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区甜樱桃流胶病调查与防治

大连地区甜樱桃流胶病调查与防治
大连地区甜樱桃流胶病调查与防治

流胶病

流胶病 流胶病是桃、杏、李、大樱桃等最重要的枝干病害,一般从发病原因上看主要分为生理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两种。 生理性流胶: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主枝条上。雨后树胶与空气接触变成茶褐素硬质琥珀状胶块,被腐生菌侵染后病部变褐腐烂,致使树势越来越弱,严重者造成树死,雨季发病重,大龄树发病重,幼灵发病轻。 侵染性流胶:主要危害枝干。病菌侵染多从伤口和侧芽处侵入,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瘤状突起,当年不流胶,具有潜伏侵染特征,次年瘤皮开裂溢出胶液,发病后后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菱形或者圆形的小黑点,1年有两次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这是与生理性流胶的最大区别。在生产实际中防治次此病应以农业防治与人工防治为主,化防为辅,化防主要控制孢子飞散及孢子侵入发病的两个高峰期。 具体防护措施如下: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对 树多施有机肥,适量曾施磷、钾肥,中期控制氮肥。合理修剪,合理负载,保持稳定树势。雨季做好排水,降低树木湿度。适时夏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防治好其他病虫,特别是树木枝干害虫,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

2、消灭越冬菌源:在最冷的十二月份至一月份进行清园 消毒,刮除流胶硬化及其下部的腐烂皮层及木质,集中起来烧毁,然后喷杀菌剂400倍液加有机硅,消灭越冬菌源,虫卵,同时还可预防冻害、日烧发生。 3、树木发芽前喷杀菌剂600倍液加有机硅,杀灭活动的 病菌。 4、涂抹防治:先用刀将病部干胶和老翘皮刮除,再用刀 纵横划几道(所画范围要求超出病斑病健交界处,横向1cm,纵向3cm;深度达木质部),并将胶液挤出,然后使用原液或5倍液加渗透剂等,对清理后的患病部位进行涂抹,一般涂抹两次,间隔3-5天,必要时,在流胶高峰期再涂抹一次。 5、生长季适时喷药: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侵染性流胶病 弹出分生孢子的时期,可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杀菌剂600倍液进行预防。5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侵染性流胶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在每次高峰期前夕,每隔7-10天喷一次杀菌剂600-800倍液等,连喷2-3次,喷药次数根据病情而定。

柑橘褐斑病终极防治手册!

柑橘链格孢褐斑病图片来源:卢文彝 柑橘链格孢褐斑病简称柑橘褐斑病,果农俗称"黑疤病"、“黑点病”。 主要危害部分橘类,橘与柚、橘与橙的杂交品种,以及葡萄柚等,如在贡柑、茂谷柑、爱媛38、默科特、红橘等柑橘品种上发生较多。 该病传播速度非常快,且容易复发,常引起落叶、落果、枯梢,果实感病后带斑难以鲜销,处置不当的话后果相当严重。 为害症状图解 褐斑病主要危害嫩梢,花蕾,叶片和果实。

叶片感病 柑橘褐斑病幼叶症状 刚萌发的幼叶发病,出现针头状大小的黑褐色油渍状斑点,病斑较为局限,周围黄色晕圈不明显。 已展叶,但尚未革质化的叶片最感病,一旦发病,产生褐色斑点,病斑迅速扩大,由于毒素沿着叶脉扩散,形成带尾须状的病斑。

柑橘褐斑病成熟叶片症状 部分革质化的叶片发病,病斑褐色近圆形,随着病情发展,病斑中央变灰白色,病叶一般不脱落,潮湿时其上产生黑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成为田间的初次和再次侵染来源。 新梢感病

新梢发病,先出现针头状黑褐色凹陷小点,病斑上下左右扩展成椭圆形或梭形,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环绕一周后,其上部分即变黑褐色枯死。 发病严重时,病斑可蔓延至较大枝梢的木质部,使上一年生的枝梢也枯死。 花器感病 花梗和花蕾发病变褐枯死。

幼果感病 刚落花的幼果即可被侵染发病,病斑很小,针头状,黑褐色,凹陷明显,整个果面均可发生,但病斑以近果柄部位较多,幼果一般很快脱落。 果实感病

膨大期和成熟果实发病,典型的病斑为近圆形,褐色,中间凹陷,呈灰白色,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这些病果大多提前脱落。 此外,果实上还可产生灰白色木栓化微隆起的痘疮状病斑,隆起部位用指甲刮之易脱落。 发生流行特点 流行途径 链格孢菌以无性态参与病害循环,病菌主要在带病的成熟叶片上越冬,翌春气温回升后,带病叶片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 降落在新梢、嫩叶和幼果上,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毒素,致使所接触细胞死亡,细胞器降解,形成坏死斑,病菌从死亡的细胞中获取营养,生长发育并进一步产生毒素,毒素沿导管扩散,加速细胞坏死和病斑扩大,最终导致病叶脱落。

