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网校自考经济法学原理(07944)最新复习资料二

一起学网校自考经济法学原理(07944)最新复习资料二
一起学网校自考经济法学原理(07944)最新复习资料二

经济法学原理习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卷”上的相应宇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经济法独立的和独特的属性是经济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重要方面。(B)

A.调整方法 B.法律关系 C.调整对象 D.权利义务

2.根据实践的需要,宏观调控法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计划法、投资法和 (D) A.企业组织管理法 B.市场管理法

C.反垄断法 D.价格法

3.我国竞争法采用的立法模式基本上属于(A)

A.分立式 B.合立式 C.综合式 D.模拟式

4.济法体系的构成要素是(C)

A .经济法律 B.经济法部门 C.经济法规 D.经济规章

5.《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在经济法的体系结构中属于(B)

A.宏观调控法范畴 B.市场管理法范畴

C.金融监管法范畴 D.企业组织管理法范畴

6.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承担“加倍赔偿”的责任(C)

A.不出具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 B.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

C.商品以假充真 D.不履行“三包”义务

7.产品质量认证必须遵循(B)

A.公开原则 B.自愿原则

C.诚信原则 D.先进原则

8.反垄断法是现代国家为弥补调整的不足,而自觉干预市场的产物。(A)

A.民法 B.经济法 C.行政法 D.刑法

9.按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A)

A.听证会制度 B.招标投标制度

C.全民公决制度 D.经营者与消费者协商制度

10.我国现行的预算体系由(C)

A.三级预算构成 B.四级预算构成

C.五级预算构成 D.六级预算构成

11.按照法律规定,一般产品质量责任问题的诉讼期限为(B)

A.1年 B.2年 C.3年 D.10年

12.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A)

A.执行货币政策 B.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C.向商业银行提供货款 D.买卖外汇

13.预算调整的前提是在执行已经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时(A)

A.总支出超过总收入 B.总收入超过总支出

C.因上级政府返还引起预算收支变化

D.因上级政府给予补助而引起预算收支变化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于(C)

A.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B.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C.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D.2003年7月1日起施行

15.将价格分为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的依据是(C)

A.价格的对象不同 B.价格的价值表现形式不同

C.价格的形成原因不同 D.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同

16.我国规定,设立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A)

A.5000万元 B.5亿元 C.10亿元 D.20亿元

17.下列各项中不是税收的特征。(B)

A.强制性 B.惩罚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18.下列各项中不是构成倾销的条件。(C)

A.低于正常价值的低价销售 B.出口国政府提供的财政资助

C.损害事实存在 D.倾销与实质性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19.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适用(C)

A.《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 B.《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

C.《公司法》的规定 D.《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

20.某酒店违反明码标价的规定,很多菜价在菜牌上只标注“时价”。对此,物价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没收了其违法所得,同时可以并处(B)

A.2000元以下的罚款 B.5000元以卞的罚款

C.10000元以下的罚款 D.50000元以下的罚款

21.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C)

A.13% B.15% C.17% D.19%

22.根据《价格法》的规定,政府监督、检查和处罚的主体是(A)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

23.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我国市场的行为是(A)

A.倾销 B.补贴 C.反倾销 D.反补贴

24.甲欲买“全聚德”牌的快餐包装烤鸭,临上火车前误购了商标不同而外包装十分近似的显著标明名称为“仝聚德”的烤鸭,遂向“全聚德”公司投诉。“仝聚德”烤鸭的价格仅为“全聚德”的l/3。“全聚德”起诉“仝聚德”,其纠纷的性质应当是(C)

A.诋毁商誉的侵权纠纷

B.低价倾销的不正当竞争纠纷

C.欺骗性标志交易的不正当竞争纠纷

D.企业名称侵权纠纷

25.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标志是美国的(C)

A.《克莱顿法》 B.《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C.《谢尔曼法》 D.《鲁宾逊.帕特曼法》

26.消费者丙从乙商场购买了甲厂生产的一种易拉罐装碳酸饮料,在开启时被罐内强烈气流炸伤眼部,下列答案中正确的选项是(D)

A.丙只能向乙索赔 B.丙只能向甲索赔

C.丙只能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D.丙可选择向甲、乙中的一个索赔

27.消费者对商品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属于行使消费者的(A)

A.自主选择权 B.公平交易权

C.知悉真情权 D.保障安全权

28.产业政策法采用一般立法+单项立法的立法形式的国家是(B)

