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九章水资源配置

第一节概述

水资源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

水资源配置将流域水资源循环系统与人工用水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相适应并互相联系为一个整体,通过对区域之间、用水目标之间、用水部门之间进行水量和水环境容量的合理调配,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配置以水资源供需分析为手段,在现状供需分析和对各种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能措施进行组合及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可行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生成、评价和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水资源配置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为基础,结合“需水预测”、“节约用水”、“供水预测”、“水资源保护”等有关部分进行,其所提出的推荐方案应作为制定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的基础。水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准年供需分析、方案生成、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方案比选和评价、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制定等。

水资源配置在多次供需反馈并协调平衡的基础上,一般进行二至三次水资源供需分析。一次供需分析是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和发挥现有供水工程潜力的情况下,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若一次供需分析有缺口,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供需分析,即考虑强化节水、挖潜配套以及合理提高水价、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抑制需求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若二次供需分析仍有较大缺口,应进一步加大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及节水的力度,具有跨流域调水可能的,应考虑实施跨流域调水,并进行三次供需分析。实际操作按流域或区域具体情况确定。

第二节基准年供需分析

1. 基准年供需分析的目的是摸清水资源开发利用在现状条件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水资源供需结构、利用效率和工程布局的合理性,提出水资源供需分析中的供水满足程度、余缺水量、缺水程度、缺水性质、缺水原因及其影响、为水资源配置方案生成提供基础信息。

2. 按现有水利工程格局和水资源调配方式分析统计计算分区供水能力,包括地表水(含外流域调水)、地下水及其他水源(如污水处理再利用、海水等)等不同水源各项工程措施的供水能力。

3. 供需分析中的需水量及其分类采用“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和“需水预测”的成果。

4. 把水源分为优质水和一般水:优质水为蓄水、地下水;一般水为引水、河网提水和回归水。

基准年供需水平衡见表9-1,(见章后,下同):

从表中可以看出缺水主要在温黄平原区,温黄平原区保证率90%以上缺水,缺水量近2000万m3,缺水率为6%;保证率95%时缺水量近8000万m3,缺水率为21%。

由于温岭市水资源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与人口密度及经济发展不协调,造成不同地区的缺水情况有很大差异。综合水资源、水质、水源工程的调查分析以及水资源现状供需分析结果,温岭市不同地区现状缺水情况简述如下:

1.西南部低山丘陵区,水源工程小而分散,供水能力低,工程建设滞后于需水增长要求,主要表现为工程性缺水。

2.东北部平原区,人均水资源量偏低,又无过境水量可利用,地下水已超采,河网水源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资源性缺水和污染性缺水。

3.东南部沿海低陵地区,水资源量少,沿海及岛屿又缺乏建拦蓄工程的条件,主要表现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

第三节规划水平年水资源配置及供需平衡分析

一. 水资源配置的思路

规划水平年温岭市都将有不同程度缺水,主要为工程性缺水、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或并存。解决温岭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基本思路是:节水为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战略调水,统一调度,优化产业结构。

二. 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为了保证温岭经济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近期由“以需定供”向“以供定需”过渡,远期为“以供定需”,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利用策略上,优先保证生活用水,适当增加工业用水,有计划压缩农业用水。通过节水灌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污水资源化来减少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的比重。

三.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方法

按照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再利用的过程,可将水资源配置系统内的水利工程分为5类:①水源工程,主要包括蓄水工程、提水工程、引水工程、调水工程、地下水工程等;②输水工程,包括河道、渠道、管线等;③用户单元工程,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及河道内用水的有关用水单位的取用水设备;④排水工程,包括城市下水道系统、农村排水渠道及排污河流等;⑤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包括污水处理厂、氧化塘、处理后回用设施及地下水回灌设施等。在上述5类工程中,水源工程、用户单元工程和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均可作为水资源配置系统网络中的节点,输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则成为联系各个节点的弧,而各类有关的工程参数则成为节点与弧的容量及相关的约束条件。

上述水资源配置系统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优化配置的真正实现还要有政策法规、行政机构和经济机制的保障。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国务院颁发的相关法规政策,主要有《河道管理条例》、《取水许可证实施办法》、《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等。目前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机制由水费和水资源费两部分组成。水费一般为维持供水单位实现简单再生产的内部成本;而水资源费则是为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进行的水情监测预报、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管理、水土保持、河道整治、水源地涵养和防洪排涝等活动而产生的社会成本。通过水费和水资源费的调节,一方面缩小同一地区内利用不同水源用户的费用差别,另一方面规范用户行为,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四. 水资源配置方案

水资源配置是以促进温岭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对水资源实行优化配置。其基本功能是以改变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来适应生产力布局,或者调整生产力布局来适应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达到抑制需求、保障供给、协调供需矛盾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在水资源缺水的情况

下,进行跨区域调水;在不同的国民经济用水部门间,按照各部门协调发展的投入产出关系实行计划供水;在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之间,既要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满足当前需要,也要积极进行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以形成水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在开源与节流的关系上,在扩大供水能力的同时要积极开展节水,控制需水的过度增长;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上,不仅重视原水的开发,更要注重污废水的处理回用;在除害兴利上注重化害为利,将洪水转化为可用的水资源。

在规划期内,为推动经济发展,针对温岭的水资源分布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量的需求,采取跨行政区引水,引用长潭水库的水,以解决温岭的缺水现状。

解决供需水矛盾主要从抑制需求、加强治污力度、挖掘水源和跨水资源分区调水角度出发进行。由于温黄平原区地下水过渡开发和污水任意排放,造成地面下沉和地下水水质受到污染,故本次温黄平原区的地下水不参与平衡,仅作为特枯年份应急时取用。

1. 供水零方案(现状工况供需水分析)

供水零方案为现状工况方案,该供水方案是在不考虑增加新建水源工程和新供水措施情况下,以现状工程的供水能力与各水平年正常增长的需水要求,也不考虑强化节水和中水回用情况下,组成各水平年的一组方案,称为“零方案”。进行各水平年供需水余缺分析,目的是摸清在不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下的余缺水程度,水量平衡见表9-2和9-3,也是与其他供水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是进行水资源一次供需平衡分析的供水输入条件。

水量平衡结果:

温黄平原区存在较大程度缺水,玉环区也有不同程度的缺水。

到2010年来水保证率95%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13900万m3,缺水率为32%;来水保证率90%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8340万m3,缺水率为20%。

到2020年,温黄平原区缺水量扩大,来水保证率95%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20800万m3,缺水率为41%;来水保证率90%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15250万m3,缺水率为32%;来水保证率75%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6340万m3,缺水率为14%。

现状工况不能承载温岭未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标准,水资源将成为制约温岭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必须采取节水措施,加强治污力度,开发新水源。

2. 供水1方案(区域内开源节流后供需水分析)

由于现状工况不能承担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开源节流,以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各分区按技术和经济可行,有计