桃树流胶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桃树流胶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作者李美索商雄 [摘要] 核果类果树流胶病主要为害果树主干,直接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因此令果农大伤脑筋。本文立足礼泉实际,从流胶病的发生条件、发生规律入手,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广大果农参考。 [关键词] 桃树流胶病生理性侵染性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6.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082-01 流胶病又叫树脂病,疣皮病,是核果类果树普遍发生的一种极常见的枝干病害。近年来,我县桃树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桃树流胶病也成为令群众头痛的一个“顽疾”,该病轻则引起树势衰弱,严重的造成死株、甚至毁园。经过笔者近几年的调查统计,幼园的病株率在10%-20%,成园的病株率在30%-50%,而且树龄越大,病株率越高,极大的影响了桃园特别是进入盛果期桃园的经济效益。笔者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现总结出该病在我县的发生规律,并结合实际提出防治方案,供大家参考: 流胶病的发生分为生理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两种,生理性流胶比较常见,如负载过重、土壤板结或管理粗放都易诱发该病;侵染性病害为真菌侵染所致。流胶病在桃树的枝干部位都可发生,以主干发生最为严重,可引起树势衰弱,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 一、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 1.发生规律 1.1发生条件一般在4月中旬(日平均气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遇连续阴雨天气,相对湿度80%以上时可能大发生,老龄树,连续大量结果的树发病较重,透水性差、贫瘠土壤的桃园容易发病。 1.2造成流胶的原因分为生理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两种。①生理性流胶主要是蛀杆害虫造成的伤口、冻伤、树干外皮裂口、大的剪锯口;另外,土壤板结、负载过重、土壤排水不良等都可能诱发流胶病。②侵染性流胶为真菌侵染,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和桃囊孢菌。病原菌在原来的的染病部位组织中越冬,翌年在桃树萌芽前后随着气温的上升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从枝干的皮孔和未愈合的伤口侵入,成为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左右时,患病组织溢出胶状物,以后随气温上升,树体流胶点逐渐增多。发病高峰期跟气温和降雨关系密切,主要集中在雨季。我县分别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和9月中、下旬。 2.症状表现 桃树的流胶部位以主干为主,多集中在根颈部,特别是根基部的裂口,属于极易发病的部位;其余部位也可发病,包括主枝的剪锯口,严重的植株当年生枝条的

桃树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

桃树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 唐祥宁1邹继生2陈建德1张波1陆大鹏1 (1.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松江:201600;2.上海星辉蔬菜有限公司,上海奉贤:201419)摘要:本文通过桃树流胶病发生原因的分析,小结了流胶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桃树;流胶病;病因;综合防治 桃树流胶病是上海地区桃树栽培中常见的树干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及骨干枝上,桃树流胶病削弱树势,重病者可引起枯枝死树,严重威胁着桃树生产的发展,使果农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的观察研究和防治试验,将桃树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小结如下,期望对果农朋友有所帮助。 1症状 桃树流胶病主要为害桃树主干和主枝,主干重于枝条,小枝条和果实也可被害。发病初期,病部稍微肿胀,木质部变褐色,不断从皮孔或伤口处分泌出半透明柔软胶状物,尤以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流出的胶状物与空气接触后,逐渐变褐,成为晶莹柔软的冻胶块,干燥后变成褐色硬质胶块。多个流胶块连接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胶疤块。流胶处树皮肿胀粗糙,龟裂,伤口不易愈合,皮层及木质部逐渐变褐腐朽,同时易被腐生菌感染。随着病害的发展,流胶点不断增多、增大,严重时树干遍体流胶,当病斑包围主干主枝时,致使树势衰弱、叶片变黄,树梢枯萎,甚至枝干或全株枯死。果实发病,由果核内分泌出黄色胶液,溢出果面,病部硬化,重者出现龟裂现象,病果不能生长发育,无食用价值。 2发病过程 感染流胶病的桃树组织细胞结构发生了变化,病部的形成层停止产生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而是向水平方向增生特大的厚壁细胞,形成淀粉堆积的内含物,并在细胞的作用下产生酶,酶把胞间膜及细胞内含物溶解形成胶状树脂。由于厚壁细胞不断增生,细胞膜及淀粉的胶化不断进行,致使流胶现象持续发生。 3发病原因 桃树流胶病一般分为侵染性流胶病和非侵染性流胶病两类。经过多年的观察与研究,笔者认为桃树流胶病不是单纯的单因子引起的病害,在生产实践中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复合性病害。导致桃树发生流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各种病原物的为害所引起。桃树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穿孔病等病害危害枝干,使病株生长衰弱,降低抗性,各种病害的病部易出现流胶现象。 (2)由各种害虫的为害所引起。介壳虫、蚜虫、吉丁虫、天牛、小蠹甲等害虫所造成的树体伤口极易诱发流胶病。 (3)由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所引起。使用机械及农具不慎造成的伤口,冻害、霜害、日灼伤、台风和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口,以及各种机械伤口未及时进行处理所导致的植株生长衰弱等现象均可诱发流胶病。

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

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 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 王海成(1998-12-22) 在现代城乡园林绿化中,不论是绿化小区,还是道路绿化,配植的树种,一般多选用常绿树、落叶乔木及花灌木,其中包括一些果树,可呈现出春花秋实的景象,提高了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但果树有个弱点,盛果期生长季节易患流胶病。流胶病首先侵染靠近根处的分叉部位,到后期逐渐蔓延,使整个树体衰弱,叶色变黄脱落,枝干枯死,严重影响绿化和观赏效果。 一、流胶病的病状 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与主枝、主枝与侧枝的分叉处,在开始患病的部位,树皮隆起肿胀。后期从树皮的破口处流出透明的、黄褐色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就变成半软半硬的胶块,冷眼看去很像松树分泌出的松香。患病的分枝逐渐扩展到其它枝条,最后整枝、整干、整树枯死。 二、流胶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流胶病前期发展得较缓慢,往往被人们忽视,麻痹大意,未及时防治,造成流胶病的泛滥。造成流胶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北方四季温差较大,夏天炎热易灼伤枝干,冬季气温在-30?C以下,造成树皮破裂,伤口易感染病菌。二是天牛、吉丁虫及腐烂病菌的侵染。三是人为的机械创伤,浇水、施肥、修剪不当等因素造成流胶。 三、流胶病的防治措施 首先在主观上应加强对流胶病的重视,要本着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治小,治早,治了,避免蔓延。在秋末冬初,未落雪之前,要认真彻底地清除绿化区里的枯枝、落叶、杂草、烂果,刮除果树枝干上的翘皮、裂皮、病皮等,然后集中烧掉,消灭越冬的病虫。果树的主干及主枝要涂白,以预防冬季的冻害及夏季的日灼而造成的伤害。配制涂白剂,用生石灰10斤,食盐2斤,水30斤,充分搅拌而成,涂刷枝干。在果树生长季节里,从4月份开始喷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每隔10天?15天喷施一次低浓度石硫合剂,均可达到防治效果。在果树休眠期,结合冬季整形修剪,剪去树上的枯枝、死芽、僵果及天幕毛虫卵及黄刺蛾越冬的虫茧。往天牛、吉丁虫在枝干上蛀的洞穴里注射敌杀死、敌百虫等杀虫剂,然后用泥土堵死洞口,便可杀死越冬的幼虫。流胶病往往因腐烂病引起。腐烂病多发生在主干及主枝上,被病菌侵染的部位,树皮变成黑褐色而凹陷,并有酒糟的气味,果农和园林工称它是“臭皮病”、“烂皮病”、“水烂病”等,必须彻底刮治,刮到没有被侵染的部位。将刮下来的带菌物,放在一起烧掉,然后用药剂消毒伤口。常用的波尔多液及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50倍?100倍硫酸铜液等,均可达到防治效果。

