会形成一层金属氧化膜,增加其内阻,从而增加能耗。 (2)贵金属氧化物

教育研究 论文开题报告

基于MOOC环境下的网络学习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国内亦有人将MOOC译为“慕课”。“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知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它既是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也代表着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过去两年来国际高等教育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也是IT技术市场高度关注的一个热点。在国内,北大和清华于2013年5月加入了edX(MOOC平台供应商,Harvard & MIT联合举办的一个非营利机构),复旦和上海交大于2013年7月加入了Coursera(MOOC平台供应商,Stanford两位教授办的一家公司)。为了体验多样化平台,北大于2013年9月也加入了Coursera。“MOOC”这一网络技术将会给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机遇、挑战和冲击。在影响高等教育的同时,MOOC作为一种网络学习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自主学习是指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完成知识的学习,是学习方式的一种。同时,自主学习因人而异,因学习方式而异,因学习目标而异,基于MOOC环境下的网络学习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阐述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与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分析基于MOOC环境下的网络学习对大学生的身体、心理、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这对于探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现状 1、有关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研究 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又称为慕课,是一种针对大众人群的在线课堂,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它能为广大学生提供更高质、高效、便利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是一种新的教育、学习模式,是对高等教育的新挑战。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将是未来几年世界上知名大学需要重点建设的课程。同时,MOOC作为一种新型在线教学模式闯入人们的视野,给互联网产业及在线学习、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影响。斯坦福大学校长将其比作教育史上“一场数字海啸”,《纽约时报》作者Laura Pappano将2012年称为“MOOC元年”。 目前,关于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MOOC的快速发展及原因 MOOC的理念是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将优质教育送到世界各个角落,它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发展十年的质性蜕变,不仅提供免费的优质资源,还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展示了与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结合的种种可能。正因如此,在过去的几年中慕课才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这一类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慕课的发展状况以及它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 (2)MOOC环境三个平台(Coursera、edX、Udacity) MOOC起源于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和学习连接主义的思潮,现在已经有很多网站在提供MOOC了,而在以后,这样的网站还会越来越多。不过,Coursera、edX和Udacity却是

博士生开题报告

博士生开题报告 各位博士研究生: 为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工作,在填写后面的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前,请认真阅读下文《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规定》。登记表仅作为开题报告的格式,所留的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行办法》中“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一般应公开举行,保密专业除外”的要求,我院研制了“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网上公告系统”,现已上网运行。 请全体研究生注意在张贴开题、答辩布告的同时,使用 此系统。从20xx 年1 月1 日起开题、答辩的研究生都须在网上公告,否则开题及答辩无效。 在完成表格中的论证内容、导师签署意见、通过评议组 专家评议、教研室以及院系签署意见后,请将《登记表》用 A4 纸打印1份,博士生请提交给研究生院学位办(从20xx 年9 月开始要求博士生到设在校图书馆的查新站对开题报告进行查新工作,故请同时提交查新结果1 份)。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集中表

现,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做好 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又是完成学位论文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为了切实保证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做好学位论文 选题及论文开题报告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位论文选题 选题是学位论文成败的关键。因此要求导师、导师组及研究生本人要十分重视选题工作。研究生应在大量阅读文 献、资料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选题。 博士学位论文选题要求达到前沿性、交叉性、急需性、实用性、创新性、可行性。具体要求如下: 1.选题必须具有学科的前沿性; 2.在选题上要注意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 3.选题要重视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4.选题要注重实用性,要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 5.选题的指导思想、技术路线等,必须有创新性,同时还应与科学发展趋势相一致; 6.选题要考虑到完成论文的可行性(如:经费、实验仪器、设备、加工、资料等)。选题不易过大,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位论文。 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查新 开题报告是对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等的论证,是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重要环

