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三年级语文上详解

第二单元三年级语文上详解
第二单元三年级语文上详解

- 1 -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是四个闪光的名字,

也是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本组课文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名

人的故事。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

《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

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

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

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

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

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

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

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掌握本单元生字和个词语。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

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

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

带来的乐趣。

3.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

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5、灰雀

教材分析 :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

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

了回来。文章故事情节简单,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能了解课文

的梗概,但对刚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却不是很容易就能理

解文章的内涵.首先文章篇幅较长,难读的句子和词语较多。

文章当中的生字,数量虽然不多,字形也不是难点,但由于这

几个生字都是平时不常见的,极易读错,部分词语意思较抽

象,所以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再次列宁的循

循善诱是隐含在列宁对鸟儿不见了的着急和担心之下的,学

- 2 - 生也不容易领会,所以在生字教学读通、读懂课文等环节要

适当多花时间,巧妙处理.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

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

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

表现。

教学重点:小男孩每次回答时心中的想法。

教学难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与真诚。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17)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

文中的语句。

教学重点:

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

现。

教学难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与真诚。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

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

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

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

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 3 -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

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

(s àn )步”、“胸(xi ōng)脯(p ú)”、“白桦(hu à)

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

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

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

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

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

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

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

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

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五、总结

这只可爱的灰雀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明天再学。

六、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各两行。

第二课时 (18)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

中的语句。

- 4 - 教学重点: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

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难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与真诚。

教学过程: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 5 -

- 6 -

- 7 -

教学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

动。

教学方法:电教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20)

教学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

文中的语句。

教学重点:感知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教学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

动。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

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

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 a)。联系生活实际说

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

补充讲解。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

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

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j ū)

躬(g ōng )”、“胶(ji āo )卷”,轻声字“停当(dang )”、

“打量(liang )”、注意:摆弄(n ?ng )声母是n 。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

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

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识字

- 8 -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

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四、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各两行。

第二课时(2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重点:感知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教学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

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 9 -

- 10 -

- 11 -

教材简析

《奇怪的大石头》是课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

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小矢

志不渝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

贵品质。本文脉络清晰,首先介绍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质学家,

接着讲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

问,然后讲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原

因,最后讲回家乡进一步考察,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在写法上,本文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发现他善于

思考、提问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

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

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

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体会李四光是怎么问问题的。

2.解童年的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

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自学法

课前准备:

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3.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3)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

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体会李四光是怎么问问题的。

2.解童年的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

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

- 12 - 教学难点: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自学法

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

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

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研究、震(zhan)惊

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A、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B、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C、完整地齐读课文。

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 13 -

3.各自抄写。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各两行。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2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

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

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体会李四光是怎么问问题的。

2.解童年的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

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

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

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A 、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

问题。

B 、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

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

零”)

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

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

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C 、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

(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三、感受好问精神

- 14 -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

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四、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总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六、拓展延伸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这方面材料。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小时侯发现问题

7、奇怪的石头震惊世界

长大后勇于探索

第三课时(25)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

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1.积累、背诵名言名句。

2.阅读《闻鸡起舞》。

教学难点:学会用熟悉的人写一件事。

学习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

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8)

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

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

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

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

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

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

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

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 20 -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

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29)

习作指导

一、交代任务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选材构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概括介绍一下,口头填写下表。

人物该人物给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遇事爱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宋庆龄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

2.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3.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

事情发生的地点: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三、动笔起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生字词】 识字2:棋、弹钢琴、胡、戏、喂、鸽、养、航模 第五课:株、踮、院、除、疲倦、牵、困 第六课:委、补、室、宁、愣、切、集、掌 第七课:钟、零、闹、哈欠、迟叹、决悔 第八课:计算、冒、览、馆、紧、怦、握、容、普、奋、灿烂语文园地二:柏、纪、纺织、优胜、湾、粒 【形近字组词】 胡(二胡)湖(湖水)观(观看)现(现在) 休(休息)体(体育)伸(伸手)身(身体) 歌(歌曲)哥(哥哥)困(困难)因(因为) 员(员工)圆(团圆)青(青蛙)晴(晴天) 宁(安宁)宇(宇宙)到(到达)室(教室) 样(样子)洋(海洋)次(一次)欠(哈欠) 元(元旦)园(公园)包(书包)抱(拥抱)迟(迟到) 尺(直尺)极(极点)及(及格) 礼(队礼)扎(包扎)架(书架)加(加法) 【本单元文学常识】 《一株紫丁香》是滕毓旭作品改编而成的。 1/ 3

