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岩土最全复习资料

工程岩土最全复习资料
工程岩土最全复习资料

一、土的物质组成

1、土的概念:土是由固体相(岩屑或矿物颗粒及有机物质)、液体相(液态水)和气体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土的三相基本组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土的工程地质性质,是构成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的基础。固体颗粒是土的主要的物质成分,也是最稳定、变化最小的成分,构成了土的骨架主体,在三相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居主导地位。

2、土的组成:土颗粒、水和气体。

3、粒度成分:各种不同粒径的颗粒在土中的相对含量称为力度成分,也称粒度级配。

4、分析方法:筛析法——粗粒土(d>0.075mm), 静水沉降法——细粒土。目前测定细粒土粒度成分的方法有虹吸比重瓶法、移液管法、密度计法。

5、粒组的划分

粒组: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组别称粒组(粒级)。

划分原则:①在一定的粒度变化范围内,工程地质性质相似;②与目前粒度成分的测定技术相适应。

划分方案:按粒径由粗到细分为:漂粒组,卵粒组,砾粒组,砂粒组、粉粒组和粘粒组。

方案三:巨粒(60mm)粗粒(0.075mm)细粒 .

各粒组的性质

①漂、卵、砾粒组:多为岩石碎块。孔隙粗大,透水性极强,粒间没有连结,既无可塑性,也无胀缩性;压缩性极低,强度较高。②砂粒组:主要为原生矿物颗粒,成份大多是石英、长石、云母等。孔隙大,透水性强,毛细上升高度很小;湿时粒间具有弯液面力,可将细颗粒连结在一起;干时及饱水时,粒间没有连结,既无可塑性,也无胀缩性;压缩性极弱,强度较高。③粉粒组:是原生矿物与次生矿物的混合体。性质介于粘粒与砂粒之间。湿润时略有粘性,失去水分时粘结力降低,有一定压缩性,强度较低。④粘粒组:主要由次生矿物组成。孔隙很小,透水性极弱,有可塑性,胀缩性;失水时连结力增强使土变硬;湿时具有较强压缩性,强度较低。

6、土的粒度成分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将粒度分析结果用表格形式表达。

优点:可以清楚的用数量说明土的各粒组的含量;缺点:大量土样比较时较困难。(2)累计曲线法:以粒径 d 为横坐标,以该粒径的累计百分含量 Xd 为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两者的关系曲

线。两种类型-自然数坐标系、半对数坐标系

优点:对一个地区的土样比较时较直观醒目。

缺点:土样较多时显得繁乱不易分辨。

不均匀系数(Cu)与曲率系数(Cc)

Cu= Cc=

d10----累计含量为 10%的粒径; d30----累计含量为 30%的粒径; d60----累计含量为 60%的粒径;

不均匀系数(Cu)与曲率系数(Cc)可反映土的粒度均匀性和级配情况。当 Cu ≥5 且 Cc=1~3 时,为良好级配土,即不均粒土。Cu 越大,土质越不均匀。

有效粒径 d10:由一种粒径土组成的理想均粒土,如果与另一非均粒土具有相等的透水性,那么这个均粒土的粒径与这个非均粒土的 d10大致相等。

(3)三角图法

7、粘土矿物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粘土矿物是指由原生矿物长石、云母等硅酸盐矿物经化学风化而形成的具有片状或链状结晶格架的颗粒细小、亲水性强、具有胶体特性的铝硅酸盐矿物。(1)高岭石:亲水性弱,低压缩,抗剪强度较大。(2)蒙脱石:亲水性较强,膨胀性显著,高压缩,低抗剪。(3)伊利石:工程地质性质介于高岭石与蒙脱石之间。

8、土中水的类型:强结合水、弱结合水、毛细水、重力水等。

1.矿物中的结合水

(1)结构水:以 OH- 离子或 H+离子的形式存于矿物晶格架中的固定位置上。 (2)结晶水:以水分子的形式存于矿物晶格架中的固定位置上。 (3)沸点水:以水分子形式存于矿物晶胞之间。

2.土粒表面结合水

当土空隙中的水与土粒表面接触时,出于细小土粒表面的静电引力作用和水分子是—种极性分子,水分子被极化,并被吸附于土粒周围,形成一层水膜,这部分水通常称为土粒表面结合水,简称结合水。结合水愈靠近土粒表面,吸引越牢固,水分子排列愈紧密、整齐,活动性愈小。随着距离增大,吸引力减弱,活动性增大。一般又将结合水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不同类型。总之,结合水性质不同于普通液态水,不受重力影响,主要存在于细粒土中,土粒表面静电引力对水分子起主导作用。因此,它有一系列的特殊性质。强结合水具有固体的特性,我们将它归属于固相部分。弱结合水厚度的变化是影响细粒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因素之一,其厚度的变化取决于土粒的大小、形状和矿物成分,也取决于水溶液的pH值、溶液中离子成分、浓度等。

二、粘粒与水的相互作用

1、比表面积 (S)

每克或每立方厘米的分散相具有的总表面积(单位:cm2)。假设土粒呈球形,d 为直径:

分散相:固体相的土粒构成分散体系中的分散相。

分散作用:由液体相的空隙溶液构成。

影响比表面积的因素 : ①土粒的大小:一定量的粘粒表面水化膜总体积要大于同体积的粗砂或粉土的水化膜总体积的数十倍至数百倍。②土粒的形状:球形颗粒每单位体积的表面积最小,板状或片状颗粒的表面积最大。

2、电泳: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

电动:如果相互接触的固-液或液-液两相中分别带有符号相反的过剩电荷,则由于界面上存在双电层,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两相的相对运动。反之,若外力迫使两相作相对运动,则沿液体运动方向会出现液相中的电势(位)差,并引起离子的电迁移。这类现象统

称为电动现象。

双电层:由决定电位离子层和反号离子层构成电性相反的电层称双电层。形成的原因:由于粘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能,可与空隙溶液相互作用,在其表面形成了双电层。

3、影响粘粒扩散层厚度的因素:

1.土粒的矿物成分与分散程度颗粒的分散程度愈高,比表面积愈大,对一定量的上来说,扩散层的总体积也愈大。颗粒的比表面积与颗粒的大小、形状有关,颗粒的形状又与矿物成分有关,所以矿物成分是决定的因素。

2.溶液的化学成分对于由选择性吸附而形成的双电层的矿物而言,介质中可被选择吸附的离子浓度愈大,则热力学电位愈大,扩散层愈厚;反之,扩散层则愈薄。

3. 溶液的浓度当溶液中反号离子的浓度增加时,可对扩散层中的反号离子起排斥作用,结果使扩散层中的离子被迫进入团定层,扩散层变薄。

4.溶液的pH值由次生二氧化硅、游离氧化物、粘土矿物组成的粘粒,其溶液的pH值将决定着双电层的热力学电位,从而影响到扩散层的厚度。

4、土中的离子交换:粘粒与水溶液相互作用后,吸附在其表面的阳离子(或者阴离子)可与溶液中的离子(或者阴离子)进行交换,这种现象称离子交换。

土壤阳离子交换的特点:1/可逆反应并能迅速达到平衡2/ 阳离子交换按当量关系进行3/ 不同阳离子的代换力有大小差异(离子价数、原子序数、离子运动速度、质量作用定律)

