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像手电筒、汽车灯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的看成是。它们都具有等特点。

2、比平角小120°的角是度角,它比直角小度。

3、钟表上3时,分针与时针成角;2时,分针与时针成角。、45°的角是角,45°角的3倍是角。

5、16个直角=个平角=个周角。

6、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7、线段有个断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有个端点。

二、判断

1、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2、锐角度数的两倍一定是钝角。

3、一条直线长140厘米。

4、比钝角小的角一定是锐角。

5、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三、选择

1、画一条20厘米长的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2、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45°的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3、一个角的两边张开的角度扩大到原来的2倍,这个

角的度数

A、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2倍

C、缩小2倍

4、如果∠A+∠B=∠B+∠C,∠A=40°,∠C=

A、50°

B、90°

C、40°

四、计算题

1、看图求角的度数

2、A角和B角的度数和是一个平角,A角比B角的2倍多30°,A角多少度?

3、一个角的3倍比周角少60°,这个角是多少度?

五、综合与应用

1、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多少度?

2、如图,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拼成一个新图形,角ACF是多少度?

3、从平角的顶点引两条射线,把平角分成三个角,使∠2是∠1的3倍,∠3是∠1的5倍,求这三个角的度数。

4、如图,求角1的度数

5、如图,在长方形内添一条线段,使长方形内出现4个锐角

综合能力训练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得数.

8×8+52÷4

160+40÷ ×125

×6×8÷26×8

二、把下面运算中不正确的地方改过来.

1.÷25×2.600×

=800÷25× =600×

==24000

三、把下面各组式子列成综合算式.

1.3280÷16=202.23×16=368

205×10=2050625-368=257

6000-2050=3950 1028÷257=4

四、计算下面各题.

1.280+840÷24×5

2.85×

3.58870÷

4.80400-

五、装订车间每人每小时装订课本640册,照这样计算,12人8小时装订课本多少册?

六、汽车队开展节约用油活动,12辆车一年共节约汽油7200千克,平均每辆车每个月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七、一部电话机售价320元,一台“彩电”的售价是电话机售价的8倍,一台电脑的售价比“彩电”售价的3倍还多1000元,一台电脑多少元?

八、两个车间生产零件,5天后甲车间生产1520个零件,

乙车间生产1280个零件,若每天工作8小时,乙车间比甲车间每小时少生产多少个零件?

参考答案

三、1.6000-3280÷16×10

2.1028÷

四、1.45.2975

3.40.76042

五、640×12×8=1440

六、7200÷12÷12=50

七、320×8×3+1000=8680

八、÷=6

综合能力训练

一、填空.

1.学校有足球24个,是篮球的3倍,学校有足球,篮球共个.

2.甲数是15,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3,乙数比甲数多..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14,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18,甲、丙两数的平均数是16.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是.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12除24的商乘24与12的差,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

A.×

B.24÷12×

2.生产小组第一天生产玩具24件,第二天生产26件,第三天上午生产18件,下午生产20件.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件?正确列式是

[ ]

A.÷3

B.÷4

三、列综合算式计算.

1.78减去17除102的商,再乘以64,积是多少?

2.23个915除以5的商,比4500少多少?

四、计算下面各题.

×45

6970÷

五、一本书,小华看了45页,没看的比看了的3倍少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六、师徒二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125个,徒弟每小时加工100个,8小时完成任务,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共多加工多少个零件?师傅和徒弟共加工多少个零件?

七、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68,丁数为148,求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八、同学们参加环保活动,六一班42人,平均每人清理环境80平方米,六二班38人,共清理环境2800平方米,两个班平均每人清理环境多少平方米?

参考答案

一、1.322. 183.16

二、1.A. A

三、1.46082.291

四、1.40502.170

五、45×3-8+45=172

六、×8=200

×8=1800

七、÷4=238

八、÷=7

综合能力训练

一、填空.

1.四千零三亿零三十万写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

2.一个数是由35个千万,35个万组成的,这个数是,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是.