《我选我》作者是李大同。 《一分钟》作者鲁兵,浙江金华人。首届韬奋奖获得者。 《难忘的一天》是一篇关于*的文章。 【多音字组词】 兴: xīng兴奋 xìng高兴 担: dān担心 dàn担子 弹:t án弹琴 dàn子弹 宁: níng安宁 nìng宁愿 切: qiè一切 qiē切开 背: bèi背后 bēi背着 2/ 3

【词语搭配】 高兴地——他高兴地笑了。 紧紧地——我紧紧地抓住妈妈的手。 赞许地——妈妈赞许地对我点了点头。 亲切地——老师亲切地说:“你今天的表现真好!” 兴奋地——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仔细地——我仔细地检查试卷。 顺利地——我顺利地做完了所有的作业。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3/ 3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一、容易读错的字 小径.(j ìng √ j īng) 赠.送(z èng √ z ēng) 残. 缺(c án √ ch án) 橙.子(ch éng √ d ēng) 橘.子(j ú√ j ū) 送. 别(s òng √ sh òng) 挑.战(ti ǎo √ ti āo) 凌.乱(l íng √ l éng) 增. 加(z ēng √ c éng) 皮靴.(xu ē√ g é) 钥.匙(y ào √ yu è) 歌曲.(q ǔ√ q ū) 掠.夺(l üè√ l üě) 吟.诗(y ín √ y ìn) 二、容易写错的字 径:右上部不要写成“又”。 残:右部有两横,不要写成三横。 橙:第七笔和第八笔都是撇。 铺:最后一笔是点。 泥:第七笔是撇。 紧:下边不要写成“系” 印:右边是单耳刀。 颜:左下部有三撇,不要写成两撇。 票:上部不是“西”。 闻:先写门字框,再写“耳”。 三、多音字挑曲别 ǎ o(挑刺ū(铺床) āo(挑选ù(店铺)

ǔ(歌曲é(告别) ū(弯曲è(别扭) 四、辨字组词 寒(寒冷) 赠(赠送) 残(残阳) 君(君子) 赛(比赛) 曾(曾经) 浅(浅色) 群(一群) 橙(橙子) 挑(挑灯) 列(列车) 棕 (棕色) 登(登山) 桃(桃子) 烈(烈火) 综(综合) 料(木料) 票(车票) 勾(勾画) 曲(歌曲) 科(科学) 漂(漂亮) 沟(山沟) 典(字典) 五、会写词语 寒冷 小径 斜阳 霜冻 赠送 刘海儿 盖子 菊花 残冬 君子 橙色 送别 挑动 铺满 水泥 放晴 明朗 亮晶晶 金黄 雨珠 院墙 印着 落叶 闪闪发光 尽头 平展 排列 规则 凌乱 棕红 歌唱 迟到 清凉 留意 一盒 颜料 枫叶 邮票 果树 争着 菊花 仙子 好闻 气味 香甜 香味 加紧 勾住 洞口 油亮亮 过冬 歌曲 丰收 六、近义词(答案不唯一) 明朗—明亮 潮湿—湿润 平展—平整 凌乱—杂乱 增添—增加 仔细—认真 愉快—愉悦 清凉—凉爽 留意—留神 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欢乐—欢快 道别—告别 震动—抖动 叮咛—嘱咐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词语

