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水痘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水痘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

水痘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水痘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概述】水痘(chickenpox ,varicella)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的疱疹内的疱浆而感染。

好发年龄为 2~6 岁。

发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临床特征为皮肤和粘膜先后陆续分批出现斑丘疹、疱疹、及结痂等各类皮疹,向心性分布,伴有明显瘙痒。

水痘常见并发症为继发性皮肤细菌感染。

大多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病史要点】 1.流行病史询问有否水痘疫苗接种史。

了解有无水痘密切接触史及集体发病史。

既往有无水痘病史。

2. 临床表现询问皮疹出现时间、分布、形态,是否伴随发热等症状。

重症水痘详细询问有无免疫缺陷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病史,特别是接受化疗者。

皮疹是否进行性加重,表现为弥漫性或出血性水痘,全身中毒症状重。

1 / 3

先天性水痘应询问孕妇是否患有水痘,是否同时存在多发性先天性畸形。

【体检要点】检查皮疹呈向心性分布,皮肤粘膜均可受累,口、咽、结膜及外生殖器的粘膜部位均可见到皮疹,在同一部位可看见各期皮疹(斑丘疹、疱疹及结痂);重症水痘皮疹密集,呈出血性,重者伴有肺部出血;先天性水痘多伴有肢体发育不良,眼部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低出生体重。

【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2.病原学检测 1)病毒抗原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或免疫组化法检测疱疹拭子或活检标本中 VZV 抗原,或用 PCR 方法测定样本中特异性基因片段,较病毒分离更快速、敏感。

2)病毒分离取出疹后 3~4 天内疱疹液或脱皮疱疹处拭子接种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可以分离病毒。

3)血清学检查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 IgG4 倍以上的升高或特异性 IgM 阳性,均提示近期感染。

【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根据水痘接触史、既往史、发病季节、典型皮疹形态及皮疹分布,诊断并不困难,但须与丘疹样寻麻疹、脓疱疮、手足口病及带状疱疹等相鉴别。

【病情观察及随访要点】水痘最常见并发症为继发性皮肤细菌感染,要密切注意观察有无皮肤感染。

其他少见并发症有血小板减少(可引起皮肤、粘膜出血,重症可引起肺部出血),水痘肺炎、心肌炎、心包炎及脑炎。

---------------------------------------------------------------最新资料推荐------------------------------------------------------ 重点随访血常规、胸片、心电图、心肌酶谱,必要时随访脑电图及头颅 MRI。

【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皮疹被搔破及皮肤继发细菌性感染,局部或全身可给止痒镇静药。

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减少 Reye综合征发生。

对水痘肺炎或免疫功能受损者可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无环鸟苷静脉注射,8 小时 1 次,每次 500mg/m 2 ,于 1 小时内滴入。

口服每次 20mg/kg,每日 4 次,共 5 天。

继发细菌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预防】 1. 隔离病人隔离病人直至全部皮疹结痂为止。

对接触的易感者,检疫 3 天。

2. 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对正在使用大剂量激素、免疫功能受损和恶性病患者,在接触水痘 72 小时内使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肌注,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接触水痘后,立即使用减毒活疫苗,可以预防发病,即使患病也很轻微。

3 / 3

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制定与更新管理规定

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制定与更新管理规定 一、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的制定与更新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有效、合法、规范。 二、各临床科室应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结合我院现有资源,制定本专业主要病种的《诊疗指南》及各项诊疗操作的《操作规范》。 三、医院各科室应根据医学的发展需要,定期对临床指南及规范进行更新与改进,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的指南及规范,具体工作由科室主任负责,在本科室内落实完成。新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应先培训、后执行。 四、严格规范临床指南/规范的临床准入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使用的新临床指南/规范,首先需由本专业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实用性评定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临床实践,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临床指南/规范更新申请表”交医务科,由医务科抽调医疗质量与管理委员会至少3名相关专家进行评估。 五、医务科负责收集、整理各临床科室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定制成册,并负责对各科室的培训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至少每两年组织对各科室的《诊疗