氮化物作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氮化物作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内容摘要:近年来,被誉为“准铂催化剂”的过渡金属氮化物因其优良的催化活性已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过渡金属氮化物在氨的合成与分解、加氢精制等许多涉氢反应中都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过渡金属氮化物的制备方法有高温法和程序升温氮化法, 程序升温氮化法的显著优点是可以制备出高比表面积的金属氮化物。研究人员不仅对金属氮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发现负载型金属氮化物具有负载量低、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因此, 金属氮化物的负载化研究正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过渡金属、氮化物、催化剂、结构、性能、工业 Nitride as a catalyst research progress Grade: grade 09 Applied Chemistry Specialty Name: Hong Huaiyong number: 122572009003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known as the" Platinum" transition metal nitride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has been subjected to extensive concern of scholars all over the world.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show that, transition metal nitride in ammonia synthesis and decomposition, hydrogenation and so many wading hydrogen reaction showed good catalytic activity. Preparation of transition metal nitride has high temperature method and temperature-programmed nitridation, temperature-programmed nitridation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eparation of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metal nitride. The researchers not only on the metal nitride catalyst preparation method was studied, and found that the load type metal nitride having load low,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other advantages. Therefore, a metal nitride load research is becoming the research hotspot at present. Key word:Transition metal, nitride, catalyst, structure, performance, industry 引言 过渡金属氮化物是元素N插入到过渡金属晶格中所生成的一类金属间充型化合物,它兼具有共价化合物、离子晶体和过渡金属三种物质的性质,从而表现出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它作为一类具有很高硬度、良好热稳定性和抗腐蚀特性的新型功能材料,已经在各种耐高温、耐磨擦和耐化学腐蚀分机械领域得到应用。而且它在氨合成与分解、加氢脱硫/脱氮(HDS/HDN)、F-T合成等许多涉氢反应都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不逊色于Pt和Rh等贵金属催化剂的性能,被誉为“准铂催化荆”。过渡金属氮化物作为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加氢精制催化剂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催化荆新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章概述了这一催化新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1.过渡金属氮化物的结构和电子特征 过渡金属氮化物是一种间充化合物,是由于氮原子填隙似的融进过渡金属的晶格中形成的,它们倾向于形成组成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非计量间隙化合物。其固态化学特征类似于纯金属,具有简单的晶体结构特征。其中的金属原子形成

博士的开题报告如何写

博士的开题报告如何写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下面是中国为您准备的博士的开题报告如何写,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一、选题依据 1、研究背景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金融危机的定义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变化。可见,金融危机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价值重构,市场的定价功能会随流动性匮乏而短期丧失,市场的风险偏好会随过度反应的恐慌情绪而陡然下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会随大量异常交易而大幅降低。在西方国家金融危机屡见不鲜,但在我国,由于政府强有力的信用背书以及政府在经济运行中重要的市场地位,我们往往是在危机全面爆发之前,就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化解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针对金融危机的首选措施是测度,政策当局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评估和监测被称为宏观审慎性分析 (Macro-prudentialAnalysis)。目前IMF和WorldBank金融部门评估项目(FSAP)已成为被广泛接受的金融稳定评估框架。FSAP通过三个层次评估金融体系是否稳健:一是宏观层次,衡量宏观审慎监督的效果。主要是通过编制和分析金融稳健指标判断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承

