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导学案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导学案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导学案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撰写调查报告,为保护家乡文化遗产做贡献。

2.通过调查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认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核心素养

1.了解调查报告相关知识,掌握调查的语言特点,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学习并撰写调查报告,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了解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认识到社会发展对家乡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通过开展家乡的文化生活实地采访调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重难点

1.学习并撰写调查报告,为保护家乡文化遗产做贡献。

2.通过调查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认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了解调查报告:

1.概念解说: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它可以在报刊上发表,也可以供领导机关作为处理问题、制定政策的依据或参考。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调查报告是一种说明性的文体,兼有通讯和评论的某些特点,但又与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与通讯相比,二者都有大量的事实材料,而且对事实的叙述都比较完整;但通讯往往是

写一连串的事件情节,有形象的刻画和细节描绘,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感人的形象来表现主题,而调查报告则侧重用事实说明问题,它的主题是由作者直接表述出来的。与评论相比

,它们都有鲜明的观点,有理论色彩;但评论文章主要是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来证实其观点,而调查报告则主要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2.类型:

(1)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了把他们的具体做法和成功奥秘反映出来,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题的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报告,这种类型就是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

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跟工作通讯中那些以反映工作成绩为主的类型有些近似。区别在于调查报告重在调查,特别注重对调查过程和调查所得数据的叙述和列举。

(2)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跟上种类型相反,这是针对某一存在问题展开调查,以揭示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和深层原因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社会现实中某种新近产生或新近有了长足发展的事物而写的调查报告。

在现实社会中,新生事物总是不断涌现的。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的文体功能,就是全面的报道某一新生事物的背景、情况和特点,分析它的性质和意义,指出它的发展规律和前景。

(4)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一些社会情况所写的调查报告。这里所说的社会情况,主要是指社会风气、百姓意愿、婚恋、赡养、衣食住行等群众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这类调查报告虽不直接反映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但百姓生活也是跟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另外,这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

3.结构形式:

(1)标题

①单标题

A公式化写法。

公式化写法就是按照“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的公式拟制标题。好处是要素清楚,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写的什么单位,涉及的是哪些问题,文种也很明确。这样写的不足之处是太模式化,不够新鲜活泼。

B常规文章标题写法。

具体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用问题作标题,如《儿童究竟需要什么读物?》。可以显示作者自己的观点,如《莘莘打工者,维权何其难》。可以直接叙述事实,如《三个孩子去蛇岛》。可以用形象画面暗示文章内容,如《“航空母舰”逐浪经济海洋》。

②双标题

双标题由正副标题组成,其中正标题一般采用常规文文章标题写法,具体手段如上所述。副标题则采用公式化写法,由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组成。如《明晰产权起风波——对太原市一集体企业被强行接管的调查》。

(2)前言

调查报告的前言一般要根据主体部分组织材料的结构顺序来安排,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提要式

提要式就是把调查对象最主要的情况进行概括后写在开头,使读者一入篇就对它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②交代式

在开头简单地交代调查的目的、方法、时间、范围、背景等,使读者在入篇时就对调查的过程和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③问题式

在开头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对调查课题的关注,促使读者思考。这样的开头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出问题,也可以直接将问题摆出来。

(3)主体

前言之后、结语之前的文字,都属于主体。这部分的材料丰富、内容复杂,在写作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结构的安排。其主要结构形态有三种:

①用观点串联材料

由几个从不同方面表现基本观点的层次组成主体,以基本观点为中心线索将它们贯穿在一起。

②以材料的性质归类分层

课题比较单一,材料比较分散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作者经分析、归纳之后,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将它们梳理成几种类型,每一个类型的材料集中在一起进行表达,形成一个层次。

③以调查过程的不同阶段自然形成层次

事件单一、过程性强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它实际上是以时间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类似于记叙文的时间顺序写法。

(4)结尾

调查报告常在结尾部分显示作者的观点,对主体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升华,因此,它的结尾往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常见的写法有下述三种:

①概括全文,明确主旨

在结束的时候将全文归结到一个思想的立足点上。

②指出问题,启发思考

如果一些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作者也不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只要把问题指出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或者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是很有价值的。

③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在揭示有关问题之后,对解决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4.调查基本要求:

(1)立场、观点要正确

搞调查研究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才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

(2)调查态度要端正

要想获得丰富的材料,就要有饱满的热情、艰苦深入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3)调查目的要明确

我们进行调查研究,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掌握实际情况,有助于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批判错误的倾向,使我们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4)调查方法要讲究

为了获得丰富的材料,还要讲究调查的方法。按照工作的步骤来说,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5.调查准备

(1)思想武装。

(2)选定调查研究题目。

(3)拟定调查提纲。

6.调查方法

(1)开会调查

(2)个别访问

(3)现场观察

(4)蹲点调查

(5)阅读有关书面资料

7.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这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应该详写。这部分“要用事实说话”,即在一定数量的“统计数据”和“典型事例”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结果和分析,可以按分解出来的调查项目列几个小标题来写。小标题下,一般先写调查中获得的、经过整理过的数据。数据可以用“表格”或“图示”呈现(如统计表、饼形图、柱形图、折线图),图表前要说明数据来源,图表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数据的意义、反映的问题、问题的程度、可能的原因等)。在分析过程中,自然地加入典型事例,可以“活化”图表中的数据,弥补数据反映不出来的信息,增强调查的可信度。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这一小标题下的结论(是整个调查的“部分结论”,不是调查的“总结论”81 94;)。这部分的最后,要在以上所有“部分结论”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加工,用一段简练的文字写出这项调查的“总结论”。