第二单元 5、鲜艳y àn 小巧玲l ín ɡ珑l ?n ɡ 灵l ín ɡ活 清脆cu ì 疾j í飞 眨zh ǎ眼 注zh ù视sh ì 锐ru ì利l ì 摇晃hu àn ɡ 陡d ǒu 峭qi ào 打消xi āo 念ni àn 头 翠cu ì鸟 苇w ěi 秆ɡǎn 腹f ù部 赤ch ì褐h a 衬ch an 衫sh ān 透t ?u 亮 泛f àn 着 微w ēi 波 水泡p ào 饲s ì养 渔翁w ēn ɡ 石壁b ì 绣xi ù 满 6、漂pi ào 亮 舒sh ū适 准zh ǔn 备 启q ǐ程 特殊sh ū 麻m á烦f án 骤zh ?u 降 疲 p í 劳 饥j ī寒交迫p ? 濒b īn 临l ín 温w ēn 暖nu ǎn 呼h ū吁y ù 坚ji ān 硬 僵ji ān ɡ硬 在 z ài 乎 友情 致zh ì谢xi a 欧ōu 洲zh ōu 瑞ru ì士sh ì 长途跋b á涉sh a 政zh an ɡ府f ǔ 脚踏t à实地 救ji ù护h ù 满载z ǎi 而归 覆f ù盖 车厢xi ān ɡ 7、郁郁y ù葱c ōn ɡ葱 清澈ch a 湛zh àn 蓝 清新 甜ti án 润r ùn 锋f ēn ɡ利l ì 裸lu ǒ 露 扩ku ?大 应y īn ɡ有尽j ìn 有 消失 黎l í明 咆p áo 哮xi ào 包括ku ? 森林 盖 ɡài 房 造犁l í 磨刀不误砍k ǎn 柴ch ái 工 汗牛充栋d ?n ɡ 喘chu ǎn 气 8、宽阔ku ? 平坦t ǎn 灌ɡu àn 木 工程ch ?n ɡ师 批p ī示sh ì 水管ɡu ǎn 延y án 伸 粗 壮 结实 沉默m ? 沉ch ?n 重zh ?n ɡ 轻声 沥l ì 青 笔直 弯曲 不约yu ē 而同 赞z àn 叹 高尚sh àn ɡ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班别:姓名:座号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cuìniǎo chan shān píláo ōu zhōu ()()()() táo tuōqīnɡcuìpáo xiào ku?dà ()()()() 二、比一比,再组词。(4分) 泛()淑()竿()载() 眨()珠()杆()栽() 四、写出反义词。(6分) 清——()廉——()罚——() 善——()掠——()懒——() 五、选词填空。(5分) 灵活灵巧机灵灵敏 1、尽管小鱼很(),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2、姐姐心思(),经常做些精致的小玩意送给我。 3、我家的小狗的嗅觉十分()。 4、翠鸟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 六、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清脆的()各式各样的()修建() 陡峭的()五彩缤纷的()保护() 七、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4分) 1、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 变成比喻句: 2、北风刮着。扩句: 3、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小村庄。 变成把字句: 变成被字句: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翠鸟》片段,回答问题。(15分)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1、这一段写了翠鸟羽毛是,眼睛是,嘴巴是。(3分) 2、翠鸟的羽毛怎样鲜艳,用“”画出具体的句子。(3分) 3、这段话中有三个比喻句,分别把头上的羽毛比作,背上的羽毛比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知识点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āo wài sàn bùxiōnɡpúyǎnɡwànɡhuān kuài miàn bāo zhā(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huò zhěyán hán zì yán zìyǔ kěxīkěn dìnɡɡuǒrán (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huān bènɡluàn tiào wǎn zhuǎn dī tóu chénɡshíyǒnɡɡǎn (欢蹦乱跳)(婉转)(低头)(诚实)(勇敢) Tūrán lìkèrén xínɡdào dǎliɑnɡzhào xiànɡjībǎi nònɡ(突然) (立刻)(人行道)(打量)(照相机)(摆弄)zhǔn bèi jiāo juǎn mì shūzázhìshèjìzhězhuǎn ɡào (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 ɡāo ěr jīàn zhào cèɡuòliǎn yíliànɡ qíɡuài zhùmínɡ(高尔基)(按照)(侧过脸)(一辆)(奇怪)(著名) dìzhìxuéjiāzhuō mí cánɡqiāo qiāo duǒshǎn yán yán shi shí(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zhuǎn lái zhuǎn qùxìnɡqù lìshǐpínɡzhěnɡtuī dònɡlǚ xínɡ(转来转去)(兴趣)(历史)(平整)(推动)(旅行) Z huān mén kǎo cháqín lǐnɡ yíjìchénɡɡuǒ zhèn jīnɡ (专门)(考察)(秦岭)(遗迹)(成果)(震惊) dà kēnɡwòjìn jìniàn (大坑)(卧进)(纪念) 二、四字词语 来回跳动惹人喜爱自言自语欢蹦乱跳阳光明媚 严严实实转来转去闻鸡起舞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 一、看拼音写词语。 fù bù qīnɡ cuì chan shān děnɡ dài táo tuō ()()()()() yú wēnɡ shí bì shū shì qǐ ch?nɡ má fɑn ()()()()() pí 1áo tián rùn luǒ lù fēnɡ 1ì lí mínɡ ()()()()() ɡa shìɡa yànɡ yīnɡ yǒu jìn yǒu ch?nɡ qiān shànɡ wàn yì zhǎ yǎn ()( ) ()()二、多音字组词。 jǐn ( ) tà( ) diào ( ) 尽踏调 jìn ( ) tā( ) tiáo ( ) lù( ) jiē( ) juǎn ( ) 露结卷 l?u ( ) ji?( ) juàn ( )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星一()圆月一 ( ) 暖流一()鞋一()桥 一()米一()火车一()帽子一()灯一()木棍 一()信一()电影一()阳光一()歌一()鲜花 四、写反义词。 清—廉—功—正—奖一优一善一勤一 生一悲一离—宽—好—丑—黑— 五、按顺序排列错乱的句子。 ()清晨,白鸟成群地飞向大海找鱼群;傍晚,它们又成群地飞回岛上,住进巢里。 ()这里的海鸟种类繁多,有的连名字都叫不上来。 ()你来到西沙群岛,会看到辽阔的海面上,成百上千的海鸟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海鸟中数量最多的是一种白鸟。 ()你还会看到最大的鸟——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就有2米长。它能连续飞行好几百公里,不用停歇。 ()这里可真是鸟的世界啊! ()你也会看到珍贵的海鸟野鸭,用它的羽毛制成的衣服,又软又轻,穿在身上暖和极了。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积累题)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并写出作者。 (1)万壑树参天,。() (2)漠漠水田飞白鹭,。()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学习内容: 第三单元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专题选取了四篇课文,《曹冲称象》中的主人公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们学习;《玲玲的画》是一篇结构简单,意蕴深刻的文章。学生能在课文中感悟到生活就是这样,要乐观,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课文《一封信》和《妈妈睡了》,通过讲述与爸爸妈妈的故事,更能感受到父母对于孩子的关爱。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这篇课文,讲述了曹冲利用聪明才智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学习到曹冲的很多优秀品质。本单元中其他课文所讲述的故事,都体现出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爱,通过学习课文,更能增进与父母的感情。 学习目标: 1.在语境中自主识字62个,规范书写2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分角色地朗读课文。 3.在学文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受到启发。 学习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感悟课文。 学习难点: 巩固识字、朗读能力的培养 课前准备: 老师:生字、词语卡片、图片、微机 学生;搜集身边的小故事。 学习时间: 12课时

