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中国的钢铁与汽车工业的看法

浅谈我对中国的钢铁与汽车工业的看法
浅谈我对中国的钢铁与汽车工业的看法

浅谈我对中国的钢铁与汽车工业的看法

汽车,作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一辆汽车成品中有65%~70%是用钢铁材料构成的,另有10%~15%是有色金属,其余的20%为非金属材料。所以说,钢铁产业与汽车产业密不可分。

钢铁,英文:iron and steel。钢铁是铁与C(碳)、Si(硅)、Mn(锰)、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其中除Fe(铁)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它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1一辆汽车中有许多部件是由钢铁材料构成的,常见的有汽车大梁、横梁、活塞销、连杆等。

一、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之后,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2

我国目前能够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能够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有85%的钢材是按国际标准生产,其中1/3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国内钢铁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钢铁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国内中小型材、低档次产品的生产能力处于相对过剩状态,而高附加值产品的自给率较低,大部分依赖进口,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产钢材面临进口钢材的冲击增大。

(3)产品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长线、低档次产品产量迅速增长,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国内市场存在较大缺口,需大量进口。

(4)工艺结构逐步改善3

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2001年连铸坯产量为12,232万吨,比2000年增长1,798万吨,增幅18.26%;连铸比为82.14%,比2000年增长0.21个百分点,接近83%的国际平均水平;全国钢铁生产板管比为40%,比2000年下降1.6个百分点。

(5)企业组织结构改善,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4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差的状况有所改变,行业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2001年,我国年产钢5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有55家,占290家产钢企业的19%。55家企业产钢13,263.85万吨,占全国产钢量的89.1%;产钢材11,996.71万吨,占全国钢材产量的76.2%。

二、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尚不能达到规模经济。

1引自百度百科

2引自百度百科

3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协会《中国钢铁工业统计月报》

4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协会《中国钢铁工业统计月报》

(2)中国钢铁企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任务十分艰巨。

(3)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以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钢铁产品生产率低、成本高。

(4)钢材产品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

(5)钢铁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6)钢材产品销售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三、提升我国钢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制约因素5

1、产能严重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是中国钢铁产业的“第一顽疾”,一方面落后产能没有及时被淘汰,另一方面产能又在快速增加。由于总量过高,加剧了国内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市场价格低位震荡,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低水平、落后产能的大量存在,加之盲目重复建设,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2、产业集中度过低,国际话语权轻。目前,全国有1000多家钢铁企业,排名前10位钢铁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的43.5%,而美国、日本和欧盟排名前4位的钢铁企业钢产量在本国的占比均超过60%。所以中国迫切需要尽快建立铁矿石进口的“中国模式”。

3、内部竞争无序,国际竞争力弱。目前,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的分销渠道以经销商为主,重点企业直供最终用户所占比例偏低,这种营销方式,使得经销商对市场影响较大。然而,目前经销商经营模式也处于粗放阶段,追涨杀跌。市场稍有波动,企业间便竞相压价,少数企业甚至采取不理性的销售模式,进一步加大了市场恐慌因素,造成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由于我国钢铁产业技术水平仍处于中低端,我国出口的钢铁产品,大多是中低端品种,高端产品比例很小,国际竞争力不强。

4、布局不合理,生产成本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钢铁企业大多分布在靠近资源和大中型城市的内陆地区,多数重点大中型企业位于省会和大中型城市,不少钢铁企业还处于人口密集、严重缺水地区和风景名胜区。事实表明,我国钢铁产业现有布局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迫切需要进行布局调整。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产业内驱力方面分析,由于钢铁工业对经济总量拉动作用较大,各地区相继开展项目,并且盲目贪大,造成钢产量迅速增长,总量过剩;从发展阶段分析,在我国新型工业化初期,钢铁市场需求量大、利润高,造成我国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发展;从技术方面分析,钢铁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造成钢铁企业遍地开花,多达千家。

四、对中国钢铁与汽车产业发展的展望

钢铁工业在西方被视为“夕阳工业”已经多年。而21世纪中国的钢铁与汽车工业,仍然充满着希望,有着光辉的前景。

个人认为,中国钢铁与汽车工业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较,其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有些方面还很落后,然而汽车的大量生产造成市场对新材料还有相当大量的需求,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对钢材的需求也仍然旺盛,如房地产等。这一切

5引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邓崎琳——《提升钢铁产业核心竞争力》

都表明,钢材市场的需求量相当可观,钢铁工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然而我国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国内中小型材、低档次产品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而高附加值产品的自给率较低。另外,我国的钢铁市场中还存在着许多违法与不公平竞争的事情,所以说,要想改善中国的钢铁市场,首先要整顿中国日渐混乱的钢铁市场。从最近几年发生的有关钢铁的犯罪案可以看出,国外的铁矿石商也对中国的铁矿石市场虎视眈眈。

另外,从国家铁矿石市场分析6,国际铁矿石市场被三巨头垄断,矿石价格难以降低。2010年中钢协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2.84%,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77户总利润不及世界三大矿业公司任何一家的利润。造成钢铁企业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特别是进口铁矿石费用大幅增加,不断地挤占我国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

