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角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平面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上都有角,角的数量与形状经常是多边形特点的具体表现。例如,三角形有三个角,辨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就是看它们的角是什么角。又如,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不同之处就在它们的角上,长方形的角都是直角,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没有直角。可见,角的知识是学习多边形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认识角,获得一些关于角的初步知识,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

小学数学一般分两次教学角的知识,本单元第一次认识角,只是初步认识。所涉及的知识不是很多,也比较简单。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角的图形,角的各部分名称,角有大小例2直观认识直角例3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练习九

练习和应用全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初步教学角的知识,只要求学生形成角的表象,认识角的图形,体验角有大小,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认识直角很重要,它是区分锐角与钝角的标准。以后辨认多边形的特点,认识垂直,画垂线,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高,都离不开直角。本单元只是直观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二学段还会继续教学关于这些角的知识。

1. 从现实情镜里提取角,利用图形建立角的表象,通过操作感受角有大小。

初步认识角,只要求学生能形成角的初步表象,不给它下定义。教材只是呈现角的图形,让学生直观认识,初步建立角的表象。

例1及其“试一试”直观认识角,其教学过程大致分成四步:从物体表面提取角;抽象出角的图形;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做活动角体验角的大小。

“角”作为一个数学概念、一种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中某些物体上的所谓的角不是一回事。教学角,应该联系实例引出,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验抽象的数学知识是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但是,从现实情境中引出角必须十分谨慎,避免生活中的一些“角”干扰数学上角的表象的形成。

例题在三角尺、纸工袋的两条相邻边上,以及钟面的时针与分针上套了红线,引导学生注意物体表现的两条边以及钟面上的两根针。然后隐去实物,只留下红线勾画的三个图形,指出“这些图形都是角”。教材还另外画出一个角,用它代表所有的角,并利用这个图形讲解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形状,了解角的结构。学生把代表所有角的那个图形保持在头脑里,就形成了关于角的初步表象。上述的活动是一项保留本质数学内容、排除非本质成分的活动,能使学生既感到数学的角与物体表现有联系,在物体表面上可以找到数学的角,又不局限于物体表面的角这个认识层面,因为留下在头脑里的是数学的角。

学生在例题里,得到对角的“静态”体验。他们很可能片面地认为角是指一个点和两条线。为此,“试一试”指导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张开或者合拢活动角的两条边,感受角会变大或变小。这是对角的“动态”体验。像这

样一静一动,学生就能比较准确而全面地体验到:角是从一点画出两条直的线所组成的图形,角有大小,角的大小由它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所决定。他们头脑里的角的表象就有了比较丰富的内涵。

2. 直观认识直角,体验所有直角是同样大的。

认识直角很重要。例2直观认识直角,教学分两步进行:从一些物体表面提取直角;比较几个直角,发现它们都是同样大的。

例题在三角尺、纸工袋、正方形纸片的表面上提取直角。像例1那样,先用红线勾画出物体表面的一个角,然后隐去实物,只留下三个角的图形。教材指出“这三个角都是直角”,并做上表示直角的记号。这个教学环节能让学生体会到三点:一是身边许多物体的表面上有直角,尤其是长方形、正方形的面上,很容易看到直角;二是呈现的三个直角虽然位置不同,但形状是相同的,从而把直角的“样子”记住,在头脑里产生直角的印象;三是表示直角的记号很简单,也很鲜明,看到有这样记号的角,就知道是直角。

例题安排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另外两个直角比一比,发现三个角同样大。这项活动能让学生明白两点:一是所有的直角都是同样大的,即直角的大小是确定不变的;二是利用三角尺能很方便地判定别的角是不是直角,即与三角尺上的直角同样大的角就是直角,与三角尺上的直角不一样大的角不是直角。

3. 辨认锐角和钝角,进一步体验直角。

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定位在“比直角小”和“比直角大”这个层次上,为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提供了有效方法。教学时,可以指着某一个角这样说:“这个角比直角大(小),是钝(锐)角。”但是,不要离开了角的图形,抽象地说“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这样的说法是不严密的,因为钝角比直角大、比平角小,并不是所有大于直角的角都是钝角。当然,这些都是以后需要再次教学的知识,现在不要涉及。

4. 练习九里的内容覆盖全单元的主要知识,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题。

第1~4题是一个层次,包括在少先队队旗、红领巾、红旗小队奖旗等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在角的图形上指出顶点与边;在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里数出边的条数和角的个数;直观比较角的大小,识别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内容,都是关于角的基础知识。

第5~7题是一个层次,在较复杂的情境里识别角。找出平行四边形里的锐角和钝角,蕴含着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是不同的;识别三角形里各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为三角形按角分类作些孕伏;在比较复杂的图形里找出直角,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强化对直角的认识,并为以后教学组合图形作些铺垫。复杂图形里有几个直角?重要的是看出直角,用三角尺验证直角。至于一个复杂图形里一共有几个直角,未必很重要。不论学生能够看出几个直角都是好的,不必过分求全,不必要求学生全部找出来,更不应要求他们说出“标准答案”。

“动手做”指导学生用三角尺拼角(四人一组,一共四副)。用两块(同样

的或不同的)三角尺可以拼出直角、锐角、钝角,用三块三角尺拼出一个直角稍难些。但只要学生有兴趣,还是能拼出来的。拼成的角是不是直角,是什么角,都应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进行检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