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知识题库(一).

免疫规划知识题库(一).
免疫规划知识题库(一).

免疫规划知识题库(一)

1、预防接种皮下注射一般反应的局部反应什么时间出现和消退,有何症状?

答:一般数小时至24小时出现,也有超过24小时者,注射局部出现红肿浸润,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有的伴有局部淋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

2、皮内卡介苗接种后,多长时间出现局部红肿,什么时间结痂形成疤痕?

答:皮内卡介苗接种后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3-5周结痂,形成疤痕。

3、简答预防接种局部反应治疗方法?

答:①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②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③卡介苗局部反应局部不能热敷。

4、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应当在发现后多长内,向什么部门报告?

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5、预防接种概念:

答:是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进入机体,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6、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疫苗出现哪些情况一律不得使用。

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7、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新增的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包括:(缺一种不得分)

答: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出血热,炭疽,钩体病。

8、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资料,包括哪些?(缺一条不得分)

①预防接种工作流程;②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第二类疫苗的接种服务价格等;③接种服务咨询电话;④宣传资料。

9、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内容:

答: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儿童监护人姓名、现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日期和人数、主要临床经过、就诊单位、临床诊断、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日期等。

10、暴发的概念:

答: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内,短时间内突然有显著增多的病人出现,这些病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11、请回答免疫程序概念:

答:指对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预防相应传染病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剂次、次序、剂量、部位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体规定。

12、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合格接种判定标准?

答: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②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③剂次间间隔时间正确;④有准确的儿童出生日期和接种日期记录。

13、医学大专毕业生参加当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且考试合格,能否参与预防接种?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考试合格后,必须经过注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证,经过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才能参与接种工作。

14、我县某乡某村张某在县城工作,其子生于2003年5月10日,于2008年2月随父母到县城上托儿所,该儿童是否属于流动儿童,应如何接种疫苗?

15、两种不同的注射剂减毒活疫苗能否在同一部位接种?如未同时接种,则应间隔多长时间以上?

答:不能;4周。

16、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时间,不得提前。请简答乙脑疫苗、A群流脑最小免疫

起始时间:

答:乙脑疫苗8月龄、A群流脑6月龄。

17、冰箱存放疫苗时,底部应留有一定的空间,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多大的空隙?三联疫苗能否存放在冰箱门内搁架上?

答: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疫苗不应放置冰箱门内搁架上。

18、乡级防保站在接到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及时按照有关要求作什么工作?

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9、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询问、记录受种者什么内容?

答: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20、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概念(包括主要症状)?(答不出症状的,不得分):

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21、预防接种卡(簿)的管理期限是多长?

答: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

22、供应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注射器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应有标明什么字样及专用标识?

答:“免费”字样及“免疫规划”专用标识。

23、每台冰箱均应配有温度计,什么时间观察温度?间隔不能小于多长时间?填写什么表格?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1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并填写“冷链设备温度记录表”

24、责任报告人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应在多长时间内向什么部门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答: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监部门不答可扣分)报告。

25、乙脑减毒活疫苗完成基础免疫的时间要求

答:乙脑减毒活疫苗<12月龄完成。

26、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12月龄完成。A群流脑疫苗≤18月龄完成。甲肝疫苗≤24月龄完成。

27、检查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

答:将被检和对照的正常疫苗安瓿同时摇匀后静止竖立,如被检疫苗在短时间(5~10分钟)内与对照疫苗相比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较清,即可判断被检疫苗冻结。

28、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应再次查验核对什么内容?

答:应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无误后予以接种。

29、我市现扩大免疫规划的疫苗包括:

答: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包括普通百白破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流脑疫苗(A群和A+C群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

30、接种单位(含预防接种点)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少一条不得分)

答:①、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②具有经过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③具有符合《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乡级以上预防接种门诊还应具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等办公条件。

31、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常规免疫的疫苗完成基础免疫有一定的的时间要求,问12月龄内完成的疫苗和18月龄及24月龄完成的疫苗分别是哪些?

答:<12月龄完成: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18月龄完成:A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24月龄完成。

32、第1剂次A+C群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时间:A+C群流脑疫苗2剂次间隔时间:

答:间隔≥12个月;≥3年

33、疫苗的分发领取原则:

答:“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

34、简述皮肤消毒方法、步骤:

答: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

5cm,待凉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35、皮内接种卡介苗者,什么时间在局部出现红肿?,什么时间后结痂,形成疤痕(卡疤)?

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形成疤痕(卡疤)。

36、冷链的概念?镇防保站应有哪些设备、设施?

答: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和设备。乡镇防保站应有:冰箱、冰柜、冷藏箱(冷藏包)、冰排及冷链室(安置设备的房屋)等。

37、什么是流动儿童?

答:指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住满3个月的小于等于7周岁的儿童。

38、使用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多长时间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减毒活疫苗间隔多长时间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答:4周;2周。

39、哪几种传染病除按要求进行疫情报告外,还应按规定进行专病报告报告和管理。

40、接种疫苗选择接种部位时注意什么?

答:选择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41、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以内儿童补种疫苗的原则:

答:①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免疫程序进行补种;②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③未完成百白破疫苗的,3-6岁儿童用百白破疫苗,7-11岁儿童使用白破疫苗;④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以下未达到3次的,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以上未达到4次(含强化免疫)的,应补种完成4次;⑤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未达到2剂次的,补种完成2剂次。

42、疫苗注射时有损耗系数(参考标准)请回答单人份、2人份、3人份、4人份和≥5人份疫苗的损耗系数参考标准:答:单人份疫苗1.05(脊灰糖丸1.1);2人份疫苗1.2;3人份疫苗1.5;4人份疫苗2.0;≥5人份疫苗2.5。

43、接种单位在接收疫苗时应核对和记录的内容。(对7项及以上得分)

答:应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等内容进行核对,做好记录。

44、注射器的损耗系数是多少?

答:注射器1.02。

45、第一针新生乙肝的接种原则是什么?

答:设有产科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谁接生,谁接种”的原则进行接种、2、3针到户口所在地的防保站接种。

46、简答卡介苗、麻疹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脊灰疫苗的保存和运输温度。

答:卡介苗在2~8℃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麻疹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在8℃以下的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脊灰疫苗在-20℃以下或2~8℃避光保存和运输。

47、接种前应准备的药品、器械有哪些?(75%乙醇、无菌干棉球或棉签、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1:1 000肾上腺素、安全盒必答,少两项不得分)

答:准备75%乙醇(95%乙醇)、镊子、棉球杯(缸)、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1:1 000肾上腺素、注射器毁型装置或安全盒、污物桶等。

48、在儿童出生多长时间办理预防接种证?什么情况下需查验预防接种证?

答:出生1个月内;入托、入学时。

49、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部分受种者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附剂不易吸收,易出现什么现象?如何处理?

50、责任报告人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向什么机构报告?填写什么表?