2010年,中钢协77户企业进口铁矿石6 .18亿吨,平均每吨到岸价上涨48.51美元,在比上年进口减少913万吨的情况下,进口费用却多支付外汇300 .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80亿元,全部要进入钢铁生产成本。2003年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由不足30美元/吨,一路上涨至2010年的127美元/吨。近期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已超过180美元/吨,为近几年的高位价格,今年一季度进口铁矿石价格同比上涨8%。预计今年进口铁矿石价格还将保持上涨的势头。

与进口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钢铁行业的利润率却在持续下降,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利润率由2004年8 .10%下降到2010年的2.84%,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为6.22%。

2月25日,全球最大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公布业绩,2010年营业收入4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4.2%,净利润173亿美元。在该公司主要产品中,铁矿石去年销售量同比增长11%至2.55亿吨,售价涨幅惊人,几乎翻番,由2009年的55.99美元/吨升至103.5美元/吨。公司总收入中,约33.1%收入来自中国。年报显示,由于销售价量齐升带动各项收入同比急增,2010年淡水河谷多项指标创出历史新高。

至此,全球三大矿业集团2010年年报全部出齐。力拓集团2010年净利143亿美元,同比增122%,必和必拓净利170亿美元。三家矿业公司2010年利润合计高达486亿美元。2010年中国钢铁产量超过6亿吨,77家中钢协会会员单位利润总额仅897亿元,约合136亿美元,不及世界三大矿业公司任何一家。

我国自产矿资源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是进口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201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6.18亿吨,对外依存度为62.5%,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10年来首次下降,主要原因是自产矿有了较大幅度提高,2010年达到10.72亿吨,增幅达21.1%。但我国铁矿石先天不足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国内铁矿石产量不可能持续大幅度增加。一是国内铁矿资源具有分布散、埋藏深、禀赋差、采选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的特点,制约了产能的提升。二是国内大部分骨干矿山已到开采过渡期,产能趋于下降。三是我国钢铁产量占世界的近50%,但铁矿石储量只占世界的14%,含铁量仅占世界的9.6%,资源量本身就不足以支撑庞大的钢铁生产规模。

五、提升我国钢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6引自中国钢材价格网

要想更好地发展中国的汽车与钢铁产业,破解钢铁产业发展难题,提升我国钢铁产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把握钢铁产业发展规律,顺应世界钢铁发展潮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结构转型升级,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把钢铁产业建设成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绿色产业”。

要尽快突破产能过剩、产品落后的困局,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不断优化钢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能过剩是我国钢铁产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要大力推进钢铁产业自主创新,着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大力发展对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进一步优化提升中国钢铁产业产品结构,促进钢铁产业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突破产业集中度过低的困局,下大力气整合产业资源,尽快做大做强产业链。

要顺应世界潮流,突破国内市场无序竞争的困局,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话语权。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到国外参股或控股合资办矿,提升国际话语权。

要着力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突破布局不合理、成本高、污染重的困局,向沿海延伸,把钢铁产业建成生态型产业。要加大节能环保投入,积极开发、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努力把钢铁产业建设成为生态型、循环型产业。7

