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

垦堕堂奥笪煎銎查!!!!堡!旦堑j!鲞箜j塑!坐』鱼型i!!!竺垡!!丛!!!!!!:!!!:i!:堕!:i

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

陈翅综述李剑施海明审校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受多种遗传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发病机制与血栓形成、脂质浸润及损伤炎症反应等有关。研究证实,血小板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但其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血小板激活引起炎症反应、血小板释放细胞因子、血小板介导内皮黏附以及相关脂蛋白调节有关。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载脂蛋白E;细胞因子

D()I:10.3969/i.issn.1673—6583.2011.03.005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中等和大动脉斑片状

内膜下增厚(动脉粥样化)为特征的病变,主要表现

为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并伴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

基质成分的增殖,最终逐步发展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性斑块。临床上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多

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

已成为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

粥样硬化受多种遗传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口],其

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血栓形成、脂质浸润和损伤炎症

反应,许多研究证实,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

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的相关

研究作一综述。

l血小板与炎症反应

血小板不仅具有促进血栓形成的作用,而且是

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关联体。被激活后的

血小板通过表达和释放炎症介质,诱导白细胞的炎

症作用,促进内皮细胞活化及变性,形成动脉粥样

硬化和血管血栓性病变[引。Koenen等[3]研究认为,

血小板衍生的趋化因子可以介导炎症反应,引起白

细胞对血管的损伤,使血管出现功能障碍,促进血

管内膜增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研究证实,

血小板活化后可以大量表达基质细胞衍生因子一1,

后者可以诱导CD34+干细胞分化成为巨噬细胞和

泡沫细胞,导致白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趋化,单核

细胞向血管内膜下渗出形成泡沫细胞,引起动脉粥

样硬化[4]。此外,血小板还可通过促进树突状细胞

作者单位;200040上海。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陈煜);

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李剑施海明)?141?

的循环,影响其功能,参与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的免

疫反应。

2血小板与细胞因子释放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程进展中,存在血小板和

多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失衡。血小板的致密颗

粒、a颗粒、溶酶体、管道系统、胞质等可以释放或表

达多种细胞因子,如趋化因子、血小板因子4、P一选

择素等;细胞因子类似物,如白细胞介素一1p、细胞表

面分化抗原40配体等。这些物质相互作用,并与相

应蛋白结合,调节血栓形成、炎症发生和血管

重构‘引。

血小板释放的趋化因子通过p选择素作用,可

触发单核细胞黏附于炎症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内

膜,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6]。血小板因子4能

促进体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7],其机制可能

与以下因素有关:诱导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

抑制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降解,加重低密度

脂蛋白在细胞内的滞留[81;提高巨噬细胞对氧化低

密度脂蛋白的摄取率。woller等[91发现,被激活释

放出的血小板因子4与单核细胞结合后,释放大量

的活性氧,产生细胞毒性,导致内皮细胞的程序性

凋亡,造成内皮细胞损伤。提示血小板因子4可通

过氧化应激引起相关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或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此外,血小板因子4能通过独特

的巨噬细胞转录途径,将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

胞n0。,并抑制巨噬细胞上的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

(CDl63),使其不能正常上调具有保护作用的血红

蛋白加氧酶一1的水平,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1¨。

白细胞介素一1p是一种典型血小板源性的内皮万方数据

?142?垦隧:垒查笪瘟盘查:!!!堡!旦筮!!鲞笙i塑!坐』竺!!ii!!!坚旦堡!坚!z!!!!!∑!!:i!!堕!:i

细胞激活物,广泛分布于静止状态的血小板及内皮细胞表面。血小板激活时,白细胞介素一1B的前信使核糖核酸通过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的结合,在信使核糖核酸结合蛋白的调节下,依赖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产生白细胞介素一1G前体,并进一步加工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白细胞介素一1∥引。后者通过刺激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mRNA的表达,促进内皮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一1,调节单核细胞向炎症内皮趋化过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生成[1引。

血小板释放的CD4()配体亦可以导致内膜的炎症反应。CD4()配体与血管内皮细胞的CD40结合后,使内皮白细胞介素一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一1的合成和分泌增加,两者均是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主要趋化因子。同时,血小板CD4()配体能提高E选择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一1和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一1的受体表达,这些分子能够介导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对炎症时血管壁的黏附。Chandler等[14]发现,CD40配体依赖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介导的黏附作用,参与血小板源性炎症介质因子的释放。通过阻断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降低血小板CD40配体的表达,使血浆中游离的CD40配体水平下降,可减少血管凝血和内皮组织炎症活动。Chakrabarti等¨5j研究发现,缺氧可以加强CD40配体对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炎症反应,诱导氧化应激,使活性氧的产生以及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一1的合成增加,并激活应激反应蛋白,启动内皮损伤。

3血小板与内皮细胞黏附

完整非活化状态的内皮细胞可以阻止血小板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内皮细胞通过环氧化酶2、前列环素、前列腺素等的合成,调节血小板反应性[16’17|。Aoki等[18]发现,在血液流动高剪切力的作用下,可诱导激活血小板,引起鞘氨醇一1一磷酸在内皮细胞内的大量蓄积,并使内皮细胞表面的鞘氨醇1-磷酸受体mRNA水平表达上调,从而通过鞘氨醇一1-磷酸途径增强血小板与内皮细胞的黏连作用。Woodfin等[19]研究证实,通过特异性抗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一1抗体的干预,可抑制白细胞的迁移。提示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一1可促进白细胞的迁移,造成白细胞外渗,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发现,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一1可能是通过aⅡb133信号传导增强激发整合素的活化从而导致细胞迁移乜…。