受损失的能力,通过压力测试评估冲击对银行体系的影响。二是微观层次,判断金融基础设施是否完善。通过对照国际标准与准则,检验一国支付体系、会计准则、公司治理等是否完备。三是监管层次,评估金融部门监管是否有效。重点评估对银行、证券、保险、支付体系的监管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上述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形成对被评估经济体的金融稳定报告。政策当局进行金融稳定性评估时会综合使用多种分析工具。其中,定性分析工具包括制度、结构和市场特征及监管框架、标准与准则等信息分析,定量分析工具包括金融稳健性指标(FinancialSoundnessIndicators,FSIs)、宏观和行业资产负债表分析、早期预警系统、压力测试等。 在定量分析方面,压力测试对政策当局来说是重要的风险评估工具,是金融稳健性指标分析的有效补充(下图1);金融稳健性指标和早期预警指标等能提供历史和现状的对比信息,而压力测试则能提供未来某种极端不利冲击影响的模拟信息。 2、研究目的 基于宏观压力对金融系统稳健性测试方法的应用时间较短,但在实践中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已经成为政策当局金融稳定性分析中广泛使用的工具。IMF和WorldBank1999年发起的金融部门评估项目(FSAP),首次将宏观压力测试方法作为衡量金融系统稳定性分析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在FSAP项目的协助下,压力测试方法成为其成员国政策当局金融稳定性分析中广泛使用的工具,各国政策当局纷纷开发出自己的宏观压力测试系统,典型的有英格兰银行的TD测

MoS2电催化剂的制备性能研究

第1章MoS2 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本章主要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MoS2 电催化剂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MoS2 模型进行计算,探究MoS2 的不同位置对氢原子的结合能力。 (2) 通过液相剥离法制备了尺寸不同的MoS2 纳米片,详细介绍了其制备工 艺,并对其形貌表征及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 (3)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花状M0S2纳米材料,介绍了这种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TEM 、XPS 等手段对其结构、成分进行分析。利用LSV 和CV 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 3.2 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MoS2具有类石墨烯的二维结构,其基本结构层为Mo-S-Mo,层内原子以共价键相互作用,层之间以较弱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这种特殊结构使M0S2较容 易被剥离,形成少层甚至单层的M0S2纳米材料。这种材料在电化学析氢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为了研究M0S2催化析氢反应的活性位点。从而制备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催化剂,本课题首先应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在Material Studio软件中建立单层M0S2结构模型。 3.2.1 Materials Studio 仿真软件介绍 Materials Studio 为美国Accelrys 公司开发的一款软件,在该软件中可以搭建分子、晶体及高分子材料结构模型,并对这些材料进行相关性质的计算与预测。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化学反应、固体物理等材料领域。 Materials Studio 软件包含多种算法模块,其中Visualizer 为建模模块的核心,包含如Castep、DMol 3、Discover、Amporphous、COMPASS 等多个计算和分析 模块。本文主要利用CASTEP模块来完成计算和分析。Castep模块中包含LDA 及GGA两种交换关联函数近似方法,在该模块下通过建立单层M0S2分子模型计算其对氢原子的吸附能力,从而确定M0S2的电催化析氢反应活性位点。 3.2.2 模型建立及计算 模型为3X3X1的M0S2超胞模型,如图3-1。为使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在正式

【推荐】博士后开题报告-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博士后开题报告 博士后开题报告 1. 不均匀铁基超导体中自旋动力学的研究 报告人: 高绎 主要内容: 在铁基超导体中,超导相紧邻着反铁磁相出现,因此人们猜测反铁磁自旋涨落 有可能是铁基超导体中超导产生的机理。要确定超导机理,最基本的信息是要 知道超导能隙函数的结构—在动量空间中电子对的强度和相位。在由声子机 制引导的传统超导体中,超导能隙函数在动量空间中的各点有相同的强度和相 位(s波对称性),而在由自旋涨落引导的超导体中,超导能隙函数在由反铁 磁自旋涨落的特征波矢Q所连接的两个费米动量上会呈现相反的符号。因此, 动量空间中就会出现零能隙的平面(超导能隙函数为零处)。如果零能隙的平 面与费米面相交(交点称为节点),那么低能的准粒子态就会在节点附近出现。 但是对于铁基超导体来说,费米能级处有多条能带穿过,从而产生了分别位于 Γ点和M点处的彼此不相连的二维空穴型和电子型费米面。由于空穴型和电子 型的费米面形状、大小都相似,因此这些费米面之间的准嵌套就会产生特征波 矢位于Q=(π,π)处的自旋涨落。如果这种自旋涨落导致了电子配对,那么 在空穴型和电子型的费米面之上,超导的能隙函数就会符号相反,从而导致所 谓的s±波对称性。 一个具有s±波对称性的超导体,其低能的准粒子激发谱与传统的s波超导体 无法区分,这是因为费米面上不存在零能隙的节点。的确,穿透深度测量以及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观察到超导能隙的大小在所有费米面上都为有限值,没 有零点的存在。因此为了区分s±波超导体与传统的s波超导体,必须由对相 位敏感的实验来确定空穴型和电子型的费米面上超导能隙函数的相对相位。我 们的目的就是从理论上解释并预言各种对相位敏感的实验所可能观察到的实验 现象,从而确定铁基超导体中超导能隙函数的结构。另外一方面,为了考察磁 性与超导间的关联,研究自旋密度波的存在与否对超导性质的影响也是重要手 段之一。之前的研究关注的多是均匀超导体的性质,但是,当超导体中存在由 杂质和外加磁场所引起的不均匀性时,所表现出的一些物理现象有助于分析

