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过量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反应过量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反应过量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反应过量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例1、向NaOH溶液中通人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1)(2)

若向NaOH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若向足量NaOH溶液中通人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例2、向足量的NaHCO3溶液中逐渐滴入澄清石灰水: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向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逐渐滴入NaHCO3溶液: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例3、向足量的Ca(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向足量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Ca(HCO3)2溶液: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例4、向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Mg(HCO3)2溶液至沉淀完全: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向Mg(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例5、向足量的NaHSO4溶液中逐渐滴入Ba(HCO3)2溶液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向足量的Ba(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HSO4溶液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例6、向NaHSO4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至沉淀完全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向NaHSO4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至中性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若在以上所得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将看到白色沉淀生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例7、向足量的NH4HCO3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向足量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NH4HCO3溶液

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一、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二、方程式的配平 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书写的步骤(考点)⑴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遵守的原则:①以客观实事为基础。具体就是:化学式要写正确,反应条件要注正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具体就是等号两边每种原子的个数必须相等。 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一条短橫线,物质在两边 左边是反应(物)右边是生成(物) 写出化学式系数来配平 中间连等号条件应注清 生成气、沉淀箭号↑↓来标明 ★说明:①当生成物的状态与反应物任一状态相同时,可不注↑或↓ ②↓指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而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时才注。 ③反应条件:a燃烧的条件是点燃 b电解的条件是通电 c直接使用酒精灯条件为加热 d酒精灯火焰上加网罩或使用酒精喷灯,条件是高温 ④××物质燃烧或使用××物质做燃料,写化学方程式时,反应物应+O2;含C、H元素的物质燃烧,生成物是CO2+H2O ★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 ★以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为例 ★以FeS2+O2=Fe2O3+SO2为例(条件:高温)甲烷、乙醇做燃料为例。 ⑶、配平: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适当的系数,使左右两边每种原子的数目都相等的过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①规定复杂化学式前面数字为1法。(形如O2的化学式前面的数字最后确定。) ②奇数配偶法:首先看左右两边是否存在形如O2的化学式,如果有就以这种化学式中所含的原子进行奇数配偶。然后按影响依次配平。形如O2的化学式前面的数字最后确定 ③有得O,失O关系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A.比较反应前后的化学式,发现得到1个O的,可以把失氧物质的失氧数做为得氧物质前的系数。失氧物质前面的数字为1。 如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Fe2O3+3CO 2Fe+3CO2 一氧化碳高温还原四氧化三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B.比较反应前后的化学式,发现得到2个O的,可按复杂的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为1法或奇数配偶法进行配平。如: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④待定系数法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竞赛

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竞赛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配平物质系数,有机物用其结构简式表示) (一).加成反应 1. 催化剂 加压 CH +CHCHCH 2CCH 2OCCOOH CHO O O H 2 2. + Br 2(发生1,4加成) 3. +H 2 (二).取代反应 1.甲苯侧链的溴代反应 + Br 2蒸气 2.甲苯苯环的溴代反应 + 液Br 2 3.甲苯的硝化反应 4.苯酚的溴代反应 5. 6. C CH 2OH OH O 7. COOH +CH 2OH CH 3 | +3HNO 3 浓硫酸 —OH + 3Br 2 光照 CH 3FeBr 3 CH 3 —CHO CHO

(三).消去反应 1.醇的消去反应 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1). 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2). 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3).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四)氧化反应 1醛基的氧化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与银氨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的方程式 ①.CH CHO CHO ②. ③. 2.醇的催化氧化 (五)加聚反应 1.n (六)缩聚反应 1. 浓H2SO4 n HOCH2CH2OH+n HOOC-COOH 2.n 3. —Cl 催化剂 H3C CH浓H2SO

二.写出下列物质与相关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2. 3.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4. .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5.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6. 丁子香酚( )与溴水反应的方程式: 7. 8. 足量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 9. 足量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 -CH ―CH ―COOH Br Br —O —C —H HOOC — O +NaHCO 3 → ——OH HO — C H 2 CH 2CH OCH 3 OH 催化剂 HO C O CH 2CH OH C O O CH 22Br |OH