血小板分别通过细胞膜糖蛋白工b—V一Ⅸ、细胞膜糖蛋白Ⅵ黏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胶原,导致血小板活化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血小板膜糖蛋白Ia/Ⅱa的变形和释放,同时在aⅡb83受体的作用下,诱导更多的血小板聚集,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演变。Vischer等[21]研究发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参与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并通过血小板构建炎症、血栓、动脉粥样斑块三者之间的重要联系。David等[223证实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还可通过血小板膜糖蛋白Ib—V一Ⅸ复合体触发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B,参与血小板膜激活及其形态的改变。

4血小板与脂蛋白调节

动脉粥样硬化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E呈正相关性。Pawelczyk等[23]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患者中血小板的组成和功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可能与循环系统中脂蛋白会影响血小板的表型变化有关。载脂蛋白E作为极低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和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移至肝脏。在建立载脂蛋白E(一/一)小鼠模型中,发现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升高,主动脉内膜出现散在的脂质沉积,具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2“。Buga等心5]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注射L一4F(一种载脂蛋白A—I的模拟肽)后,发现反映血小板活性的相关指标如血栓素A2、前列腺素n2/E一2以及12一羟基5,8,10,14一二十碳四烯酸的水平明显下降。这提示通过调节部分脂蛋白的水平可以降低高脂血症时血小板与血浆氧化脂质结合后的高反应性状态,证明高脂血症与血小板的过度反应有关。

Assinger等∞63在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研究中发现,正常生理情况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于自身的抗炎和抗氧化特性,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氧化修饰,阻止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促炎作用,有效清除包括次氯酸等在内的部分氧化剂,减少组织细胞因氧化效应造成的损伤,拮抗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然而,吞噬次氯酸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转变成一种促炎物质,能瞬时提高细胞内钙浓度,引起血小板聚集,这种效应呈剂量依赖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陈熤, CHEN Yi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上海,200040

刊名: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英文刊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年,卷(期):2011,38(3)

参考文献(27条)

1.Platelet densegranule secretio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rombosis and subsequent vascular remodeling in atheroselerotic mice[外文期刊] 2009(09)

2.Stellos K;Seizer P;Bigalke B Platelet aggregatesinduced human CD34 + progenit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to macrophages and foam cells is mediated by 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 in vitro[外文期刊] 2010(02)

3.Koenen RR;Weber C Platelet-derived chemokines in vascular remodeling and atherosclerosis[外文期刊] 2010(02)

4.Badimon L;Vilahur G Platelets,arterial thrombosis and cerebral ischemia[外文期刊] 2007(Suppl 1)

5.Woodfin A;Voisin MB;Imhof BA Endothelial cell activation leads to neutrophil transmigration as supported by the sequential roles of ICAM-2,JAM-A,and PECAM-1[外文期刊] 2009(24)

6.Aoki S;Osada M;Kaneko M Fluid shear stress enhances the sphingosine l-phosphate responses in cell-cell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telets and endothelial cells[外文期刊] 2007(04)

7.Woller G;Brandt E;Mittelstaidt J Platelet factor 4/CXCL4-stimulated human monocytes induce apoptosis in endothelial cells by the release of oxygen radicals[外文期刊] 2008(04)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1430996.html,mbert MP;Wang Y;Bdeir KH Platelet factor 4regulates megakaryopoiesis through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LRP1)on megakaryocytes[外文期刊] 2009(11)

9.Sachais BS;Turrentine T;Dawicki McKenna JM Elimination of platelet factor 4(PF4)from platelets reduces atherosclerosis in C57BI/6 and apoE-/-mice[外文期刊] 2007(05)

10.von Hundelshausen P;Koenen RR;Sack M Heterophilic interactions of platelet factor 4 and RANTES promote monocyte arrest on endothelium[外文期刊] 2005(03)

11.Daub K;Seizer P;Stellos K Oxidized LDL-activated platelets induce vascular inflammation[外文期刊] 2010(02)

12.Assinger A;Schmid W;Eder S Oxidation by hypochlorite converts protective HDL into a potent platelet agonist[外文期刊] 2008(05)

13.Buga GM;Navab M;Imaizumi S L-4F alters hyperlipidemic(but not healthy)mouse plasma to reduce platelet aggregation[外文期刊] 2010(02)

14.Yuan Z;Su Z;Miyoshi T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analysis of circulating adhesion molecules in hyperlipidemie 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 mice 2008(05)

15.Pawelczyk M;Baj Z;Chmielewski H The influence of hyperlipidemia on platelet activity markers in patients after ischemic stroke[外文期刊] 2009(02)

16.David T;Strassel C;Eekly A The platelet glyeoprotein GPIb beta intracellular domain participates in von Willebrand factor induced-filopodia formation independently of the Ser 166 phosphorylation

site 2010(05)