本单元每课设置2课时,共12课时 4.《曹冲称象》2课时 5.《玲玲的画》2课时 6.《一封信》2课时 7.《妈妈睡了》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三》3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上册 4 曹冲称象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课标表述】 1.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意思,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较为完整地讲述小故事,有表达的自信心。 【学习目标】 1.认识“称、曹”等14个生字,区分“称”和“秤”的字形、字音和字意。会写“船、然”等10个字,把“四点底”写规范、匀称。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3.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4.通过称象办法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5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课前准备: 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 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 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一、导入 1、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设计意图: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课件出示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3、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生自主识字,师巡视指导) 4、多种方式认读注音生字: 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5、去掉拼音读生字: (1)同桌比赛读(2)男女比赛读(3)全班齐读。 6、开火车认读生字。 7、指名读文 把生字放到课文中,读一读。(提示读书姿势)读书时身体要站直或坐直,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会认的字。 犹(yóu)(犹豫)(犹如)(记忆犹新)傲(ào)(傲慢)(骄傲)(傲骨) 橘(jú)(橘树)(橘子)(柑橘) 洼(wā)(洼地)(洼陷)(水洼) 凌(líng)(凌晨)(凌云)(欺凌) 增(zēng)(增加)(增高)(增多) 靴(xuē)(靴子)(战靴)(雨靴) 钥(yào)(钥匙) 匙(shi)(钥匙) 缤(bīn)(缤纷)(五彩缤纷) 枚(méi)(一枚)(纸枚) 喇(lǎ)(喇叭) 叭(bā)(喇叭)(叭叭直响) 厚(hòu)(厚重)(浓厚)(厚实)抖(dǒu)(抖动)(发抖)(抖手)蟋(xi)(蟋蟀) 蟀(shuài)(蟋蟀) 振(zhèn)(振兴)(振作)(振奋)韵(yùn)(韵律)(音韵)(琴韵)掠(lüè)(掠过)(掠视)(劫掠)吟(yín)(吟诵)(吟唱)(吟诗)辽(liáo)(辽阔)(辽远)(辽东)阔(kuò)(开阔)(辽阔)(宽阔) 二、会写的字。 寒(寒冷)(严寒)(寒风)