答: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记录表”。

51、简答乙脑减毒活疫苗免疫程序与注射途径。

答:乙脑免疫程序为:共注射3剂,出生8个月基础免疫第一剂,1.5-2岁和6岁注射第二、三剂(加强);注射途径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肌内注射。

52、简答接种一般反应的表现和局部反应的处理。

答:一般反应的表现: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局部反应的处理:轻度

局部反应一般不需处理,较重的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天数次,每次10-15分钟;卡介苗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

53、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含吸附剂的疫苗应注意什么?

答: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含吸附剂的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匀。

54、免疫球蛋白能否和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A群流脑疫苗1、2剂次间隔时间?

答:不能;间隔3个月。

55、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可由什么人员进行诊断。接种流感疫苗引起的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是否应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应由县级以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进行诊断;是应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56、计免信息资料分统计资料和非统计资料,请分别说出统计资料的分类和非统计资料包括哪些?

答:统计资料分为:记录表、调查表、和统计报表;非统计资料包括各类业务技术资料、培训教材、召开会议、表彰、宣传等资料,以及种类计划、总结等。

57、计划免疫信息资料中的人口资料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辖区内总人口数、15岁以下各年龄组人口构成资料,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建卡人数、建证人数;儿童流出、流入情况;托幼机构、学校数及学生人数。

58、计免资料中接种资料包括哪些?

答:包括疫苗应种人数、受种人数、接种率、未种原因分析,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调查处理等资料。

59、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概念:

答: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60、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告知受种者或监护人什么内容?

答: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61、简答计免门诊房屋面积标准、计免接种用房应有哪些?

答:总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接种门诊要有候种室、预诊室、接种室,各室有明显标志牌。

62、防保站预防接种门诊应配备什么消毒设备?必备什么急救药品?

答:应配高压消毒锅、紫外线灯;1:1000肾上腺素。

63、疫苗皮下注射的方法是否正确?

①、注射部位是上臂三角肌中部;②右手持注射器,斜面向上;③与皮肤成30度--45度角;④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回血注入疫苗。

答:①③错误,①注射部位是上臂三角肌下缘附着处;③与皮肤成30度--40度角。

64、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发热程度分几度,具体值分别是多少?

分轻、中、重三度,轻度37.1-37.5度,中度37.6-38.5度,重度≥38.6度.

65、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在接种后什么时间出现发热?持续时间多长?

答:接种灭活疫苗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注射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的时间稍晚。

66、简答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全身)治疗?

答:①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它疾病;②严重者可对症处理;③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送医院观察治疗。先物理降温后用药

67、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局部红肿程度按什么划分,如何表示?

答:注射局部有红肿浸润,按纵横平均直径划分为弱反应、中反应、强反应,弱、中、强的红肿直径分别为了≤2.5cm;2.6--5.0cm;>5.0cm。凡发生局部淋巴管/淋巴结炎者均为局部重反应。

68、督导方案包括的内容:

答:包括督导的目的、内容、地区或单位、时间、范围等。

69、使用冻干疫苗时,如何稀释疫苗?

答:使用冻干疫苗时,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沿安瓿内壁缓慢注入,轻轻摇荡,使疫苗充分溶解,避免出现泡。

70、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现场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1)访视病人与临床检查:主要了解病人的预防接种史、既往健康状况、家族史或变态反应史,调查初次发病时间与预防接种时间的关系,对病人进行临床检查,包括主要症状和体征和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已采取的治疗措施、

效果等。(2)收集预防接种相关信息,包括①疫苗的进货渠道、供货单位的资质证明、购销记录,疫苗的运输条件和过程,观察目前疫苗贮存条件和冰箱温度记录、冰箱是否存放其他物品,接种疫苗的种类、生产单位、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来源、领取日期、同批号疫苗的感观性状;②接种服务组织形式、接种现场情况、接种时间和地点、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资质;③接种实施情况,接种部位、途径、剂次和剂量,打开的疫苗何时用完,安全注射情况、注射器材的来源、注射操作是否规范;④接种同批次疫苗其他人员的反应情况,当地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

71、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报告的内容有哪些?

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描述;②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的诊断、治疗及实验室检查;③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④疑似预防接种异常的原因分析;⑤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初步判定及依据;⑥撰写调查报告的人员、时间。

72、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15种疾病包括:

答:乙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出血热,炭疽,钩体病。

73、乡级防保组织职责:

答:①、根据上级的要求,组织开展或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保证预防接种注射安全;对接种单位开展督导。

②、提出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使用计划,建立疫苗和注射器领发登记,做好疫苗和注射器管理。

③、开展冷链温度监测,指导接种单位冷链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④、进行常规接种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

⑤、开展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活动和对接种人员进行培训。

⑥、收集、汇总、报告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⑦、负责预防接种服务的乡级防保组织,同时承担接种单位的职责。

74、接种单位职责:

答:①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项技术规范要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②制订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做好疫苗管理,保证疫苗冷链。

③按照有关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对预防接种个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及时发现流动儿童,按规定建卡(证),给予接种或补种。

④开展常规接种率报告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

⑤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

⑥开展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活动。

⑦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75、简述免疫规划疫苗的保存和运输温度:

答: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在2~8℃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在8℃以下的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脊灰疫苗在-20℃以下或2~8℃避光保存和运输。-20℃以下保存有效期为2年,2~8℃保存有效期为5个月。

76、简述冷链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①冷链设备应按计划购置和下发,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做到专物专用,不得存放其他物品。②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置,正确使用,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③各级冷链管理、维护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接种单位应对疫苗储存设备进行维护。④制订冷链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包括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单、到货通知单及验收报告书等),填写“冷链设备档案表”。⑤对储存疫苗的冷链设备进行温度记录,保存2年备查。⑥对冷链设备、设施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⑦对所使用冷链设备运转状态进行监测,每年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冷链设备运转状况报表”。⑧冷链设备的报废,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77、接种前应准备的药品、器械:

答:准备75%乙醇、9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1:1 000肾上腺素、注射器毁型装置或安全盒、污物桶等。

78、AEFI调查内容:

答:基本情况,既往史,可疑疫苗情况,稀释液情况,注射器情况,接种实施情况,临床情况,其它有关情况,诊断或鉴定结论。

79、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概念:

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80、暴发的概念:

答: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内,短时间内突然有显著增多的病人出现,这些病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81、种时的受种对象包括哪些儿童?

答:包括本次应种者、上次漏种者和流动人口中的未受种者。

82、注射器吸取疫苗时,如何抽吸疫苗?

答: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下插入安瓿的液面下,吸取疫苗。

83、责任报告人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向什么机构报告?填写什么表?

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记录表”。

84、AEFI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医疗机构、接种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为AEFI的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人发现AEFI后应填写“AEFI登记表”

85、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按照《条例》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做好疫苗的计划、分发和储运等管理工作。按照“保证供应,防止浪费,合理调整计划”的原则加强疫苗和注射器管理。

86、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地区

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在儿童出生1个月内录入儿童的基本信息,在每次接种完成后5天内录入疫苗接种信息;以村为单位接种的地区,村级接种单位在每次接种完成后5天内将预防接种个案记录提交乡级防保组织,然后由乡级防保组织在5天内完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录入完成后立即上传国家信息管理平台。

87、AEFI按发生原因分类: 一般反应及异常反应(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及实施差错事故(预防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反应。

88、AEFI表示什么?

