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茎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实验方案

香蕉茎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实验方案
香蕉茎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实验方案

香蕉茎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实验方案

一、香蕉树干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大致可分为4类:直接水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加压碱法。

1.超声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增加溶剂穿透力,提高药物溶出速度和溶出次数,缩短提取时间的浸提方法。超声波提取香蕉假茎的膳食纤维利用超声波提取技术进行香蕉茎干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以香蕉茎干为原料,以水为溶剂,经切段、粉碎后,用醋酸盐缓冲溶液调Ph,用超声波提取,再经过滤、滤液浓缩、乙醇沉淀、离心分离、脱色、干燥等步骤制得SDF;测定扣除蛋白质后的SDF(soluble dietary fiber可溶性膳食纤维)干基产率。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2.微波炉提取法

微波辐射过程是高频电磁波穿透萃取介质,到达物料的内部维管束和腺胞系统。由于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迅速上升,使其细胞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膨胀承受能力,细胞破裂。细胞内有效成分自由流出,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萃取介质捕获并溶解。以香蕉茎干为原料,以水为溶剂,经切段、粉碎后,用醋酸盐缓冲溶液调Ph,用微波炉提取,再经过滤、滤液浓缩、乙醇沉淀、离心分离、脱色、干燥等步骤制得SDF;测定扣除蛋白质后的SDF干基产率。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二、材料与设备

材料:香蕉茎干(去掉老化、病变部分;无水乙醇、过氧化氢(30%)、硅藻土、氢氧化钠等( 均为分析纯))。

设备:超声波发生器,超级恒温水浴,可见分光光度计,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调温电热套,烘干器,组织粉碎机,循环水真空泵,分析天平,离心沉淀机,红外光谱

三、实验提取方法

工艺流程:原料→切段、粉碎、过筛→提取→过滤→滤液蒸发浓缩→醇沉→离心分离→沉淀物脱色→干燥→SDF

操作要点:以香蕉茎干为原料,以水为溶剂,经切段、粉碎、过筛后,用水直接提取,再经过过滤、滤液浓缩、乙醇沉淀、离心分离、干燥等步骤制得SDF。

四、实验步骤

1.取新鲜的香蕉茎杆,用水洗净,切段并粉碎,过80目筛子,保存备用

2.根据实验的要求,每次称取10g左右的原料置于150毫升烧杯中,加水

进行水浴加热

3.待水浴结束,取出烧杯,冷却后进行过滤

4.取过滤液,加热浓缩,滤液浓缩到剩下三分之一时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四倍无水乙醇进行醇沉,此时会有凝絮现象出现,继而凝絮沉淀

5.待沉淀完全后,进行离心分离

6.取出固体,放入烘箱,在76℃的环境中进行烘干,称重,得出产品重量,计算产率

五、分析方法

红外光谱分析利用红外光谱对物质分子进行的分析和鉴定。将一束不同波长的红外射线照射到物质的分子上,某些特定波长的红外射线被吸收,形成这一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每种分子都有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独有的红外吸收光谱,据此可以对分子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红外光谱分析可用于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也可以作为表征和鉴别化学物种的方

法。

水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种混合物,不能准确的分析特定某种分子,所以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确定混合物中大概有哪些基团。

猴子摘香蕉实验报告记录(含代码)

猴子摘香蕉实验报告记录(含代码)

————————————————————————————————作者:————————————————————————————————日期: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实验报告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老师: 电话: 邮箱: 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一、实验内容 利用一阶谓词逻辑求解猴子摘香蕉问题:房内有一个猴子,一个箱子,天花板上挂了一串香蕉,其位置如图所示,猴子为了拿到香蕉,它必须把箱子搬到香蕉下面,然后再爬到箱子上。请定义必要的谓词,列出问题的初始化状态(即下图所示状态),目标状态(猴子拿到了香蕉,站在箱子上,箱子位于位置b)。(附加: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谓词演算过程。) 二、实验平台 VC6.0 三、实验分析 1. 定义描述环境状态的谓词。 AT(x,w):x在t处,个体域:x?{monkey},w?{a,b,c,box}; HOLD(x,t):x手中拿着t,个体域:t?{box,banana}; EMPTY(x):x手中是空的; ON(t,y):t在y处,个体域:y?{b,c,ceiling}; CLEAR(y):y上是空的; BOX(u):u是箱子,个体域:u?{box}; BANANA(v):v是香蕉,个体域:v?{banana}; 2. 使用谓词、连结词、量词来表示环境状态。 问题的初始状态可表示为: S o:AT(monkey,a)?EMPTY(monkey)?ON(box,c)?ON(banana,ceiling)?CLEAR(b)?BOX(box)? BANANA(banana) 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为: S g:AT(monkey,box)?HOLD(monkey,banana)?ON(box,b)?CLEAR(ceiling)?CLEAR(c)? BOX(box)?BANANA(banana) 3. 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转化, 猴子需要完成一系列操作, 定义操作类谓词表示其动作。

叶绿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组成分析

《叶绿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组成分析》个人实验方案设计报告及小组实验报告 实验小组人员 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化工 实验指导教师 开课学期2017 至2018 学年二学期 填报时间2018 年 6 月22 日

第二部分小组实验报告 一、实验部分 1、实验原料 名称规格产地 竹叶干燥、剪碎— 无水乙醇分析纯— 氧化铝颗粒— 石油醚分析纯— 丙酮分析纯— 2、实验仪器与装置(含装置图) 主要实验仪器: 仪器名称型号产地 超声波清洗仪—— 真空泵—— 烘箱—— 电热炉—— 布氏漏斗—— 紫外分光光度计—— 层析柱—— 比色皿—— 容量瓶25.00ml—另有烧杯、烧瓶、玻璃棒等。 装置图:

萃取瓶层析柱 蒸馏装置 过滤装置

3、竹叶中叶绿素提取实验步骤 1)开启超声波清洗器电源。加入适量水,调节温度50℃,调节功率200W,调节 超声频率28kHz。等待温度稳定。 2)准确称取2.00g毛竹叶粉末放入于玻璃瓶中,加入40ml乙醇使其完全浸没。盖 紧瓶盖。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进行超声萃取。同时用手轻晃瓶子。 3)40min后,关闭超声波清洗器并取出瓶子。 4)将萃取液连同竹叶一并转入布氏漏斗进行真空抽滤。用适量乙醇洗涤瓶子及竹 叶。 5)将萃取液完全转移至烧瓶中,加入毛细管(防止暴沸),蒸馏浓缩。 6)待烧瓶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将烧瓶中溶液完全转移至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 乙醇定容。 4、总叶绿素含量测定实验步骤 测定吸光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它们的含量进行测定。叶绿素a和b的吸收光谱相互重叠,相互重叠的曲线在波长652 nm处,用这一波长可测定叶绿素的总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取一定量的叶绿素提取液,经稀释后测定波长652 nm处的吸光度可用来计算叶绿素含量。 5、叶绿素各组分分离纯化实验步 叶绿素的柱层析分离: 1)湿法装柱:以石油醚为初始洗脱液,用湿法装柱的方法将适量中性氧化铝装入一洗净的、干燥的层析柱,排除气泡,保证装填紧密,放出石油醚,直到距柱表面仅1-2 mm 高,无论如何不能使液面低于柱表面。 2)上样:用长滴管将浓缩的叶绿素提取液沿柱壁小心的加到柱顶部。加完后,稍稍打开柱下部活塞,使液面下降至柱表面约1 mm处,关闭活塞,用少量石油醚冲洗柱壁,使液面下降至原高度。 3)洗脱:在柱顶装一储液器,先加入适量洗脱剂石油醚,打开柱下部活塞,让洗脱剂逐滴放出,层析开始,用锥型瓶收集流出液。注意观察流出液颜色,当橙黄色色带

实验五 香蕉催熟处理及冷害观察

实验五香蕉催熟处理及冷害观察 一、实验目的和原理 香蕉是典型的高峰型果实。香蕉的人工催熟就是根据果实成熟过程的理化特性,使用乙烯利等催熟剂,并通过调控催熟温度和湿度,刺激香蕉的生理活性,缩短果实后熟过程,促进呼吸高峰的出现,加快果实的变黄变甜变香,使果实熟度一致,达到色香味俱佳的食用品质。 如果香蕉饱满度为8-9成,乙烯利使用浓度为500-1000ml/kg, 在18-20℃,湿度为80-90%的催熟条件下,果实经4-6天黄熟。 如果香蕉饱满度为8-9成,乙烯利使用浓度为500ml/kg左右,在20-25℃,湿度为80-90%的催熟条件下,果实经5天左右黄熟。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催熟前期采用高湿(90-95%),催熟后期采用中湿(75-80%),催熟效果更佳。 香蕉是热带亚热带水果,贮藏时不能耐受低温,在13℃以下便会出现冷害,表现的症状为果皮变黑,后熟不良。因此,香蕉贮运应采用适温避免冷害的发生。 二、材料、用具、试剂 1、材料 8成左右饱满度的未黄熟香蕉 每组3梳蕉,每梳为5条。一梳用于处理,一梳作为对照,熟度要求一致,以便对比。另一梳(3-5条)用于冷害观察 2、用具聚乙烯薄膜袋(0.08mm)、温度计、冰箱(调温至8℃) 3、试剂乙烯利水溶液 三、实验步骤 1、乙烯利催熟 催熟流程:采收运输整理挑选催熟药物处理入催熟室黄熟运销 操作方法:将乙烯利配成浓度为500mg/kg的水溶液,共10kg。经挑选,各组用于催熟的香蕉(8梳)在该催熟液中浸片刻,随即取出,自行晾干,装入薄膜袋中,并写上记录标签,后置于室温环境(温度20-25℃,湿度85-95%)中,观察香蕉的后熟,直至处理的香蕉基本黄熟为实验结束。实验期间,每天记录香蕉贮藏温度及香蕉外观色泽的变化。催熟前和催熟结束时各称重一次。

猴子和香蕉的实验

猴子和香蕉的实验:猜测道德、阶级、信仰、宗教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 ^O^)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阶级的起源- 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一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 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 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 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 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 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 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 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 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 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 A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 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 这下子阶级也随着道德的起源了 -道德的沦丧-

猴子拿香蕉 逻辑谓词

房内有一只猴子、一个箱子,天花板上挂了一串香蕉,其位置关系如图所示,猴子为了拿到香蕉,它必须把箱子推到香蕉下面,然后再爬到箱子上。请定义必要的谓词,写出问题的初始状态(即图示的状态)、目标状态(猴子拿到了香蕉,站在箱子上,箱子位于位置b)。 定义谓词 AT(x,y):x在y位置上 BOX(y):箱子在y的位置。 OVER(x):x被挂在天花板上 EMPTY(x):x手中是空的 HOLD(x, z):x拿着z ON (x,w):x在w的上面 NOT_on (x,w) :x在w的上面 : BAN(y):香蕉在y的位置 猴子的位置为: a 香蕉位置为:b 箱子的位置为:c 问题的初始状态: AT(monkey, a)∧BOX(c)∧BAN(b)∧OVER(b)∧EMPTY(monkey)∧NOT_on (monkey, box) 问题的目标状态是: AT(monkey, b)∧BOX(b)∧BAN(b)∧HOLD(monkey, banana)∧ONmonkey, box) 操作: GOTO(x, y):从x处走到y处。 < PUSH(x, y):把箱子从x处推倒y处。 CLIMB(x):在x处爬上箱子。 GET(x):在x处得到香蕉。 操作对应的条件与动作如下: GOTO(x, y) 条件:AT(monkey, x)∧NOT_on (monkey, box) 动作:删除:AT(monkey, x) 添加:AT(monkey, y)