17.Vischer UM von Willebrand factor,endothelial dysfunction,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外文期刊] 2006(06)

18.Jones CI;Garner SF;Moraes LA PECAM-1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negatively regulate multiple

platelet signaling pathways[外文期刊] 2009(22)

19.Iniguez MA;Cacheiro-Llaguno C;Cuesta N Prostanoid 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外文期刊] 2008(03)

20.Navarrete CM;Pérez M;de Vinuesa AG Endogenous N-acyl-dopamines induce COX-2 expression in brain endothelial cells by stabilizing mRNA through a p38 dependent pathway[外文期刊] 2010(12)

21.Chakrabarti S;Rizvi M;Pathak D Hypoxia influences CD40-CD40L mediated inflammation in endothelial and monocytic cells[外文期刊] 2009(02)

22.Chandler AB;Earhart AD;Speich HE Regulation of CD40L(CD154)and CD62P(p-selectin)surface expression upon GP Ⅱ b-Ⅲ a blockade of platelets from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外文期刊] 2010(01)

23.Conover CA;Harrington SC;Bale LK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 in human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 and smooth muscle cells 2008(03)

24.Lindemann S;Kramer B;Seizer P Platelets,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 2007(Suppl 1)

25.Gleissner CA;Shaked I;Erbel C CXCL4 downregulates the atheroproteetive hemoglobin receptor CD163 in human maerophages[外文期刊] 2010(01)

26.Gleissner CA;Shaked I;Little KM CXC chemokine ligand 4 induces a unique transcriptome in 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s 2010(09)

27.Tedgui A;MaUat Z Cytokines in atherosclerosis:pathogenic and regulatory pathways[外文期刊]

2006(02)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阮长耿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会议论文]-2007

2.赵晓民.秦树存.ZHAO Xiao-Min.QIN Shu-Cun血小板氧化应激和动脉粥样硬化[期刊论文]-生理科学进展2011,42(1)

3.刘磊.LIU Lei血小板的止血外作用[期刊论文]-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1,38(3)

4.叶士勇血小板活化与心血管疾病[期刊论文]-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2(3)

5.刘健.李群芳.曹建平.匡红英.刘娟血小板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8(1)

6.阮长耿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期刊论文]-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27(6)

7.程蕴琳.刘莉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早期的作用[期刊论文]-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7,26(6)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a611430996.html,/Periodical_gwyx-xxgjb201103005.aspx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二、三).pdf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二、三) 一、前言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根据近年来抗血小 板治疗药物相关临床试验结果,综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基金会(ACCF)/美同心脏协会(AHA)、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SCAI)、欧洲卒中组织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科 分会等国内学术机构发布的指南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现状,组织相关专家撰 写了本共识,以推进我国抗血小板治疗的规范化。共识制定过程:(1)全面复习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涉及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研究证据;(2)综合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研究证据,并考虑中国患者的临床特征;(3)讨论现有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指南中涉及抗血小板治疗内容;(4)综合评估证据。 二、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影响心、脑血管和外周动脉的全身系统性疾病。血小 板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有以下几种。 1.血栓素A2(TXA2)抑制剂:阿司匹林或乙酰水杨酸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皿栓 素抑制剂,40年前发现其抑制血小板的作用,是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药物。阿 司匹林通过对环氧酶(COX)-1的作用直接抑制TXA2合成,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活性。阿司旺林其他作用包括介导血小板抑制的嗜中性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以及参 与各种凝血级联反应和纤溶过程[1-2]。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服用后1 h 达峰值血药浓度。在胃内开始吸收,在小肠上段吸收大部分。阿司匹林以结合代谢 物和游离水杨酸从肾脏排泄。嚼服阿司匹林,起效快. 2.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拮抗剂:ADP存在于血小板内的高密度颗粒中,与止血及血栓形成有关、血小板ADP受体调控ADP浓度,人类血小板有3种不同ADP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逐年上升,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落后国家。 动脉硬化一般是指一组动脉的硬化性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危害较大:动脉中层钙化,老年人常见,危害较小;细动脉硬化,见于高血压病。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1.高脂血症(hyperlipemia):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高甘油三酯亦是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反,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高血压: 高血压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或)功能障碍,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另一方面,高血压时有脂质和胰岛素代谢异常,这些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3.吸烟: 大量吸烟可使血液中LDL易于氧化;烟内含有一种糖蛋白,可引起SMC增生;吸烟可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儿苯酚胺浓度升高,但使不饱和脂肪酸及HDL水平下降,这些均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4.性别: 女性的血浆HDL水平高于男性,而LDL水平却较男性为低,这是由于雌激素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的缘故。 5.糖尿病及高胰岛素血症: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HDL水平较低,且高血糖可致LDL糖基化。高胰岛素血症可促进SMC 增生,而且胰岛素水平与血HDL含量呈负相关。 6.遗传因素: 冠心病的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遗传因素是本病的危险因素。遗传性高脂蛋白性疾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学说: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主要学说有: 1. 脂源性学说: 高脂血症可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脱落,管壁透性增高,脂蛋白进入内膜引起巨噬C反应,SMC增生并形成斑块。 2. 致突变学说: 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平滑肌细胞为单克隆性,即由一个突变的SMC子代细胞迁入内膜,分裂增殖形成斑块,犹如平滑肌瘤一般。 3. 损伤应答学说: 各种原因引起内皮损伤,使之分泌生长因子,吸引单核C附着于内皮,并移入内膜下刺激SMC增生,并分泌各种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纤维斑块。 4.受体缺失学说: 若血浆中LDL受体数目过少,则导致细胞从循环血中清除LDL减少,从而使血浆LDL升高。 三、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十分密切,动脉杈、分支开口,血管弯曲的凸面为病变的发生部位。病变过程由轻至重,分为四期: 1.脂纹(fatty streak):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理念和药物不断发展,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disease,SCAD)长期治疗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缓解缺血症状,以及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基础上予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事件并降低死亡率。SCAD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变化源于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的深入理解。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不断进展的过程,临床表现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存在很大差异,往往多个部位存在不同性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不稳定斑块),而血栓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SCAD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抗血小板治疗必然伴随出血风险。因此,应基于不同个体的血栓和出血危险采用不同抗栓治疗强度。本共识借鉴欧美指南,并回顾该领域研究证据,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和全面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根据SCAD患者不同特点合理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更好地降低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风险,改善患者生存率。 SCAD的定义和风险评估 SCAD涵盖了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以外的冠心病病程中的各个阶段。SCAD患者应根据危险因素、伴随疾病并借助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危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治疗策略。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糖