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89、乙肝疫苗安瓿开启后50分钟能否使用?卡介苗安瓿开启后40分钟能否使用?乙脑灭活疫苗上午12点安瓿开启,盖上无菌干棉球放入冰箱内,下午2点上班后取出,还能否给应种儿童接种?

答:乙肝疫苗安瓿开启后50分钟能否可以使用;卡介苗安瓿开启后40分钟

不可再用;不能再给儿童接种。

90、级计免资料如何管理?

答:应根据资料数量,每半年整理一次,年底分类装订成册,建档立卷,登记编号,指定专人妥善保管。

91、脑疫苗、和乙肝疫苗的接种途径?

答:流脑疫苗接种途径是: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乙肝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内(肉)注射。92、乡级防保站储存疫苗的数量是多少?

答:具备冷藏条件的乡级防保站储存疫苗量不得超过1个月。

93、冻制冰排的注水量是多少?冻制时间是多长?

答:90%;24小时。

94、卫生行政部门对乡镇计免工作督导检查的内容是什么?(答对4项得分)

答:①设备装备是否符合冷链装备基本模式;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③设备使用是否正确;④设备有无专人管理和保养及保养情况;⑤设备损坏及维修及记录情况;⑥设备温度记录情况。

95、应急接种的概念?

答: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对易感人群开展的预防接种活动。

96、下列消毒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注射疫苗前要进行消毒,方法是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消毒后,再用2%碘酊消毒,待凉干后立即注射。

答:不正确,不能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97、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报告接种率评价内容包括哪些?

答:①及时率、完整率、正确率评价;②可靠性评价;

98、疫苗常规报告接种率评价的正确率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答:评价报表中有无逻辑性、技术性错误,及逻辑性、技术性错误的单位数占应报告单位数的比例。

99、某儿童,男,2008年7月8日出生,2008年10月11日到某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三联疫苗,疫苗质量合格,门诊助理医师王某为该儿童注射疫苗,注射部位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下缘附着处,皮肤消毒立即注射疫苗,注射器与皮肤角度75度,进针深度为针头的1/2,注射后抽出针头并用酒精棉签按压片刻;问接种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

答:不正确,一是起始月龄不正确,不足3个月;二是注射部位应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三是应在皮肤消毒凉干后注射;四是进针角度应为90度;五是进针深度为针头的2/3;六是注射后应用消毒干棉签按压针眼部。

100、某儿童,男,2008年3月10日出生,2008年10月11日到某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三联疫苗,该儿童体温37.4度,无过敏史,疫苗冻结后在常温下自然溶化,无沉淀,门诊助理医师为该儿童注射疫苗,操作规范,接种后8小时体温达38.8度,经休息对症处理体温恢复正常,2周后,局部出现红肿、硬结和疼痛,硬结直径6mm,经热敷、抽取脓液,应用抗菌素治疗后痊愈,问该儿童出现的接种反应是不是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答: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因为一是有预防接种禁忌症(发热),二是疫苗质量不合格(冻结过)。

101、某儿童于2008年7月12日接种流脑疫苗后,出现头痛、发热、浑身无力,对症处理后不见好转,并出现了高热、惊厥、嗜睡等症状,后转入县人民医院治疗,诊断为流行性脑膜炎,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未留后遗症,共花费医疗费3000余元,经县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诊断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家属要求补偿经济损失,问家属的经济损失应由谁承担。

A、接种单位;

B、县疾控中心;

C、疫苗生产企事业;

D、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

102、什么是应种人数?

答:指到本次接种时,在接种单位辖区内,常驻户口和流动人口中达到免疫程序规定应接受某疫苗(某剂次)接种的适龄儿童人数,加上次接种时该疫苗(某剂次)应种儿童中的漏种者。

103、受种人数?

答:指本次接种中,某疫苗(某剂次)应种人数中的实际接种人数。

104、接种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某疫苗(某剂次)接种率=某疫苗(某剂次)实际接种人数/该疫苗(该剂次)应种人数×100%。

105、每次接种后几天内统计接种情况并上报什么机构?

答:接种后5天内统计接种情况,并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106、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什么情况进行什么工作?

答:对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进行抽样检查。

107、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接种率调查时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答:调查内容包括:①适龄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的合格接种率和原“五苗”全程覆盖率、乙肝疫苗的首剂及时接种率,卡介苗疤痕率等;②不合格接种的原因;③未接种的原因。

108、疫苗免疫成功率指标是评价接种效果的重要指标,要求达到的≥80%和≥85%的疫苗分别是哪些?

答:要求接种成功率≥80%的疫苗是卡介苗;≥85%的疫苗为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

109、发现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报告给什么机构?

答: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110、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内容包括哪些?

答:①开展常规报告,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报告时限,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疫情报告,同时对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麻疹、乙肝进行专门报告;出现暴发、流行时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②对脊髓灰质炎的监测实行主动监测和“零”病例报告。③对发生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随访;④定期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漏报调查;⑤定期统计疫情、分析疫情动态,进行疫情预测,并向有关部门通报。

111、撰写疫情暴发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前言;?描述暴发过程;?分析暴发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价;?疫情预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和建议。

112、计划免疫信息资料的类型包括哪些?

答:分统计资料和非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分记录表(接种记录、疫苗领发记录、冷链温度记录、使用注射器材记录)、调查表(疫苗针对传染病的个案调查表)、统计报表(疫苗接种率、免疫针对传染病报表);非统计资料是指仅需归档保存以备今后查询的各类资料,包括种类业务技术资料、培训教材、召开会议、表彰、宣传等资料,以及种类计划、总结等。

113、乡级免疫规划需要的信息资料包括哪些?

答:①人口资料:辖区内总人口数及15岁以下各年龄组人口构成资料;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建卡建证人数;儿童流出、流入人数;托幼机构、学校数及学生人数;②疫情资料: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免疫史等;③接种资料: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种人数、受种人数、接种率、未种原因分析;接种反应和事故调查处理资料等。④第一类秧苗的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疫苗接收、购进记录及使用情况等;⑤冷链设备及接种器材使用管理情况;⑥种类宣传资料。

114、免疫规划个案调查表分哪两类?

答: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

115、需要进行主动监测并进行旬月报告的是哪几种疾病?

答: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

116、对乡级免疫规划资料的管理有什么要求?

答:乡级及乡级以上单位根据资料数量,每半年整理一次,年底分类装订成册,建档阅卷,登记编号,在本单位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妥善保管。

117、免疫工作督导分哪两类?我县对村级督导包括哪些内容?乡对村级督导的频率是多少?