A.日本 B.韩国 C.英国 D.美国

29.依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对商业银行实施接管的条件是该商业银行(C)

A.严重违法经营 B.出现重大违约行为

C.发生或可能发生信用危机 D.擅自开办新业务

30.违反规定携带外汇出入我国边境的,可以处违法金额的罚款。(A)A.20% B.30% C.40% D.50%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无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卷”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消费者张先生到李某开的饭店吃饭时被食物中的玻璃碎片划破喉咙,张先生解决该消费纠纷的途径有(ABCDE)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E.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32.在我国,国债发行的对象主要有(ABCD)

A.个人 B.银行 C.机构投资人

D.证券中介机构 E.机关和其他组织

33.我国《价格法》调整的价格关系包括(ACDE)

A.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B.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C.政府的定价行为 D.价格总水平调控

E.价格监督检查

34.我国的商业银行有(ADE)

A.中国银行 B.中国人民银行 C.中国农业开发银行

D.华夏银行 E.福建兴业银行

35.张某从甲商场购买一电热毯,电热毯为乙厂所产。使用中电热毯发生漏电,致使房间着火,烧毁价值5000元的财产,张某本人也被烧伤致残。下列表述正确(ABC)

A.甲商场和乙厂应对张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B.张某因身体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l年

C.张某可以向被告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D.张某遭受的财产损失不属于产品责任

E.张某遭受的财产损失属于违约责任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经济法:是调整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实现国家经济调节意志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7.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采取协议或默契等形式,共同对待特定市场的竞争加以限制的行为。

38.产品质量:是指指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为满足合理的使用要求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技术、修理和社会特征的总和。

39.财政公开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财政权力时,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应当将有关事项如预算收支、税收计划、国债构成等构成向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公开40.征税客体:也称证税对象。是指证税的直接对象或标的,即对什么证税。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1.简述经济法主体的特点(每小点2分)

(1)必须是国家经济调节活动的参与者

(2)必须为经济法所确认

(3)法律关系和主体都是具体的

42、简述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立法的目的。(每小点2分)

(1)保护国家所有权

(2)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

(3)保障国家利用资源性国有资产实现调节经济的目的

43.简述计划法的特征。(每小点2分)

(1)计划法典的程序性和其他计划法律法规中计划的实体性

(2)计划法中提倡性规范大量存在

(3)计划法律责任的二元性与否定式责任的虚化。

44.简述金融法的基本原则。(每小点1.5分)

(1)在稳定币值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

(2)保护投资者的原则

(3)规范金融行为,维护金融稳定的原则

(4)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12分)

45.试述经济法的价值。

要点、(1)积极法作为法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其价值同其他部门法价值、一般法价值有着共性,但也有特殊性。(2分)

(2)经济法的特殊性是由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的特殊本质决定的(2分)

(3)经济法的秩序价值,重在维护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和运行的秩序。(2分)

(4)经济法的效率价值主要指社会总体效率,包括劳动生产效率、经营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利润率等。(2分)

(5)经济法的公平效率,首先指社会总体经济公平,更注重“实质的公平” (2分)

(6)在经济法的价值链中,效率和公平尤为重要。(2分)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9分)

46·2010年7月,某煤气公司通过媒体并在营业厅内发出通告,通告规定:凡是该煤气公司的用户,安装煤气灶具和煤气热水器必须购买煤气公司指定的M牌产品,否则一律不予通气。不少用户在通告发布前已经根据自己的意愿购买了其他品牌的灶具及热水器,请求煤气公司予以检验并准予使用,均遭到拒绝。

问:

(1)煤气公司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

强制交易行为。 (3分)

(2)这类行为被什么法律所禁止?

反不正当竞争法。 (3分)

(3)这类违法行为应由什么执法机构予以查处?