划地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网整治、强化节水和治污力度、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兴建蓄水工程,与推荐需水方案组合的供需水方案,供需平衡结果见表9-4和9-5。

河网整治工程规划在2010年前完成。

2010年前增加的供水工程:白溪水库、白龙潭水库、大交陈水库、梅溪水库和西洋村水库。

2020年前增加的供水工程:大溪岙水库、桐山水库、前溪水库。

按完成以上计划情况下进行供需平衡计算,来分析温黄平原区、玉环区的缺水程度。

水量平衡结果:

温黄平原区仍存在较大程度缺水。

到2010年来水保证率95%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10200万m3,缺水率为25%;来水保证率90%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4600万m3,缺水率为12%。

到2020年,温黄平原区缺水量扩大,来水保证率95%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14700万m3,缺水率为32%;来水保证率90%时,温黄平原区缺水量约9100万m3,缺水率为21%;保证率75%时,基本不缺水。

由于该方案已最大限度地挖掘当地水源了,不能再继续开发,因此需要加强产业结

构调整和进行外流域引水来解决缺水。

3. 供水2方案(区域外引水后供需水分析)

根据1方案结果看,温岭的水资源已最大限度地开发,不能再继续开发,考虑仙居引水补充到长潭水库,再从长潭输送到温岭来解决缺水矛盾。

实施引水工程前必须做到节水优先,治污为本,贯彻国务院“三先三后”(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跨区域调水原则。缺水地区要在本区域内对现有水利设施挖潜配套,编制实施好节水及水污染防治规划,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工业节水改造和生活节水,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建成节水型社会。而且应该调整产业结构,严禁高耗水工业发展,大力发展低耗水企业。

缺水区域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接近饱和时,加强节约用水和治污力度,保护水环境。开展中水回用是缺水地区今后必走之路,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中水回用管网规划建设,制定中水回用优惠政策,鼓励中水回用,增加中水回用比例,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抗旱能力,并避免水资源过渡开发。在此前提下,再进行跨流域调水,来解决缺水区域供需水矛盾。

2方案在综合1方案的基础上,从仙居引水补充水源出发,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以解决水资源和发展的矛盾。根据远期在“仙引工程”实施后可引入约8000万m3/年的水量来补充温岭市用水,水量平衡情况见表9-6和9-7。

水量平衡结果:

从2方案配置的结果来看,通过优化引水,到2010年后供需水矛盾基本上解决。

五. 方案比选

零方案和1方案都不能满足温岭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标准。

2方案考虑“仙引工程”补充水源后,到2010年后能基本满足规划期内温岭经济和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作为本次规划的推荐方案。

六、管网水配置

近期:到2010年,温岭管网总需水量为41.5万m3/日,温岭市内现状上水库可供管网水量12万m3/日(含长潭供泽国2万m3/日)、规划新建水库可供管网水量3万m3/日,需由长潭水库引入水量26.5万m3/日。根据《台州市二期供水工程水源论证》,通过长潭水库移民及除险加固等措施,增加水库总库容至7.32亿m3,在保证农田灌溉保证率90%的情况下,可满足城镇供水保证率95%的最大供水能力为85万m3/日,确定温岭片的管网供水规模为14.4万m3/日,其中一期已建2万m3/日。根据《台州南片供水规划》,长潭水库在近远期水平年将向温岭市供水水量分别为:2010年23.7万m3/日,2020年41.5万m3/日。

但在实际供水上,由于长潭水库二期供水工程的供水规模为77万m3/日(在来水保证率95%下,长潭水库最大供水能力88万m3/日),根据台州供水二期水量分配方案,分配给温岭管网供水量只有13万m3/日,加上温岭市本身的可供管网水量15万m3/日,2010年还缺水13.5万m3/日,但在正常年份基本能满足管网用水。

远期:到2020年,温岭管网总需水量为58万m3/日,温岭市内现状上水库可供管网水量12万m3/日、规划新建水库可供管网水量5万m3/日,需由长潭水库引入水量41万m3/日。长潭水库通过“仙引工程”引水后,分配给温岭管网供水量为37万m3/日,基本能够满足向温岭市管网供水的要求。

作为推荐方案的2方案,由于长潭引水工程管网供水能力还没有全部到位,造成温岭市2010年后在供水平衡水资源量上基本不缺水的,但实际上管网供水是达不到保证的,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解决措施

加强河网治污力度,提高河网水质,工业采用河网水补充,减轻管网用水压力。

近期增加长潭水库管网引水量到26.5万m3/日,可适当降低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至80%。

可考虑直接从长潭水库引水,通过协调与佛岭水库、秀岭水库、太湖水库联网统一调度向温岭供水。

自身挖潜,采用河水净化处理、围涂水库亚海水淡化利用等,使水质达到用水要求。

利用气象可能的条件,采用人工增雨来增加水库的水量。

远期在综合2方案基础上考虑中水回用,按每天3.8万m3左右考虑,并逐步加大中水回用量来保证供水保证率。2010年后考虑中水回用后水量平衡见表9-8。

向台州市人民政府建议加快建设长潭三期引水工程;朱溪和十三都引水工程来确保温岭市在近远期的供水保证。

第四节特枯干旱年应急对策预案

一、供水对策

在特殊干旱年,供水的对策是: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其次保证重要工业用水,适当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适当超采地下水,补充城镇供水量的不足。在连续干旱年,供水对策是:推广节水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减少灌溉用水量,保证生活和工业用水;多渠道开源,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二、供水措施

1.制订用水计划,定时定量供水

制订特殊干旱年生活用水定额,每天定时限量向住宅供水;暂时停止耗水量大,效益低的工业企业,等到供水正常时再恢复生产;农村用水首先要保证农民的生活用水,其次保证经济作物用水和处于关键生育期的作物供水,当灌溉水紧缺时,可改种需水量小的作物,尽量使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小。

2.压缩农业用水,保证城镇供水

在特殊干旱年,应适当减少灌溉面积,减少灌溉用水量,加大城镇供水力度。水质好的水库重点供应城镇用水,农业用水尽量利用过境水,增加提水动力。

3.开采地下水,补充城镇用水

当城镇供水水源紧张时,可适当加大地下水的开采,作为应急水源。

4.采用经济杠杆,实现用水节约

采用梯级水价,保证“正常供水”,通过超额加价的办法来限制用水,最终达到节

约用水的目的。

5.多渠道开源,加大污水利用的力度

增加一些小型蓄水工程,将清洁水源用于城镇供水,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在供水特别紧张时,可适当开采地下水。

三、应急预案

按推荐方案配置后,遇特枯年份,如1967年和1968年枯水年份,生活等管网需水仍将存在一定程度缺水,农业和生态需水更不能保证。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出现来水保证率大于99%特大干旱年到目前为止未出现,但不能排除今后不发生,只有远备才能无近忧,因此正确对待特大干旱年份和做好特大干旱年份出现的对策,对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稳定社会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1. 预防性措施

