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被称为抗体(antibody, Ab)。 1937年,Tiselius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组分,其后又证明抗体的活性部分是在γ球蛋白部分。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实际上,抗体的活性除γ球蛋白外,还存在于α和β球蛋白处。1968年和1972年的两次国际会议上,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它包括正常的抗体球蛋白和一些未证实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如骨髓瘤病人血清中的M蛋白及尿中的本周氏(Bence Jones, BJ)蛋白等。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Ig,SIg)和膜型(membrane Ig, mIg)。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清及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 ☆☆相关素材☆☆ 图片正常人血清电泳分离图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The basical structure of immunoglobulin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发现,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位于上端的两个臂由易弯曲的铰链区(hinge region)连接到主干上形成一个"Y"形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医学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2015-05-22 19:38:54| 医疗卫生人才网 推荐:中公医学网医疗卫生考试网 医学免疫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 1.IgG (1)合成与分布特点 血清和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是抗感染的主力军。于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水平。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占血清总Ig的75%~80%。人IgG有IgG1~IgG4 4个亚类。IgG半寿期长,约20~23天。为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2)主要生物学作用 具有抗感染作用、通过胎盘、与细胞表面的Fcγc结合、激活补体、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超敏反应。 2.IgM (1)合成特点 分泌型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易激活补体。天然血型抗体为IgM。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的抗体。初次免疫应答最早出现的抗体,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①合成早: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故脐带血IgM 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②合成快:在抗原刺激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IgM也是最先产生的抗体。感染过程中血清IgM水平升高,说明有近期感染,该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 (2)主要生物学作用:

①抗感染作用: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早期阶段产生的主要Ig,在早期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血管内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②激活补体:IgM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③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超敏反应。 3.IgA的特性和功能 sIgA是外分泌液中的主要抗体类别,在局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sIgA在粘膜表面有中和毒素的作用。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sIgA,为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 4.IgE的特性和功能 血清中含量最少的Ig。为亲细胞抗体,可通过Fc段介导I型超敏反应。IgE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产生。 IgE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有:诱发I型超敏反应、抗寄生虫作用。 5.IgD的特性和功能 膜结合型IgD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 四君子汤为补气之祖方,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实为《圣济总录》卷八十“白术汤”之异名。本方为补气的基本方,后世诸多补气健脾方剂,大都由此衍化而来。 本文立足于考证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源流关系,探讨其组方配伍,采取“以功用类方”的方法,选择符合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功用和配伍用药特点的方剂,作为四君子汤衍化方。通过检索古今文献,从与四君子汤制方立论比较吻合的300余首方剂中,选择24首为代表方剂,按功用特点将其分为12类进行研究。本文对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其现代临床应用作了简要总结,以期掌握四君子汤及其衍

2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前言 上次课我们介绍了免疫学检验的绪论,了解了免疫学的发展,免疫学检验的工作研究方面,更是知道了什么是免疫、免疫功能有哪些,也介绍了免疫学基本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物质:抗原。对抗原的两个特性及决定两个特性的因素进行了具体的认识,也知道了医学上有哪些种类的抗原。那么这次课,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与抗原相对应的,在消除抗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物质:免疫球蛋白(抗体) 第二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抗体(Antibody,Ab):是指能和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抗体主要存在血液中,也可以存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1937年Tiselius用电泳的方法将血清蛋白分成白蛋白、α1 、α2 、β 、及γ 球蛋白等组分,其后证明抗体活性是在γ 球蛋白部分,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就称为γ 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实际上,抗体的活性除γ 球蛋白外,还存在α 和β 球蛋白处。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的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球蛋白。包括抗体球蛋白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出现的尚未证明有抗体活性的异常球蛋白。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抗体是免疫球蛋白,并非所有的免疫球蛋白都具有抗体活性。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一、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 由二硫键连接四条肽链形成的Ig单体分子。 (一)重链和轻链 1、重链(heavy chain ):两条相同的长链称为重链,简称H链。H链约由450—550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为50—75KD。Ig重链恒定区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抗原性就不同,可将血清中的Ig分成五大类:IgG、IgA、IgM、IgD、IgE,IgG的H 链为γ 链(gamma ),IgA的H链为α 链(alpha ),IgM的H链为μ 链(mu),IgD的H链为δ 链(delta),IgE的H链为ε 链(epsilon)