指南》与《操作规范》进行重新修订。 六、医务科应为各部门制定与更新临床诊疗指南、操作规范提供信息支持服务。 七、各科室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原指南/规范存在缺陷,应及时进行修改,并提供充分的修改理由,如卫生部、卫生厅或权威医疗机构的修改依据。 八、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制定与更新批准程序及监管规定:1.首先由专业科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遵循新的临床指南/规范的临床实施原则,制定、更新本院的相关疾病诊疗指南/规范,提交医务科审核,医务科组织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 2.各科室申报材料完善后15个工作日内,由医务科组织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专家评审,并出具评审报告及建议。 3.通过审核的更新版临床指南/规范,科主任负责在科室落实执行,并由医务科负责督导和检查落实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院质量管理与诊疗技术规范实用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院质量管理与诊疗技术规范实用手册> 相关类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医院质量管理诊疗技术规范实用手册编号: 类别:[行业图书-医院]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6 光盘数: 定价:¥1,680.00 优惠价:¥840.0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院质量管理与诊疗技术规范实用手册>内容简介(第一卷) 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 主编:何书勇 第一章病历书写概述 第二章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及内容 第三章各种住院病历书写特点及示例 第四章病历中的各种记录 第五章护理文书书写 第六章检查申请单与报告单书写 第七章病历书写质量的考评方法与标准 第八章处方 第九章医院预防保健文书书写 第十章其他医疗文书的书写 第十一章临床常见诊断操作技术及评分 第十二章医疗机构病案规范化管理

第十三章医疗机构病案管理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病历等文书作为证据使用存在的问题第十五章病历等医学文书在诉讼中的应用(第二卷) 病理诊断与技术规范 主编:高书恭 第一篇总则 第一章病理科的设置及基本条件 第二章病理标本巨检规范 第三章病理切片的镜检规范 第四章病理诊断书的书写规范 第五章冷冻切片技术及诊断规范 第六章细胞病理学技术及诊断规范 第二篇常规病理诊断与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章病理巨检规范化操作细则 第二章若干常见肿瘤病理诊断报告推荐方案 第三章常见各脏器脱落细胞学及穿刺细胞学检查第三篇病理诊断工作中应用的相关技术 第一章常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第二章免疫组织化学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第三章分子病理技术及应用原则 第四篇其他技术在诊断病理学中的应用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一、咳嗽 二、眩晕 三、中风 四、不寐 五、胸痹 六、肋痛 七、胃痛 八、水肿 九、淋证 十、消渴 十一、腰痛 十二、郁证 十三、内伤发热 十四、痹症 十五、汗证 十六、泄泻 一、咳嗽 咳嗽是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辩证分型治疗】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自,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组成: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杏仁、生甘草、生姜。止嗽散(《医学心悟》)紫菀、百部、白前、桔梗、荆芥、陈皮、甘草。 (2)风热犯肺

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咽喉燥痛,咯痰不爽,痰稠或黄,咳时汗出、口渴,头痛,恶风。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代表方:桑菊饮(《伤寒论》)加减。 组成: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桔梗、甘草、苇根。 (3)风燥伤肺 主症:干咳、呛咳、喉痒、咽干痛。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口干,头痛,身热。舌苔薄自或薄黄,质红少津。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代表方:桑杏汤(《温病条辨》)加减。 组成:桑叶、杏仁、豆豉、南沙参、大贝母、梨皮、栀子。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主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痰出咳减,痰粘稠,食后或进肥甘厚味加重。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代表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组成: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乌梅、生姜。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苏予、白芥子、菜菔子。 (2)痰热郁肺 主症:咳嗽气粗l,痰多质稠或黄,咯吐不爽。胸胁闷胀,隐痛,身热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 代表方:清金化痰汤(《统旨方》)加减。 组成:黄芩、山栀、桔梗、贝母、知母、桑白皮、瓜蒌、甘草、橘红、茯苓。 (3)肝火犯肺 主症:上气咳逆阵作,而赤咽干,痰少难出。胸胁胀痛,与情志有关,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代表方:黛蛤敬合黄芩泻白散加减。 组成:黛蛤散(验方)青黛、海蛤壳。泻白散(《伤寒论》)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4)肺阴亏虚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带血,声嘶,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午后颧红,盗汗神疲。舌红少津,脉细数。

诊疗操作规范

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皮内注射法 (一)目得 1、作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 3、用于局部麻醉得先驱步骤。 (二)准备质量标准 1、着装整洁。洗手带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无菌注射器(1毫升)及针头(4-5号)、无菌持物钳、75%酒精、棉签、弯盘、纱布、药物、污物缸、急救药盒(注射器1副,肾上腺素1支,砂轮1个)。 3、稀释好皮试药物。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携用物至床旁,对床号、姓名,向病员解释,询问过敏史,以取得合作。 2、吸药:用酒精棉签消毒瓶塞,待干。往瓶内注入与所需药液等量得空气,倒转药瓶与注射器,使针头在液面以下,左手食、拇指握住瓶颈,中、无名指与小指与大鱼际肌握住针筒,右手拇指、食指与中指持注射器活塞柄,吸药液至所需量,再以右手食指固定针栓,拔出针头。 3、消毒皮肤:左手食指夹住注射器,拇、中与无名指揭开棉签缸盖,右手持镊取一棉签蘸酒精消毒前臂掌侧皮肤(直径大于5厘米)。