北京林业大学

会计10-2班

王培山7引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邓崎琳——《提升钢铁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关税方面,在短期内和局部领域会给我国汽车工业带来阵痛,但加入wto将引起我国汽车产业政策、规则方面的调整,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是深刻、长期和全面的。如果我们因势利导,加大调整和改革力度,在有限的保护期内,尽快融入世界汽车市场的大格局中去,可以使我国汽车工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一、wto有关汽车方面的主要条款与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比较 1、wto有关汽车方面的主要条款 货物贸易方面的条款:国内税和其他费用在汽车销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诸环节对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一视同仁;取消进口数量限制,以近三年实际平均进口量作为过渡期,以第一年发放的配额量为基础,年增长15%,直至2005 年取消配额,汽车贸易量的进口基数是60亿美元;从2000年起关税每年下调10%, 2006年前整车进口关税平均降至25%,零部件进口关税平均降至10%。 贸易技术壁垒方面的条款:《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简称tbt)规定推行强制性技术规格、非强制性技术规格和产品认证制度,但该协议在“在各方同意的国际标准中,对旨在保护发展中国家使用的特有技术生产方法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规定、标准和测试方法存在根本差异的,不应予以使用”。 投资与技术转让方面的条款:wto从2001年开始执行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该协议规定:不得规定国产化比例;进口与出口不得挂钩;不得限制进口部件总成装车;不得以外汇平衡为理由限制进口;不得规定出口数量;可拒绝执行强加上述要求的合同。 服务贸易方面的条款:必须提供市场准入渠道,允许跨国资本自由流动;不得采用数量配额和垄断专营方式限制国外供应商数量;不得进行服务贸易总额或资产总额的限制;不得实施股比与投资总额的限制;不得对法人形态进行限制;禁止向本国服务商提供补贴;必须实行国民待遇;必须给予最惠国待遇等。 2、我国汽车产业现行主要政策或规定 货物贸易方面:对进口汽车有数量限制,并征收10%的消费税,15%的车辆购置费;整车进口平均关税为55%,其中,轿车、轻型车整车进口征收80~100% 的进口关税,零部件进口平均关税为35%。 进口车价主要由整车到岸价、消费税(5%至8%)、增值税(17%)、关税(80% 至100%)构成。 服务贸易方面:外资不得进入中国汽车服务领域,如进出口、融资、保险、租赁等;生产汽车、摩托车和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的外方股权比例不得高于50%;规定法人形态,在整车与发动机领域不得以独资形态出现;外商不得独资在我国建立客运和货运运输公司。 投资与技术引进方面:规定国产化率,并根据国产化率制定进口关税的优惠政策;鼓励出口政策;引进技术的审批必须考虑国产化要求,否则不予批准。可以看出,wto中的主要条款与我国现行汽车政策之间矛盾的焦点在于市场准入方面,我国现行的汽车产业政策或规定在投资、技术、服务、贸易等领域限制国外企业的进入,恰恰与wto的基本原则相对立。 二、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1、关税调整的影响 关税调整包括整车和零部件两个方面。 整车方面:目前我国进口轿车价格是由到岸价、消费税(5%~8%)、增值税(17%%)、关税(80%~l00%)所构成。以上综合税率按车辆档次(排气量)的不同,从121.68%至154.35%不等。另外,还包括商检费用、运输费用、金融费用以及选装件价格、经销商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叶盛基副秘书长 今天我想谈三点,一个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和近十年来取得的发展,第二个是今年汽车工业经济整体的发展和运行情况,第三个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展望。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和近十年来取得的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了世界汽车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我们应努力保持与国民经济增速相符合的发展速度(约为8%-10%)。中国汽车现在产销量刷新了全球汽车生产纪录,但2200多万辆并没有达到发展的高峰。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销量上限究竟是多少,有人说通过5-10年的发展,可以达到3500万辆甚至4000万辆,这个数字有可能吗?我觉得是很有可能的。但要说明的是,中国汽车目前的保有量是1.8亿,按照每个家庭1台车测算,至少是3个亿,往上高估一点是4—5个亿。现在的居民汽车保有量是1.8个亿,离4—5个亿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说中国汽车工业是朝阳产业。近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销量年增长率都超过15%,高的超过了30%,虽然里面有国家政策刺激消费的因素,但中国汽车消费存在很大的刚性需求。整个产业的发展势头和发展速度都超过了国外同行的预料。 但是在自主品牌方面,发展形势却不乐观,外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远高于自主品牌,且自主品牌占有率逐年下滑。如果不重视自主品牌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在未来十年有没有都还是个问题。没有民族品牌的支持,也就勿论工业支柱了。但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品牌汽车更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另外在出口方面,出口量也是逐年下滑,形势比较严峻。整体而言,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稳定的时期,从产量大国到汽车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大民族品牌,掌握关键技术,掌握核心技术。 (二)201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整体的发展和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的汽车工业发展形势整体比较平稳,发展速度略高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刚性需求比较稳定,截至8月,产销量均超过150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8%-10%,但从局部来看,自主品牌的工作做得还是不够,需要引起注意。就出口而言,截至8月一共58万辆,所以全年能否超过80万辆是个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的各个里程碑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的各个里程碑 今天在新浪博客看到龚在岩写的中国汽车万字史,许久没看到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了,龚先生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用时间这条线穿起来,让我看到了很清晰的一条脉络。中国汽车工业50多年来,经历了起步、缓慢发展、停滞、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腾飞的全过程,现将我个人认为的整个发展史中的各个重要里程碑列举如下: 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现在的中国一汽)开工,标志着中国汽车实现从零到有的突破; 1956年一汽投产; 1958年南京汽车和上海汽车成立(后来南汽被上汽收购,同年起家的汽车企业,却截然相反的命运。) 1959年北京汽车和一汽红旗竞争国庆十周年阅兵车选拔,北汽因使用的自动变速器操作失误遗憾出局,失去了一个绝好的发展机遇,最终到了国内汽车第二梯队; 1972年二汽(现在的东风汽车)几经夭折和坎坷,终于正式开工; 1982年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统管国内各大汽车公司,饶斌,中国汽车业的奠基人,担任董事长; 1983年国内第一家合资汽车公司--北京吉普(北汽和克莱斯勒合资)成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我所在的汽车协会)成立; 1984年上海大众汽车成立,位于上海的安亭; 1985年愚蠢和傲慢的克莱斯勒没能抓住与一汽的合作机会,使得一汽最后选择大众。克莱斯勒这十多年来在表现可以说是一塌糊涂。这一年广州标致成立(最后因为法国人不愿意国产化而失败,法国PSA在中国也可以说是一塌糊涂,而后来与广汽合资的日本本田和丰田却在中国高速发展,不同企业家的智慧的确有很大的差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1987年,中央撤销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意味着各个汽车企业自主权利更大,慢慢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了; 1990年一汽大众汽车成立,大众抓住了中国这个当今世界最大的市场,大众领导是充满智慧的企业家; 1992年神龙汽车成立(东风和标致雪铁龙合资,不得不再说一次,标致雪铁龙和东风合资还是不行,现在它又开始想与哈飞合资,即使成功,最后估计还得第三次失败); 1995年上海大众桑塔纳2000投产,该型号汽车至今畅销,创造国产汽车销售奇迹; 1997年奇瑞汽车成立,这家汽车因自主品牌的研发享誉全国;上海通用汽车成立,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上汽和通用合资的研发中心,曾经去过一次泛亚,硬件很好,企业文化差点)成立; 1998年广州本田成立;吉利汽车下线,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开始腾飞;2001年长安福特汽车成立; 2002年北京现代汽车成立,从此其产量和销量都很大,可惜利润比较低;2003年东风本田汽车成立,华晨宝马汽车成立; 2004年广州丰田成立;位于上海嘉定区安亭的国际赛车场成立,同年F1中国大奖赛在此举行;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时刻。一方面,汽车工业正在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汽车工业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从好的方面来看,入世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汽车需求迅速增加,汽车市场逐步扩大,单位购车、个人购车比例快速增长,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国家对汽车企业实行扶弱抗强政策,使在较短的时间内国内出现了上百家汽车生产企业。国内城市纷纷改建道路、修建停车场、加强交通管制,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 从不好的方面看,我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的问题也不少。首先,大量居民持币待购影响了汽车工业的

