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 课堂实录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的思想和主要观点,筛选文章主要信息。

2、能结合自身的感悟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以“生命”统摄三篇文章,并分出三个维度:对待生命的态度,生命的价值以及生命历程中坚守的信条。

2、以《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为切入点探讨生命的价值,总结筛选文中有效信息的方法;以《热爱生命》这篇文章来探讨对待生命的态度,总结解释文中重要词语或句子的方法;以《信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深入解读文中列举的信条,总结阅读思考方法,写出自己的人生信条,并要求学生动口动笔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深入理性地思考人生,感受思想冲击的力量,反思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感受向上的力量,从而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筛选文中有效信息的方法。

2、对生命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启发诱导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在上课之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好,共有九组,每组七位同学)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上课之前我听见有同学小声议论,这老师是教什么的啊?呵呵,同学们,看我这长相嘛也知道我是教什么的了。(借班上课)

众生:哈哈大笑。

师:同学们,近年来,“幸福”这个话题越来越热,人们都在热议自己的“幸福指数”,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生活得怎么样?感受到了生命的幸福了吗?众生:有说幸福的,有说不幸福的。

生1:我觉得我生活得很幸福,我的家庭和睦,班级团结,父母老师都很爱我,我正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我在奋斗中体验到了幸福。

师: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奋斗的幸福,好!

生2:我没有感受到生命的幸福,我每天早上七点就开始起床为学习做准备,每天晚上还要加班到十一二点,感觉学习压力很大,哪有幸福可言啊?

师:学习压力剥夺了这位同学幸福的权利,多可恨!

众生:笑。

生3:我觉得我生活得不幸福!

师:为什么?

生:因为台湾还没有收回,国家还没有统一!

师:真乃“胸怀祖国,心忧天下”!

生:老师,我觉得您给我们上课就是一种幸福!

师:呵呵,承蒙这位同学的夸奖,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综合同学们的观点我们会发现,其实,生命幸福与否,关键取决于我们对生命的什么?

生:态度!

师:对!多比较,会发现原来自己很幸福。我们只有不断的追求幸福,才能实现我们生命的——价值;当然,在短短的一生中,为了自己的幸福指数更高,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还应坚守我们的——人生信条

板书:价值————生命————态度

坚守信条

师:那么,帕斯卡尔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什么呢?我们来看《短文三篇》中的第二篇文章《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并回答问题:结合全文,看看标题包含几层意思,并用原文的句子来回答。(出示幻灯片)

(学生自己看书,并圈点勾画,然后讨论,有说两层的,有说三层的)

师:刚才听到同学讨论时意见不统一,有说两层,有说三层的,那么到底几层呢?如果我们在这个标题最后加上一个句号,“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板书)那么,就变成了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我们可以从句法成分上来对应文章的层次。生:结合文章内容,我觉得这个标题应该包含两个层次。

师:哪两个层次呢?

生:首先抓主干:人是苇草,点明了人的脆弱、渺小,这是人的生物性特点。其次看修饰成分:思想,它形成了了人的伟大,追求自己的尊严,能囊括整个宇宙。生:我觉得还有一个层次,就是这个“能”字,既然我们能思想,那么我们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道德的原则。

师:也就是说这个“能”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主要观点。这两位同学总结得非常到位,我们把这两位同学的意见综合一下,(出示幻灯片)

1、主干:人是苇草(人的生物性:脆弱、渺小)

2、修饰语:思想(伟大、尊严、囊括宇宙)

3、修饰语:能(努力、好好地思想,是道德的原则——作者的观点)

师:由此可见,帕斯卡尔告诉了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思想(板书)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幻灯片上这个结构图,这篇文章我们通过分析标题层次就筛选出了文章主要信息,理解了主要词语“苇草”“思想”“能”的含义,也得出了作者的主要观点: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道德的原则。还掌握了一个分析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标题结构分析法。真可谓一举几得?

生:四得。

师:由此我们得出筛选文中有效信息的方法之一是?

生:从文章标题入手,分析文章层次,把握作者观点。

师:就是这样一个流程:标题结构分析——对应文章结构层次——得出作者观点态度(出示幻灯片)

师:同学们,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哀吾生之须臾——

生:羡长江之无穷。”

师: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也说:“况修短随化——

生:终期于尽。”

师:曹孟德还说:“对酒当歌——

生: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师:好,同学们,打住了。

生:哈哈哈!