4、排气:将针头垂直向上,轻拉活塞使针头药液流入注射器内,并使气泡聚集在乳头口,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稍推活塞,驱出气体。 5、左手在前臂背侧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在上,与皮肤呈5度角刺入皮内,,待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注入药液0。1毫升。 6、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压。 7、清理用物,归还原处。20分钟后观察结果。 (四)终末质量标准 1、操作熟练,坚持三查七对,皮试液剂量准确。一次注射成功。 2、口述结果判断及对照试验法。 3、口述过敏反应得应急处理措施。 (五)注意事项 1、皮试前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如对所需注射药物有过敏者不可做过敏试验。 2、配制皮试药液必须用生理盐水,用于不同药物得注射器及针头禁止交叉使用。 3、皮试后观察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阳性者禁用,并在医嘱单或门诊病历上注明过敏。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得】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__技术操作规范更新版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 第一章急性颅脑损伤 第二章出血性休克 第三章过敏性休克 第四章急性呼吸衰竭 第五章急性左心衰竭 第六章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七章急性心梗及并发症 第八章AMI溶栓治疗常规 第九章心律失常 第十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第十一章脑出血 第十二章上消化道出血 第十三章癫痫持续状态 第十四章小儿高热惊厥 第十五章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 第十六章急性酒精中毒 第十七章急性巴比妥类中毒 第十八章急性苯二氮卓类中毒 第十九章灭鼠药中毒

第二十章有机磷农药中毒 第二十一章急腹症 第二十二章创伤诊疗常规 第二十三章多发伤的诊疗常规 第二十四章心肺复苏术CPR 第二十五章脑复苏 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范 一、气管插管 二、机械通气 三、电除颤 四、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术 五、清创缝合术 六、晚期(感染)伤口处理

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 第一章急性颅脑损伤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血、脑脊液漏、脑 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 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 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现场急救顺序为: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

口腔技术操作规程

口腔技术操作规程 一、基本要求 (一)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二)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空腔诊疗器械,包括口径、探针、牙科镊子等空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4、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清洁、消毒。 6、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三)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四)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五)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能够满足医疗工作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 二、消毒工作程序及要点 (一)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包括清洗、器械维护与保养、消毒或者灭菌、贮存等工作程序。 (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工作要点是: 1、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其方式应当采用手工刷洗或者用机械 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2、有条件的医院应当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 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 3、清洗后的器械应当擦干或者采用机械设备烘干。 (三)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后应当对口腔器械维护和保养,对特殊的口腔机械注入适量专用润滑剂,并检查器械的使用性能。 (四)根据采用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有效日期。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械,科不封袋包装,裸露灭菌后存放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 (五)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或者采用环氧乙烷、等离子体等其他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对不耐湿热、能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器械可以选用化学方法进行浸泡消毒或者灭菌。在器械使用前,应当用无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

消化内科诊疗的指南和操作规范标准

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指南 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 【病史采集】 1.病因:食管裂孔疝、胃手术后、大量腹水、反复呕吐、长期放置胃管、三腔管。 2.诱因:粗糙食物、饮酒或咖啡。 3.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放射胸背肩部。一般卧位,前屈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症状加重,有夜间反酸,间歇吞咽困难,出血。口服抑制胃酸药可减轻。 【检查】 1.镜检查:根据savary和miller分极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改变镜下可分四级。一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二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三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四级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 2.食管吞钡X线检查:X线可见食管蠕动变弱,粘膜皱壁粗乱。阳性率约50%。

3.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阳性反应。 4.食管pH测定:pH降低至4.0以下提示胃液反流。 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若小于1.3kPa,胃液易反流。 6.胃—食管核素显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 1.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躯体前屈或仰卧时加重,站立时则缓解,应考虑本病。 2.镜或活组织检查可了解食管粘膜病变。 3.食管pH测定、压力测定及食管滴酸试验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心电图ST-T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口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 2.食管癌:有吞咽困难,镜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3.消化性溃疡: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镜检查及X线钡餐确诊。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包括床头垫高15cm,减少反流;少食多餐,低脂肪饮食,睡前不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避免用抗胆碱能药物及烟、酒、咖啡。 2.药物治疗选择: (1)促进胃动力药物:选用:甲氧氯普胺(灭吐灵)、西沙比利、多立酮(吗丁啉)。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4)保护粘膜药:硫糖铝、三钾二枸橼酸钕盐(德诺)。 3.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食管瘢痕狭窄及难以控制反复出血者,采用外科手术或食管扩术。 【疗效标准】 1.治愈标准 (1)症状消失。