3.在除法里,不能作除数,是乘法的逆运算..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

5.张力做乘法时,把一个因数65写成了85,得到的

积是7990.正确的结果应是.

6.47能被和整除.

7.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一=.小方在计算除法时,错把除数123看成321,结果商9.余数是63,正确的结果应是.

9.□代表比50大的数,□÷=.

10.18□700≈18万□9000000≈25亿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64+58+36=58+这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2.78000000≈8亿

3.任何数与0相乘,积一定是

0.

4.29只能被29整

除.

5.105000读作十万零五

千.

B.-

3.25×46×40=46×这是应用了

[ ]

A.乘法交换律 ) )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的有哪几个?的有哪几个?的有哪几个?

这几个物体从上面看有形状相同的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这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是###为大家收集的,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如下 1、大数的理解一定要四位分级 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表格很重要)分清计数单位和数位 大数的读法(关键是零的读法问题) 大数的写法 数拓展到三个数级 2、四舍五入法 估算,两位数估整十数,三位数估整百数,四位数估整千数。估 算是看清计算符号。特别类似1500-500/50,有的人会去先算减法的。 凑整法 这里涉及的应用题有去尾法和进一法。 10个人坐车,每4人一辆车,一共需要几辆车?进一法,剩下2个人还需要一辆车。 每桶水中60千克,一辆载重2吨的卡车最多能装几桶水?去尾法,剩下的20千克的地方不能装60千克的一桶水。 3、面积单位 平方公里(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结合长度单位 复习周长和面积

要结合实际,让孩子对基本的长度和面积有概念。 4、重量单位 克、千克和吨 5、容积单位 毫升、升 这个章的难点在于:要结合实际,具体体会数量单位的多少和换算 单位要统一 周长和面积 其实最主要的是确定长和宽(正方形是边长) 1、长方形 面积=长*宽 周长=2*(长+宽) 已经知道面积和长(或宽),求周长或者另一边 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周长=2(长+面积/长)=2(宽+面积/宽) 已经知道周和长(或宽),求面积或者另一边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面积=长*(周长/2-长)

=宽*(周长/2-宽) 2、正方形 面积=边长的平方 周长=4*边长 边长=面积开方(现在出现的平方数一般小,可用乘法口诀表算出) 边长=周长/4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KM=1000M 1M=10DM=100CM 1DM=10CM 1CM=10MM 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两数之和一定的时候,相差最小或者相等的时候,积。 也就是说,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两数积一定时,相差的时候,和。 也就是说,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大,周长越大)

(完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 四( ) 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3、数位顺序表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 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写数时,万级亿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 7、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加上“万” 或“亿”字就行了。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2、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3、4、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 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8、量角和画角要做到“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 9、大于0°而小于90°的角叫锐角;大于90°又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直角等于9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1周角=2平角=4直角。10、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1、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乘两位数的十位数,再乘两数的的个位数,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乘整百数,再乘整十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笔算乘法:多位数乘多位数,拿第二个因数的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 相乘,相乘的结果再相加。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哪个数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一定要和它自己的数位对齐。 3、积的变化规律: A、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N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 也扩大N倍。(N为非0自然数) B、一个因数扩大a倍,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 C、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了N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了N倍,那么它们的积不 变。(N为非0自然数)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1、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2、画平行线应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一画线;二靠尺;三平移; 四画线) 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 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4、画垂线应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 5、点到直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公顷和平方千米》复习讲义 人教版 (1)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公顷和平方千米大数的认识》复习讲义人教版 知识回顾 1.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做单位。 2.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字母表示为(km2 )。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4.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5.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6.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7.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5)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8.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3(平方米) 水立方占地面积约6(公顷) 200个50平方米的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平方千米)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一个生态园的占地面积是4公顷,也就是()平方米. A.400 B.4000 C.40000 2.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A.5平方千米=5000平方米B.500公顷=5平方千米 C.5公顷=500平方米 3.北京故宫占地面积是72公顷,合()平方米. A.7200 B.72000 C.720000 D.7200000 4.北京颐和园的面积是3500000平方米,约合()公顷. A.35 B.350 C.3500 5.如果1平方米能铺4块地砖,1公顷能铺()块地砖. A.40000 B.4000 C.400 6.杭州西湖的湖面面积约为6平方千米,扬州瘦西湖的湖面面积约为500000平方米,武汉东湖的湖面面