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1、只能将强电解质(指溶于水中的强电解质)写出离子形式,其它(包括难溶强电解质)一律写成分子形式。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a2++CO2↑+H2O 因此熟记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强电解质能溶于水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和关键。 2、不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如铜与浓H2SO4的反应,浓H2SO4与相应固体物质取HCI、HF、HNO3的反应,以及Ca(OH)2与NH4Cl制取NH3的反应。 3、碱性氧化物虽然是强电解质,但它只能用化学方程式写在离子方程式中。如CuO与盐酸的反应:CuO+2H+=Cu2++H2O 4、有酸式盐参加的离子反应,对于弱酸酸式根离子不能拆成H+和酸根阴离子(HSO4-除外)。如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不能写成: H++OH-=H2O 5、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首先写好参加反应的离子,然后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再用观察配平并补齐其它物质即可;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先写好发生水解的离子,然后确定产物,再配平并补足水分子即可。 6、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即离子方程式不仅要配平原子个数,还要配平离子电荷数和得失电子数。如在FeCl2溶液中通入Cl2,其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 Fe2++Cl2=Fe3++2Cl-,因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应写成:2Fe2++Cl2=Fe3++2Cl-。 7、不能因约简离子方程式中局部系数而破坏整体的关系量。如稀H2SO4和Ba(OH)2溶液的反应,若写出为:Ba2++OH-+H++SO42-=BaSO4+H2O就是错误的,正确应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题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 1、由N2和H2反应生成1mol NH3时放出的热量为46.2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常温常压下,1g 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92.3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3克红热的炭和水蒸汽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吸收32.8KJ热,热化学方程式为 4、标况下的11.2LN2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吸收90kJ的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250C 1.01×105Pa下,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6、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的热化学方程式 7、在标准状况下11.2升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444.8KJ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8、0.3 mol硼烷(B2H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B2O3固体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反应的热化学 方程式为 9、1g 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120.9 kJ,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0、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蒸气。已知室温下1 g 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44.6 kJ,写出甲硅烷自然的热化学方程式1 11、含1 mol 2 ) OH ( Ba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114.6kJ, 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2、含11.2 g KOH的稀溶液与1 L 0.1 mol·L-1 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3、2.00 L 1.00 mol·L-1 H2SO4溶液与2.00 L 1.00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表示 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4、H2S的燃烧热ΔH=-a kJ·mol-1,写出H2S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硫化氢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5、家用液化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C4H10),当10 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CO2和液 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105kJ,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6、卫星发射可用肼(N2H4)作燃料,2mol液态N2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2和H2O(g),放出1068kJ热量, 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书写

离子方程式书写 离子方程式书写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普遍难以学好的难点。中学阶段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要写好离子方程式,除需熟练掌握教材所述的一般规则和方法外,还应研究、领会其规则、方法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其实质。下面针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进行一些阐述。 一、哪些物质写离子哪些物质写化学式 中学化学课本明确告诉我们,易溶的并且易电离的物质写离子。难溶的、难电离的或易挥发的物质写化学式。结合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可归纳为: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 (即强酸、强碱、易溶于水的盐) 写离子,其它 (即弱酸、弱碱、难溶于水的盐、单质、氧化物等) 全部写化学式。 1、将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其它(包括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写化学式。 例如:Na2CO3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 CaCO3与 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H2O+Ca2+。因此,熟记哪些物质属于强电解质、哪些强电解质能溶于水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和关键。 2、除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以外写化学式。 例如:Na2O与稀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a2O+2H+=2Na++H2O;H3PO4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4+3OH-==PO43-+3H2O;CuSO4与Ba(OH)2两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O42-+Ba2+ +2OH-==BaSO4↓+Cu(OH)2↓;FeS与稀H2SO4反应制H2S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H+==Fe2++H2S↑。 3、固体物质间的离子反应,有关物质均写化学式,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例如:实验室用Ca(OH)2固体与NH4Cl固体混合共热制取NH3的反应。 4、浓H2SO4与固体物质反应,有关物质也均写化学式,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例如:Cu与浓H2SO4的反应;浓H2SO4与相应的固体物质反应制取HCl、HF、HNO3等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高三化学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1.定义表示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例如:: ,表示在25℃、101kPa下,2molH2(g)和 1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l)时要释放571.6kJ 的能量。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在书写时除厂要遵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H的符号和单位△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kJ/moJ。 2.注意反应条件反衄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H是是25℃、101kPa下测定的,此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4.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

