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防疫与保健

猪场的防疫与保健
猪场的防疫与保健

近两年,猪肉市场需求旺盛,养猪资金周转速度快,利润可观,吸引了很多投资者人事养猪行业,养猪热情空前高涨,但是,由于养猪行业的迅速发展,投资者对养猪行业缺乏科学的认识,如场址的选择和设计不科学、卫生防疫不严格、饲养管理不当等,给新加入的养猪生产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养猪行业有了恐惧感,结合我地区目前猪病流行特点,特综合了猪场的防疫与保健方案以供参考。

1、建立正确的免疫制度

严格的防疫制度是猪场得以生存的保障,合理的免疫程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结合当地猪病流行特点以及本场的疾病情况和疫苗的情况来确定程序是否合理。针对中小规模猪场,养猪专业户的特点及目前主要流行疾病的情况,推荐如下免疫程序:1.1猪瘟的免疫

1.1.1种公猪的免疫

种用公猪每年进行2次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即每年的3、9月份各进行免疫接种一次,每次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4头份。

1.1.2种母猪的免疫

种母猪在仔猪断奶前后,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4头份,后备猪在参加配种前一个月左右,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苗4头份。

1.1.3仔猪的免疫

仔猪可在生后21~30日龄和65日龄左右各注射一次。断奶前仔猪每头可注射4头份猪瘟兔化弱毒苗,以防母源抗体的干扰,65日龄时最好每头猪也注射4头份的猪瘟兔化弱毒苗。1.2猪丹毒的免疫

1.2.1种公猪、种母猪的免疫

在每年的3、9月份各免疫接种一次,每次每头1头份,颈部肌肉注射,后备猪在参加配种前半个月左右,颈部肌肉注射丹毒苗1头份。

1.2.2仔猪的免疫

45日龄时,颈部免疫接种一次,每头1头份。

1.3肺疫的免疫

1.3.1种公猪、种母猪的免疫

在每年的3、9月份各免疫接种一次,每次每头1头份,每头按5~10毫升稀释摇匀后拌入适量的饲料中,置于干净的饲槽内,让猪均匀采食。后备猪可在参加配种前半个月左右免疫接种一次,方法同上。

1.3.2仔猪的免疫

生后60日龄左右免疫接种一次,每次每头1头份,方法同上。

1.4仔猪副伤寒的免疫

仔猪在28日龄左右时进行免疫,由于注射会使仔猪的反应较强烈,建议口服,可用仔猪副伤寒活疫苗,每头猪1.5头份,如果猪场的卫生与保温做的理想,可不进行免疫。

1.5仔猪黄、白痢的免疫

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几乎每一个猪场或多或少都有发病,也是比较难控制的疾病,单靠疫苗控制本病不是很理想,还要做好卫生和保温,如若发生仔猪黄、白痢,也容易治愈。可用大肠杆菌苗于头胎母猪产前40天和20天各肌肉注射一次,每次1头份,经产母猪于产前20天免疫一次即可。

1.6口蹄疫的免疫

1.6.1种公猪每年免疫3次,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o型口蹄疫灭活苗;种母猪产前45天左右,

肌肉注射本品2毫升;后备母猪配种前一个月左右,肌肉注射本品2毫升;

1.6.2仔猪可在40日和70日龄各免疫接种本品一次,40日龄每头猪1毫升,70日龄每头猪2毫升;

1.7猪伪狂犬病的免疫

1.7.1种公猪、种母猪、后备猪的免疫

种公猪每年春、秋两季,各肌肉注射基因缺失苗2头份,妊娠母猪在产前30天左右注射基因缺失苗2头份,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左右应肌肉注射基因缺失苗2头份;

1.7.2仔猪的免疫

未用基因缺失苗免疫的母猪,所生仔猪可在生后一周内注苗,并在断奶后再注苗一次,每次

0.5毫升;

1.8猪细小病毒的免疫

后备猪在参加配种前一个月左右进行免疫接种本品1头份即可。

其他疾病,如猪乙型脑炎、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等可根据场内的实际情况及地区流行性、季节的变化进行免疫接种。

2、保健方案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猪群的健康,预防保健也是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要改变以为主的观念,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的作好保健预防是主要的。

2.1种母猪、种公猪、育肥猪的保健

为了保证健康的母猪群体、防止将过多的病原菌传播给新生的仔猪,应在母猪产前7天和产后7天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如阿莫西林、泰乐菌素、支原净、强力霉素、土霉素、利高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可将上述药品配合使用,不但可以增加药效,还降低了成本。如将支原净、强力霉素、阿莫西林配合使用,土霉素、磺胺类药物配合使用,氟甲砜霉素、泰乐菌素配合使用等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定期在种公猪、育肥猪的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上述药品即可。

应用上述药物定期在饲料中进行添加,或在气温多变的季节、外界猪病流行时、猪只转群时添加保健药品,可减少疾病的发生机率,保证猪群的健康。

2.2仔猪的保健

仔猪因受凉引起的腹泻或呼吸道疾病,转群引起的应激,都可造成仔猪的消瘦、生长停滞、甚至是死亡,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在仔猪出生后,为增强体质,仔猪在吃初乳前口服庆大霉素、氟派酸均可,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等,3日龄补充铁制剂,5日龄补硒,开食前后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应激的电解质多维、VC等。

仔猪断奶的第一周,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药物,如阿莫西林、泰乐菌素、支原净、强力霉素、土霉素、氟甲砜霉素,可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2.3猪群的驱虫

目前来讲危害猪群健康的还有猪的体内外寄生虫,这也是给养猪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原因之一,因此,做好猪群的驱虫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彻底的控制寄生虫的危害,对种公猪、种母猪,全群统一应用伊维菌素驱虫,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哺乳母猪可断奶后进行驱虫。注射剂量按说明。