干旱的监测和预报:建立和完善干旱的监测和预报系统,及时掌握水资源供需状况,提高预测干旱灾害的能力。

战略性资源储备:将各地的地下水资源作为后备水源,特枯年份作为供水水源。

2. 旱情分级与预警

旱情分级

一般旱情:连续干旱40~60天。

较大旱情:连续干旱60~80天。

重大旱情:连续干旱80天以上。

旱情预警

梅雨结束后,水库蓄水量较低,满足不了40天抗旱能力,难以抗御一般旱情时,应发出抗旱预警通报。

3. 工作目标

确保干旱发生时社会安定,用水秩序稳定。

确保城乡人民用水安全,以及重要工业企业正常供水。

通过开源节流,科学调度,努力使干旱造成的损失降低限度。

4. 指挥组织系统

抗旱救灾工作实行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各级防汛防旱指挥机构负责各地抗旱救灾工作。

防旱指挥部下设机构

一般旱情和较大旱情的防旱抗旱工作,由各级防汛防旱指挥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当各地出现重大或特大旱情时,抗旱减灾工作自然提升为全社会的中心工作。根据抗旱救灾工作的要求,防汛防旱指挥部对口增设综合处、宣传处、调度处。其工作职责为:综合处:由党委办、政府办、水利局、计划发展局、公安局、供电局、城建局、交通局、农业局、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组成,由党委办或政府办主任为总协调,其主要职责:

检查督促各地、各部门抗旱救灾工作落实情况,协调跨行政区域抗旱矛盾;

及时全面掌握抗旱动态,并向上级及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抗旱救灾工作情况;

根据抗旱形势发展需要,及时实施抗旱工程设施建设,如河道的筑坝翻水应急泵站建设,临时输管线的布设等。

宣传处:由宣传部、党委信息科、广电局、报社等部门人员组成;由宣传部分管部长负责。其主要职责:

做好旱情及抗旱救灾的宣传报道工作;

及时发布旱灾信息、抗旱命令、决定等;

落实具体人员拍摄和编辑旱情及抗旱救灾录像、图片资料等;

做好各类新闻媒界采访接待工作。

调度处:由水利局、防汛防旱办公室、公安局、气象局、水文站等部门组成。其主要职责:

加强中短期气象、水文预测预报工作;

及时掌握蓄水工程、河道以及上游水库补给等动态情况;

及时统计、汇总上报旱情灾情;

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搞好水工程的调度。

5. 工作程序

(1)一般旱情和较大旱情发生后,开展抗旱救灾工作,按照职责要求和工作程序,由防汛防旱指挥部具体负责实施。

(2)当有可能发生或发生重大旱情时,抗旱救灾将转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中心工作。

(3)各级政府向全社会发布紧急抗旱救灾动员令,防汛防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全面投入抗旱减灾工作。

(4)防汛防旱办公室加强值班,密切关注全面动态,掌握各地旱情,做好调度工作。

气象和水文部门要加强中短期气象水文预报,当好政府和防汛防旱指挥部参谋。

(5)防汛防旱指挥部根据可能出现的旱情等级发布抗旱预警通报,结合各地的抗旱工作情况,召开抗旱指挥部全体成员会议,分析抗旱形势,部署下阶段工作,必要时召开动员大会。

6. 对策措施

当出现旱情时,所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为经济调剂,即通过提高水价,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并建立特枯年份占用农灌补偿机制。具体为:

一般旱情:采取水价上浮10~50%,限制水库向农业供水。

较大旱情:采取水价上浮50~100%,限制水库向农业、环境和一般工业供水。

重大旱情:采取水价上浮100%以上,限制水库向农业、环境和工业供水,全力保障生活用水。另外还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关闭一般性企业用水,对重点企业实行供水限制。

(2)大力提倡节约用水,杜绝浪费现象,必要时对城乡居民用水实行限额或错时供应。

(3)启用原先停用的地下水,即浅表水井和深井等。地下水补给分配要先保生活,后保生产。降低河网水位标准,充分利用河网控制水位以下部分水量。

(4)有计划地遣返、疏散停产企业的外来人员及闲散的外来人员。

(5)实施人工降雨,当气象要素具备时实施人工降雨。

(6)对边远、及海岛地区,要组织车辆、船只运水。

(7)根据规划确定的地下水源,凿井、筑坝、翻水,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并做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8)搞好封闸蓄水,严防有限的水资源流失,抗旱期间可暂停排污。

7. 调度方案

(1)用水按以下顺序优先预以保证,任何单位、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用水秩序。

①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②重点企业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

③低耗水型企业用水和其他非污染企业用水。

(2)用水优先秩序解释

①当发生较大旱情时,为防止河道水体污染加重,对于污染型企业,不管企业用水来自河道或水库供水,一律强制性关闭。以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重点企业用水和

农业生产用水、低耗小型企业用水和其他非污染型企业用水。

②当发生重大旱情时,不管企业取水途径,除低耗水重点企业外,其他企业用水一律关闭。以保证城乡居民用水。最大限度保证农业生产用水。

(3)调度方式

调度方式实行分段负责,集中控制。抗旱非常时期,上游水库及出海涵闸的调节由防汛防旱办公室直接调控。

(4)水量调配

①重要供水水库补给调度由防汛防旱办公室统一协调;

②各出海涵闸必须按防汛防旱办公室调度命令启闭。随时接受上级防汛防旱办公室派员现场检查。

③当发生重大旱情时,重要供水水库的供水,根据防汛防旱指挥部拟定的比例供水。

8. 各部门的职责

(1)各乡镇政府,根据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负责各自辖区内的抗旱救灾工作。

(2)公安部门:处理破坏防汛防旱设施案件,维护用水秩序和社会安定。协助防汛防旱指挥部强制指令的执行。

(3)水利部门:主持防汛防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抗旱减灾工作组织、监督、协调和指导工作,提供抗旱工程措施方案及协调方案。

(4)计划发展部门:解决抗旱减灾工程项目资金和物资的落实工作。

(5)农业部门:负责提供农情,提出农业抗灾相应措施。

(6)财政部门:及时下拨抗旱减灾经费,并监督使用。

(7)气象部门:负责提供降雨、干旱等天气的预测预报。

(8)民政部门:负责协调处理社会救济,救灾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使用。争取上级救灾款。及时掌握灾情,配合防汛防旱办公室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9)交通部门:负责抗旱物资和抗旱应急工程的车辆运输。

(10)广电部门:负责抗旱减灾宣传,及时发布天气预报和旱情灾情警报。

(11)供电部门:负责保障抗灾供水工程的电力供应。

(12)建设规划部门:负责保障城市生活供水,站点布设和紧急抢修,确保供水管路畅通,保证正常供水。负责执行防汛防旱指挥部强制断水措施。

(13)环保部门:负责污水的处理和控制。

第五节海岛水资源配置

温岭是靠海城市,三面环海,海岸线总长316.91公里,岛屿星罗棋布,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170个,各岛上居民多少不等,多的有四五千人,小的无人居住,其中也有在战略上占重要位置的,因此海岛的水资源配置也较为重要。主要岛屿概况见表9-9。