工商管理部门。(3分)

07944-经济法学原理-复习资料1

07944-经济法学原理-复习资料1

第一编总论 1、简述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实现国家经济调节意志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国家经济调节关系。 2、简述1979年以后我国经济法发展的特点 1979年以后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数量急剧增多、覆盖面广、立法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进行、立法反映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是这一时期的中心内容。 3、简述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基本特征 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基本特征是:(1)它是在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过程中发生的;(2)它必须以国家(或其代表者)为一方主体,同另一方主体之间是调节与被调节、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双方地位不平等;(3)不必等价有偿,也不是或不完全是自愿协商,而具有一定的国家强制性。 4、试述经济法价值的特点 经济法同其他部门法价值、一般价值有着共性,但又有特殊性。经济法价值也包含诸如自由、安全、秩序、效率、公平、正义等方面,但其具体内涵有所不同。 经济法价值的特殊性是由经济法在法体系的特殊本质属性决定的。经济性和社会性是经济法的显著特点,也是认识经济法价值的关键。经济法价值体系中各项价值都鲜明地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例如:经济法价值中的秩序:这是关于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的秩序;这是重在维护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和运行的秩序。 经济法价值中的效率:主要是指经济效率,包括劳动生产效率、经营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利润率等;并且这主要是指社会总体经济效率。 经济法价值中的公平:这里首先是指经济生活的公平;注重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但不要求所有个体和团体间都绝对公平。 在经济法价值链中,虽然各项价值都很重要,但其中的效率和公平尤其应当引起重视,要通过经济法的立法和实施有效地维护社会总体效率,实现社会公平。 5、试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原则,是由经济法所确立的,在其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时所遵循的准则。经济法的原则应为经济法所特有,它不适用于其他部门法。 经济法的原则,也有基本原则与局部性原则、普遍性原则与特有性原则之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涵盖整个经济法部门,是该部门所有法律规范及从其制定到实施全过程都需贯彻的。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体系中全部法律规范——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引导调控法都必须贯彻的。 贯彻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核心问题,在于恰当处理个体经济(效率、公平等)同社会经济(效率、公平等)的关系,在以上二者进行衡平。不过经济法毕竟是以“社会本位”为视角的,其基本原则所强调的是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也就是促进和维护社会经济利益。 6、简述经济法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经济法法律关系,可以称之为“国家经济调节法律关系”,亦即由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调节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经济法法律关系同其它法律关系比较,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在国家经济调节活动中发生的有关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权利义务因国家经济调节引起,其内容是与国家经济调节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它不是发生在其他领域的其他种类的权利义务关系。(2)它是由经济法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受经济法保护。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只有在受到经济法调整时,才形成国家经济调节法律关系。 7、简述经济法主体的分类 经济法主体的分类为:(1)按照主体在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中所处的基本地位,分为国家经济调节(管理)主体与被调节(管理)主体;(2)按照各主体参加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经常性或专门性与否,分为经常性主体与非经常性或专门性主体;(3)按照在国家经济调节中的职能分工,分为综合经济调节主体、职

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1 Q4Why should policy makers think about incentives? Policymakers need to think about incentives so they can understand how people will respond to the policies they put in place. The text's example of seat belts shows that policy actions can have quit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If incentives matter a lot, they may lead to a very different type of policy; for example, some economists have suggested putting knives in steering columns so that people will drive much more carefully! While this suggestion is silly,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incentives. Q6what does the invisible hand of the marketplace do? The "invisible hand" of the marketplace represents the idea that even though individuals and firms are all acting in their own self-interest, prices and the marketplace guide them to do what is good for society as a whole. 2 Q1How is economics like a science? Economics is like a science because economists use the scientific method. They devise theories, collect data, and then analyze these data in an attempt to verify or refute their theories about how the world works. Economists use theory and observation like other scientists, but they are limited in their ability to run controlled experiments. Instead, they must rely on natural experiments.

2021年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各章节复习资料汇总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基本特性 学习目和规定 资本主义发展要经历自由竞争和垄断两个阶段。前几章考察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从本章开始到第11章,考察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本章重要解说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经济实质,帝国主义五大基本特性及其变化和发展。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一、生产和资本集中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中,生产和资本集中起着重要作用。生产和资本集中因素如下: 1.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少数大公司拥有雄厚资本,易于获得银行贷款,因而可以采用新技术设备,在更大范畴内组织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减少商品成本。因此,竞争成果总是“大鱼吃小鱼”,从而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公司手里。 2.随着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广泛发展,通过发行股票把许多分散资本集中起来,形成一种巨额资本,可以在较短时期内建立起一种大型公司,有力地增进了生产和资本集中。 3.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持续爆发了五次经济危机,导致了大批中小公司破产和被大公司所兼并,推动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到大公司手中。 4.“联合制”浮现也有力地促使生产和资本集中。“联合制”是指在生产上有联系、处在不同生产部门某些公司,联合成为一种大公司,或者是生产重要产品公司与辅助性公司联合成一种大公司。“联合制”具备单个公司所没有优越性,促使许多资本主义公司进行联合,使生产和资本浮现集中趋势。 二、垄断产生生产和资本集中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引起垄断。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公司,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和独占一种或几种部门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 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相称高限度之因此必然引起垄断,有其也许性和必要性。