仔猪可在65日龄应用伊维菌素驱虫一次。

总之,要想养好猪,在目前猪病比较复杂的情况下,首先要做好猪群的免疫注射和药物保健,再配合科学的饲养管理,以及猪舍、场区的消毒,以确保猪群的健康,从而保证正常稳定的生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养猪场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防疫制度1

养猪场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防疫制度,隔离制度,消毒制度等几个重要方面,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方法。 养猪场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防疫制度,隔离制度,消毒制度等几个重要方面,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方法。 猪场隔离制度 商品猪实行全进全出或实行分单元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每批猪出栏后,圈舍应空置2 周以上,并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杀灭病原,防止连续感染和交叉感染。 谢绝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本场工作人员,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的人员、车辆,应进行严格的消毒。 饲养人员不得随意窜舍,不得相互使用其他圈舍的用具及设备。 生产区内禁养其他动物。严禁携带与养猪有关的动物,动物产品进入生产区,严禁从生猪有关的疫区购买种猪和草料。 坚持自繁自养,引进时应从非疫区,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猪场或繁育场引进经检疫合格的种猪。种猪引进后应在隔离舍隔离观察2周以上,健康者方可进入健康舍饲养。 患病猪应及时送隔离舍,进行隔离诊治或处理。 严禁场内兽医人员在场外兼职,严禁场外兽医进入生产区诊治疾病,确因需要必须从场外请进的兽医,进入生产区产应更换服装鞋帽,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猪场消毒制度 根据生产实际,制定消毒计划和程序,确定消毒用的药物及其使用浓度、方法,明确消毒工作的管理者和执行人,落实消毒工作责任。 做好日常消毒。定期对圈舍、道路、环境进行消毒;定期向消毒池内投放消毒剂,保持有效浓度,做好临产前产房、产栏及临产猪的消毒,同时要严格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 加强所在圈舍的强化消毒,包括对发病或死亡猪的消毒,在出现个别猪发生一般性疫病或突然死亡时,应立即对此处理。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 加强终末消毒。全进全出制生产方式,出栏后,应对全场或空舍的单元、饲养用具等进行全方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或在周围地区发生国家规定的一、二类疫病流行初期,或在本场发生国家规定的一、二类疫病流行平息后,解除封锁前均应对全场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严格消毒程序。一般应按下列程序进行:清扫、高压水冲洗、喷洒消毒剂、清洗、熏蒸消毒或干燥(或火焰)消毒、喷洒消毒剂,转入猪。

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疫主体责任承诺书

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疫主体责任 承诺书 养殖场基本情况: 名称:地址:东营市垦利区镇村联系电话:。 存栏生猪头,其中:种猪头,母猪头,仔猪头,育肥猪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山东省动物防疫条例》及国家、我省关于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有关规定要求,本场(户)自愿承诺如下: 一、建立动物防疫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健全各项登记制度,完善生产记录、引进和调出记录、诊疗和用药记录、消毒记录、免疫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等,各项记录规范、全面、详实。 二、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建设,场内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生产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生物安全防线尽可能推到生活区以外较远的便于消毒的区域,装猪台远离养殖场,并及时清洗消毒;采取科学管理、封闭饲养措施,有条件的实行“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严禁一切外来车辆、人员,特别是经纪人、生猪保险理赔工作人员和病死猪收集人员进入生产区,场内人员不得串舍,兽医串舍诊疗必须着防护服、戴鞋套。 三、规范生猪调入调出,调出生猪提前申报检疫,检疫合格后方可调出;调入生猪严格落实落地报告、补栏隔离和空栏管理制度,引进种猪的保证手续齐全。不从高风险区购入生猪、生猪产品、猪源饲料及饲料原料。不使用未经备案的生猪运输车辆运输生猪。 四、不散放散养,不使用泔水饲喂生猪,严禁外来猪及其制品进入猪场。 五、配建进场消毒池,配备场区消毒设施设备,建立健全场内消毒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定期对场内外彻底消毒。认真做好进、出场区人员及其携带物消毒,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洗澡消毒;认真做好进、出场区生猪运输车辆消毒,特别注意车辆底部清洗消毒。 六、主动开展猪群健康状况日常巡查排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不出售、不丢弃病死猪,对病死猪、粪便及污染物实施无害化处理。 七、规模养殖场配备专职兽医,坚持科学饲养、规范管理。主动做好周围3公里范围内生猪养殖场户的引导宣传,普及防控技术和措施,共同做好非洲猪瘟防控。中小规模养猪场(专业户)要聘请有技术资质的兽医,进行动物疾病防治,禁止使用假冒伪劣兽药及生物制品。 八、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认真做好病死猪、排泄物、垫料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坚决不出售、贩卖病死猪。委托专业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集中处理的,病死猪运输车辆在生物安全防线以外交接,交接病死猪后严格清洗消毒。 九、主动配合畜牧兽医等监管部门开展疫情排查、监督、抽样等工作。 十、本场(户)负有动物防疫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非洲猪瘟防控部署要求,自觉开展各项防控工作。如因防疫主体责任不落实、自身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不执行动物防疫相关规定造成疫情发生传播的,不享受国家扑杀补助政策,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疫情报告电话:

猪场保健程序

猪场保健程序 一、乳仔猪 1. 仔猪出生后口服庆大霉素1ml,肌注阿莫先锋1ml(0.5克/支,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5毫升)。 2. 仔猪出生1—3日龄补铁(硒型牲血素),每头仔猪肌注1ml(含铁150mg、含硒1 mg)7日龄第二次补铁,每头仔猪 肌注1ml。仔猪出生7日龄进行去势。 3. 5-7日龄补仔猪开口料,料中加入适量鱼肝油。 4. 断奶前第1周,饲料补充电解多维。 5. 28日龄断奶后第1-3天,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4-10天饮水中加入支原净125 PPm、阿莫西林200 PPm,连用7天或以下 药物组合: (1) 80%支原净125克+阿莫西林200克+磺胺二甲氧嘧 啶(SDM)500克+三甲氧苄氨嘧啶(TMP)100克。 (2) 10%氟苯尼考500克+70%黄芪多糖粉150克+强力 霉素300克。 6、驱虫: 仔猪出生70日龄用1%伊维菌素33kg/1ml或用通灭(辉 瑞)33kg/1ml,也可用预混剂拌料连续饲喂一周。 1、 育肥猪 1、70日龄转出后1-3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4-10天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阿莫西林200 PPm、金霉素330 PPm(纯粉:每吨料加330克、15%饲料添加剂:每吨料加2200克。330÷0.15=2200);或以下药物组合:枝源净(80,100,125)克 + 强力霉素(100,125,150 )克 + 15%金霉素(2000,2667)克,含纯粉(300,400)克。 2、100-106日龄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阿莫西林200 PPm、金霉素330 PPm。或以下药物组合:支原净(80,100,125)克 + 强力霉素(100,125,150 )克 + 金霉素(300,400)克。 3、严格控制药物残留,120日龄以后禁止使用一切药物(按照160日龄

猪场预防用药及保健

---------------------------------------------------------------最新资料推荐------------------------------------------------------ 猪场预防用药及保健 一、初生仔猪(0-6 日龄) 1、目的: 预防母源性感染(如脐带、产道、哺乳等感染),主要对大肠杆菌、链球菌等。 2、推荐药物: ⑴强力霉素、阿莫西林: 每吨母猪料各加 200 克连喂 7 天。 ⑵慢呼清(复方新强霉素)饮水,每公斤水添加 2 克;或母猪拌料一周。 ⑶呼肠舒: 每吨母猪料加 1000 克连喂 7 天。 ⑷长效土霉素母猪产前肌注 5 毫升。 ⑸仔猪吃初乳前口服庆大霉素、氟哌酸 1-2 毫升或土霉素半片。 ⑹微生态制剂(益生素),如赐美健、促菌生、乳酶生等。 ⑺2-3 日龄补铁、补硒。 二、 5-10 日龄开食前后仔猪 1、目的: 控制仔猪开食时发生感染及应激。 2、推荐药物: ⑴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 饮水: 每公斤水加 50 毫克;拌料: 1 / 6

每公斤饲料加 100 毫克;⑵新霉素,每公斤饲料添加 110 毫克,母仔共喂 3 天。 ⑶强力霉素、阿莫西林: 每吨仔猪料各加 300 克连喂 7 天。 ⑷呼肠舒: 每吨仔猪料加 2019 克连喂 7 天。 ⑸上述方案中都添加 VC 或多 V 或盐类抗应激添加剂三、21-28 日龄断奶前后仔猪 1、目的: 预防气喘病和大肠杆菌病等。 2、推荐药物: ⑴普鲁卡因青霉素+金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拌喂 1 周;⑵慢呼清(新霉素+强力霉素),拌料 1 周;⑶呼诺玢每吨料加 2019 克连喂 7 天. ⑷土霉素碱粉或氟甲砜霉素,每公斤饲料拌 100 毫克, 拌料 1 周;⑸上述方案中都添加 VC 或多 V 或盐类抗应激添加剂四、 60-70 日龄小猪 1、目的: 预防喘气病及胸膜肺炎、大肠杆菌病和寄生虫。 2、推荐药物: ⑴呼诺玢或支原净或泰乐菌素或土霉素钙预混剂,拌料 1 周; ⑵喹乙醇拌料;⑶选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或帝诺玢、净乐芬等驱虫药物进行驱虫,可采用混饲或肌注五、育肥或后备猪 1、目的: 预防寄生虫和促进生长。

猪场防疫制度及防疫封场规定

猪场防疫制度及防疫封场规定 一、猪场防疫制度 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杜绝疫病的发生,特定防疫制度如下: 1、各门卫要坚守岗位,不得离岗,并坚持锁门制度。 (一道门)认真做好外来人员登记,把好进厂人员消毒关,严禁外来人员带肉食品(猪、牛、羊肉等)进入厂区,严防门卫无人看守,并做好门卫周边的环境卫生;如发现门卫脱岗达十五分钟,第一次罚款人民币五十元,第二次辞退。 2、各门卫要经常保持消毒池的药物浓度,确保消毒的良好效果。生产区应与生活区严格分开,生产区周围要有防护措施,防止场外动物入内。 3、大门通道消毒池由各门卫负责投入消毒药物,做好入场车辆严格消毒。 4、生产区更衣室内安装紫外线灯,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经过紫外线照射消毒超过15分钟洗澡并更衣换鞋后,再经消毒池踏水进入。 5、每栋猪舍门口设有小消毒池,由消毒人员定期安排更换消毒药水,经常保持药水有效浓度,工作人员进入猪舍要按规定进行鞋底消毒,各栏饲养员要保持猪栏环境卫生,清除栏舍周边杂草,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彻底清扫猪舍食槽、活动间、污水

沟等。 6、定期:由场部统一组织消灭蝇、鼠,驱虫。 7、各基层负责人要严格控制本组人员不准窜栏。 8、工作服只允许在生产区使用,下班后放在更衣室内熏蒸消毒。 9、消毒人员长期轮回对栏内、外空区、死角进行消毒。防疫季节内栏每天一次,外栏每周两次。 10、生产区内用具各自保管,不准互相借用,防疫季节每栏一把扫帚分离使用。 11、各栏严格按免疫程序和药物使用说明书认真搞好各种疫苗注射,并做好记录,疫苗包装不得乱丢乱放,做好无害处理。 12、兽医器械应彻底高温消毒,坚持一猪换一针头的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13、各栏饲养员坚持巡栏制度,做好详细记录,注意观察本栏生猪情况,对可疑病猪及时报告,发生疫情,做到“早、快、严、小”,把损失控制到最小范围。 14、对违反以上规定,特处罚如下: (1)、原则:各负其责。 (2)、处罚:防疫季节各饲养员窜栏,门卫严重失职,一经发现扣50元,情节严重的立即辞退。 二、猪场防疫封场规定