发展,国内缺乏汽车大企业、大集团与国外汽车行业相抗衡。国内汽车企业普遍缺乏完整的轿车开发能力和自主品牌,零部件制造体系比较薄弱,产业服务体系十分落后,汽车工业相对缺乏国际竞争力。汽车在销售过程中价格不稳定,热销车型任意涨价,汽车的维修市场比较混乱。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跟不上汽车增长速度。市民素质低下影响汽车行驶速度。公路乱收费增加了汽车使用成本,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就长远来看,中国的汽车工业是机遇与挑战并 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发展所带来的强大购买力,将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进步,国产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逐步增强。中国政府将致力于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

型企业,政府引导百姓汽车消费,大量汽车将进入家庭。 发展。国道、省道、市道、城市干道等组成道路区域体系,高速路、快速路、城区道路、生活道路组成道路速度体系,地铁、高架桥、越江大桥、越江隧道等组成道路空间体系。公民素质教育将形成人、车、路和谐环境,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人民将逐步过上“轮子上的生活”。 但汽车工业在未来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国外进口车将严重冲击国内汽车市场,考验中国汽车工业。道路面积增长速度跟不上汽车增长速度导致堵车现象日益严重,道路管理不善将降低道路的有效使用,城市规划不到位引发的停车难、人车争路现象等

中国汽车发展史简介

中国汽车发展史简介 摘要 (2) 关键字 (2) 前言 (2) 一、汽车的原始概念――座驾 (3) 二、中国汽车发展史,中国人必须知道的历史 (4) 三、中国与发达国家汽车差距 (7) 四、中国汽车发展展望 (8) 五、参考文献 (8) 摘要:时下,对于居住在都市和乡陌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汽车作为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已再是什么新奇之物了,但是对中国汽车历史的经过却少为人知,本文对中国汽车自古及今的历史简单介绍,并综合中外汽车的现状略加分析,了解中国汽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关键字:座驾中国汽车汽车历史现状差距发展 一、汽车的原始概念――座驾 座驾,意即有人坐有人驾驶的代步工具。 每天迎着晨曦,眺望满街的车水马龙,汽车像蝗虫一样塞满了街道,开车的,乘车的满脸焦虑,汽车已经主宰了交通工具市场。现代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车”的世界里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车代步发展到如今,是否还可以激发起人们对车的怀旧情结?那些原始和落后的交通工具,伴随乘车人、拉车人那份怡然自得的心理却又是十分难得的。 在所有的历史变迁中,车的变迁,可谓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都具有时代个性,代表着一种文化背景和品位。从它的由简到繁、由人(畜)力到机械、由慢到快……我无法考证其“车”的沧桑巨变,据说在我国就有几千年的历史。 古时英雄好汉驰聘沙场是骑马,留下了几多惊险神话。后来皇上出游或战争需要,人们发明马(或牛、驴)拉的两轮车,这可从兵马桶的出土和许多古迹壁画上可以证实。《苟子“解蔽》:“奚仲作车”。“奚仲,夏禹时车正。黄帝时已有车服,故谓之轩辕”。轩,就是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帐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啸嗷东轩下”、“月上轩而飞光”的情境是多么令人景仰。杜牧《阿房宫赋》:曰“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车骑塞巷,宾客盈座”,又是另一般场景。辒,乃古代兵车之一种,四轮车,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又能往来运土填堑,以攻城为主要任务。辒车,是古代一种卧车,据说秦始皇在外驾崩,就是用辒车运回宫的。辎车,则是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既可载物,又可作卧车。《后汉书》载:“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不由入想起杜甫《兵车行》里车辚辚,