化学论文开题报告

2013 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水热法合成钨酸盐纳米材料 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_ 姓名班级09应化2Z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资源循环楼 起止日期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意义和目的 钨酸盐半导体材料, 因其特有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十分活跃。系统地研究钨酸盐等半导体材料体系的发光特性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形貌与光催化间的关系,可为新型发光材料和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如今在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生物学、医学、电子学等学科高度交叉,成为一门综合的科学技术。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利用水热法合成钨酸盐纳米材料,设计和制定新的反应体系和工艺过程,寻求一种新的和简单的方法来寻求简单的方法合成一些无机功能纳米材料。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通过查阅文献,了解Nd2(WO4)3、PbWO4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2.根据文献内容及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 3.做好每次试验纪录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正确的格式书写论文。 三、主要设计方案为 将n( Na2WO4·2H2O ): n(A2(NO3)3 )=1.5: 1 混合在烧杯中,再加入0.32 g的CTAB,10 mL的蒸馏水,室温下磁力搅拌至形成均一粘稠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将所得混合溶液分别装入内衬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内(20 mL的容积)。将反应釜密封后置入预先加热的180℃烘箱内,恒温静置4~6小时。反应完毕将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室温下磁力搅拌至形成均一粘稠溶液。分别测取溶液pH值,将溶液用二次蒸馏水洗涤后用离心机离心分离三次,然后将固体在80℃干燥箱中干燥。 四、预期结果 得到Nd2(WO4)3、PbWO4纳米材料。 五、进度安排 2012-9-5~2012-10-15查资料、收集文献、写开题报告 2012-10-16~2012-11-14设计详细实验方案、准备原料及实验仪器 2012-11-15~2013-04-28做实验 2013-04-29~2013-05-27撰写论文 2013-05-28~2013-06-03准备答辩事宜

MoS2电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仅供参考)

第1章MoS2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本章主要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MoS2电催化剂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MoS2模型进行计算,探究MoS2的不同位置对氢原子的结合能力。 (2)通过液相剥离法制备了尺寸不同的MoS2纳米片,详细介绍了其制备工艺,并对其形貌表征及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 (3)通过水热法制备了花状MoS2纳米材料,介绍了这种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TEM、XPS等手段对其结构、成分进行分析。利用LSV和CV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 3.2 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MoS2具有类石墨烯的二维结构,其基本结构层为Mo-S-Mo,层内原子以共价键相互作用,层之间以较弱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这种特殊结构使MoS2较容易被剥离,形成少层甚至单层的MoS2纳米材料。这种材料在电化学析氢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为了研究MoS2催化析氢反应的活性位点。从而制备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催化剂,本课题首先应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在Material Studio软件中建立单层MoS2结构模型。 3.2.1 Materials Studio仿真软件介绍 Materials Studio为美国Accelrys公司开发的一款软件,在该软件中可以搭建分子、晶体及高分子材料结构模型,并对这些材料进行相关性质的计算与预测。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化学反应、固体物理等材料领域。 Materials Studio软件包含多种算法模块,其中Visualizer为建模模块的核心,包含如Castep、DMol3、Discover、Amporphous、COMPASS等多个计算和分析模块。本文主要利用CASTEP模块来完成计算和分析。Castep模块中包含LDA 及GGA两种交换关联函数近似方法,在该模块下通过建立单层MoS2分子模型计算其对氢原子的吸附能力,从而确定MoS2的电催化析氢反应活性位点。 3.2.2模型建立及计算 模型为3×3×1的MoS2超胞模型,如图3-1。为使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在正