5、聚沉作用:相邻粘粒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集合体的作用称聚沉作用或絮凝作用。聚沉作用基本类型:电介质聚沉、相互聚沉、干燥聚沉、冻结聚沉。特点:扩散层变薄;溶液ph值与等电ph值接近甚至等于零;聚沉值与反离子价数成反比;同价离子的水比离子半径与聚沉能力成反比。

稳定作用:原来成为集合体的土粒,由于扩散层变厚,或者使带有相反电荷符号的土粒转为带有同号电荷,也能使扩散层增厚,当粒间排斥力大于吸引力时,颗粒重新分离,这种作用称“稳定作用”。触变:当粘粒发生聚结,如果受到振动、搅拌、超声波、电流等外力作用的影响,则往往会“液化”,变成溶胶或悬液,而当这些外力作用停止后,它们又重新聚结,这种一触即变的现象称“触变”。陈化;有的触变性土,经一定时间后就失去液化的能力,失去了原有的触变性。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叫做“陈化”

三、土的结构和土体结构

1、土的结构:微观结构(土的结构)形态学特征:土颗粒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几何学特征:结构单元体在空间的排列状况,能量学特征:结构连结特征,孔隙特征。

宏观结构(土体结构):原生结构:层理,次生结构:不连续面(节理、裂隙等)及其组合特征。

2、土的结构连结:指组成土的颗粒之间的连结,组合关系,简称连结。

按连结物质性质的分类(1)结合水连结:通过粒间的结合水膜而使邻近土颗粒连结起来的连结形式。(2)胶结连结:土粒由某些物质胶结起来形成的连结。(3)毛细水连结:砂土在潮湿时,砂粒、粉粒间有毛细水弯液面力(或称毛细压力)作用于土粒,将土粒暂时地连结在一起。(4)冰连结:含冰冻土的一种暂时性连结。(5)无连结:粒间呈无连接状态。

按连结力的性质分类(1)化学连结:是由原子的外围电子,即价电子来实现的连结。化学连结包括:共价键连结、离子键连结、金属键连结(2)静电连结:电性不同的两种粘粒直接吸引。(3)离子—静电连结:带负电荷的粘粒被介于其间的阳离子静电吸引而成。 4)毛细力连结:存在于土的三相交界面上,在毛细管内的水形成弯液面力使土粒靠近而连结。(5)分子连结:是由分子力或

范德华力来实现的。(6)磁性连结:粘粒表面存在着厚度约为 0.05—0.5ūm 的磁铁质薄膜引起的。

3、粗粒土的微观结构类型(1)粗粒土的结构主要为单粒结构。(2)根据单粒间的排列接触关系:松散结构、紧密结构。(3)结论:具有单粒排列的卵粒类土和砂类土,孔隙大,透水强,土粒间一般没有内聚力,但土粒相互依靠支撑,内摩擦力较大,受压力时土体积变化较小。

细粒土的微观结构类型

分类:骨架状结构、絮凝状结构、团粒状结构、叠片状结构、凝块状结构、蜂窝状结构、海绵状结构、磁畴状结构、基质状结构等。

研究土结构的方法:粗粒土——粒度分析(筛析法),细粒土——X 射线能谱和波谱分析法、压汞法、电子显微镜等。

四、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1、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土的密度、土的含水性和土的孔隙性。它们反映了土的三相物质的比例关系,土的松密和干湿程度。

2、细粒土的可塑性及其指标

当土的含水率在塑限和液限范围内时,土处于塑态稠度,具有可塑性,即土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揉塑成任意形状而不破坏土粒间连结,并且在外力解除后也不恢复原来的形状,保持已有的变形,细粒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可塑性。

细粒土的可塑性主要是在含水率界于液限和塑限之间才表现出采购。因此,可塑性的高低可以由w l和w P这两个界限含水率的差值大小来反映,二者差值愈大,意味着细粒土处于塑态的含水率变化范围大,可塑性愈高,反之两者差值愈小,土的可塑性愈低。工程中,将液限含水率和塑限含水率的差值称为塑性指数,应用时通常去掉百分符号,用I 表示: I = w l ? w P,液性指数是用来判断粘性土天然稠度状态的塑性指标,用土的天然含水率和塑限含水率之:

土的天然含水率愈大,则液性指数愈大

影响细粒土可塑性的因素

1.矿物成分和粒度成分的影响①不同矿物的晶格构造、颗粒形状和大小及亲

水程度各不相同,因此上的塑性亦不相同。②颗粒的形状也与矿物品格构造有关,A·阿大堡根据试验资料指出:只有层状结构的矿物碎后才具有塑性。

③矿物成分也同时影响着土的分散程度。④有机质的含量对土的可塑性有明

显的影响。⑤粒度成分对土可塑性影响的原因在于,土粒愈细小,比表面积和表面能愈大,电动电位愈高,扩散层愈厚,土的塑性也愈强;

2.土孔隙中溶液的化学成分、浓度和pH值对土可塑性的影响是通过对扩散层厚

度的影响表现出来的。

3、细粒土稠度变化的本质

细粒土的稠度:是指细粒土因含水率的变化而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物理状态。

细粒土稠度状态的变化,是由于土中含水率增减引起的,其实质是由于土颗粒周围结合水厚度或者扩散层厚度发生了变化,使土粒间连接强度发生变化所致。

当土中含水率较小时, < ,土粒表面只有极薄的固定层水,土呈固态。

随着含水率的增多,当 < ,土粒表面结合水膜增厚,土进入半固体状态。

当土中水分继续增多, < ,土粒表面扩散层弱结合水膜增厚,土进入粘塑状态。当土中含水率继续增大到 > 时,土粒扩散层外围出现自由液态水,土进入液流状态。

固态半固态可塑态流动态

收缩限——塑限含水率—- 液限含水率——

4、土的崩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定义:土由于浸水而产生崩散解体的特性,又叫湿化性。

评价粘性土的崩解性一般采用下列三个指标:(1)崩解时间:一定体积的土样完全崩解所需要的时间;(2)崩解特征:土样在崩解工程中的各种现象;(3)崩解速度:土样在崩解过程中重力的损失与原土样质量之比和时间的关系。

对工程的影响:崩解常造成塌岸现象,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意义:对工程建筑的安全与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影响因素:土的膨胀性,水溶液成分也浓度和土的结构。

5、胀缩性:土由于含水率的增加土体积增大的性能称为膨胀性;由于含水率的减少体积减少的性能称为收缩性。这种湿胀干缩的性质,统称为土的胀缩性。表征土膨胀性的指标主要有膨胀率、自由膨胀率、膨胀力、膨胀含水量。

①膨胀率

②自由膨胀率

③膨胀力原始土样在体积不变时,由于浸水膨胀时产生的最大内应力。膨胀力可用来衡量土的膨胀势和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某些细粒土的膨胀力可达100kPa以上。

④膨胀含水率

土的收缩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AB段)表示土体积的缩小与含水串的减少成正比,呈直线关系;当含水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如B点相应的含水量),土体收缩进入第二阶段(BC段),土体积的缩小与含水率的减少呈曲线关系,表明土体积的减小量小于失水的体积,土粒间连结明显增强。随着含水率地继续减少,土体积收缩愈来愈慢。延长AB线与纵坐标交E点,则CE为孔隙体积,EO 为固体颗粒的体积;由C点引水平线交AB延长线于D点,以D点的含水率作为缩限含水率.