积约为33平方千米,嘉兴南湖的湖面面积约为100公顷.()的湖面面积最大. A.武汉东湖B.杭州西湖C.扬州瘦西湖D.嘉兴南湖 7.中心广场的占地面积约为5公顷,()个中心广场的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A.2 B.20 C.200 8.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占地面积大约是4583平方千米,是()公顷.A.45830 B.458300 C.45830000 二.填空题(共6小题) 9.850000平方米=公顷;67平方千米=公顷 10.2平方千米=平方米 8公顷=平方米 96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11.3公顷=平方米 20平方千米=公顷 9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12.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占地约2900000平方米,是公顷.13.截止到2019年11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拥有航站楼综合体建筑共计1400000平方米,合公顷.14.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拥有航站楼综合体建筑共计1400000平方米,1400000平方米=公顷,10个大兴国际机场有平方千米.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5.1平方千米=1km2=1000m2.(判断对错) 16.1000公顷=10平方千米.(判断对错) 17.“鸟巢”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50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判断对错)18.16600000平方千米=166万平方千米(判断对错) 19.60公顷>6平方千米.(判断对错) 四.应用题(共2小题) 20.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是400000m2,相当于多少公顷?如果一个街心公园的占地面积为1980m2,你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街心公园吗? 21.国庆节到来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花坛亮相全国许多城市.花坛中摆放的五颜六色的花卉来自某种植基地,如果该基地中1平方米的土地能种8株花,那么1公顷的土地能种多少株花?五.解答题(共2小题)

2017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步发展数感。 2.体会并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数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6.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8.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再跳性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定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全册教学重难点 1. 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 2.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四、全册课时安排 1、大数的认识……………………………………………………15课时 2、公顷和平方千米………………………………………………2课时 3、角的度量………………………………………………………7课时 4、三位数乘两位数………………………………………………15课时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8课时 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0课时 7、统计……………………………………………………………2课时 8、数学广角………………………………………………………3课时 9、总复习…………………………………………………………6课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第二章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苏教版 ——两位数除以两位数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以整十的数,会计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数。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为了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欢庆,学校了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 师:这些气球能分几个班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 你能观察发现今天的除法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有何不同吗?(除数是整十的两位数除法。) (2)探索口算方法 师:怎样算80÷20呢?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口算方法:A.因为20×4=80所以80÷20=4 B.因为8÷2=4所以80÷20=4) 把80的0去掉,20的0去掉,8÷2=4,0和0相抵消。 80是8个十,20是2个十呢?8个十÷2个十=4(结合80里面有几个20) 1、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多位数乘一位数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口算除法 1、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可以先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或多少个百; 例题:50÷10= 80÷20= 2、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可以先把2个整十数后面的0相抵消,然后用十位数除以十位数得到一个一位数 例题:50÷10抵消2个0,变成“5÷1”80÷20=抵消2个0,变成“8÷2” 笔算除法 1、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 2、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用竖式计算商写在个位上; 3、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不能整除,有余数,余数写在商的后面; 4、除法的验算方法:没有余数时用商×除数=被除数来验算,若积等于被除数计算正确;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来验算,若结果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正确; 5、掌握列竖式计算。 计算: (1)90÷10= (2)60÷30= 答案:9 2 计算: (1)40÷20= (2)70÷10= 例题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 数级… … 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 … 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位… … 千 亿 百 亿 十 亿 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千百十个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8、写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补足。 9、改写和省略 (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如:450000=45万 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如:200000000=2亿 (2)省略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要注意看清去掉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是5或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一。)如:54340≈5万 56070≈6万 720023000≈7亿 459800000≈5亿 改写和省略的区别: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 = 连接如:450000=45万 200000000=2亿 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用≈连接如:54340≈5万 720023000≈7亿 计算工具的认识: 1、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2、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 3、计算器上的按键:ON/C 开关及清除屏键 OFF 关机键AC 清除键CE 清除键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14第二章:角的度量(五)

