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说课课题《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说课教师:李占彬

工作单位:蠡县育才初级中学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说课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实际就是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实验活动6、7《酸、碱的化学性质以及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一个综合与提升,我将从“教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学法教法、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解说。

首先,我们分析它在教材的位置和地位。

一、教材分析

(一)《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1、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二)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下册;

(三)教材所处地位:本节课内容处于第十单元实验活动6、7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酸、碱的化学性质》是在学生对这两大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而且是学生继《金属》之后又一次按物质的类别去概括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化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综合以上分析,它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

1、学生情况:我所教3个班学生差异较大,其中九班学生思维活跃,班级纪律较好,集体荣誉感强,操作能力较强,协作能力较好;七班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其他科目成绩较好,但学生思维不是很活跃;十班学生介于两者之间。

2、已学有关知识和实验技能

(1)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2)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4)酸碱指

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HCl、H2SO4、NaOH、Ca(OH)2的部分性质。

学生们具有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1、利用胶头滴管(滴瓶)滴加少量液体

2、利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3、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三、教学目标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设计和学生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 初步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度)。

3. 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感悟探究物质化学性质

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4. 通过探究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表达能力。

根据学情、教学目标,确定的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即与指示剂作用、中和反应、pH试纸测溶液酸碱性(度)等。

难点: 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去实施。

四、教法学法设计

教学中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境,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等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分组合作实验,记录现象、讨论分析、交流分享。

五、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旧知、明确目标】

检查一下课前准备情况。

1. 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和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

2. 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3. 酸和碱的通性有哪些?

4. 酸和碱为什么有通性?

明确目标,了解学习重难点。

目的:通过检查,了解同学们课前准备情况,为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认识酸和碱的化学通性做铺垫。

【板书课题】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前准备】

要求学生按学案清单检查实验台上所准备的仪器、药品等,缺损及时向实验教师报告并补齐;教师宣讲化学实验室安全守则,提醒学生们注意安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稀盐酸、NaOH溶液和NaCl溶液,请同学们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后给它们贴上标签,注意实验安全。

【分组合作布置任务】

每两人一组,分别阅读教材实验活动6、7以及学案内容

要求同组学生合作设计简单可行实验方案,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要做的实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探究实验】

一、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根据学案实验给出的实验表格,学生合作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及步骤。开始实验,并记录现象于表格,分析并思考。

完成“交流共享”和“探究升级”?

目的:让学生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度),以及影响溶液酸碱度的因素。

二、酸碱中和反应

采用相同的程序完成实验二、实验小结、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目的: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认识。

三、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要求学生们做“对比实验”—对比将生锈的铁丝较短和长时间浸泡在酸中,观察对比实验现象,分析为什么?

目的:加强学生对“对比实验”方法的认识,间接了解化学反应的条件改变影响反应结果。

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巡视,鼓励学生大胆实验,提醒注意安全,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步骤,及时指出学生们操作不规范之处,解答学生的疑问。

【课堂小结】

要求学生们交流分享实验过程中的感受(实验现象、实验操作技

能等),并试着将所学到的知识系统、概括,总结下来。

最后,将三种没有标签的溶液贴上标签!

六、板书设计

框图式的板书,有利于学生们归纳总结,了解物质间“短线”的含义,并初步形成物质之间的反应练习意识,为将来推断题的学习做铺垫。

虚线部分是本节涉及到的实验内容,是学生在下一个单元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可以提前让学生动手体验一下,也有利于新课的开展。

七、教学反思

1. 本节课在化学实验室完成,学生兴趣浓厚,在此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度);

2.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也能完成一些基本操作;

3.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设计和体验是关键,教师应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4.实验内容较多,实验方案设计方面学生们仍有差距,教师宜区别要求;

5.不足之处是真正探究的问题较少,实验表格虽起到引导作用,但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请多多指正批评!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2019年4月20日 (考试总分:3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40 分) 1、(4分)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下列化学原理 (1)工业上用赤铁矿为原料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制品在空气中具有强抗腐蚀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固体不能用来干燥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排放的酸性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化学扑克”牌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在常温下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氢氧化钠”的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如图)。 (1)若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甲→_____(填玩家编号)。 (2)写出(1)出牌顺序中氢氧化钠与下一位玩家的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B玩家的牌与上一位玩家的牌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反应。 (3)如果本局只有最末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你认为该玩家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他们的出牌顺序可能为:甲→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4分)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复习实验探究(精选.)