8.报告撰写

一是对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核实,发现遗漏疑问的地方,再作调查补充。

二是分析、思考,提示材料的内部联系,发现事物的本质。

二、《调查的技术》:

1.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

2.调查会到些什么人?要是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

3.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看调查人的指挥能力。

4.要定调查纲目。

5.要亲身出马。

6.要深入。

7.要自己做记录。

三、活动指导:

(一)活动提示:

1.开展家乡的文化生活调查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不求全面,任选一个主题深入调查即可。

下面的题目可供参考:

①家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调查

②家乡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调查

③家乡图书室藏书与借阅情况调查

④家乡商家招牌体现的商业文化调查

⑤家乡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变化调查

2.调查前要规划调查路线,确定调查重点。调查时要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尽可能详尽地留下第一手材料(包括影像资料)。要注意准确记录各种信息的来源。

3.运用专题访谈、网上查阅、实地考察等调查方法取得的资料大多是鲜活生动的,但往往比较零散,因此对资料进行整理就十分必要。可采用图表的方式加以呈现,做到一目了然。

4.对材料作深入挖掘分析,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二)写作指导:

1.准备工作和了解情况

(1)调查目的。

吃透调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调查什么、研究什么。当然,目的准备不是让调查者钻领导的框框,目的准备只能是下去调查研究的一个方向,不应成为调查研究的结论要求。

(2)调查对象。

对调查对象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成果和目标要求。如萌芽期,就是事物发展初期,调查的目标要求是讲清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肯定还是否定即可,不应确定总结经验的目标。生长期,就是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清楚,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发展,即主要讲思路,讲措施,讲完善提高。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劳动。

(3)知识准备。

知识的准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的内容有关的上级规定、制度等文件,二是查阅有关研究成果和报刊资料,三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4)组织准备。

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是调查对象的组织准备工作。一般的调查研究都是上级对下级的,因此调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调查单位提出调查提纲要求,以便调查对象有充分准备。被调查单位一般应根据调查提纲和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安排组织,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参加座谈会,什么时间现场参观等。

(5)进入调查阶段。

了解情况是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情况吃得透,问题摸得准,就为整个调查研究工作打好了基础。在这个阶段,应该尽可能多地接触有关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掌握的情况越多,对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

2.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

这一阶段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调查报告提纲的准备,二是调查报告的写作。

经过分析研究阶段之后,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清楚了,但这并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束,还要经过一个综合提炼阶段,即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因为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

1.什么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与通讯和评论有什么区别?

明确: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它可

以在报刊上发表,也可以供领导机关作为处理问题、制定政策的依据或参考。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调查报告是一种说明性的文体,兼有通讯和评论的某些特点,但又与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与通讯相比,二者都有大量的事实材料,而且对事实的叙述都比较完整;但通讯往往是

写一连串的事件情节,有形象的刻画和细节描绘,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感人的形象来表现主题,而调查报告则侧重用事实说明问题,它的主题是由作者直接表述出来的。与评论相比,它们都有鲜明的观点,有理论色彩;但评论文章主要是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来证实其观点,而调查报告则主要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2.调查报告有哪几种类型?

明确:

(1)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了把他们的具体做法和成功奥秘反映出来,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题的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报告,这种类型就是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

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跟工作通讯中那些以反映工作成绩为主的类型有些近似。区别在于调查报告重在调查,特别注重对调查过程和调查所得数据的叙述和列举。

(2)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跟上种类型相反,这是针对某一存在问题展开调查,以揭示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和深层原因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社会现实中某种新近产生或新近有了长足发展的事物而写的调查报告。

在现实社会中,新生事物总是不断涌现的。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的文体功能,就是全面的报道某一新生事物的背景、情况和特点,分析它的性质和意义,指出它的发展规律和前景。

(4)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一些社会情况所写的调查报告。这里所说的社会情况,主要是指社会风气、百姓意愿、婚恋、赡养、衣食住行等群众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这类调查报告虽不直接反映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但百姓生活也是跟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另外,这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5日,《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

2017》在京发布。这是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开展的第5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与以往相比,本次调查新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合作机制等热点话题,涵盖了中国整体形象与影响力、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更加立体、全面地呈现出国际社会对2016年以来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本次调查中,中国国家整体印象得分为6.22分(总分为10分),延续了近年来小幅增长的势头。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和国内治理的表現贏得海外好评,尤其是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参与全球治理的表现得到更多认可。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致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将会持续增强,中国将引领新一轮全球化,为全球治理做出更多贡献。预期中国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海外受访者比例从2013年的17%(2014年的20%、2015年的24%)上升到2016—