中国汽车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行业排名世界第一赶超美国 ? 中国汽车行业突飞猛进,或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强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昨日发布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统计结果:去年国产汽车产销突破1350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1000万辆,商用车总体呈良好表现。2009年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2009年美国新车销量为1043万辆,比2008年销量减少了280万辆。这也是中国首次正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 轿车对车市贡献度56% 统计显示,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1379.1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乘用车产销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4.11%和52.93%,乘用车销售首次超越千万辆门槛;商用车产销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增长33.02%和28.39%,结束了去年以来出口下滑导致销售低迷的状况,从工程用车恢复增长之后,商用车全行业也得到了好转。 2009年轿车对车市的贡献度达到56%,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东风日产、比亚迪、奇瑞、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和吉利销量位居前十。从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国汽车产销连续十个月达到百万辆水平,主要是受《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的影响,在减免购置税、汽车下乡、淘汰黄标车等政策出台后,汽车市场开始复苏。 乘用车成车市增长主力 美国汽车调查中心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近期美国车市有所复苏,但从全年来看,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个长期的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继2008年汽车销量大幅萎缩之后,2009年继续下滑至1043万辆,比2008年减少近280万辆,同比下降21%。 按车企来看,2009年上汽集团继续一马当先,全年销量272万多辆,一汽集团194.4万辆,东风汽车189.8万辆,重组后的长安汽车186.3万辆。四大集团总销量占全国的60%以上。在轿车企业中,上海大众以72.8万辆的销量夺得年度总冠军,上海通用以不足1000辆的差距紧随其后,一汽大众以66.9万辆的销量位居季军。 乘用车已成为车市增长的主力。中国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最后一个月,国内乘用车销量高达111万辆,同比增长84.8%。由于小排量乘用车今年购置税的优惠幅度有所减小,不少车企对今年的市场不放心,在去年底车市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突击生产销售,不少生产线在去年12月份基本24小时运转。 今年产销或超1640万辆 对于本月初车市稍显平淡的现象,业内人士称不用担心,因为春节前夕历来是乘用车销售的火爆期,预计车市会先冷后热。如果今年没有不利政策出台,国际油价仍维持在85美元以下,国内汽车产销或将超过1640万辆,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表示,国内汽车平均单价相对较低,税后为13万元人民币,而美国接近3万美元。从汽车销售总收入来比较,中国与美国还有一定差距。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汽车保有量仍然很低,巨大的购买潜力陆续变成拉动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增长的动力,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预计我国汽车工业在今后十年里仍将呈现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我国目前只能说是全球产销量第一,还没有成为全球汽车强国,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开发水平与世界汽车强国还有一些差距。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监测,去年12月份全国汽车市场价格总体保持稳定,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价格均呈稳中略涨态势。

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xx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 汽车产业正在“磁吸”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前有互联网,后有房地产,众多行业都把造车当作新突破口。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家电业在打败日韩品牌后曾经一度冲击造车,却纷纷铩羽而归。此次再度厉兵秣马,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家电业拥有的强大制造实力和研发水平能否成为其成功突围的利器,值得业界关注。 1、家电业再度冲浪“造车” 2003年前后,中国家电业曾涌起过一股狂热的造车“冲动”,当时春兰、美的、奥克斯、波导、夏新、小鸭等一大批家电企业进入汽车业。不过,由于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加上汽车业的游戏规则和家电业有着巨大的差别,家电厂商造车遭遇寒流。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家电企业一度熄灭了的汽车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产业大潮下重新涌现。 ——家电业再度“上车” 一起价值7.4亿元的收购,引发了业界对美的再度跨界“造车”的猜想。 近日,美的发布了《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康新能”)的控股权,收购总价为 7.4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美的暖通将拥有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间接控股股东,而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实际控制人。 对于这起收购,美的表示,“合康新能的核心业务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高、低压变频器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调的变频化进程,提升对传统定频产品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汽车产业在我国的重要性

我国汽车产业对我国经济及世界经济发展 的重要性 摘要:回顾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汽车产业的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大致可分的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内我国汽车产业从建设到探索成长然后到调整发展最后到现在的迅猛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汽车产业已成为当代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2010年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已说明其对中国经济影响之重大以及世界第一的地位对于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汽车产业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经济发展世界经济 正文: 一:汽车产业概述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修订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汽车制造业属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中类行业。而汽车制造业则包括汽车整车制造业、改装汽车制造业、电车制造业、汽车车身及挂车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以及汽车修理业等这6个小类行业。可见汽车制造业概念较广,而本文主要是指汽车整车制造业。 二: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历史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自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汽车制造业体系,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基本建设阶段(1953~1978年) 这一阶段汽车产业在高度计划经济体质下运行,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对

