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数学认识更大的数练习试题

部编版小学数学认识更大的数练习试题
部编版小学数学认识更大的数练习试题

认识更大的数

班级:姓名:

1.10个一千是();一万里面有()个千;10个十万是(),()个一千是十万。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四位是(),计数单位是()。3.和亿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和()。

4.15400800是一个()位数,最高位在(),比它多十万的数是(),比它少一百万的数是(),和它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在162的末尾添()个0,这个数就成了一千六百二十万。

6.一个九位数由三个3和六个0组成,这个九位数最大是(),最小是()。

7.读数

880008读作:800008 读作:

808008读作:808080读作:

8008008读作:880008000080读作:

8.从小到大排序

五十二万5200000 502000 52000 五百万零二十

6983000 六千七百万700万6938000 六百八十九万三千606060 666000 660060 606006

300300 3030000 3000030 3000003

9.求近似数

465000≈()万348880000≈()亿23950≈()百9900≈()万1299900000≈()亿120953≈()千8088800≈()万99888000≈()亿199200056≈()亿10.按要求用3个0和3个3来写数

(1)一个零也不读的六位数:()、()

(2)只读一个零的六位数:()、()、()、()

(3)要读两个零的六位数:()

11.比大小

10100○9999 2400000○2399999 1000000000○999999999

4040407○704070 31万○399999 22亿○1900000000

3900002○390万90000○99901 5130000○51万

12.□里可以填哪些数?

82□524≈83万□可以填();5□1678200≈5亿□可以填()

6□997260≈7000万□可以填();19□650≈19万□可以填()

99□365≈100万□可以填();9□340 ≈10万□可以填()

13.古时候的人们通常用的计数方法是()、()、()现在我们用的数字是()数字,计数方法是()计数法。

14.一个数四舍五入后是20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5.6060000的最高位是()位,左边的“6”表示6个(),它是右边的“6”的()倍。

16.选择题:

(1)4亿里面有() A.10个一万 B.40个一千万 C.40个一百(2)下面各数中,最接近10万的数是()

A.101000

B.99999

C.100100

(3)一个七位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是400万,这个数可能是()

A.4005000

B.3995000

C.4009999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期末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试卷 1、填空: ⑴太阳的直径约一百三十九万二千千米,写作( )千米,写成以“万”作单位 的数是( )万千米。 ⑵1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3.5吨=( )千克 ⑶() 8=2:5=( )÷60=( )% ⑷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8段,每段是绳长的( ),每段长( )米。 ⑸在51、0.16和6 1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⑹把3.07扩大( )倍是3070,把38缩小1000倍是( )。 ⑺把0.5:3 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比值是( )。 ⑻比a 的3倍多1.8的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 ),当a=2.4时,这个式子的 值是( )。 ⑼甲乙两地相距26千米,在地图上的距离是5.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⑽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比圆柱少( )。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的“√”,错的打“×”) 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与高成反比例。 ( ) ⑵一个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就一定是合数。 ( ) ⑶六年级同学春季植树91棵,其中9棵没活,成活率是91%。 ( ) ⑷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 ( ) ⑸正方体的棱长扩大4倍,表面积就扩大16倍。 ( ) 3、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a c 是一个最简分数,a 和c 一定是( ) A 、质数 B 、合数 C 、互质数 ⑵下面的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132 B 、2117 C 、16 5 ⑶20XX 年上半年有( )天 A 、181 B 、182 C 、183 ⑷用一张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纸,剪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 A 、3.14 B 、12.56 C 、6.28 ⑸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小学教师数学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数学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 )、(持续 )、(和谐发展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 )、(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部编版二下我爱阅读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10个生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积累词汇,体会词语的意思,学会在句子中使用合适的字词。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汉字结构的不同,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4.积累《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古诗。 5.阅读《笋芽儿》,能绘声绘色地描述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训练倾听的注意力,能听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识10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 3.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学会在句子中正确的使用。 4.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学会正确书写汉字。 5.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学前准备】 制作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一、识字加油站 1.谈话引入:去公园游览时,在公园入口处一般会有什么? 2.出示生字词卡片,老师带读。 亭、咨、询、剧、管、理、宝、塔、餐、厅 湖心亭咨询处管理处宝塔餐厅露天剧场 3.教师引导:如何看导览图。 4.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相指读,开火车读。 5.老师指名读,检查认字情况。