07944经济法学原理

第一编总论 1、简述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实现国家经济调节意志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国家经济调节关系。 2、简述1979年以后我国经济法发展的特点 1979年以后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数量急剧增多、覆盖面广、立法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进行、立法反映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是这一时期的中心内容。 3、简述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基本特征 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基本特征是:(1)它是在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过程中发生的;(2)它必须以国家(或其代表者)为一方主体,同另一方主体之间是调节与被调节、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双方地位不平等;(3)不必等价有偿,也不是或不完全是自愿协商,而具有一定的国家强制性。 4、试述经济法价值的特点 经济法同其他部门法价值、一般价值有着共性,但又有特殊性。经济法价值也包含诸如自由、安全、秩序、效率、公平、正义等方面,但其具体内涵有所不同。 经济法价值的特殊性是由经济法在法体系的特殊本质属性决定的。经济性和社会性是经济法的显著特点,也是认识经济法价值的关键。经济法价值体系中各项价值都鲜明地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例如:经济法价值中的秩序:这是关于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的秩序;这是重在维护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和运行的秩序。 经济法价值中的效率:主要是指经济效率,包括劳动生产效率、经营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利润率等;并且这主要是指社会总体经济效率。 经济法价值中的公平:这里首先是指经济生活的公平;注重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但不要求所有个体和团体间都绝对公平。 在经济法价值链中,虽然各项价值都很重要,但其中的效率和公平尤其应当引起重视,要通过经济法的立法和实施有效地维护社会总体效率,实现社会公平。 5、试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原则,是由经济法所确立的,在其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时所遵循的准则。经济法的原则应为经济法所特有,它不适用于其他部门法。 经济法的原则,也有基本原则与局部性原则、普遍性原则与特有性原则之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涵盖整个经济法部门,是该部门所有法律规范及从其制定到实施全过程都需贯彻的。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体系中全部法律规范——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引导调控法都必须贯彻的。 贯彻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核心问题,在于恰当处理个体经济(效率、公平等)同社会经济(效率、公平等)的关系,在以上二者进行衡平。不过经济法毕竟是以“社会本位”为视角的,其基本原则所强调的是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也就是促进和维护社会经济利益。 6、简述经济法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经济法法律关系,可以称之为“国家经济调节法律关系”,亦即由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调节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经济法法律关系同其它法律关系比较,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在国家经济调节活动中发生的有关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权利义务因国家经济调节引起,其内容是与国家经济调节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它不是发生在其他领域的其他种类的权利义务关系。(2)它是由经济法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受经济法保护。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只有在受到经济法调整时,才形成国家经济调节法律关系。 7、简述经济法主体的分类 经济法主体的分类为:(1)按照主体在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中所处的基本地位,分为国家经济调节(管理)主体与被调节(管理)主体;(2)按照各主体参加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的经常性或专门性与否,分为经常性主体与非经常性或专门性主体;(3)按照在国家经济调节中的职能分工,分为综合经济调节主体、职

经济学原理经典题及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供给:卖者愿意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 2 需求:买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 3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5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6最高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高价格比如:租金控制。 7最低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低价格比如:最低工资。 8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9边际效用:即每一单位新增的商品或服务带来的效用量的增量。 10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11机会成本:是指当经济资源有多种用途时,把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用途以后,在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可能给选择者带来的最大收益。 12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能力 13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 14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5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16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非分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17外部性:生产或消费一个物品影响到旁观者的福利(比如:污染) 1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二、简答题 1、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外部性:污染市场势力:垄断 2、画出并解释一个生产牛奶与点心的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瘟疫造成该经济一半奶牛死亡,这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假设在正常情况下,将可能得到的所有资源用于生产点心,可以生产300千克,如果全用于生产牛奶,可以生产1 000升。L1表示正常情况下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疾病造成该经济一半的奶牛死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内移,即L2线。因为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可用于生产点心和牛奶的经济资源减少了。 3.画一张循环流向图,确认模型中对应于下列每种活动的物品与劳务流向和货币流向的部分。

2011年7月全国高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一)