PUSH(x, y) 条件:AT(monkey, x)∧BOX(x)∧NOT_on (monkey, box) | 动作:删除:AT(monkey, x)∧BOX(x) 添加:AT(monkey, y)∧BOX(y) CLIMB(x) 条件:AT(monkey, x)∧BOX(x) ∧NOT_on (monkey, box) 动作:删除:NOT_on (monkey, box) 添加:ON (monkey, box) GET(x) 条件:AT(monkey, x)∧BOX(x)∧ON (monkey, box) 动作:删除:EMPTY(monkey) 添加:HOLD(monkey, banana) ,

超声波法提取香菇多糖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超声波法提取香菇多糖实验报告 篇一:超声波提取香菇多糖汇报 项目名称: 超声波提取香菇多糖 【工作汇报】 超声波提取香菇多糖 操作者姓名:王岚 班级技术102 专业生物技术 前言 1、实训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实训背景: 香菇(Lentinulaedodes)是侧耳科的 担子菌,味道鲜美,药食两用,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香菇多糖是香菇中的重要营 养成分和有效药用组分,具有抗病毒、抗 肿瘤、调节免疫功能和刺激干扰素形成等功能,香菇还

原糖对于人体糖分的补充也起着重要作用 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推算,如密度、折射率、紫外吸收、荧光性等;另一类是利用化学方法来计算,如定氮、双缩脲反应、染料结合反应、酚试剂反应等 主要测定方法有:双缩脲法、染料结合法、酚试剂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水扬酸比色法、折光法、旋光法、近红外光谱法. 目前蛋白质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总氮量来确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实训目的及意义: 1、 2、 2、实训要解决的问题: 掌握微量凯氏定氮仪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熟练掌握微量凯氏定氮仪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操作技术。 1、微量凯氏定氮法与常量法的同点? 2、根据08年国标,样品消化完全一小时之后,需要冷却后加20ml水,为什么会有晶体析出,成分是什么,为什么会析出? 3、香菇多糖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如何脱蛋白? 3、实训操作关键技能

1.在蒸馏过程中,切勿关闭电炉,否则会引起硼酸液的倒吸。 2.环境中氨气的含量要低。 3.定氮仪各连接处绝对不能漏气。 4.所用橡皮塞、管用前均需处理。其方法是:浸在10%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约10min,再经水洗和水煮10min,最后冲洗数次。 材料及方法 1、实训材料及配制、预处理技术 干香菇,蒸馏水;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组织粉碎机 圆底烧瓶,铁架台,温度计 超声波发生器(带加热功能) 真空泵,漏斗,滤纸,滤布,烧杯,量筒,玻璃棒等 微量凯氏定氮蒸馏装置一套、三角烧瓶、酸式滴定管、容量瓶溶液的配制 1.浓硫酸:分析纯,95.5% 2.80%苯酚:80克苯酚(分析纯重蒸馏试剂)加20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避光长期储存。 3.6%苯酚:临用前以80%苯酚配制。(每次测定均需现配)

不同水果对香蕉的催熟情况探究

不同水果对香蕉催熟情况探究 董任科 1 胡博*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摘要:在实际生活中,运输香蕉过程中为防止香蕉过早成熟,将产乙烯量大的水果与之隔离,而在售卖过程中,为了达到让香蕉早点成熟的目的,会将不同水果放在香蕉处一起储存。乙烯具有催熟香蕉的功能,而苹果、木瓜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稀放较多乙烯,芒果,橙子属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乙烯释放较少。故苹果,木瓜的催熟效果较橙子和芒果可以更快的催熟香蕉。 关键词:植物生理香蕉乙烯色泽指数水果 前言:研究表明,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器官中,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1],故成熟的水果中乙烯含量多,可用于催熟其他未熟水果; 不同水果由于相应的乙烯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数目不同,导致在成熟阶段产生的乙烯量不同。[2]本实验采用芒果,木瓜,苹果,石榴四种水果产生的乙烯对香蕉进行催熟。而在香蕉催熟后果肉中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以此作为本实验测定指标[3],另外香蕉成熟过程中果皮表面会发生变化呈现不同颜色,以其色泽指数也可以作为成熟参考标志。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材料 30条香蕉,同质量的苹果、橙子、芒果和木瓜。 1.1.2药品试剂蒽酮浓硫酸试剂:1.0 g蒽酮溶于100 mL浓 H2SO4中,贮藏于棕色瓶中(当日配置),浓硫酸, 1.1.3 实验仪器离心机、水浴锅、分光光度计 1.2 方法步骤 1.2.1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标准葡萄糖溶液将其稀释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浓度分别为每mL含糖0、5、10、20、40、60、80μg。按上述方法分别测得其吸光度,然后绘制A625-糖浓度曲线,或进行直线回归求得直线方程。