径(石径)(小径)(曲径)斜(倾斜)(歪斜)(斜线)霜(雪霜)(霜冻)(冰霜)赠(馈赠)(赠送)(赠予)刘(姓刘) 盖(盖子)(盖楼)(瓶盖)菊(菊花)(秋菊)(赏菊)残(残害)(残缺)(残疾)君(君子)(君主)(国君)橙(甜橙)(橙子)(橙色)送(赠送)(送行)(目送)挑(挑战)(挑动)(挑起)铺(平铺)(铺开)(铺路) 泥(泥土)(泥巴)(水泥)晶(水晶)(晶莹)(亮晶晶)紧(紧张)(紧要)(抓紧)院(院子)(小院)(庭院)印(脚印)(印象)(印章)排(排队)(前排)(排列)列(陈列)(出列)(列队)规(规则)(规定)(校规) 则(规则)(选择)(法则)乱(混乱)(战乱)(纷乱)棕(棕树)(棕毛)(棕熊)迟(迟到)(延迟)(迟缓)盒(盒子)(饭盒)(纸盒)颜(颜色)(颜料)(颜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uìniǎochènshānsìyǎngpíláoōuzhōu? ()()()()()? zhìxièjiùhùqìwēntèshūqǐchéng?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栋()泛()介()衬() 冻()眨()价()村() 秆()砍()练()壁() 杆()炊()炼()璧() 三、选词填空。(6分)? 必需必须? 1.这件事别人办不了,()你亲自去。? 2.这些都是家庭生活()的开支。? 居然果然? 3.天气预报真灵,今天早晨()下起了小雨。?4.我真没想到,他()能被评为“三好生”。?因此因为?

5.他训练刻苦,()取得了竞赛的好成绩。? 6.他能取得好成绩,是()平时刻苦训练。? 四、用“________”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8分)? 小爪(zhuǎzhǎo)子念(liànniàn)头? 苇秆(gāngǎn)温暖(luǎnnuǎn)? 应(yīngyìng)有尽有濒(bīnbín)临? 蹬(dēngdēn)开衬(chèchèn)衫? 五、照样子写句子。(3分)? 例: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1.一棵高大的橡树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6分)? 1.万壑树参天,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 2.漠漠水田飞白鹭,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 3.雨里鸡鸣一两家,____________________。(王建)?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回答问题。(14分)? 翠鸟的颜色__________。头上的羽毛像__________,绣满了__________。背上的羽毛像__________。腹部的羽毛像__________。(5分)? 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写的,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4分)? 2.找出一个比喻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和一个练习。三篇课文分别是《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株紫丁香》《有趣的发现》。这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懂的道理。练习3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口语交际”和“说说写写”五个部分。 学情分析。 本组教材第一首是儿童叙事诗,第二首是散文诗。诗文富有童趣,感情真挚,意向优美,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文蕴含的感情。《有趣的发现》是讲科学家的故事,可让学生课外阅读有关达尔文或其它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情感。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会写27个字,会认9个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词语的意思。 2、体会诗歌的特点,感悟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科学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 过称与方法 指导学生看图,理解课文内容,反复诵读,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爱幼,尊敬老师的美好

