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2-1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2-1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2-1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获得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2、通过轨迹求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求解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2、利用以知的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及“等效代换” “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3、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控制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及实验中的细节注意点的控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的规律。

2、求解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三、教学难点

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学习和借鉴本节课的研究方法。

四、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运动和矢量的合成与分解。两个直线运动可以合成为一个曲线运动合运动,反过来,一个曲线运动合运动也可以分解为两个直线运动。

今天我们就用直线运动的知识来解决曲线运动。

新课讲解:

一、确定平抛运动的轨迹

1、小球放在斜槽水平任意位置都静止; 木板面与重垂线平行。

2、由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小球。

3、小球的球心, 斜槽的末端向上加半径的高度。

4、没有关系, 只要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小球, 都能获得初速度相同的平抛运动。

5、让小球沿斜槽末端抛出, 先用眼睛粗略估计轨迹位置, 再把笔尖放在该位置, 让小球再次滚下,若小球击中笔尖, 则记下该位置点, 按照此方法, 记录多个轨迹点, 然后用平滑的曲线依次连接各点。

6、平抛实验仪、金属小球、复写纸、白纸、刻度尺、三角板、笔、计算器。

说明方法: 抛物线轨迹上各点应满足y=ax2, 在轨迹上测出若干点的坐标( x , y), 带入方程中检验是否满足y 与x2成正比的关系。.

1、细管的末端保持水平。

2、使管口压强保持不变。

3、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4、铁架台、饮料瓶、大头针、亚克力板、透明胶片、白板笔、刻度尺、三角板、接水盘、计算器。

说明方法:抛物线轨迹上各点应满足y=ax2,在轨迹上测出若干点的坐标(x, y),带入方程

中检验是否满足y与x2成正比的关系。

用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

可以用它拍摄小球从水平桌面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如果用数学课上画函数图象的方格黑板做背景, 就可以根据照片上小球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球的轨迹。

如图, 倒置的饮料瓶内装着水, 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 其中一根弯成水平, 且水平端

加接一段更细的硬管作为喷嘴.水从喷嘴中射出,在空中形成弯曲的细水柱,它

. 插入瓶中的另一根显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 设法把它描在背后的纸上就能进行分析处理了

细管的作用,是保持从喷嘴射出水流的速度,使其不随瓶内水面的下降而减小。这是因为该管上端与空气相通,A处水的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不受瓶内气压的影响.因此,在水面降到A处以前的一段时间内,可以得到稳定的细水柱。

二、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1包

1、y= gt2? t="

X=V o t ? V o= =X

2、测出轨迹上某一点的坐标(x,y)代入可求出v o,选取不同位置的点,多次测量后求出平均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