超声提取分离技术

超声分离提取技术 摘要:超声提取技术是一种具有极强物理和声化学效应的分离方法,在生物医药,食品,精细化工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超声提取分离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前景等。 关键词:超声波;分离提取;应用 The Technology of Ultrasonic Separation and Extraction Abstraction:The technology of ultrasonic extraction is a way of separation with great physical and acoustochemistry effect.It is widely applied among biological medicine,food science,fine chemical industry and other aspects.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 the theory,characteristic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he ultrasonic separation and extraction. Keywords:ultrasonic;separation and extraction;application 1.前言 超声波是一种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的弹性波,在物质介质中的相互作用效应可分为热效应、空化效应和机械传质效应。超声波振动能产生强大的能量,给予媒质点以很大的速度和加速度,使浸提剂和提取物不断震荡,形成空化效应,有助于溶质扩散,加速植物中的有效成分进入溶剂,同时作用于植物叶肉组织可高效粉碎细胞壁,从而释放出其内容物,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1-2]。 超声波热效应是通过介质的微粒间和分界面上的摩擦以及介质的吸收等使超声能量转化为热能,提高介质和生物体的温度,从而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超声波的机械振动发生的位移、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加速度却相当大,能显著增大溶剂进入提取物细胞的渗透性,从而强化了萃取过程。超声波的空化效应通过形成强声波作用产生液胞的振荡、伸长、收缩乃至崩溃等,往往使生物组织受到严重的损伤和破裂,从而加速有效成分的溶出和浸提[3-4]。 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机械传质效应和热效应,以提高细胞内容物的穿透力和传输能力,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提高有效成分的浸出率。与传统提取分离方法相比,如熬煮法、压滤法、化学法、溶剂浸提法、生物酶法等,超声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有效成分活性高等优点[5]。 传统的机械破碎法难以将细胞有效破碎,提取效率低。而化学破碎方法易造成提取物结构的改变和活性降低或失活。超声提取技术是一种具有极强物理和声化学效应的分离方法,其在溶液中形成的冲击波和微射流可以形成空化效应,达到破碎细胞和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提高反应分子反应活性。将超声提取技术应用于提取茶叶的有效成分,操作简便快捷、无需加

茶多酚的提取实验设计

1茶多酚的提取实验设计(单因素设计)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超声波萃取和微波萃取的一般方法,应用茶多酚含量测定实验的方法测定不同方法提取液茶多酚含量,选取各因素最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正交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 1.超声波提取技术 超声波是指频率为20千赫~50兆赫左右的电磁波,它是一种机械波,需要能量载体—介质—来进行传播。超声波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着的正负压强交变周期,在正相位时,对介质分子产生挤压,增加介质原来的密度;负相位时,介质分子稀疏、离散,介质密度减小。也就是说,超声波并不能使样品内的分子产生极化,而是在溶剂和样品之间产生声波空化作用,导致溶液内气泡的形成、增长和爆破压缩,从而使固体样品分散,增大样品与萃取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目标物从固相转移到液相的传质速率。在工业应用方面,利用超声波进行清洗、干燥、杀菌、雾化及无损检测等,是一种非常成熟且有广泛应用的技术。 2.超声波萃取的原理 超声波萃取中药材的优越性,是基于超声波的特殊物理性质。主要是主要通过压电换能器产生的快速机械振动波来减少目标萃取物与样品基体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实现固--液萃取分离。(1)加速介质质点运动。(2)空化作用。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产生特殊的“空化效应”,“空化效应”不断产生无数内部压力达到上千个大气压的微气穴并不断“爆破”产生微观上的强大冲击波作用在中药材上,使其中药材成分物质被“轰击”逸出,并使得药材基体被不断剥蚀,其中不属于植物结构的药效成分不断被分离出来。加速植物有效成份的浸出提取。(3)超声波的振动匀化(Sonication)使样品介质内各点受到的作用一致,使整个样品萃取更均匀。 3..超声波萃取的特点 适用于中药材有效成份的萃取,是中药制药彻底改变传统的水煮醇沉萃取方法的新方法、新工艺。与水煮、醇沉工艺相比,超声波萃取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1)无需高温。在40℃-50℃水温F超声波强化萃取,无水煮高温,不破坏中药材中某些具有热不稳定,易水解或氧化特性的药效成份。(2)常压萃取,安全性好,操作简单易行,维护保养方便。(3)萃取效率高。超声波强化萃取20~40分钟即可获最佳提取率(4)具有广谱性。适用性广,绝大多数的中药材各类成份均可超声萃取。(5)超声波萃取对溶剂和目标萃取物的性质(如极性)关系不大。(6)减少能耗。由于超声萃取无需加热或加热温度低,萃取时间短,因此大大降低能耗。(7)药材原料处理量大,成倍或数倍提高,且杂质少,有效成分易于分离、净化。(8)萃取工艺成本低,

香蕉催熟技术详解

香蕉催熟技术详解 一催熟原理 香蕉的催熟原理,是利用外加乙烯激素使香蕉后熟。后熟后的果实,淀粉含量由20%左右锐减为1%~3%,而可溶性糖则突增至18%~20%。果皮由绿转黄,肉质由硬转软,出现香味物质和一定的有机酸,果皮易与果肉分离,果实可食。香蕉催熟的代谢过程主要是呼吸作用,催熟时香蕉果实出现呼吸高峰,呼吸强度很大,达100~150毫克二氧化碳/千克·小时,故影响果实呼吸作用的因素也影响香蕉的催熟。 二催熟条件 (一)温度14~38℃均可使香蕉催熟,但温度太低时后熟缓慢,太高时后熟快,以致使果皮不转黄色。最适宜的温度是18~20℃,后熟后果皮金黄色,果肉结实。催熟温度以果肉温度为准,惆蕉房的温度往往与果实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长期低温贮藏或外界温度太低时,须让果肉温度上升到一定的温度(16~18℃)再行催熟。适当低温催熟,可提高果实的货架期,但温度低,催熟时间长,火局蕉房的利用率不高。我国目前常用的温度为18~20℃,6天催熟。 (二)湿度湿度太低香蕉难催熟。催熟的前中期(前4天刚转色),需要较高的湿度,以90%~95%的相对湿度为宜,高湿环境下果皮色泽鲜艳诱人。但后期(后2天转色后)湿度宜较低,以80%~85%为宜,这样有利于延长货架期。(三)乙烯利的浓度乙烯利5~4000ppm溶液均可把香蕉催熟,通常用800~1000ppm乙烯利浓度。据华南农业大学试验,浓度降低500ppm,成熟时间相应推迟1天。浓度低,催熟时间长;浓度高,后熟快,但果肉易软化,果皮易断,货架期较短。乙烯利浓度对催熟时间的效应不如温度大。 (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香蕉催熟过程中呼吸强度很大,尤其是呼吸高峰期,需要大量的氧气,并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