2011年7月全国高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空白处。 (1) 政治经济学揭示的是 A.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B.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 C.生产力发展的规律D.上层建筑发展的规律 答案B (2) 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属于 A.粗放扩大再生产B.简单扩大再生产 C.内涵扩大再生产D.外延扩大再生产 答案C (3)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 A.固定资本的平均周转B.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C.预付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D.预付资本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答案D (4) 年剩余价值率即指 A.年剩余价值量与固定资本的比率 B.年剩余价值量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C.年剩余价值量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D.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答案D (5) 平均利润率下降意味着 A.同量资本比过去获得的利润多B.同量资本比过去获得的利润少C.剩余价值率下降D.资本周转变慢 答案B (6) 借贷资本贷出货币资本时 A.让渡其使用权,同时放弃其所有权 B.让渡其使用权,但没有放弃其所有权 C.放弃其所有权,但没有让渡其使用权 D.不让渡其使用权,也不放弃其所有权 答案B (7) 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是 A.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B.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C.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用的结果 答案C (8) 下列哪个不是资本全球化的原因? A.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把投资转向国外B.国际投资环境的改善C.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D.发达国家争夺经济霸权 答案D (9) 纯粹的流通费用不包括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消费可能线 又称消费者预算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线。 2、等效用曲线 也称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3、限制价格 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商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4、范围经济 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由单一企业生产联产品比多个不同企业分别生产这些联产品中每种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要高。 5、联产品 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以使用共用设备、技术、管理等资源条件的技术特性相同或相近的产品。 6、学习效应 是指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经理等人员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可以积累产品生产、技术设计以及管理工作经验,从而通过增加产量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7、外在经济 是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 8、内在不经济 是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导致产量或由收益的减少。 9、规模经济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两种生产资源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或收益增加的倍数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倍数。 10、规模不经济 是当厂商的经营规模小于一定程度,或规模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会使产量或收益增加的倍数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倍数,甚至使产量或收益绝对量减少。 11.生产可能性2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用既定资源投入两种以上的产品生产所能达到的产品产量的最大组合。 12.实证分析规范分析7 实证分析是指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关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规范分析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13.自发需求派生需求17 自发需求如果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独立于其他需求而产生,那么这种需求称为自发需求。 派生需求如果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由于是为满足其他需求而产生的,则称为派生需求,引致需求或中间需求。 14.一级/二级价格歧视115 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在销售其产品时,每个产品均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以获得最大可能的收入。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对某个特定消费者,按其购买数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得较大利益的一种方法。

自考练习 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五章

7.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是价格( D ) A.长久保持不变B.与价值完全一致 C.长时间大幅背离价值D.随供求变化而变动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决策主体是( C ) A.国家 B.上级主管部门 C.基层经济单位 D.政府 6.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发挥作用是通过( A ) A.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实现的 B.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实现的 C.价格与价值的同等幅度变化实现的 D.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及其趋于一致的过程实现的 7.市场体系的内容包括( A ) A.商品市场与生产资料市场B.商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 C.生产资料市场与劳动力市场D.房地产市场与信息市场 8.下列市场中不属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是(D) A.消费品市场B.生产资料市场 C.技术信息市场 D.资本市场 7.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B) A.供求均衡 B.公平竞争 C.价格稳定 D.自由买卖 6.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 A. 价格机制 B. 供求机制 C. 竞争机制 D. 风险机制 7.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式( B ) A. 只能存在于某一社会制度中 B. 可以存在于不同社会制度中 C. 具有独立的社会性质 D. 是调节经济活动惟一的形式 8.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表现在( A) A.有商品经济就有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没有任何区别 C.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阶段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阶段 7.介于国家与市场之间、市场与企业之间为市场供求双方提供服务的机构是( D ) A.市场流通组织B.市场营销组织 C.市场管理组织D.市场中介组织 7.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资源配置方式有( D ) A.计划方式B.市场方式 C.行政方式D.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5.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 A.价格机制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D.利率机制