答:分常规督导与专项督导;对村级的常规督导主要是疾病监测,专项督导主要是AFP病例监测、控制麻疹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等工作。乡对村级每年至少进行2次督导。

118、免疫规划考核的主要指标包括哪些?

答:①建卡建证率;②卡证填写符合率;③疫苗合格接种率;④国家免疫规划五种疫苗覆盖率;⑤报表报告完整率;

⑥报表、报告及时率;⑦流动人口接种率;⑧疫苗使用率;⑨免疫成功率;⑩抗体阳转率;⑾卡介苗疤痕率;⑿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转率;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⒁发病率;⒂死亡率;⒃年龄别发病率;⒄传染病漏报率;⒅校正发病率;⒆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指标。

119、皮下与肌肉注射的疫苗分别包括哪些?

答:皮下注射的疫苗有: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乙肝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等;肌肉注射的疫苗包括:百白破三联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等。

120、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主要包括哪些?(最少记6种)

答:无菌性脓肿、热性惊厥、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等)、多发性神经炎、臂丛神经炎、癫痫、脑病、脑炎和脑膜炎、脊灰相关病例、淋巴结炎。

121、预防接种后的其他不良事件有哪些?

答:局部化脓性感染(局部脓肿、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蜂窝织炎)、全身化脓性感染(毒血症、败血症)、晕厥、癔症和群体性癔症。

免疫规划知识

122、哪几种传染病除按要求进行疫情报告外,还应按规定进行专病报告报告和管理。

答: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麻疹。

123、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部分受种者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附剂不易吸收,易出现什么现象?如何处理?

答:形成硬结;局部热敷。

(整理)免疫规划培训考试题库

巩义市2013年免疫规划培训试卷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25分 1、儿童超过个月未接种卡介苗,接种前需做试验;接种卡介苗后,经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接种卡介苗;岁以上儿童即使以前未接种过卡介苗,也不需要再补种。 2、某儿童因病1岁前未接种过疫苗,现已痊愈要求接种,现在一次最多可接种种注射疫苗和种口服疫苗。 3、盛夏某一天,早上就酷暑难耐,人们都躲到空调屋内、树荫下,家无空调的儿童甲前来接种疫苗,如你在接种门诊接诊,应选择。 4、儿童个月前不需要添加辅食,儿童头发稀疏发黄是缺乏维生素,临床上母乳喂养儿童常发生大细胞性贫血,奶粉喂养儿童要注意添加含丰富的辅食。 5、不建议第一类疫苗和疫苗同时接种,不建议不同企业生产的2种以上疫苗同时接种,是为了避免发生异常反应后的补偿纠葛。 6、注射灭活疫苗可以和疫苗同时或间隔时间接种;注射减毒活疫苗同样可以和疫苗同时接种,但两种注射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则必须间隔天以上;同一种疫苗如无特殊规定,2剂应间隔天以上。 7、从进入人体途径上划分,接种方法一般分为、、 3种,最安全的应属疫苗。有一种疫苗接种方法与上述都不同,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时间不受限制,可在条件下保存,这种疫苗是。 8、奶奶带孙子去接种疫苗,述说孩子健康,今天没精神、不爱玩,查体温37℃,

今天应种某疫苗,如你是接种医生,应。 9、一儿童今天刚好1岁,3天前张医生安排接种糖丸3、麻风、乙脑疫苗,今天来接种第三剂百白破,李医生对家长说,间隔时间太短,不能接种,他说的对吗?。 10、某接种门诊门庭若市,工作人员做不到每个人接种当时录入信息网络,都是事后录入,25天前小张给甲儿童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预约10天前接种HIB4,甲儿童因故直到今天才来,今天甲儿童2岁零2天,工作人员小王查看到接种证预约栏最后写的是HIB(HIB前写的是百白破),就接种了乙脑2,导致甲肝、乙脑2间隔不符合规定,这次差错出现后,科长不仅批评了小王,还批评了小张,小张被批评的原因是对容易出错的疫苗乙脑2,不仅要在预约栏写出来,还要重点标示、重点告知家长,你认为科长批评的对吗?,间隔短会造成其中一种疫苗免疫效果受影响,应该补种的疫苗是。 二、判断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冰箱温度调节一般在春秋末,某些温控器在控制旋钮上带有刻度或数字,数字越大越冷,平时依据监测结果调节。() 2、.流动儿童季报表中“儿童总数”是当季度3个月月报表中“儿童总数”之和() 3、安剖启开后,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4、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征侯群。() 5、冻结过的百白破、乙肝疫苗解冻后仍然可以使用。()

免疫规划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免疫规划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福龙乡2013年免疫规划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从哪年开始实施,,C, A、1978年 B、1982年 C、2007年 D、2008年 2(我国于____ 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C, A、1998 B、2000 C、2002 D、2004 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____:,D,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4. 接种消毒应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___。,D, A、2Cm B、3Cm C、4Cm D、5Cm . 以下哪种接种操作是不正确的,,A, 5 A、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角为肌肉注射 B、卡介苗为皮内注射 C、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为皮内注射 D、百白破疫苗为肌肉注射 6(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多长时间后未用就必须废弃,,B, A、半小时 B、1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7(免疫程序要求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A, A、?28天 B、 ?38天 C、 ?48天 D、 ?58天 8.关于百白破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B,

A、需要肌肉注射 B、是减毒活疫苗 C、属于联合疫苗 D、应在2-8?条件下保存 9.关于麻疹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D, A、预防麻疹 B、是减毒活疫苗 C、为冻干疫苗 D、需要肌肉注射 10.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B, A、口服糖丸疫苗用温开水服用 B、流脑疫苗为皮下接种 C、乙肝疫苗为皮下接种 D、卡介苗为肌肉注射, 11(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是 ____。,C, A、麻腮风和水痘疫苗 B、乙肝和麻疹疫苗 C、百白破和乙肝疫苗 D、乙脑和流脑疫苗 12(儿童在哪种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或应推迟接种疫苗。,D, A、正患有其它传染性疾病者 B、高热 C、严重的过敏体质者 D、以上都是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13.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多长时间再接种麻疹疫苗,,D, A、10天 B、30天 C、 2个月 D、 3个月 14(负责新生儿接生的单位和个人~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为其及时接种 ____

计划免疫培训试题

免疫规划培训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从哪年开始实施?(C) A、1978年 B、1982年 C、2007年 D、2008年 2.我国于____ 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C) A、1998 B、2000 C、2002 D、2004 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____:(D)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4. 接种消毒应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___。(D) A、2Cm B、3Cm C、4Cm D、5Cm 5. 以下哪种接种操作是不正确的?(A)

A、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角为肌肉注射 B、卡介苗为皮内注射 C、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为皮内注射 D、百白破疫苗为肌肉注射 6.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多长时间后未用就必须废弃?(B) A、半小时 B、1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7.免疫程序要求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A) A、≥28天 B、≥38天 C、≥48天 D、≥58天 8.关于百白破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B) A、需要肌肉注射 B、是减毒活疫苗 C、属于联合疫苗 D、应在2-8℃条件下保存 9.关于麻疹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D) A、预防麻疹 B、是减毒活疫苗