2017年的33%,呈逐年加速增长趋势。

在对“一带一路”倡议有所了解的人群中,受访者普遍认为该倡议对个人、国家、地区和全球经济以及全球治理都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海外年轻群体的认可度更高。超过六成的海外受访者认可中国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的活跃度高,并期待中国在其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海外年轻群体的期待最高。

(摘编自《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发布,中国整体形象好感度稳中有升》,《大风号》,2018年1月5日)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

材料三

与信息匮乏年代“大路货”的传播同样有需求不同,早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受众缺少的不再是信息,而是精准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与受众的这种需求相适应,我们的媒体传播就要着重在分众化、对象化上下工夫,做到内外有别、外外有别。所谓内外有别,就是内宣与外宣之间在传播内容和表达方式上要有所不同,外宣应更加重视运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来传播。所谓外外有别,就是同样是对外传播,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传播的内容、语言、方式也要有所不同,做到应其所需、传其所要。对外传播既要“强魂”——精心选择适合传播的内容,又要“健体”——

重视在重点国家、重点地区和周边国家建设传播平台。我们应当努力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受众遍天下。

在新闻传播中,为什么要提倡讲好故事呢?这是因为: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反映和体现人们实践活动的丰富性、生动性、故事性,是新闻报道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故事性的报道具有具象化的特征,让受众可感、可知,入脑、入心。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我们有能力取得这样的成就,难道还讲不好成就背后的中国故事?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中国贡献、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好故事的元素千千万万,好故事的题材源源不断。主动而充分地讲好这些故事,必将有助于建构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建构和塑造国家形象,要把效果放在第一位,用传播效果体现政治立场、检验工作态度、考察平台项目。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不仅要看媒体派出了多少人、新建了什么项目,更要看影响力提升了没有,提升了多少。在推进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中,不仅要考察其科技支撑指标(包括团队科技素养指标、传播平台评估指标)、经济营收指标(包括媒体对广告客户的影响指标、媒体赢利平台的量化指标),更要考察其影响力指标(包括受众的注意力指标,业界、学界的评价指标)。只有这样,通过融合发展推动良好国家形象建构和塑造的过程,才是扎扎实实的、富有成效的。

(摘编自人民网《国家形象与媒体担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介绍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

2017)》是第五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此外还展示了这次调查呈现的相关特点。

B.《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

2017)》显示中国整体形象好感稳中有升,内政和外交表现受到好评。

C.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医、武术和饮食最能代表中国文化,而这些文化元素在两次报告中顺序不同说明媒体对饮食的宣传超过武术和中医。

D.2016-

2017的报告显示在孔子、儒家思想、文化典籍、曲艺杂技等传统文化方面,海外受访者对其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元素的认可度明显低于国内受访者。

【答案】C

【解析】C项,强加因果,只能说中餐更为世界所熟知,但不能说是媒体宣传的原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媒体传播所追求的并不是规模大、人员多,而是其在宣传国家形象方面的影响力以及影响力提升的速度。

B.从预期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海外受访者比例逐年增长可看出,近几年外国人都能积极主动了解中国,对中国发展有信心。

C.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受访者中赢得普遍点赞,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海外年轻群体认可度更高。

D.涵盖了中国整体形象与影响力、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的中国国家形象调查体现了我国对国家形象的重视。

【答案】D

【解析】A项,结合原文“不仅要看媒体派出了多少人、新建了什么项目,更要看影响力提升了没有,提升了多少”来看,并非不追求规模、人员。B项,无中生有,“近几年外国人都能积极主动了解中国”错误,他们认为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经济体的原因很多,但不能说他们都积极主动了解中国。C项,受访者应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有所了解的。

3.一家国内主流媒体想推出一部有关“一带一路”的宣传片来宣传国家形象,在提高海外收视率方面,你有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作简要概述。

【答案】(1)要有对象意识。“一带一路”在发展中国家和海外年轻人中更被认可,因而想要提高收视率,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围绕年轻人进行大力宣传。(2)要注重讲好故事,报道的故事要有具象化的特征,可以选取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一带一路”的交流中发

生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典型事迹的选取最好涉及海外观众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中医、文化典籍、饮食等元素来展开。(3)要注重效果精准实施分众化传播。外宣要运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接受的语言来传播。

【解析】题干要求宣传国家形象,提高海外收视率,显然建议应当兼顾海外观众的喜好和国家形象的宣传题材,围绕这两点,结合材料分析即可。如根据材料一中“一带一路”在发展中国家和年轻群体中更受欢迎的特点,选定最好的宣传对象;根据材料二选取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要素;据材料三强调讲好故事的倡议,选取典型故事;根据材料三中精准实施分众化传播的要求,运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接受的语言来传播。

201x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唐雎不辱使命》(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10《唐雎不辱使命》(第 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学习对话形式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2.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3.学习唐雎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背诵课文,识记重点实虚词、句子的含义。 【精读课文,赏析人物】 2.从文中看出秦王(或唐雎)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请你举例说明。 4.那唐雎能够不辱使命的原因是什么?