康复科诊疗常规与操作规程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 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 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是否良好,输出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 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 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 ㈠电脑中频疗法 适应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 禁忌症 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 操作 1、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

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 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超短波疗法 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操作 1、小功率超短波用于面部,趾,指等小部位,大功率超短波适用于躯干,肢体等大部位。 2、开启电源预热1~2分钟,调节输出至治疗所需剂量。 3、治疗剂量分为无热量,微热量和温热量。 4、治疗中工作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如有不适如头晕,心慌,应停止治疗。 5、治疗完毕,将输出调至预热挡,准备下位患者治疗。 注意事项:治疗急性炎症时,应严格无热量,短时间治疗。 1、导线勿打圈和交叉,通过患者身体时用毛巾隔开。 2、注意极板有无破裂,接头处金属是否裸露。 3、感觉不良者,骨突出部位,皮肤出汗及电极下潮湿时,均易发生烫伤。 4、机器在治疗中和治疗 5、分钟内不能移动,夏季注意机器散热。 ㈢微波疗法

放疗肿瘤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放疗肿瘤内科分册 、八、亠 刖言 为规范我院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使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我院组织各专业带头人、专家、技术骨干,于2013年编写了《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 当前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为适应医 学的进步,我院今年在《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2013年版)的基础上,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人民军医出版社),结合我院的实际,重新编写完成《临床诊疗指南》

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6年版《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容丰富翔实,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先进性、指导性的鲜明特点,供我院医疗专业人员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参照使用。 由于水平所限和编写时间紧迫,2016年版《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难免存在疏漏和问题。请大家在临床实践中认真总结,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再版时补充修改。 医务部 2016年6月 目录 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 第一节肺癌诊疗指南...................................... 第二节胃癌诊疗指南....................................... 第三节孚L腺癌诊疗指南 ................................ 第四节肝癌诊疗指南....................................... 第五节胰腺癌诊疗指南.................................... 第六节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第七节宫颈癌诊疗指南........................... 第八节食管癌诊疗指南........................... 第九节恶性淋巴瘤诊疗指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8 12 17 30 23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A—14临床诊疗工作指南/操作规范管理

生效日期 2016.09 题目临床诊疗工作指南/操作规范管理制定日期 2016.09 页数 1/2 1 目的:为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规范的优质 服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 临床诊疗工作指南/操作规范管理坚持合法性、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安全性原 则。 3 临床诊疗工作指南/操作规范包括: 3.1 各类《临床诊疗指南》; 3.2 各类《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3.3 各类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3.4 《护理操作常规》; 3.5 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指导细则; 3.6 其他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技术规范。 4 医院临床诊疗工作和技术操作时应严格按已制订的《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 作规范》、专业学会诊疗指南及《护理操作规范》、《护理实践指南》等规范执行。 5 临床诊疗工作指南/操作规范的版本应及时修订更新,并结合医院现有的资源,保证 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6 临床诊疗工作指南/操作规范编辑或修订更新应参考: 6.1 卫生行政部门最新颁布的诊疗规范或指南; 6.2 专业学会最新制订的诊疗规范或指南; 6.3 国内外医学进展与循证医学。 7 临床诊疗工作指南/操作规范修订时原文引用汇编时应注明出处、版本编号、使用日 期,应注明生效日期、修改日期和历次修订日期。 8 各专业科室自行制订临床工作指南/操作规范,应设立指南规范编辑委员会,主编为 科主任,副主编为主治医师、护士长,编委为相关医师、护师,编辑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8.1 负责本科室临床医疗、护理、医师分册编辑、校对、排版工作。 8.2 负责本科室临床医疗、护理过程中本专业特殊技术操作常规进行编辑、校对、 排版成册工作。其中通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由护理部统一制订。临床药物应 用指南由药剂科统一制订。 8.3 负责本科室临床诊疗指南/操作规范、护理常规修订更新工作。