尿病、高血压、高龄、吸烟、总胆固醇升高等。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有症状和体征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复杂病变、近期发生心绞痛或加重以及心绞痛严重程度等均是评估SCAD患者危险程度的重要因素。此外,还可结合患者特点有选择性地采用左心室功能评价、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进一步评估缺血风险。SCAD 患者如伴左心室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负荷超声心动图显示多个节段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17节段中≧3个节段),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主干病变以及3支血管近端病变等,均提示预后不良。 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目前,临床中用于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以及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P2Y12受体拮抗剂主要包括噻吩吡啶(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非噻吩吡啶类(替格瑞洛),普拉格雷尚未在中国上市。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双嘧达莫和西洛他唑)尚无在SCAD治疗的证据。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主要短期用于某些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 一、阿司匹林 1.作用机制:阿司匹林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1,从而阻止血栓烷A2的形成,达到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作用。

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高脂血症与调血脂药·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一、单选题: 1、转运胆固醇至肝外组织的脂蛋白是: A.CM B.VLDL C.LDL D.HDL 2、血浆胆固醇降低1%可使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降低: A.1% B.5% C.2% D.3% 3.胆汁酸结合树脂的调脂机制是: A.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降解 B.阻止胆汁酸从肠道吸收,促进胆汁酸随粪便排泄,促进胆固醇降解 C.增强脂蛋白酯酶活性,促进VLDL水解 D.促进胆固醇随粪便排泄 4.HMG-GoA还原酶抑制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A.胃肠道反应 B.横纹肌溶解症,它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C.胃肠道损害 D.低血压 5、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的脂蛋白是 A.CM B.VLDL C.LDL D.HDL 6.秋水仙碱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凝血障碍 B.锥体外系反应 C.水杨酸反应 D.消化道反应 7、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机制是: A.减少尿酸的生成 B.促进尿酸的排泄 C.抑制黄嘌呤投氧化酶 D.选择性消炎作用 二、多选题: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A.高血脂 B.肥胖 C.高血压 D.糖尿病 E.吸烟 2、苯扎贝特降血脂的作用是: A.能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B.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C.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促进甘油三酯代谢 D.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增强抗凝作用 E.抗血小板聚集 3、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中,口服后在肝转化成活性物质才能产生作用的是: A.洛伐他汀 B.辛伐他汀 C.普伐他汀 D.氟伐他汀 E.普罗布考 4、阿昔莫斯的优点是: A.半衰期较烟酸长

12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 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 王秀丽王庚(共同执笔人)冯泽国江伟李军张兰陈绍辉金善良袁红斌徐懋(共同执笔人)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内(颅内、眼内或椎管内等)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此类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 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不同的患者,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规范围术期的相应管理,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

参考。 一、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药理 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一)抗凝血酶药 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 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15 000~18 000 D的粘多糖。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的抑制作用。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UFH为血管外科及心脏外科手术中常用药物。UFH可被鱼精蛋白中和而失去抗凝活性(1mg鱼精蛋白可拮抗100U肝素)。UFH在低剂量(≤5000U)使用时即可抑制Ⅸa。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以了解其抗凝程度。通常,皮下或静脉给予肝素可维持aPTT在其1.5~2.5倍正常值。此外,UFH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长时间使用时需复查血小板计数。 ②低分子肝素(LMWH):LMWH的分子量为2000~10000 D,皮下注射2h~4h达峰,半衰期3h~4h。LMWH具有很高的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和较低的抗凝血因子Ⅱa活性。针对不同适应证的推荐剂量,LMWH不延长出血时间。预防剂量LMWH不显著改变aPTT,既不影响血小板聚集也不影响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临床应用