养猪场保健用药

养猪场保健用药方案 猪病防治应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控制猪病的三要素包括:免疫注射、药物保健、生物安全,其中药物保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最容易被忽视。目前,我国现代集约化猪场普遍提倡采用重点阶段及脉冲式给药的预防保健用药方案,实现治疗兽医向保健兽医的转变。 1保健方案(所有方案均为每 1000kg饮水或饲料添加药物量) 1.1.2 浩农宝+浩农康+金口欢各1000g 1.1以减少应激,清除猪体内毒素,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为主的用药方案 1.1.1 浩农宝+浩农康+饮必乐+金口欢各800g+黄芪多糖250g 1.1.3浩农宝+浩农康各1500g 1.2预防细菌或病毒性疾病的出现,以对猪场常见病进行净化为主的用药方案 1.2.1 金口欢+饮必乐+浩农康各800g+黄芪多糖250g 1.2.2 金口欢+饮必乐各1000g+黄芪多糖250g 1.2.3 浩农康+金口欢各1000g+黄芪多糖250g 1.2.4 浩农康+饮必乐各1500—2000g 1.2.5 金口欢+饮必乐各1500—2000g 1.3用于填精催情,提高繁殖率和产仔率,猪群正常情况下的预防和保健按0.1%——0.2%添加,治疗相关疾病时的用药方案按0.4%添加量添加。 1.3.1 多仔多富+金口欢+浩农康+饮必乐 1.3.2 多仔多富+饮必乐+金口欢 1.3.3 多仔多富+饮必乐+浩农康 1.3.4 多仔多富+金口欢+黄芪多糖 1.3.5 多仔多富+黄芪多糖 2猪场阶段性药物保健 2.1后备母猪保健 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预防细菌或病毒性疾病的出现。清除后备母猪体内病原菌及内毒素,抑制体内病毒数量及活性,净化猪场的常见病。增强后备母猪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发情,获得最佳配种率。 后备猪引入第一周,为降低应激,促使其迅速恢复体质、保证其群体健康,可根据条件采取1.3.1、1.3.2、1.3.3中所列方案,采用饮水或拌料的方式进行保健投药。 后备种猪培育期:主要是减少呼吸道、肠道疾病和附红细胞体的发生,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保健用药应视猪场及周边的情况选择或轮换投药,每月连用7 d,直到配种。可根据条件或需要选用 1.2.1、1.2.2、1.2.3中所列方案,猪场周围若有蓝耳病、圆环病毒的存在,或者发生过传染性胸膜肺炎,可用金口欢加量。猪场若有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病原菌存在的可能,可用金口欢+浩农康。 2.2母猪保健 清除体内毒素,疏通肠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各种疫病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提高妊娠质量。 空怀及断奶母猪:为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提高配种受胎率,饲料中可添加黄芪多糖等中药提取物。可根据条件或需要选用1.1.1、1..1.2、或1.3.1、1.3.2、1.3.3、1.3.4、1.3.5等复方方案,效果更佳。 妊娠母猪:主要是预防衣原体和附红细胞体感染,预防蓝耳病(PRRS)和圆环病毒(PCV)等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可根据条件或需要选用1.2.1、1.2.2、1.3.1、1.3.2等复方方案。围产期保健:主要是净化母体环境、减少呼吸道及其它疾病的垂直传播,增强母猪的抵抗力

养猪场的规章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养猪场的规章制度 篇一:规模化猪场各项管理制度 瑞金市鑫隆养猪场 规模化猪场各项管理制度 一、场长工作职责 1、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 2、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3、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4、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落实和完成猪场(公司)各项任务; 5、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6、负责编排全场的经营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 7、负责全场的生产报表,并督促做好月结工作、周上报工作; 8、做好全场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

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向上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9、负责全场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10、负责落实和完成公司下达的全场经济指标; 11、直接管辖生产线主管,通过生产线主管管理生产线员工; 12、负责全场生产线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每周或每月主持召开生产例会。 二、生产线主管工作职责 1、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协助场长做好其他工作; 2、负责执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和有关生产线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负责生产线报表工作,随时做好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负责猪病防治及免疫注射工作; 5、负责生产线饲料、药物等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6、负责落实和完成场长下达的各项任务; 7、直接管辖组长,通过组长管理员工。 三、组长工作职责 1、配种妊娠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

养猪场免疫程序参考表

免疫程序参考表 种类 时间 疫苗名称 用法 用量 备注 哺 乳 仔 猪 14日龄 圆环病毒疫苗 肌 1头份 喘气病用单针苗 21日龄 喘气病灭活菌 肌 1头份 25日龄 猪瘟细胞苗 肌 4头份 30日龄 伪狂犬基因缺失苗 肌 1头份 保 育 猪 40 链球菌多价苗 食血清Ⅱ型 肌 1头份 外购猪应将猪瘟疫苗先免,然后每隔7天注射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口蹄疫、蓝耳 45 副猪嗜血杆菌苗 肌 1头份 50 口蹄疫高效苗 后三角肌 1头份 60 猪瘟组织苗 肌 4头份 后 备 公 母 猪 6日龄起每隔 7天 细小病毒灭活菌 肌 1头份 细小病毒首次应用21天后应再加 强一次 伪狂犬基因缺失苗 肌 1头份 口蹄疫高效苗 后三角肌 1头份 猪瘟组织苗 肌 5头份 蓝耳病灭活菌 肌 1头份 基 础 母 猪 妊娠期 妊娠期后80天间隔7天 空怀期产后15天起间隔7天 伪狂犬基因缺失苗 肌 1头份 1.口蹄疫3次/年,间隔4个月 2.传肠三联苗产前20-30天注射一次 3.猪瘟细小病毒应在产后注射 口蹄疫高效苗 后三角肌 1头份 传肠三联苗 后三角肌 1头份 副猪嗜血杆菌苗 肌 1头份 蓝耳病苗 肌 1头份 猪瘟组织苗 肌 6头份 细小病毒灭活菌 肌 1头份 公 猪 间隔7天 一年两次 猪瘟组织苗 肌 6头份 口蹄疫3次/年 间隔4个月 口蹄疫高效苗 后三角肌 1头份 伪狂犬基因缺失苗 肌 1头份 细小病毒灭活菌 肌 1头份 蓝耳病疫苗 肌 1头份 季节性 3.15- 4.1 乙脑弱毒活疫苗 肌 1头份 母猪 9.15-10.1 传肠三联苗 后三角肌 1头份 后备、保育、肉猪、 公猪 注:1.每季度对空怀母猪集中一次口蹄疫、猪瘟接种 2.配种后30天、产前后15天内不接种任何疫苗 3.根据各地情况,可适当增减疫苗种类,如传胸、伪狂犬、传鼻等