C、为冻干疫苗 D、需要肌肉注射 10.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B) A、口服糖丸疫苗用温开水服用 B、流脑疫苗为皮下接种 C、乙肝疫苗为皮下接种 D、卡介苗为肌肉注射; 11.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是____。(C) A、麻腮风和水痘疫苗 B、乙肝和麻疹疫苗 C、百白破和乙肝疫苗 D、乙脑和流脑疫苗 12.儿童在哪种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或应推迟接种疫苗。(D) A、正患有其它传染性疾病者 B、高热 C、严重的过敏体质者 D、以上都是 13.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多长时间再接种麻疹疫苗?(D) A、10天 B、30天 C、2个月 D、3个月 14.负责新生儿接生的单位和个人,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为其及时接种____和____。(C)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获得免疫力的指标是(E) A HBcAg B HBsAg C HBeAg D 抗HBe E 抗HBs 2、关于卡介苗接种下述哪项是正确的(E) A 菌苗为无毒人型活结核菌 B 儿童每隔5年复种一次 C 卡介苗效果是绝对肯定的 D 接种前均需做结素试验 E 使人产生免疫力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 3、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列哪种生物制品人工被动免疫(d) A 抗毒素 B 丙种球蛋白 C 胎盘球蛋白 D 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E 乙型肝炎疫苗 4、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B) A 鼠疫、艾滋病 B 鼠疫、霍乱 C 鼠疫、霍乱、艾滋病 D 鼠疫、霍乱伤寒、副伤寒 E 鼠疫、霍乱、艾滋病、伤寒或副伤寒 5、最易引起胎儿畸形的病毒是(C) A 流感病毒 B 埃可病毒 C 风疹病毒 D 轮状病毒 E 麻疹病毒 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D) A 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 爱国卫生运动 C 预防保健 D 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E 以上都不是 7、接种牛痘后产生对天花的抵抗性,这反映了(A) A、抗原的特异性 B、抗原的交叉反应 C、病毒的超感染 D、先天免疫 E、主动保护 8、类毒素是(C) A、由细菌产生的 B、主要由脂类和糖基组成 C、与外毒素具有相似的抗原相似的抗原性但没有毒性 D、与外毒素有相似的毒性 E、与内毒素有相似的毒性 9、使人群易感染性降低的因素(D)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计划免疫 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除 10、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D) A、计划免疫 B、冷链工程 C、扩大免疫规划 D、冷链系统 E、疫苗供应系统 11、哪种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B) A、卡介苗 B、狂犬疫苗 C、乙肝疫苗 D、流脑疫苗 E、甲肝疫苗 12、百白破疫苗包括(A) A、百日咳灭活菌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C、百日咳活菌苗、白喉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灭活菌、白喉类毒素、破伤风活菌苗 E、百日咳灭活菌、白喉活菌苗、破伤风活菌苗

免疫规划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免疫规划基础知识试题 单位_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 一、单选题 1.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从哪年开始实施?() A、1978年 B、1982年 C、2007年 D、2008年 2.我国于____ 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A、1998 B、2000 C、2002 D、2004 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____:()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4. 接种消毒应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___。() A、2Cm B、3Cm C、4Cm D、5Cm 5. 以下哪种接种操作是不正确的?() A、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角为肌肉注射 B、卡介苗为皮内注射 C、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为皮内注射 D、百白破疫苗为肌肉注射 6.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多长时间后未用就必须废弃?() A、半小时 B、1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7.免疫程序要求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 A、≥28天 B、≥38天 C、≥48天 D、≥58天 8.关于百白破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A、需要肌肉注射 B、是减毒活疫苗 C、属于联合疫苗 D、应在2-8℃条件下保存 9.关于麻疹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A、预防麻疹 B、是减毒活疫苗 C、为冻干疫苗 D、需要肌肉注射 10.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 A、口服糖丸疫苗用温开水服用 B、流脑疫苗为皮下接种 C、乙肝疫苗为皮下接种 D、卡介苗为肌肉注射; 11.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是____。() A、麻腮风和水痘疫苗 B、乙肝和麻疹疫苗 C、百白破和乙肝疫苗 D、乙脑和流脑疫苗 12.儿童在哪种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或应推迟接种疫苗。() A、正患有其它传染性疾病者 B、高热 C、严重的过敏体质者 D、以上都是 13.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多长时间再接种麻疹疫苗?() A、10天 B、30天 C、2个月 D、3个月 14.负责新生儿接生的单位和个人,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为其及时接种____和____。() A、卡介苗、百白破疫苗 B、乙肝疫苗、脊灰疫苗

预防接种测试题及答案

卫生院预防接种知识培训试卷 单位: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60分) 1、基础免疫要求在()内完成。 A、6岁 B、1岁半 C、24个月 D、12月龄 2.预防接种实行居住地管理,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的≤7周岁的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接种服务。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3、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 A、计划免疫 B、冷链工程 C、扩大免疫规划 D、冷链系统 4、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天。 A、≥28 B、≤28 C、≥30 D、≤30 5、流脑A群疫苗共两剂次,两剂次的间隔时间应()天。 A、1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 6、下列那种疫苗接种途径为皮下注射() A、百白破 B、卡介苗 C、乙肝疫苗 D、麻疹疫苗 7、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A、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市卫生局 8、A+C群流脑疫苗接种对象为()。 A、1周岁及以上的儿童 B、2周岁及以上的儿童 C、3周岁及以上的儿童 D、4周岁及以上的儿童 9、承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每年至少应提供()次接种服务。 A、2 B、4 C、6 D、8 10、疫苗接种后,儿童不要离开接种现场,须留观多长时间,发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 A、5~10分钟 B、10~15分钟 C、30~40分钟 11、预防接种卡(簿)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年。 A、3 B、5 C、7 D、15

免疫规划例会培训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免疫规划例会培训试题及答案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按照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我国确定出生()月龄的婴儿开始接种麻风疫苗。 A、5 B、8 C、10 D、12 2、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 A鼠疫、艾滋病 B鼠疫、霍乱

C鼠疫、霍乱、艾滋病 D鼠疫、霍乱、副伤寒 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4、下列哪一项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偶合反应 B.因疫苗特性引起的一般反应 C.因疫苗质量问题造成反应 D.以上均不是5、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AFP病例后,应在内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6、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是将麻疹发病率控制在()以下 A、1/10万 B、1/100万 C、1/50万D.以上均不是 7、以下哪种是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A.血源性传播 B.母婴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以上都是 8、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 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9、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