一. 海岛供水量

温岭市现状海岛主要供水工程有小(二)型水库1座,山塘17座,总库容17.34万m3,以及数量较多的水井解决用水问题。见表9-10。

供水量计算采用复蓄指数法,系数取1.5,结果见表9-11供水量栏。

二. 海岛需水量

由于海岛交通不便,人口发展也受到限制,因此岛上的人口按现状人口保持动态平衡,需水量按不同水平年农村居民节后用水定额进行计算,不同水平年的定额为:2010年每人每天80L,2020年每人每天110L,2030年每人每天130L。结果见表9-11需水量栏

三. 海岛供需平衡

对各岛进行各自平衡,结果见表9-11。从表中看出除了温岭龙门岛和南港山岛不缺水外其余都缺水。

四. 海岛缺水解决措施

从上述平衡看大部分岛都不同程度存在生活缺水,为了满足岛上居民生活,提出如下解决建议:

1、岛屿不大,无开发潜力的岛屿,对岛上居民进行移民;

2、推广雨水集蓄工程,建水窖等增加蓄水;

3、离陆地近的岛屿由大陆引水解决;

4、远离陆地的岛屿,可以推广海水淡化进行解决;

5、大陆码头设立配水站,以满足海岛居民从大陆船运解决用水矛盾。

3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2

3

注:优质水:用于生活用水、三产用水和大部分二产用水及部分环境用水。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3

3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4

3

注:优质水:用于生活用水、三产用水和大部分二产用水及部分环境用水。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5

3

注:优质水:用于生活用水、三产用水和大部分二产用水及部分环境用水。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6

3

注:优质水:用于生活用水、三产用水和大部分二产用水及部分环境用水。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7

3

注:优质水:用于生活用水、三产用水和大部分二产用水及部分环境用水。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8

3

一般水:用于一产用水和大部分环境用水及小部分二产用水。

129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DOC)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总报告 (报批稿) 珠海市水务局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2008年6月

项目名称: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委托单位:珠海市水务局 承担单位: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余荣霭(市政府) 副组长:梁社新(市水务局)、武林(市发展计划局) 成员:钟惠明(市水务局)、何洪广(市发展计划局) 郑卫东(市经贸局)、张瑞雄(市国土资源局) 熊豪品(市环保局)、黄东(农业局)、李叶新(市气象局)技术小组成员: 钟惠明、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张渊、程远 项目总负责: 陈晓宏教授(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中心)主任,博导) 专题负责: 刘青娥博士(专题一),吕幼治副教授、林文杰硕士(专题二),张灵博士(专题三),李艳博士(专题四),江涛博士、黎坤讲师、黄凡工程师(专题五),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六)、刘丙军讲师、刘德地博士(专题七),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八),刘祖发副教授(专题九)、陶贞副教授(专题十) 参与人员: 中山大学陈晓宏、江涛、刘祖发、涂新军、刘丙军 黎坤、陶贞、黄凡、吕幼治、陈俊合 于海霞、叶锦昭、石教智、刘德地、刘青娥 王兆礼、李艳、张灵、谢东瑜、林文杰 李晓华、张贞遴、孙夏平、刘霞、肖华斌 任秀文 珠海市水务局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郭家圣、张渊 程远、杨旻 总报告汇总:林凯荣 总报告审阅:陈晓宏

目录 前言 (1) 1 总纲 (1) 1.1珠海市自然社会基本认识 (1) 1.1.1 自然地理 (1) 1.1.2 河流水系 (2) 1.1.3 社会经济概况 (4) 1.2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8) 1.2.1 指导思想 (8) 1.2.2 规划原则 (9) 1.3规划单元与水平年 (9) 1.3.1 水资源5级分区 (9) 1.3.2 规划基准年和水平年 (10) 1.4目标与任务 (10) 1.4.1 总体目标 (10) 1.4.2 主要任务 (10) 1.5规划专题 (11) 1.6规划依据及参考材料 (11) 1.6.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成果 (11) 1.6.2 广东省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成果 (12) 1.6.3 珠海市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12) 2 水资源调查评价 (14) 2.1水资源调查评价概述 (14) 2.2降水 (14) 2.2.1 降水空间特性 (15) 2.2.2 降水时间分布特性 (15) 2.3蒸发 (16) 2.4地表水资源量 (17) 2.5地下水资源量 (18) 2.6地表水水质 (18) 2.7水资源总量 (22) 2.8水资源可利用量 (22) 2.9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23) 2.9.1 水资源数量演变趋势 (23) 2.9.2 水资源质量演变趋势 (24) 2.10水资源评价 (25) 2.10.1 水资源量与全省、全国的比较 (25) 2.10.2 珠海市水资源特征 (25) 3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27) 3.1供水情势分析 (27) 3.1.1 供水基础设施 (27) 3.1.2 供水能力 (27) 3.1.3 供水量 (28) 3.1.4 供水量变化趋势 (29)

水资源调查评价修订稿

水资源调查评价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第三章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一节水资源分区及评价方法 一、水资源分区 1. 水资源分区目的 水资源分区是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的地域单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工农业布局、市镇发展、水资源特点以及水利工程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水环境,既反映各地区的特点,又探索共同的规律,展望同类型地区的开发前景,需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分区。按分区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揭示其供需矛盾,提出解决不同类型供需矛盾的相应措施。 2.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 (1) 照顾流域、水系和供水工程供水系统的完整性。 (2) 分区要体现自然地理条件的相似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类似性。 (3) 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的完整性,以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和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 (4) 考虑已建、在建水利工程和主要水文站的控制作用,有利于进行分区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 (5) 本次划分水资源调查评价按《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划分区手册》和有关规定执行。 3. 水资源分区 根据上述目的、原则和温岭市的实际情况,本次水资源综合规划将温岭市划分为二个水资源分区,即温黄平原区(Ⅰ)和玉环区(Ⅱ)。详见附图水资源分区图。 Ⅰ分区为温黄平原区:位于温岭市北、中、东部区域,该区地势西部高,主要为山丘;中东部低而平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为温黄平原的主要产粮区。范围包括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五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石桥头、温峤(约占60%)九个镇。土地面积,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水田万亩,旱地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占耕地面积的%。该区是金清水系的主区域,无大型骨干蓄水工程,旱涝灾害较频繁,是防旱防涝的重点。