意愿。 教法与学法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要培养学生积累词汇的习惯,同时训练学生的语感。 课时安排:课文7课时,练习3课时,共10课时。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婆、绿、邻、居”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抓住“送蝈蝈”的叙事线和“献爱心”的情感线,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事小情深,陶冶美好的心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语意思。 2、感悟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关爱情怀。 教法与学法:引导点拨法,读、议结合法,想象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片、小黑板、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29课时) 课时目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读拼音,写汉字。(10分) yí jì jiāo juǎn kǎo chá xiōnɡ pú mí cánɡ lì shǐ lǚ xínɡ sàn bù yǎnɡ wànɡ zhèn jīnɡ 二、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shè yù dànɡ wǎn jū zhuǎn yǔn zhā 停当()转告()鞠躬()面包渣() 流域()陨石()婉转()摄影师() 三、组词。(5分) 郊()惜()诚()秦()社()胶()借()城()春()杜()四、照样子,写词语。(12分) 自言自语()()()()严严实实()()()()不清不楚()()()()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8分) 一()摄影师三()灰雀五()电车一()杂志社 两()照相机六()石头一()朋友一()白发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著名()喜爱()明媚()震惊()七、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7分)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八、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6分) 一……就……无论……还是……如果……就…… 1、()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应该向她道歉。 2、()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 3、()是凛冽的寒冬,()炎热的酷暑;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床练武。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天才在于积累。 2、世上无难事,()。 3、为()而读书。 4、任何成就都是()的结果。 5、()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分) 闻鸡起舞 晋朝的时候,一个叫祖逖的青年,与好友刘琨住在一起。 一天夜里,祖逖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怎样才能为祖国效力呢?到了后半夜,他听到鸡叫的声音,受到启发,决心练就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于是,他提醒刘琨,两个人起床到院子里练习武艺。祖逖手执长剑,刘琨手挥大刀,认真的挥舞起来。从此以后,无论是凛冽的寒冬,还是炎热的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由于勤学苦练,他们的武艺都很高强。 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w?i ɡǎn chan shān sìyǎnɡōu zhōu ruìshì( ) ( ) ( ) ( ) ( ) tashūzh?u jiànɡpíláo zhàn lán luǒlù(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犁( ) 球( ) 裸( ) 村( ) 黎( ) 救( ) 棵( ) 衬( ) 载( ) 瑞( ) 砍( ) 舒( ) 栽( ) 端( ) 吹( ) 殊(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8分) 浊——()偏——()善——()廉——() 罚——()罪——()劣——()勤——() 四、照样子补充句子。(6分) 例: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能张开、合上。 1、一棵高大的橡树像,挺立在路边。 2、河水平静得像。 3、太阳像个,烤得大地滚烫滚烫。 五、读句子,按要求写词语。(4分) 1、写出与画线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1)、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2)、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2、写出与画线词意思相反的词语。 (1)、树木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2)、一条宽阔的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像箭一样笔直。()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完成练习(8分)