李子树流胶病标本兼治是关键

李子树流胶病,标本兼治是关键 近年来,流胶病已成了李子树、大樱桃等果树重要的枝干病害,严重影响了果树的产量和品质,严重甚至造成死树。李子流胶病主要危害李树1-2年生枝条,受危害后李树枝条皮层呈疱状隆起,随后陆续流出柔软透明的树胶,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褐色至茶褐色,干燥后则成硬块,病部皮层和木质部变褐坏死,影响树势,重者部分枝条干枯乃至全株枯死。此病全年均有发生,以高温多雨季节为多见。 发病原因: 主要分为生理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两种。生理性流胶主要是由于霜害、冻害、病虫害、雹害、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重、结果过多、土质粘重或土壤酸度过高等原因引起。多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雨后树胶与空气接触变成茶褐色硬质琥珀状胶块,被腐生菌侵染后病部变褐腐烂,致使树势越来越弱,严重者造成死树,雨季发病重,大龄树发病重,幼龄树发病轻。侵染性流胶病主要为害枝干。病菌侵染当年生枝条,多从伤口和侧芽处入侵,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瘤状突起,当年不流胶,具有潜伏侵染特征,次年瘤皮开裂溢出胶液,发病后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圆形的小黑点,1年有2次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这是与生理性流胶的最大区别。 治疗难点 一是流胶病仅从杀菌角度寻找方案,不能解决根本的生理病患问题(韧皮等营养输送组织破裂); 二是在哪流胶就从哪堵流是难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此处不流别处流,根本措施在于解决树势弱、韧皮薄、储备养分少、营养循环能力差的问题; 三是流胶病的防治需要周年综合防治,但多数种植者仅在见症后期望找到特效药,来减轻或延缓危害,认为流胶病无药可治。流胶病直接影响的是树势,当年影响的是产量和果品品质,长期影响的是挂果年限。如果从防治流胶病不仅是治病,更是保产、保质、保树这个角度,来制定方案,流胶病防治必要且成本不高。

褐斑病

褐斑病 摘要:褐斑病(又称立枯丝核疫病b r o w n s p o t),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以侵染所有草坪 草,其中尤以冷季型草坪禾草受害最重,造成草坪植株死亡,使 草坪形成大面积秃斑,极大地破坏草坪景观。 关键词:褐斑病、发生、预防、病害 症状识别危害 菌性病害,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蔓延,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期为黑色,直径为5-10m m,界线分明,严重时病斑可连成片,使叶片枯黄脱落,影响开花。 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的多雨炎热夏季为害最重。单株受害叶片、叶鞘、茎秆或根部,出现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以后病斑变成黑褐色,腐烂死亡。 草坪 草坪草褐斑病是一种根部和茎部病害,严重时病株根部和茎部变黑褐色腐烂。叶鞘上生褐色梭形、长条形病斑,多数长0.5?10c m,有的长达 3.5c m以上,严重时病斑可绕茎1周。初期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变褐色,严重时整个病基部变褐色或枯黄色,染病分蘗多枯死,叶片上病斑梭形,长 1.0-4.0c m内部青灰色,呈水浸状,边缘红褐色。高羊茅叶片上病斑多不规则形,边缘褐色。草地早熟禾有的品种叶片上

病斑初梭形,后长圆形,与叶同宽,边缘橙黄色,内部白色或淡黄色。在潮湿条件下,叶鞘和叶片病变部位生稀疏的褐色菌丝。 病害在草坪上呈褐色圆形枯草斑,直径从几厘米到两米。中央的病株较边缘病株恢复得快,结果枯草斑呈环状或蛙眼状,即中央绿色,边缘为褐色环带。枯草斑内叶片虽已死亡,但在天气条件适宜时,喷施杀菌剂后残存的病株尚能发出新叶,但是草坪变得稀薄。有时,病株散生于草坪中,无明显枯草斑。受侵染叶片开始时呈水浸状并变暗,最后干枯、萎缩,并变暗褐色。死去的叶片仍直立。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在病部的外缘有“烟圈”出现,“烟圈”由病菌的菌丝形成。当叶片干枯时“烟圈”消失。立枯丝核菌褐斑病另一个鉴别特征是病害发生之前12?24h能闻到一种麝香型的霉味,有时一直到发病后。管理人员可利用这种气味来决定用药时间。 在修剪较低的草坪上感病草坪草呈水浸状,颜色变暗,后期褪色成浅褐色。在修剪较高的草坪上,感病草坪草的褪色及萎陷常造成大块褐色或黄色的病斑,与周围的健康草坪相比,感病草坪常呈凹陷状。 病原分布 褐斑病的病原为尾孢菌,分生孢子梗淡褐色,束生。分生孢子无色,鞭形,具3-7个隔膜。大小30-983.4-4微米。本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7-30℃,37℃以上或5℃以下停止发育,致死温度

果树流胶病的侵染途径及防治新方法

果树流胶病的侵染途径及防治新方法! 流胶病也叫疣皮病、树脂病,危害桃、杏、梅、樱桃、李、欧李等核果类以及园林绿化部分树木,是普遍发生的一种常见病,而且发病重。特别是管理粗放的果园和树势弱的树木,发病株率在95%以上,此病轻者削弱树势,影响果园产量和观赏效果,严重者造成死树毁园。 一发病原因: 流胶病有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种。 非侵染性流胶病 在各地区均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病菌多从创伤口、病虫害伤口、冻害部位等入侵,引起伤口部位流胶,或管理粗放,修剪过重、施用氮肥多、黏土等造成的树体生理失调发生在果实、皮孔部位流胶(图1)。