《成都市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

《成都市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 工作大纲 四川大学 二零一六年三月

一、规划的任务和整体思路 (一)编制任务 根据成都市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 成都市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最终完成《金堂县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金堂县水资源利用规划》和《金堂县水资源保护规划》3个成果,用于科学指导金堂县未来15年的水资源科学配置、有效保护和高效永续利用。 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1。 图1-1 金堂县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水资源调查评价 水 资 源 综 合 规 划 信 息 系 统 建 设 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专题研究 节约用水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配置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需水预测 供水预测 实施效果评价

(二)总体思路 规划编制应根据金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个环节及各部分工作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相互之间动态反馈,需综合协调。本次规划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见图1-2。 (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评价,可为其他部分工作提供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的基础成果;提供对现状用水方式、水平、程度、效率等方面的评价成果;提供现状水资源问题的定性与定量识别和评价结果;为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等部分的工作提供分析成果。 (2) 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的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行的比选方案。同时,在吸纳水资源配置部分工作成果反馈的基础上,提出推荐的节水及水资源保护方案。 (3) 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供需水预测工作要以上述四部分工作为基础,为水资源配置提供需水、供水、排水、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预测成果,以及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可能组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优化选择的条件;预测工作与以上各部分工作相协调,结合水资源配置工作经过往复与叠代,形成动态的规划过程,以寻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4) 水资源配置。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配置方案。水资源配置以统筹考虑流域水量和水质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的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 (5)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要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结果,提出对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建议,提出水资源调配体系的总体格局,制定合理抑制需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三章 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三章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一节水资源分区及评价方法 一、水资源分区 1. 水资源分区目的 水资源分区是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的地域单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工农业布局、市镇发展、水资源特点以及水利工程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水环境,既反映各地区的特点,又探索共同的规律,展望同类型地区的开发前景,需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分区。按分区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揭示其供需矛盾,提出解决不同类型供需矛盾的相应措施。 2.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 (1) 照顾流域、水系和供水工程供水系统的完整性。 (2) 分区要体现自然地理条件的相似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类似性。 (3) 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的完整性,以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和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 (4) 考虑已建、在建水利工程和主要水文站的控制作用,有利于进行分区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 (5) 本次划分水资源调查评价按《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划分区手册》和有关规定执行。 3. 水资源分区 根据上述目的、原则和温岭市的实际情况,本次水资源综合规划将温岭市划分为二个水资源分区,即温黄平原区(Ⅰ)和玉环区(Ⅱ)。详见附图水资源分区图。 Ⅰ分区为温黄平原区:位于温岭市北、中、东部区域,该区地势西部高,主要为山丘;中东部低而平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为温黄平原的主要产粮区。范围包括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五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石桥头、温峤(约占60%)九个镇。土地面积737.0Km2,耕地面积47.44万亩,其中水田40.19万亩,旱地7.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9.8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4.1%。该区是金清水系的主区域,无大型骨干蓄水工程,旱涝灾害较频繁,是防旱防涝的重点。 Ⅱ分区为玉环区:位于温岭市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域,该区地貌属沿海山区和小平原。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时间:2007-11-21 来源:作者: 温岭市人民政府令 第 89 号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更新时间:2005-10-17 返回目录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已经十三届市政府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王建平 二○○五年四月十九日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浙江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适用本办法。海水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第四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 第五条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水资

源的开发、利用,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市水利局负责全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市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建设规划、财政、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气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七条各镇、街道应当加强节约用水工作,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强化节约用水宣传和教育,全面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第二章水资源规划 第八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环境灾害,应当统一制定规划。规划分为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 综合规划,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编制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总体部署。 专业规划,是指防洪、灌溉、供水、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节约用水等规划。专业

温岭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温岭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 领导小组 组长:曹羽 副组长: 庄德震(市府办) 林继平(市发展和改革局) 朱岳林(市环境保护局) 成员:赵永辉(市发展和改革局) 任发根(市环境保护局) 卢旦生(市财政局) 陈光辉(市建设规划局) 江胜(市工业经济局) 吴茂云(市科学技术局) 陈玉勤(市水利局) 王剑(市农业林业局) 梁金祥(市国土资源局) 陈文云(市海洋与渔业局) 郑卫斌(市风景旅游管理局) 《温岭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 责任表 编制单位:温岭市环境保护局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项目负责人:王飞儿 参加人员:林琴徐向阳张秋玲 楼莉萍叶海波戴露莹 王利军何云峰周虹 钟晓航边金云 审核:任发根王飞儿 审定:朱岳林

温岭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文本 登记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性质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是根据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类型、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布规律,将区域划分成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环境功能小区规划,明确各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的环境保护基本要求、污染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的过程。 第二条规划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区域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找出温岭市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其空间分布,确定生态保护重点地区,划定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区,明确各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区域产业发展环保准入门槛以及发展重点,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温岭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的定义 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归为四类,即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 禁止准入区: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环境极敏感,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二级保护区)、重要的自然与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绝对保护区等。该区进行全面保护,禁止开发。 限制准入区: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或极重要、生态环境高度敏感或极敏感,对于维持区域乃至全省生态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的地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绝对保护区以外的区域)包括在内。该区进行优先保护,限制开发。 重点准入区:生态环境敏感性为一般,生态服务功能中等或一般,产业结构与布局相对合理、环境仍有一定容量、资源较为丰富、经济功能较强、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该区实行合理布局,重点开发。 优化准入区:生态环境敏感性为轻度或中等,生态服务功能中等或一般,开发历史久、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较深,产业结构与布局有待于优化、人口密集、环境容量小、人均自然资源拥有率低的地区。该区实行调整结构,优化开发。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 (3)《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国发〔2005〕39号 (4)《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2]8号 (5)《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2006年 (6)《浙江省县(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技术导则》(试行),2006年 (7)《台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年 (8)《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台州市实施规划》,2009年 (9)《温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 (10)《温岭市市域总体规划—城乡统筹发展规划》(2005-2030),2006年 (11)《温岭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年 (12)《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东海塘总体规划(2009-2020)》,2009年 (13)《温岭市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2006年 (14)《温岭市海洋功能区划》,2006年 (15)《温岭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04年 (16)《温岭市水土保持规划》,2006年 (17)其他相关资料 第五条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为温岭市全境,总面积15625.82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925.82平方公里,涉及5个街道11个镇。 规划基准年:2008年 规划近期:2008~2010年 规划远期:2011~2020年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功能为目标,以《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和《温岭生态市建设规划》确

《宿松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宿松县水功能区划》设计服务项目澄清函(2020)