抗体和抗体的结构详解知识讲解

抗体和抗体的结构详 解

抗体和抗体的结构详解 2014-10-21 00:00 来源:丁香园点击次数: 3476 关键词:抗体结 构 抗体,也叫免疫球蛋白 (Ig),是一种能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糖蛋白,而抗原是在易感染动物体内引发抗体产生的物质。在体内,抗体是由于外源性分子的侵袭而产生的。抗体以一个或者多个Y 字形单体存在,每个 Y 字形单体由 4 条多肽链组成,包含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轻链和重链是根据它们的分子量大小来命名的。Y 字形结构的顶端是可变区,为抗原结合部位。 任何一个抗体的轻链都可以分为κ或λ型(基于小分子多肽结构上的差异),每一个抗体的重链则决定了它的类或型。 抗体结构 重链 哺乳动物 Ig 的重链一共有五种,分别用希腊字母α、δ、ε、γ和μ 来命名,相对应组成的抗体就称为 IgA、IgD、IgE、IgG 和 IgM 五种抗体。不同的重链在大小和组成上有所区别,α和

γ包含大约 450 个氨基酸,而μ 和ε则有大约 550 个氨基酸。 每个重链有两个区:恒定区和可变区。所有同一型的抗体其恒定区都是相同的,不同型的抗体之间则存在差异。重链γ、α和δ的恒定区的组成为 3 个前后串联的 Ig 结构域,并有一个铰链区增加它的灵活性;重链μ 和ε的恒定区则由 4 个 Ig 结构域组成。不同 B 细胞产生的抗体其重链的可变区不同,但同一种 B 细胞或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其可变区则是相同的,每一个重链的可变区都是大约 110 个氨基酸长度,并组成一个单独的 Ig 结构域。 轻链 哺乳动物只有两种轻链:λ型和κ型,每条轻链有两个前后相连的结构域:一个恒定区和一个可变区。轻链的长度大约为 211~217 个氨基酸, 每个抗体包含的两条轻链总是相同的,对哺乳动物来说每一个抗体中的轻链只有一个型:κ或λ型。在一些低等的脊椎动物中,像软骨鱼类(软骨鱼)和硬骨鱼类体内也会发现其他型的轻链如ι(iota) 型。 Fab和Fc段 Fc 段可以直接结合酶或荧光染料来标记抗体,是在 ELISA 过程中抗体铆钉在板上的部位,也是在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中识别并结合二抗的部位。抗体可以被蛋白水解酶如木瓜蛋白酶水解成 2 个 F(ab) 段和一个 Fc 段,或者被胃蛋白酶从铰链区断开,水解成一个 F(ab)2 段和一个 Fc 段。IgG 抗体片段有时是非常有用的,由于缺少 Fc 段,F(ab) 段即不会和抗原发生沉淀,也不会在活体研究中被免疫细胞捕获。因为分子片段较小,且缺乏交联功能(由于 Fc 段的缺失),Fab 段通常用于功能性研究中的放射性标记,Fc 段则主要用做组化染色中的阻断剂。 抗体同型:

抗体结构与分类

抗体结构与分类 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抗体基本结构是一个由四条多肽链(二硫键连接的二条重链和二条轻链)组成的糖基化蛋白,分子量约150, 000Da。轻链的分子量约25,000Da,由二个结构域组成,一个可变区VL 和一个恒定区CL。轻链有κ和λ两种类型,人的L 链中κ型占60%,λ型占40%;小鼠L 链中κ型和λ型分别为95%和5%。一个抗体分子中的L 链只有一种类型。 重链分子量约50,000Da,有恒定区和可变区组成。轻链和重链有很