康复医学临床诊疗规范、操作规程

康复医学临床操作规程 主编:孙强三王道清 副主编:王晓红邱健青邱建忠 编委名单(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丁向东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王丹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晓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王道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孙昭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孙强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毕少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毕鸿雁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邱建忠青岛市立医院 苏静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张珑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张伯林山东省荣军医院 徐青山东大学 岳寿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高楚荣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袁俊英山东大学 郭志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前言 众所周知,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许多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但或多或少可能会遗留一些后遗症,例如:脑外伤、脑血管病后肢体瘫痪、痉挛、语言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不能等;另外由于治疗疾病的需要,手术后医生常会采取固定、限制肢体活动等措施,例如:骨折、骨关节疾病手术后应用石膏外固定、牵引等办法,这些措施的应用一般会持续2~3个月的时间,而长时间的肢体制动又难免会产生制动部位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关节挛缩等严重的并发症,许多患者一定会为这些后遗症和并发症而苦恼。的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再单纯要求疾病的恢复、生命的挽救,而更多的要求身体功能的恢复,以便能够继续承担社会和家庭角色,人民群众的这种迫切要求推动了一门新的医学学科的产生,这便是康复医学。 为顺应时代的这一发展要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要求,各级医院均成立了康复科或理疗科,但广大康复工作者迫切地感到,工作中缺乏一本简明而又规范的操作手册,以配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技术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疗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需要。此外目前医学院校均开设了康复医学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医学生渴望需要一本言简意赅而又不失规范的参考书,鉴于此,我们编写了此书。 本书适合各级各类医院从事康复科、理疗科、神经科、骨科、儿科等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使用,也适于医学院校学生使用。 由于时间仓促,编写人员水平所限,本书在文字上、技术上、还存在不少缺陷,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订再版时参考。

关于修订诊疗指南和制定操作规范的通知.docx

关于修订诊疗指南和制定操作规范的通知 各科室: 为了贯彻落实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 年版)第 4.2.2. 3 和 4. 5.2. 1 条款,根据我院《制定 和更新临床诊疗规范和操作规范的管理规定》,现将我院修订 诊疗指南和制定操作规范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去年我院编印了《临床诊疗规范》丛书,通过试用,发现该规范存在缺乏权威性和适用性、格式不一等问题,已 不能满足现在临床工作需要,故决定予以全面修订。目前, 尚无本院各学科的技术操作规范,故决定予以全面制定。 二、我院去年编印的《临床诊疗规范》更名为《临床诊 疗指南》。 三、修订诊疗指南和制定操作规范的原则: 1、权威性:依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要是国家卫计 委,下同)、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2、先进性:如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发 布了最新的《诊疗指南》或《操作规范》,各学科要及时组 织更新和修订本学科的《诊疗指南》或《操作规范》。3、适用性:( 1)各学科《诊疗指南》的疾病种类、诊 疗技术、用药范围等和《操作规范》的操作项目、操作要求 等要符合本院、本学科实际;(2)操作性强,好培训、好执

行。 4、稳定性:《诊疗指南》或《操作规范》保持一定的稳 定性,不要随意变动。 四、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 1、临床医技科室:负责制订和上报本专业的《诊疗规 范》和各种诊疗操作的《操作规范》。 (1)科主任:①负责确定本专业的《诊疗指南》的疾 病种类和《操作 规范》的操作项目: 《诊疗指南》的疾病种类包括: A. 本科室的前 10 种疾病;个住院重点疾病;个住院重点手术病种;个单病种疾病。 《操作规范》的操作项目是指本科室常用的技术操作项 目。 ②负责指定《诊疗指南》或《操作规范》的各个编写人; ③负责《诊疗指南》或《操作规范》的审核和定稿;④负责 召开科室会议,讨论通过本学科制定或修订的 《诊疗指南》或《操作规范》并上报医务部。 ( 2)编写人:在规定的时限内,按照编写要求,负责 完成科主任分配的《诊疗指南》或《操作规范》的编写任务。 2、医务部:负责召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批准 各学科报来的《诊疗指南》或《操作规范》。 五、修订《诊疗指南》和制定《操作规范》的格式:

诊疗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诊疗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 1、患者入病室后,根据病情由值班护士指定床位;危重患难与共者安排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生。 2、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应当保持新鲜,光线要充足,最好有空调装置,保持室温恒定。 3、危重患者、行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可分别采取平卧位、半坐卧位、坐位、头低脚高位、膝胸卧位等。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患者,应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体重。病情稳定患者每日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体温超过37.5℃以上或危重患者,每4-6小时测1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 5、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等变化以及其他的临床表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如发现异常,应当立即通知医生。 6、饮食按医嘱执行,向患者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作用。在执行治疗膳食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要进食。重危患者喂饮或鼻饲。 7、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 8、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标本,并做好其它标本的采集且及时送检。 9、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相结合,交班内容简明扼要,语句通顺并应用医学术语,字迹端正。 10、按病情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 11、对于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12、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13、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机械呼吸器、张口器、心电图机、电附颤器、双气囊三腔管、氧气、静脉穿刺插针、呼吸兴奋药、抗心率失常药、强心药、升压药。 14、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引导患者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能早日得以恢复健康。