A:1次B:2次C:3次D:4次 10、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注意应将卡介苗、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存放在,并将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放在接近冰箱,不可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距冰箱底部15cm 内的地方,以免冻结。 A.顶部中部 B.中部顶部 C.底部顶部 D. 顶部底部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题干括号内划“√”,错误请划“#215;”) 1、麻疹是只有儿童才会被感染的传染病,对吗?() 2、在学校预防接种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是异常反应。() 3、发生异常反应后,应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 4、接种单位在购买二类疫苗,不需要向所在地疾控机构报告。() 5、各级各类疾控机构都能向接种单位销售二类疫苗。()

免疫规划测试题有答案

2015 年免疫规划培训试题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需要肌肉注射的预防用生物制品有:( A. 百白破 麻疹疫苗 白破 甲肝灭活疫苗 B. 百白破 麻疹疫苗 白破 2、疫苗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超过( )应废弃 , 活疫苗超过( )应废弃。( 可用灭菌镊子夹取 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 75%乙醇进行皮肤消毒 D.要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 4、接种减毒活疫苗后 ( ) 周 ,可使用免疫球蛋白;使用免疫球蛋白后 毒活疫苗。( C ) 5、-20 C 至8 C 之间可以存放的疫苗包括: 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 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C. 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D. 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 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8、预防接种服务流程正确的是:( A. 通知儿童监护人f 建档、确定接种对象f 实施接种f 留观 C. 百白破 乙肝疫苗 甲肝灭活疫苗 D. 百白破 乙肝疫苗 麻疹疫苗 风疹疫苗 A. 小时 小时 B. 1 小时 小时 C. 小时 小时 D. 2 小时 小时 3、 面关于疫苗接种皮肤消毒的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A. 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分数: 乙肝疫苗 B. C. 可用 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5cm 周,可接种减 A. 4 , 2 B. 2 ,2 C. 2 , 4 D. 4 ,4 A. 麻疹疫苗、 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流脑疫苗 B. 流脑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 C. 麻疹疫苗、 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 D. 流脑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肝疫苗 6、 下列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 :( D ) A. 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B. 功能损害, 7、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由( )成立。 A.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 市级以上医学会, C. 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 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免疫规划培训知识考试题

. . 免疫规划培训知识考试试题分50一、单选题:每题2.5分,共 。年开始实施 1.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从年 D、20081982年 C、2007年A、1978年 B、。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2.我国于2004 、2000 C、2002 DA、1998 B、。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A。≥ 接种消毒应螺旋式的由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4. ,涂擦直径5Cm 、、4Cm DA、2Cm B、3Cm C。以下哪种接种操作是不正确的 5. 、卡介苗为皮注射 B、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角为肌肉注射A 、百白破疫苗为肌肉注射度角为皮注射 D、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C。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多长时间后未用就必须废弃 6.小时、12、6小时 DA、半小时 B、1小时 C。免疫程序要求7.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 58天 D、≥天 C、≥48天38A、≥28天 B、 ≥。8.关于百白破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2-8℃条件下保存、属于联合疫苗 D、应在A、需要肌肉注射 B、是减毒活疫苗 C。9.关于麻疹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D、需要肌肉注射、是减毒活疫苗 C、为冻干疫苗A、预防麻疹 B。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10. 、乙肝疫苗为皮下接种 B、流脑疫苗为皮下接种 CA、口服糖丸疫苗用温开水服用; 、卡介苗为肌肉注射 D 。11.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是 、乙脑和流脑疫苗 C、百白破和乙肝疫苗 DA、麻腮风和水痘疫苗 B、乙肝和麻疹疫苗。12.儿童在哪种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或应推迟接种疫苗 、以上都是、严重的过敏体质者 DA、正患有其它传染性疾病者 B、高热 C 。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多长时间再接种麻疹疫苗13. 3个月、、 2个月 DA、10天 B、30天 C。24小时为其及时接种和14.负责新生儿接生的单位和个人,在新生儿出生后、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 D、乙肝疫苗、脊灰疫苗 C、卡介苗、百白破疫苗A B 脊灰疫苗避免喂奶。15.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 小时 D、230分钟 C、1小时A、15分钟 B、。16. 最不宜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钙缺乏症患者、低体重儿 DA、肛周脓肿患者 B、口腔溃疡患者 C。17.麻疹的潜伏期为、一个月21天 D10~天 C、7~B1A、~5天、6 群流脑疫苗的最小免疫起始时间分别为免疫程序起始时间要求百白破疫苗

2020年关于免疫规划的培训试题及答案

关于免疫规划的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按照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我国确定出生()月龄的婴儿开始接种麻风疫苗。 A、5 B、8 C、10 D、12 2、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艾滋病B鼠疫、霍乱C鼠疫、霍乱、艾滋病D鼠疫、霍乱、副伤寒 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B爱国卫生运动C预防保健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4、下列哪一项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偶合反应B.因疫苗特性引起的一般反应C.因疫苗质量问题造成反应D.以上均不是 5、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AFP病例后,应在内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6、xx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是将麻疹发病率控制在()以下A、1/10万B、1/100万C、1/50万D.以上均不是 7、以下哪种是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A.血源性传播B.母婴传播C.性接触传播D.以上都是 8、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

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9、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 A:1次B:2次C:3次D:4次 10、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注意应将卡介苗、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存放在,并将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放在接近冰箱,不可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距冰箱底部15cm内的地方,以免冻结。 A.顶部中部B.中部顶部C.底部顶部D.顶部底部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题干括号内划“√”,错误请划“×”) 1、麻疹是只有儿童才会被感染的传染病,对吗?() 2、在学校预防接种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是异常反应。() 3、发生异常反应后,应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 4、接种单位在购买二类疫苗,不需要向所在地疾控机构报告。() 5、各级各类疾控机构都能向接种单位销售二类疫苗。() 6、不安全注射可引起血液、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传播。() 7、在实际工作预防接种反应都可以避免。()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1

一.单选题 1、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麻疹是哪类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以上都不是 2、麻疹的皮疹形态是:。() A 充血性斑丘疹 B 出血性斑丘疹 C 充血性丘疹 D 出血性丘疹 3、AFP病例标本可置于中运送。() A密封容器;冷藏B便携袋;冷藏 C密封容器;常温D便携袋;常温 4、关于风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潜伏期6-21天 B 口腔颊粘膜有柯氏斑 C 无色素沉着 D 有杨梅舌 5、前驱期发热,咽痛,起病1-2天内出疹,皮疹为针头大小,红色斑点状疹或粟粒疹,疹间皮肤不充血,皮肤弥漫性潮红,压之退色,退疹时一般无脱屑脱皮,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明显升高,是下列疾病的临床特点?() A 麻疹 B 风疹 C 幼儿急疹 D 猩红热 6、水痘应禁用药?() A抗菌素B激素 C退热药 D龙胆紫 7、目前水痘疫苗是一种。() A 基因工程疫苗 B 灭活疫苗 C 减毒活疫苗 D 多糖疫苗 8、流行性腮腺炎不表现为()。 A呈非化脓性炎症、腮腺管口红肿 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D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9、关于流行性腮腺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很强 B腮腺炎病毒仅存在于人体中 C婴儿没有先天性被动免疫 D男性睾丸炎时需用抗菌素治疗 10.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是() A出生24小时内接种1剂次 B 1岁时接种1剂次