猪场防疫免疫规程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必须引进种猪时,在引进种猪前必须调查产地是否为非疫区,并有产地检疫证明。 2、猪场严禁饲养禽类、犬、猫及其他动物。猪场食堂不准外购猪只及其产品。职工家中不得养猪。 3、严禁外来人员到猪场参观,必要时需经场长许可,需经更换场区工作服、工作鞋或洗澡,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 4、场内不准带入可能染疫的畜产品或其他物品。场内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猪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5、猪场每个消毒池要经常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6、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应先洗手、穿工作服和胶靴;或淋浴后更换衣鞋,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严禁相互串猪舍。 7、猪场要喂全价配合饲料,禁止饲喂不清洁、发霉或变质的饲料,不得喂未经无害处理的泔水以及其他畜禽副产。 8、每天坚持打扫猪舍卫生,保持饲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舍内可用0.27%、0.3%过氧乙酸或次氯酸钠或其它消毒药消毒,每月2~3次。猪只专群后,栏舍要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9、猪场道路和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因地制宜选用高效、低毒、广谱的消毒药品,定期消毒。 10、每批猪只调出后,猪舍要严格进行清扫、高压冲洗和消毒,并空栏5~7天,做到“全进全出”。 11、产房要严格消毒,有条件的可进行消毒效果检测,临产母猪进入产房前进行体表清洗和消毒,产前母猪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外阴部和乳房擦洗消毒。仔猪断脐、剪牙、断尾和剪耳缺要进行严格消毒。 12、定期驱除猪的体内、外寄生虫。搞好灭鼠、灭蚊蝇和吸血昆虫等工作。 13、饲养员认真执行饲养管理制度,细致观察饲料有无变质、猪采食和健康状态、排粪有无异常等,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请兽医检查。 14、猪只及其产品出场,出具经县以上防疫检疫机构或其委托单位的检疫证明。出售的种猪应包括种猪档案、免疫证明。 15、根据养猪专业合作社猪病防控中心免疫防控大纲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区疫病发生的种类,确定免疫接种的内容和适宜的免疫程序。制订综合防治方案和常用驱虫药物。 16、所有病死猪、隐性带毒猪只严格根据国家《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私自对外销售。

规模化猪场预防用药及保健计划方法

精心整理 规模化猪场预防用药及保健方案 1.初生仔猪(0-6日龄)u目的:预防母源性感染(如脐带、产道、哺乳等感染),主要对大肠杆菌、链球菌等。u推荐药物:(1)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每吨母猪料各加200克,产前7天产后7天连喂14天。(2)和气丰利+阿莫西林+白龙散300:每吨母猪料加1000克,产前产后连喂14天。(3)长效土霉素(德利先或欧克泰)母猪产前或产后8小时前肌注10毫升。(4)仔猪3日龄口服新宝康复1ML;(5)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益畜饮2ML;(6)2-3日龄补铁、补硒。 2.5-10日龄开食前后仔猪u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毫克;(2)新霉素,每公斤饲料添加110毫克,母仔共喂3 300克连喂7天。(4)和气丰利+ 添加VC或多V 3.21-28日龄断奶前后仔猪u 素+金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拌喂1周;(2 2000克连喂7天.(4 中都添加VC或多V(6)治疗:得仁欣或宁可欣或必利+仔泻康;或百利星+1、3日龄、7日龄、21日龄;2+泰诺康;3、1毫升、1.5毫升、2毫升;或3天 4.60-70u推荐药物:(1)呼诺 7天;(2)选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或帝诺玢、 5.育肥或后备猪u目的:预防寄生虫和促进生长。u推荐药物:(1)呼诺玢或妙迪芬或泰乐菌素或土霉素钙预混剂,拌料1周;(2)促生长剂,可添加速大肥和黄霉素等;(3)驱虫用药,帝诺玢\净乐芬等驱虫药物拌料驱虫。 四三一保健方案:¨育肥猪一生程序性投药四次,大约每隔三周投药一次,每次投药一周;¨所选用药品1)断奶前后和保育结束A案:和气丰利+阿莫西林B案:和气丰利+妙迪芬C案:和气丰利+土霉素2)第三次和第四次投药A案:呼诺玢B案:呼诺玢+妙迪芬C案:呼诺玢+土霉素

养猪场管理制度_规章制度.doc

养猪场管理制度_规章制度 1、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 2、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3、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4、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落实和完成猪场(公司)各项任务;

5、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6、负责编排全场的经营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 7、负责全场的生产报表,并督促做好月结工作、周上报工作; 8、做好全场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向上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9、负责全场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10、负责落实和完成公司下达的全场经济指标; 11、直接管辖生产线主管,通过生产线主管管理生产线员工; 12、负责全场生产线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每周或每月主持召开生产例会。