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

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章心力衰竭0 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0 第二节急性心力衰竭3 第二章心律失常6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6 第二节房性心律失常11 第三节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18 第四节室性心律失常25 第五节心脏传导阻滞37 第三章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45 第四章先天性心血管疾病48 第五章高血压63 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63 第二节继发性高血压66 第六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9 第一节稳定型心绞痛69 第二节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1 第三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4 第四节其他临床类型的冠状动脉疾病77 第七章心脏瓣膜病81 第一节二尖瓣疾病81 第二节主动脉瓣疾病85 第三节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疾病88

第四节多瓣膜病92 第八章感染性心内膜炎96 第九章心肌疾病103 第一节原发性心肌病103 第二节特异性心肌病110 第三节心肌炎117 第十章心包疾病121 第一节急性心包炎121 第二节缩窄性心包炎122 第十一章梅毒性心血管疾病124 第十二章血管疾病128 第一节主动脉夹层128 第二节大动脉炎130 第三节周围血管病132 第十三章肺血管病135 第一节肺栓塞135 第二节肺动脉高压140 第十四章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144 第一节胸膜腔穿刺术144 第二节腹腔穿刺145 第三节心包腔穿刺术146 第四节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148 第五节腰椎穿刺术151 附录一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154 附录二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161 附录三心肺复苏诊疗规范164

第一章心力衰竭 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 【概述】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功能障碍及神经体液调解的改变,常伴呼吸困难、体液潴留、运动耐受性降低和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临床表现】 1.常见症状①呼吸困难:肺淤血所致,依病情不同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②疲劳和虚弱;③咳嗽,多为干咳;④夜尿和少尿,前者见于心衰早期,后者由心排出量显著减少所致,提示预后不良,⑤胃肠道症状,系由于腹内脏器淤血和水肿,可出现上腹不适、饱胀感、畏食、恶心、呕吐和便秘等。此外,还可有迟钝、记忆力减退、思维紊乱,甚至产生精神症状,尤多见于老年患者。 2.常见体征①心血管检查有心脏增大、第三心音(S3)或第四心音(S4)、奔马律、交替脉;②可出现静脉压升高表现,如颈静脉明显充盈、肝颈静脉逆流征阳性;③肝肿大;④体液潴留超过正常体重(干重) 5%以上可出现外周水肿,先见于足踝部和胫前部,卧床者的腰骶部,严重者有腹水和全身水肿。 3.辅助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核素心室造影和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心肌活检等;实验室检查如检测血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等,有助于明确心衰的病因,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血浆B型钠尿肽(BNP)和N 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已证实有助于心衰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4.心功能不全程度的评估采用NYHA分级法,分为I-IV级。 【诊断要点】

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部分神经内科诊疗指南 第一章偏头痛 第二章短暂脑缺血发作 第三章脑梗死 第四章脑出血 第五章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六章急性脊髓炎 第七章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第八章帕金森病 第九章重症肌无力 第十章癫痫 第十一章面神经炎 第十二章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第二部分神经内科技术操作规范 腰椎穿刺术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 第一章偏头痛 偏头痛(migraine)就是一种反复发作得血管性头痛,呈一侧或双侧疼痛,常伴恶心或呕吐,对光或声音刺激敏感,少数典型者发作前可出现各种视觉、感觉、运动等先兆。常有家族史。在女性中多见,常在青春期起病,少数在成人期或儿童期起病。根据不同得临床表现分为多种类型:普通型、典型、基底动脉型、眼肌