血脂与血尿酸的关系

血脂与血尿酸的关系 【摘要】目的:总结血脂和血尿酸的关系。方法:对有关血脂与血尿酸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纳。结果:大部分作者认为血尿酸与血脂有密切相关性,且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且血尿酸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高脂血症是痛风发病的高危因素,而尿酸增高也是高脂血症产生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血尿酸;血脂;高尿酸血症;痛风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迅速上升,尤其在发达国家,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患病率也在上升。近期许多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高脂血症是痛风发病的高危因素,故就此关系探讨如下。 1 甘油三酯(TG)与血尿酸 孙丽英[1]等对2004年沧州市1215例男性血尿酸、血脂及痛风进行相关调查。结果:血脂正常组578例,血尿酸增高者49例,占总数的4%;血脂异常组637例,血尿酸增高者143例,占总数的11.8%。血尿酸增高者中,伴TG增高者占31.2%、伴胆固醇(TC)增高者占10.4%、伴TG、TC同时增高者占32.8%,故认为血尿酸含量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呈明显正相关。王东升等[2]对136例代谢综合征(MS)和195例非M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MS组血脂、尿酸明显高于非MS患者,其尿酸水平与TG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 C)呈负相关。谭庆华[3]为观察和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

血脂紊乱的特点,按不同糖耐量将9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28例,糖调节受损组31例,糖尿病组37例。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以高甘油三酯血症和LDL C水平升高为主的血脂紊乱,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脂代谢紊乱更严重。朱文华等[4]对1249名体检人员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血尿酸增高364例中,甘油三酯增高281例,占77.2%,胆固醇增高44例,占12.1%,血脂正常40例,占10.9%,表明血脂增高尤其甘油三酯增高与尿酸增高呈正相关。程薇莉等[5]根据血脂水平分为高脂血症组161例和健康对照组217例,结果:161例高脂血症患者尿酸(U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对UA与TC、TG的相关分析中发现:UA含量与TG含量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而UA与TC虽呈正相关,但无显著性差异,且在各年龄组中,单纯TG升高者的血UA含量较单纯胆固醇升高者的血UA含量为高。赵珊珊等[6]对60岁以上已知病史的健康体检老年人血脂异常组1058例、糖尿病组1015例、健康组1298例的血尿酸分别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血脂异常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血尿酸与甘油三酯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与HDL C呈显著性负相关,而与其他指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2 广义的血脂与血尿酸 黄麦华[7]等选用120例高尿酸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正常尿酸组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①高尿酸组TC、TG、尿素氮(BUN)、肌酐(Cr)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②高尿酸组的高血脂病和肾损害病的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