6.根据导览图说说你想去那个地方游玩?怎么走? 二、字词句运用 1.字词运用。 (1)老师出示春景图,让学生说说在春天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细长的柳条…… 暖暖的阳光让我感到春天来了…… (2)课件展示词语,让学生补充合适的词语。 (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碧绿)的田野 (和煦)的微风(细长)的柳条(嫩绿)的草坪 (3)让学生自由讨论春景。 2.词句运用 (1)教师引导:用相应的语气读出句子表达情感。 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种子 ..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种子睡在哪里? 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 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 种子睡在松软的 ...泥土里。 根据老师导读,体会重音不同,所表达的重点不同。 (2)让学生体会重音的作用。 重音不受语法制约,它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在句子中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强调重音的作用在于揭示语言的内在含义。由于表达目的不同,强调重音就会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所揭示的含义也就不相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 三、书写提示 1.学生观察生字。 (1)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找出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的特点。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生字。 2.指导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理论知识考试题

一、《数学课程标准》知识填空 1、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强调学习的与_。 2、___________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 3、“课程”一般是指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教学科目及其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总和。 4、小学数学课程应培养学生具有计算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6在各个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以及 与的能力。 7要初步培养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8新课程中的数学评价,要建立()多元,()多样的评价体系。 二、判断 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2、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4、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5、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6、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选择题

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2、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 知识的现状 3、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课程,自小学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课时。() A、必修33 B、必修11 C、选修33 D、选修34 4、“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5、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 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四、简答题 1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这里,“关注人”的含义是什么?

小学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兰陵小学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数据概况。 1、本次期末考试质量情况如下: 二、卷面分析。 1、命题指导思想:遵循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和配套练习,面向全体学生。 2、各年级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广,题型多样,题量合理,难易适当。低年级图文结合的题目较多,具有趣味性,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中、高年级注重学生智力、能力的差异性。因此,试卷既考查了学生对本年段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灵活应用数学的能力。 3、各年级的试卷内容主要突出有几个特点:①基本概念部分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概念、性质是否正确理解,对公式、法则是否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②基本运算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则计算的

意义、法则、定律、性质和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③统计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④图形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应用公式计算等能力。⑤解决问题的策略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认真读题审题;能否通过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假设等思维方法,剖析数量关系,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能否进行多向思维、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等能力。 三、主要成绩。 1、通过一学期来数学教师的努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基本概念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并能应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进行解答问题。 3、计算基本功较扎实,计算能力较强。绝大部分学生能应用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依据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竖式笔算、简便计算、估算和解方程。 4、统计意识强,统计能力较高。能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整理,正确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表,解答跟统计有关的问题。 5、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掌握较好,操作比较规范。 6、有关图形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高。能应用所学知识作图,能估量物体的高度、长度和重量;能运用合适的方法求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7、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策略多样。①能根据各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方程中的等量关系,通过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思维方法,正确地进行解答。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③求异思维在平时的学习中得到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四、各年级具体情况。 一年级: 从卷面情况来看,学生较好地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且正确率达98.9,20以内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数的大小也掌握得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准确说出、画出钟面上的整点时间和大约几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析卷面情况,数的组成中20里面有2个十,掌握较好。20里面有20个一,部分学生还不够理解失分较多。对于找规律的题目还存在理解上的问题“有一堆木头,第一层有1根,第三层有()根,第()层有6根。想一想,第10层有()根,第()层和第()层合起来是10根。”前半题是观察图意,数木头根数,后半题是根据题意找规律有些学生找不到规律,思维不够活跃。对玩数字卡片这题型,平时练了许多教师自认为掌握得不错,但这题数字较多,任选两张相加,算出的得数最大是(),最小是()。有学生就不会做了。另外统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个数错的较多,分析原因,对斜着放的正方体没有空间观念,存在一定问题,以后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选择题。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③)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②)。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③自己创造教材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③)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 容中,不再单独出现(①)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 5、“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 数学活动水平的(①)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③)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 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 8、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②)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 9、“用数学”的含义是(②)。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 10、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④)。 ①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②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③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④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 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二、填空题 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

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态度)、( 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2、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 学习)的指标。 3、《新课程标准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 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4、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5、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 性)(层次性) (发展性)(开放性)。 6、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 导者)和合作者。 7、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 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我爱阅读》教案【市一等奖】