实验探究“酸碱盐化学性质” 的复习 麒麟区七中 张兴国 一.探究目的 1.练习固体和液体的正确取用操作。 2.巩固和加深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认识。 3.通过对“物质转换知识链”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4.让化学知识与实验进行整合。 二.实验试剂和用品 1.试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NaOH 溶液、石灰水; 食盐水、Na 2CO 3溶液、、CuSO 4溶液、BaCl 2溶液、FeCl 3溶液、MgCl 2溶液、 AgNO 3溶液;镁条、铜片、锌粒、锈铁钉、NaHCO 3粉末、Na 2CO 3粉末、 NH 4Cl 固体、熟石灰粉末。 2.用品:白瓷板、玻璃片、砂纸、玻璃棒、pH 试纸、胶头滴管、药匙、镊子、 试管夹、试管(5只以上)、玻璃管或吸管、烧小杯(2只)。 三.知识归纳与串链(预习题) 【归纳】1 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归纳为“238” (两个表、三种情况、八类反应)。请你写出一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1. 两类置换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 的应用(有单质生成的反应) ① 金属+酸: ② 金属+盐溶液: 2. 三类“酸碱性相反”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③酸性..氧化物+碱. : ④碱性..氧化物+酸. : ⑤酸.+碱. (中和反应): 3. 三类“盐与酸碱盐”的反应——溶解性表.... 的应用(生成沉淀或气体) ⑥盐+酸: ⑦盐+碱: ⑧盐+盐: 【归纳】2 我们还可以将 “沉淀和离子检验”之间的情况归纳为“863”(八沉淀、六离子、三情况)。 1. 八沉淀的三种情况(写对应化学式) ① 不溶于酸的沉淀: ② 溶于酸并产生.. 气体的沉淀: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

年级初三学科化学版本人教新课标版课程标题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编稿老师杨洪响一校黄楠二校林卉审核王慧姝 课标扫描考点展示常考题型分值能叙述常见酸碱指示剂 及其变色情况 指示剂遇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选择题、实验题1~5分知道盐酸、硫酸的一些物 理性质;能用实验说明浓酸浓 碱的腐蚀性;掌握酸的化学性 质 常见酸及酸的性质 选择题、填空简 答题、实验探究 题、计算题 2~6分 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等碱的物理性质;掌握碱的化 学性质,并能写出相关的化学 方程式 常见碱及碱的性质;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的变质;生石灰的变质 选择题、填空简 答题、实验探究 题、计算题 2~6分 了解溶液的导电性及酸、 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选择题、填空题1~2分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指示剂遇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酸的性质;碱的性质。 难点:关于酸、碱化学性质的探究。 酸 盐酸、硫酸的物理 性质和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 物理性质和用途 碱的化学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 碱 一、酸碱指示剂

酸性碱性中性紫色石蕊试液红色蓝色紫色 无色酚酞试液无色红色无色 【注意】①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变色的实质是酸碱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碱变色。 ②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是无色,这里不要忽视中性溶液。 随堂练习 绪言课上,老师在滤纸上用酚酞溶液画漫画,然后再喷洒某种液体X,滤纸上立即显示出红色图象,则X可能是() A.稀盐酸B.蒸馏水C.石灰水D.食盐水 思路导航:酚酞遇碱性溶液会变红色,而遇中性物质和酸性物质都不变色,可以据此结合题中所给物质的酸碱性来解答即可。A、稀盐酸呈酸性,所以不能使酚酞变红,故A错误; B、蒸馏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B错误; C、石灰水呈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故C正确; D、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D错误。 答案:C 二、酸及酸的化学性质 盐酸硫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无色、黏稠液体,不易挥发,有吸水性 用途金属表面的除锈,制造药物,人体的 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金属表面的除锈,重要的化工原料 【注意】 浓盐酸在空气中挥发形成的是白雾,而不是白烟。 【说明】 浓盐酸放置在空气中因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导致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少;浓硫 酸放置在空气中因吸收水蒸气而导致质量增加,但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2. 浓硫酸的特性 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浓硫酸 脱水性:按水的组成夺取纸张、木柴、衣服、皮肤里的氢、氧元素,具有腐蚀性。 3. 浓硫酸的稀释:

初中化学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碱、盐 1、酸:阳离子只含氢离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一般说酸时写名称不写化学式。 2、碱:阴离子只含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 3、盐:由金属(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食盐)[NaCl]、硫酸铜(CuSO4)、 碳酸钙(CaCO3 )等。 4、能够导电的物质:酸、碱、盐的水溶液,金属,石墨等。(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其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酸、 碱、盐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二、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是指与酸性或碱性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顔色的物质。 2、常见的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酸酞溶液;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无色酚酞遇碱变红,遇酸 不变色。 三、生活中常见的酸 1、盐酸(HCl):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 ⑴、物理性质:纯净的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略带黄色。 ⑵、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盖后瓶口有白雾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的 盐酸小液滴。盛放浓盐酸的试剂敞口放置会导致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⑶、盐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①、金属表面除锈、②、制造药物、③、胃液中的盐酸可帮助消化。 2、硫酸(H2SO4):汽车的铅蓄电池中含有盐酸。 ⑴、物理性质: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有酸味。 ⑵、浓硫酸:①、有很强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将盛放浓硫酸的容器敞口放置其溶液质量会 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是因为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剂质量增加。②、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能夺取纸张、木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使用时要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NaHCO3. ⑶、稀释浓硫酸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原 因是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会使水沸腾,硫酸溶液向四周飞溅伤人。⑷、用途: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燃料有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 等。实验室常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做干燥剂(不可干燥氨气)。 3、酸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⑵、与活泼金属反应: 通式: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H2↑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H2↑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FeSO4 + H2↑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H2↑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铝 和稀硫酸2Al +3H2SO4= Al2(SO4)3+3 H2↑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3H2 ↑?(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通式: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稀盐酸除锈)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2FeCl3+3H2O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 初步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 溶液的酸碱性。 3. 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感悟 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知识点(重点、难点): 1.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2. 酸碱中和反应。 3. 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课前准备: 1. 你需要准备以下实验用品: (1)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 (2)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 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 (3)白醋、柠檬汁、肥皂水、蔗糖水、自来 水,镁条、石灰石、2%氯化铜溶液、生锈铁钉、 2%碳酸钠溶液; (4)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点滴板、玻璃 片、白瓷板、玻璃棒。 2. 你在开始实验之前需要了解: (1)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和向试管中滴加液 体的操作方法;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 图复习旧知 为了更好的完成今天的实验 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相关知

识,检查一下课前准备情况。1. 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和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 2. 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3. 酸和碱的通性有哪些? 4. 酸和碱为什么有通性?。[导入新课] 通过检查同学们课前准备的很充分,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同学们可以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认识酸和碱的化学通性。 [板书课题]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揭示目标] 投影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知道学习时的重点和难点。 动手操作,体验快乐 一.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自然过渡] 今天的实验课分三个部分,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部分 [板书标题] 1.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布置任务] 下面该同学亲自体验了,程序是: 独立阅读步骤——组长分工——合作实验——记录现象——讨论获得结论——反思交回顾所学过 的知识,小 组代表起立 回答老师提 出的问题 明确学习 目标。 明确实验 过程,小组 合作,完成 实验 自学看 书,交流实 验步骤和操 复习学 过的相 关内容, 激发学 生的探 究热情, 为本机 实验课 做充分 的热身 定位 学习方 向,导航 学习过 程。