有限资源进行配置,集中力量建设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和一批汽车零部件厂商及相应的科研、设计和教育机构,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体制问题,汽车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并且在产品结构上凸显出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畸形结构。到1978年,产量刚达到14.9万辆,汽车产业初步形成体系。 (二)探索成长阶段(1979~1993年) 这一阶段中国市场体制的变革,引发了汽车产业资源的高效率配置以及市场需求的扩大。在中央和地方的推动下,一批生产轻型、重型载货车的汽车企业应运而生,形成了一汽、二汽、重汽、南汽、北京、天津、上海、沈阳等汽车生产基地。缺重少轻的结构有所缓解,但是过多的汽车厂家使得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较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这一阶段汽车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1992年,中国汽车产业产量突破100万辆,排名世界第11位。 (三)调整发展阶段(1994~1998年) 以1994年《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颁布为标志,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其背景是中国经济体制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汽车产业面临更大强度和广泛的竞争与合作。1994年到1998年全国汽车生产累计达到984.7万辆。 (四)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调整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提速,但是中国汽车产业真正迎来大发展时刻是在1998年至今的这段日子。近些年中国汽车工业的社会环境、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创建、成长、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四个阶段。 创建阶段(1949~1965年):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成长阶段(1966~1980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和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生产汽车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

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是指一汽、东风、上汽3家企业为骨干,“X”是指广汽、北汽、长安、南汽、哈飞、奇瑞、吉利、昌河、华晨等一批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原来那个各自独立的散、乱、差局面改变成现在的以大集团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当今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如今,我国汽车行业目前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但仍有许多不足,据权威媒体的分析人士表示,政府在扶持汽车业发展时,最应该做的是停止以牺牲民营汽车企业为代价的,对国有汽车企业的大力扶持。在中国政府2006年制定的相关法规中,规定电信业完全国有,汽车等其他重要行业的国有化比重要非常高。中国政府同意各国有汽车企业与国外厂商展开合作,以创办合资公司、生产国外厂商的车型的方式来提高各自的效益。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几乎每一个国有汽车企业都实现了与国外厂商的合作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又例如,在2006年重庆长安汽车公司实现了与法国PSA 集团的合作。在2010年奇瑞汽车公司实现了与捷豹和路虎的合作。 对于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合资企业功不可没。合资企业提出合资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思路无疑是与时俱进适应中国汽车市场实情的举措当前发展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着多方面的有利因素。 第一政策优势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纵观我国近些年来的汽车产业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在对小排量的汽车的优惠和鼓励政策尤为明显而合资企业汽车很难享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目前已上市的几款合资自主品牌汽车主要是低排量的小型低端汽车。因此合资企业发展合资自主品牌汽车政策优势明显。 第二技术研发优势与我国本土自主品牌汽车相比合资自主品牌的在技术研发方面可以更好的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更容易进行新的技术研发。 第三产品定位优势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日益提高我国一线城市汽车逐渐呈现饱和状态未来我国二、三线城市汽车市场存在着较大消费空间合资企业发展合资自主品牌汽车扩大低端车市的市场份额无疑为在我国二、三线城市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积蓄力量打好基础。由2010年我国各地区千人汽车拥有量图可以看出北京天津浙江等城市千人保有量在100~230辆/千人之间其他城市千人汽车保有量在30~100辆/千人之间不等中国汽车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从消费结构来看我国二、三线城市汽车需求空间还较为宽阔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定位低端市场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品牌定价优势2011年合资自主品牌汽车未上市之前合资企业的汽车主要是合资企业生产技术和品牌均是使用国外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合资企业品牌技术优势明显。 合资企业生产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占有了品牌优势又因属于自主品牌可以实现不影响外资品牌价值的情况下自由定价。从而在抢占低端城市汽车市场份额时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占据价格优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在增加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学习到国外厂商的先进技术。通过与国外厂商合作势必会增加各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技术交流层面所得到的“效益”却是很少的。这是因为国外厂商在技术方面或多或少是对中国厂商有戒备心理。而且中国国内国有汽车企业大都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忽略了向国外厂商学习先进技术。此外,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希望国有汽车企业不断增加其规模,但大部分厂商现阶段的能力不足以实现大规模的扩张。 争夺低成本领先地位:国外与国内企业不断在汽车领域内注入资金,这将导致一个产能过剩的阶段。目前零部件是汽车成本的主要来源: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极低,但中国的制造业成本有时甚至比世界一流水平高约20%,因此中国零件

新能源对汽车工业的影响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新能源对汽车工业的影 作者:张锐 班级:09汽车维修与检测 毕业院校:安徽工贸学院 新能源对汽车工业的影响(论文设计)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和运输工具。可以肯定地说,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改变整个社会面貌的重要手段,但是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问题,新型车辆的开发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和工业界得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清洁无污染,零排放,技能提高交通工具的性能(环保)又能节约动力(能源)已成为当今乃至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交通工具之一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且走大众消费路线的目标。 1.1.新能源汽车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等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现象增加、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维护人类共同生存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低碳经济概念逐渐形成共识。而低碳发展的主要选择,除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之外,就是大力发展低碳特征明显的新能源产业。当前,湖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高碳特征明显,在保障能源供给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发展新