制备方法对AgZnO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性能影响[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环境工程 制备方法对Ag/ZnO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性能影响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俨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各种环境污染中,最普遍和影响最大的是化学污染,尤其是一些有机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和空气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光催化氧化法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水处理技术。大量的研究报道表明,光催化氧化法能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CO2,H2O,PO43-,SO42-,NO3-,X-(卤素)等无机小分子,达到完全矿化的目的,对环境无任何危害,是处理有毒有机废水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被称为环境友好技术。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主要致力于以TiO2和II-VI族半导体为代表的半导体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评价研究。从半导体的光催化机理可知,光生电子和空穴(光生载流子)容易在催化剂体相快速复合,这样到达催化剂表面的、能被有效利用的光生载流子的数目相对较少,从而导致其光催化效率低,往往容易失活。其主要原因是这类催化材料由于其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在光催化过程中容易发生光腐蚀,即:具有大量活性中心的表面在光催化过程中被腐蚀,减少了表面活性中心的数目,阻碍了在催化剂表面发生的光催化反应;此外,由于催化剂表面被腐蚀,组成催化剂的金属离子进入溶液,这些金属离子会和光催化降解产物CO2反应生成碳酸盐沉积在催化剂表面(积碳),这些碳酸盐覆盖了催化剂表面残余的活性位,进一步阻碍了有机污染物的矿化,并可能最终导致了催化剂的失活。因此,开发一种能有效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的,并能有效控制表面活性中心数目的新型高效光催化材料,研究其光催化作用机制,以及探索抑制催化剂失活的方法,对于推广光催化技术治理有机污染物和指导光催化材料的研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ZnO是一种具有许多卓越性能的新型宽禁带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约为3.3eV,是目前被广泛研究的新型环保材料,因其无毒、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它可以通过光辅助催化作用破坏各种有机污染物;能将难降解的有机物最终氧化为CO2和H2O等无机物;能氧化去除水中几乎所有的有机污染物,包括其它水处理技术很难除去的三

【开题报告】简述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简述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一切研究都始于问题,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是研究的开题报告,因此也必须始于问题。 年鉴学派大师费弗尔说得明确:“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同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数学或实验技巧,而提出新问题、发现新可能性或以新视角看待旧问题,却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研究中问题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问题说明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想要通过研究理解什么,因此研究问题一定是指向知识和理解。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是有区别的,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回答。 1.问题的来源 “多数人的写作或者缘于现实的思考,或者缘于阅读的兴趣。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阅读会促进对现实的思考,对现实的思考常常会求助于阅读。”“通过专业或个人日常经验选择一个研究问题似乎比通过(老师)建议或文献的途径更加危险。但这种担心未必正确。以个人经验指导你的研究有可能会更具价值。”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专业活动、生活经验、老师建议都可能成为研究问题的来源。 这里需要解释和说明的是,在中文中“问题”有多重意义,而英文中question、problem、issue各具有特定的意义所指。我们用三个动词就可以解释这三个词的意义了:“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和“讨论问(议)题”。在学术研究中