《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我爱阅读 教学目标:学生自由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童话故事的趣味性,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激发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将月亮的变化过程通过“做衣裳”的故事形象地展现出来,语言浅白,充满童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确定目标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猜一则谜语,好吗?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是什么?(月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月亮姑娘做衣裳》。齐读课题月亮为什么叫做姑娘呢?因为她和许多小姑娘一样也喜欢穿漂亮的衣裳!让我们把课题读得更美一点吧!你们猜猜月亮姑娘最终穿上了合身的衣裳吗? 二、自由读文,朗读体验 1、师:同学们快快打开课本,翻到101页,认真地读读课文。 2、交流收获。月亮姑娘最终穿上了合身的衣裳吗?谁来说说?那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了几次衣裳呢? 三、深入读文,引导探究 1、品读眉毛月图。现在我们一起来具体地学习课文,哪位同学愿意把第一自然段大声地朗读出来?

(1)我们知道月亮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呢?(夜晚) (课件出示细细的、弯弯的月亮)你们瞧,月亮姑娘出来了,她是什么样的?谁说说?(细细的,弯弯的) (2)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描述吗?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描述:月亮姑娘像眉毛。板书:眉毛(3)认识比喻句齐读句子:点出“像”,什么像什么?它们在哪些方面很像呢?(形状上:细细的,弯弯的) 在这句话中:把月亮比作小姑娘的眉毛,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比喻句。运用这种手法,就把月亮的形状描写得又形象又具体了。 (4)指导朗读你们觉得月亮姑娘美吗?谁能把月亮姑娘的美读出来?(5)师:这时,晚风凉凉的,月亮姑娘感到有点冷,她会怎么做?后来她想到了什么?这真是个好办法!那同学们,裁缝师傅第一次给月亮姑娘做衣裳是哪个自然段? 2、品读镰刀月图 (1)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并想一想:这一次,月亮姑娘穿上了合身的衣裳吗?月亮姑娘找裁缝师傅做衣裳,裁缝师傅是怎么做的?(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 (师:量体裁衣)衣裳在当时就做好了吗?(生:不是,是过了四天) (2)指名朗读月亮模样的句子瞧!过了四天,月亮姑娘来取衣裳了,她是什么模样的?(课件出示):弯弯的镰刀月图和月亮姑娘模样的句子。 (3)女生齐读句子比喻句,把月亮姑娘比作镰刀。(4)指导

最新最新小学数学教师入编考试试题资料

2015年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第二部分(教学运用能力)总分题号一二三小计一二小计 得分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60分) 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 数学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 2. “问题解决”的教学要增强学生与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乘法口诀有和两种,小学教材一般用后者,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4. 小学阶段“简易方程”的教学,以往《大纲》强调利用 解方程,现在《课标》提出利用解方程。 5. 在“上、下、前、后、左、右”中,和是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 6. 小学阶段所学的统计图主要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如果要表示连续量的变化,一般用统计图。 7. 在抛一枚质量均匀的硬币的实验中,统计出正面向上的次数占实验总次数的50.36%,这里的50.36%叫做“正面向上”这个事件发生的,在大量的重复实验中发现它在0.5左右摆动,这个0.5叫做“正面向上”这个事件发生的。 8. 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在中国古代叫做。 9. 《墨经》中提到“一中,同长也”,小学教材中符合这一特征的图形有 (写两种)。

10.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cm、4cm、5cm。一刀把这个长方体切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切面是一个长方形。切面最大是c㎡。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中)(10分,每题2分) 1. 小数乘法教学中最关键的是()。 A 相同数位对齐 B 小数乘法的意义 C 计算每个分步积 D 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2. 教学“圆的面积”时,渗透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是()。 A 分类 B 集合 C 极限 D 函数 3. “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中随机撒一大把豆子,计算豆子落在正方形的内切圆中的概率。”这个实验属于()。 A 古典概型 B 统计概型 C 几何概型 D 无法确定 4. 教学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时,渗透的是()。 A 交集思想 B 并集思想 C 差集思想 D 补集思想 5. 甲、乙、丙、丁四人进行了象棋比赛,并决出了一、二、三、四名。已知:(1)甲比乙的名次靠前;(2)丙、丁都爱踢足球;(3)第一、三名在这次比赛时才认识;(4)第二名不会骑自行车,也不爱踢足球;(5)乙、丁每天一起骑自行车上班。甲的名次是()。 A 第一名 B 第二名 C 第三名 D 第四名 三、解答题(30分,每题5分) 1. 在一条长800m的环形公路的两边安路灯,每隔25m安一盏。一共要安多少盏?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