能源产业对增加湖南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国际能源供应的持续紧张、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全球环境保护呼声的日益高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都积极展开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践。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近年来汽车销售量快速增长,石油需求大幅增加,导致石油对外依存度急剧上升,并且快速的工业化导致了污染加重、温室气体排放大幅增加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就具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降低对石油的依赖、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也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并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可以说,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要是越来越迫切了。但是,新能源汽车不仅技术种类多,各种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成本、使用燃料、清洁性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许多差异,并且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涉及燃料与基础设施发展、市场需求培育、对传统汽车的替代等方面往往都需要大规模的投入,因此中国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特点,制定新方案。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高强度消费和价格的持续上涨,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新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涉及多个产业部门,将极大地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一旦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产业有可能创造新一轮的经济繁荣。 综上所述,随着石油资源逐渐枯竭,能源危机的加剧,直接冲击着传统燃油汽车,同时由于各地人们的环保观念。意识的增强,对汽车发热要求越来越高,促使人们致力于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外的汽车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建设、成长、高速发展三个阶段,就现阶段来说,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与汽车相关的行业尤其是4S店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各大车企掀起扩张网点的热潮并没有因为原料价格和油价攀升等因素而降低。一场关于汽车行业的讨论日趋白热化。 关键词:汽车行业,发展历程,销售模式,制约瓶颈,前景展望 Abstract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foreign car companies have moved into the Chinese market, China's automotive busines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building, growing, high-speed development in three stages, at this stage,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developed rapidly, a good momentum, with car related industries, especially the 4S shops mushrooming in major enterprises set off car craze network expansion is not as raw material prices and lower oil prices and other factors. A discussion o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heating up. Keywords:automo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sales model, the bottleneck Prospects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2.

- 1 -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初创时期(1949-1965) 1920年代,中国人曾经自己研制过几辆小卡车,取名:“民生”牌,由于日本政府发动侵略战争而被扼杀在摇篮里! 1949年10月,中央重工业部机器工业局开始着手筹建新中国的汽车工业。1950年4月,重工业部成立汽车工业筹备组,任命郭力为筹备组主任,孟少农、胡云芳为副主任。 1951年3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批准第一汽车工业筹备组改为汽车工业管理局,任命张逢时为局长,***为副局长。 1953年6月,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内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 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隆重举行奠基典礼。毛泽东主席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汉白玉基石放置在厂区中心广场。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1956年7月,国产第一辆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 1956年10月14日,第一汽车制造长正时交工验收;15日隆重举行了开工典礼。 1957年12月,洪都机械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8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 1958年9月,一汽试制成功第一辆CA30型2.5吨军用越野汽车,上海汽车装配厂(上海汽车装修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 1956年12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决定成立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由饶斌、齐抗负责。 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时期(1966-1980)

1966年4月,第一汽车制造厂首批20辆红旗牌三排座高级轿车送往北京。1967年4月1日,第二汽车制造厂正式破土动工,举行开工典礼大会。9月工程全面开工。 1971年12月,一汽试制成功60吨矿用自卸汽车。 1979年9月15日,兵器部嘉陵机器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嘉陵牌CJ50型摩托车。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八十年代) 1982年5月7日,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正式在北京成立,饶斌任董事长。 1983年2月26日,一汽隆重举行生产汽车百万辆庆祝大会。 - 2 - 1983年4月,国家纪委正式批准微型汽车定点方案。4月11日,第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上海汽车厂组装成功。国家规定汽车生产企业有一定比例的汽车产品自销权。 1983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成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1984年1月,《中国汽车报》正式公开出版发行。1月15日,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WC )合资经营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举行开业仪式。1984年5月,国营长安机器厂与日本铃木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达成生产ST90系列微型汽车技贸结合引进技术协议。 1984年8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研究汽车工业发展问题,提出“我国汽车工业要有大的发展”。 1984年10月5日,二汽襄樊基地举行奠基典礼。 1984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第一汽车制造厂20万辆总体规划方案。11月16日,上海拖拉机汽车公司和泰国正大集团香港易初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的上海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成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发展趋势 概要本文回顾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通过论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寻找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着眼未来探讨我国汽车工业未来方向 关键词汽车工业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正文 汽车是惟一的一种“零件以万计, 产量以百万计, 保有量以亿计”的“第一商品”, 它的巨大市场潜力, 不断产生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 使之成为各种高新技术争相应用的强大载体。 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走过发展汽车工业、从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道路。 汽车的生产和使用, 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流水线大生产方式首创于汽车工业, 精益生产方式也同样产生于汽车工业;这两种生产方式都对社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它独特的“门到门”快速运送性能, 改变了人们的日常活动半径, 大大提高了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效率。 一,起步与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起步的标志是1953 年7 月15 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市动工兴建。建国初期,我国汽车工业在国家计划经济指导下发展,集中资金兴建了第一、第二汽车制造厂两个中型货车生产基地。第一汽车制造厂于1956 年10 月开工生产,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我国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汽车行业步入快速稳定增长期。整个行业在经2002 年的爆发,2005 年的恢复性调整以后,自2006 年以来已经步入一个长达5~8 年(甚至更长)的稳定快速增长期。2011 年中国汽车保有总量为7802 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39 万辆,占83.81%。其中家用轿车的保有量为3443 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44.13%。以去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中国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数量已从2001 年不到 2 辆,增加到2010 年的近15 辆。 二,发展中的问题 新中国的汽车工业从诞生至今, 已经年逾半百。但是她似乎还没有长大, 她伴随建国后的动荡, 走过了艰苦曲折的路程。 改革开放之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汽车工业一直生产着属于国外三四十年代的产品。汽车被定位为“生产工具”, 私用轿车被当作“资产阶级的奢侈品”而禁止生产。改革开放后,大搞引进合资,引进国外的资金与技术, 使我国生产的汽车跃上20 世纪90 年代的水平。但是从整体上看, 在质量、品种和规模上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 特别是自主发展的能力差距更大。这就造成了同类产品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进, 甚至重复引进的局面。这使得我国汽车工业,落入了一个“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虽然,近十几年来我国已经开始生产国际先进的汽车, 但却并未跳出这一怪圈。我国汽车工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的国企,近年来更热衷于引进生产国外品牌的汽车。 三,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如一汽,广汽热衷于引进国外品牌,不外乎合资获利丰厚而又轻而易举。这样的举动使得“引进—消化”政策成了“只引进, 不消化”的空头口号。 对外方的技术依赖习惯愈加根深蒂固, 加上外方紧握技术大权, 使中方坠入“缺乏能力—只能依赖—越依赖越缺乏能力—越缺乏能力越依赖……”的“第二怪圈”。这就直接性的导致了 我国汽车市场上外国品牌遍地开花,而国产品牌却很少的现状。虽然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有着重要责任国有企业沉溺于引进国外品牌,我国的民营企业却扛起了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发展 的重担。 近几年来,解放、红旗几乎销声匿迹,但是吉利、奇瑞、江淮却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视