【大胆质疑】 5.在这篇文章中你认为哪些情节不合情理呢?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判断。 参考答案: 1.略。 2.秦王是一个骄横狂暴、阴险、贪得无厌、骄横狡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盛气凌人、阴险狡诈的封建君主。 唐雎是一位爱国忠君、有胆有识、不卑不亢、机智勇敢、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凛然正气、智勇双全的外交家的形象。 3.(1)通过人物神态和动作、语言刻画人物,最主要的是语言,例如:从秦王前后矛盾的话语中知道秦王的虚伪;从唐雎的言语中我读到了他的善辩。 (2)对比的方法。 人物对比:秦王盛气凌人,又是质问又是威胁;唐雎从容镇定,据理力争,义正词严。 态度对比:秦王先倨后恭 唐雎先恭后倨 性格对比:秦王色厉内荏外强中干 唐雎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3)衬托手法。用安陵君衬托唐雎。安陵君是文中的次要人物,但又必不可少。如没有安陵君的支持与信任,唐雎虽浑身是胆也无用武之地。两种人物的两种性格,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 (1)唐雎出色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任务,既保全了安陵,又使得秦王意识到安陵虽小但不可欺。在这场交锋中他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以自身的凛然正气和镇定勇敢、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直逼得秦王束手就缚,自取其辱。 (2)面对秦王的发难,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唐雎努力周旋,并未当面揭穿骗局,而是说“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说话有理有据,既拒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九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2 22《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初三班组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2、培养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3、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一、查阅资料,把你收集到的《战国策》知识和本文背景知识写在下面。 《战国策》: (1)《战国策》是__ __末年__ _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____篇。 (2)唐睢是____国的使臣,他是一位____的谋士,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辱”的意思是:。 相关背景: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唐雎.()怫.然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休祲.降于天()天下缟.素()色挠.()韩傀.() 三、认真诵读课文两三遍,将读时遇到的疑难困惑写在下面,课上交流。 四、再读课文,用1-2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思考: 1、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课堂学习】 一、预习反馈:小组交流课前预习,订正答案。 二、小组合作学习及展示: 1、分小组多种形式演练课文朗读,后小组竞赛。 2、疏通文句,落实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巩固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词: 秦王使人谓.( )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 )安陵,安陵君 其.( )许.( )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 ..( ),以大易小,甚善;虽.然.(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 )使唐雎使.( )于秦。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 )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 ..( )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 )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 )千里不敢易也,岂直.( )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 ..( )怒,谓唐雎曰:“公亦尝.( )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 王尝闻布衣 ....( ),..( )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 )地耳。”唐雎曰:“此庸夫 ..( )之怒也,非士.( )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 )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 )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 ..(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 )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 2、能根据题意运用知识 【重难点】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一、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1、①唐雎jū②聂政niè③韩傀guī 2、①免冠徒跣xiǎn②以头抢地qiāng③彗星袭月huì ④休祲降于天jìn⑤天下缟素gǎo⑥寡人谕矣yù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 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很虽然这样 ②唐雎不辱使命辱没、辜负 ③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违抗轻视 ④长跪而谢之道歉 ⑤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听从 ⑥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是 ⑦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曾经 ⑧否,非若是也章像这样,如此 三、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2、故人不错意也错同“措”,放在

3、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青色 四、填空。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它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辱的意思是:辱没,辜负。 五、文段阅读。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解释加粗的词: 故不错意也置意措意 轻寡人与轻视、小看 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即使难道只是 请广于君扩充 2、选择译文正确的一项: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B) A、以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放在心里。 B、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C、认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注意他。 D、拿安陵君当作忠厚的人,这是不打他主意的缘故。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B)

《1.2排列与组合》习题课导学案

《§1.2 排列与组合》习题课导学案.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 1.能运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常见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解题策略、解题方法的选择 【学法指导】 1.结合具体问题,归纳题型特点,选择解题方法 2.比较区别,找准不同问题情境的联系与区别 【知识链接】 排列组合的定义,排列数组合数公式 【学习过程】 练1用0,1,2,3,4,5这六个数字: (1)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 (2)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且为5的倍数的五位数? (3)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且比1 325大的四位数?

知识点二:相邻不相邻排列问题(即某两或某些元素不能相邻的排列问题) 例2.7位同学站成一排, (1)甲、乙和丙三同学必须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2)甲、乙和丙三名同学都不能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3)甲、乙两同学间恰好间隔2人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知识点三:选排问题先取后排 例3.(1)4名优秀学生全部保送到3所学校去,每所学校至少去一名,则不同的保送方案有多少种? (2)四个不同球放入编号为1,2,3,4的四个盒中,则恰有一个空盒的放法有多少种? 练2(1)6本不同的书分给甲、乙、丙3位同学,每人各得2本,有多少种分法? (2)把6个不同的小球全部放到5个有编号的小盒中,每小盒至少有1个小球,有多少种方法? (3)把6个相同的小球全部放到5个有编号的小盒中,每小盒至少有1个小球,有多少种方法? (4) 某校准备组建一个10人的篮球队,由高一的6个班学生组成,要求每班至少1人,则名额的分配方案有多少种?