可能为了“解决问题”而要提出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所有的“解决”“回答”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讨论的问题。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回答问题”。通常我们会说,“伟大的科学研究工作常常出于解决某一急迫的实际问题。” 2.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如何?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价值观不同,对研究问题的认识也不同。马克斯威尔把研究问题划分为三类,它们是一般化问题(genericquestions)和具体化问题(particularisticquestions)、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变量问题和过程问题。也有方法研究学者认为,“大量的教育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相互关联的三类形式:描述性问题正在发生什么?因果性问题是否有系统性的作用?过程性或机制性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或怎么发生的?”我们把问题基本上分为三类,即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通俗地说,在研究中时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怎么办”的问题。 3.问题的表述方式 研究者应该以有助于实现实践目的的方式提出研究问题,而不应该把这些研究的目的隐藏在研究问题本身中。并且研究问题必须是通过研究能够得到解答的问题,研究必须是真正可以实施的。“如果提出一个没有哪个研究能够回答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无论是因为无法获得回答问题的资料,还是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严重的效度威胁。” 如果把研究问题划分为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那么通常会有如下说法:提出研究问题时,要以研究对象所说或所报告的方式,或者以直接观察到的方式,而不是以信念、行为或因果推论的方式提出。 4.问题和选题的关系

博士后的开题报告.doc

博士后的开题报告 1. 不均匀铁基超导体中自旋动力学的研究 报告人: 高绎 主要内容: 在铁基超导体中,超导相紧邻着反铁磁相出现,因此人们猜测反铁磁自旋涨落有可能是铁基超导体中超导产生的机理。要确定超导机理,最基本的信息是要知道超导能隙函数的结构—在动量空间中电子对的强度和相位。在由声子机制引导的传统超导体中,超导能隙函数在动量空间中的各点有相同的强度和相位(s波对称性),而在由自旋涨落引导的超导体中,超导能隙函数在由反铁磁自旋涨落的特征波矢Q所连接的两个费米动量上会呈现相反的符号。因此,动量空间中就会出现零能隙的平面(超导能隙函数为零处)。如果零能隙的平面与费米面相交(交点称为节点),那么低能的准粒子态就会在节点附近出现。 但是对于铁基超导体来说,费米能级处有多条能带穿过,从而产生了分别位于点和M点处的彼此不相连的二维空穴型和电子型费米面。由于空穴型和电子型的费米面形状、大小都相似,因此这些费米面之间的准嵌套就会产生特征波矢位于Q=(π,π)处的自旋涨落。如果这种自旋涨落导致了电子配对,那么在空穴型和电子型的费米面之上,超导的能隙函数就会符号相反,从而导致所谓的s±波对称性。

一个具有s±波对称性的超导体,其低能的准粒子激发谱与传统的s波超导体无法区分,这是因为费米面上不存在零能隙的节点。的确,穿透深度测量以及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观察到超导能隙的大小在所有费米面上都为有限值,没有零点的存在。因此为了区分s±波超导体与传统的s波超导体,必须由对相位敏感的实验来确定空穴型和电子型的费米面上超导能隙函数的相对相位。我们的目的就是从理论上解释并预言各种对相位敏感的实验所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从而确定铁基超导体中超导能隙函数的结构。另外一方面,为了考察磁性与超导间的关联,研究自旋密度波的存在与否对超导性质的影响也是重要手段之一。之前的研究关注的多是均匀超导体的性质,但是,当超导体中存在由杂质和外加磁场所引起的不均匀性时,所表现出的一些物理现象有助于分析超导序参量的对称性以及磁性与超导间的 关联。为此,我们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理论上研究自旋动力学,着重于自旋磁化率受杂质和外加磁场的影响。分析和研究自旋磁化率受杂质和外加磁场的影响时,重点研究s±波和s波对称两种情况。 2. 理论上研究当杂质和外加磁场在系统中引起自旋密度波时,自旋动力学随之而产生的变化。 2. 异形磁电复合材料磁电系数频率响应的研究 报告人: 吴高建 主要内容: 近年来由于磁电效应在传感器,换能器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人