二、生产线主管工作职责 1、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协助场长做好其他工作; 2、负责执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和有关生产线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负责生产线报表工作,随时做好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负责猪病防治及免疫注射工作; 5、负责生产线饲料、药物等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6、负责落实和完成场长下达的各项任务; 7、直接管辖组长,通过组长管理员工。

三、组长工作职责 1、配种妊娠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本组人员休息替班。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负责本生产线配种工作,保证生产线按生产流程运行。负责本组种猪转群,调整工作。负责本组公猪、后备猪、空怀猪、妊娠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2、分娩保育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本组人员休息替班。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负责

标准化猪场消毒、防疫流程

猪群疫病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所造成的,而猪舍又是病原微生物理想的栖息地,可以说病原微生物存在于养猪生产的各个角落,如场地、水中、空气中、舍内等。因此,如何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传播是猪群保健措施的关键。良好的环境卫生和消毒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入和传播,从而能显著降低猪只生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为猪群健康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1 猪场的卫生管理 1.1 每天及时打扫卫生,清理生产垃圾,保证环境卫生整洁。 1.2 保持舍内干燥清洁,每天必须打扫清理粪便,尽可能做到猪、粪分离。清扫后进行必要的清洗, 但要节约用水。 1.3 猪只转群后的空栏舍,用清洗机彻底清理卫生,包括栏舍、墙面、食槽等,清洗后用广谱消毒 药消毒备用。 1.4 平时注意通风换气。在保持温暖干燥的同时,适时通风换气,排出有害气体,保持舍内空气新 鲜。 1.5 猪舍日常冲洗规定。繁殖舍每月彻底打扫冲洗,产房断奶后彻底打扫冲洗,保育仔猪50日龄 后冲洗地板1次,育成、育肥舍每月打扫冲洗1次。 1.6 生产垃圾,如使用过的药盒、瓶、疫苗瓶等,妥善堆于一处,适时销毁处理。 1.7 猪舍粪沟沉积的粪污,至少半年彻底清理1次,保证栏舍内无长期积留的粪便,减少有害菌的 繁殖。 1.8 舍内整体的环境卫生,包括屋顶灰尘、门窗、走廊等平时不易清扫的地方,每季度或半年彻底 打扫1次。 1.9 灭鼠、灭蚊蝇,控制鸟及昆虫。场区内坚持灭鼠,灭鼠药要选择诸如敌鼠钠盐、安妥等对人、畜毒性低的毒鼠药,常用0.05%毒饵与谷物混匀,放置在对人、畜均安全之处。蚊蝇多发季节,至少每周灭蚊蝇1次,可选用敌百虫、敌敌畏、倍硫磷等杀虫药,应注意对人、畜的毒性。 1.10 及时彻底清理场区内的垃圾、杂草。 2 猪场的消毒措施 消毒可分为终端消毒和经常性的卫生保护,前者指空舍或空栏后的消毒,后者指舍内及四周的经常性消毒(定期带猪消毒、场区消毒和人员入场消毒等)。 2.1 终端消毒 终端消毒程序应尽可能遵循以下全部的基本方法。 2.1.1 干燥清扫。空舍或空栏后,彻底清除栏舍内的残料、垃圾和墙面、顶棚、水管等处的尘埃等,并整理舍内用具。当有疫病发生时,必须先进行消毒,再进行必要的清扫工作,防止病原的扩散。 2.1.2 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清洗。①对所有的表面进行低压喷洒并确保其充分湿润,喷洒的范围包括地面、猪栏、进气口、风扇匣、各种用具等,尤其是食槽和饮水器,有效浸润时间不低于30分

养猪场防疫制度

养猪场防疫制度 为了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用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商品猪,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杜绝疫病的发生,制定的有关制度,制定以下《猪场卫生防疫制度》,请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严格执行。 1、猪场分养殖区和生活区,养殖区包括出猪台、化验室、猪舍、沼气池等。生活区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等。 2、非生活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活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场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3、生活区防疫制度 ①生活区大门应设消毒门岗,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②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蝇。 ③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场内职工及其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禽兽(如猫、狗)。 ④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场内技术人员不得到场外出诊,不得去屠宰场,其它猪场或屠宰户,养猪户场(家)逗留。 ⑤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二天后方可进入养殖区工作。 ⑥搞好场内环境绿化工作

4、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①运输饲料进入加工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 ②运猪车辆出入隔离舍,出猪台要彻底消毒。 ③上述车辆司机不许离开驾驶室与场内人员接触,随车装卸工要同养殖人员一样更衣换鞋消毒。 5、购销猪防疫制度 ①从外地购入种猪,须经过检疫,并在场内隔离饲养观察40天,确认无病健康猪,经冲洗干净并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养殖区。 ②出售猪只时,须经兽医临床检查无病的方可出场,出售猪只能单向流动。 ③养殖人员出入隔离舍、猪舍,要严格更衣、换鞋、消毒,不得与外人接触。 6、疫苗保存及使用制度 ①各种疫苗要按要求进行保存,凡是过期、变质、失效的疫苗一律禁止使用。 ②免疫接种必须严格按照养殖场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 ③免疫注射时,不打飞针,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④做好免疫计划,免疫记录。 7、养殖场工作人员,不准留长指甲,男性员工不准留长发,不得带私人物品入内。 8、养殖场每栋猪舍门口,产房各单元门口设消毒池、盆,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规模化猪场预防用药及保健方案