第五章土的力学性质

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压缩变形,体积变小的性能。

压缩曲线:以孔隙比e为纵坐标,以压力p为横坐标,根据压缩试验成果,可以绘制出孔隙比与压力关系曲线,称压缩曲线。

压缩曲线的特点:

压缩曲线较陡,说明压力增加时空隙比减少得多,土的压缩性较高;若曲线平缓,则土的压缩性低。因此,压缩曲线的形状,可以大致说明土压缩性的高低。

压缩指标(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

压缩系数是表示土的压缩性大小的主要指标,在工程实际中,常

压缩指数

从载荷试验结果可看出,一般地基土的变形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3)完全破坏阶段:相当于图中b点以下的曲线,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塑性变形区不断扩大,导致地基稳定性逐渐降低,而且趋向完全破坏。当荷重继续增大到某一极限值时,地基土中塑性变形区己扩大成连续的滑动面,土开始向侧向挤出。此时,地基变形急剧增大,整个地基处于完全破坏状态而丧失稳定性。地基达到完全破坏时的临界荷载,称为地基土的极限荷载(相当于图5—51中点b的压力)。

土的前期固结压力:是指土层杯过去历史上曾经受到的最大固结压力

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具有的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强度,而土的抗剪性是指土具

有抗剪强度的特性。

土的内摩擦角g和内聚力c称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目前,用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来考虑不同条件下的抗剪强度指标。

土的工程地质分类的一般原则和形

1、土的一般性分类及一般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土的一般性分类有以下基本内容:第一级分类是地质成因类型。按土的成因来划分,主要考虑自然地理,地质环境,地质营力和地质作用等因素。第二类分类是土质类型。按土的形成条件和内部连接。第三级分类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主要考虑与水作用的特点,土的密实情况或压缩性进行划分。

砾类土定义:指粒径<60-2mm 的颗粒含量占 50%的土,又称碎石土。

特点:颗粒粗大,主要由岩石碎屑或石英,长石等原生矿物组成,呈单粒结构,孔隙大,透水性极强,压缩性很低,内摩擦角大,抗剪强度也大。是一般建筑物的良好地基。

砂类土定义:指粗粒(>0.075mm)含量占 50%以上,砾粒含量<50%,粘粒含量极少,以砂粒为主的土。特点:塑性极低或无塑性,粘粒含量很少,呈单粒结构,透水性强,压缩性低,且压缩过程快,内摩擦角也较大承载力也较大。是一般建筑物的良好地基,也是良好的混凝土骨料。

细粒土(粘性土)定义:指粗粒(>0.075mm)含量不到 50%的土。粘粒含量较多,含较多亲水性的粘土矿物,具结合水连接和团聚结构,有时有胶结连接,孔

隙较细而多,随着含水率的不同,土表现出固态,塑态,流态等不同稠度状态。

2、土的工程地质分类的基本类型

土的工程地质分类,按其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可以概括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一般性分类。对包括工程建筑常遇到的各类土,考虑土的主要工程地质特性进行划分。是最常见的土分

类,又称通用分类。

(2)局部性分类。仅根据一个或较少的几个专门指标,或仅对部分土进行分类。是一般性分类的补充和发展。

(3)专门性分类。根据某些工程部门的具体需要而进行的分类。是一般性分类在实际运用中的补充和发展。

3、三类分级标准:第一级分类标准:即地质成因分类。

第二类分类标准:即土质分类:粒度成分和塑性特征。

第三级分类标准:即工程建筑分类。

4、国外的土分类方案,有三种不同体系:

(1)按粒度成分(2)按塑性指数

(3)综合考虑粒度成分和塑性指数的影响。

我国主要的土质分类简介

(1)《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中土的分类

《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是我国工程建设所涉及土类的通用分类标准,结束了无全国统一土分类的局面。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中土的分类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中规定的“土的工程分类”是目前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泛而有重大影响

的一种专门分类标准。

土按堆积年代:老堆积土、一般堆积土、新近堆积土

根据地质成因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风积土和海积土。

根据有机质含量分为:无机土,有机质土,泥炭质土和泥炭。

按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碎石土: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50%。

砂土: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 50%,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含量

超过总质量的 50%的土。

粉土: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 10 的

土。

粘性土:塑性指数大于 10 的土。

(3)两种土质分类的比较

二者的本质原则是相同的,即综合考虑了粒度和塑性的影响,粗粒土考虑粒度为主,细粒土考虑塑性特性为

主,并将特殊土于一般土分开。但通用标准考虑得更仔细些。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要点

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02(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是 由工程安全等级、场地和地基的复杂程度三项因素决定的。 地基复杂程度也划分为三级:一级地基、二级地基、三级地基 1) 一级地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为一级地基: (1)岩土种类多,性质变化大,地下水对工程影响大,且需特殊处理; (2)多年冻土及湿陷、膨胀、盐渍、污染严重的特殊性岩土,对工程影响大,需作专门处理的;变化复杂,同一场地上存在多种的或强烈程度不同的特殊性岩土也属之。 2) 二级地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为二级地基: (1)岩土种类较多,性质变化较大,地下水对工程有不利影响; (2)除上述规定之外的特殊性岩土。 3) 三级地基 (1)岩土种类单一,性质变化不大,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2)无特殊性岩土。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明确规定勘察工作划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三个阶段。 详细勘察的目的,是对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进行计算与评价,以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或技术手段,有以下几种: (1)工程地质测绘;(2)勘探与取样;(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4)现场检验与监测。 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工程地质测绘可分为综合性测绘和专门性测绘两种。 工程地质测绘具有如下特点: (1)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质现象的研究,应围绕建筑物的要求而进行。 (2)工程地质测绘要求的精度较高。 (3)为了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工程地质测绘经常采用大比例尺专门性测绘。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质构造研究的内容包括:①岩层的产状及各种构造型式的分布、形态和 规模;②软弱结构面(带)的产状及其性质,包括断层的位置、类型、产状、断距、破碎带宽 度及充填胶结情况;③岩土层各种接触面及各类构造岩的工程特性;④挽近期构造活动的形迹、特点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等。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位于洛阳市,根据河南省洛阳豫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公司编写的《XX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知,地貌单元为洛河Ⅱ级阶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依次为: ①杂填土(Q ml):杂色,湿,稍密,以粉土为主,含较多砼、砖、瓦片等建筑垃圾,层厚0.2~1.5m。 ①1素填土(Q ml):黄褐色、浅灰色、褐黄色,湿,稍密,以粉土为主,局部粘性高为粉质粘土,含少量砼、砖、瓦碎屑及少量砾砂、细砂颗粒。局部地段经过压实,呈稍密~中密状态。局部分布,层厚0.6~6.3m;层面标高153.43~155.20m。 ②黄土状粉土(Q4-2dl+pl):褐黄色、黄褐色、灰黄色,湿,稍密,偶含小砾石、细砂颗粒,可见少量锈红色条纹及灰白色网纹,局部粘性较高。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大部分分布,层厚0.9~2.2m;层面标高152.73~154.84m。 ②1细砂及粉砂(Q4-2dl+pl): 褐黄色、灰黄色,局部微红,湿,稍密,较纯净,偶含粗砂及小砾石,可见少量螺壳及其