麻痹型、偏瘫型、视网膜、偏头痛等位症等。 【诊断】偏头痛诊断标准(国际头痛学会) 一、无先兆得偏头痛 1、至少5次下述2~4得发作 2、头痛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无效得治疗) 3、头痛至少具有下列2个特征 (1)一侧性 (2)搏动性 (3)中等强度或剧烈(影响日常生活) (4)上楼或其她类似得日常活动使之加重 4、头痛中至少有下列得1项 (1)恶心与或呕吐 (2)畏光及畏声 5、至少有下列之一 (1)病史、体检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显示非继发性头痛 (2)病史,及-或体检,与-或神经系统检查显示为继发性头痛,但被进一步检查所否定 (3)有继发性头痛,但首次偏头痛发作与引起继发性头痛得疾病在时间上无关 二、有先兆得偏头痛 1、至少2次下述2得发作。 2、下列4项中至少有3项 (1)有一次或多次完全可逆得先兆,先兆得症状表明局灶性大脑皮层与-或脑干功能障碍 (2)至少1种先兆逐渐出现超过4分钟或多种先兆依次出现 (3)先兆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1种以上先兆,时间可按比例延长) (4)先兆后头痛与先兆间隔不定,少于60分钟(也可在先兆前或与先兆同时) 3、至少有下列之一 (1)病史、体检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显示非继发性头痛。

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汇总

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皮内注射法 (一)目的 1.作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 3.用于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二)准备质量标准 1.着装整洁。洗手带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无菌注射器(1毫升)及针头(4-5号)、无菌持物钳、75%酒精、棉签、弯盘、纱布、药物、污物缸、急救药盒(注射器1副,肾上腺素1支,砂轮1个)。 3.稀释好皮试药物。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携用物至床旁,对床号、姓名,向病员解释,询问过敏史,以取得合作。 2.吸药:用酒精棉签消毒瓶塞,待干。往瓶内注入和所需药液等量的空气,倒转药瓶与注射器,使针头在液面以下,左手食、拇指握住瓶颈,中、无名指和小指与大鱼际肌握住针筒,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注射器活塞柄,吸药液至所需量,再以右手食指固定针栓,拔出针头。

3.消毒皮肤:左手食指夹住注射器,拇、中和无名指揭开棉签缸盖,右手持镊取一棉签蘸酒精消毒前臂掌侧皮肤(直径大于5厘米)。 4.排气:将针头垂直向上,轻拉活塞使针头药液流入注射器内,并使气泡聚集在乳头口,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稍推活塞,驱出气体。 5.左手在前臂背侧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在上,和皮肤呈5度角刺入皮内,,待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注入药液0。1毫升。 6.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压。 7.清理用物,归还原处。20分钟后观察结果。 (四)终末质量标准 1.操作熟练,坚持三查七对,皮试液剂量准确。一次注射成功。 2.口述结果判断及对照试验法。 3.口述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五)注意事项 1.皮试前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如对所需注射药物有过敏者不可做过敏试验。 2.配制皮试药液必须用生理盐水,用于不同药物的注射器及针头禁止交叉使用。 3.皮试后观察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阳性者禁用,并在医嘱单或门诊病历上注明过敏。

制定与更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的管理规定

制定与更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的管理规定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重庆市X X X X X 关于制定与更新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的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规范我院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及我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要求,制定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二、组织架构 组长:业务院长 副组长:医务科主任三甲办主任信息科主任 成员:医务科副主任三甲办副主任各临床科室主任 三、任务及责任分解 (一)组长:负责督查及协调。 (二)医务科、三甲办:负责协调和督促各科按时完成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负责收集、整理各临床科室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定制成册,并负责对各科室的培训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三)信息科:为各科制定与更新临床诊疗指南、操作规范提供信息支持服务。 (四)临床科室主任: 1.各临床科室应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制定本专业主要病种的《诊疗指南》及各项诊疗操作的

《操作规范》,要求与本院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应先培训、后执行。 2. 临床科室负责定期对本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与考评,有培训及考评记录。科室负责人结合被考核者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及实际手术水平,对其业务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并作为授予相应手术(操作)权限的依据。 3. 各科室至少每两年对本科室《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进行重新修订一次。 4. 各科室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原指南/规范存在缺陷,应及时进行修改,并提供充分的修改理由,如卫生部、卫生厅或权威医疗机构的修改依据。 四、考核措施 对于未按期完成《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或未组织 培训与考评的科室,按照《XXXXX院科两级考核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以未完成指令性任务进行考核。 五、本规定从下文之日起执行。

医院制定与更新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的管理规定

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管理规定 一、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的制定与更新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有效、合法、规范。 二、各临床科室应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结合我院现有资源,制定本专业主要病种的《诊疗指南》及各项诊疗操作的《操作规范》。 三、医院各科室应根据医学的发展需要,定期对临床指南及规范进行更新与改进,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的指南及规范,具体工作由科室主任负责,在本科室内落实完成。新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应先培训、后执行。 四、严格规范临床指南/规范的临床准入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使用的新临床指南/规范,首先需由本专业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实用性评定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临床实践,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临床指南/规范更新申请表”交医务科,由医务科抽调医疗质量与管理委员会至少3名相关专家进行评估。 五、医务科负责收集、整理各临床科室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定制成册,并负责对各科室的培训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至少每两年组织对各科室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进行重新修订。 六、医务科应为各部门制定与更新临床诊疗指南、操作规范提供信息支持服务。 七、各科室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原指南/规范存在缺陷,应及时进行修改,并提供充分的修改理由,如卫生部、卫生厅或权威医疗机构的修改依据。