九年级语文下册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战国末期大约最后十年,秦国相继翦灭六国,吞并了原为六国附属的若干小国。当时,秦国的兼并与其他六国的反兼并矛盾空前尖锐。一些国家屈服于秦的淫威,“割地贿秦”,但也有不少国家,敢于起来抗争,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机智果断、勇武兼备的爱国者——唐雎,一起来感受他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深入虎穴,并与之斗智斗勇的故事,相信你心中定然升腾起一股豪侠之气。 1.积累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 3.探究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4.学习对比,衬托,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 5.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接触《战国策》里的又一个游侠勇士——唐雎。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雎( ) 怫( ) 跣( ) 抢( ) 祲( ) 缟( ) 傀( ) 挠( )

2.请同学们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加惠: 怫然: 休祲:休,祲, 色挠:挠, 免冠徒跣:冠,跣, 谢: 谕: 3.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 (1)秦王不说() (2)故不错意也() (3)轻寡人与() (4)仓鹰击于殿上() (5)寡人谕矣( ) 4.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 (1)“虽,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虽然:)(2)“非若是也”(是:) (3)“休祲降于天”(休:) (4)“虽千里不敢易也”(易:) (5)“长跪而谢之曰”(谢:) 5.一词多义。 (1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依次为: 使人谓安陵君曰 (2)徒: 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3)夫: 此庸夫之怒也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一、正音 雎()怫()冠()跣()抢() 庸()诸()僚()彗()聂() 傀()要()祲()与臣而将.四矣() 缟()挠()谕() 二、必须掌握的词 1. 故:故不错意也() 2. 惠:大王加惠() 3. 请:请广于君() 4 .若:非若是也() 若士必怒() 5. 善:以大易小,甚善() 6. 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7. 素:天下缟素()

8. 徒: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9. 亡:且秦灭韩亡魏() 10. 为:以君为长者() 11. 谢:长跪而谢之曰() 12. 许:安陵君其许寡人() 13. 易: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大易小() 弗敢易() 14. 布衣: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三、需要理解的词 1. 不辱使命() 2. 其() 3. 加惠() 4. 错意() 5. 请广于君() 6. 岂直() 7. 怫然() 8. 伏尸() 9. 免冠徒跣() 10. 抢()11. 士() 12. 仓()13. 休祲() 14. 与臣而将四矣()15. 必() 16. 缟素()17. 挺() 18. 色挠()19. 长跪而谢之() 20. 谕() 四、句子翻译 1.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4.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5.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 知识点一:圆柱的认识 (1)底面: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2)侧面:圆柱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3)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注:圆柱有无数条高 (4)侧面展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 长方形的是圆柱的高。 知识点二: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侧面积:圆柱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面积。 (2)侧面积公式: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 (3)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4)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积 知识点三:圆柱的体积 (1) 定义: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的体积。 ⑵ 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X高 随堂练习: 一.圆柱的表面积 1. 求下面圆柱体的表面积 (1) 底面半径是3 厘米,高是10厘米

(2)底面直径是2 米,高是底面直径的倍 ⑶底面周长是,咼是(n取) 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厘米,高是5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n取)? 3.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分米,咼是6 分米,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n取)? 4.把一段长12 分米的圆木锯成3 段,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分米,求原来圆木的表面积?

5.一个圆柱形油桶的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6分米,做一个这样的 油桶(无盖)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6.把一段圆柱木料经过底面直径沿高切成两块,它的切面是一个面积为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原来圆柱体表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n 取)? 二.圆柱的体积 1.求下列圆柱的体积(n取): (1)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0cm (2)底面积是平方厘米,高分米: (3)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底面直径的今倍: 2.一个圆柱形粮仓,底面直径是2 米,高米,每立方米空间可以装小 麦750千克,这个粮仓可以装小麦多少千克(n取)?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课导学案 第一版块:热身运动――温故知新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这是一部体史书,共有篇, 策。是时期的根据时代史实整理编辑而成。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列举至少三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故事(交代相关人物) 1. 2. 3. ★列举至少三个出自《战国策》的寓言故事 1. 2. 3. (温馨提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哟!) 第二版块: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在A、B级中选一个来完成哟!) A级:秦王企图,遭到后,唐雎临危出使秦国,与秦王,结果秦王,唐雎。 (温馨提示:概括主要内容要交代清楚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简要经过及结果,语言力争简练) B级:请你用一副对联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考察你语言高度概括能力的时候到了,相信自己露一招吧!)上联:下联: (温馨提示:注意对偶句要求前后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应哟) 二、分析人物形象 ★走进虎狼之国的国君----秦王 (一)纵观全文,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秦王的、、描写,来刻画其鲜明的形象的。(二)用心读一读,揣摩秦王的话语中流露的是怎样的语气或心理。 示例: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五百里”“十倍”重读,读出施加恩惠、诱惑对方的语气)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4.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由此可见,秦王是一个的人。(用至少两个四字短语来形容) (三)从文中找出秦王神态变化的词语 ()()() 秦王对唐雎的态度可谓是前后,由此可见,秦王是一个的人。 ★走进弱小之国的使臣----唐雎 (一)品读语言,体会人物精神 1.第二段,唐雎面对秦王的骄横无理的质问,唐雎与第一段安陵君的回答都是拒绝,认真读一读,二者在语气上有什么区别吗? 2.第三段唐睢与秦王针锋相对,秦王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来威胁,唐睢以“”来应对;秦王以“”来恫吓,唐睢以“”来回绝;面对秦王“”的蔑视,唐睢以“”来回绝,慷慨陈词,列举三位义士,并以“,”来歌颂其壮举,并用“”暗示以死相拼,这段精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了唐雎 的精神品质。(至少用三个四字短语) 3.文章除用语言描写外,还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唐雎这个人物形象的?结合文章说一说。 (温馨提示:先认真想一想,我们学过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呢?思考问题要全面哟!) 方法一:

排列组合中的分类讨论学案

2.(人教A版选修2-3第29页例4)1:某人手中有5张扑克牌,其中2张为不同花色的2,3张为不同花色的A,有5次出牌机会,每次只能出一种点数的牌但张数不限,此人有多少种不同的出牌方法? 变式2:将7个小球任意放入四个不同的盒子中,每个盒子都不空, (1)若7个小球相同,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2)若7个小球互不相同,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变式3:一个口袋内有4个不同的红球,6个不同的白球, (1)从中任取4个球,红球的个数不比白球少的取法有多少种? (2)若取一个红球记2分,取一个白球记1分,从中任取5个球,使总分不少于7分的 取法有多少种? 例2:设()443322104 13x a x a x a x a a x ++++=-. (1)求43210a a a a a ++++; (2)求420a a a ++; (3)求31a a +; (4)求4321a a a a +++; (5)求各项二项式系数的和. 变式4: 若( ) 100 100332210100 32x a x a x a x a a x +++++=- , 求()()299 53 12100420a a a a a a a a ++++-++++ 的值.

1【分析】:分类讨论,由于情况太多,要做到不重不漏. 【解答】出牌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1)5张牌全部分开出,有55A 种方法; (2)2张2一起出,3张A 一起出,有25A 种方法; (3)2张2一起出,3张A 分开出,有45A 种方法; (4)2张2一起出,3张A 分两次出,有3523A C 种方法; (5)2张2分开出,3张A 一起出,有35A 种方法; (6)2张2分开出,3张A 分两次出,有4523A C 种方法; 因此,共有不同的出牌方法8604523353523452555=+++++A C A A C A A A 种. 【点评】分类讨论一直是高中的难点,但更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所以同学们不能回避,应加强训练. 变式2:【解析】:(1)解法1:∵7=1+1+1+4=1+1+2+3=1+2+2+2, ∴分三类,共有分法 解法2(隔板法):将7个小球排成一排,插入3块隔板, 故共有分法 (2)∵7=1+1+1+4=1+1+2+3=1+2+2+2, ∴共有分法.65101 1 23252711122435274447=++C C C C C C A C C A C 变式3:【解析】:(1)将取出4个球分成三类情况1)取4个红球,没有白球,有4 4C 种 2) 取3个红球1个白球,有1634C C 种;3)取2个红球2个白球,有,2 624C C 种 符合题意的取法种数有 或或则个白球个红球设取种 186142332)60(72) 40(5,,)2(1151 64 42 63 43 62 42 624163444=++∴?? ?==???==???==∴?? ?≤≤≥+≤≤=+=++∴C C C C C C y x y x y x y y x x y x y x C C C C C 例2【分析】:本题旨在训练二项展开式各项的系数与二项式系数. 【解答】(1)令x=1得()16134 43210=-=++++a a a a a ; ). (201 42 41 4种=++C A C ). (203 6种=C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本内容 2.学习对比,衬托,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受语言交锋的机智与艺术,培养国家尊严意识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一.文本探究 自主学习:快速读课文,自主解决下列问题: 1.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3.唐雎出使秦国的使命是什么? 合作探究: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下列问题。 学习形式:先独立思考下面题目,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之后在班内展示。 1.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 3.秦王对唐雎说“秦灭韩亡魏”之事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4.“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他说这句话有何用意?表现了他什么精神? 5.第四段写秦王的神情态度变化对刻画唐雎形象有什么作用? 二、人物赏析 1.找出表现秦王嬴政在唐雎出使前后的不同态度的句子,唐雎的表现的句子,从中你看出秦王和唐雎各是什么样的人? 2.本文是如何刻画人物(唐雎、秦王)形象的?(在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所用的手法。) 三、拓展延伸 1.你知道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不辱使命的故事吗?请说出其名字及主要事迹。 2.从唐雎说话的技巧(言之有据,言之有节,言之有力)中,你有什么感悟与启发? 四.达标检测 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让我们一起进入达标检测阶段,看看学习的效果如何。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完成9 ~11题。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虽然,受地于先王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且秦灭韩亡魏马无故亡而入胡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闻寡人之耳者 D.徒以有先生也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唐雎为什么要说到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请简要分析。(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愉快。B.请广于君广:扩充 C.谓唐雎曰谓:对……说;告诉。D.长跪而谢之谢:感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徒以有先生也 C.天使之怒,伏尸百万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第一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揭穿秦王易地骗局,为后文设置悬念。 B.第二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易地的骗局,表现出其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C.第三段是故事的高潮,写唐雎以“士之怒”来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D.第四段是故事的结局,秦王“色挠”,唐雎取得了这场外交斗争的胜利。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②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5)《唐雎不辱使命》以对话为主,成功的塑造了人物形象,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唐雎的性格特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故不错意也错意:置意,错,通“措”B.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C.天下缟素缟素:白色的丝织品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道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B.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排列组合复习教学设计