碎片,局部含褐黄色粉土团块。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及云母片等。以透镜体形式分布于②层黄土状粉土中,层厚0.2~1.0m;层面标高152.53~153.91m。 ③黄土状粉土(Q4-1dl+pl): 褐黄色、黄褐色、灰褐色,湿~很湿,稍密,偶含细砂及粉砂颗粒。具锈黄色条纹及较多黑褐色薄膜,局部粘性较高,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中低。全场地分布,层厚0.8~4.2m;层面标高150.1~153.41m。 ④黄土状粉质粘土(Q4-1dl+pl):黄褐色、灰褐色、褐黄色,含水量较高,软塑~可塑,偶含小钙质结核及细砂颗粒,具锈黄色侵染及少量黑褐色条纹,偶见螺壳及其碎片,局部地段粉质含量较高。光泽反应稍有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全场地分布,层厚3.2~4.2m;层面标高150.10~153.41m。 ④1细砂(Q4-1dl+pl): 黄褐色(微红),湿,稍密~中密,偶含粉土团块,可见小螺壳及其碎片,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及云母片等。以透镜体形式分布于④黄土状粉质粘土层中,层厚0.3~0.7m;层面标高147.55~148.08m。

岩土工程介绍及发展前景、设计

岩土工程简介及发展前景、设计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是欧美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基本概念 地上、地下和水中的各类工程统称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地下、水中的部分称岩土工程。 发展现状 随着多种所有制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及跨区域经营障碍被打破,岩土工程市场已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岩土工程项目承接主要通过公开招投标活动实现,行业内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集中度偏低。 我国岩土工程行业具有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据《2013-2017年中国岩土工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我国仅从事强夯业务的企业就超过300家,岩土工程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导致优势企业无法形成规模优势。这与发达国家该行业高度集中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岩土工程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解决行业分散、集中度过低的问题,提高整体竞争力进而提高盈利能力,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抓住时代机遇,适应时机,以更优的业务模式、调整行业业务结构类型,实现行业的飞速发展。 数据显示,未来岩土工程行业的几大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民生工程的机遇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着重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会加大民生领域的投资,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五大着力点之一,民生工程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高度。 民生工程投入最多的领域包括: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和卫生等民生工程、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以及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四万亿等。2011年中央财政在民生工程计划

岩土工程勘察考试重点

岩土工程勘察考试重点 1、岩土工程问题:指的是工程建筑物与岩土体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核心任务。 2、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由工程安全等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三项因素决定。 3、场地复杂程度是由建筑抗震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情况、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和地形地貌条件四个条件决定的。 4、勘查工作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目的?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目的:强调在可行性研究时勘查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工程更为重要; (2)初步勘察,目的:密切结合工程初步设计的要求,提出岩土工程方案设计和论证;(3)详细勘察,目的:对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进行计算与评价,以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4)施工勘察。 5、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及适用阶段 (1)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 (2)勘探与取样; (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4)现场检验与监测---------------一般在勘察和施工期间进行。 6、工程地质测绘的特点 (1)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质现象的研究,应围绕建筑物的要求而进行; (2)工程地质测绘要求的精度较高; (2)为了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工程地质测绘经常采用大比例尺专门性测绘。 7、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拟建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设计阶段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程度。 8、不同阶段的比例尺和精度 (1)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1∶50 000~1∶5 000, (2)初步勘察阶段1∶10 000~1∶2 000,属中、大比例尺测绘; (3)详细勘察阶段1∶2 000~1∶200或更大,属大比例尺测绘。 9、地质观测点定位所采用的标测方法:目测法、半仪器法和仪器法。

岩土工程勘察试题附复习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的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的复杂程度等级。 2.工程地质条件包括拟建场地的岩土类型及性质、地质结构及构造体、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 3.岩土工程勘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和施工勘察阶段。 4.线路工程的结构都是由三类建筑物所组成:第一类为路基工程,第二类为桥隧工程,第三类是防护建筑物 4.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程地质勘探和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和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分析。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所用探头性质的不同,动力触探可分为( B ) ①单桥动力触探②圆锥动力触探 ③标准贯入试验④双桥动力触探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勘察中,每层土应均匀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得少于多少个?( B ) A. 4; B.6; C.5; D.8;

3.粉土的密实度可用那种方式判别:( A ) A. 孔隙比; B. 标准贯入击数; C. 相对密度; D. 含水量; 4.平板载荷实验的承压板尺寸为( C ) A.1.0m2;B.0.6m2; C.0.25m2~0.5m2;D.视土体的强度大小而变化5.地下水对基础工程有( D ) A.水压力、腐蚀性;B.腐蚀性、浮力; C.腐蚀性、浮力;D.水压力、浮力、腐蚀性、动水压力; 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 D ) A.文字说明书、附件; B.文字说明书、附图; C.只有文字说明书; D.文字说明书、附图、附表、测试成果表、附件等; 7.泥石流的勘察宜采取( C ) A. 航空照片解译及地面调查; B.钻探、平洞及洞内实验; C.地质测绘,居民调查,钻探、物探、井探、现场实验等综合方法; D.物探及室内实验; 8.载荷实验的终止条件应为( D )? A. 承压板周围的土体有明显的侧向挤出;

岩土工程勘察工程项目划分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工程项目划分标准 (摘自《工程勘察资质标准》) 一、甲级项目: 1、具有重大意义或影响的国家重点项目; 2、场地等级为一、二级,抗震设防烈度高于8 度的强震区,存在其它复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地区,以及岩土工程条件复杂的工程项目; 3、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等有关规范规定的一级建筑物; 4、需要采取特别处理措施的极软弱的或非均质地层,极不稳定的地基;建于不良的特殊性土上的大、中型项目; 5、有强烈地下水运动干扰或有特殊要求的深基开挖工程,有特殊工艺要求的超精密设备基础工程;大型深埋过江(河)地下管线、涵洞、核废料等深埋处理、高度超过100m 的高耸构筑物基础,大于100m 的高边坡工程,特大桥、大桥、大型立交桥、大型竖井、巷道、平洞、隧道、地下铁道、地下洞室、地下储库工程,深埋工程,超重型设备,大型基础托换、基础补强工程; 6 、大深沉井、沉箱,大于30m 的超长桩基、墩基,特大型、大型桥基,架空索道基础; 7、复杂程度按有关规范规程划分为中等或复杂的岩土工程设计; 8、其他行业设计规模为大型的建设项目的工程勘察。 二、乙级项目: 1、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划》等有关规范规定的二级及二级以下建筑物;中小型线路工程、岸边工程; 2、场地等为三级,但抗震设防烈度不高于8 度的地区,没有其它复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场地; 3、20 层以下的一般高层建筑,体型复杂的14 层以下的高层建筑;单桩承受荷载4000kN 以下的建筑及高度低于100m 的高耸建筑物; 4 、小于30m 长的桩基、墩基、中小型竖井、巷道,平洞、隧道、桥基、架空索道、边坡及挡土墙工程;