动脉粥样硬化得病理改变 首都医科大学陈瑞芬 一、概述 心血管系统疾病就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常见得重要疾病。在我国与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 心血管系统疾病得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第一位。 动脉硬化症就是一组动脉疾病得统称,指动脉壁增厚、硬化、弹性减退,这些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症、动脉中膜钙化以及细动脉硬化症。动脉粥样硬化就是指管壁表面得内膜柱出现大小不等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动脉硬化,主要表现在细动脉出现玻璃样变。动脉中层钙化在我国较少见,病变主要发生在肌型动脉,以中层钙化为特征,常见于老年人。细动脉硬化症常见于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 就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得疾病 , 主要累及大、中动脉。我国 AS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多见于中、老年人 , 以 40 ~ 50 岁发展最快。 二、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危险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一)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就是指血浆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得异常增高。胆固醇在血浆中主要表现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 (LDL)、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LDL、VLDL(坏胆固醇)得水平持续升高与 AS 得发病率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 水平得降低与 AS 得发病率呈正相关,LDL与VLDL就是判断AS与冠心病得最重要指标。 研究发现:LDL被动脉壁细胞氧化修饰后具有促进动脉斑块形成得作用,氧化得LDL就是最重要得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就是损伤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得主要因子,氧化得LDL 不能被正常LDL受体识别,而易被巨噬细胞得清道夫受体识别,而快速被吞噬、摄取,促进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HDL可运载血中胆固醇到肝脏,因而可以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得沉积。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发表时间:2011-05-27T09:48:30.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8期作者:陈红英常学伟夏艳丽[导读]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之间的相关性。 陈红英常学伟夏艳丽(洛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河南洛阳 471000)【中图分类号】R58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023-02 【摘要】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体检者225例,其中高尿酸血症组125例,对照组100例,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血压、血肌酐、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量指数等指标。结果 HUA 组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收缩压、舒张压、TG、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舒张压、TG、Cr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密切相关。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高血压高脂血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变,人群中血清尿酸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1],高尿酸血症(HUA)日益成为公共卫生问题。HUA作为多种常见病的危害因素,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与其相关的高血压病、高血脂症、肾功能不全患者明显增加,为探索HUA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本文对2010年3月-2010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225例受试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0年7月在我院体检确诊为HUA患者125例作为研究组,另随机入选10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2例,女73例,年龄37-76岁,平均56.1±10.7岁,排除有血液病、肿瘤、糖尿病及激素类药物应用等。 1.2方法 1.2.1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按照ESC(2007年)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为高血压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服降压药物血压降至正常也应诊断为高血压病。 1.2.2试验相关指标检测对所有受试者晨起空腹用真空管抽取肘正中静脉血3ml,3500r/min离心5分钟分离出血清,采用日本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试剂由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按照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尿酸正常值142-420mmol/L,大于420mmol/L 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变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分类资料用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脂、血压比较两组性别构成、年龄、体质量指数、TC、HDL-C及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SBP、DBP、TG、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以是否高尿酸血症为因变量,以性别构成、病史、年龄、体质量指数、SBP、DBP、TC、TG、HDL-C、LDL-C及Cr等基线资料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BP、Cr为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尿酸是人体细胞代谢及饮食中核糖核酸嘌呤代谢的终产物。高尿酸血症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等集聚发生,后者则由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者药物引起[2]。本组资料表明高尿酸血症组血压、Cr、TG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舒张压、TG、Cr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独立的相关关系,但还没有直接证据说明二者具有因果关系。近年的研究认为高血压伴有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使用利尿剂,特别是双氢克尿噻和呋塞米,可引起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增加,还可导致血乳酸过度产生,从而抑制尿酸盐在肾小管的分泌,使尿酸排泄减少。为减少心脑血管梗塞的发生,阿司匹林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广泛,小剂量阿司匹林(≤0.2g/d)可抑制尿酸盐在肾小管的分泌。②高血压可造成微血管损害,微血管病变导致组织缺氧,抑制离子交换转运系统,使肾小管分泌尿酸被抑制,而导致高尿酸血症。③高血压性肾动脉硬化、肾血管阻力增加、有效血流量减少及肾小管受损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尿酸升高可导致血小板吸附、聚集、炎症反应,并且尿酸结晶会损伤动脉内皮细胞,并通过嘌呤代谢和脂质代谢的相互关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加重高血压,造成恶性循环。 本资料显示:高尿酸血症与甘油三酯密切相关,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增高的主要机制为脂质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与肥胖密切相关,因其摄入能量增加,嘌呤合成增加,使尿酸生成增加,进食过多、消耗少,造成过多的脂肪储存,当劳累、饥饿时,动用存积的脂肪来产生热量供机体活动的需要,此时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阻碍血尿酸的排泄,间接使血尿酸水平增高;同时游离的脂肪酸代谢诱导代谢综合症转变为副产物,降低尿酸的排泄,使血尿酸增高。血尿酸水平升高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和脂质过氧化,导致血脂增高。控制体重,可使血尿酸水平下降。 近些年来,尽管对高脂血症、高血压的治疗获得重要进展,但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仍在上升,因此迫切需要在这些人群中确定高度流行且容易监测并能够治疗的新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高尿酸血症可能是这样一种危险因素,因此对高尿酸血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血尿酸的监测,应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尽可能减少进食含嘌呤丰富的食品,以减少尿酸的生成,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钟丽娜,李常贵,等.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临床分析.中国医药,2007,2(3):129. [2]陆再英,钟南山,等.内科学(第7版).2009,5.

欧洲心脏协会抗血小板治疗指南-译文

欧洲心脏协会-抗血小板治疗指南-译文 摘译:ESC Expert Consensus Eocument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the Use of Antiplatelet Agents 本文主要阐述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明确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远远大于出血风险的人群。 血小板病理 血小板具有粘附于受损血管并在局部凝集的功能,这使它在正常及病理的凝血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说来,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应算为生理过程。但当粥样斑块突然破裂时,血小板激活可以导致一系列不可控制的自身正反馈并放大激活的病理过程,最终引起腔内血栓形成,血管阻塞,一过性缺血甚至梗死。 现有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干预血小板激活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包括粘附、释放、聚集,在有效地预防动脉血栓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出血的危险。 讨论抗血小板治疗前,有必要重提几点: 1.正常生理循环中,每天新生成1011个血小板,机体有需要时这个数量可以成倍增加。 2.血小板在循环中最长寿命为10天,为无核细胞,以释放颗粒的形式储有化学因子,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等。 3.血小板被激活时,很快地反应性激活磷脂酶、环氧化酶1,TX合成酶,在这些酶的催化下,血小板可将膜磷脂释放的花生四烯酸合成为前列烷素(主要为TXA2)。新生成的血小板尚可诱导表达COX的亚型COX-2和PGE合成酶,血小板生成加速时尤其明显。 4.活化血小板不能重新合成蛋白,但可将预存的mRNA转译为蛋白,如IL-1β可在数小时内合成。 因此,在炎症及血管损伤过程中,血小板可能具有以前未曾发现的作用。抗血小板的治疗也许会影响血小板源性蛋白信号的传导和/或更深层的反应。 血小板粘附聚集的负性调控环节包括:内皮源性前列环素(PGI2),NO,CD39/ecto-ADPase,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一些抗血小板药物作用于这些环节,如阿司匹林和其它的COX抑制剂对PGI2的剂量依赖性的抑制。

动脉粥样硬化(内科学第八版)