经济法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整理

市场竞争:经济利益互相对立的市场主体获取交易机会为目的经济行为 产业组织理论:马歇尔完全竞争理论的萌芽时期哈佛学派为代表的产生时期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发展时期 市场结构:分析、判断经营者市场行为的基础, 市场行为:经营者各种市场竞争行为的总称 市场绩效:是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市场效果总称 市场规制:依规而制,制以达规。国家依法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竞争行为的行为。 市场规制法:是国家在调整市场行为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市场规制法调整对象:市场规制法的调整对象是市场规制关系,国家在市场规制市场行为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市场规制法宗旨:目标调整对象在主客观关系上的延伸目的功能的抽象体现 初级:通过规制垄断行为和不正当行为调整市场规制关系恢复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市场配置效率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利和利益 市场规制法原则:制定和实施法律的基本准则 垄断:经营者或其利益的代表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者采用协议、合并或其他方式谋求或谋求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借以排除或限制竞争、谋取超额利益,依法应规制的行为 反垄断调整对象:国家规制垄断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相关市场: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 商品市场:……商品范围,包括同种品和替代品的范围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谋取超额利益的违法行为。 垄断高价/低价: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使价格长期、稳定、大幅度地低于\高于平均利润率。 掠夺性定价:为了排挤竞争对手,使价格低于成本价销售。 拒绝交易: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独家交易:只能与其或其指定的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的行为 搭售及附加不合理条件的行为:搭配销售商品的行为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复习整理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 1.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2.机会成本: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 3.经济学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资源利用问题(就业问题,实现经济增长,货币与经济社会(通胀紧缩问题);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4.两个基本经济模型:经济活动的循环流动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5.微观经济学:对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 6.微观经济学资源配置的三个层次: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 7.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总量和经济的总体运行; 8.两者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理论 1.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价格的水平下愿意并且能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的自身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与替代品);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因素(政策、历史、地理等); 3.需求定理存在的原因: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求定理的例外:吉芬商品(盐、米);某些炫耀性消费商品;某些商品价格小幅度升降时,需求量按正常情况的变动(如黄金市场); 4.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5.影响该供给的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企业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生产呢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其他因素(气候、政策、时间等); 6.供给定理的例外:劳动供给量,徒弟,文物等,价格上升供给量也不会增加; 7.市场均衡:经济事物中有关经济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既没有变化趋势的状态; 供求决定价格的三种状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求平衡,价格相对静止; 8.最低限价:也称支持价格:政府所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低价格;

2020年自考《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

2020年自考《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8) 1、衡量一国开放水准高低的标准是( ) A、进口与GDP的比率; B、出口与GDP的比率; C、净出口与GDP的比率; D、以上均准确。 2、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的是( ) A、资本性转移; B、间接投资; C、服务; D、证券投资。 3、属于国际收支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是( ) A、货物; B、服务; C、收入; D、证券投资。 4、一般地说,国内投资增加将( ) A、减少向其他国家的进口; B、增加出口而进口保持不变; C、改善外贸收支; D、恶化外贸收支。 5、从均衡出发,出口增加将( ) A、减少外贸差额; B、使储蓄超过国内投资; C、使投资超过储蓄; D、降低均衡收入水平。 6、美元升值将会( ) A、增加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B、减轻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C、增加日本的通货膨胀压力; D、以上说法全部准确。 7、下列哪种情况有利于本国产品出口( ) A、外汇汇率下降; B、本国发生通货膨胀; C、外国发生通货膨胀; D、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外国通货膨胀率。

8、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国货币供给增加。( ) A、IS曲线向右移动; B、IS曲线向左移动; C、LM曲线向右移动; D、LM曲线向左移动。 9、当本国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 ) A、本国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B、资本内流; C、与本国有贸易关系的其他国家收入增加; D、以上都准确。 10、如果一国内部实现均衡,国际收支有顺差,这时适宜采取( ) A、紧缩性财政政策; B、紧缩性货币政策; C、紧财政松货币政策; D、松财政紧货币政策。 11、如果一国处于国内失业、国际收支有逆差的状况,这时适宜采取( ) A、扩张性财政政策; B、扩张性货币政策; C、紧财政松货币政策; D、松财政紧货币政策。 12、在开放经济条件中,下列( )项不是政府宏观政策的最终目标。 A、国际收支平衡; B、不存有贸易顺差或逆差; C、经济均衡增长; D、消除通货膨胀。 二、判断题 1、国内总需求增加,既可增加国民收入,又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状况,所以是绝对有利的。( ) 2、在开放经济条件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一般的乘数。( ) 3、出口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