多相似氨基酸序列构成的同源区。这些同源区有110 个氨基酸,称 为免疫球蛋白结构域。重链包括可变区VH 和3~4 个恒定区,CH1, CH2, CH3,和CH4(依抗体类型不同)。CH1 和CH2 之间有一个铰链区,使得Y 型抗体分子的两个Fab 臂具有灵活性,以结合固定距离 的两个抗原决定簇。 重链也决定抗体分子的功能活性。依据重链不同,抗体分子分为IgG, IgA, IgM, IgE 和 IgD,对应的重链分别为, , μ, 和。IgD, IgE, 和 IgG 通常以单体存在,IgA 有单体和二聚体两种形式,IgM 以五 聚体存在,由二硫键连接。IgG 依产生物种不同又分为四个轻微差 异的亚型,称为同型。 蛋白水解酶水解IgG 形成有特定生物特性的固定片段,有助于IgG 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胃蛋白酶作用于IgG 分子,产生F(ab')2 片段,包括铰链区连接的两个Fab 区。F(ab')2 分子是二价的,可 作用于抗原。 木瓜蛋白酶水解IgG 时作用在CH1 和CH2 之间的铰链区,产生两 个单独的Fab 片段和一个Fc 片段。Fab 有抗原结合活性,Fc 则没有。Fc 是糖基化的片段,具有很多效应功能(如结合补体、结合巨 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细胞受体等),也可用于划分抗体类型。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医学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2015-05-22 19:38:54| 医疗卫生人才网 推荐:中公医学网医疗卫生考试网 医学免疫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 1.IgG (1)合成与分布特点 血清和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是抗感染的主力军。于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水平。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占血清总Ig的75%~80%。 人IgG有IgG1~IgG4 4个亚类。IgG半寿期长,约20~23天。为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2)主要生物学作用 具有抗感染作用、通过胎盘、与细胞表面的Fcγc结合、激活补体、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超敏反应。 2.IgM (1)合成特点 分泌型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易激活补体。天然血型抗体为IgM。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的抗体。初次免疫应答最早出现的抗体,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①合成早: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故脐带血IgM 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②合成快:在抗原刺激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IgM也是最先产生的抗体。感染过程中血清IgM水平升高,说明有近期感染,该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

(2)主要生物学作用: ①抗感染作用: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早期阶段产生的主要Ig,在早期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血管内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②激活补体:IgM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③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超敏反应。 3.IgA的特性和功能 sIgA是外分泌液中的主要抗体类别,在局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sIgA在粘膜表面有中和毒素的作用。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sIgA,为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 4.IgE的特性和功能 血清中含量最少的Ig。为亲细胞抗体,可通过Fc段介导I型超敏反应。IgE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产生。 IgE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有:诱发I型超敏反应、抗寄生虫作用。 5.IgD的特性和功能 膜结合型IgD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 四君子汤为补气之祖方,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实为《圣济总录》卷八十“白术汤”之异名。本方为补气的基本方,后世诸多补气健脾方剂,大都由此衍化而来。 本文立足于考证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源流关系,探讨其组方配伍,采取“以功用类方”的方法,选择符合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功用和配伍用药特点的方剂,作为四君子汤衍化方。通过检索古今文献,从与四君子汤制方立论比较吻合的300余首方剂中,选择24首为代表方剂,按功用特点将其分为12类进行研究。本文对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