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和发病情况】2 【发病机制】3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4 【诊断和鉴别诊断】8 【预后】8 【防治】9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继发性病变尚有斑块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称为粥样硬化一血栓形成,atherosclerosis-thrombosis)。现代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巨噬细胞游移、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形成;以及细胞、外脂质积聚的特点。由于在动脉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其他常见的动脉硬化类型还有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和动脉中层硬化(Monckeberg arteriosclerosis)。前者是小型动脉弥漫性增生性病变,主要发生在高血压患者。后者多累及中型动脉,常见于四肢动脉,尤其是下肢动脉,在管壁中层有广泛钙沉积,除非合并粥样硬化,多不产生明显症状,其临床意义不大。 鉴于动脉粥样硬化虽仅是动脉硬化的一种类型,但因临床上多见且意义重大,因此习惯上简称之“动脉硬化”多指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和发病情况】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确定,对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表明,本病是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risk factor)。主要的危险因素为: (一)年龄、性别 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在一些青壮年人甚至儿童的尸检中,也曾发现他们的动脉有早期的粥样硬化病变,提示这时病变已开始。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男性与女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二)血脂异常 脂质代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特别是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增高,相应的载脂蛋白B(Apo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减低,载脂蛋白A(apoprotein A,ApoA)降低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此外脂蛋白(a)[Lp(a)]增高也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以TC及LDL增高最受关注。 (三)高血压 血压增高与本病关系密切。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收缩压和舒压增高都与本病密切相关。 (四)吸烟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

谈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选择

谈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选择 葛均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12年12月,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发布了2013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将解读《指南》中的抗血小板治疗相关内容,涉及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溶栓、溶栓后延迟PCI三种情况下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原则和建议。 1、指南推荐建议 2013版《指南》针对ST段抬高型心梗梗死(STEMI)临床决策中的各个阶段,推荐了不同资源配置情况下的疾病管理系统,目的是确保患者能够快速得到治疗。《指南》还提出了快速恢复闭塞冠脉血流的建议以及院外管理计划。《指南》作者指出,2013版《指南》的重点放在再灌注治疗的进展、患者转

运流程、基于循证的抗栓药物治疗和二级预防策略上,总体目的是优化以患者为核心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管理。 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 溶栓患者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 溶栓治疗后延迟PCI患者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

2、指南解读 直接PCI氯吡格雷证据级别提升 新版《指南》中,直接PCI患者推荐应用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Ⅰ类推荐,B级证据),与2009年版ACCF/AHA STEMI管理指南相比(Ⅰ类推荐,C级证据),证据级别有所提升。这是由于参考了两版指南发布期间出现的一些新的循证证据。例如CURRENT-OASIS 7研究和TRITON-TIMI 38研究结果的新数据。 CURRENT-OASIS 7研究进一步增加了氯吡格雷在直接PCI患者的证据。另外,虽然在TRITON-TIMI 38研究中,普拉格雷组的30天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但是,该研究中在冠脉血管造影之前很少有患者应用了氯吡格雷,另

【2019年整理】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的疾病。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病因除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外,大多未阐明,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 约80%高尿酸血症者无症状,少部分发展为临床痛风。高蛋白,高脂肪膳食容易引起痛风,酒精也能诱导高尿酸血症。 据介绍,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肥胖者及脑力劳动者。通常分为四期: 无症状期——仅有高尿酸血症而无症状; 急性期——以急性关节炎为主,第一次发作大拇指的关节者占60%; 间歇期——在两次发作期间有一段静止期,一年内复发者占62%; 慢性期——此期间主要表现为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及痛风性肾炎。 尿酸沉积于结缔组织可以形成痛风石,平均出现时间为10年,经过10~20年累及上下肢许多关节,可出现假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常并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单位体检很多年轻人缺位,殊不知此途径是最容易发现大量长期食用高嘌呤类物质而生成高尿酸血症的方法。 近期,无论是医院门诊、病床看痛风的患者,还是常规体检发现的无征兆高尿酸血症患者,都有增多趋势。春季是痛风病的高发季节。是随着新鲜海鲜、菌类、笋类的上市,人们贪图高嘌呤物质的美味而增加了痛风发病几率。痛风患者必有高尿酸血症基础,控制它还须从饮食入手。 专家介绍,痛风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暴饮暴食,尤其是大量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春季,香菇、蘑菇、草菇、芦笋等各类鲜货相继上市,而这些都是临床上已证实的高嘌呤食物,引起痛风的几率较大。据介绍,诱发痛风的食物种类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沿海地区的患者发病常是大量进食动物内脏、蟹、虾以及过度饮酒引起的。而台湾的统计资料显示,啤酒为最常见的诱因,占60%,其次为海产品占18%,内脏食物占14%,而豆类则少见。 所谓高嘌呤饮食主要与食物中嘌呤的含量和进食的总量有关,如豆制品中嘌呤含量不是最高,但进食过多也会诱发痛风的发作。 其它诱因包括酗酒、创伤、外科手术、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受寒、服用某些药物(包括长期应用利尿药、吡嗪酰胺、水杨酸类药物以及降尿酸药物使用之初等)、食物过敏、饥饿、关节局部损伤、感染、受湿冷、穿鞋紧、走路多等。 嘌呤: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5H4N4,无色结晶,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人体尿酸过高就会引起痛风,俗称富贵病。一般在男性身上发病,而且会遗传。海鲜,动物的肉的嘌呤含量都比较高,所以有痛风的病人发病时用药物治疗外(医治痛风的药物一般对肾都有损害),更重要的是平时注意忌口。在人体内,嘌呤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作为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嘌呤的代谢发生紊乱后就会引起痛风。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形成的产物叫尿酸。尿酸在人体内没有什么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2/3由肾脏排出,余下的1/3从肠道排出。 体内尿酸是不断地生成和排泄的,因此它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正常人每升血中所含的尿酸,男性为0.42毫摩尔以下,女性则不超过O.357毫摩尔。在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或某些尚未明确的因素,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结果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成了引起痛风和痛风性关节炎的祸根。