规模化猪场预防用药及保健方案

规模化猪场预防用药及保健方案 1. 初生仔猪(0-6日龄)u 目的:预防母源性感染(如脐带、产道、哺乳等感染),主要对大肠杆菌、链球菌等。u 推荐药物:(1)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每吨母猪料各加200克, 产前7天产后7天连喂14天。(2)和气丰利+阿莫西林+白龙散300:每吨母猪料加1000克,产前产后连喂14天。(3)长效土霉素(德利先或欧克泰)母猪产前或产后8小时前肌注10毫升。(4)仔猪3日龄口服新宝康复1ML;(5)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益畜饮2ML;(6) 2-3日龄补铁、补硒。 2. 5-10日龄开食前后仔猪u 目的:控制仔猪开食时发生感染及应激。u 推荐药物:(1)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饮水:每公斤水加50毫克;拌料:每公斤饲料加100毫克;(2)新霉素,每公斤饲料添加110毫克,母仔共喂3天。(3)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每吨仔猪料各加300克连喂7天。(4)和气丰利+阿莫西林:每吨仔猪料加克连喂7天。(5)上述方案中都添加VC或多V或盐类抗应激添加剂,如益免加或速解康。 3. 21-28日龄断奶前后仔猪 u 目的:预防气喘病和大肠杆菌病等。u 推荐药物:(1)普鲁卡因青霉素+金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拌喂1周;(2)新霉素+强力霉素,拌料1周;(3)呼诺玢每吨料加克连喂7天. (4)土霉素粉或氟笨尼考,每公斤饲料拌100毫克,拌料1周;(5)上述方案中都添加VC或多V或盐类抗应

激添加剂,如益免加或速解康。(6)治疗:得仁欣或宁可欣或必利+仔泻康;或百利星+诺康;或百利金针。* 哺乳仔猪的三针保健计划:1、3日龄、7日龄、21日龄;2、首选药物---德利先(长效土霉素)或欧克泰+泰诺康;3、1毫升、 1.5毫升、2毫升;或3天不打,口服新宝康复1ML; 4. 60-70日龄小猪 u 目的:预防喘气病及胸膜肺炎、大肠杆菌病和寄生虫。u 推荐药物:(1)呼诺玢或妙迪芬或泰乐菌素或土霉素钙预混剂,拌料7天;(2)选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或帝诺玢、净乐芬等驱虫药物进行驱虫,可采用混饲或肌注 5. 育肥或后备猪u 目的:预防寄生虫和促进生长。u 推荐药物:(1) 呼诺玢或妙迪芬或泰乐菌素或土霉素钙预混剂,拌料1周;(2) 促生长剂,可添加速大肥和黄霉素等;(3) 驱虫用药,帝诺玢\净乐芬等驱虫药物拌料驱虫。 四三一保健方案:¨ 育肥猪一生程序性投药四次,大约每隔三周投药一次,每次投药一周; ¨ 所选用药品 1)断奶前后和保育结束A案:和气丰利+阿莫西林B案:和气丰利+妙迪芬C案:和气丰利+土霉素2)第三次和第四次投药A案:呼诺玢B案:呼诺玢+妙迪芬 C案:呼诺玢+土霉素 6. 成年猪(公、母猪)u 目的:(1)后备、空怀猪和种公猪:驱虫、预防喘气病及胸膜肺炎(2)怀孕母猪、哺乳母猪:驱虫、预防喘气病、预防子宫炎u 推荐药物:(1)呼诺玢或妙迪芬或泰乐菌素,拌料,脉冲式给药;(2)帝诺玢\净乐芬等驱虫药

2-猪场卫生防疫作业指导书

猪场卫生防疫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减少、杜绝疫病的发生,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客户、养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合格的商品猪或合格的精液。 2.范围 公司所有猪场 3.职责 3.1猪场场长全面负责卫生防疫工作 3.2猪场各级负责人组织实施卫生防疫工作 3.3猪场全体员工参与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 4.工作程序 4.1防疫区域划分 4.1.1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更衣室、饲料、药物物资仓库、出猪台、实验室、解剖室、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等。 4.1.2加强猪场区(含生产与生活区)与外界的隔离(用铁丝网、围墙、木桩、水泥桩、刺藤等),加强交界道路的消毒。 4.1.3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非生产区工作人员确有需要进入者,必须经场长或专职技术人员批准(封场期间需要主管经理批准)并经冲凉、更衣、换鞋、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4.2 生活区防疫制度 4.2.1 生活区大门应设消毒门岗,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必须在大门口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在指定的地点由专人监督其冲凉更衣,旧衣物用消毒水浸泡20分钟以上。外来人员只允许在指定的有限的区域内活动。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4.2.2 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蝇。 4.2.3 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场内职工及其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禽畜(如猫、狗、鸡等)或其它宠物(鸟、鸽子等)。 4.2.4 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猪场人员不得去屠宰场或屠宰户、生猪交易市场、其它猪场、养猪户(家)逗留,尽量减少与猪业相关人员(畜牧局、兽防站、地方兽医)接触。 4.2.5 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一天两夜(封场期间为两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4.2.6厨房人员外出购物归来需在大门口更衣、换鞋、洗后消毒后方可入内。 4.2.7除厨房人员外,猪场人员不得进入厨房。 4.2.8猪场办公室、饭堂及公共娱乐场所每星期需要全面消毒一次。 4.2.9猪场应严把胎衣与潲水输出环节,相关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大门内。潲水桶应多备几个,轮换消毒备用。 4.2.10 搞好场内环境绿化工作。 4.3 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4.3.1外来闲杂车辆不允许进入场内(包括生活区),如果要进入,需严格冲洗、全面消毒后方可入内;车内人员(含司机)需下车在门口消毒方允许入内。残次猪车、潲水车严禁入内。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图表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 7-15日龄:气喘病苗。 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 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 20日龄:肌注猪瘟苗。 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 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 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 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 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 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 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猪配套免疫程序