八、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制定与更新批准程序及监管规定: 1.首先由专业科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遵循新的临床指南/规范的临床实施原则,制定、更新本院的相关疾病诊疗指南/规范,提交医务科审核,医务科组织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 2.各科室申报材料完善后15个工作日内,由医务科组织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专家评审,并出具评审报告及建议。 3.通过审核的更新版临床指南/规范,科主任负责在科室落实执行,并由医务科负责督导和检查落实情况。 4.根据国内外权威指南和有关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制定与更新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临床指南/规范。由医务科监督管理。 九、本规定从下文之日起执行。

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皮内注射法?(一)目得?1、作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 3、用于局部麻醉得先驱步骤。 (二) 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洗手带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无菌注射器(1毫升)及针头(4-5号)、无菌持物钳、75%酒精、棉签、弯盘、纱布、药物、污物缸、急救药盒(注射器1副,肾上腺素1支,砂轮1个)。 3、稀释好皮试药物。 (三)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携用物至床旁,对床号、姓名,向病员解释,询问过敏史,以取得合作。 2、吸药:用酒精棉签消毒瓶塞,待干。往瓶内注入与所需药液等量得空气,倒转药瓶与注射器,使针头在液面以下,左手食、拇指握住瓶颈,中、无名指与小指与大鱼际肌握住针筒,右手拇指、食指与中指持注射器活塞柄,吸药液至所需量,再以右手食指固定针栓,拔出针头。 3、消毒皮肤:左手食指夹住注射器,拇、中与无名指揭开棉签缸盖,右手持镊取一棉签蘸酒精消毒前臂掌侧皮肤(直径大于5厘米).? 4、排气:将针头垂直向上,轻拉活塞使针头药液流入注射器内,并使气泡聚集在乳头口,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稍推活塞,驱出气体. 5、左手在前臂背侧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在上,与皮肤呈5度角刺入皮内,,待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注入药液0。1毫升。 6、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压。 7、清理用物,归还原处。20分钟后观察结果。?(四) 终末质量标准 1、操作熟练,坚持三查七对,皮试液剂量准确。一次注射成功。? 2、口述结果判断及对照试验法。 3、口述过敏反应得应急处理措施. (五)注意事项?1、皮试前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如对所需注射药物有过敏者不可做过敏试验。?2、配制皮试药液必须用生理盐水,用于不同药物得注射器及针头禁止交叉使用。?3、皮试后观察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阳性者禁用,并在医嘱单或门诊病历上注明过敏。 4、青霉素皮试液要求现配现用。?(六)皮试结果判断?阴性:皮试20分钟后皮丘消失或无红肿,全身也无反应。?阳性: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硬块,皮丘直径大于1cm,也可出现寻麻疹。强阳性:试验处皮肤出现明显突起得风团或大丘疹,周围充血或不充血,部分病人伴有痒、麻、热等感觉或全身反应,个别青霉素病人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七) 操作流程图→ 衣帽、口罩整齐,洗净双手准备工作→ → 准备注射盘、药物→ 询问用药及过敏史 配药→ 消毒瓶盖→ 取注射器→ 稀释药液注射→ 于前臂掌侧下端→ 消毒皮肤(由内向外直径大于5cm)↓排气 20分钟后观察结果刺入皮内(针尖与皮肤呈5度角)左拇指轻压针栓推药液0、1ml拔针整理用物九肌肉注射法?(一) 目得 1、需达到药效与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得药物。 2、不能或不宜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者。 (二) 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无菌注射器与针头,无菌持物钳,注射药物(根据需要还需备急救药品),砂轮、皮肤消毒剂(0、5%碘酊)棉签、弯盘污物缸、注射卡.?3、口述目得。?4、检查好药品质量,查对注射卡.?(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携用物至床旁,进行三查七对,向病员作好解释,解除顾虑,以取得合作。?2、准备好注射器,抽吸药液(同皮内注射法).从安瓿内吸药液法:将安瓿尖端药液弹至体部,用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痕,用0、5%碘酊棉签消毒颈部,折断安瓿,用注射器将针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瓿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