猴子摘香蕉实验报告

实验1:猴子摘香蕉问题的VC编程实现 一、实验目的 利用一阶谓词逻辑求解猴子摘香蕉问题并通过编程来实现 二、编程环境 本文主要编译环境是Windows 10 Visual Studio 2015 在Ubuntu 12.0 用gcc编译来演示问题的另外几种状态的解法 三、问题描述 房内有一个猴子,一个箱子,天花板上挂了一串香蕉,其位置如图所示,猴子为了拿到香蕉,它必须把箱子搬到香蕉下面,然后再爬到箱子上。请定义必要的谓词,列出问题的初始化状态(即下图所示状态) ,目标状态(猴子拿到了香蕉, 站在箱子上,箱子位于位置b)。 四、解决方案 1. 定义描述环境状态的谓词。 AT(x,y) : x 在y 处,个体域:x?{monkey, box,banana } ,y?{a,b,c}; HAND(s):猴子手中拿着s,个体域:s?{box,ba nan a}; ONBOX(monkey)猴子在箱子上; 2. 使用谓词、连结词、量词来表示环境状态。 问题的初始状态可表示为:

S o: AT(monkey,a)??HAND(s)?AT(box,c) ??ONBOX(monkey) ?AT(banana,b) 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为: S g: AT(box,b) ? ONBOX(monkey) ? HAND(banana)?AT(monkey,b) ?AT(banana,b) 3. 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转化,猴子需要完成一系列操作,定义操作类谓词表示其动 作。 go(m,n):猴子从m走至U n处,个体域:m,n?{a,b,c}; movebox(m,n):猴子把箱子从m处移动到n处,个体域:m,n?{a,b,c}; onbox(m):猴子在m处爬上箱子,个体域:m?{a,b,c}; catch(ba nan a): 猴子摘到香蕉; 这3个操作也可分别用条件和动作来表示。条件直接用谓词公式表示,是为完 成相应操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当条件中的事实使其均为真时,则可激活操作规则, 于是可执行该规则中的动作部分。动作通过前后状态的变化表示,即通过从动作前删除或增加谓词公式来描述动作后的状态。 go(m,n):猴子从m走到n处 条件:AT(monkey,m) 动作:删除:AT (monkeym) : 增加:AT(monkey n) movebox(m,n):猴子把箱子从m处移动到n处 条件:AT(monkey,m) )??HAND(s) ?AT(box,m)

超声波中药材提取、萃取技术与设备介绍

超声波中药材提取超声波中药材提取、、萃取技术与设备介绍萃取技术与设备介绍 超声波中药材提取、萃取技术与设备介绍 9i+| ?#r)E c 一、超声波提取中药材的原理 1、超声的空化效应 p N M k B!K)y p 超声波技术应用于萃取、匀化,是基于惠更斯波动理论和超声波在液体连续介质中传播时特有的“空化效应”的作用结果。 (1)惠更斯波动原理指出,波动(包括超源与波源的振动)在连续介质中传播时,在其波阵面上将引起介质质点的运动,波源在介质中达到的每一点都将引起相邻质点的震动和成为新的波源。这种波源引起的波动使其传播路径上的每一个质点都将获得加速度和动能。超声波可使介质质点加速度达重力加速度的千倍以上。介质质点在超声波作用下,将每秒种数万次的高频振荡和每秒大于100m 的巨大速度和动能作用于溶液分子内,迅速使溶液分子被激活。 ~%}"@ { x ] (2)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产生特有的“空化效应”,不断产生无数内部压力达上千个大气压的微气穴,并不断“微爆”产生微观上的强冲击波,作用在固-液或液-液分子上,使介质中的空气被“轰击”逸出,并促使介质细胞破裂和变形加速介质分子中的物质逸出。 7Q#q q g r (3)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的物理特性引发的机械振动、微射流、微声流等多级效应皆促使有效成分在溶液中扩散。 v M i%X&A i#]0b |L 2、超声波提取的优点k L&P b:^ (1)超声波提取效率高。超声波独具的极端物理特性,能促使植物组织破壁或变形,使中药有效成份提取更充分,提取率比传统工艺显著提高达50—500%。"m \ Q } r K (2)超声波提取时间短。超声波强化中药提取通常在24—40分钟即可获得最佳提取率,其提取时间较传统工艺方法缩短2/3以上,因此药材原材料处理量大。 \2|4] O H (3)超声波提取温度低。超声波提取中药材的最佳温度在40—60摄氏度,因此不需要配备锅炉来提供蒸气加热,有利于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对遇热不稳定、易水解或氧化的药材中的有效成份具有保护作用。 (4)超声波提取适应性广。超声波提取中药材不受中药材成份性质、分子量大小的限制,适用于绝大多数种类中药材和各类成份的提取。 (5)超声波提取的药液杂质少,有效成份易于分离、纯化。 "w%N B i"M n (7)超声波提取简单易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便。m ~+[ m 3、超声强化萃取 (1)固-液萃取 l s e%k0|.j r;| S r _"T 固-液萃取通常被称为提取,即用合适的溶剂从物料中提取有用成分,传统工艺方法是采用热处理或机械搅拌来加强该过程。现已发现应用功率超声能显著强化和改善提取过程。超声的微扰效应增大了溶剂进入提取物细胞的渗透性,加强了传质过程; 超声的另一作用是超声空化产生的强大剪切力能使介质细胞壁破裂,使细胞容易释放出内含物。超声强化固-液萃取是有效的质量传递和细胞破裂的主要原因,它超越了以往任何一种可行性技术,获得了高效提取。超声提取比常驻机构规的热提取更有效,并且缩短了提取时间,大部分物质在过程前10min 内就被提取出来。1E&S C ~ [ u'n$M

香蕉的催熟原理及技术(精选.)