第二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第二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一、是非题 1.抗体只存在于血清中。() 2.抗体的化学本质为丙种球蛋白。() 3.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 4.抗体分子同时也是抗原。() 5.SigA合成分泌障碍,易发生呼吸道,胃肠道局部感染。() 6.IgG的杀菌作用、促吞噬作用强于IgM。() 7.IgM缺乏易患败血症() 8.一个抗体分子的两条轻链具有两种不同的V区序列。() 9.分泌型IgA(SIgA)的J链由上皮细胞产生。() 10.免疫球蛋白分子中,绞链区连接轻链和重链。() 11.一个免疫球蛋白分子具有两个抗菌素才结合部位,可结合两种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12.单一抗原一般刺激合成单一种类抗体。() 13.SIgA的分泌片上由分泌IgA的浆细胞产生的。() 14.木瓜酶本将IgG水解成2个Fab段和一个Fc段。() 15.同一克隆B细胞合成的Ig可变区肽链的结构都相同。() 16.同一克隆B细胞合成的Ig恒定区肽链结构均相同。() 17.免疫球蛋白结合抗原的部位上由轻链组成。() 18.同种型抗原决定基因种而异。() 19.SmIg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产生的。() 20.独特型是由V区特异性抗原决定基区分的型别。() 21.单克隆抗体(McAb)通常是用单一抗原决定基抗原免疫动物后获得。() 22.Ig的超变区存在于IgG的CH 1 、CH 2 之间,富有弹性可使Fab自由开合。() 24.独特型只存在于抗体分子的V区。() 二、填空题 1 抗体主要由——————细胞产生,主要存在于——————中,由其介导的免疫称为——————。 2 Ig的基本结构是由——————连接的四条肽链构成,两条长肽链称——————,两条短肽链称——————。据Ig ——————结构不同,可将Ig分为——————、——————、——————、——————、——————五类,据——————结构差异,又将Ig分为——————、——————两型。 3 用木瓜酶水解IgG,可获得两个相同的——————段和一个——————段。前者称为——————,其主要功能是——————,后者称为——————,其主要功能是——————、——————、——————、——————等。 4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能通过胎盘的是——————,机体在粘膜局部防御感染的Ig主要为——————,分子量最大的Ig为——————,在防止菌血症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最早合成的Ig为——————,表示近期感染的Ig为——————,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是——————,参与I型变态反应的Ig为——————,含J链的Ig为——————、——————,半衰期最长的Ig为——————,能与多种组织细胞结合的Ig为——————、——————,有宫内感染诊断价值的Ig为——————。 5 人血清中的抗体种类至少有——————,抗体多样性的原因主要取决于——————,即——————和——————,即——————。 6 抗体的血清型包括——————、——————、——————。产生同种型抗体需免疫

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区别

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的区别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有很多区别 首先 1.制备上的区别 经过特定抗原处理过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通过细胞融合的方法得到杂交瘤细胞,经HAT培养基筛选、ELISA检测效价后就得到阳性克隆株,最后进行细胞培养或将细胞注入到动物(一般为balb/c小鼠)腹腔中用腹水培养,收集上清/腹水纯化后就能得到单克隆抗体。而制备多克隆抗体就没有单克隆抗体繁琐,只需将抗原(纯度越高越好)直接注入到动物体内进行免疫,经过3~4次免疫,ELISA测其效价合格后,收集血液离心得到上清,纯化后即能得到多克隆抗体。因此制备多抗的周期就比单抗的短,首次制备价格也比单抗要低。 2.应用上的区别 单抗和多抗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与优势。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高,一旦制备成功就可以永续的生产完全一致的抗体,因此可以对其特异性进行全面、系统地验证。但如果所识别的抗原表位被破坏,实验的结果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单抗的缺点之一。而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较差,即使是使用相同的抗原制备多抗,不同批次间也会存在差异,因而在特异性、一致性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所以在用多抗做免疫检测时,更容易造成背景,例如在WB中有杂带,在IHC中背景较深等等。虽然还存在着交叉反应*的问题,但由于多抗识别多个抗原表位,即使是有少数几个抗原表位被破坏或者抗原构象改变,实验的结果也不会受到影响。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多抗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对于丰度偏低的蛋白也更容易检出。 单抗与多抗的区别是什么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定义,并介绍单抗、多抗在制备流程、特点及应用上的区别。 单抗与多抗的定义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类型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类型 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基因 天然免疫球蛋白分子均含有四条异源性多肽链,其中,分子量较大的称为重链,而分子量较小的为轻链。同一天然Ig分子中的两条H链和两条L链的氨基酸组成完全相同。 人的Ig分子是由三个不连锁的Igκ、Igλ和IgH基因所编码。Igκ、Igλ和IgH基因定位于2号、22号和14号染色体上。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免疫球蛋白多肽链内的二硫键连接形成的1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环状结构称为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域或功能区。重链和轻链靠近N端的约110个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称为可变区(V区),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的区域,称为恒定区(C区)。重链和轻链的V区分别称为VH和VL。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为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一般CDR3变化程度更高。 3.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 在一定条件下,免疫球蛋白分子肽链的某些部分易被蛋白酶水解为不同片段。木瓜蛋白酶水解IgG的部位是在铰链区二硫键连接的2条重链的近N端,可将Ig裂解为两个完全相同的Fab段和一个Fc段.一个Fab片段为单价,可与抗原结合但不形成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Fc段无抗原结合活性,是Ig与效应分子或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胃蛋白酶作用于铰链区二硫键所连接的两条重链的近C端,水解Ig后可获得一个F(ab')2片段和一些小片段pFc'。F(ab')2是可同时结合两个抗原表位,故与抗原结合可发生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pFc'最终可被降解,无生物学作用。 4.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Ig轻链和重链除上述基本结构外,某些类别的Ig还含有其他辅助成分,分别是J链和分泌片。J链的主要功能是将单体Ig分子连接为多聚体。2个IgA单体由J链相互连接形成二聚体,5个IgM单体由二硫键相互连接,并通过二硫键与J链连接形成五聚体。IgG、IgD 和IgE常为单体,无J链。分泌片又称为分泌成分,以非共价形式结合于IgA二聚体上,使其成为分泌型IgA(SIgA)。分泌片具有保护分泌型IgA的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的作用,并介导IgA二聚体从黏膜下通过黏膜等细胞到黏膜表面的转运。 二、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类、亚类、型和亚型 同种型:存在于同种抗体分子中的抗原表位称为同种型。