图1 溢出淡黄色半透明黏性树胶

侵染性流胶病 是由葡萄座腔菌和桃囊孢菌侵染所致。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从皮孔或伤口侵入,以后可反复侵染。 核果类果树如桃、樱桃流胶病发生多的原因 (1)寄生性真菌及细菌的危害。 (2)虫害、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以及冻害、霜害、冰雹、日灼等。 (3)接穗不良及使用不亲和的砧木。 (4)果园干旱或渍水。 (5)土壤过于黏重以及酸碱性大。 (6)施肥不当,生长期修剪过度及重整枝,栽植过深。 二病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非侵染性流胶病 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上,严重时小枝也可发病危害果实。初期病部稍肿胀,后分泌半透明、柔软的树胶,雨后流胶重,随后与空气接触变为褐色,成为晶莹柔软的胶块,干燥后变为红褐色或茶褐色的坚硬胶块(图2),随着时间推移,流胶数量增加,病

部皮层变成粗状突起斑块(雨淋部分严重,背面较轻),随后木质部逐渐变成褐黄腐朽色(但无病原物产生)。致使树势越来越弱,防治不力逐渐死亡。老树发病重,幼树发病轻。 图2 胶冻状病斑干燥后成茶褐色坚硬胶块 侵染性流胶病 主要危害枝干,亦侵染果实,病菌侵入当年生新梢,以新梢皮孔为中心,形成瘤状突起病斑,但不流胶。次年5月瘤皮开裂溢出胶液,为无色半透明黏状物质,后变成茶褐色硬块。病斑凹陷成圆形或不规则斑块,其上散生小黑点。多年生枝染病,产生水孢状隆起,病部均可渗出褐色胶液,导致枝干溃烂甚至枯死。果实染病,起初点状发生流胶,后变为褐色腐烂,其上密生小粒,潮

樱桃主要病虫害防治

樱桃主要病虫害防治 樱桃褐腐病 主要为害花和果实,引起花腐和果腐,发病初期,花器渐变褐色,直至干枯;后期病部形成一层灰褐色粉状物,从落花后10天幼果开始发病,果面上形成浅褐色小斑点,逐渐推广为黑褐色病斑,幼果不软腐,成熟果发病,初期在果面产生浅褐色小斑点,迅速推广,引起全果软腐。 防治措施:1)清洁果园,将落叶、落果清扫烧毁;2)合理修剪,使树冠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3)发芽前喷1次3~5度石硫合剂;4)生长季每隔10~15天喷1次药,共喷4~6次,药剂可用1:2:240倍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50%克菌丹500倍液。 樱桃流胶病 主要为害樱桃主干和主枝,一般从春季树液流动时开始发生,初期枝干的枝杈处或伤口肿胀,流出黄白色半透明的粘质物,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发病原因一是有枝干病害、虫害、冻害、机械伤造成的伤口引起流胶,二是由于修剪过度、施肥不当、水分过多、土壤理化性状不良等,导致树体生理代谢失调而引起流胶。 防治措施:1)增施有机肥,健壮树势,防止旱、涝、冻害;2)搞好病虫害防治,避免造成过多伤口;3)冬剪最好在树液流动前进行,夏季尽量减少较大的剪锯口;4)发现流胶病,要及时刮除,然后涂药保护。常用药剂有50%退菌特1份、50%悬浮硫5份加水调成混合液,以及用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1份、食盐2份、植物油0.3份加水调成混合液。 樱桃叶斑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叶脉间产生紫色或褐色的坏死斑点,同时在斑点的背面形成粉红色霉状物,后期随着斑点的扩大,数斑联合使叶片大部分枯死。有时叶片也形成穿孔现象,造成叶片早期脱落,叶片一般5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2)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3)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4)谢花后至采果前,喷1~2次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600倍液,大生M-45800倍液等,每隔10~14天喷1次。 樱桃瘿瘤蚜 一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樱桃幼枝上越冬,春季萌芽时卵孵化成干母,干母在3月底在叶端部侧缘形成花生壳状伪虫瘿,并在瘿内发育、为害和繁殖,被害叶背凹陷,叶面突起

大樱桃流胶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用药建议

近几年,随着大樱桃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流胶病也随之呈上升趋势发生。它不仅能造成树势衰弱,而且降低果品产量与质量,严重时死枝毁树,减产绝收。为促进大樱桃种植业的持续发展,就其流胶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与同行交流。 1存在问题 1.1致病原因认识片面 多年来,人们对大樱桃流胶的致病原因始终认为是由伤口(虫伤、冻伤、灼伤、机械伤等)诱发或生理失衡造成的,根本没有认识到还有细菌侵染而流胶。因而在防治措施上也多从预防伤口和调节生理平衡这两方面入手,没有对细菌进行防治,导致治疗效果始终不理想。这可能是该病长期久治不愈的一个主要原因。 1.2防治时间滞后 流胶病主要是由两种细菌(丁香假单胞菌、核果树细菌性溃疡病菌)侵染引起。这两种细菌喜欢冷凉气候,6 ℃的低温即可侵染,12~21 ℃为侵染盛期。一般在晚秋和冬季开始侵染,早春就形成溃疡组织。也就是说,当发现枝干有流胶时,病菌早已侵入树体内。目前,大多数果农是在发现已经流胶时才开始用药治疗,根本没有在晚秋落叶后进行喷药防治。这种用药在发病之后的做法,即使喷布的药剂再多、浓度再高,也无济于事。 1.3选择药剂错位 众所周知,铜制剂与农用链霉素是治疗细菌性病害的最佳有效药剂。既然大樱桃流胶病是由两种细菌侵染引起,那么,理所当然的应该使用铜制剂或农用链霉素进行防治。但生产中,大多数果农是单纯通过防治虫害、减少伤口、排水防涝、刮除胶块等方法来防治流胶病,很少喷药防治。即使用药,也是在刮除胶块后涂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福美砷等防治真菌性病害的药剂。因此,不能有效地杀灭从各种伤口、气孔、皮孔等部位侵入体内的细菌。药不对病,很难收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2用药建议 根据大樱桃流胶病的发生特点,在抓好科学选址建园、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和防止造成伤口的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喷药防治。在这方面建议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抓住关键时期,二是使用有效药剂。 2.1抓住关键时期 防治大樱桃流胶病要重点抓好细菌的越冬阶段和细菌散布、传播阶段这两个关键时期,将病菌最大限度地控制或消灭在大量繁殖侵染之前,以降低繁殖系数,达到逐步消灭之目的。 越冬阶段指从落叶后到结冰前(11月底前)。大樱桃落叶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其气温保持在10~15 ℃,这一温度正适合病菌的侵染(6 ℃即可侵染)。同时,叶片脱落后留下的叶痕、枝干上的皮孔及蚜虫、介壳虫等危害造成的伤口都是病菌入侵的通道。抓紧这一时段进行喷药,保护好这些易侵组织部位是防止或减少流胶病的重要措施。另外,此时树冠叶片