21世纪岩土工程发展展望

21世纪岩土工程发展展望 浙江大学 龚晓南教授 1 引 言 展望岩土工程的发展,笔者认为需要综合考虑岩土工程学科特点、工程建设对岩土工程发展的要求,以及相关学科发展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岩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岩体和土体。岩体在其形成和存在的整个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各种复杂的 地质作用,因而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地应力场环境。而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岩体,由于经历的地质作用过 程不同,其工程性质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别。岩石出露地表后,经过风化作用而形成土,它们或留存在原地, 或经过风、水及冰川的剥蚀和搬运作用在异地沉积形成土层。在各地质时期各地区的风化环境、搬运和沉积 的动力学条件均存在差异性,因此土体不仅工程性质复杂而且其性质的区域性和个性很强。 岩石和土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渗透特性都是通过试验测定。在室内试验中,原状试样的代表性、取 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扰动以及初始应力的释放,试验边界条件与地基中实际情况不同等客观原因所带来的 误差,使室内试验结果与地基中岩土实际性状发生差异。在原位试验中,现场测点的代表性、埋设测试元件 时对岩土体的扰动,以及测试方法的可靠性等所带来的误差也难以估计。 岩土材料及其试验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岩土工程学科的特殊性。岩土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在岩土工程 分析时不仅需要运用综合理论知识、室内外测成果、还需要应用工程师的经验,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在展 望岩土工程发展时不能不重视岩土工程学科的特殊性以及岩土工程问题分析方法的特点。 土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促进了岩土工程学科的发展。例如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最早遇到的 是土体稳定问题。土力学理论上的最早贡献是1773年库伦建立了库伦定律。随后发展了Rankine(1857)理 论和Fellenius(1926)圆弧滑动分析理论。为了分析软粘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沉降随时间发展的过程, Terzaghi(1925)发展了一维固结理论。回顾我国近50年以来岩土工程的发展,它是紧紧围绕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而发展的。在改革开放以前,岩土工程工作者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水利、铁道和矿井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高层建筑、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和高速公路的发展,岩 土工程者的注意力较多的集中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和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土木工程功能化、 城市立体化、交通高速化,以及改善综合居往环境成为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的特点。人口的增长加速了城市发 展,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大城市在数量和规模上的急剧发展。人们将不断拓展新的生存空间,开发地下空 间,向海洋拓宽,修建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和人工岛,改造沙漠,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等。展望岩土工 程的发展,不能离开对我国现代土木工程建设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个学科的发展还受科技水平及相关学科发展的影响。二次大战后,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 世界科技发展很快。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分析能力和测试能力的提高,使岩土工程计算机 分析能力和室内外测试技术得到提高和进步。科学技术进步还促使岩土工程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产生。如近年 来土工合成材料的迅速发展被称为岩土工程的一次革命。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学科间相互渗透,产 生学科交叉并不断出现新的学科,这种发展态势也影响岩土工程的发展。 岩土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将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三者逐渐结 合为一体并应用于土木工程实际而形成的新学科。岩土工程的发展将围绕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岩土 工程问题并将融入其他学科取得的新成果。岩土工程涉及土木工程建设中岩石与土的利用、整治或改造,其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方法

最近两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的特点是这样的:1、专业知识选择题难度较大。单选题和多选题大部分需要对岩土专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考试大纲列出的规范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很多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不能直接在规范、手册或教科书中找到,需要综合的分析与判断,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专业知识选择题难度较大还表现在题量上,上、下午考试单选题各为40道,多选题各为30道,每一题都需要理解,或需在规范、手册、教科书中查找,或需分析与判断后才能选择,这样时间就显得很紧张。2、专业案例考题难度适中,计算量不大。如果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对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较熟悉,概念清楚,把握内容较全面,平时做得练习较多,专业案例考试一般容易通过。3、题目内容分布较广。不论是专业知识选择题,还是专业案例考题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的是专业基础内容,可以根据专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解答,不需从规范上找依据。另外题目内容广泛分布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桥梁、港口、铁路、水利等行业,涉及规范比较全面。 鉴于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的特点,根据本人参加考试的经历,结合身边其他考试合格同志和考试不合格同志经历的比较,得出如下的考试体会与经验。 2.1 考前安排大量时间复习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覆盖内容很广泛、试题难度很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复习是很难取得良好成绩的。考生不应该等到考试报名以后才去复习,因为考试许多内容工程实践中接触较少,甚至很生疏,在很短时间内不能深入理解,另外要复习的内容很多,没有时间保证是不行的。建议考生在报名以前完成第一遍的复习,报名以后进行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复习,考前还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考题的模拟训练。考生在年初就应该决定参加不参加本年度的专业考试,以便早准备,早安排,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下定决心参加本年度的专业考试后,应该制订一个复习计划,计划分为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短期计划和每日复习时间计划,每个阶段时间安排要“前松后紧”,因为工作、家庭、环境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变数,拟订的复习计划很有可能被打乱。当然复习要看个人过去的基础,以及要通过考试的决心和信心。 2.2 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复习