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区别

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有很多区别 首先 1.制备上的区别 经过特定抗原处理过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通过细胞融合的方法得到杂交瘤细胞,经HAT培养基筛选、ELISA检测效价后就得到阳性克隆株,最后进行细胞培养或将细胞注入到动物(一般为balb/c小鼠)腹腔中用腹水培养,收集上清/腹水纯化后就能得到单克隆抗体。而制备多克隆抗体就没有单克隆抗体繁琐,只需将抗原(纯度越高越好)直接注入到动物体内进行免疫,经过3~4次免疫,ELISA测其效价合格后,收集血液离心得到上清,纯化后即能得到多克隆抗体。因此制备多抗的周期就比单抗的短,首次制备价格也比单抗要低。 2.应用上的区别 单抗和多抗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与优势。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高,一旦制备成功就可以永续的生产完全一致的抗体,因此可以对其特异性进行全面、系统地验证。但如果所识别的抗原表位被破坏,实验的结果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单抗的缺点之一。而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较差,即使是使用相同的抗原制备多抗,不同批次间也会存在差异,因而在特异性、一致性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所以在用多抗做免疫检测时,更容易造成背景,例如在WB中有杂带,在IHC中背景较深等等。虽然还存在着交叉反应*的问题,但由于多抗识别多个抗原表位,即使是有少数几个抗原表位被破坏或者抗原构象改变,实验的结果也不会受到影响。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多抗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对于丰度偏低的蛋白也更容易检出。 单抗与多抗的区别是什么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定义,并介绍单抗、多抗在制备流程、特点及应用上的区别。 单抗与多抗的定义 抗原上可以引起机体产生抗体的分子结构叫做抗原决定簇,也称为抗原表位。一个抗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因此,机体也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抗体。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而由多个B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的,受到多种抗原决定簇刺激并可以与多种抗原表位结合的抗体就是多克隆抗体。从某种角度而言,多抗是多种单抗的混合物。 制备上的区别 经过特定抗原处理过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通过细胞融合的方法得到杂交瘤细胞,经HAT培养基筛选、ELISA检测效价后就得到阳性克隆株,最后进行细胞培养或将细胞注入到动物(一般为balb/c小鼠)腹腔中用腹水培养,收集上清/腹水纯化后就能得到单克隆抗体。而制备多克隆抗体就没有单克隆抗体繁琐,只需将抗原(纯度越高越好)直接注入到动物体内进行免疫,经过3~4次免疫,ELISA测其效价合格后,收集血液离心得到上清,纯化后即能得到多克隆抗体。因此制备多抗的周期就比单抗的短,首次制备价格也比单抗要低。 应用上的区别 单抗和多抗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与优势。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高,一旦制备成功就可以永续的生产完全一致的抗体,因此可以对其特异性进行全面、系统地验证。但如果所识别的抗原表位被破坏,实验的结果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单抗的缺点之一。而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较差,即使是使用相同的抗原制备多抗,不同批次间也会存在差异,因而在特异性、一致性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所以在用多抗做免疫检测时,更容易造成背景,例如在WB中有杂带,在IHC中背景较深等等。虽然还存在着交叉反应*的问题,但由于多抗识别多个抗原表位,即使是有少数几个抗原表位被破坏或者抗原构象改变,实验的结果也不会受到影响。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多抗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对于丰度偏低的蛋白也更容易检出。 如果对抗体的特异性要求高,用量较大或需要长期使用一致的抗体,制备的抗体应用要求多(WB/IP/IF/ICC等),可以选择制备单克隆抗体。若对抗体的特异性要求不高,需要做沉淀和凝集反应的检测性实验或者只需做ELISA检测,可以选择制备多克隆抗体。