《宿松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宿松县水功能区划》设计服务项目澄清函(2020) (1)本项目为设计服务类项目,项目登记放在了安庆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勘察系统里面,请各投标人按设计服务类项目系统编制招标文件。 (2)招标文件P32评分标准里面企业业绩只要求提供合同扫描件,但是P19资格审查资料里面要求提供合同及履约证明材料。以P32页评分标准为准,只要求提供合同扫描件。 (3)类似项目业绩年份要求:《招标文件》P8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近年完成的类似项目年份要求是近三年,但是P32评分标准里面企业业绩是要求从2016年开始。以P32页评分标准里面的年份要求为准。 (4)《招标文件》“P10页10.2条类似项目指:水资源综合规划或水功能区划相关业绩、区域或大型项目水资源论证类项目”与“P32页评分标准里面企业业绩是指水资源综合规划”不一致,以P32页评分标准为准。 (5)招标文件P68 10.3完成的类似项目情况表“勘察设计”填设计服务项目类型,“已完成的”填“是否已完成”。 (6)项目人员的职称证、资格证等证书复印件附在“九项目管理机构表”后。 (7)招标文件P19 3.5资格审查资料要求有“正在实施和新承接的项目情况表”,P68表格是指投标人近5年投标人所承接的类似项目情况表(包含填写“正在实施和新承接的项目”),投标人在已完成栏内填写“已完成”或“正在实施和新承接的项目”。 (8)《招标文件》P72 页10.7资格审查自查表里面各专业负责人资格,以评分标准里面“拟投入本项目人员实力”所要求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其他专业负责人所要求的专业为准。 《招标文件》其他内容不变,此澄清视同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与招标文件不一致的以此为准。请投标人及时下载。由此给各投标人(潜在投标人)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招标人:宿松县水利局 招标代理机构:安徽辰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2020年5月13日 (本资料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兴宁市水功能区划报告书及兴宁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书编制

兴宁市水功能区划报告书及兴宁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书编制服务采购 招 标 文 件 招标编号: 计安招标采购编制 采购文件编制人:郭蔚 年月

目录 第一部分:投标邀请书…………………………………………第二部分:采购项目容………………………………………第三部分:投标人须知…………………………………………第四部分:合同书格式…………………………………………第五部分:投标文件格式………………………………………

第一部分投标邀请书 计安招标采购(以下简称“采购代理机构”)受兴宁市水务局(以下简称“采购人”)的委托,对兴宁市水功能区划报告书及兴宁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书编制服务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加。 一、招标编号: 二、项目名称:兴宁市水功能区划报告书及兴宁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书编制服 务采购 三、采购预算:人民币万元 四、采购项目容、要求及数量: 、采购项目容:兴宁市水功能区划报告书及兴宁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书编制服务采购; 、采购项目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第二部分《采购项目容》; 、数量:项。 投标人应对所有的招标容进行投标,不允许只对其中部分容进行投标。 五、供应商资格: 、具有相关经营围且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在中华人民国境注册的法人或其它组织; 、投标人必须具有乙级(含乙级)以上《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证书》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 、投标人必须提供由检察机关出具的无行贿犯罪记录证明(原件附入投标文件中,否则为无效投标); 、符合《中华人民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符合以上资格要求的供应商,评标委员会将以公开报名的方式确定其投标资格。 六、获取招标文件的时间、地点、方式及招标文件售价 、符合资格的供应商应当在年月日至年月日期间上午::,下午::(时间)期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到计安招标采购(详细地址:市江南新中路号运兴楼二楼)购买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每套售价元,售后不退,采用其它方式报名的,须另交元作为特快专递费,款到即发。 、获取招标文件方式:自行前往购买。(营业执照;国税、地税登记证;《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证书》;《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并填写本公司制作的报名登记表)。

xx综合规划报告

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目录 摘要 (1) 1 XX 县基本情况 (7) 1.1 地理位置 (7) 1.2 气候条件 (7) 1.3 地形地貌 (9) 1.4 土壤植被 (10) 1.5 河流水系 (11) 1.6 自然资源 (15) 1.7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6) 2 水资源评价 (18) 2.1 水资源分区 (18) 2.2 降水量 (18) 2.3 地表水资源量 (20) 2.4 地下水资源量 (26) 2.5 水资源总量 (29) 2.6 水资源可利用量 (29) 2.7 河流悬移质泥沙 (29) 2.8 水资源质量评价..................................................................................................................... XX 2.9 水资源综合评述. (32) 3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 X X 3.1 经济社会指标统计................................................................................................................. XX 3.2 供水基础设施调查评价 (40) 4.3 供用水量调查评价 (46) 3.4 耗水量调查评价 (49) 3.5 水量平衡分析 (51) 3.6 水资源质量调查与评价 (52) 3.7 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56) 3.8 综合评价 (58) 4 规划原则与任务 (65)

着力实施“三个温岭”战略 推动县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着力实施“三个温岭”战略推动县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浙江省温岭市十二届二次党代会提出,在今后一段时期,将着力实施“三个温岭”战略(即“内生温岭”、“海上温岭”、“市外温岭”),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到2020年前实现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三个温岭”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内生温岭强调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温岭发展的基础所在,海上温岭强调发展空间的转变,是温岭发展的希望所在,市外温岭强调发展路径的转变,是温岭发展的动力所在。实施“三个温岭”战略是保持温岭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和长远需要。 一、实施“三个温岭”战略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培育和建设“三个温岭”,实现市内和市外、海洋和陆地、东部和西部统筹发展,这一战略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从发展实践来看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培育“内生温岭”是温岭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温岭经济发展主要面临着四大不利因素。一是随着外部竞争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改变,直接造

成劳动力成本提高,这一点目前在鞋类企业表现尤为明显;二是人们环保意识增强,政策要求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使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加大,成本上升;三是土地、水、电等资源和能源供应紧缺(温岭人均水资源量709立方,仅是台州平均水资源量的40%和全省平均的1/3,属严重缺水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负荷50万多千瓦,目前缺口达15-20万千瓦,短缺严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4亩,可用土地更加稀缺);四是反倾销、贸易壁垒等国际因素,致使制造加工类产业的竞争力逐渐下降,产业急剧扩张受到一定的限制,造成了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保持竞争力,开始向低地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环保要求低的地区转移。温岭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高原状态”,高速前进的负荷加大。要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地运行,必须调整优化温岭的经济结构,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产业的科技水平。 2、建设“海上温岭”是温岭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温岭陆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承载力越来越弱,可用于产业发展的土地越来越少,经济持续较快稳定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温岭拥有1521平方公里海域、316公里海岸线的海洋资源优势,滩涂用地155.28平方公里,其中绝大部分可围涂。因此,向海洋要资源、要发展,开发利用海洋、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已成为温岭解决土地资源短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当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 (范本)

目录 1综合部分 (1) 1.1概述 (1) 1.1.1规划区基本情况 (1) 1.1.2对已有规划的回顾与评价 (1) 1.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1.2.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 1.2.2xx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3水资源评价 (4) 1.4规划指导思想及任务 (4) 1.4.1规划指导思想 (4) 1.4.2规划任务 (4) 1.5规划水平年及设计保证率 (5) 1.5.1规划水平年 (5) 1.5.2设计标准 (5) 1.6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6) 1.6.1农业发展指标预测 (6) 1.6.2工业发展指标预测 (6) 1.6.3林业发展指标预测 (6) 1.6.4牲畜发展指标预测 (6) 1.7规划年水资源配置方案及工程布局 (7) 1.7.1水资源配置方案 (7) 1.7.2工程布局 (10) 1.8防洪规划及工程布局 (10) 1.8.1洪水特性 (10) 1.8.2防洪标准 (11) 1.8.3防洪工程布局 (13)