有关酸和碱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有关酸和碱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制作:初四备课组 一.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1.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 2.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 3.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 4.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 5.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 6.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7.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 8.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二.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9.氧化铁与稀盐酸Fe2O3+6HCl==2FeCl3+3H2O 10.氧化铁与稀硫酸Fe2O3+ 3H2SO4==Fe2(SO4)3+3H2O 11.氧化铜与稀硫酸CuO+ H2SO4== CuSO4 + H2O 三.酸+碱→盐+水 12.氢氧化钠与稀盐酸NaOH + HCl==NaCl+H2O 13.氢氧化钠与稀硫酸2NaOH+H2SO4==Na2SO4+2H2O 14.氢氧化钙与稀盐酸Ca(OH)2+2HCl==CaCl2+2H2O 15.氢氧化钙与稀硫酸Ca(OH)2+H2SO4==CaSO4+2H2O 16.氢氧化镁与稀盐酸Mg(OH)2+2HCl==MgCl2+2H2O 17.氢氧化铝与稀盐酸Al(OH)3+3HCl==AlCl3+3H2O 18.氢氧化铁与稀硫酸2Fe(OH)3+3H2SO4==Fe2(SO4)3+6H2O 四.酸+盐→新酸+新盐(条件:生成气体或沉淀) 19.石灰石与稀盐酸CaCO3+2HCl ==CaCl2+H2O+CO2↑ 20.碳酸钠与稀盐酸Na2CO3+2HCl ==2NaCl+H2O+CO2↑ 21.碳酸钠与稀硫酸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2.氯化钡与稀硫酸BaCl2+H2SO4==BaSO4↓+2HCl 23.硝酸银与稀盐酸AgNO3+HCl== AgCl↓+HNO3 五.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24.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25.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26.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H2O 六.碱+盐→新碱+新盐(条件:反应物全溶,生成沉淀) 27.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 28.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3NaOH+FeCl3==Fe(OH)3↓+3NaCl 29.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Ca(OH)2+Na2CO3==CaCO3↓+2NaOH 30.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Ba(OH)2+CuSO4==Cu(OH)2↓+BaSO4↓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篇一:实验活动6酸碱的性质教案】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学校:百善中心校 教师:张坤 日期:2013年4月8日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目标: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4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点滴板稀盐酸溶液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注意:纠正学生语言的描述 回顾: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引入 下面我们一起动手实验验证它们之间的反应, 学生实验活动一:酸碱和指示剂的反应 多媒体展示实验步骤: 用药品的铝塑板代替点滴板的使用方法: 讲解胶头滴: 1.先排空再吸液 2.滴液时,.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滴加。 3.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4.用完后立即清洗,滴瓶的滴管除外; 5.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或与器壁接触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步骤1中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变为红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 液体变为蓝色。 步骤2中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不变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 体变为红色。 归纳实验结论: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 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过渡:酸还可以除去铁锈,我们来亲自实验一次, 学生实验活动二:生锈的铁钉和稀盐酸的反应 投影展示实验步骤: 生锈的铁钉要用细线拴住 放铁钉的注意事项, 学生展示每组的实验现象: 步骤1中铁锈消失,铁钉变亮,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步骤2中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找学生板演化学方程式: 6hcl+fe2o3==2fecl3+3h2o fe + 2hcl == fecl2+h2↑ 提问:能把铁钉长时间浸在稀盐酸溶液中么? 生答: 归纳结论: 刚才做了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和碱还 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 多媒体展示:分组情况: 第一、二、三、四组做: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第五、六组做:实验活动4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以及蒸发溶液 第七、八组做:实验活动5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各组汇报 展示实验现象 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步骤1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步骤2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步骤3中蒸发皿底部出现少量白色固体。交流共享: 1、你认为溶液蒸发后留在玻璃片上的可能是什么物质?并与同学 交流 讲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实验活动5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检测题及解析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检测题及解析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如下方案不合理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B.加入硝酸银溶液C.加入氢氧化钾溶液D.加入稀盐酸 2.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 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该金属可能是铁 3.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其中只有甲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将丙放入乙的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乙析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乙>丙>甲B.甲>乙>丙 C.丙>乙>甲D.乙>甲>丙 4.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 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 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 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5.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6.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图中A代表水分子 7.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过关测试