某场地岩土工程问题分析及其防治建议

某场地岩土工程问题分析及其防治建议 发表时间:2010-01-07T16:35:45.310Z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第10期供稿作者:程燕萍1,2 [导读] 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查明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程燕萍1,2(1.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南宁,530023;2.广西安科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南宁,530023)作者简介:程燕萍(1982-),女,助理工程师,汉族,山西太谷人,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评估、工程物探等方面的工作。 摘要: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查明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为最终确定总平面布置、主要建(构)筑物的地基基础方案设计及不良地质作用的整治等,提供岩土工程勘测资料和建议。本文从分析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出发,探讨了场地的岩土体特性,并提出了合理的地基处理建议。 关键词: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地基处理 该场地位于距巴东县约8.0km,交通十分便利。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查明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为最终确定总平面布置、主要建(构)筑物的地基基础方案设计及不良地质作用的整治等,提供岩土工程勘测资料和建议。 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站址区为丘陵坡地地貌,站址场地整体北高南低,地形开阔,大致由两条近南北向的山脊夹一条山沟组成的地形特征,四周地形均较低,站址区勘察范围高程约112.2m~125.5m,最大高差约9.5m,自然坡度为5o~12o。丘根据钻孔揭露及现场调查,站址区土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s)、耕土(Qm)、池塘淤积层(Ql)、冲洪积层(Qal+pl),下伏基岩为第三系建都岭组(E2-3j)。 站址距右江约7.0km,站址附近未有地表河流,近站址西边山沟水田地带有一小溪沟通往右江,沟低有少量积水;站址勘察范围内约有23处人工开挖水塘,面积为250m2~1800m2,水深1.0m~2.0m,通过大气降水补给,蒸发排泄。站址位于丘陵地带,地表水易通过地表流向沟渠,排泄通畅。 站址区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以淤泥质粘土、填土及粉质粘土层为含水层,其透水性弱,富水性极差,粘土和泥岩为相对隔水层。据本区水文地质资料,站址区泥岩的厚度为1600m~2800m,基岩裂隙水覆存于夹层状的粉砂岩夹层、粉砂岩和砂岩透镜体中,埋深较大,完成的钻孔中揭露基岩裂隙水水位。 2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场地无区域活动性断裂通过,区域活动性断裂与站址区的最短距离约3.0km,区域构造相对稳定区;站址区地主要为缓丘地貌,植被发育,未发现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场地稳定。按研究区勘测场地的类别,地基复杂程度为复杂场地。区址无饱和砂土液化土层和较厚的软土层分布,因此不存在地震液化及软土震陷等地震效应问题。 粉质粘土层③1胀缩总率平均值为1.87%,相对膨胀率平均值为0.83%,按《广西膨胀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396-2007)表3的划分,属弱胀缩性土,粘土层③2胀缩总率平均值为5.94%,相对膨胀率平均值为3.35%,属强胀缩性土,全风化泥岩④胀缩总率平均值为7.34%,相对膨胀率平均值为3.92%,属强胀缩性土。 由于膨胀性较强的全风化泥岩④层及强风化泥岩⑤埋深较大,受大气影响随层深度增加而变小,对建筑物直接影响的土层为粉质粘土及粘土,综合分析及现场调查,结合变电站建(构)筑物的特点,综合判定地基土为弱膨胀土,地基胀缩等级为Ⅱ级,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为地面以下1.5m~2.0m。 场地按高程119.14m平整后,在站址北部和东南角形成1.0m~6.0m厚的开挖区,开挖厚主要出露粉质粘土③1、粘土③2,站址中间、东侧和西南角厚度1.0m~6.0m的填土区,采用开挖区的填土料回填,填土区及原状土区胀缩性存在明显差异,站址场地地基存在多样性,为不均匀地基。 站址区地下水匮乏,稳定地下水位埋深较大,地下水对基础及钢筋混凝土无影响。根据本阶段做的土壤腐蚀性试验可知,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无腐蚀。 粉质粘土为主要地基持力层,综合判定粉质粘土层综合判定场地地基为弱膨胀土,的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为1.5m~2.0m,胀缩等级为Ⅱ级。膨胀土主要对砌体结构,边坡稳定、挡土墙结构等产生影响,对钢结构的构架、主变电容等构筑物影响较小,因此建议基础埋深在1.5m~2.0m以下为宜。做好地表排洪、导流、排水措施,防止雨水侵入地基。 3结语 场地有填土、淤泥质粘土分布,地形开挖有水塘、陡坎等,综合分析,地层条件的复杂程度为复杂。本文对该场地的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场地的膨胀土对砌体结构,边坡稳定、挡土墙结构等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基础埋深在1.5m~2.0m以下为宜,并做好地表排洪、导流、排水措施,防止雨水侵入地基。 参考文献: [1]刘春原,朱济祥,郭抗美.工程地质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2]林宗元.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沈阳:辽宁科学出版社,1996. [3]李智毅,唐辉明.岩土工程勘察.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4]晏鄂川,唐辉明.工程岩体稳定性评价与利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岩土工程未来发展的一点思考讲课教案

岩土工程未来发展的一点思考 盛根来 非常高兴与大家交流,有关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使用和解读方面的一些问题,实际上,这是个比较沉重的话题,现在的勘察成果怎么用?可信度怎么样?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我相信设计与勘察程度不同的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几十元一米的勘察出来的报告谈什么质量,难为了结构设计人员。这些成果报告是在吃十几年前的老本,推荐强度及变形参数建议值更多是在使用经验值。勘察队伍将来怎么发展,还千军万马在走传统岩土工程勘察老路、独木桥,勘察队伍日子都不会好过,眼下的新常态,产业在调整,大规模的建设还会继续吗?题外话:前些天做岩土工程师培训时,我梳理了一下岩土工程勘察将来发展的思路:在当今我国经济形势新常态下,大规模、无序的工程建设项目将逐渐减少,传统的岩土工程何去何从,从业者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其生存和发展,还继续以量规模对抵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低廉效益吗?显然不能维系从业者的收益需求,以下就现有工程所能衍生岩土工程工作的内容,为从业者提供的思考和建议:岩土工程勘察不能仅局限场地范围水平及纵向几十米、几百米的范围,要了解周边环境、地下不良地质作用等,如地下采矿活动引发的采空塌陷及伴生的地裂缝等对地面工程影响非常大,传统勘察方法(按米计价的项目)怎么能很好地解决影响工程安全的岩土工程问题。如很多采空区上大量兴建地面建筑,勘察难度非常大,有许多问题要解决,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场地及地基稳定性问题。举例平邑矿难(周围村庄房屋是否受到影响?国务院责成山东省政府---住建厅调查并进行评价)

一、对以往工程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充分利用“大数据”服务社会,服务城市建设。很多城市在建设三维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可以构建城市地质多参数运行管理系统,作为一个独立专题或直接嵌入系统平台供查阅调研,将地形地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地层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地基承载力、桩基参数、变形参数等内容纳入其中,具有研究和指导意义,可选一点、一个面,也可选三维地质体进行展示,或用于附近新项目的前期资料,为政府部门规划做好参谋,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量布置的依据,可更合理布置优化勘察工作量。济南市、东营市等地的多参数研究课题建立的三维系统得以运行,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内容加入,三维模型内涵扩展,并与其他资源配置融合,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活力,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引入,更使得城市地质三维建模进入新的扩越是发展的时期。 二、对于大型项目岩土工程地质的综合研究得到重视,大型项目尤其是超大项目业主、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主导部门越来越重视综合研究对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如青岛海湾大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分几个标段、不同单位承担,所提供的岩土参数有一定差异,设计者使用有一定困难,按保守取值将会造成大量浪费,若取值冒进,则有可能造成工程事故或安全隐患,更谈不上对后期工程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经工程咨询单位与建设业主协商,就其关心的工程重大问题及后期工程运营时岩土性状和基础及上部结构层的变化规律,将这些研究成果归入大桥运营管理系统。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地质问题综合研究,将几家勘察单位的勘察成果报告重新整理,有关地层结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重新耦合,尤其是桩基参数——跨海大桥唯一的基础形式桩基础所承受的荷载非常大,结合试桩资料,反复推演,确定了合理的桩基参数,为本工程展开大规模工程桩施工提供了可靠充分的依