天河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 命题者:四海小学郑志雄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广州到上海的铁路线约长2331()。 A、厘米B分米C、米D、千米 2、广州新电视塔是广州市目前最高的建筑,它比中信大厦高278米。中信大厦高322米,那么广州新电视塔高()米。 A、590 B、600 C、44 D、500 3、一本数学练习册是6元,50元最多能买()本。 A、9 B、6 C、8 D、44 4、一批重4吨的货物,运走了1500千克,还剩()千克。 A、3500 B、2500 C、5500 D、4500 5、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A、10 B、20 C、24 D、486、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小紅吃了,一共吃了(),还剩()。 A、B、C、D、 7、一个四边形,它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四边形是()。 A、平行四边形 B、长方形 C、正方形 D、三角形 8、电影院2:05开始播放《神奇的宇宙》,2:50播放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 A、0:45 B、45分 C、4:55 D、45小时 9、把一根绳子对折以后再对折,长度是原来的()。 A、B、C、D、 10、明天()会下雨,今天下午我()游遍全世界。 A、一定,可能 B、可能,不可能 C、不可能,不可能 D、可能,可能 二、填空题(第11,12,13题每空1分,第14-16题每题2分,共20分)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小时=()分 5吨=()千克 22厘米+18厘米=()分米 2千米-1800米=()米 8600千克=()吨( )千克 12、在里填上“<”、“>”、“=”。 22+0 22×0 74÷2 96÷3 3分 18秒 1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学数学教师考试试卷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和( 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 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 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 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 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 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 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 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 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数学教师考编真题复习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数学基本能力:基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以及数学学习中的表达、交流、与人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2.课堂观察表评价:是指根据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样、重视学生自我反思等原则设计具体指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评价方式。 3.庭辩式评课法是指改变以往评课中听课者评、授课者听的模式,让授课者在课后解说自己的教学思路,并针对听课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辩论,从而促进听课者和授课者之间交流的一种评课方式。 4.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教学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 5.体态语言评价:是指教师用体态来评价学生,诸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发自内心的无声评价在课堂中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6.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是教师自我或在他人指导、支持下,设计自我发展性目标、能动实践、主动接纳外部信息及自我调控发展过程的过程。 7.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旨在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不只是甄别和评比,注重过程,评价目标、内容、方法多元,在关注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体现评价过程的开放、平等、民主、协商等特点,以学生素质的全面高为最终目的的评价。 8.数学知识与技能评价 9.课后备课:指教师在上完课后或观摩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出现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最终形成较为成功的教案。 10.数学日记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学习数学的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记数学日记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形式来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11.档案袋评价又称为档案袋评价、成长档案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质的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评价不仅体现过程评价思想,同时体现学生自主评价,强调自我纵向比较,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12.综合比较法:综合比较法是指在评课过程中教师不是就课论课,也不是就一堂课进行评价,而是将几堂课放在一起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和评价,从而更清晰地看出每一节课的优缺点和特色所在。 13.数学思考评价通过课堂观察量表等手段,对学生思考的广度、深度、灵活度进行客观评价,促进学生思维水平提升。 14.教学后记: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针对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结合对课堂教学的观察,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小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即为教学后记 15.激励性作业评价: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的作业,不仅起到了点评学生作业的作用,还能启迪他们的思维、指点他们努力的方向等。 16.教师的“大气”教师的“大气”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那种大家风范,那种充满自信、运筹帷幄、不急不躁、不拘小节的教学素质,那种能够自觉跳出单纯传授知识范畴而站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来反思教学的功底和底蕴。 17.商榷性评语老师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时直接予以更正,有时则不是直接更正,而是给予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去更正。 18.延迟评价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即使优等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可以采取暂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如图,三角形中,∠1+∠2=80°,∠3的大小是______。 2.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 3.41,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3. 估算286÷4时,可以把286看作______,商大约是______。 4. 比较大小:2÷3÷(4÷5)÷(6÷7)______2÷[3÷(4÷5÷6)÷7](填“>”“<”或“=”) 5.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 米,宽是b 米,周长是______米,面积是______平方米。 6. 下面是两所小学为灾区捐款情况统计表。 两所学校四年级捐款最多的是______小学;光明小学五年级比六年级少捐款______元。 7. 在横线上填合适的单位。 位于长江下游的苏通大桥大约长8______。 小华的体重是32______。 小明家的住房面积是90______。 一张桌子高约70______。 8. 0.8里面有______个0.1 9. 某商场举办“迎五一”促销活动,一种巧克力买五盒送一盒。这种巧克力每盒 7.45元,周老师买了12盒,花了______元。 10. 动物园里有老虎和孔雀共45只,它们共有136只脚,其中老虎有______只,孔雀有______只 二、判断题。(共10分) 1. 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数。( ) 2. 4×(25×5)=25×4+5×4( ) 3. 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可以用列表法,也可以用假设法。( ) 4. 所有的假分数都大于1。( ) 5. 5.64与5.66之间的小数只有5.65。( ) 6. 当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角时,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 7. 25×4÷25×4与4×25÷4×25的计算结果都是1。( ) 8. 500050005000中从左数起,第二个“5”表示5个百万。( ) 9. a+a 可以写作ax2( ) 10. 小明身高10. 45米,他在平均水深为10. 2米的小河中游泳没有危险。( ) 三、选择题。(共20分)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考试试题 A课程标准部分(35分)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5分) 1、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7.在数学课标中,对总体目标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⑴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⑵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⑶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⑷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2、“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基本运算、简单的数量关系。 3、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4、简要说明第一学段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四、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五、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5、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方式,谈谈在哪些情况下适合进行小组学习