沪教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过关测试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杨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小杨同学做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B.该溶液的pH大于7 C.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某种碱 D.该溶液显碱性 2.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 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 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 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3.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4.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 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 5.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正确的是 A.若X为金属铜,则Y是氢气 B.若X为铁,则盐是Fe2(SO4)3 C.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D.若Y为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6.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能力提升卷附答案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能力提升卷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C.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D.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表面会形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 2.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A.Na2SO4,BaC l2,KNO3,NaCl B.Na2SO4,Na2CO3,BaC l2,HCl C.NaOH,Na2SO4,FeC l3,BaC l2D.NaCl,AgNO3,NaNO3,HCl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2CO2B.2H2O2H2↑+O2↑ C.3CO+Fe2O32Fe+3CO2D.HCl+AgNO3=AgCl↓+HNO3 4.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气体混有水蒸气时,既可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 A.O2B.NH3C.CO2D.SO2 5.“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 6.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等体积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把天平调到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为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放入铝粉的质量为( ) A.5.4g B.5.68g C.6.5g D.7.09g 7.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知识梳理 一、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无法量出长度。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法量出长度。 : 联系: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2、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3、直线的性质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4、线段的比较 (1)叠合比较法(用圆规截取线段);(2)度量比较法(用刻度尺度量)。 5、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6、线段的中点:如果线段上有一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个点叫这条线段的中点。 若C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C=BC= 2 1 AB 或AB=2AC=2BC 。 二、角 1、角的概念: (1)角可以看成是由两条有共同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叫角的边,共同的端点叫角的顶点。 (2)角还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所成的图形。 2、角的表示方法: 角用“∠”符号表示,角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四种: 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 ②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 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 ,∠C 等。 C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

§7.2常见酸和碱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总结酸的腐蚀性等性质和用途,并通过回忆总结的方式,简单归纳几种酸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我们今天正要学习的,也是本章很重要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有酸味的物质(白醋、柠檬汁、西红柿等)和有滑腻感的物质(熟石灰、肥皂、洗衣粉等)在前面一节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学生并不陌生。但这些物质为什么有的有酸味,而有的有滑腻感?它们具有什么性质?这些问题虽然学生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但却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在“做科学”的实践中逐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课本酸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很多同学取用药品过多,造成大量浪费。

2、试管的洗涤较麻烦,2月份天气较冷,许多同学不愿动手洗涤试管。并且试管使用 洗涤过程中都容易出现破损。 3、很多同学做实验时,取的盐酸量不相等(有些相差很大),不利于做对比实验。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决定采用微型化学实验,这样做,既节省了药品,因取得盐酸很少(5滴),量基本相等,而且靠在一起,便于观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 酸相似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难点 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 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七、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滴管、药片铝塑板(去铝箔)(2块)、玻璃棒、镊子。 药品:稀盐酸、稀硫酸、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铁锈、镁条、锌粒、铜片、石灰石。 八、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浓酸具有哪些物理性质?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实验活动中我们一般使用稀酸,它们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你已经知道哪些?这节课我们将来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复习提升

常见的酸和碱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复习提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酸、碱、盐,熟练的区分酸、碱、盐。 2.熟练掌握酸的通性及有关的反应方程式,并能运用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熟练掌握碱的通性及有关的反应方程式,并能运用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掌握稀盐酸、稀硫酸和氢氧化钙的特性,并运用其特性解决一些鉴别类的题 目。 5.掌握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其应用。 6.掌握溶液酸碱性及强弱的判断方法。 7.帮助学生建立本单元要点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一个整体认 识,更加系统。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联系实际生活、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认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以及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获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意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贯穿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 1.酸的通性、特性。 2.碱的通性、特性。 难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用品

多媒体实验器材 四、方法解读 教学方法: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归纳式教学 教学准备:1.把握学考,了解学生对酸碱的化学性质等有关问题的掌握情况。 2..教师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反 思 评 价 价出示练习学生争先恐后发表 自己的意见、评论 反馈学生 信息 七、评测练习 挑战自我 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2CO3 B.NaHCO3 C.P2O5 D.Ba(OH)2 2.(2018济南中考8)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CO2+H2O=H2CO3 B. H2CO3=CO2↑+H2O 点燃 C. CO2+Mg = C+MgO D. MgO+2HCl = MgCl2+ H2O