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表示反应已完成时的热量变化,由于△H与反应完成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热化学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反应热与温度和压强等测定条件有关,所以书写时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是标准状态下,即温度为25℃(298.15K)、气压为101kPa时,可以不注明。 (2)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只能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则△H为“-”;若为吸热反应,则△H为“+”。 (5)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 (6)不标注气体上升符号和沉淀符号,即“↑”或“↓”。 (7)热化学方程式无需书写如△(加热)和催化剂的反应条件。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复习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复习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离子反应类型及发生条件 (1)复分解反应 ①生成难溶或微溶物质,如BaSO4?AgCl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如CH3COOH?NH3·H2O?H2O等? ③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的物质,如CO2?NH3等? (2)氧化还原反应,如:向FeCl2中加入氯水的反应:(有电子得失) 2FeCl2+Cl2===2FeCl3 (3)络合反应,如:向FeCl3溶液中加入KSCN的反应: FeCl3+3KSCN===Fe(SCN)3+3KCl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四步 “一写”:首先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最关键的一步) (1)难电离物质(2)难溶物(3)单质(4)氧化物(5)所有气体 注;微溶物酸式盐的处理 “三删”:删去方程式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离子 “四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练习CH3COOH + NaOH HCl + NH3·H2O CaCO3+HCl 石灰乳+ Na2CO3 CH3COONa + HCl NaHCO3 + NaOH NaHSO4 + NaOH 书写规则: (1)写离子符号的规则:完全电离且溶于水的化合物(强酸、强碱、完全电离的易溶盐)(2)保留化学式的规则:单质、氧化物、难溶、难电离、气体、水、非电解质。 (3)配平规则:同时满足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数目守恒。 3、与有关的几类反应

练习 1、稀硝酸与Cu的反应 2、铝盐与过量氨水的反应 3、酸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4、偏铝酸根离子与过量二氧化碳的反应 5、SO2气体通入氯水中 6、铁与盐酸的反应 7、FeS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 8、Fe3+与SO2反应 9、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 10、过量C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 11、酸性条件下Fe2+与H2O2的反应 12、Fe3+与足量H2S反应 13、Fe3+与I—反应 二、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14、氯气与溴化亚铁等物质的量反应 15、盐酸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中(分步书写) 16、盐酸逐滴加入偏铝酸钠溶液中(分步书写) 17、足量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 18、NaHCO3与少量Ca(OH)2反应 19、NaHCO3与足量Ca(OH)2反应 20、Ca (HCO3)2与少量NaOH反应 21、Ca (HCO3)2与足量Ca(OH)2反应 22、Ba (HCO3)2与足量NaOH反应 23、足量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24、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AlCl3溶液中直至过量(分步书写) 25、将少量的氯气通入足量碘化亚铁溶液中 三、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试题中的离子方程式的错误书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符合客观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能遗漏离子反应、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例如:铁与稀硝酸反应:Fe + 2H+ = Fe2+ + H2↑ 二氧气硫通入漂白粉溶液:2ClO—+Ca2+ +SO2+H2O=CaSO3↓+2HClO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材分析】 化学方程式是对前面已学过的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整合,又是往后学习中表示化学反应时必要的表达方式,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属于化学用语的教学,化学用语是化学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它具有简明直观、概括力强、表达确切等优点。学生掌握好化学用语可以为以后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析】 化学用语的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化学用语总是和化学事实、化学现象联系着,可以说它来自于事实,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若开头化学用语没有学好,以后的学习就很难进行。所以,初中化学用语的学习成为学生们学习化学的一个分化点。故此,我们对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应特别加以重视,决不能认为很简单就忽视,甚至放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够说出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两个原则,能够根据反映事实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初步学会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能够逐步记住一些基本的反应事实及其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习化学方程式,体会化学语言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规范使用化学语言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活动与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外国人不认识用中文写的元素名称(元素符号),不认识用中文写的物质名称(化学式),同样不认识用中文写的文字表达式(化学反应方程式)。 【过渡】如何才能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由问题而引出原则 (教师)在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对化学方程式有所了解了,那能否尝试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呢?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教师)从文字的表述中,我们要正确找出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但是对于完整的化学方程式来说,这显然还有不足。我们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时知道,方程式可以表示两方面的意义,“质”和“量”,正确书写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只是让方程式体现了“质”的意义,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使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的“量”的意义,则需要我们对化学方程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总结以上两点,要正确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也有要遵循的原则。 【PPT】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教师)所以将文字表达式进行“翻译”只是遵循了第一条原则。 【练习】找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地方: (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P + O2PO2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知识归纳