桃树流胶病综合防治措施

桃树流胶病综合防治措施 流胶病又称疵皮病、瘤皮病、树脂病,是桃树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按照病因可分为生理性流胶和真菌性流胶。该病害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发病率一般在30%-40%之间,尤其以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发病最为严重,管理粗放和重茬园区发病率可达90%以上。该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及主枝上,造成树势衰弱,果品质量下降,重病者可引起枯枝死树,严重威胁着桃农的经济效益。 一、症状 病原菌不仅可以侵染枝干,还可侵染果实。由于新稍抵抗力较弱,一般病菌最先侵染新稍,发病初期树梢肿胀,最后形成直径1-4mm的瘤状突起物,但不流胶,翌年5月,病部由凸起变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斑块,病斑瘤皮开裂溢出胶状液体,为无色透明黏状物,后风干变为茶褐色硬块,随着流胶增加,病部组织变褐腐朽,树势变弱甚至死亡。 病原菌侵染果实时首先在果核胚内形成流胶,慢慢向外发展溢出果面,不断消耗果实营养物质,直至果实停止生长,最后脱落。 二、发病原因 生理性流胶一般是由恶劣环境或管理不当造成,如久旱逢雨、日灼、冻伤、施肥不当、重茬连作、机械损伤、虫伤、留果量过大等。 病理性流胶则是由于真菌侵染树体发生病变导致,造成流胶病的真菌主要是子囊菌亚门的葡萄座腔菌,气温高于15℃时病部开始流胶,25-35℃为最适发病期,温度低于4℃或高于40℃病原菌停止侵染,下雨有利于病菌的扩散,此外,该病原菌在弱酸或弱碱性下均能生长。 三、发病规律 真菌性流胶一般潜伏于被害枝干病组织中进行越冬,3月下旬到4月中旬散生分生孢子,随风雨进行传播,通过伤口、皮孔及侧芽侵入桃树体内,全年有两个高发期,分别为5月上旬到6月上旬和8月上旬到9月上旬,最初为直生枝基部和枝干分叉处开始流胶,之后逐渐开始蔓延,雨后发病情况会有所加剧。 四、防治措施 1.园区建设前期的园地、砧木与品种选择

怎样防治李子树流胶病

怎样防治李子树流胶病 李子树流胶病为非侵染性病害,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在树干的树皮或其他伤口裂缝处,流出半透明乳白柔软的树胶,尤其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经过一段时间后,树胶呈块状,与空气接触后变成黄褐色,很粘,能拉出胶丝,待干燥后呈很坚硬的黄褐色胶块。被害部稍肿胀,其下皮层、木质部腐烂呈褐色,并常被腐生菌所侵染,造成树势衰弱,叶小而黄,严重时枝干枯死。 防治方法:一是为了防止流胶病的发生,应以增强树势为中心,加强果园排水,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酸性土壤要适当增施石灰或过磷酸钙;二是及时防治枝干病虫害,减少病虫伤;三是刮除流胶部位,然后涂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四是化学防治,在5-6月可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每次间隔15天,连防2~3次。

眉山市双双凤凰李水果种植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坐落于人杰地灵的四川眉山市修文镇。本公司由凤凰李农技师李双均创立,专业经营凤凰李苗和凤凰李成果批发。 目前凤凰李这一品种刚刚起步,市场需求量大,货源供不应求,而种植面积太少。我公司拥有完善且成熟的种植技术,向种植户提供优质种苗以及完善的栽培技术和销售渠道,从种苗提供到培育到水果销售,可以让种植户享受便捷的服务。 双双凤凰李由农技师李双均协同数位农科所专家共同创新、培育,历时10年而成的优质新品种,因生长旺盛树梢嫩枝紫红,状如凤尾而得名。凤凰李成熟早,果皮紫红,肉质香脆嫩,离核化渣,果气浓郁,糖度可达16%,香甜适口老幼皆宜,一经上市就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西藏等各大城市热卖,公斤售价曾达到100元以上。

如何防治流胶病

流胶病-病害类型:真菌性病害 主要寄主:红叶李、桃树等 危害部位:枝、干 传播载体:伤口、病苗、病残体、昆虫、林事操作、风雨 症状特征-流胶病是桃、杏、李、大樱桃等最重要的枝干病害,一般从发病原因上看主要分为生理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两种: 1、生理性流胶: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雨后树胶与空气接触变成茶褐色硬质琥珀状胶块,被腐生菌侵染后病部变褐腐烂,致使树势越来越弱,严重者造成死树,雨季发病重,大龄树发病重,幼龄树发病轻。 2、侵染性流胶:主要为害枝干。病菌侵染当年生枝条,多从伤口和侧芽处入侵,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瘤状突起,当年不流胶,具有潜伏侵染特征,次年瘤皮开裂溢出胶液,发病后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圆形的小黑点,1年有2次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这是与生理性流胶的最大区别。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被害枝、干部或病残体上越冬,翌春3~4月间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枝、干皮孔侵入造成新的侵染。当日气温达到15℃左右时病部即开始渗出胶液,随气温上升至24℃-35℃,相对湿度85%-90%时流胶点和流出的胶液量均增多。每年4月上旬至5月期间以及9月下旬为病害发生高峰。至10月底,病害逐渐停止蔓延。该病对小树和大树均有危害。