血小板与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与抗血小板治疗 史旭波,胡大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北京i00730) 关键词:血栓形成;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糖蛋白类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83X(2008)04—0229—03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血小板在动脉系统血栓形成中的关键作用。抗血栓治疗已不仅仅是控制凝血酶的生成及其活性,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动脉系统血栓的基石。药物的选择也不仅仅是阿斯匹林,其它药物诸如抵克力得和氯比格雷对心血管病的重要辅助治疗作用已得到证实。有效的静脉药物如糖蛋白(GP)11 b/Ⅲa受体拮抗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仍在不断研制。我们简要讨论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特点。1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1.1 血小板的黏附、激活与聚集血小板在维持血管完整性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整个血管表面都覆盖着一层完整的单层内皮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内皮细胞不与血小板发生反应。血管内皮受损后暴露出胶原纤维等内皮下基质。数秒后,循环中流动的血小板颗粒通过VOn Willebrand(vW)因子作为桥梁快速黏附于暴露的胶原等血管内皮下组分。vw 因子来源于血浆或血小板颗粒,正常情况下并不能与血小板结合,当vw 因子与暴露的胶原结合后可导致其构型发生改变,使其能够与循环中未活化血小板上的GP I b受体结合。这些起始的血小板一血管作用引起了包括血小板激活的一系列反应。血小板激活后释放颗粒成分,可导致更多血小板的黏附并随后发生聚集,最终一层血小板覆盖于受损的血管表面。聚集的血小板逐渐增多直至破损的内皮被封堵。如果血管壁的损伤较重,单纯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不足以完成封堵,则需要凝血系统的参与以形成更大和更牢固的血凝块。血小板激活后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膜磷脂蛋白成分重新排列,提供有效的磷脂膜表面以便凝血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凝血因子Va、Ⅷa、Ⅸa、X a、Ⅺa均可通过与血小板磷脂表面的.血栓专栏.结合而加快之间相互反应速度。虽然通过兴奋剂可引起血小板激活,但血小板聚集过程主要是由血小板膜GP11 b/Ⅲa受体介导。该受体主要跟纤维蛋白原结合,在血小板间形成交联桥,将血小板联接在一起以形成血栓的支架。

肥胖与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的相关性

Hans Journal of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19, 8(3), 180-186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1430996.html,/journal/hjfn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611430996.html,/10.12677/hjfns.2019.83023 Relation of Obesity and Hyperuricemia, Hyperlipidemia Fujie Wang1, Xianghua Ma1, Ting Zhao1, Jin Wang1, Jinxin Cai1, Qianqian Dai2 1Nutritional Departmen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Nutritional Department, Xuzhou Cancer Hospital, Xuzhou Jiangsu Received: Jul. 19th, 2019; accepted: Aug. 7th, 2019; published: Aug. 14th, 2019 Abstract Objective: Obesity has gradually become a serious epidemic disease 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metabolic disea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esity and Hyperlipi-demia, Hyperuricemia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public attention. Hyperuricemia and Hyperglyce-mia have many common factors, such as age, obesity, insulin resistance and others which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both.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anthropometric indexes, uric acid and lipid metabolism indexes of obesity after weight reduction intervention, and explore their correlation,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and new idea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besity. Methods: This study conducted a pre- and post-control clinical observational study on the overweight/obesity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Nutrition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According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verweight/obesity in China (Overweight: BMI: 24 - 27.9 kg/m2, Obesity BMI >28 kg/m2), 48 patients (age: 10 - 29) were selected for diet intervention and resistance exer-cise in two months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anthropometric indexes such as body weight, fat mass, skeletal muscle mass,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hip circumference, BMI, uric acid, blood li-pid index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 HbAIC,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dexes of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 and uric acid, blood lipid metabolism index was analyzed. Results: In this study, 48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ll of them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verweight/obesity, and were willing to coope-rate with the examination of obesity-related indicators and accord with their diagnosis. Among them, male:female is 25:23, with an average age of 17.58 ± 4.82. A total of 30 people completed the study (18 out of group/out of group) and 9 people cooperated 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test project. After 56 ± 7 days of intervention, body weight, waist circumference, hip circumference and other anthropometric indicator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uric acid als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blood lipid indicators (TC, TG, LDL)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HbAIC decreased. Relevance analysis: Body weight was correlated with uric acid (P = 0.031, r = ?0.510), skeletal muscle with uric acid (P = 0.046, r = 0.477),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with uric acid (P = 0.045, r = ?0.478).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lipidemia and Hyperuricemia. Conclusion: After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and exercise guidance, the indexes of anthropometry, uric acid and blood lipid me-tabolism of obesity have changed;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dexes of body mea-surement and uric acid, so further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uric acid and blood lipid metabolism o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obesity can provide some inspiration and guidance for early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