香蕉的催熟原理及技术 摘要:香蕉果实在植株上自然成熟,风味远远比不上经过催熟的优良,更难远途运输。所以为获得鲜艳黄色的商品香蕉,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催熟技术,掌握好催熟剂的使用浓度及催熟时的温、湿度条件,方可获得满意的催熟效果。 关键词:催熟、采收、温度、湿度、乙烯 一、前言 香蕉虽然属于热带果树,但在亚热带地区也可经济栽培。香蕉的栽培比较粗放,但产量较高。香蕉可周年结果,在国内外市场上是常年供应的鲜果,是人们最喜爱的热带果品之一。香蕉生产在我国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香蕉与别的水果有个较大的不同点,香蕉的成熟一般都是人工催熟,当然蕉果留在蕉株上,也可完全可以成熟。但风味远不如经过人工催熟的好,且不能远运,又易受鸟虫侵害。香蕉采收后,放置一定时间,也可完成后熟,但需时较长,成热不整齐。且果柄果轴易腐烂。故香蕉采后都要进行人工催熟,这不但可缩短香蕉采后上市的生产周期,且有利提高果实品质,增加香味。 二、催熟原理 香蕉的催熟原理,是利用外加乙烯激素使香蕉后熟。后熟后的果实,淀粉含量由20%左右锐减为1%~3%,而可溶性糖则突增至18%~20%。果皮由绿转黄,肉质由硬转软,出现香味物质和一定的有机酸,果皮易与果肉分离,果实可食。 香蕉催熟的代谢过程主要是呼吸作用,催熟时香蕉果实出现呼吸高峰,呼吸强度很大,达100~150毫克二氧化碳/千克·小时,故影响果实呼吸作用的因素也影响香蕉的催熟。 (一)温度14~38℃均可使香蕉催熟,但温度太低时后熟缓慢,太高时后熟快,以致使果皮不转黄色。最适宜的温度是18~20℃,后熟后果皮金黄色,果肉结实。催熟温度以果肉温度为准,惆蕉房的温度往往与果实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长期低温贮藏或外界温度太低时,须让果肉温

猴子摘香蕉实验报告

实验1:猴子摘香蕉问题的VC编程实现 一、实验目的 利用一阶谓词逻辑求解猴子摘香蕉问题并通过编程来实现 二、编程环境 本文主要编译环境是Windows 10 Visual Studio 2015 在Ubuntu 12.0 用gcc编译来演示问题的另外几种状态的解法 三、问题描述 房内有一个猴子,一个箱子,天花板上挂了一串香蕉,其位置如图所示,猴子为了拿到香蕉,它必须把箱子搬到香蕉下面,然后再爬到箱子上。请定义必要的谓词,列出问题的初始化状态(即下图所示状态),目标状态(猴子拿到了香蕉,站在箱子上,箱子位于位置b)。 四、解决方案 1.定义描述环境状态的谓词。 AT(x,y):x在y处,个体域:x?{monkey, box,banana },y?{a,b,c}; HAND(s):猴子手中拿着s,个体域:s?{box,banana}; ONBOX(monkey):猴子在箱子上; 2.使用谓词、连结词、量词来表示环境状态。 问题的初始状态可表示为: S o:A T(monkey,a)? ~HAND(s)?AT(box,c) ? ~ONBOX(monkey) ?AT(banana,b) 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为: S g:AT(box,b) ? ONBOX(monkey) ? HAND(banana)?AT(monkey,b) ?AT(banana,b) 3.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转化, 猴子需要完成一系列操作, 定义操作类谓词表示其动 作。 go(m,n):猴子从m走到n处,个体域:m,n?{a,b,c};

movebox(m,n):猴子把箱子从m 处移动到n 处,个体域:m,n ?{a,b,c}; onbox(m):猴子在m 处爬上箱子,个体域:m ?{a,b,c}; catch(banana):猴子摘到香蕉; 这3个操作也可分别用条件和动作来表示。条件直接用谓词公式表示,是为完成相应操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当条件中的事实使其均为真时,则可激活操作规则,于是可执行该规则中的动作部分。动作通过前后状态的变化表示,即通过从动作前删除或增加谓词公式来描述动作后的状态。 go(m,n):猴子从m 走到n 处 条件:A T(monkey,m) 动作:? ??),(),(n monkey AT m monkey AT 增加:删除: movebox(m,n):猴子把箱子从m 处移动到n 处 条件:A T(monkey,m) )?~HAND(s) ?A T(box,m) 动作:???∧∧∧ n)AT(monkey,n)AT(box,HAND(s)增加: m)AT(box,HAND(s)~删除: onbox(m):猴子在m 处爬上箱子 条件:A T(monkey,m)?~HAND(s) ? AT(box,m) ? AT(banana,m) ? ~ONBOX(monkey) 动作:???ey)ONBOX(monk 增加:ey) ONBOX(monk ~删除: catch(m):猴子摘到香蕉 条件:A T(monkey,m)?~HAND(s) ? AT(box,m) ? AT(banana,m) ? ONBOX(monkey) 动作:??? a)HAND(banan 增加: HAND(s)~删除: 4. 按照行动计划, 一步步进行状态替换, 直至目标状态。 5. AT(monkey,a)? ~HAND(s)?AT(box,c) ? ~ONBOX(monkey) ?AT(banana,b) c 走到a 猴子从c)go(a,? AT(monkey,c)?HAND(box)?AT(box,c) ?~ONBOX(monkey) ?AT(banana,b) 处移动到b处b):猴子把箱子从c movebox(c,?