小学数学期末试卷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亲爱的同学: (70分钟完卷) 等级: 你好!为了解一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利于今后更快地进步,相信你能轻松、认真地作答。祝你考出好成绩! 一.计算:37% 1.直接填得数:5% 34 - 12 = 25÷26 = 310 + 25 = 1 - 49 + 59 = 78 + 58 = 0.23 = 2 - 23 = 1 - 0.32 =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5% 1112 + 58 + 38 + 112 5 - 37 - 47 25 × 20 + 3 5 × 20 3.用递等式计算:9% 56 - 14 + 13 2328 +( 1314 + 27 ) 7–( 34 - 2 5 ) 4.解方程:6% X + 29 = 79 2 X - 16 = 56 35 - X = 1 - 34 5.列式计算:6% ①从 79 里减去2个 16 的和, ②从 78 与 14 的差里减去一个数,得 25 。 差是多少? 这个数是多少? 6.计算下面长方体的总棱长、表面积和体积:6%

二.填空:30% ⑴ 1.5升 =( )立方分米 40 升 =( )毫升 25分 =( )时 ⑵ 2 49 = ( )9 = ( )27 15( ) = 35 = ( )15 3 = ( )3 = 6( ) ⑶ 下面各组数,在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的下面打“√”。 48和12 25和4 8和0.4 9和72 ( ) ( ) ( ) ( ) ⑷ 14和21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约数是( )。 ⑸ 60分解质因数是( )。 ⑹ 在1、2、8、9、11、25各数中,奇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2和合数( )组成互质数。 ⑺ 长方体有( )个面,有( )条棱,有( )个顶点。 ⑻ 有一个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骰子,得到合数 的可能性是 ( )( ) ,得到偶数的可能性是 ( ) ( ) 。 ⑼ 已知A 、B 、C 是三个不同的自然数,并且A + B + C = 11。 那么A ×B ×C 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 ⑽ 把全班54人平均分成6组,每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 ,每人占每组人数的( ) ( ) 。 ⑾ 下面是电视节目喜欢情况统计表(统计时每人只能选一种节目)。 电视节目喜欢情况统计表 2004年5月 请把上表统计完整。从调查统计表中可以看出: ① 喜欢( )节目的人最多,喜欢( )节目的人最少; ② 小学女生中喜欢( )节目的人最多,中学男生中不喜欢( )节目的人最多; ③ 参加调查的学生共有( )人,其中男生与女生相差( )人; ④ 你还从中了解到的信息有: 。