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史

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史 当你走在马路上的时候,你看着车水马龙的汽车,你是否也会想起,中国的汽车行业是什么时候发展的如此辉煌,在去年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不仅感叹起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发现这些恍如隔世的变化全部来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遥想过去,展望未来,中国的汽车行业,将会发展的更强更大,成为世界上的著名品牌。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70多年过去了,新中国汽车产业变化之大,可以用“当惊世界殊”来形容。然而,这个巨变的历程却很不平凡,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自然而然。1978年以前,中国汽车行业在被西方封锁、计划经济统管一切的条件下缓慢地成长着,政府和企业之间均不熟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经济改革的系统性还不够强,所以,起初的对外合作之路走得踉踉跄跄,有的企业就“中道崩殂”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未来,中国的国门将越开越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会越来越大,竞争将越来越公平。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历史表明,惟有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竞争,汽车产业才会健康快速地往前发展,中国人的“轿车梦”才能及早实现,日益增长的美好汽车生活的需要才能及时得到充分满足。政府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调整管理思想,紧紧抓住维护公众利益这根主线,努力减少对企业具体事务的直接干预,促进竞争,政策制定少打摆子,最好不打摆子,自主品牌汽车产业自会固本强基、行稳

致远。 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汽车行业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通用、福特、丰田、本田这些汽车品牌公司已经是每个人耳熟能详的,但我相信,中国未来的汽车品牌也会走出国门,在汽车行业占据重要的地位。

中国汽车业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中国绿色汽车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的主要内容:燃油汽车发展到今天,已面临“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降低油耗并寻求新的替代能源,以及开发低污染或零污染的绿色汽车(又称环保汽车、清洁汽车),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尤其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题。 调查方法:通过书籍和网络查阅多种文献资料。 措施:通过实际工作和访谈得到一手资料;通过查阅著作和资料获得理论支撑。关键词:污染绿色汽车技术 正文: 中国汽车业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我用这么几组数据来说明,从08年汽车工业的增加值是5800多亿,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0.97上升到1.94,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进一步的看到,由于汽车业对于上下游产业带动的影响,引来了整个上下游工业增加值达到了2.49万亿,在整个国民经济GDP当中的比重,从原来的3.73上升到8.3,这个增长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同时,我们更加深入的看到,由于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带来整个人民富裕程度的增加,这个富裕当然概念很多,一个方面就是就业,汽车工业所带来人员的就业,我们统计了一下,汽车业以及上下游产业,08年的数据能够带来3700万人的就业,这也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比重,从2000年9%点几上升到12%点几。同时,在汽车业整个零售超过了2.48万亿,汽车和相关环节的消费达到了2.98万亿,这占整个社会销售零售额的一个比重上升到27%,就是说汽车工业本身的发展带来了就业、带来了民生、带来了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燃油汽车发展到今天,已面临“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降低油耗并寻求新的替代能源,以及开发低污染或零污染的绿色汽车(又称环保汽车、清洁汽车),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尤其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题。 我们有这么几组数据,从08年我们预计一下,到2020年,这么十一二年或者大的十年一个跨度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汽车新车的消费量会从原来我们现在今年1200万辆到4000万辆,汽车保有量从现在的6000万辆到未来的1.5亿辆,在这个大的假设下,我们看到汽油的消耗08年是5100万吨,中国的原油如果按照这个静态的来算,就要40年用完了,如果说我们汽车业这种线性的发展,节能方面没有更多的提高,可能就会在20年当中用掉,同时碳的排放从去年的4.5亿吨到未来达到10亿吨,这两个数据说明,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市场来说,原油它的量受到很大的限制,碳的排放也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