师:人生何其短暂,那么蒙田告诉了我们怎样对待生命?

生齐:热爱生命!

师:好!同学们,生命是由日常生活构成的,那么作者告诉了我们怎样度过日常生活了吗?再说白一点,就是作者告诉了我们怎样过日子了吗?

生:告诉了。

师:好,同学先看文章,注意圈点勾画,作者怎样“度日”。

(学生看课文,老师注意强调圈点勾画出答案要点)

师:首先,作者把日子分为什么?

生齐:“好日子”和“坏日子”

师:“好日子”和“坏日子”各指什么?

生:瞻前可知“坏日子”是指“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顾后可知“好日子”是指“风和日丽的、美好的时光。”

师:针对好坏不同的日子,作者觉得应该怎么度过呢?

生:“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师:同学们,老师有个疑问,这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这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怎么样飞快的度呢?难道我们人类可以让时间慢下来或者快起来吗?生:客观上的时间是没有变化的,这只是作者主观上的一种感受而已。

师:也就是说主观上让这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日子飞快的度过,那么这样有什么样的效果?

生:主观上飞快的度过坏日子,就是作者主动的压缩、淡化令人不快的时光,这样一来,好日子就相对延长了,放大了。这正是文中所说的“慢慢赏玩,领略,细细品尝”。

师:好!这位同学把我们平时强调的瞻前顾后、抓关键词的方法运用得非常娴熟。那么,作者这种度日的方式,体现了什么?

生齐:对生命的热爱!

师:(出示幻灯片,并再一次强调瞻前顾后、抓关键词的方法)同学们,既然作者如此热爱生命,他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生:有。

师:往前看还是往后看?

生:顾后!

师:那一句话?

一部分生齐:“享受生活还要讲究方法。”

师:什么方法?

生齐:“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师:太长了,概括一下。

生:珍惜时间。

师:再简洁一点,两个字!

生:惜时!

师:非常好!(板书:方法——惜时)这是顾后,那么瞻前是什么呢?回顾一下我们先前概括的第一段内容。

生:(考虑片刻)热爱生命!

师:好!(板书:热爱——生命——惜时)由此可见,瞻前顾后和抓关键词是我们读懂文章的不二法门。

有人说,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能否充实的度过。因而,我们就必须在生命历程中坚守某些原则——人生的信条。同学们,作者在第三篇文章中列出了十六条人生信条,有打动你的地方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感受。(出示幻灯片)(学生先阅读文中的信条,然后组内讨论,每组至少推选一位同学来谈)

生:我喜欢这一条:“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歌儿,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

师:说说这条为什么打动了你?

生:因为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这种平衡的生活,你看我们现在成天就知道学习,在学校是看书学习,回家后父母还是要求你看书学习,这是一种单调乏味枯燥的生活。生活本来是充满情趣的,学习之余应该要玩玩游戏,比如什么魔兽啊,传奇啊,这些都是同学们喜欢的,首先要感受到生活的情趣,这样我们的生活质量才会提高。我们这么努力地学习不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吗?

生:齐呼好!(掌声不断)

师:好!这位同学的力量终于爆发了。哈哈,我也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我们要追求的就是一种平衡的生活。这位同学抓住了关键词“平衡、玩游戏”,是为关键词引申法。(板书阅读思考方法)

生:我喜欢这条:“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的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来往的车辆”它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危险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手拉手,紧挨一起”,就是说我们应该团结互助,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师:这位同学进一步实践了关键词引申法,学以致用,好!

生:“要承认奇迹。别忘了聚苯乙烯培养皿里的那粒小不点的种子:它的跟往下生,茎叶往上长,没有人真正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为什么,而我们大家也都差不多是这么回事。”这句话是说我们的生活也和种子一样充满活力、希望以及妙不可言的奥秘,生活中必然存在着奇迹,因此,对于未知的东西我们不能轻易忽视。生活中必然存在奇迹,所以,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师:由生活的奇迹点出我们要热爱生命,突出了我们这三篇文章的主题:生命。这位同学紧扣文章主题,是为主题紧扣法。(板书)

生:我喜欢“每天睡个午觉”这条。有人说“睡眠是一门艺术”,所以我们每天中午都要追求艺术的生活。

师:好,艺术的生活着。现在不是流行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嘛”。

生:众笑。

师:不知刚才这位同学你今天中午睡了没有?

生:(笑而后答)当然睡了!