注:什么是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是动物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当前各种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广泛存在于我国猪群之中,是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与诱发各种疾病的元凶之一。因此,当前在防控猪病中首先要消除猪群中存在的造成免疫抑制的各种因素,重点控制好免疫抑制性疾病,提高猪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保障猪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造成的重大损失。 什么是免疫麻痹? 在一定限度内,抗体的产量随抗原的用量而增加;但抗原量过多,超过一定的限度,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麻痹”。有些养殖场超剂量多次注射免疫,这样可能引起机体的免疫麻痹,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猪瘟是商品猪免疫的重点,很多猪场为什么注射猪瘟疫苗还会发生猪瘟呢?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占很大因素,试验表明,在猪瘟疫苗中添加特福(猪用转移因子)能有效减少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的发生,快速产生和提高抗体水平。 要减少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免疫失败的发生必须制定一个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合理使用疫苗,切勿滥用、乱用疫苗,如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浪费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一、猪场免疫的目的: 一是控制或净化"猪场内"危害大的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支原体等); 二是产生或加强“猪群对外界”流行疾病的抗体。 二、制作免疫程序的原理: 1、后备猪: 在配种前,产生一些主要繁殖疾病的抗体,为了减少微生物繁殖病的发生。主要免疫对象蓝耳病、伪狂犬、细小病毒、猪瘟、乙脑和口蹄疫。 2、经产母猪: 一般在怀孕后期接种常见病(非繁殖性病苗)的疫苗,可以提高初乳中的抗体;使乳猪在哺乳期不易发病,主要的免疫对象--大肠杆菌、链球菌、副嗜血、支原体、放线杆菌。 3、空怀母猪:免疫繁殖性的疫苗,避免在怀孕期使用繁殖性疫苗引起严重后果。主要的免疫对象:蓝耳、伪狂犬、猪瘟、细小。 4、季节:每年的3—4月、10--11月份天气好,也是猪群体质最好的时候。免疫后产生的抗体较高,公猪所要免疫的苗,都安排这断时间,一年两次。主要免疫的苗(猪瘟、蓝耳、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连苗、伪狂犬、乙脑、),母猪: 主要免疫的苗、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乙脑)

规模化猪场管理制度

规模化猪场管理制度 场长工作职责 1、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 2、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3、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4、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落实和完成猪场(公司)各项任务; 5、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6、负责编排全场的经营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 7、负责全场的生产报表,并督促做好月结工作、周上报工作; 8、做好全场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向上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9、负责全场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10、负责落实和完成公司下达的全场经济指标; 11、直接管辖生产线主管,通过生产线主管管理生产线员工; 12、负责全场生产线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每周或每月主持召开生产例会。 二、生产线主管工作职责 1、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协助场长做好其他工作; 2、负责执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和有关生产线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负责生产线报表工作,随时做好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负责猪病防治及免疫注射工作; 5、负责生产线饲料、药物等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6、负责落实和完成场长下达的各项任务; 7、直接管辖组长,通过组长管理员工。 三、组长工作职责 1、配种妊娠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本组人员休息替班。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负责本生产线配种工作,保证生产线按生产流程运行。负责本组种猪转群,调整工作。负责本组公猪、后备猪、空怀猪、妊娠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2、分娩保育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本组人员休息替班。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负责本组空栏猪舍的冲洗消毒工作。负责本组母猪、仔猪转群、调

猪场不同阶段猪保健用药方案

猪场不同阶段猪保健用药方案 猪病防治应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控制猪病的三要素包括:免疫注射、药物保健、生物安全,其中药物保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最容易被忽视。目前,我国现代集约化猪场普遍提倡采用重点阶段及脉冲式给药的预防保健用药方案,实现治疗兽医向保健兽医的转变。为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及经济效益,指导猪场在生猪生产的各个阶段合理用药,我们在“规模化养殖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的研究中,对猪场的保健用药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相关内容进行总结,以与同行探讨。 1 用药方案(所有方案均为每 1kg饮水或饲料添加药物量) 1.1 以减少应激,清除猪体内毒素,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为主的用药方案 1.1.1 电解多维150mg+阿莫西林200mg(饮水) 1.1.2 10%黄芪多糖维生素C粉500mg拌料 1.1.3 10%黄芪多糖维生素C粉500mg+10%阿奇霉素180~360mg 1.1.4 多效氟苯黄芪预混剂(主要由氟苯尼考、黄芪多糖、TMP 等)500mg 1.1.5 金泰妙(主要成分为泰妙菌素和金霉素,每kg含量分别为0.033kg和 0.1kg)500~1000mg、亚硒酸钠—V E500~1000mg 1.1.6 金泰妙 500mg+V C200mg 1.2预防细菌或病毒性疾病的出现,对猪场常见病净化为主的用药方案 1.2.1 强力霉素 500mg+甲氧苄氨嘧啶(TMP)120mg 1.2.2 强力霉素500mg+阿散酸120mg+TMP120mg(或磺胺二甲氧嘧啶150mg+TMP30mg) 1.2.3 呼原净(25%替米考星)250mg+金霉素300mg(或土霉素1000mg,或强力霉素100mg) 1.2.4 10%氟苯尼考500~1000mg+阿莫西林200mg(或磺胺二甲氧嘧啶150mg+TMP30mg) 1.2.5 10%氟苯尼考1000mg+磺胺二甲氧嘧啶500mg+小苏打1000mg+维生素C200mg。 1.2.6 枝原净(80%泰妙菌素)125mg+金霉素(15%)300mg+阿莫西林200mg。 1.2.7 枝原净 125mg+金霉素300mg(或强力霉素100mg) 1.2.8 枝原净 125mg+阿莫西林 200mg+磺胺二甲氧嘧啶 150mg+TMP30mg。 1.2.9 四环素 400mg+阿散酸 120mg+TMP100mg。 1.2.10 磺胺五甲氧嘧啶 600mg+小苏打 1000mg+阿散酸 120mg拌料。 2 猪场阶段性药物保健 2.1 后备母猪保健 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预防细菌或病毒性疾病的出现。清除后备母猪体内病原菌及内毒素,抑制体内病毒数量及活性,净化猪场的常见病。增强后备母猪的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