第二章:角的度量(五) 姓名: 1、填空。 ⑴直线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线段有( )个端点。 ⑵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 )。 ⑶一个平角相当于( )个直角,一个周角相当于( )个平角,或相当于( )个直角。 ⑷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其中的1份是( )度,记作( );48份对应的角是( )度,记作( );120份对应的角是( )度,记作( )。 ⑸3时整时,分针和时针成( )角,10时整时,分针和时针成( )角,( )时整,分针和时针成平角。 2、选择。 ⑴通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A 、一条 B 、两条 C 、无数 ⑵从一点可以引出( )条射线。 A 、一条 B 、两条 C 、无数 ⑶角的两边是( )。 A 、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⑷比钝角大的角是( )。 A 、平角 B 、直角 C 、锐角 ⑸无限长的是( )。 A 、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3、判断。 ⑴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 ) ⑵角越大,边越长。( ) ⑶用三角板可以画出105度的角。( ) ⑷小明在纸上画了一条长6厘米的直线。( ) ⑸用5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度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应该是150度。( ) 4、把下列各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 )>( )>( )>( )>( )

5 、给下面的角进行分类。 锐角有:( ) 直角有:( ) 钝角有:( ) 平角有:( ) 周角有:( ) 6、画一画。 ⑴画一条射线。 ⑵画一个周角。 ⑶75° ⑷150° 7、量一量下面各角的度数。 8、看图填一填。 ⑴ (2) ⑵ ∠1=100° ∠1=40° ∠2= ∠2= (3) ∠1=30° (4) ∠1=100° ∠2= ∠3= 9、挑战题: 右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角? 有 个角。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② 16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 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亿以内数的读法: 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 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 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 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章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设计示例 口算加减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以及整万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计算的正确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并说一说口算过程 27+38= 64-38=250+70= 530-300= 250+4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整百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加、减法。(板书课题:口算加、减法)今天学习的口算加、减法与过去的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把最后一道口算题250+400改为250+470(即例1) 1、提问:同学们会口算250+400,那么怎样口算250+470呢 请大家试一试。 2、学生交流汇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演示课件) 板书汇报结果。(设想三种方法)

A、200+400=600 ,50+70=120 ,600+120=720 B、250+400=650 ,650+70=720 C、25+47=72,250+470=720 (第三种方法是把250看作25个十,470看作47个十,25个十加47个十得72个十,所以 250+470=720)学生说出这种方法应给予鼓励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 口算: 540-370 2、小组讨论:怎样口算才能又对又快。 3、汇报结果,说出思路。 540-370=170 A、540-300=240,240-70=170 B、540-340=200,200-30=170 C、540-70=470,470-300=170 D、54-37=17,∴540-370=170 教师肯定这四种方法正确,同时说明第四种方法:把540看作54个十,370看作37个十,54个十减37个十得17个十,所以540-370=170 4、练习 (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方法自选) 360+180 410-240520-150 370+58 (2)一个数是390,另一个数比它多150,另一个数是多少 (三)、教学例3 1、出示例3、口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边长是()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米的正方形的 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2.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是80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公顷。 3.修一条长25千米、宽40米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公顷,合 ()平方千米。 4.一个占地5公顷的长方形苗圃,宽是100米,它的长是()米。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54平方千米。() 2.计量一个村的耕地面积,用“公顷”作单位比较合适。() 3.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只能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 4.一个长40米、宽25米的长方形面积是1公顷。()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平方千米=()公顷 9000公顷=()平方千米 2500平方分米=()平方米 30000平方米=()公顷