1.9灌溉规划 (13) 1.9.1大农业结构 (13) 1.9.2节水规划 (14) 1.9.3供需平衡分析 (14) 1.9.4解决供需矛盾的对策与措施 (17) 1.10城乡供水规划 (18) 1.10.1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现状 (18) 1.10.2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现状存在的问题 (19) 1.10.3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规划 (19) 1.11重要枢纽及骨干工程规划 (21) 1.11.1控制性骨干水库工程规划方案 (21) 1.11.2近期规划水平年枢纽工程规划 (22) XX水力发电规划 (22) xx.1xx区水能资源 (22) xx.2现状已建水电站 (22) xx.3近期推荐工程 (23) 1.13水土保持规划 (23) 1.13.1水土保持分区及治理措施 (23) 1.13.2近期实施的重点项目 (28) 1.13.3投资概算 (28) 1.14环境影响评价 (29) 1.14.1综合评价结论 (29) 1.14.2建议 (29) 1.15水资源保护 (29) 1.15.1规划范围、规划目标及规划指标 (29) 1.15.2水功能区划 (30) 1.15.3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 (30) 1.15.4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31) 1.16节水规划 (34)

温岭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报告

第四章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第一节概述 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主要是调查现状水利工程各水源供水情况、各用水户用水情况及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状况。对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及水资源利用消耗率进行分析计算,以反映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调查分析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和生产用水需求。对地表水过量引用、地下水超采、水体污染等不合理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和评价。 第二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水利工程建设概况 建国以来,温岭市内兴建了以蓄水工程为主体的,提、引水工程和地下水井相结合的一大批水利工程。至2002年统计,已建成的各类水利工程有: 1.蓄水工程 截止2002年底,全市共建成库容1000万m3以上中型水库湖漫、太湖2座,总库容5949万m3,兴利库容4031万m3;100-1000万m3的小(一)型水库花芯、桐岭2座,总库容1010.5万m3,兴利库容795.8万m3;10-100万m3小(二)型水库18座,总库容565万m3;总库容10万m3以下的山塘131座,库容259.147万m3;合计7666万m3,兴利库容5588万m3。具体见第二章表2-5。 2.引水工程 温岭市区域的引水工程都是些小型的堰坝,这些堰坝工程对径流的调节性能差,但是它们是那些无水库水源供应的农村、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根据《温岭市水利志》,温岭市堰坝共33座、其中灌溉面积千亩以上的有4座,灌溉面积百亩以上的有16座。全市一般年份可引水234.31万m3,灌溉面积7413亩,旱年可引水133.38万m3,灌溉面积6503亩,丰水年可引水334.91万m3,灌溉面积7473亩。 长潭水库引水:温岭市属长潭水库金清灌区,处于灌区末端。从水库电站尾水渠道到温岭市松门总长86.4 Km,经过黄岩境内渠(河)长50 Km。1995年长潭水库建自来水供水工程,设计日供水总量25万m3,向椒江、路桥、黄岩、温岭(泽国镇、新河镇)供水,在路桥设一提水泵站,管路长8.8 Km,送温岭(泽国镇、新河镇)日供水量为2万m3,于1995年10月1日试通水,1996年开始供水。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第三章水资源调查评价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第三章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三章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一节水资源分区及评价方法 一、水资源分区 1. 水资源分区目的 水资源分区是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的地域单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工农业布局、市镇发展、水资源特点以及水利工程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水环境,既反映各地区的特点,又探索共同的规律,展望同类型地区的开发前景,需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分区。按分区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揭示其供需矛盾,提出解决不同类型供需矛盾的相应措施。 2.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 (1) 照顾流域、水系和供水工程供水系统的完整性。 (2) 分区要体现自然地理条件的相似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类似性。 (3) 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的完整性,以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和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 (4) 考虑已建、在建水利工程和主要水文站的控制作用,有利于进行分区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 (5) 本次划分水资源调查评价按《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划分区手册》和有关规定执行。

3. 水资源分区 根据上述目的、原则和温岭市的实际情况,本次水资源综合规划将温岭市划分为二个水资源分区,即温黄平原区(Ⅰ)和玉环区(Ⅱ)。详见附图水资源分区图。 Ⅰ分区为温黄平原区:位于温岭市北、中、东部区域,该区地势西部高,主要为山丘;中东部低而平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为温黄平原的主要产粮区。范围包括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五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石桥头、温峤(约占60%)九个镇。土地面积737.0Km2,耕地面积47.44万亩,其中水田40.19万亩,旱地7.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9.8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4.1%。该区是金清水系的主区域,无大型骨干蓄水工程,旱涝灾害较频繁,是防旱防涝的重点。 Ⅱ分区为玉环区:位于温岭市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域,该区地貌属沿海山区和小平原。范围包括城南、坞根、温峤(约占40%)三个镇。土地面积188.8 Km2。耕地面积7.6万亩,其中水田3.16万亩,旱地4.4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5.2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8.4%。该区内蓄水工程小而分散,抗旱能力低,易发生旱灾。 二、评价原理和方法 1.评价原理 某一区域的水平衡计算中,对多年平均值而言,一般只计及降水、蒸发和河川径流,而不计及地下水。其主要原因在于地下水在地表层中

水资源综合规划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央治水方针,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编制规划的主线,从彭州市实际出发,坚持兴利除害相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通过对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原则 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适应,并适当超前。彭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都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 2、坚持全面规划和统筹兼顾的原则 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相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农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各方面的关系。 3、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统筹协调彭州市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合理配置全市地表水与地下水、常规水源与非常规水源等多种水源,对供需水量进行科学预测和合理安排。在重视彭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积极防治水污染,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坚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治水的原则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针对彭州市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和管理的有关经济政策,利用经济手段,调节水事活动,发挥市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5、坚持科学治水的原则 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提高《彭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和规划思想,科学配置水资源,有效改善水环境,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管理水资源和水环境,以科学技术成为实现彭州市现代化水利的重要支撑。 6、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 根据彭州市的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条件,确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同时,要充分考虑需水的增长及国家和地方财力状况,界定各类用水的优先次序,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的重点。 二、规划的总体目标、思路和任务