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考点知识归纳 一、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二、燃烧热和中和热 1.反应热的分类:中和热、燃烧热等。 2.燃烧热.定义: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 例:C(s)+O2(g)=CO2(g);△H = —393.5 kJ /mol H2(g)+?O2(g)==H2O(l);△H = —285.8 kJ /mol 3. 燃烧热.与反应热比较异同 A.反应特点:专指可燃物燃烧 B.可燃物的量规定为1 mol,配平方程式也以其为基准 C.产物为完全燃烧时的稳定生成物 D.反应热都属放热,△H为“—” E.反应热产生的本质、热量的单位、表示符号相同 F.燃烧热是一种特殊的反应热 4.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

如:H+(aq)+OH—(aq)===H2O(l);△H = —57.3 kJ /mol 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 = —57.3 kJ /mol A.内涵 ①测定条件:在稀溶液中; ②反应特点:中和反应,且只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少; ③测定标准: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 ④配平标准:以生成1molH2O为标准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⑤表示形式:稀溶液用“aq”表示,水为液态(“l”表示)。 B.外延 ①若酸、碱是固体或浓溶液,则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浓的强酸或强碱稀释会放热); ②若生成的水多于或少于1mol,则放出的热量多于或小于57.3kJ ; ③若生成物中除1molH2O外,还有其他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时,反应热不是中和热; ④若有弱酸或弱碱参加反应生成1molH2O时,则放出的热量一般小于57.3kJ(多数电离吸热,但HF电离放热); ⑤任何配平的中和反应都有反应热,但只有只生成1molH2O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6.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A.常规能源:指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已经被人类大规模广泛应用,而且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如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柴草)。 B.新能源:指目前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还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地热能、燃料电池等。 三、影响反应热大小的因素 1.反应物本性:等物质的量的不同金属或非金属与同一物质反应,金属或非金属越活泼反应越易,则放热越多,△H越小。 如:2K(s)+H2O(l)=2KOH(aq)+H2(g);△H1 ,2Na(s)+H2O(l)=2NaOH (aq)+H2(l);△H2,△H1<△H2。 又如:H2(g)+Cl2(g)==2HCl(g);△H 1,Br2(g)+ H2(g)=2 HBr(g),△H2,则△H1<△H2。 2.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越多,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越多,则吸收的热量越多。

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练习

重要得离子方程式得书写练习 1、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盐酸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得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得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氯化镁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得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氢氧化钠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7、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化学常见分子式、方程式的写法