C 18月龄接种1剂次 D 18月龄和24-30月龄各1剂次11.出现甲肝爆发疫情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应尽快为密切接触者注射免疫球蛋白 B最好使用甲肝减毒活疫苗进行应急免疫 C最好使用甲肝灭活疫苗进行应急免疫 D 应将病例尽快隔离治疗 12. 关于我国乙肝流行强度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A我国目前仍为乙肝高流行区 B我国既往是乙肝高流行区,目前已逐渐进入中流行区 C我国既往是乙肝中流行区,目前已逐渐进入低流行区 D我国一直为乙肝低流行区 13. 乙肝病毒不通过以下哪种途径传播?() A 输血传播 B 不洁注射器传播 C 共同饮食传播 D 母婴传播 14. 我国目前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最主要的传染途径是:。() A经输血传播B母婴传播C经微量血传播D经口传播 15、流脑的传染源为__________。() A 带菌者 B 患者 C 带菌者和患者 D 隐性感染者 16、流脑的传播途径:__________。() A 消化道 B 呼吸道 C 血液传播 D 性传播 17、乙脑是由_________传播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A 媒介昆虫 B 飞沫 C 体液 D 以上都是 18、下列不属于乙型脑炎病毒传播媒介的是_________。() A 库蚊 B 蠓、螨 C 苍蝇 D 伊蚊 19、百白破疫苗的接种采用_______。() A 皮内接种法 B 皮下接种法 C 肌内接种法 D 口服法 20、白喉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A 免疫接种 B 白喉抗毒素 C 预防性服药 D 通风换气二.多选题 1、以下哪些疾病可引起发热、出疹症状?()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答案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2016年昌明镇免疫规划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单选题(每题5分) 1.一新返乡儿童,24月龄,接种证示乙肝首珍已及时接种,其余疫苗未接种,该儿童应首选那几种疫苗接种( B ) A.脊灰、乙肝、卡介苗 B.脊灰、麻风、乙脑 C.脊灰、乙脑、百白破 D.脊灰、乙脑、麻腮风 2.A+C流脑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不少于( D )个月。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 3.接种卡介苗以后( C )周左右出现局部红肿、浸润、化脓,并形成小溃疡。 周周周周 4.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D )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E.以上都不是 5.哪种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 B ) 6. A、卡介苗 B、狂犬疫苗 C、乙肝疫苗 D、流脑疫苗 E、甲肝疫苗 7.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A ) 8. 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9. 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10.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11. 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12. E、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28天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 13.下列接种方法错误的是( A ) 14. A、乙肝疫苗臀部注射 B、口服脊灰糖丸 C、皮下注射麻疹疫苗 D、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天接种卡介苗 E、6岁时接种白破二联疫苗 8.活疫苗开启超过( C )分钟不能使用。 分钟分钟分钟分钟 E.以上都不对 9.预防接种的常见技术方法不包括:( D ) 10. A 皮下注射 B 皮内注射 C 肌肉注射 D 静脉注射 10.预防接种应首选哪种注射器:( B ) A 玻璃注射器 B 标准型一次性注射器 C 自毁型注射器 D以上三种均可

免疫规划试题含答案

秋季接种证查验相关知识培训试题 (大庄卫生院20XX年度) 村卫生所村医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题) 1.现行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对象为。 ( 2 )(1)<6岁常住和流动儿童(2)所有达到应种月(年)龄的适龄儿童 (3)所有学龄前常住儿童 2.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出血热疫苗使用: ( 1 ) (1)肌内注射法(2)皮下注射法(3)皮内注射法 3.脊灰疫苗及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天。 ( 3 ) (1)≥15天(2)≥15~30天(3)≥28天 4. 2种减毒活疫苗可以在同一天、在部位接种,若不在同一天必须间隔天。)(2) (1)不同、30天(2)不同、28天(3)相同、28天 5.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可使用免疫球蛋白(Ig);使用Ig后,可 接种减毒活疫苗。 ( 2 ) (1)4周;2周(2)2周;4周(3)1周;3周 6.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合格接种判定标准:( 2 )(1)在12月龄内,接种全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2)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剂次间隔时间正确、有准确出生和接种时间记录 (3)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剂次间隔时间正确、有准确出生和接种时间记录 (二)填空题(每题8分,共5题)

1、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要求<12月龄完成基础免疫的疫苗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18月龄完成的疫苗有 A群流脑;≤24月龄完成的疫苗有甲肝疫苗。 2、请写出下列疫苗的最小起始月龄:脊灰减毒活疫苗 2月龄;百白破疫苗 3月龄;A群流脑疫苗6月龄;麻风(麻疹)疫苗 8月龄;乙脑疫苗 8月龄;甲肝疫苗 18月龄;A+C流脑疫苗 3岁。 3、请写出下列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 ①、乙肝疫苗第1、2剂次间隔≥28天; ②、A群流脑疫苗1、2剂次的间隔时间为≥ 3个月; ③、第1剂次A+C流脑与A群流脑第2剂次之间应间隔≥ 12个月; ④、A+C流脑疫苗2剂次间应间隔≥ 3年; ⑤、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次应间隔 7—10天; 4、受种者接种疫苗后应留观 15—30 分钟。 5、冷链设备应备有温度计,每天 2 次观察冰箱内的温度及运转情况,并填写“冷链设备温度记录表”。温度计应放置在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 1、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中,疫苗出入库应输入疫苗信息,包括:疫苗名称、批号、规格、生产企业、效期、入库数量、批签发号。 2、接种工作人员在进行疫苗接种时,应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双手要洗净。 (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6题) 1、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不必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 2、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询问受种者的接种禁忌。(√) 3、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不必查验预防接种证。(×) 4、糖丸喂服须用热开水。(×) 5、预防接种皮肤消毒可用75%的乙醇或碘酊。(×) 6、冰箱门因经常开启,温度变化较大,门内搁架不宜放置疫苗。(√)(四)、选择题:判断接种合格与否(请结合儿童接种各类疫苗判断):将选项编

预防接种考试题及答案

预防接种考试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院预防接种考试题 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基础免疫要求在()内完成。 A、7岁 B、1岁半 C、24个月 D、12月龄 2.预防接种实行居住地管理,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的≤7周岁的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接种服务。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3、疫苗在保、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 A、计划免疫 B、冷链工程 C、扩大免疫规划 D、冷链系统 4、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天。 A、≥28 B、≤28 C、≥30 D、≤30 5、流脑A群疫苗共两剂次,两剂次的间隔时间应()天。 A、1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 6、下列那种疫苗接种途径为皮下注射()。 A、百白破 B、卡介苗 C、乙肝疫苗 D、麻疹疫苗 7、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A、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市卫生局