抗体结构详解

抗体和抗体的结构详解 2014-10-21 00:00 来源:丁香园点击次数:2356关键词:抗体结构 抗体,也叫免疫球蛋白 (Ig),是一种能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糖蛋白,而抗原是在易感染动物体内引发抗体产生的物质。在体内,抗体是由于外源性分子的侵袭而产生的。抗体以一个或者多个 Y 字形单体存在,每个 Y 字形单体由 4 条多肽链组成,包含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轻链和重链是根据它们的分子量大小来命名的。Y 字形结构的顶端是可变区,为抗原结合部位。任何一个抗体的轻链都可以分为κ或λ型(基于小分子多肽结构上的差异),每一个抗体的重链则决定了它的类或型。 抗体结构

重链 哺乳动物 Ig 的重链一共有五种,分别用希腊字母α、δ、ε、γ和μ 来命名,相对应组成的抗体就称为 IgA、IgD、IgE、IgG 和 IgM 五种抗体。不同的重链在大小和组成上有所区别,α和γ包含大约 450 个氨基酸,而μ 和ε则有大约 550 个氨基酸。每个重链有两个区:恒定区和可变区。所有同一型的抗体其恒定区都是相同的,不同型的抗体之间则存在差异。重链γ、α和δ的恒定区的组成为 3 个前后串联的 Ig 结构域,并有一个铰链区增加它的灵活性;重链μ 和ε的恒定区则由 4 个 Ig 结构域组成。不同 B 细胞产生的抗体其重链的可变区不同,但同一种 B 细胞或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其可变区则是相同的,每一个重链的可变区都是大约 110 个氨基酸长度,并组成一个单独的 Ig 结构域。 轻链 哺乳动物只有两种轻链:λ型和κ型,每条轻链有两个前后相连的结构域:一个恒定区和一个可变区。轻链的长度大约为 211~217 个氨基酸, 每个抗体包含的两条轻链总是相同的,对哺乳动物来说每一个抗体中的轻链只有一个型:κ或λ型。在一些低等的脊椎动物中,像软骨鱼类 (软骨鱼)和硬骨鱼类体内也会发现其他型的轻链如ι(iota) 型。 Fab和Fc段 Fc 段可以直接结合酶或荧光染料来标记抗体,是在 ELISA 过程中抗体铆钉在板上的部位,也是在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中识别并结合二抗的部位。抗体可以被蛋白水解酶如木瓜蛋白酶水解成 2 个 F(ab) 段和一个 Fc 段,或者被胃蛋白酶从铰链区断开,水解成一个 F(ab)2 段和一个 Fc 段。IgG 抗体片段有时是非常有用的,由于缺少Fc 段,F(ab) 段即不会和抗原发生沉淀,也不会在活体研究中被免疫细胞捕获。因为分子片段较小,且缺乏交联功能(由于 Fc 段的缺失),Fab 段通常用于功能性研究中的放射性标记,Fc 段则主要用做组化染色中的阻断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