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单质 氢气氖气硫钛氪气氙气硒H2 Ne S Ti Kr Xe Se 氦气钠氯气铁银钡碘He Na Cl2 Fe Ag BaI2 氧气硅钾铜镉铂臭氧O2 Si K Cu Cd Pt O3 氮气铝氩气锌锡金N2 Al Ar Zn Sn Au 碳(石墨、金刚石)镁红磷、白磷汞铅钙 C Mg P Hg Pb Ca 化合物 氧化物水一氧化氮氧化铝三氧化硫氧化亚铁氧化银酸硝酸碳酸碱氨水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盐NO3NH4+ K+ Na+ Ba2+ NH4NO3 KNO3NaNO3 Ba(NO3)2 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硝酸NH4Cl KCl NaCl BaCl2 Cl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钡SO42(NH4)2SO4 K2SO4 Na2SO4 BaSO4 硫酸铵硫酸钾硫酸钠硫酸钡CO32(NH4)2CO3 K2CO3 Na2CO3 BaCO3 碳酸铵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钡NH3·H2O Ca(OH)2 Fe(OH)3 氢氧化钾氢氧化镁KOH Mg(OH)2 氢氧化钠氢氧化铝NaOH Al(OH)3 氢氧化钡氢氧化铜 Ba(OH)2 Cu(OH)2 HNO3 H2CO3 盐酸氢氟酸HCl HF 硫酸氢硫酸H2SO4 H 2S 亚硫酸乙酸(醋酸)H2SO3 CH3COOH H 2O NO Al2O3 SO3 FeO Ag2O 过氧化氢二氧化氮二氧化硅二氧化氯氧化铁氧化汞H 2O 2 NO2 SiO2 ClO2 Fe2O3 HgO 一氧化碳氧化钠五氧化二磷氧化钙四氧化三铁一氧化二氮CO Na2O P2O5 CaO Fe3O4 N 2O 二氧化碳氧化镁二氧化硫二氧化锰氧化铜CO2 MgO SO2 MnO2 CuO 钡Ca2+ Mg2+ Al3+ Zn2+ Fe2+ Fe3+ Cu2+ Ag+ Ca(NO3)2 Mg(NO3)2 Al(NO3)3 Zn(NO3)2 Fe(NO3)2Fe(NO3)3 Cu(NO3)2 AgNO3 硝酸钙硝酸镁硝酸铝硝酸锌硝酸亚铁硝酸铁硝酸铜硝酸银KMnO4 Ca(HCO3)2 NH4HCO3 NaHCO3 (NH4)2HPO4 CaCl2 MgCl2 AlCl3 ZnCl2 FeCl2 FeCl3 CuCl2 AgCl 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锌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铜氯化 银CaSO4 MgSO4 Al2(SO4)3 ZnSO4 FeSO4 Fe2(SO4)3 CuSO4 Ag2SO4 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铝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铜硫酸银Ag2CO3 碳酸银ZnCO3 FeCO3 碳酸锌碳酸亚铁CaCO3 MgCO3 碳酸钙碳酸镁 高锰酸钾碳酸氢钙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铵有机物甲烷葡萄糖 CH4 C6H12O6 氯酸钾硫酸铜晶体磷酸钙亚硝酸钠羟基磷酸钙 KClO3 CuSO4·5H2O Ca3(PO4)2 NaNO2 Ca10(PO4)6(OH)2 锰酸钾碳酸钠晶体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铵 K2MnO4 Na2CO3·10H2O Ca(H2PO4)2 NH4H2PO4 乙醇(酒精)蔗糖 C2H5OH C12H22O11 乙酸(醋酸)尿素 CH3COOH CO(NH2)2 淀粉 (C6H10O5)n 其他:氨气NH3 其他 常见物质的俗名 名称碳酸钠碳酸钠晶体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俗名苏打、纯碱天然碱、石碱、口碱小苏打烧碱、火碱、苛性钠熟石灰化学式Na2CO3

陌生化学方程式书写专题训练

实用文档 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专题训练 典型例题: 1.(14年课标卷Ⅱ)PbO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将SO气体通入BaCl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再通入少量氯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22子方程式为:。 3. (2012全国课标卷Ⅰ)高铁酸钾(KFeO)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42和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Fe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2 为:。 4. (2016全国新课标Ⅱ)联氨(又称肼,NH,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4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016全国卷II ) 28.(5)丁组同学向盛有HO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溶液,溶液变成棕222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全国卷II ) 36. (5)双氧水浓度可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溶液测定,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_______, 5. (2013全国卷II )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Fe(II)、Mn(II)、Ni(II)等杂质)的流程如下: 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Ni(II)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2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6. (15年全国课标卷Ⅱ)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有碳粉,二氧化锰,氯化锌和氯化铵等组成的填充物,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MnOOH,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以得到多种化工原料

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练习.