一般土壤瘠薄、土壤过湿、过分干旱,肥水不足,栽培技术不规范,或其它病虫害严重等都易诱发该病的发生,感染该病的植株又会导致植株抗性降低,易造成死亡。 发生流胶病的原因分析: 1、移栽时根系伤口多、根盘留的太小、根系留的太短、树体伤口多易发病,树势衰弱易发病。受低温冻害的发病重。 2、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栽植过深易发病,过分干旱时发病重。如果深秋季节温暖、干旱,病害加重发生,直至死亡。 3、新移栽植株,长途调运,在途时间长,苗木失水过多易发病。那如何从根源防治流胶病呢?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桃树的抗病能力。 对病树多施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中后期控制氮肥。合理修剪,合理负载,协调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保持稳定的树势。雨季做好排水,降低湿度。适时修剪,改善透风透光条件,同时防治好其它病虫,特别是桃树的枝干害虫,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 2、消灭越冬菌源。 在最冷的12月份至1月份进行清园消毒,刮除流胶硬块及其下部的腐烂皮层及木质,集中起来烧毁,然后喷杀菌剂,树干伤口涂抹愈伤膏,消灭越冬菌源、虫卵。 化学防治: 1.剔除病灶后,推荐使用格润智涂原液涂抹病害处。5-7天涂抹一次,

大樱桃流胶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大樱桃流胶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近几年,新安县大力发展樱桃产业,通过品种改良、文化牵线、电商促销等措施,让樱桃树成为“摇钱树”。目前,全县已挂果的3 万多亩樱桃,每年可为当地农户增加近6 亿元的收入。在新安樱桃红火的背后,管理不善,各种病害也逐渐报漏出来,其中流胶病最为普遍。流胶病又称树脂病,是大樱桃的重要枝干病害之一,主干、主枝和侧枝均有发生,严重时树体枯萎死亡。经过几年试验,采取综合防治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或者消除发病率。 一、流胶病发病时期流胶病在大樱桃整个生长季均有发生,发病高 峰期一般在 5—9月。从春季树液流动就开始流胶,6月上旬以后发病逐渐加重,雨季发病最重。 二、流胶病症状表现 大樱桃流胶病多发生于枝干伤口、主干和主枝分杈处,发病初期病部略膨胀,逐渐渗出柔软、半透明状黄色树胶,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褐色至茶褐色,干燥后成硬块。严重时树皮开裂,皮层和木质部变褐坏死,影响树体养分正常输送,导致树势衰弱、叶片变黄、花芽分化不良。树体流胶后病部稍肿,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易于感染其他病害,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干枯死亡。 三、流胶病发生原因 1.管理方面

大樱桃园建在土壤质地黏重地块,园地通风透光不良、排水不畅,土壤酸性过强,与桃、李等核果类果树连作等,均可导致树体生长障碍,造成树势衰弱,诱发流胶病。 2. 树体损伤易造成树皮死亡的冻害、日灼伤,以及虫害、雹害、机械损伤,还有修剪过重、拉枝绳解除不彻底等造成的物理伤害均可诱发流胶病。 3. 砧穗不亲合 某些砧木嫁接的大樱桃砧穗亲合力差,树体长势弱,容易发生流胶病。 4. 病虫发生重 由根部病害(如根癌病、根腐病)、大樱桃褐斑病等引起的早期落叶,会造成树势衰弱,从而诱发流胶病。大樱桃细菌性穿孔病?l 生严重时,叶部病害侵染枝干,引起水渍状坏死斑,随着坏死斑的扩大和深入即产生流胶,枝干病斑是第2 年叶部病害的主要侵染源。 5.其它原因 干腐病、腐烂病诱发。 四、综合防治措施 1.科学选址建园。选择排灌方便、雨季不积水、地下水位低、 土壤肥沃疏松、保水性较好的沙质壤土地块建园。不在土质黏重,前茬是桃、李等核果类果树的地块建园。若要在土质黏重、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块建园,必须起垄栽植。同时要选择砧穗亲合力好、无病虫害的健壮苗木定植。 2.加强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钙肥,中后期控制氮肥用量;注重果园土壤改良;做好灌溉和排涝工作;及时防

樱桃流胶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樱桃流胶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樱桃流胶病是樱桃生产中遇到的重要病害,它分为干腐型和溃疡型两种,是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枝干病害。该病发病范围广、危害大,不少果区的发病率高达60%~75%,感病树轻者树势衰落、落叶及果实发育畸形,影响产量和质量;重者整枝甚至整株死亡,损失惨重。 影响流胶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温度和湿度。流胶病发病的轻重与温、湿度有密切的关系,春季随着温度的上升和雨季的来临,开始发病,且病情日趋严重,在降雨期间发病较重,特别是在连续阴雨的天气,病部渗出大量的胶液,随着气

温的降低和降雨量的减少,病情发展缓慢,逐渐减轻和停止。流胶病有两个发病高峰:5月中旬至6月下旬左右,8月上旬至9月下旬。 (2)土壤条件。果园的土壤营养条件与流胶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养分均衡的果园,极少发生流胶病;如土壤营养不均衡、土壤黏重、透气性差的果园,发病较高。 (3)砧木和品种。不同砧木对樱桃枝条、根系、坐果都有重要的影响。大田调查表明:大青叶嫁接的枝条易旺长、根系差、易感病;zy-1砧樱桃生长中庸,树势中庸,感病较轻;吉赛拉砧表现矮化,枝条发育充实,尤其是吉赛拉砧对细菌性致病菌有抗性;考特砧根系发达,生长较健壮,二者嫁接的树发病很少。红灯、那翁流胶病较严重,而先锋、萨米特流胶病较轻。因此在建园时和嫁接时要考虑最佳的砧木和优良品种。

