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三章

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及目标

第一节语文课程性质

一、语文课程性质的世纪之争

历史上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五种说法:

1.工具性

2.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文道统一)

3.兼具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综合性等

4.人文性

5.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20世纪前50年——“文言”与“白话”

20世纪前50年,语文教育界并没有直接围绕语文课程性质展开争论。当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学目标,而争论的话题则具体表现为文言与白话、文字与文学、国语与国文、技术训练与精神训练等。

(二)新中国成立后17年——“文”与“道”

直接的语文学科性质之争主要在新中国成立后。关于语文课程的取向问题,建国初期的主话题是“文”与“道”,就是语文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的问题。

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1.1949年——1960年

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占上风。1956年的分科教学大纲提出“汉语是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有力工具”;1959年《文汇报》刊登育才中学刘培坤老师的《“文”与“道”——关于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之我见》,提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通过语言文学的教养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2.1961年——1966年

这一阶段政治教育的意识弱化,逐渐被语文教育所取代。

(1)1961年《文汇报》发表社论《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并通过教学内容的教育和感染,培养学生正确的观点、健康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

(2)1962年,林砺儒:“每课的教学目的,不能千篇一律”;吴天石“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三)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工具性”与“思想性”

关于语文课程取向的问题,这一时期的主话题是“工具性”与“思想性”。1980年出台的“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确定了“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以及“语文课在进行读写训练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时期的切入口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语文教材的“科学体系”(欧阳代娜《阅读》与《写作》)

2.语文教学的“模式建造”(钱梦龙的“三主”“四式”)

(四)1990年——现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框架

1993年1月,韩军在《语文学习》上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主义精神》一文,在语文教育界倡导人文精神,由此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育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讨论。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二元融合

教育部在21世纪初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课程性质”做了如下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二)“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当然,确定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性质,并不意味着语文课程与教学只有一种“唯一正确”的形态。“语文”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变化的,不可能是凝固、封闭的。

三、基本特点的三大表征

(一)语文学科的审美移情性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加强人文熏陶、审美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等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语文学科的社会应用性

“大语文”:即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地运用语言,巩固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的过程及结果的总和;

“小语文”:特指学校教育中,语文课堂上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总和。课堂上的语文教学挑选典型规范的言语作品作为教材的主体,意在通过定向的规范的语文实践,让学生集中地高效率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学科的社会应用性是指在课堂中习得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而课堂上进行的集中的训练又可以成为社会应用的补充。这种“大语文”与“小语文”的结合,要求中学语文教育必须突出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增强语文的应用性。

(三)语文学科的基础性

在基础教育阶段,无论语文课程目标发生多少变化,语文教育都不应偏离语文能力培养这一重心。中学语文学科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着重于规范的、基础的能力。

总之,就其最终目的来看,语文学科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就其突出的个性来看,语文学科具有深刻的审美移情性;就其重要地位来看,语文学科具有全面的基础性。

第二节语文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是指人们对课程的价值追求(学语文是为了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还是为了丰

富精神世界)。不同的说法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

一、改革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

(一)背景

我国原有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应试教育课程体系,其主要特征包括:

1.课程目标:知识技能取向

2.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3.课程结构:严重的“分科主义”倾向

4.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5.课程评价:选拔取向

6.课程管理:中央集权

由此观之,确立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新的价值观,根治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弊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成了21世纪初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二)21世纪初的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及其意义

1.文件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2.意义

这两个文件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政策指导与保障,标志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质性地启动。

二、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贯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为了贯彻这一精神,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必须追求下列课程理念

(一)教育民主

这意味着课程必须谋求所有适龄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一方面,平等内在地包括着高质量,如果将高质量从平等中人为剔除、不顾教育质量,那么这种课程只是徒具民主的形式,但从根本上背离了民主的要求;另一方面,高质量内在地包含平等,否则就会陷入精英主义的窠臼。

(二)国际理解

这意味着我国的课程体系必须追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必须追求多样文化的教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是:①通过课程教育公民尊重所属文化体系,使公民产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②通过课程教育公民尊重不同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尊严和差异;

③通过课程教育公民在相互理解、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以完全平等的地位与他人、他民族、他文化展开交流、分享与合作。

(三)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世界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普遍趋向。一些重要的哲学流派,如现象学、存在主义等,以及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如胡塞尔、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都不约而同地从各自研究领域不同程度地转向生活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在目标上意味着要培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

他人共同生活的人;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在内容上意味着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约束,看到科学之外其他领域(艺术、道德、个人世界、自由的日常交往等)的价值;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在范围上意味着要突破狭隘的学校课程的疆域,要具有一种“课程生态学”的视野,寻求学校课程、家庭课程、社区课程之间的内在整合与相互作用。