重要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练习 1.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碳酸钠溶液xx稀盐酸 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的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的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氢氧化钠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7.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8.铁片投入盐酸溶液中 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化学方程式书写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同时体现以下原则: 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①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KMnO4-K2MnO4+MnO2+O2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并加以检查。 2KMnO4-K2MnO4+MnO2+O2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燃、加热、催化剂等)标出生成物状态(气体、沉淀等),把短线(或箭头)改成等号。 2 KMnO4 K2MnO4+MnO2+O2↑ 3.学会化学方程式的简单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a.最小公倍数法(以氢气与氧气反应为例) 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加以配平的方法。这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方法。例如 H2+O2-H2O 反应前氧原子数为2,反应后氧原子数为1,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因此,在H2O分子前配上2,H2分子前相应地配上2即可。 b.奇偶数法(以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为例) 利用反应前后某元素的原子数一奇一偶的特点加以配平的方法(将奇数配成偶数)。例如H2O2-H2O+O2 反应前过氧化氢分子中氧原子数为2,反应后水分子中氧原子数为1,将水分子数配为偶数(1×2=2),再配平其他物质即可。这一反应用最小公倍数法较难配平。 C.观察法(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利用较复杂的生成物推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从而推出其他物质化学计量数的配平方法。例如Fe+O2-Fe3O4,Fe3O4中有4个氧原子,3个铁原子,因而Fe应配为3,O2应配为2。

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 程式的书写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一、连续反应型: (1)可溶性多元弱酸(或酸酐)与碱反应: 例1:CO2(少量)通入NaOH溶液中: 例2:SO2(少量)通入NaOH溶液中: 例3:CO2(过量)通入NaOH溶液中: 例4:SO2(过量)通入NaOH溶液中: 练习1:CO2(少量)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练习2:CO2(过量)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结论】可溶性多元弱酸(或酸酐)与碱反应,酸(酸酐)少量 生成盐,酸(酸酐)过量生成盐。 (2)盐溶液中通入CO2:(碳酸制更弱酸) 强酸制弱酸理论: H2SO4 + Na2CO3 = H2O + CO2↑+ Na2SO4 强酸 + 弱酸盐 = 弱酸 + 强酸盐 特例: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 CuSO4 + H2S = CuS↓ + H2SO4 ①酸性:H2CO3> HCO3—>弱酸(例如:硅酸,氢氧化铝) 例1:Na2Si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例2: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练习1: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练习2: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结论】碳酸制取比HCO3—还弱的酸时,CO2少量时生成 盐,CO2过量生成盐。 ①酸性:H2CO3 >弱酸> HCO3—(例如:次氯酸,苯酚) 例1: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例2: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练习1: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练习2: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结论】碳酸制取酸性介于H2CO3与 HCO3—之间的酸时,无论CO2少量还是CO2过量均只生成盐。 (3)铝三角型: 例1: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例2: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例3: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 例4: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练习1:NaAlO2溶液中加入少量HCl: 练习2:NaAlO2溶液中加入少量HCl: 练习3: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练习4: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二、反应先后型: (一)“以少定多”思想: 例1:NaHSO4(过量)+ Ba(OH)2: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 写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505290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写出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2)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kJ热量,写出CH4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已知在 25℃,101kPa 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 kJ热量,写出辛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4)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写出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 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在101 kPa时,10 kg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热量5×105 kJ丁 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3.已知在101kPa时,1molCO完全燃烧放热283kJ。相同条件下,若2 molCH 4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 mol CO 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倍,C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 4.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 H 2(g)+1/2O 2 (g)=H 2 O(l)的△H= KJ/mol。 5.0.3 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的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1。则11.2 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kJ 6、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C 2H 2 (g)+5O 2 (g)=4CO 2 (g)+2H 2 O(l);ΔH=-2bkJ/mol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 应。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使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按一定步骤进行,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如漏掉反应条件和“↑”“↓”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一写,二配,三注” (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1.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左反、右生),并在反 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使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与数目相等,遵 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后要加以检查。 3.注: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燃、加热等),标出生成物状态(气 体,沉淀等),把短线改成等号。 三.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事项 1.化学反应的常见条件有“点燃”、“加热”(常用“△”表示)“高 温”,“催化剂”等,写在等号上方; 2.如果反应物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 注“↑”; 3.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是固体,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注“↓”。 四.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口诀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写准化学式,系数(化学计量数)要配平;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明; 生成气体和沉淀,要用“↑”“↓”来标明。