工程岩土学复习总结

第一章 1 ?粒径:土粒大小用其直径来表示。单位:毫米 2 ?粒组:把粒径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土合并分组 3. 粒度成分: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通常用各粒组质量占干土质量的百分比表示。 4. 测定土的粒度成分的方法: >0.075mm粗粒一筛分析; <0.075mm 细粒一静水沉降法(比重计法) 大小土粒混杂一联合测定(筛析+静水沉降) 5. 粒度分析成果表示法 表格法;累积曲线表示法:自然坐标;半对数坐标。 6. 半对数累积曲线应用: a. 从曲线上可查出任意粒径的累积含量 b. 求任意粒径区段的百分含量:两分界粒径点的累积百分含量之差 c. 从曲线中查出d i°,d30,d60,计算C U,C c,评价土的均一性 G为不均匀系数。C c为曲率系数。 Cu越大,曲线越缓,说明土良好级配,土不均匀。Cu越小,则曲线越陡, 土不良级配,均匀。当C U>5,C c= 1?3时,为良好级配的土,为不均匀土表明土中各粒组的含量相差无几大小颗粒混杂,累计曲线显得平缓。不同时满足以上条件为均匀土,相反。 7. 土的主要矿物:原生矿物、次生矿物、有机质。 原生矿物:母岩风化后残留的化学成分没有发生变化的矿物。次生矿物:在一定气候条件下,经化学风化后分解形成的颗粒更细的新矿物。 可溶性次生矿物,盐。不可溶次生矿物:①次生SiO2②倍半氧化物3粘土矿物 8. 粘土矿物:高岭石类、伊利石类、蒙脱石类矿物。 粘土矿物:是由原生矿物经过化学风化作用后形成的具有片状或链状结晶格架的颗粒细小,亲水性强,具有胶体特性的铝硅酸盐矿物。 9. 工程特点:K高岭石:相邻晶胞间具有较强的氢键连结,结合牢固,形成较粗的粘粒,比表面积小,亲水性弱,压缩性较低,抗剪强度较大。 M蒙脱石:相邻晶胞间间距大,连结较弱,水分子易渗入,形成较细的粘粒,比表面积较大,亲水性较强,膨胀性显著,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 I伊利石:工程地质性质介于两者之间。 10. 矿物中的结合水分为结构水、结晶水、沸石水。 11. 土粒表面结合水:指土中细小颗粒与水作用后,由于静电引力或其它物理化学作用使水被吸附于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水膜,这部分水通常称为土粒表面结合水,简称结合水。 12. 土粒表面结合水的形成:1 土粒表面电荷对极性水分子的吸附作用2氢键连结作用交换3阳离子的水化作用4渗透吸附作用及范德华力作用。 强结合水:被牢固的吸附在土粒表面的极薄的水层。也称吸着水。 若结合水:也称薄膜水,距土粒稍远,位于强结合水层的外围,占水膜的主要部分。具有粘滞性、弹性、抗剪强度,密度大于1。 第二章 1. 分散体系:一种物质分散在另种介质中形成分散体系,包括分散相和分散介质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考试复习重点全集名词解释填空问答

苦三、岩土工程:以土力学、岩体力学及工程地质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各种 勘察探1 测技术对岩土体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和利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指的是工程建筑物与岩土体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是岩土、岩土工程问题2 工程勘察的核心任务。、岩土工程勘察: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3 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地质环

境:指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紧密联系4上限为岩石圈这部分积极地与水、气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着。的岩石圈的一部分,表面,下限为人类技术。地质环境是多因子系统:大气、水、生物、岩石。:客观存在的地质环境中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5、工程地质条件: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测绘6、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件。、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包含两层意思,即对野外各种地质现象观察描述的详7 细程度,以及各种地质现象在工程地质图上表示的详细程度和准确程度。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微地貌单元)8、地形地貌条件:地形起伏和地貌单元(、强烈发育:是指由于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招致建筑场地极不稳定,直接威胁工9 程设施的安全。、强烈破坏:是指由于地质环境的破坏,已对工程安全构成直接威胁。10对工程设施安全是指虽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但并不十分强烈,11、一般发育:的影响不严重;或者说对工程安全可能有潜在的威胁。境的干扰破坏,但并不强烈,对工程安、一般破坏:是指已有或将有地质环 12 全的影响不严重。总长度包括比较完、岩心采取率:所取岩心的总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13整的岩心和破碎的碎块、碎屑和碎粉物质。 14、岩心获得率:指比较完整的岩心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它不计入不成形的破碎物质。 15、岩石质量指标RQD:大于10cm的岩心总长度占钻探总进尺长度的比例。 16、钻探:利用专门的钻探机具钻入岩土层中,以揭露地下岩土体的岩性特征、空间分布与变化的一种勘探方法。 17、坑探:指在地表或地下所挖掘的各种类型的坑道,以揭示第四纪覆盖层分布区基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并了解第四纪地层情况的一种勘探方法。 18、坑探工程展示图:沿坑探工程的壁、底面所编制的地质断面图,按一定的制图方法将三度空间的图形展开在平面上。 19、触探:利用一种特制的探头,用动力或静力将其打入或压入土层中,根据打入或压入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来测得土体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或对地基岩土进行分层等的一种勘探方法。 20、静力触探:借助机械把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匀速压入土中,通过测定探头1 的端阻q,侧壁摩阻力f来确定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划分土层的一种土体勘sc测技术。 21、动力触探测试: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的难易程度(可用贯入度、锤击数或探头单位面积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判定土层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的方法。 22、平板静力载荷试验:简称载荷试验,在保持地基土天然状态下,在一定面积的承压板上向地基土逐级施加荷载,并观测每级荷载下地基土的变形特性,是模拟建筑物基础工作条件的一种测试方法。 23、旁压测试:是利用钻孔做的原位横向载荷试验,是工程勘察中的一种常用原位测试技术。 24、十字板剪切试验:是用插入软粘土中的十字板头,以一定的速率旋转,测出土的抵抗力矩,然后换算成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测试方法。 25、岩土工程试验:利用各种试验或测试技术方法来测得岩、土体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其他工程特性指标的试验。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

管涌:在渗透变形的形式下,单个土颗粒发生独立移动的现象。 流土:是一定体积的土颗粒在渗流作用下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在粉细砂和黏聚力弱的亚砂土中最为常见。 扬压力:是坝基地下水压力由浮托力和渗透压力两部分组成。 1.岩土工程勘察:综合运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技术方法,有效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建筑场地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对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为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依据。目的:充分利用有力的自然地质条件,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保证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和正常使用。基本任务:a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b查明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c分析研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做出确切的评价结论。d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作用整治等方案做出评估。f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工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基本特点:在研究岩土工程问题时,必须考虑他们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预测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间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及将来发展的趋势。 2.岩土问题:指工程建筑与岩土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矛盾或问题。 3.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核心任务和中心环节,

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要吃透两头“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意图”。 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三项因素综合确定。。 5.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方法: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与检测、勘察资料室内整理。 6.岩土工程勘查阶段的划分: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初步勘查阶段、详细勘察阶段、施工勘察阶段。 7.工程地质测绘: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和作用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场地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将诸要素有那个不同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其他勘察工作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提供给相关工作。 8.工程地质测绘调查内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人类工程活动、已有建筑物。 9.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方法:路线穿越法、布点法、追索法。调查程序:一阅读已有资料二用已有资料对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做出评价三现场踏勘四正式测绘开始。 10.工程地质测绘调查成果资料:工程地质测绘实际材料图、综合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分区图、综合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及各种素描图照片和文字描述。 11.勘探手段:直接的(探井、探槽)半直接的(钻探)间接的(物探)。