师: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恭喜这位同学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

生:我喜欢“有东西大家分享”这一条。我记得我们小学课本上讲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好的东西我们要分享,有了利益我们要平等分配,相互礼让,这样整个人类就和平了,社会也就和谐了。

师:这位同学深入浅出的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和谐社会。我们总节一下这位同学刚才抓住了关键词“分享”,然后进行引申,同时还从分东西看出了本质:平等礼让的和谐社会。所以这位同学运又运用了两个方法:联想法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生:我喜欢这两条:“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便后冲洗。”

生:笑。

生:“吃东西之前要洗手”是告诉我们病从口入,只有讲究个人卫生,才能保证身体健康。这不正是热爱生命吗?

师:说得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其他神马都是浮云!

生:大笑。

师:继续。

生:“便后冲洗”是告诉我们要遵守公共卫生规则,不能自己方便了就不管别人,给别人留下烂摊子。我们在厕所里不是经常看见这句话吗?还有什么“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之类的,这些都是公共道德。

生:大笑。

师:好,这位同学也是紧扣文章主题来谈,很好!厕所也成了文化圣地了。我们再请最后一位同学来谈谈。

生:我喜欢这条:“热甜饼和冷牛奶对你有好处。”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偏食,有营养的东西我们应该大胆吸收。

师:也就是说热甜饼和冷牛奶值得我们拥有。套用一句广告词,我就是你的——生:优乐美。

师:呵呵,巴黎欧莱雅,值得你拥有!

生:哈哈哈。

师:同学们发现这些人生信条有什么共同点没有?

生:语言很浅显,通俗易懂,但道理深刻。

师:很好,文中有哪些句子直接暗示了这样的意思?

生:文章开头:“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倒是出自主日学校里孩子们玩的沙堆中。”

师:请同学们把它勾画出来。这句话告诉我们:真理都是朴素的!

同学们刚才谈了很多对信条的感想,你有自己的人生信条吗?请同学们写出几条来并谈谈感想。

(学生拿纸笔,开始写自己的人生信条)

生:我的人生信条:“珍惜生活——上帝让你活着,就肯定有他的安排。”珍惜生命时光,享受生活,才能做一个懂得过日子的人。我希望我能做这样一个会享受生命的人!

师:好!再一次点明了我们这堂课的主题:生命。

生:我喜欢这句话:“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在生活中有的放矢,活得丰富多彩!

师:人们常说,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看清自己,就能战胜敌人。相信同学们都有自己的人生信条,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一一展示了,课后由课代表和各小组长收集好每位同学的人生信条,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做一期黑板报来展示。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这堂课通过生命这个话题,谈了很多人生信条,谈了自己的生活感悟,老师非常感动,在此,我想朗诵一首诗送给大家,并且作为这节课的结尾。同学们可以和老师一起朗诵。

生:好!(鼓掌)

师生:配乐朗诵诗人食指的《相信未来》(有删节)。

相信未来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师:同学们,谢谢合作!

生:(鼓掌)

师: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文体常识

随笔是散文中特殊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是一个新观点。散文与随笔的区别:随笔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随笔与杂文都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但是也有区别:首先表现在取材上,杂文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小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软”“淡”一些(多为二、三流题材),往往是“小中见趣”。其次表现在笔调上的区别,杂文“犀利”,往往寸铁杀人,“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较为“闲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绅士”风度。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杂文多用“讽刺”,比较辛辣;

随笔推崇“幽默”,较为惬意。

《短文三篇》

[教学设想]

针对本次论坛主题“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本文教学意在探讨如何阅读西方随笔,如何从这类文章中汲取精华,学会理性的思考问题,理性的表达见解。

相对中国传统的散文而言,西方的随笔更富于理性,《短文三篇》所选的三篇: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富尔格姆的《信条》,都能体现这一特点。由于文章表达的都是作者对生命、生活等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内容学生并不难理解,而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此时也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对此类文章也是有兴趣的,但他们阅读的思维习惯还不适应这种内在逻辑性很强的作品。因此本文教学主要抓住理解西方随笔的内在逻辑性这一方面,并试着运用这种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随笔的文体特点,以及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

2.学会分析西方随笔的说理思路,理解其内在逻辑性。

3.尝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西方随笔富于理性的特点,尝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教学工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回味中国传统随笔