68公顷=()平方米 20平方千米=()平方米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的占地面积约是5()。 2.大连的长兴岛面积约是252()。 3.学校操场的面积约是400()。 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面积约为8()。 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公顷30平方米6平方千米6公顷63000平方米 六、在里填上“>”“<”或“=”。 6公顷5900平方米2900平方米30公顷 5公顷500平方米3公顷4平方米34000平方米 23000平方米2公顷9公顷100000平方米 七、解决问题。 1.一架直升机在一片长方形松树林(如下图)上空喷洒药水。这片松树林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2.一块三角形果园,底是600米,高是500米。这个果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3.一个长方形的养鱼池,长400米,宽200米。这个养鱼池占地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水面养鱼1200尾,这个养鱼池共养鱼多少尾? 4.一块长方形麦田,长是600米,宽是300米,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000千克,这块麦田能够收到100吨小麦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2、万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万以内数的写法: 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 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 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 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 先分级,再从级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 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1、“亿”做单位的数: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测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第()幅图的△个数是〇个数的2倍. A.B. C. 【解答】解:A:〇有2个,△有8个,824 ÷= B:〇有3个,△有6个,632 ÷= C:〇有1个,△有3个,313 ÷= 所以只有选项B△个数是〇个数的2倍. 故选:B. 2.一袋水泥重50千克,()袋这样的水泥重1吨. A.20 B.200 C.2 【解答】解:1吨1000 =千克 ÷=(袋) 10005020 即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这样的水泥重1吨. 故选:A. 3.在一个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与商都是75,除数是() A.1 B.0 C.75 【解答】解:75751 ÷=, 所以除数是1.

故选:A. 4.甲盒有200根铅笔,乙盒有40根铅笔,每次从甲盒取出5根铅笔放入乙盒,取()次后,两盒铅笔的根数一样. A.8 B.12 C.10 D.16 【解答】解:(20040)2 +÷ =÷ 2402 =(根) 120 -÷ (200120)5 805 =÷ =(次) 16 答:取16次后,两盒铅笔的根数一样. 故选:D. 5.从864里面连续减去9,减()次结果是0. A.95 B.96 C.97 【解答】解:864996 ÷= 故选:B. 6.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A.两位数 B.三位数 C.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解答】解: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比较大小,百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三位数,比一位数小,商就是两位数. 故选:C.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一、加法和减法 (1)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①加数+加数=和 ②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①被减数—减数=差 ②被减数=差+减数 ③减数=被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法与除法 (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①因数×因数=积 ②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①被除数÷除数=商 ②被除数=商×除数 ③除数=被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分数 (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3)一亿五千万写作: 二十六亿零三百万写作: 一百零五亿四千零二十万写作: 七千六百五十亿零五十八万写作: 三)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 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二、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法:如果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4),就把尾数都舍去(即“四舍”);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5),去掉尾数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即“五入”)。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后面还学习了“去尾法” 以及“进一法”,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三、平方千米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清楚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转换进率。 1 km2=1000000 m 2 1 m2=100 dm2 1 dm2=100 cm2 四、吨的认识 吨一般形容较重物体,清楚克、千克、吨单位之间的换算。 注意:做填空题经常遇到不同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转换成同一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 1 kg=1000 g 1 吨(t)= 1000 千克(kg)= 1000000 g 五、从毫升到升 1 L(升)=1000 mL(毫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题

四年级计算 一、口算。 210÷3=160÷40= 350÷70=52÷4=76÷2= 170×3=91÷13=40×50=660÷30= 380+57= 20×35= 46+50= 780÷30= 280-190= 15×60= 800-130= 600×50=94÷2=600×50=94÷2= 二、笔算。 135×35= 336÷21= 108×25= 858÷39= 645÷32= 53×312 = 294÷29= 908÷27= 47×210= 125×80= 775÷74= 741÷79= 126×89= 888÷36= 689÷34= 203×32= 432÷46= 312×25= 980÷28= 437×28= 828÷36= 82×403= 966÷23= 208×24= 961÷19= 36×137= 372÷45= 406×23= 395÷56= 460×23=