经济法学原理

经济法学原理 单选择 1、“经济法”一词是“舶来品”。 2、“经济法”一词最早是于1755年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 摩莱里在其名著《自然法典》中提出的。 3、现代经济法概念的形成,肇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 4、“经济法”这一概念首先 在德国流行起来。 5、主经济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是独立的法律分支。代表人物是哥尔德斯密特。 6、方法论说是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法。其代表人物卡伊拉。 7、日本的经济法学说受德国经济法学说的影响较大。 8、在英国,人们尚未感到有使用“经济法”概念的必要。 9、《民法通则》的正式颁布,给聚讼已久的经济法和民法的关系作出了立法判决。《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问、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 人身关系。” 10、个人和国家是社会的两个基本要素,由个人所组成的私人领域和由国家所支配的公共领域是社会的两块主要领域。这也构成了法律包括经济法的社会基础。 11、亚当·斯密认为人是经济人。 12、私人利润的打算,是决定资本用途的唯一动机,但自私自利的人们并不可恶。 13、凯恩斯既然认为个人自由是不真实的,个人未必贤于、优于国家,国家干预有其必然性、必要性。他提出了国家干预的初步思想。 14、凯恩斯的划时代的不朽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5、19世纪以来的主要社会思潮,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契约伦理。 16、功利主义把一切都化约为可计算的利益,把一切都看作是可以按得失相较原则交换的利益,甚至包括人的基本 自由,它认为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大于优于先于少数人的自由 17、罗尔斯批判了契约伦理,提出了公平正义,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 18、罗尔斯提出了他的著名的 正义原则: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 19、社会境况最差者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主要是人权问题。 20、当代正义原则是关爱境况最差者的原则。 21、人权按人分配。 22、经济法的社会基础指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核心是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问题;所谓经济法的经济基础指的是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关系,核心是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问题;所谓经济法的政治基础指的是契约自由与人权保障的关系,核心是确认国家干预与限制国家干预问题。 23、法律的调整对象是法律存在和划分的根据。 24、自然经济时期不存在经济法。 25、自然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经济。 26、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是自由竞争。 27、垄断是市场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 28、市场自由竞争的盲目无序性,表现为个别规划,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顾此失彼,造成遗漏,产业结构混乱,产业盲目无序地发展。 29、民法是主体平等法。 30、民法是私人本位法。 31、民法是意思自治法。 3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市场竞争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 33、所谓法的普遍性意义:第一,法的普遍性表明了法的进化性。第二,法的普遍性是一种“无知性”。第三,法的普遍性也是一种“抽象性”。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5个 简答6个 计算作业 论述题(在18章) 分析题 一、名词解释: 1、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人们对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一门科学。 2、稀缺性: 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穷无尽的,而满足这些需要的经济资源(包括它们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这就是稀缺性。 3、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结合图来解释) 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4、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5、帕累托最优(改进):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6、均衡价格:(结合图解释E点) 一个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8、边际效用: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量。 9、总效用: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效用总和。 10、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1、需求价格: 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小抄版)