初中化学试题: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试题: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宿迁市)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 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 、B 、C 、D 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 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 的是(A ) A .紫色 B .蓝色 C .红色 D .无色 2.(2006年济宁市)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 顺序排列的是(C ) A.HClO HCl Mg(OH)2 MgCl 2 B.CO 2 H 2CO 3 CaCO 3 Ca(HCO 3)2 C.H 2O HNO 3 NH 3·H 2O NH 4NO 3 D.SO 3 NaHSO 4 NaOH Na 2SO 4 3.(连云港)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C ) A .用NaOH 溶液治疗胃酸过多症:NaOH+HCl=NaCl+H 2O B .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 2:H 2SO 4+CaCO 3=CaSO 4+CO 2↑+H 2O C .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锈迹:Fe 2O 3+6HCl=2FeCl 3+3H 2O D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 2 === 2CO 2 4.(2006年烟台市)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需药品(括号中的物质)选择不正确的是( A ) A .NaCl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 2SO 4(硝酸钡溶液) B .CO 2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浓硫酸) C .NaOH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 2CO 3(石灰水) D .铜粉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铜(稀盐酸) 5.(2006年滨州市)Cu 20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 2SO 4=Cu+ Cu SO 4+H 2O 。氧化铜与氢气反应 后得到的Cu 中常常混有少量Cu 2O 。现将10 g Cu 和Cu 2O 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得到9.5g 固体,则原混合物中含Cu 2O 的质量为(A ) A .0.9 g B .9.5 g C .0.5 g D. 0.45 g 6.(2006·北京市)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C ) A 、火碱 B 、烧碱 C 、熟石灰 D 、小苏打 7.(2006·北京市)下列药品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D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烧碱 D 、食盐 点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全解

第二讲常见的酸碱盐 【知无巨细】 知识点一:常见的酸 1.盐酸 一、盐酸 1.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常用的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38%,密度为1.19克/厘米3 2.纯净的盐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有FeCl3(Fe3+)等杂质而常呈黄色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在瓶口有白雾生成,故浓盐酸敞口放置,溶质质量 将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实验室制CO2不用浓盐酸——因为会使制取到的CO2不纯,混有HCl气体。 4.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再滴稀硝酸——用此法检验Cl-/ HCl的存在。 HCl + AgNO3 == AgCl↓+HNO3现象: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滴加稀硝酸的目的,是为了排除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 Na2C03 + 2AgNO3 == Ag2C03↓+ 2NaN03 Ag2C03 + 2HN03 == AgN03 + H20 + C02↑ 5.盐酸的化学性质 1)盐酸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__ 无色酚酞:________________ 2)盐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构成的化合物。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实验室制CO2原理 Na2CO3 + 2HCl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灭火原理 3)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除锈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铁锈(红褐色固体物质)逐渐消失(溶解),溶液变成黄色 CuO + 2HCl == 黑色固体物质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4)盐酸能与某些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可以制氢气 Fe + 2HCl == FeCl2 + H2↑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Zn + 2HCl == 例1.能证明某澄清溶液是盐酸的实验是( ) A.加热、有氯化氢气体产生 B.滴加AgNO3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 C.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 D.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解析:检验盐酸先证明其为酸性物质,使用酸碱指示剂,其次用银离子检验氯离子,如果产生的白色沉淀在稀硝酸中不溶解,就说明含有氯离子,即该物质为盐酸。选D 例2.一包质量为6克的铁粉,可能含有下列某种杂质,当它和足量盐酸反应后,生成氢气0.2克,金属无剩余,则铁粉中含有的杂质为() A.Cu B.Zn C.Al D.Mg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第一节线段、射线和直线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直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能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培养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3.培养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难点:对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的理解.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完成随堂练习和习题 2.(1)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有端点。 (2)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有端点。 (3)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端点。 3.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比较 概念图形表示方法向几个方向延伸端点数可否度量 线段 射线 直线 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点在直线上,即直线点;点在直线外,即直线点。 5.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条直线,即确定一条直线。 二、教材精读 6.探究:(1)经过一个已知点A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解: (2)经过两个已知点A、B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解: (3)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枚钉子? 解: 归纳:经过两点有且(“有”表示“存在性”,“只有”表示“唯一性”) 实践练习:如图,已知点A、B、C是直线m上的三点,请回答 A B C m (1)射线AB与射线AC是同一条射线吗? (2)射线BA与射线BC是同一条射线吗? (3)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吗? (4)图中共有几条直线?几条射线?几条线段?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 解: 三、教材拓展 7.已知平面内有A,B,C,D四点,过其中的两点画一条直线,一共能画几条? 分析:因题中没有说明A,B,C,D四点是否有三点或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应分为三种情况讨论 解: 实践练习:如图,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完整版)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练习题.doc