最新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最新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1.选题背景 在当今社会上,应试教育已经是普遍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教育制度,不论中小学生,还是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都必须面临考试。而现在许许多多的在校大学生们都需要通过考试,从而获得学分,当获得足够多的学分时,才能够顺利毕业;否则将面临无法毕业的情况。可是,现在的大学校园生活里,学生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淡薄,许多学生把精力、心思都放在社团活动或者是兼职等方面上。已经不再像高中时期那样,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也有不少大学生平时总是逃课或者是不听课,导致一点知识都没有学进去,然而,不管怎样在大学里,所有学生都必须通过考试来获得学分,而且想要申请一些奖项时,申请条件中总会有要求学生的成绩要很好,所以这时成绩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认真学习过的学生而言,要顺利通过考试,那是相当有难度的,于是,他们为了通过考试,盲目地选择了作弊。 2.选题意义 当代社会,诚信问题已经是大众所关注的焦点,现在许多公司或者是招聘单位都会明确表明他们需要的人才具备诚信的品质。因为诚信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诚信往往与许多事情有关系,例如:商品质量、公司信誉度、员工素质等等,诚信往往能够决定一个单位的存亡问题,所以对于要在社会建立一个立足点,诚信是必不可少的。 核心概念的界定 作弊一词的含义,在《当代汉语词典》中,是指用欺骗的手法做违法乱纪或不合规定的事情。 (二)文献综述 我国已有许多学者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进行研究,探讨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大学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纳米氧化锌制备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摘要: 本文对均匀沉淀法和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氧化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及对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进行探索,研究表明:均匀沉淀法和直接沉淀法在液相制备纳米氧化锌有明显优势。直接沉淀法中用草酸铵为沉淀剂制备纳米氧化锌。在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关键是控制硝酸锌的浓度、草酸铵的浓度以及滴加速度、表面活性剂加入时间。纳米氧化锌在可见光区的优良透光性以及紫外光区强的吸光率能用于制备防晒化妆品。 关键词:氧化锌,均匀沉淀法,表面活性剂,直接沉淀法,吸光率 一、纳米技术: 纳米科学与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0.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研究的内容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纳米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其中,纳米物理学和纳米化学是纳米技术的理论基础,而纳米电子学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内容。 纳米材料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当物质尺度小到一定程度时,则必须改用量子力学取代传统力学的观点来描述它的行为,当粉末粒子尺寸由10微米降至10 纳米时,其粒径虽改变为1000倍,但换算成体积时则将有10的9次方倍之巨,所以二者行为上将产生明显的差异。纳米粒子异于大块物质的理由是在其表面积相对增大,也就是超微粒子的表面布满了阶梯状结构,此结构代表具有高表面能的不安定原子。这类原子极易与外来原子吸附键结,同时因粒径缩小而提供了大表面的活性原子[1]。 就熔点来说,纳米粉末中由于每一粒子组成原子少,表面原子处于不安定状态,使其表面晶格震动的振幅较大,所以具有较高的表面能量,造成超微粒子特有的热性质,也就是造成熔点下降,同时纳米粉末将比传统粉末容易在较低温度烧结,而成为良好的烧结促进材料。 一般常见的磁性物质均属多磁区之集合体,当粒子尺寸小至无法区分出其磁区时,即形成单磁区之磁性物质。因此磁性材料制作成超微粒子或薄膜时,将成为优异的磁性材料。 纳米粒子的粒径(10纳米~100纳米)小于光波的长,因此将与入射光产生复杂的交互作用。金属在适当的蒸发沉积条件下,可得到易吸收光的黑色金属超微粒子,称为金属黑,这与金属在真空镀膜形成高反射率光泽面成强烈对比。纳米材料因其光吸收率大的特色,可应用于红外线感测器材料。 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介电限域应都是纳米微粒和纳米固体的基本特征,这一系列效应导致了纳米材料在熔点﹑蒸