(4)树体伤口。危害枝干的吉丁虫、红颈天牛、桑白蚧等造成的伤口,是流胶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霜害、冻害、日灼伤、机械损伤也为致病菌的侵入制造了便利条件,加重了流胶病的发生发展。 (5)根系病害。如果大樱桃根系出现根癌病、根朽病、根腐病或因积水引起根系衰弱,易产生流胶病。导致树体生理代谢能力降低,抗病力弱,树体易感病组织增多,致病菌侵入机会多,流胶病发生严重。 (6)栽培管理条件。生长期修剪过度及重整枝,结果过度,施肥不足或不平衡,导致土壤板结,树体根际透气性差;浇水过多

溃腐灵、靓果安对果树流胶病防治经验总结

溃腐灵、靓果安对果树流胶病防治经验总结 病害图片 近年来,流胶病已成了桃、杏、李、大樱桃等果树重要的枝干病害,严重影响了果树的产量和品质,严重甚至造成死树。 流胶病从发病原因上看主要分为生理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两种。生理性流胶主要是由于霜害、冻害、病虫害、雹害、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重、结果过多、土质粘重或土壤酸度过高等原因引起。多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雨后树胶与空气接触变成茶褐色硬质琥珀状胶块,被腐生菌侵染后病部变褐腐烂,致使树势越来越弱,严重者造成死树,雨季发病重,大龄树发病重,幼龄树发病轻。侵染性流胶病主要为害枝干。病菌侵染当年生枝条,多从伤口和侧芽处入侵,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瘤状突起,当年不流胶,具有潜伏侵染特征,次年瘤皮开裂溢出胶液,发病后期病部表面生出大量梭形或圆形的小黑点,1年有2次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这是与生理性流胶的最大区别。 针对以上发病规律,我公司自2010年在山东(烟台、临沂、青岛、潍坊)及辽宁等地进行了桃树和大樱桃的综合防治,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功的案例,并制作了相关的视频,得到了种植业和商家及专家的高度认可,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一、涂刷防治 1、树液萌动前后,及时涂抹治疗 理论上讲,上年已发生流胶现象的树体当年在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条件下,必然连续发生,应及早采取涂刷防治措施,凡是春季树液萌动前后 采取涂刷措施并涂刷到位的(详见:流胶病防治方案)患病部位能够得到 及时愈合,待流胶病高发期时(夏季7、8、9月,雨水量大、植株营养生 长和生殖生长并存时,植株免疫力差)原患病部位不再复发,如易感病大 樱桃及桃树品种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2、夏季高发时节涂抹治疗 众多农户在夏季流胶高发季节使用《溃腐灵》涂抹,此时,用刀划伤患病部位,刮除流胶时,易于增加树体伤口,导致流胶点增多,流胶量更大,如不划伤、不刮除,则药液不能有效渗入株体,发挥药效,难以达到防病 治病的效果。实际情况是:不易感病的桃树品种夏季发现流胶时才采用刮 除涂抹方法能达到预期效果;而易感病的桃树品种及绝大多数樱桃品种则 在夏季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修剪时锯口、剪口及其它大的伤口,及时涂抹药液,有利于伤口愈合,进而减少病菌侵染,杜绝生理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的发生。具体案例 详见网站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a58895124.html,/show_jsfw.asp?d_id=770&classid=68。 二、高浓度枝干喷雾,关键时期重点防治 如前所述,侵染性流胶病具有较长时间的潜伏特征,夏季显症但是侵染在前,因此公司推广方案为:高浓度枝干喷雾,有利于在病原接触株体尚 未大量繁殖并显症前,营养株体,修复伤口,杀灭病原,起到防治未病的 作用。 该方案对于生理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叠加的病害,亦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体做法是在春季树叶萌动前后,使用《溃腐灵》与牛奶复配喷于主干及 枝条,有的采用30倍液,有的采用100倍液,均有防治效果,具体视往年病情而定。用药量并不大,能够有效用于防治流胶病,该方案适宜于高感 病品种如设施樱桃、桃树。防病成本每亩在50元内,而相对设施果树收益微乎其微。

雪松流胶病

十一、树木“流胶病” 雪松流胶病 桃树流胶病 主要危害:雪松、桃树、樱花、樱桃等 树木流胶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非传染性)病害。同时,也是树木被其它原因损伤后,继发的一种“次生性”病害。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危害多种园林树木和果树,黄河中下游地区每年4-10月均可发病。 导致树木流胶的因素很多,有自然因素,气候因素、物理(机械)因素、化学因素、人为因素、病虫因素等。 如:早春低温冻害,盛夏或严冬日灼,突发性霜害、雹害,水分过多或不足(积水盐渍或干旱,尤其是长期干旱后突降暴雨),栽植过深,修剪过度,蛀虫钻蛀侵蚀,腐烂病侵染,药物伤害,土壤粘重、板结或碱性、酸性过重,树干受伤(人为割裂、砸钉、机械碰伤、牲畜啃咬等)。

树木流胶现象以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最严重,每年3、4月和8、9月为其发病高峰。老树、弱树、幼树易于发生,折断树枝、剥裂树皮、长期贫瘠缺肥都易引发树木流胶。但无论什么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它因素先期对树木造成伤害,形成未曾愈合的伤口、裂缝、洞孔,然后才会流胶。 树胶的产生及防治: 树木流出的胶发生于植株幼嫩木质部。其病理机制和产生过程是:树木受损伤刺激形成层停止增生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而向与枝干生长方向垂直的横向增生许多大型厚壁细胞,其内含充满堆集细微颗粒的淀粉,随着厚壁细胞不断增大,细胞壁中出现裂缝,与细胞膜平行,裂缝逐渐增多,细胞壁逐渐脱落,聚集数量增多,其胞间物质变得很厚,并与细胞内的淀粉同时液化,胶质物堆积在枝干组织中形成胶囊,由于厚壁细胞增生、细胞壁液化、淀粉溶解3种作用同时进行,胶质亦继续产生,最后从皮缝和伤口向外溢出。受害植株无论是大径级的树干,或是小径级的枝条,各个部位的伤口,缝隙均可流胶。流出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氧化变为晶莹透明韧性极强的胶滴、胶块、胶球,状如琥珀,有的是呈酱红色(如桃树、樱花、樱桃)有的呈土黄色或绿黄色(如合欢)有的呈棕褐色(如香椿树、臭椿树)。树木少量的流胶对植株生长影响不大,有时还是一种“保护性”反应,能将蛀虫闷死在胶块中(如合欢吉丁虫),有时能阻滞伤口腐烂组织扩大。但多数情况下,流胶是一种“自残”行为,淀粉——糖营养物质大量的不断流失,削弱树势,进而引发其它病虫害,轻则枯枝,重则死树。 防治方法: 1.加强树木水肥管理,注意增施有机肥,增强生长势,提高抗逆