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在这个辩证关系中,生产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并不是单纯消极被动地由生产决定,它们又积极影响和反作用于生产,促进或制约着生产的发展。 2.经济规律的特点:①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各种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是人们的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②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③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 3.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区别: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4.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①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②科学技术及其应用③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⑤自然条件⑥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⑦经济制度 5.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及涵义:①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经济的增长③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来实现的经济增长。 6.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2)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相矛盾的。①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②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③一切有用物品虽然都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一切有用物品都有价值,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而且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还存在矛盾④一切商品对于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消费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要先支付其价值。商品存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7.货币的起源: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是金银所具有的天然属性,也不是人们进行协商的产物,更不是聪明人的发明创造。。 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形式:(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2)在商品经济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即配置社会资源(2)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 11.资源配置的目标:指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使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包括:(1)消费者个人效益(2)企业效益(3)国民经济效益(4)社会效益 1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作用:市场经济就是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则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表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市场机制(2)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又是相互联系的,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表现 在:①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 作用的基础②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 在根据③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 的成熟程度。 1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市场是商品生产 者和经营者发生联系的场所、渠道、领域, 市场机制是调节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机制(2)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3) 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4)整个 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企业 的经营活动按照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14.竞争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的重要作用: (1)它是价格机制、信贷利率机制等市场机制 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功能的保证(2)它促进企 业开展技术革新、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 活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3)它有利于打破 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促进商品流通和生产 要素交流(4)它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 经济效益提高。 15.试述市场体系的构成:市场体系是商品市 场和生产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 体。它们有着不同的交易对象和特定的交易 方式,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商品市场和生产 要素市场。(1)商品市场。商品市场是商品交 换的场所和领域,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 料市场。从市场形成的时候起就存在着商品 市场,它在市场体系中是最早发育成熟的市 场,是基础市场。在商品市场中生产者和消 费者直接见面,因此,这个市场直接反映着 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状况,调节着社会经 济最基本的供求关系。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 进入商品市场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从消费者市场来说,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发 生变化,在物质消费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 精神消费领域迅速扩大。从生产资料市场来 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劳动资料不断创新, 劳动对象不断地扩展,这样,商品市场就具 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生产要素市场。生产 要素市场是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行交易 的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 产市场和信息技术市场以及生产资料市场。 ①金融市场,是经济主体间融通资金的市场, 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前者是指债券和 股票的发行和流通,以及中长期融资活动的 市场,后者是指进行短期融资活动的市场。 ②劳动力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是通 过市场交易方式与生产资料结合投入生产过 程的。因此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中主观因 素和客观因素相结合的媒介③房地产市场, 其交换或经营的对象包括两类。一类是房屋 产业,其中有居民居住用房和非住宅用房。 另一类是地产,包括建筑物附着的土地和已 开发未开发的可作为建筑地段使用的土地, 房地产的交易方式可分为买卖和租赁两种形 式。④技术信息市场,是进行技术和信息的 交流、咨询、服务和转让的交易市场。技术 商品是一种复杂劳动的知识形态商品。信息 商品表现为信号、消息、情报、资料等。技 术市场有技术承包、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交易方式,信息市场 有信息咨询、信息服务和信息转让等多种交 易方式。 17.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的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 剥削的实质(2)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 了科学依据。 18.简述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绝对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规 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是资本主 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 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 值,达到这一目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 雇佣劳动的剥削。(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 本主义生产的实质(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 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 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19.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 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占有更 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是有客观必然性的, 由两方面决定,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目的 决定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是无止境的。另 一方面,资本主义竞争规律也迫使资本家必 须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20.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1)对劳动力的 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3)所用资 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预付资本量的大 小 21.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循环的条件:(1)必 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 存在,即具有并存性(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 每一种职能资本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即 具有继起性。 2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 可变资本的划分有哪些区别(1)划分的根据 不同。前者的划分是依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 的不同,后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 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划 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 和劳动对象的资本,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 动资本的资本;可变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的 资本,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 力的资本。(3)划分的目的不同。前者的划分 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 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量的不同影响;后者的 划分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 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2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即第一 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 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 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等于第二部类原 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用公式表示:Ⅰ(v+△v+m/x)=Ⅱ(c+△c) 引申另外两个:Ⅰ(c+v+m)=Ⅰ(c+△c)+ Ⅱ(c+△c)Ⅱ(c+v+m)=Ⅰ(v+△v+m /x)+Ⅱ(v+△V+m/x) 25.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表现在:(1) 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价值 的转化形式,它的变动归根结底要取决于价 值的变动(2)从整个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 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3)从全社会来看, 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 26.利息率及其影响因素:利息率是一定时期 内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影响因素: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27.资本主义商业信用及其特点:(1)商业信用 是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 提供的信用(2)特点:①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 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商 品资本②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家之间在 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③商业信用的发 展程度直接依存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状 况。 28.资本主义银行信用及其特点:(1)银行信用 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 而形成的借贷关系。(2)特点:①银行能把社 会上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额的借 贷资本②银行信用的对象不是商品资本而是 货币资本③银行信用的当事人一方面是货币 资本家,另一方面是职能资本家。 29.垄断利润获得的途径:垄断利润是垄断统 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途径:(1)加强对本 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2)垄断组 织以垄断低价购买非垄断企业的产品,并以 垄断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来掠夺非垄断企业 剥削到的一部分利润(3)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 削(4)通过资产阶级国家的财政和信贷,对国 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30.论述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1)垄断在 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垄断资本主 义阶段的标志(2)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 经济特征概括为五个: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 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金和金融寡头统治; 资本输出在经济活动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 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 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垄断是垄断资本主 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和共同 基础。(3)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和国 际生产关系的实质(4)垄断的统治加深了资本 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种资本主义所固 有的矛盾(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 在经济生活中主宰了一切,从而必然把垄断 统治渗透到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控制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科学、文 化、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垄断成为垄断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 3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1)国家与 私人垄断资本融合为一体(2)国家与私人垄断 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3)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 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3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其实质是私人 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利益服务的手 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 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相结合的一种垄断 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垄断资产阶 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 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