超声波提取分离的原理

超声波在天然成分提取分离的应用原理初探 摘要超声因其具有多种物理和声化学效应,其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超声提取、超声灭菌、超声干燥、超声乳化、超声过滤、超声清洗等。本文主要就超声波提取分离的原理、优点作一综述,并对其以后在提取分离中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分离原理 1 超声波概述 1.1超声波的概念 超声波指的是频率在2×104—2×109Hz的声波,是高于正常人类听觉范围的弹性机械振动。超声波与电磁波相似,可以被聚焦,反射和折射,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传播时需要弹性介质,而光波和其他类型的电磁辐射则可以自由地通过真空。众所周知,超声波在介质中主要产生二种形式的机械振荡,即横向振荡(横波)和纵向振荡(纵波),而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只能以纵波的方式进行传播。由于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因而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定向性好、能量大、穿透力强等许多特性[1]。超声波与媒质的相互作用可分为热机制、机械(力学)机制和空化机制3种。[2]超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其振动能量不断被媒吸收转变为热量而使媒质温度升高,此效应称之为超声的热机制;超声波的机械机制主要是辐射压强和强声压强引起的;在液体中,当声波的功率相当大,液体受到的负压力足够强时,媒质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就会增大并超过极限距离,从而将液体拉断形成空穴,在空化泡或空化的空腔激烈收缩与崩溃的瞬间,泡内可以产生局部的高压,以及数千度的高温,从而形成超声空化现象。空化现象包括气泡的形成、成长和崩溃过程。可见,空化机制是超声化学的主动力,使粒子运动速度大大加快,破坏粒子的力的形成,从而使许多物理化学和化学过程急剧加速,对乳化、分散、萃取以及其它各种工艺过程有很大作用。 对于超声波的研究及其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较多,可是对于其应用的机理研究的却很少,能过查阅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SCI数据库,我们发现,对于超声波的研究有4680篇,可是对于其机理的研究却只有206,所占比例不到5%。如下图1。且大多数只停留在试验室阶段。

香蕉催熟技术

为获得鲜艳黄色的商品香蕉,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催熟技术掌握好催熟剂的使用浓度及催熟时的温、湿度条件,方可获得满意的催熟效果。 一、采收的成熟度用于本地催熟销售的果实,饱满度以上为好;若远途运销,则以80-85%的饱满度为宜,若长期保鲜,饱满度可低一些,但不应小于70%,否则果实风味不佳。 二、催熟的温、湿度条件 1、催熟的温度条件香蕉果皮能变黄色的最低催熟临界温度为15゜C,最高临界温度为27゜C,28-32゜C虽能正常催熟,但果皮青色,一般称“青皮熟”。当温度高达34゜C时,果肉褐变、发软,失去食用价值。20-25゜C是最佳的催熟温度,一般而言,果实成熟度高的,温度稍低,成熟度低的,温度宜较高。 2、催熟的湿度在果皮退绿前,必须保证催熟库内的相对湿度达90%-95%,否则果皮不退绿或退色不均匀,且足够高的湿度,可抑制香蕉炭疽病的发生。湿度低,还会引起果皮皱缩,果皮色泽发暗。高湿度可通过向蕉房内洒水或用加湿器(较科学)来达到。但在果皮从微黄开始,就要降低催熟库中的湿度至70-75%,否则,果实香气减少,易断果指,果肉偏软,影响搬运和销售。总结一下,即高湿度催熟,低湿度转色。 三、催熟方法 1、乙烯催熟法:乙烯刺激性强,故香蕉能较快地成熟,催熟后果皮着色均匀,果指较硬,商品性好。我公司提供的ZD-1型催熟剂,使用时将其蘸少许清水后放入包装中即可。如以硬纸箱+塑料袋包装香蕉,切记不可在抽真空状态下进行催熟,放催熟剂时应解开袋口,放入适量空气,然后再将ZD-1型催熟剂放入中间位置袋口稍折即可(不要用绳扎住袋口),放药48小时后完全打开袋子,让香蕉在低湿度环境中转色。 2、乙烯利催熟法:乙烯利催熟的优点是不要求催熟室的气密性,但需将香蕉逐串浸泡,劳动强度大。最佳的催熟浓度为350-550%ppm,催后4-5天可上货架。 四、香蕉催熟不良的原因和对策 1、成熟度不均匀:可能原因有①香蕉果实本身饱满度不均匀;②催熟室内的温度不均匀;③保鲜剂使用不当。对策:①采收成熟度力求一致;②加强空气循环;③控制好保鲜剂的浓度和时间。 2、成熟太慢:可能原因有①果实采收时饱满度不够,②催熟室内温度太低;③催熟剂浓度不够;④催熟室湿度太低尤其是前期;⑤催熟前期,香蕉过分失水;⑥果实遭受寒害。对策:①选70%以上饱满度的果实;②催熟室温度要高于15゜C,低于27゜C;③提高催熟剂浓度,乙烯催熟要有至少24小时的密封时间;④催熟前期,相对湿度不应低于90%,⑤合理包装,减少失水;⑥温度应避免低于11゜C。 3、果皮颜色不良:可能原因有①催熟温度过高或过低;②催熟剂浓度过高;③香蕉在果园或贮运中受寒害。对策:①温度不应超过28C゜或低于15゜C;②浓度不宜超过1000ppm;防寒,避免11゜C以下低温。 4、果指发软:可能原因有①贮运前温度过高;②温度调节不当,通风不良,果温高;③包装过分密封造成软烂。对策:①温度不应超过35゜C;②避免温度变化太大,注意通风;③缩短密封包装时间,透气包装。 5、果柄断裂:可能原因有①氮肥施用过多;②催熟后期湿度过高,乙烯过浓。对策:①合理施N、P、K肥,增施K肥;②后期相对湿度不应超过85%;③温度不宜超过28゜C,乙烯浓度不超过1000ppm。