1、教师导入: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些让我们或悲或喜、或怨或乐的事,尤其到了同学们爱思考,爱思想的年龄,这些事难免会引发我们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或浅或深的思考,但不知大家会不会乐于“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呢?(出示投影:“意之所之,随即记录”随笔简介:在我国,最早给随笔下定义的是南宋人洪迈。他所谓的“意之所之,随即记录”,“纵意而谈,涉笔成趣”准确地概括出了随笔的主要特点。洪迈在《容斋随笔》的卷首中说:“予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囚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随笔这一充满智性、自由、质朴的文体承载与传递着一个时代的思想,当我们捧读这些优秀的作品时,会给我们以人生的感悟与启迪。

2、回味中国传统随笔:

(1)教师出示《湖心亭看雪》,学生自由品读。

(2)教师提出问题:张岱“随即记录”这篇短文“意”在哪里呢?他是如何表“意”的?

这篇随笔(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白描手法,简练笔墨,勾勒了大雪后西湖美景。其意不在雪景,却在情致,排遣孤闷,一洗俗气。张岱不矫情,不做作,不勉强,率性而为,纵情山水,以此表达自己对生命、生活的思考,表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品质,遗世独立的个性趋向。

同样是对生命、生活的体验感悟,蒙田、帕斯卡尔、富尔格姆这三位西方作家又是如何来诠释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短文三篇》,读一读,谈一谈。(出示《短文三篇》)

二、品读课文感悟西方随笔特点

1、学生选出最有感悟的语句,读一读,谈一谈。

2、学生找出每篇最能体现作者思想的语句,谈谈理解。

教师明确:

《热爱生命》

“生之本质在于死。”“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作者将“人”比作“苇草”,形象地指出人是脆弱而不堪一击的(这是就肉体、物质一面而言的)。接着作者转折一笔在“苇草”这个喻体前加了“能思想”的修饰语,强调由于有思想,人就比宇宙还高贵,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从而指出人要“努力地好好思想”。

《信条》

“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倒是出自主日学校里孩子们玩的沙滩中。”“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是个容量很大的题目,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他举重若轻地以开列“信条”的方式来大题小做,见微知著。这些“信条”不仅适用于幼儿园,而且适用于家庭、社会;不仅适用于孩提时代,也适用于成年时期;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在幼儿园里就学过的最基本的规则。作者诚恳地呼吁人们都来积极主动地实践这些充满人性光芒的忠告。

3、学生讨论分析这些语句如何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

(出示重要语句)板书:

板书:辨证

“度日”:死对比生:热爱

“苇草”:弱对比强:思想

比喻

“信条”:小引用大:践行

理性

教师总结:这些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的语句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当我们懂得了死与生的关系时,我们会更加热爱生命;当我们知晓了人如苇草一般脆弱,但有了思想我们变得高贵而强大时,我们看到了思想对于生命的意义;当我们明白度过一生靠的居然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那些信条时,我们不禁感慨看似简单的信条中

包含了多少永恒!这些都是由作者运用辨证统一的思想找到矛盾的对立统一点,从而在我们寻常所见中敏锐地捕捉到并加以挖掘出的!

4、师生共同朗读重要语句,再次感受西方随笔的理性。

三、拓展延伸理性演绎“湖心亭看雪”

1、对比中西方随笔特点,借鉴西方随笔的理性思维。

学生对比《短文三篇》与《湖心亭看雪》,比较中西方随笔的不同。

学生发言、讨论,教师明确:(出示投影)

中国传统随笔大多篇幅短小,抒写自由,一般借景、借事抒情议论,含蓄隽永,质朴自然。西方作家的个性张扬外露,因而随笔更敢于坦露作者的内心,更注重表达作者的个性,相比较中国传统随笔,他们较少描写、叙述,而注重说理、议论、思辨、哲理,主要功能是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2、运用理性的思维方式,以《湖心亭看雪》为题材,写一篇小短文。

教师引导: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感性,如果我们能学习并试着运用西方理性的思维方式,是否可以更丰富我们的阅读和表达呢?(出示投影:理性演绎“湖心亭看雪”)

例:“粟米”:渺小对比伟大

比喻

《人是一粒痴情的粟米》

“痴”:寂寥对比美丽

《美丽常在寂寥中》

四、课堂总结阅读更多经典随笔

1、学生小结课堂学习的收获。

蒙田《随笔集》和《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教师总结:思想是人类意识的沉潜与澄滤,她以穿越时空的魅力,承传、延续、酝酿着人类的文明进程。今天的文明与进步,是人类历史无数思想者智慧与成果的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