《排列组合的复习》教学设计 上传: 李火年更新时间:2012-5-8 6:27:3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熟练判断所研究问题是否是排列或组合问题; (2)进一步熟悉排列数、组合数公式的计算技能; (3)熟练应用排列组合问题常见解题方法; (4)进一步增强分析、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 认清题目的本质,排除非数学因素的干扰,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注重不同题目之间解题方法的联系,化解矛盾,并要注重解题方法的归纳与总结,真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 (1)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认识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3)解决问题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教学重点:排列数与组合数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解题思路的分析 教学策略: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提示,学生的学习活动采用自主探索和小组协作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媒体选用: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教室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测度等)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 教学过程 一、知识要点精析 (一)基本原理 1.分类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办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个步骤,做第一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步有种不同的办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3.两个原理的区别在于一个与分类有关,一个与分步有关即“联斥性”: (1)对于加法原理有以下三点: ①“斥”——互斥独立事件; ②模式:“做事”——“分类”——“加法” ③关键:抓住分类的标准进行恰当地分类,要使分类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2)对于乘法原理有以下三点: ①“联”——相依事件; ②模式:“做事”——“分步”——“乘法” ③关键:抓住特点进行分步,要正确设计分步的程序使每步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彼此独立。(二)排列 1.排列定义:一般地说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的一个排列。特别地当时,叫做个不同元素的一个全排列。2.排列数定义: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表示。 3.排列数公式:(1)…,特别地 (2)且规定 (三)组合 1.组合定义:一般地说从个不同元素中,任取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组合数定义: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个不同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表示。 3.组合数公式:(1) (2) 4.组合数的两个性质:(1)规定(2) (四)排列与组合的应用 1.排列的应用问题 (1)无限制条件的简单排列应用问题,可直接用公式求解。 (2)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可根据具体的限制条件,用“直接法”或“间接法”求解。2.组合的应用问题 (1)无限制条件的简单组合应用问题,可直接用公式求解。 (2)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可根据具体的限制条件,用“直接法”或“间接法”求解。

唐雎不辱使命 导学案1

界首中学九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22《唐雎不辱使命》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2、学习文章通过对话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培养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4、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学习难重点: 理解课文,了解人物形象。 学法指导: 学习文章通过对话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时间:3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查阅资料,把你收集到的《战国策》知识和本文背景知识写在下面。 《战国策》: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唐雎.()怫.然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休祲.降于天()天下缟.素()色挠.()韩傀.() 3、诵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4、认真诵读课文两三遍,将读时遇到的疑难困惑写在下面,课上交流。 二、自主学习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秦王不说()故不错意也()仓鹰击于殿上() 2、结合书下注释和资料,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唐雎不辱.使命()以大易.小()请广.于君() 以头抢地.耳()休祲 ..() ..降于天()天小缟素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之()寡人谕.矣() 大王加惠 ..五百里哉() ..也()岂直 ..()故不错意 秦王怫然 ..有先生也()安陵君其.许寡人()..怒()徒以 3、结合注释和资料,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4、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 虽然,受地于先王()否,非若是也()长跪而谢之曰() 5、词语活用现象。 轻寡人与()请广于君() 6、一词多义 使.命()虽然.,受地于先王( ) 秦王使.人()秦王怫然.怒( ) 仓鹰击于.殿上()以.头抢地耳( ) 受地于.先王()以.五十时之地而存者( ) 请广于.君()以.君为长者( ) 徒以.有先生也( ) 三、整体感知 1、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3、文章结构内容: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 第二部分(第2.3段)写秦王与唐雎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 第二层(第3段),写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四、合作交流,精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回答。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二)读第二段回答