8、A+C群流脑疫苗接种对象为()。 A、1周岁及以上的儿童 B、2周岁及以上的儿童 C、3周岁及以上的儿童 D、4周岁及以上的儿童 9、承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每年至少应提供()次接种服务。 A、2 B、4 C、6 D、8 10、疫苗接种后,儿童不要离开接种现场,须留观多长时间,发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 A、5~10分钟 B、10~15分钟 C、30~40分钟 11、预防接种卡(簿)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年。 A、3 B、5 C、7 D、15 12、卡介苗的接种途径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 A、皮下注射 B、皮内注射 C、肌内注射 D、口服 13、预防接种中度反应是()。 A、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发热(腋温)~ ℃ B、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发热(腋温)~ ℃ C、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发热(腋温)~℃ D、局部反应红肿直径的大小~,发热(腋温)~ ℃ 14、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A、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B、接种前皮肤消毒禁用2%碘酊,一律使用75%乙醇。

2016年免疫规划培训试题答案

平桥区2016年免疫规划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按照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我国确定出生(B )月龄的婴儿开始接种麻风疫苗。 A、5 B、8 C、10 D、12 2、下列哪一项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B ) A.偶合反应B.因疫苗特性引起的一般反应C.因疫苗质量问题造成反应D.以上均不是 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AFP病例后,应在内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4、以下哪种是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D ) A.血源性传播 B.母婴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以上都是 5、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A ) 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6、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 B 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A:1次 B:2次 C:3次 D:4次 7、A+C 群流脑疫苗接种途径为 B . A:皮内 B:皮下 C:肌肉 D:口服 8、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 A ”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 A: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 B:先进先出、先产先出 C:先入库先出、短效期先出 D:先入先出、先产先出、长效期先出 9、下列接种方法错误的是( A ) A、乙肝疫苗臀部注射 B、口服脊灰糖丸 C、皮下注射0.5ml麻疹疫苗 D、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天接种卡介苗 10、疑似暴发疫情( A ) A、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7天内连续发生有联系的3例或3例以上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B、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14天内连续发生6例或6例以上有联系的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免疫规划培训试卷

免疫规划培训班测试题(1) 单位:姓名: 请将您选择的答案填在括弧内并填写到答题卡上。 1、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分为()类。 A、甲 B、乙 C、叁 D、两 2.现行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对象为() A.<6岁常住和流动儿童 B.所有达到应种月(年)龄的适龄儿童 C.所有学龄前常住儿童 3.以下几种计划免疫疫苗的接种部位及途径正确的有() A.卡介苗:皮下注射,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B.乙肝疫苗:皮内注射,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C.百白破疫苗:皮下注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 D.麻疹疫苗:皮下注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 4.某村1月份冷链运转时,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应种人数为20,实际接种15人,2月份冷链运转时,有20人满8月龄,加上上次漏种者,2月份应种人数为:() A.20 B.25 C.35 D.15 5.麻疹、新生儿破伤风及AFP“零”病例主动监测应多长时间监测一次:() A.每年 B.每月 C.每旬 D.每天 6.疫苗在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持续保冷,这一保冷系统称为() A、冷链工程 B、扩大免疫规划 C、冷链系统 D、疫苗供应系统 7、哪种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 A、卡介苗 B、狂犬疫苗 C、乙肝疫苗 D、流脑疫苗 8、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 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间隔20天; B、百白破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D、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疫苗开启超过半小时后不能使用 B、灭活疫苗可以在开启两个小时内使用 C、由于精三联是精制苗,不需要在使用前摇匀 D、用碘酒消毒接种麻疹疫苗 10、免疫程序不包括:() A 免疫起始月(年)龄 B 接种剂次 C 接种技术 D 接种剂量11、预防接种的常见技术方法不包括:() A 皮下注射 B 皮内注射 C 肌肉注射 D 静脉注射 12、下面关于疫苗接种皮肤消毒的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 A 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B 可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进行皮肤消毒 C 可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D 要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 13、在接种场所显著位臵公示的相关资料,不包括下列哪种: () A 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等 B 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接种服务价格等 C 疫苗厂家的服务电话 D 预防接种工作流程 14、基础免疫要求在()内完成。 A、7岁 B、1岁半 C、24个月 D、12月龄 15、接种单位至少每()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簿)进行一次核查和整理,剔出迁出、死亡或失去联系()以上的儿童预防接种卡片,由接种单位另行妥善保管。 A、1个月,3个月 B、 2个月,半年 C、季,半年 D、半年,1年 16、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要经常核对疫苗进出情况,每()盘查1次,做到帐、苗相符。 A、天 B、月 C、半年 D、年 18、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A、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市卫生局 19、乙肝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不包括()。 A、发热 B、患急性或慢性炎症病者 C、对酵母粉过敏者 D、高血压患者 20、预防接种卡(簿)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年。 A、3 B、5 C、7 D、15 21、儿童出生后,()内当地接种单位或接种人员为其建立预防接种证。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随意 22、我国确定出生()月龄的婴儿开始接种麻疹疫苗 A、1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8 23、()是预防接种最常用的途径。 A、皮下注射B、肌肉注射C、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 D、静脉注射

计划免疫培训试题[最新]

2011年免疫计划培训试题[最新] 2012年公共卫生科人员免疫规划培训试题 单位: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按照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我国确定出生( )月龄的婴儿开始接种麻风疫苗。 A、5 B、8 C、10 D、12 2、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 A 鼠疫、艾滋病 B 鼠疫、霍乱 C 鼠疫、霍乱、艾滋病 D 鼠疫、霍乱、副伤寒 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 A 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 爱国卫生运动 C 预防保健 D 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4、下列哪一项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A(偶合反应 B(因疫苗特性引起的一般反应C(因疫苗质量问题造成反应 D(以上均不是 5、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AFP病例后,应在内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6、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是将麻疹发病率控制在( )以下 ,、1/10万,、1/100万 ,、1/50万D(以上均不是 7、以下哪种是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 A(血源性传播 B(母婴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 以上都是 8、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 ) 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20天; 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

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9、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0、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注意应将卡介苗、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存放在,并将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放在接近冰箱,不可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距冰箱底部15cm内的地方,以免冻结。 ,.顶部中部 ,.中部顶部 ,.底部顶部 D. 顶部底部 11、A+C 群流脑疫苗接种途径为 . A:皮内 B:皮下 C:肌肉 D:口服 12、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 ”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 A: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 B:先进先出、先产先出 C:先入库先出、短效期先出 D:先入先出、先产先出、长效期先出 13、常见的活疫苗有( ) A、卡介苗 B、乙肝疫苗 C、流脑疫苗 D、百白破疫苗 14、下列接种方法错误的是( ) A、乙肝疫苗臀部注射 B、口服脊灰糖丸 C、皮下注射0.5ml麻疹疫苗 D、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天接种卡介苗 15、疑似暴发疫情( ) A、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7天内连续发生有联系的3 例或3例以上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B、在一个村、幼儿园、学校、工地等集体单位中14天内连续发生6例或6例以上有联系的麻疹、百日咳、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病例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