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摘要:在高校招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及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已被社会广为关注。因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大学生就业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基于中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剖析了其中存在的四大问题,探讨了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思路与措施,最后提出通过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人才供应报告制度,来解决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就业需求与供给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院校就业指导职业发展就业预警

高等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而大学毕业生无疑是人力资源中最有价值的人才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结构调整,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引发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日益凸显。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于1989年,2O多年当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效,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就业指导工作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内容设计、就业指导课程选择、就业指导师资匹配等层面,具体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单一分散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技巧等一般和应急性的日常就业指导服,就学生自我价值而开展的就业指导却很少。其次,当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缺乏科学性的引导,鲜有学校主动邀请各用人单位来开展校园宣讲会,使学生真正明确企业需要人才的类型。最后,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辅导处于真空地带。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期望,以及就业市场的激励竞争使大学生产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而高校对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危机干预和辅导意识还比较淡薄,导致就业心理问题层出不穷。

(二)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缺乏创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国家教育部要求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后得以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着不足。首先,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主旨思想存在误区。提高就业率和实现就业安置已成为多数高校设置就业指导课程的工作目的,而没有真正践行致力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这势必影响课程讲授的效果。其次,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没有满足大学生就业发展、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课程自身演变发展的“三者需要”,直接导致无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成效缺乏实践检验,学生更喜欢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