小学数学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

理论知识(20分) 一、综合知识(每小题1分,共12分) 1.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教育作为()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A.法制教育 B.重点教学 C.主要教学 D.法治教育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是()开始实施。 A.1992年3月14日 B.1992年2月29日 C.1995年3月18日 D.1995年3月14日 3. “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他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教育意义。”马卡连柯的这些话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 A.教书育人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为人师表 4.“活的教育学”指的是()的著作。 A.陶行知 B.苏霍姆林斯基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5.“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所含的内容。 A.培养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课程目标 6.()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A.练习法 B.参观法 C.并行法 D.实践法 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所学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属于()。 A.绝对性评价 B.相对性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①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②体罚学生,经教育后不改正的③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④无故旷工多次者,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的处分包括()。 ①警告、记过②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③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同④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全党牢牢坚持()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A.群众路线 B.四项基本原则 C.党的基本路线 11.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依靠()。 A.法治 B.法制 C.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1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 A.一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二、课标知识(每小题1分,共8分) 1.《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动词。 A.过程性目标 B.知识技能目标 C.探究性目标 D.发展性目标 2.()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A.数形结合 B.模型思想 C.几何直观 D.创新意识 3.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的过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我爱阅读|人教部编版

《会变身的月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运用情节梯维恩图等多种思维可视化工具进行多文本阅读,了解故事大意。 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媒体初步了解月亮的月相变化及月食的简单知识。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多文本阅读,了解故事大意。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媒体初步了解月亮的月相变化及月食的简单知识。 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后,二年级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但对于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却比较感兴趣。对于月亮的盈缺变化及月食的形成原理,大部分孩子们了解不多。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视频、《天狗吃月》故事单、情节梯任务单、各种形状的卡片等。六、群文阅读篇目 《月亮姑娘做衣裳》《天狗吃月》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咱们来随便聊一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总喜欢仰望夜空,这个时候你亮,总会给宁静的夜晚增添几分美好,那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看到的月亮都是什么样的呢?(圆圆的、弯弯的……)说得真好!你们让老师看到了一群表达能力特别强的聪明小孩。既然你们对月亮这么熟悉,那有没有人知道,月亮它还是个魔术师,他还会变身,不知道吧?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这“会变身的月亮”。(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这种聊天的方式导入,能够让学生逐渐消除了初上课时的紧张,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自然过渡到本课的教学内容。这样做既避免了“谜语导入”的千篇一律,又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来。) (二)阅读探究 1959年,苏联人向月球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从此便开启了人类的探月之旅。今天,我们也要开启我们的探月之旅,只不过他们研究的是大科学,我们聊的是一些小故事。 接下来,就让我们先来走进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晚上,月亮姑娘出来了,凉风一吹,天气冷极了。于是她就想:不如做件衣裳吧……那么,她的衣裳会做成什么样?这其中又会发生哪些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先听为快吧,(师读故事)故事讲完了,老师的问题也来了,第一个问题: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月亮姑娘穿上合身的衣服了吗?为什么?最后,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月亮姑娘是怎样变化的?大家请看大屏幕:刚开始,月亮姑娘是什么样的?过了四天,她到裁缝师傅那取衣服,她变成了什么样?之后,她都是怎样变化的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101页,对照故事内容自己完成这幅情节梯。 (设计意图:老师采取范读的形式,听读完后通过提问的方式梳理故事内容及文章的情节发展,接下来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天狗吃月》,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发现故事中以月亮变化为线索的情节发展过程,独立完成任务单的填写。这种教学结构,以一带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从而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 现在我们来一起交流一下,看来大家都是会学习的好孩子,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准确找到关键词,真是了不起! 最后,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月亮姑娘再也不找人做衣裳了,她以后还会不会再变化呢?这个变化的周期会是多长时间呢?有人知道吗? 孩子们,读过了《月亮姑娘做衣裳》,我们知道了月亮魔术师可以变得越来越胖,那么今天,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呢?下面就请大家拿出《天狗吃月》那张卡纸,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看看这次月亮是怎样变身的?不过这次咱们加大难度了,看看能不能通过自己读故事,从文章中提取答案,独立完成情节梯,谁完成了可以举手示意老师,开始! (设计意图:在带读完第一个故事的基础上,完全放手让孩子们独立阅读故事,完成情节梯。这是对孩子们思维过程的一种考验,同时也是对教师自身教学效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