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目的和一般要求

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目的和一般要求 1、查明建筑场地的地貌、地层结构,埋藏深度、时代、成因类型和分布特征等工程地质条件,尤其应查明基础下软弱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确定卵石土的密实度和岩石的风化等级,并划定其界限。 2、查明建筑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情况,如地下障碍物、天然气和可能产生流砂、管涌、震动液化的粉性土、砂土分布范围、厚度、埋深及性质;分析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设计、施工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威胁,并提供所需的计算参数和防治处理意见和措施。 3、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初见及稳定水位,提供季节变化幅度和主要地层的渗透系数,对地下水及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提供基坑开挖工程应采取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应分析评价采用降水措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对地基岩土层的工程特征和地基的稳定性、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提供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变形计算参数等设计所需的各类计算参数,论证分析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对持力层选择、基础埋深等建议,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 5、对拟建场地及地基土层进行抗震条件评价,提供有关的建筑抗震设计基本参数,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按抗震烈度7度设防条件下,判定饱和粉(砂)土的地震液化的可能性,提出液化指数及处理建议。 6、对复合地基或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提出建议,提供桩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和变形计算的有关参数,建议合理的桩尖持力层,并预估单桩承载力,并对沉桩的可能性、施工时对环境的影响及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 7、对与基础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基坑开挖、边坡稳定、边坡支护)进行评价,并提供有关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其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地下设施和斜坡的影响。

岩土工程介绍及发展研究方向

岩土工程介绍及发展研究方向 展望岩土工程的发展,笔者认为需要综合考虑岩土工程学科特点、工程建设对岩土工程发展的要求,以及相关学科发展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岩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岩体和土体。岩体在其形成和存在的整个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因而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地应力场环境。而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岩体,由于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不同,其工程性质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别。岩石出露地表后,经过风化作用而形成土,它们或留存在原地,或经过风、水及冰川的剥蚀和搬运作用在异地沉积形成土层。在各地质时期各地区的风化环境、搬运和沉积的动力学条件均存在差异性,因此土体不仅工程性质复杂而且其性质的区域性和个性很强。 岩石和土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渗透特性都是通过试验测定。在室内试验中,原状试样的代表性、取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扰动以及初始应力的释放,试验边界条件与地基中实际情况不同等客观原因所带来的误差,使室内试验结果与地基中岩土实际性状发生差异。在原位试验中,现场测点的代表性、埋设测试元件时对岩土体的扰动,以及测试方法的可靠性等所带来的误差也难以估计。 岩土材料及其试验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岩土工程学科的特殊性。岩土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在岩土工程分析时不仅需要运用综合理论知识、室内外测成果、还需要应用工程师的经验,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在展望岩土工程发展时不能不重视岩土工程学科的特殊性以及岩土工程问题分析方法的特点。 土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促进了岩土工程学科的发展。例如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最早遇到的是土体稳定问题。土力学理论上的最早贡献是1773年库伦建立了库伦定律。随后发展了Rankine(1857)理论和Fellenius(1926)圆弧滑动分析理论。为了分析软粘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沉降随时间发展的过程,Terzaghi(1925)发展了一维固结理论。回顾

工程岩土学复习资料修正版

绪论: 1、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建筑物的位置、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有影响的地质环境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如地质构造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地形和地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自然地质作用及岩体地应力状态等。 2、工程地质问题:由工程建筑活动而产生的问题 1、工程岩土学:是以工程地质观点,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发展变化的学科,以适应各类工程建筑的要求,它也是工程地质学中的重要基础理论部分。 1、岩土体:由岩、土组成的地质体。 1、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1、研究对象:地壳表层的岩土体(建筑地基、建筑介质、建筑材料)2、根据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1)、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2)、研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岩土体物质组成和结构特 征对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 (3)、研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指标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技术。 (4)、研究岩土和岩土体的工程地质分类。 (5)、研究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在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趋势 和变化规律,并预测这种变化对各种建筑物的危害。 (6)、研究改良岩土体性质的原则和方法。 2、工程岩土学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答:(1)一般地质学方法(2)专门试验方法 第一章土和土体的工程地质研究 一、名词解释 1、土:是具一定成因的各种矿物的松软集合体,是土体的组成成分。 2、土体:是由一定的主体材料组成,具有一定土体结构,赋存于一定地质环 境中的地质体。 二、问答题 1、土体由哪几相物质组成? 答:(1)固体相(2)液体相(3)气体相 第一章土的物质组成 一、名词解释 1、土的粒度成分:土中各种不同粒径的颗粒的相对含量。 2、土的矿物成分:组成土中各种土粒的矿物种类及其相对含量。 3、土的化学成分:组成土的固体相和液体相部分和气体部分的化学元素、化 合物的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含量。 2、土的粒径:土粒的大小通常以其平均直径的大小来表示,简称粒径,又称 粒度。 3、粒组:把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组别称粒组,或者粒级。 4、粒径累计曲线法:以粒径d为横坐标,以该粒径的累计百分含量Xd为纵坐 标,在此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两者的关系曲线称累计曲线。 5、粘土矿物:是指由原生矿物长石、云母等硅酸盐矿物经化学风化而形成的

岩土工程勘察重点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和目的 1、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的适宜性和稳定性做出评价,选择最优的建筑场地。 2、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整治所需要的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参数。 3、分析、研究工程中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并做出评价结论。 4、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具体方案做出论证和意见。 5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和整治建议。 二.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精度等) 一.范围: 1.由拟建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决定: 建筑物类型不同,规模大小不同,则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的范围、规模和强度也不同,选择测绘范围时,首先要考虑到这一点。 2.设计阶段: 工程地质测绘范围是随着建筑物设计阶段(即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提高而缩小的 3.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程度: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研究程度差,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就大。 二.比例尺: 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主要取决于设计要求,在同一设计阶段内,比例尺的选择则取决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以及建筑物类型、规模及其重要性。 (1)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1:50000~1:5000属小、中比例尺测绘; (2)初步勘察阶段1:10000~1:2000 ,属中、大比例尺测绘; (3)详细勘察阶段1:2000~1:200或更大,属大比例尺测绘。 三.精度: 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系指在工程地质测绘中对地质现象观察描述的详细程度,以及工程地质条件各因素在工程地质图上反映的详细程度,为了保证工程地质图的质量,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必须与工程地质图的比例尺相适应。 1.观察描述的详细程度是以各单位测绘面积上观察点的数量和观察线的长度来控制的。通常不论比例尺多大一般都以图上的距离为2~5cm有一个观察点来控制,观测点可不必均匀布设。 当天然露头不足时,必须采用人工露头来补充,所以在大比例尺测绘时,常需配合有剥土,探槽,试坑等探坑工程。 2.为了保证工程地质图的详细程度,求工程地质条件各因素的单元划分,相应比例尺在图纸上大于2mm者应反映在图上。 为了保证各种地质现象在图上表示的准确程度,在任何比例尺的图上,建筑地段的各种地质界线(点)在图上的误差不得超过3mm其他地段不应超过5mm。所以实际允许误差为上述数值乘以比例尺的分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