水量供需平衡分析-温岭

第五章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计算 第一节分析计算的原则与方法 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计算,按现状(基准年)和近期、远期三个水平年进行。 规划可供水量在现状可供水量的基础上,考虑现有工程在不同供水情况下供水能力的增减和规划新建、配套、扩建工程增供的水量,同时注意水质变化对供应合格水能力的影响。 城镇需水量以最近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供水规划计算的数值为主要参考,同时进行复核。 第二节不同供水工程可供水量分析 一、供水工程 温岭市各区域水库、堰坝、河网相互贯连和调节,已形成蓄、供、排相结合的一个较完整的灌溉供水系统。但是,近年来由于平原河道淤积和水污染严重,造成了河道蓄、供水能力不断降低,水源利用功能减少,城乡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已无法就地从河道提取,并由此造成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现象。因此,全市各区域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城乡生活、工业用水水源工程和供水配套工程建设,以及水污染防治等问题。 1.蓄水工程 温岭市供水水源主要来自蓄水工程,约占总供水量的90%左右,主要包括河道、水库以及长潭水库引水。全市河道总长度为1284.44km,蓄水量3557万m3,主要担负境内灌溉用水。水库山塘153座,总库容7668.5万m3,担负境内生活用水和一部分灌溉用水。 2.引水工程 堰坝用来拦截水流,灌溉农田,为山区半山区群众所广泛采用。目前,全市共有堰坝33座,其中灌溉千亩以上的有大溪镇的中牛头潭堰坝,原江厦乡的七一堂滚水坝,原交陈乡的小交陈拦水坝和岙环

乡兰公岙坝等4座。全市一般年份可引水234.31万m3,灌溉面积7413亩,旱年引水量为133.38万m3,灌溉面积6503亩,丰水年可引水334.91万m3,灌溉面积7473亩。 3.地下水工程 地下水部分的可供水量主要计算机电井、民井供水,主要用于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和工业用水。2000年有各类机井71眼,民井3701眼。 二、可供水量 可供水量是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或不同频率不同需水要求下考虑来水、需水及水质情况,各项水利工程设施可提供的水量。温岭市水利工程设施主要包括蓄水工程(水库、山塘)、引水工程、调水工程和地下水井。 现状工况下,温岭市不同保证率各类型水利工程的可供水量见表5-1。 表5-1 现状工况下可供水量统计表 3 注:蓄水工程中包括长潭水库引水 第三节城乡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计算 一、现状供需分析 通过对现状城乡供水状况的调查分析,统计出城乡现状日需水量和日供水能力,如表5-2所列。

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编制招投标书范本

竞争性谈判文件 项目编号:BSZC-J--GXYQ 项目名称:广西百色靖西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编制采购单位:靖西市水利局 代购代理机构:广西元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年月

目录 第一章竞争性谈判公告…………………………………………………………第二章谈判须知…………………………………………………………………第三章项目需求…………………………………………………………………第四章响应文件格式……………………………………………………………第五章合同……………………………………………………………………

第一章竞争性谈判公告 广西元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广西百色靖西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编制 (BSZC-J--GXYQ)竞争性谈判公告 广西元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靖西市水利局委托,现对广西百色靖西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编制项目进行竞争性谈判采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规定,本项目采用采购人和评审专家共同推荐的方式确定供应商,邀请推荐的供应商参与本次竞争性谈判活动。 一、采购项目名称:广西百色靖西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编制 采购项目编号:BSZC-J--GXYQ 二、采购项目内容:(采购预算:¥.):广西百色靖西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编制项,具体详细见《谈判文件》。 三、谈判供应商的资格要求: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且为国内注册(指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注册的),且必须同时具备水利行业乙级(含乙级)以上资质,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编制能力并通过有关单位年审的编制单位。 . 拟投入本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且专业是水利水电工程类专业。 . 本项目不接受未购买本谈判文件的供应商竞标。 .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政府采购活动。除单一来源采购项目外,为采购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再参加该采购项目的其他采购活动。 .对在“信用中国”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56853189.html,)、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56853189.html,)等渠道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及其他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条件的供应商,不得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竞标。 四、购买竞争性谈判文件时间及地点:请于年月日至年月日止的正常工作时间(正常工作时间是指每天上午时分到时分,下午时分到时分,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不办理业务)到:广西百色市龙景区新环球投资大厦左塔号广西元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购买竞争性谈判文件,售价元/份,售后不退。请符合上述条件的供应商的法定代表人或拟投入本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在购买竞争性谈判文件时须携带:()有效的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有效的企业资质证书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有效的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拟投入本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有效的职称证书复印件;()有效的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委托代理人有效的身份证复印件(委托时必须提供,委托书明确委托权限及时间) 委托代理人必须是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提供投标截止之日前半年内供应商连续三个月的依法缴纳社保费的缴费凭证);()投标截止之日前半年内供应商连续三个月的依法纳税的依法缴纳税费或依法免缴税费的证明复印件;()提供年度审计报告或财务会计报表(新成立单位按实际提供);()提供本单位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原件(必须提供);()企业信用信息声明原件(必须提交,附上谈判公告发布之日起至截标时间止在“信用中国”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56853189.html,)、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56853189.html,)等渠道查询的信用记录网页截图打印件作为附件)。以上资料属复印件的均须加盖供应商单位公章,提供原件备查(委托代理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除外),资料齐全并经审查合格方可购买竞争性谈判文件。 五、谈判保证金:人民币伍仟元整(¥.)。谈判保证金必须从供应商基本账户以转账或电汇形式转出并于响应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到达广西元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账户【户名:广西元强建设项目管理有

2016年台州市水资源公报

2016年台州市水资源公报 台州市水利局 2017.06

目录 一、概述 (1) 二、降水量 (2) 三、水资源量 (4) 四、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10) 五、供水、用水和耗水量 (11) 六、水资源质量状况 (21) 七、重要水事 (26)

一、概述 2016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765.7mm(折合水量167.7742亿m3),较上年降水量偏少5.3%,较多年平均值偏多8.2%。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00.2197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10.3%;人均水资源量1648m3;产水系数0.60,产水模数105.5万m3/km2。 全市14座大、中型水库(有供水功能),年末蓄水总量为7.6430亿m3,较上年末减少1.0793亿m3。 全市总供水量为16.6405亿m3,较上年减少0.7021亿m3。 全市总用水量16.6405亿m3,其中生产用水量13.0077亿m3,生活用水量2.6872亿m3,生态用水量0.9456亿m3。另外,环境配水量1.4782亿m3。(注:在此须说明的是,为与省公报保持一致,本年度开始总用水量统计不含环境配水,统计口径有所改变,因此本文中出现的部分往年水量数据与之前公报公布有所出入。)全市总耗水量为8.8338亿m3,平均耗水率为53.1%。总退水量为4.3835亿m3。 全市平均水资源利用率为18.1%。 全市河流水体中,各大水系上游河段的水质相对较好,平原河网、城市内河水体水质改善明显,但部分地区污染仍较重,污染类型以有机污染为主。

二、降水量 (一)分区降水量 2016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765.7mm,较上年降水量偏少5.3%,较多年平均值偏多8.2%。 表1 全市行政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 单位:mm 图1 全市行政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