流胶的防治方法病

桃树流胶病分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种类型:桃树非侵染性流胶病为生理性病害,发病症状与前者类似,其发病原因:冻害、病虫害、雹灾、冬剪过重,机械伤口多且大都会引起生理性流胶病发生。此外结果过多,树势衰弱,亦会诱发生理性流胶病发生。 引起桃树流胶的病因,以往一直被误认为是生理病害起主要因素,因而防治很不理想。研究确认,桃流胶系由真菌侵染引起,即由葡萄座腔菌和桃囊孢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侵染所致。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树干、树枝的染病组织中越冬,第二年在桃花萌芽前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并且从伤口或皮孔侵入,以后可再侵入。 4月28号一位来自山东省济宁市的用户桃园提问:三年桃树流胶,这个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能不能防止它病情扩散。现在果树有桃子(一元硬币大小)能不能打这个药。用多少量喷雾能起到效果。 山东省济宁市农管家用户提供 农管家APP在线专家给出以下解答: 卢芃源(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南林业大学):刮去患处,涂抹乙蒜素。 冯涛(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农技站):流胶病建议刮开病患处,用辛菌胺醋酸盐,咪鲜胺锰盐,溴菌腈,等涂抹腐烂病患处防治。 吕兰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农业局):建议70%甲基硫菌灵800液,配合80%乙蒜素乳油1500倍液,喷施防治桃树流胶病危害,效果很

好。 服务三农(甘肃省武威县):流胶病侵染是树势弱、受到冻害、病虫害侵染造成伤口引起的问题,除了增施腐熟农家肥加生物菌肥外、及时预防冻害、刮除翘皮、刮开病部用辛菌胺或者多菌灵或者甲基硫菌灵或者护树将军涂抹防治也是关键。 刘涛(山东聊城市聊城市高唐县擅长植保技术):刮除病部,用戊唑醇或福美胂+乙蒜素+腐殖酸类叶面肥涂干。 郭欣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流胶病,先将胶状物刮除干净后,用辛菌胺乙酸盐加萘乙酸,多宁,溴菌腈,多腐康,乙蒜素,辛菌胺,果康宝等涂抹树干伤口。 刘锐珍(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建议刮去涂铜制剂。 吴崇德(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山西奥赛诺科技有限安公司盐湖区销售分公司):那个药对流胶病效果甚微!流胶病得总合防治才会有效!地下增加微生物有机质肥,树根部用80%多菌灵+白乳胶涂抹树杆一尺,叶片喷施20%叶枯唑与辛菌胺醋酸盐交替使用。 农管家知识大讲堂——桃树流胶病 侵染性流胶病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枝、干,也可侵害果实。 一、枝干。有皮孔流胶和伤口流胶2种类型。皮孔流胶初期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稍隆起的疤斑;随后疤斑逐渐扩大和隆起,大小不等(直径5~13mm,高4~10mm );最后疤斑破裂,一般从疤斑中央溢出

樱桃园中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樱桃园中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樱桃园常见的主要病害有流胶病、根癌病、细菌性穿孔病、褐斑穿孔病、褐腐病、黑斑病等;主要害虫有桑白蚧、梨小食心虫、果蝇、桃小叶蝉、刺蛾、绿盲蝽、潜叶蛾、红颈天牛、叶螨等;近些年生理失调病症发生较多,畸形果率增高;病毒病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到果品的产量及质量。现将樱桃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流胶病:发病症状常见于主干和主枝,有时小枝也可发病。一般表现为病部肿胀,流出半透明的黄色树胶,逐渐变为红褐色,干燥后变为茶褐色硬质胶块。病部的皮层及木质部易受真菌侵染,皮层变褐、腐烂。树势逐渐衰弱,严重时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果实发病时,果肉分泌黄色胶质溢出果面,病部硬化,严重时龟裂。

樱桃主干流胶病症状 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少施氮肥,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抗病能力;保证排水通畅,防止湿度过大。勤剪枝,回缩修剪留桩;及时处理发病枝条,配合药物喷治。药剂防治在病部涂抹25%戊唑醇水乳剂500倍、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杀菌剂。

根癌病: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根颈部,也可发生于侧根上;危害部位常形成大小不一、球形或扁球形的瘤体。树体感病后,幼树生长发育缓慢,植株矮小,严重时树体早衰;成龄树出现树势衰弱,落花落果,树体枯萎死亡。 根癌病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增加土壤透气性,增强树体抗病性;避免伤害根颈部造成伤口,增加感染概率;及时消灭地下害虫;育苗时注意消毒。苗木栽植前,用K84生物杀菌剂浸根消毒3~5分钟;发现病株后要彻底清除癌瘤,并及时清理、烧毁,用1%硫酸铜液或K84药液涂抹伤口,并在根系周围浇灌1%硫酸铜液、农用链霉素或K84药液;死树及时拔除,用生石灰或1%硫酸铜液消毒土壤。 细菌性穿孔病: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新梢和叶片,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渍状斑点,后变为紫褐色至黑色病斑,病斑脱落形成穿孔。枝梢感病后,形成暗褐色水渍状小疱疹,后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皮层溃疡、开裂,严重时可造成枝梢死亡。 樱桃细菌性穿孔病圆形病斑周围淡黄色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