(四)关爱自然

“生态理论观”意味着课程必须把关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一反传统课程体系中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人是自然的人,自然由于人而使自身的意义得以显示和丰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五)个性发展

这意味着课程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特殊性。个性发展包含了社会性,因此课程应创设有助于个性发展的社会情境;个性发展又是持续终身的过程,因此要构建适应终身学习的课程体系。

三、语文新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搞)》提出的理念

从“基本理念”这一层面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搞)》提出的理念,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一”,就是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二”,就是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三”,就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维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就是四个具体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里展开论述四个具体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素养一般指平时的修养和训练。语文素养的含义,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的意思。如何确定语文素养的内涵呢?下面我们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阐述。

依据心理学家加涅的观点,学习的结果可以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用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语文素养可作如下解释。

(1)言语信息

加涅将的言语信息在语文课程中主要表现为如下一些类型的语文知识:①语言文字知识;②课文内容知识;③课文背景知识。

(2)语文智慧技能

语文智慧技能是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述自己思想情感的技能,大致分为如下几方面:①字词学习;②句子学习;③段落篇章学习。

(3)语文认知策略

语文认知策略是一套如何学习语文的程序,它支配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提高其学习的效率,具体包括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等。

(4)语文动作技能

语文课程中的动作技能主要包括发音技能和书写技能。语文素养中的写字及口语交际能力中都需要有动作技能的参与。

(5)语文情感与态度

语文情感与态度主要体现在教材选择的课文中,具体包括:①道德,课文中歌颂、赞美的人物可以作为学生模仿的榜样;②审美,课文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描绘的美好意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语文素养中的情感态度、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内容基本上属于情感态度范畴。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搞)》对此作了如下说明:

第一,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脚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第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第三,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搞)》最先提出了转变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各门课程都面临的新课题。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而提出的,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有自觉的意识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的过程。具体在语文教学中,指语文教学活动应挖掘、尊重和鼓励学生阅读和表达的愿望,使学生跨出自主学习的第一步。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提出的,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语文课程中显性的合作学习通常是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分组讨论的机会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看到在语文学习中有许多隐性的培养合作精神的机会。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提出的,是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求问题的答案的学习方式,其特点主要表现为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强调语文能力要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强调让学生在直接阅读课文及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去获得阅读能力。

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教师转变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搞)》对此提出3点建议:①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③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着和组织者。

4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主要是针对课程内容和结构而言的,主要包含两层意思:第一,语文课程要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和坚持“大语文观”;第二,语文课程应增加弹性,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一理念是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进一步强化,具体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第二,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规划人生。

语文素养

对“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作了进一步的界定:“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课程为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从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1)应用能力

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审美能力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3)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是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3.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

第一,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

第二,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水平、发展特长,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为了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实验用)》规定: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必修课,是各类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课程,在高一、高二开设;限定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宽、应用,在高三开设;任意选修课,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知

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而设置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志向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

第三节语文课程目标

一般来说,课程目标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语文课程目标,则是从语文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

一、语文教育目标在现行教育目标中的地位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与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相结合为起点的,具体指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具体参见表 3- 1)。在普通教育中,上述教育目标渗透于门课程的教育活动中,并通过哥们课程的教学过程来共同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可以在整个人才培养总目标中找到相应的地位和正确的内涵。

二、新课程的目标重建

课程目标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这种“时代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确立起新的知识观

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他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构建出新的意义。基于这种新的知识观,新课程的目标超越了知识技能取向,使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确立起新的学生观

新课程认为,个性发展是课程的根本目标。新课程从三大关系上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即:

1.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例如,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等等;

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例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等等;

3.学生与自然的关系,例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三)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

新课程认为,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础途径。所以,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的基本追求。

新课程从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制定课程目标,打破了旧有课程的目标设计框架,有其革新创造的积极作用。

采用什么样的分类理论是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问题。教育史上比较著名的有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现把两个理论试加以比较。

三、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课程目标

(一)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制定的语文课程总目标突出了这样一些思想:

第一,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关注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第三,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二)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制定了如下课程总目标:

1.积累、整合

2.感受、鉴赏

3.思考、领悟

4.应用、拓展

5.发现、创新

上述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的五个方面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①显性言语行为(听、说、读、写);②支配这些行为的智能因素(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悟和语文思维);③参与和支配言语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语文的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的习惯和行为意志);④言语行为的背景要素(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等等)。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程目标蕴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全体学生提高而不是部分学生提高;二是指提高的是全面的语文素养而不是部分的语文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