840÷35= 305×56= 630÷31= 624×78= 618÷88= 46×589= 353×56= 328÷42= 45×240= 479×85= 300÷25= 153×46= 1000÷125= 5100×280= 600÷25= 800÷26= 215×46= 693÷35= 703×12= 653÷21= 653÷65= 128×46= 653÷35= 3400×180= 653÷85= 715÷15= 218×53= 715÷71= 304×150= 715÷75= 368÷26= 32×253= 368÷18= 480×250= 368÷49= 806÷26= 47×203= 806÷91= 750×84= 806÷21=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 、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5、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 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 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 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 ①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 ╱CE :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 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整数部分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 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习题

四年级数学第二章:角的度量提高练习 一、填空 1、像手电筒、汽车灯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的看成是()。它们都具有()等特点。 2、比平角小120°的角是()度角,它比直角小()度。 3、钟表上3时,分针与时针成()角;2时,分针与时针成()角。 4、45°的角是()角,45°角的3倍是()角。 5、16个直角=()个平角=()个周角。 6、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7、线段有()个断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有()个端点。 二、判断 1、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2、锐角度数的两倍一定是钝角。() 3、一条直线长140厘米。() 4、比钝角小的角一定是锐角。() 5、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三、选择 1、画一条20厘米长的()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2、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45°的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3、一个角的两边张开的角度扩大到原来的2倍,这个角的度数() A、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2倍 C、缩小2倍 4、如果∠A+∠B=∠B+∠C,∠A=40°,∠C=() A、50° B、90° C、40° 四、计算题 1、看图求角的度数

2、A角和B角的度数和是一个平角,A角比B角的2倍多30°,A角多少度? 3、一个角的3倍比周角少60°,这个角是多少度? 五、综合与应用 1、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多少度? 2、如图,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拼成一个新图形,角ACF是多少度? 3、从平角的顶点引两条射线,把平角分成三个角,使∠2是∠1的3倍,∠3是∠1的5倍,求这三个角的度数。 4、如图,求角1的度数 5、如图,在长方形内添一条线段,使长方形内出现4个锐角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及期末模拟试卷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亿以内数的读法: 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 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 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整数部分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一 数字表示 … … … … … … … … 10000 1000 100 10 1

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二单元概念汇总

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二单元概念汇总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数位顺序表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 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3、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记数法。 5、亿以内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最后读个级。(2)读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多位数的写法: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再逐一进行比较。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3)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4)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7) 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10) 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的练习 (12) 第5课时亿以内数大小比较 (15) 第6课时亿以内数的改写 (17) 第7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20) 第8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 (23) 第9课时亿以上数的改写 (26) 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28) 第1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 (31) 第12课时综合练习 (34) 第13课时一亿有多大? (36)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38) 课1时公顷和平方千米 (39) 课2时练习课 (42)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43) 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44) 第2课时角的度量 (46) 第3课时角的分类 (48) 第4课时角的画法 (50) 第5课时练习课 (52)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54) 第1课时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 (55) 第2课时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57) 第3课时练习课 (59) 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61) 第5课时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63) 第6课时练习课 (65)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66) 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 (67) 第2课时垂线的画法 (69) 第3课时长方形的画法 (71) 第4课时练习课 (72)

第5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 (74) 第6课时认识梯形 (76) 第7课时练习课(一) (78) 第8课时练习课(二) (79)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80) 第1课时口算除法 (81) 第2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83) 第3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1 (85) 第4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2 (87) 第5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89) 第6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 (91) 第7课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92) 第8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 (94) 第9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的变化规律 (97) 第10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99) 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 (101)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103) 第1课时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04) 第2课时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07) 第3课时练习课 (109)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 (110) 第1课时沏茶问题 (111) 第2课时烙饼问题 (113) 第3课时田忌赛马 (117) 第4课时练习课 (119) 第九单元总复习 (121) 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复习课 (122) 第2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一) (125) 第3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二) (127) 第4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一) (129) 第5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二) (131) 第6课时统计复习 (132) 第7课时复习课 (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