《常见的酸和碱》 1.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物质质量增加的是() A.浓 B .浓 C .食盐水 D .水 2.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这是因为硫酸() A.具有吸水性B.能跟金属反应 C .能跟碱反应D.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3.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A.一样多B.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的多C.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多D.无法比较 4.下列各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B.食盐溶液C.澄清的石灰水D.浓盐酸 5.下列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的是() A. B . C.D. 6.下列对盐酸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浓盐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B.浓盐酸有挥发性 C.浓盐酸挥发在空气中会产生白烟D.浓盐酸有强氧化性 7.下列属于硫酸的用途的是() ①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②生产炸药③冶炼有色金属,金属除锈④精炼石油⑤制造试剂和药物 A.①②③ B .②③⑤C.①③④⑤ D .①③④ 8.下列属于硫酸的性质的是() ①具有挥发性②具有吸水性③有腐蚀性④有脱水性⑤有刺激性气味⑥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⑦有酸味 A .①②④⑤B.②③④C.③④⑤⑦D.②⑤④⑦ 9、用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都能区别的一组溶液是() A、稀盐酸和稀硝酸 B 、稀盐酸和食盐水 C、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 、稀硫酸和稀盐酸 10 、根据反应方程式:H2SO4 + Na 2S2O3 == Na 2SO4 + S + X + H 2O,推断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A、 SO2 B 、 SO3 C 、 H2S D 、 Na2O 11 、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A 苛性钠 B 食盐 C 浓盐酸 D 浓硫酸 12 、盐酸是一种主要的工业用酸,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 、纯净的浓盐酸是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C、人的胃液里含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 13 、硫酸的用途很广,下列叙述的硫酸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稀硫酸能溶解镁、锌等金属 D、浓硫酸难挥发 14 、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 .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 .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15 .各种稀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这是因为其溶液里都含有大量的() A.氢分子 B .氢离子 C .水分子 D .酸根离子 16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浓盐酸的挥发性 B .浓硫酸的腐蚀性 C .浓硫酸的吸水性 D .碳酸的不稳定性 17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发硬 B .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 C.用苛性钠干燥 O2、 N2等 D .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18 、下列各溶液中能跟石灰水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1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常见的酸和碱及后面单元中盐的教学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的精神内涵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脑动手,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这部分的学习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今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选自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本节课主要介绍盐酸、硫酸等常见的酸的相关化学性质。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本册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酸的化学性质,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课程以同类物质中典型物质盐酸、硫酸为例,用实验进行探究,最后从特殊到一般,得出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于盐酸、硫酸这两种实验室常见的酸在前面课程中已经接触,并不陌生,但对于他们的化学性质了解的不是很全面。氧气,碳及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及溶液的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帮助,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给学生带来直观深刻的认识,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主要采取教师引导探究实验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或实验中的现象来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问题提出

人教版初三化学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 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关酸和碱的内容,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知识。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溶液的酸碱度等。在内容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的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目标 1.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知道酸碱的腐蚀性,理解物质酸碱性的微观实质;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实验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认识酸和碱的通性,领会观察、对比、分类、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 4.通过列举酸和碱的主要用途,了解物质的酸碱性对人体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认识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5.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教学方法 1. 充分运用实验,突出化学学科的学习特征。 2. 采用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3.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 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方法 运用比较、归纳、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4 课时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 课时 实验活动 2 课时 单元复习 1 课时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合物。 2. 知道酸和碱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能设计和完成与之相关的实验。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三、情感目标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难点 自制酸碱指示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实验录像: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的试管中。 提出问题:会看到什么现象?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并回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有酸性”。 二、新课教学 讲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质,有些显酸性,有些显碱性,有酸味的物质中通常含有酸。 图片展示:食醋,柠檬、柑橘,铅蓄电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