MoS2电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二章计算及实验原理

第1章计算及实验原理 2、1引言 研究M0S 2电催化性能首先需要知道其催化原理及催化性能如何测试。本章 主要从理论模型的计算与实验原理方向进行叙述 : (1) 介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目的在于计算并理解 M O S 2材料结 构、形貌对于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寻找M O S 2电催化活性位点,对于正确设计实验 起着必不可少的指导作用。 (2) 介绍本文中主要使用的M0S 2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原理,包括液相剥离法、 水热法与微波辅助法,主要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及特点。 ⑶介绍M O S 2电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的测试与材料表征测试原理,包括:透射 电 子显微镜(TEM)、X 射线衍射(XRD)与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并探索它 们在本课题中的应用。 2、2理论计算 为探究M O S 2这种材料对于电化学催化的活性位点,本文采用了基于密度泛函 理论(De nsity Fu nctio nal TheoryQ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第一性原理就是指 基于量子力学的方法,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获取多粒子系统的各种参数,如系统总 能量、固体能带、热导率、光学介电函数等。由于多粒子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直接 求解这一系统的薛定谔方程并不现实。在计算过程中,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近似,将 粒子的物理性质用粒子态密度函数描述。密度泛函理论由 Hebenberg 与Kohn 提 出,此外Kohn 与Sham 建立了科恩-沙姆(Kohn-Sham)方程[23],该方程为进行密度泛 函理论近似提供基础。 在求解Kohn-Sham 方程时需给出确定的交换关联能,常用方法包括由Kohn 与 Sham 提出的局域密度近似法(Local Density Approximaten,LDA)与 Perdew 等 人提出的广义梯度近似法(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GGA)。本文在计算 时采用GGA 近似方法,这种方法认为电子密度就是非均匀的。 通过引入电子密度 的梯度,得到GGA 近似下的交换相关能泛函: [2 V KS [ (r)]] i (r) E i i (r) V KS [ (r)] v(r) dr - (r ) E XC [] r r (r) N 其中(r) i (r) 2 (2-1) i 1

纳米氧化铁制备及改性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高盛学号:P1001130908 所在学院:浦江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设计(论文)题目:纳米氧化铁制备及改性研究 指导教师:陈洪龄教授 2017 年3月2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4月26日”或“2004-04-2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1]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常常会表现出与其块状材料迥异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及独特的化学性质,这就产生了四个方面的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及量子尺寸效应。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混沌物理、量子力学、介观物理、分子生物学)和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核分析技术)结合的产物。 氧化铁可用于油漆、橡胶、塑料、建筑等的着色,是无机颜料,在涂料工业中用作防锈颜料。用作橡胶、人造大理石、地面水磨石的着色剂,塑料、石棉、人造革、皮革揩光浆等的着色剂和填充剂,精密仪器、光学玻璃的抛光剂及制造磁性材料铁氧体元件的原料等。 二.课题研究方向 1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合成 氧化铁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超顺磁性质,成为目前生物医学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纳米材料,在磁共振成像和肿瘤治疗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合成路线可以分为三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化学方法是生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最被引用的方法。 1.1氧化铁纳米颗粒合成的物理方法 生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物理方法是自上而下的方法,这涉及将大颗粒制动成纳米颗粒尺寸。已经报道了生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不同物理方法,例如粉末和球磨,以及电子束光刻方法。虽然物理方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但是难以控制合成粒子的尺寸。 粉末和球磨法 机械粉末和球磨技术也称为机械化学或机械合金化技术。它利用冲击将微米尺寸的铁前体还原为纳米尺寸。颗粒在围绕其轴线旋转的中空圆柱壳内产生。它被作为研磨介

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010700015 徐小鸿 一.研究的背景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二、研究目的: 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 为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2、加强家校联系,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进行指导,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 3、有计划地推行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留守儿童之家”工程,为留守儿童创建健康、安全、平等的成长环境。 四、国内外相近课题研究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