提取芦丁实验方案

超声波提取法对苦荞茶中芦丁提取量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仪器和材料 超声波发生器(型号:生产厂家:)减压蒸馏装置(型号:生产厂家:)紫外分光光度计(型号:生产厂家:)恒温干燥器 100ml烧杯5个 50ml烧杯5个100ml容量瓶6个 25ml容量瓶6个电子天平 芦丁标准样苦荞样品500g(生产商:甘洛县彝家山寨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芦丁含量1.32% )无水乙醇2000ml 亚硝酸钠100ml 硝酸铝100ml 氢氧化钠200ml(均为分析纯)蒸馏水 二、待测样品的制备 将苦荞在4O~45℃恒温干燥箱中干燥 4~5 h,粉碎,过250um筛。称取1.000 g苦荞,用一定浓度乙醇浸泡3 h,超声波提取一定的时间,减压过滤,收集滤液至100 mL容量瓶并定容至100 mL,作供试液。 三、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10mg,置100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溶解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 四、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0,2.0,3.0,4.0,5.0,6.0ml,置25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6ml,加5%亚硝酸钠1ml,摇匀,静置6分钟,加10%硝酸铝1ml,摇匀,静置6分钟,加4%氢氧化钠10ml,加蒸馏水至刻度,静置15分钟,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度,检测波长510nm。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求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 五、样品含量测定 准确吸取供试品液10.0mL于50 mL容量瓶中,按照芦丁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芦丁含量。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1.000 g苦荞中芦丁质量(mg): M=C(mg/mL)25 mLO.5lO0 mL 1.000g苦荞中芦丁提取率(%): W(%)=

香蕉的催熟#精选、

香蕉的催熟 一催熟原理 香蕉的催熟原理,是利用外加乙烯激素使香蕉后熟。后熟后的果实,淀粉含量由20%左右锐减为1%~3%,而可溶性糖则突增至18%~20%。果皮由绿转黄,肉质由硬转软,出现香味物质和一定的有机酸,果皮易与果肉分离,果实可食。 香蕉催熟的代谢过程主要是呼吸作用,催熟时香蕉果实出现呼吸高峰,呼吸强度很大,达100~150毫克二氧化碳/千克·小时,故影响果实呼吸作用的因素也影响香蕉的催熟。 二催熟条件 (一)温度14~38℃均可使香蕉催熟,但温度太低时后熟缓慢,太高时后熟快,以致使果皮不转黄色。最适宜的温度是18~20℃,后熟后果皮金黄色,果肉结实。催熟温度以果肉温度为准,惆蕉房的温度往往与果实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长期低温贮藏或外界温度太低时,须让果肉温度上升到一定的温度(16~18℃)再行催熟。适当低温催熟,可提高果实的货架期,但温度低,催熟时间长,火局蕉房的利用率不高。我国目前常用的温度为18~20℃,6天催熟。 (二)湿度湿度太低香蕉难催熟。催熟的前中期(前4天刚转色),需要较高的湿度,以90%~95%的相对湿度为宜,高湿环境下果皮色泽鲜艳诱人。但后期(后2天转色后)湿度宜较低,以80%~85%为宜,这样有利于延长货架期。 (三)乙烯利的浓度乙烯利5~4000ppm溶液均可把香蕉催熟,通常用800~1000ppm乙烯利浓度。据华南农业大学试验,浓度降低500ppm,成熟时间相应推迟1天。浓度低,催熟时间长;浓度高,后熟快,但果肉易软化,果皮易断,货架期较短。乙烯利浓度对催熟时间的效应不如温度大。 (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香蕉催熟过程中呼吸强度很大,尤其

猴子摘香蕉实验报告含代码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实验报告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班级: 姓名: 同组人: 指导老师: 电话: 邮箱: 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一、实验内容 利用一阶谓词逻辑求解猴子摘香蕉问题:房内有一个猴子,一个箱子,天花板上挂了一串香蕉,其位置如图所示,猴子为了拿到香蕉,它必须把箱子搬到香蕉下面,然后再爬到箱子上。请定义必要的谓词,列出问题的初始化状态(即下图所示状态),目标状态(猴子拿到了香蕉,站在箱子上,箱子位于位置b)。(附加: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谓词演算过程。) 二、实验平台 VC6.0 三、实验分析 1. 定义描述环境状态的谓词。 AT(x,w):x在t处,个体域:x?{monkey},w?{a,b,c,box}; HOLD(x,t):x手中拿着t,个体域:t?{box,banana}; EMPTY(x):x手中是空的; ON(t,y):t在y处,个体域:y?{b,c,ceiling}; CLEAR(y):y上是空的; BOX(u):u是箱子,个体域:u?{box}; BANANA(v):v是香蕉,个体域:v?{banana}; 2. 使用谓词、连结词、量词来表示环境状态。 问题的初始状态可表示为: S o:AT(monkey,a)?EMPTY(monkey)?ON(box,c)?ON(banana,ceiling)?CLEAR(b)?BOX(box)? BANANA(banana) 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为: S g:AT(monkey,box)?HOLD(monkey,banana)?ON(box,b)?CLEAR(ceiling)?CLEAR(c)? BOX(box)?BANANA(banana) 3. 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转化, 猴子需要完成一系列操作, 定义操作类谓词表示其动作。 WALK(m,n):猴子从m走到n处,个体域:m,n?{a,b,c}; CARRY(s,r):猴子在r处拿到s,个体域:r?{c,ceiling},s?{box,banana}; CLIMB(u,b):猴子在b处爬上u; 这3个操作也可分别用条件和动作来表示。条件直接用谓词公式表示,是为完成相应操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当条件中的事实使其均为真时,则可激活操作规则,于是可执行该规则中的动作部分。动作通过前后状态的变化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