听到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顶着的大雪,踏着的山路,四处寻找。 1、“纷纷”这个词语表明拯救燕子的人;“四处”指寻找燕子的范围。 2、从“纷纷、冒着、顶着、四处”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七、选词填空。(3分) 失望希望愿望 翠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捕捉翠鸟的()无法实现,我们有些(),只好在翠鸟飞来的时候,()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八、我会填。(10分) 1、万壑树参天,。() 2、穿花蛱蝶深深见,。() 3、池上碧苔三四点,。() 4、,阴阴夏木啭黄鹂。() 5、,竹溪树路板桥斜。() 九、阅读冲浪。(13分) (一)精彩回放。(5分)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句中描写翠鸟动作的词语是:、、、。通过句子,使我感受到翠鸟的行动。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8分) 麻雀 天刚蒙蒙亮,麻雀就在我家窗前的树上叽叽喳喳地叫起来。 轻轻推开门,走到院子里,瞧!那些小麻雀多好玩呀。他们在树上跳来蹦去,快活得很。麻雀的身子长得又小又灵活,尾巴总是向上翘着,上下不停地摆动。他们的头上是一片褐色的翎毛,像盖了一块小小的头巾,白色的脖子上,好像戴着银色的项圈。黑色的眼睛虽然不大,但是显得特别灵,眼珠子骨碌碌地转来转去,好像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特别新鲜。麻雀的嘴巴真够调皮的,又尖又长,嘴角一点白,好像吃饭粘了一粒小米粒儿。 麻雀落在地上跳来蹦去,大概是寻找食物吧。我把稀饭倒在地上一点儿,开始,他们东瞧瞧,西望望,