五.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 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初中阶段常用的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数配偶法及待定系数法。 使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先找出两边同一原子的个数,求出最小公倍数。用即为化学式前面应添的化学计量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 例如: 使用观察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两边组成较复杂(原子数目多)的化学式,令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为1,然后依据原子个数守恒确定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为分数),最后在方程式两边各乘以某数,使各化学计量数变为最简整数。 例如: 使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配偶法。 例如:CH 4+O 2 →H 2 O+CO 2 ,反应前O 2 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 2 O中氧原子 个数为奇数,先将H 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 4 +O 2 →2H 2 O +CO 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 4 +2O 2 =2H 2 O+CO 2 。 使用待定系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与量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练习

与量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练习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如何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其正误所涵盖的知识面广,考法灵活多变。同时也很能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因此这一类问题一直是几年来高考的热点,然而许多学生对离子方程式的写或判断正误特别是遇到“少量”“适量”“足量”问题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便显得束手无策。下面介绍一种简单可行的书写这类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类型一:对于复分解反应,按“以少定多”的原则来书写,即以量少的反应物(离子)确定量多离子前面的系数。 例1: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 向NaHCO 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2) 向NaOH 溶液中滴加过量Ca(HCO 3)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3) a :向KHSO 4溶液中滴加少量的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b :继续滴加Ba(OH)2至溶液呈中性的离子方程式为: c :然后继续滴加Ba(OH)2至过量的离子方程式为: . 分析:做这一类题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即参加反应的离子是哪些哪些离子是少量(即哪些离子完全反应)对于(1)题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离子为HCO3-、Ba 2+、OH –(Na +不参加离子反应),因Ba(OH)2少量,可知其中的离子Ba 2+、OH –应 完全反应。我们可假设其少到极限,只有“一分子”的Ba(OH)2,即一个Ba 2+ 、两个OH –。而OH –离子与两个HCO 3–反应生成两个H 2O 分子和两个CO 32-,而两个CO 32-有一个与Ba 2+ 结合转化为BaCO 3沉淀,剩余一个留在溶液中,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1Ba 2+–-3↓+2H 2O+1CO 32- 3)2过量可知NaOH 溶液中OH –完全反应我们仍可采用极端假设只有一个OH –则其与一个HCO 3–反应生成一个CO 32-、一个H 2O 分子,而Ca 2+(足量)与CO 32-反应生成CaCO 3沉淀,从而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OH ––2+ H 2Ba(OH)2”即一个Ba 2+、两个OH –,而SO 42-和H +是过量的,则应以一个Ba 2+两个OH –为标准进行配平书写,从而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Ba 2++2OH –+SO 42-+2H +=BaSO 4↓+2H 2O b 问中因为要使溶液成中性,则KHSO 4溶液中的H +应完全中和,而KHSO 4溶液中的N(H +):N(SO 42-)=1:1而Ba(OH)2溶液中N(Ba 2+):N(OH –)=1:2而H +与OH –1:1反应,从而可知Ba 2+完全反应SO 42-剩余一半,所以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Ba 2++2OH –+SO 42-+2H +=BaSO 4+2H 2O c 问中因溶液呈中性后继续滴加Ba(OH)2溶液,这时只有SO 42-与Ba 2+的反应,所以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 2++SO 42-=BaSO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