新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意在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神州谣》让我们感悟祖国的伟大,《传统节日》向我们介绍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贝”的故事》这一课通过讲述“贝”让我们体会到汉字构造的奇妙,《中国美食》则通过讲述我国菜肴来揭示我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四课分别以壮丽河山、传统节日、汉字、美食为题来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学生将收获更多有关我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并体会作为华夏子孙深深的自豪之情。 课题内容简说 神州谣 这是一首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歌谣,以“三字经”的样式让我们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与作者内心的自豪之情。 传统节日 这是一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歌,语言简洁,句型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描绘了我国从春节到重阳节等所有主要节日及习俗。 “贝”的故 事 本课是一节识字课,通过“贝”让我们感受到汉字构造的奇妙,让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同时,学会在汉字构造规律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更加深刻地了解汉字。 中国美食 这是一篇讲述我国各地美食的课文,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美味佳肴,表现了我国美食文化的独具特色和博大精深。从衣食住行着手,使学生更加贴切深刻地体会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传统节日》。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锻炼学生的信息搜索和语言表达能力。 4.加深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神州谣》...................................................2课时 2.《传统节日》.................................................2课时 3.《“贝”的故事》...........................................2课时 4.《中国美食》...........................................2课时 语文园地三............................................... 2课时 本单元课文以我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为主,而基于学生年纪较小的特点,记忆和理解力较弱,因此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用多姿多彩的图片和视频与课文相融合,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述我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丰富课文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B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组词语。 杂()蜂()究() 朵()峰()穷() 低()社()()() 底()步()()() 三、把下面的字换一个偏旁成为另一个字,再组词。 例:案按(按动) 胶_______()摇_______() 吩_______()准_______() 纪_______()消_______()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车()的白桦树 一()摄影师()地歌唱 一()灰雀摆弄() 五、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横线上。 1.城诚 ____ 市 ____ 实真 ____ 北京 ____ 2.密秘蜜 ____ 蜂 ____ 林蜂 ____ 机 ____ ____ 密 ____ 书神 ____ 茂 ____ 六、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老师想了想回答 2.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七、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高尔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校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1.李四光是我国著名 ..的地质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宁每次 ..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走到白桦树下,都要 给他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下面这段话是《灰雀》一文中列宁与小男孩的两组对话。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你从这些描写中看出什么?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小练笔请你仔细观察某人做某事的语言,然后练习写一两组对话。注意描写提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按要求做。 背影 一个星期天,我在妈妈工作单位的传达室里玩。天空阴沉沉的,不久,大雨哗哗地倾泻下来,灰蒙蒙的天地间像挂着一幅无比宽大的珠帘。 “丁零……”从雨中传来一阵自行车的铃声,一位邮递员叔叔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传达室。他穿着长筒雨靴,身上披着雨衣,但头发、衣服却全湿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邮递员叔叔走进传达室,把一叠报纸、杂志、书信递给了值班员。值班员关切地对他说:“下这么大雨,赶快歇歇吧!”“不用了,许多人家还等着我呢!”邮递员理理头发,抖抖身上的雨珠,笑着说。说完,他走出门,骑上自行车走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二单元自测卷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2分) 躲藏.(cánɡ zànɡ);侧.身(cè zé);打量.(liānɡ liɑnɡ);桦.树(huá huà) 2.看拼音写词语。(6分)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郊外或者仰望捉谜藏 B.突然秘书摇弄地质学家 C.奇怪秦岭考察转来转去 D.振惊旅行躲闪严严实实 4.辨字组词。(6分)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⑴著名——(),盼望——(),请求——() ⑵突然——(),轻松——(),严寒——() 6.我会连。(4分) 7.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8分) ⑴一本( )( ),我还会写含有数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人( )目,我还会写含有人体器官名称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自( )自( ),我还会写跟这个词语形式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看到这幅图,我想到了成语故事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4分) 例:我们在听课。 我们在(专心地)听课。 ⑴小明背着书包( )去上学。 ⑵她们( )向公园走去。 ⑶老师在( )批改作业。 ⑷春天到了,农民在地里( )劳动。 9.加标点。(11分) ⑴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①说②一切准备停当③ ⑵④是的⑤小男孩站起来⑥鞠了个躬⑦请让我进去吧⑧ ⑶⑨一定会飞回来⑩男孩肯定地说? 10.按要求写句子。(8分) ⑴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一个手里拿着照相机的十岁左右的男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三只灰雀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根据例句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补充句子: 聪明在于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肯登攀。 11.课内阅读。(6分)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⑴“吩咐”“很久很久”“侧过脸”“微笑”说明( )。(2分) A.高尔基很有耐心,积极配合小男孩工作。 B.小男孩不懂礼貌,只为自己着想。 C.小男孩照相技术熟练,做事认真有主见。 ⑵“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A.引起下文 B.点明主题 C.总结全文 ⑶小男孩为什么哭起来?( )(2分) A.小男孩很幼稚,他担心照片照不好。 B.小男孩对高尔基的表现很不满意。 C.小男孩忽然发现胶卷忘在家里了。 12.课外阅读。(10分) 不懂就问的列宁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他成绩优秀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备课 单元主题: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有《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4篇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三、快乐读书吧等四部分组成,这些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和“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课标及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编排了《曹冲称象》《一封信》《妈妈睡了》3篇课文。这些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和“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单元55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正确美观地书写38个汉字,积累相关词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在课内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训练卷 金秋时节 一、主题感悟(40分) 1.秋天的美景 (1)用“\”划去下列词语中不是同类的词语。 A.金黄颜色紫色火红 B.花红柳绿硕果累累大雁南飞五谷丰登 C.西红柿橘子柿子梨子 D.高粱稻谷玉米白菜 (2)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____________给了枫树,____ __________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发现 (1)诗人苏轼在树叶枯黄的秋天发现果实成熟之美,他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绍翁在寂寞思乡之际想到童年有趣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作者____________在上学的路上发现水泥道上铺满梧桐的落叶像_____ _________________,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 (3)作者毕国瑛在秋天听见了黄叶向大树道别、蟋蟀向阳台告别的声音,你 在秋天还会听见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 3. 秋天的感悟 (1)秋天是萧瑟的,但是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秋天的美丽,正如杜 牧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树叶枯了,花儿谢了,但它们仍有自己的美丽和傲骨,就像苏轼 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风瑟瑟、寒气袭人容易引起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思乡之感,如 叶绍翁看见秋天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主题链接(15分) 1.一年四季都很美,请你各用一个四字成语赞美四季,再说说自己喜欢秋 天吗,为什么。(10分) 春天: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描写秋天的诗句后画“○”。(5分)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5.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认识折、冀等5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学生:预习寓言。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2)提问"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1)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颈”,应读三声。(2)“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 (3)身为宋国笑。出示:[ wéi ]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3.变成4.被 [ wèi ]1.替,给2.表目的3.对,向。 师提问: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