唐雎不辱使命预习学案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第一课时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作品常识及重点词语,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汇。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培养文言语感。 3、学习本文的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方法。 4、理解并学习唐雎的不畏强暴,自主自强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2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民族文化的热情。预习任务设计: 任务一:掌握作品 查阅资料,收集到《战国策》知识和本文背景知识。 任务二:阅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 ①唐雎()②怫然()③休祲() ④缟素()⑤徒跣()⑥色挠() 2.解释加粗词语。 (1)请广于君()(2)非士之怒也() (3)岂直五百里哉?()(4)弗敢易() (5)休祲降于天()(6)长跪而谢之() (7)秦王色挠()(8)寡人谕矣() 任务三:熟课文,以读准字音、句读,朗读流畅为目标。 任务四: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预习诊断 1、请为下列句子中的“使”选择正确的义项。 A.使命B.听、讲C.派、遣D.出使E.使臣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2)唐雎不辱使命() (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请为下列句中加粗字选出正确的读音或义项。 (1)秦王色挠()A.骚挠 B.屈服 (2)长跪而谢之曰()A.道歉 B.谢意 (3)天下缟素()A.gǎo B.kǎo (4)弗敢易() A.交换 B.交易 3、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是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岂直五百里哉?”的“哉”是现代汉语“吗”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4、结合书下注释和资料,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唐雎不辱.使命()以大易.小()请广.于君()以头抢.地耳 ()天小缟素 ..()故不错.意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 ..怒()徒以有先生也() 安陵君其.许寡人()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的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方法 2、理解并学习唐雎的不畏强暴,自主自强的精神 3、学习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评价人物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2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民族文化的热情。预习任务设计 分各色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讨论下列问题: 1、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安陵君以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要求? 2、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唐雎又是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反驳,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3、面对唐雎严厉反击,秦王有什么行动和言语?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4、结合内容,分析评价秦王、唐雎这两个人物形象。 预习诊断 (一)按注音填空正确的字 (1)唐睢不rǔ____使命(2)秦王fú___然怒(3)免冠徒xiǎn ____ (4)以头qiāng ____地(5)休jìn ____降于天(6)天下gǎo ___素 (7)秦王色náo ____ (8)huì____星袭月(9)好收吾骨zhàng ___江边 (二)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扑于殿上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大王尝闻布之怒乎? D、秦王不悦。 (三)填空。 1、《战国策》是____末年___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____篇。 2、唐睢是____国的使臣,他是一位____的谋士,出色地完成了出使奏国的使命。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____;聂政之刺韩傀也,____;要离之刺庆忌也,____。 (四)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排列组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第三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p99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初步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水平。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为什么?今天曲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很有趣的地方,要到“数学广角”里去走一走、看一看。(课件出示:去数学广角得买门票,儿童票5角钱一张,请大家将准备好的5角钱拿出来。如果你能用这些钱币说出5角钱的一种付法,就可免费到数学广角去玩。

2.学生小组合作后,展示学生不同的拿法: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找到启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排列 ①(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数字宫,我们先做个摆数游戏!用数字卡片1、2能够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要求:请孩子们先独自摆摆,能够边摆边记,看谁摆最完整? (课件出示:用数字卡片1、2、3能够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②同学们,用数字卡片1、2摆成12和21这两个两位数。那用数字卡片1、2、3能够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同桌合作,一人摆数字卡片,一人把摆好的数记录下来,先商量一下谁摆数字卡片,谁记数,比比哪桌合作得又好又快。 (学生操作) ③学生汇报:谁愿意起来告诉我们你们摆了那几个两位数? 2、合作探究排列 为什么有的摆的数多,而有的却摆的少呢?有什么好办法能保证既不漏数、也不重复呢?请每个小组实行讨论,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再按你们的方法,边摆,找一个人把他记下来!(学生带着问题实行第二次操作) (生汇报,师板书)

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 绩溪县实验小学 吴晓秋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112例1、例2。 教学分析: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 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二年级上册教 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 操作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 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 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 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初步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能有序地找出简单事 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想和我一起去数学广角吗?相信凭借你们的智慧,今天一定会玩的非常开心! 二、操作探究 1、破译密码——体会排列。 (1)初步体会 课件出示:请输入密码 密码提示:用1、2、3组成的三位数。 有多少种可能性? (2)深入探究 用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共有几种可能?一人摆数字卡片,一人写在答题卡上。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实物投影仪展示不同写法。 (3)比较优化: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4)输入密码,开启数学广角 2、握手庆贺——体会组合 (1)实际感知 同桌互相握手庆贺合作愉快。 两个人握手几次?如果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要握手多少次呢?猜猜看? 现在四人一小组,请小组长作指挥,小组内的另外三个同学握一握,看看一共握手多少次?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选择小组上台展示有序握手的方法。 (2)提炼符号 有没有好方法把这个结果简单而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呢?用自己喜

(完整版)圆柱体表面积练习题

圆柱体表面积练习题 知识要点 (1)把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得到一个(),延斜线剪开得到一个()。 (2)把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得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 (3)圆柱的侧面积等于()。 (4)圆柱的()面积加上()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5)把一个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6)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筒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7)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烟囱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8)计算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9)一个圆柱,它的高是8厘米,侧面积是200.96平方厘米,它的底面积是()。 (10)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31.4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圆柱(11)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2)用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铁皮, 围成一个圆柱体, 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 ) 基础练习 1、一个圆柱高9分米,侧面积226.08平方分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圆柱形,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为62.8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31.4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拓展提高 4、某宾馆大堂有6根圆柱形大柱,高10米,大柱周长25.12分米,要全部涂上油漆,如果按每平方米的油漆费为80元计算,需用多少钱? 5、一根长2米,底面积半径是4厘米的圆柱形木段,把它据成同样长的4根圆柱形的木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6、一支没有橡皮头的圆柱形铅笔长20厘米,底面半径0.5厘米。这支铅笔有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7、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接口处不计,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圆柱体表面积练习题

(1)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31.4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3米,直径1.2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31.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6.28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 )、用一张长2.5米, 宽1.5米的铁皮做一个圆柱形烟筒, 这个烟筒的侧面积是多少? (接口处忽略不计) (5)、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 高50厘米, 底面直径30厘米, 做这个水桶大约需用多少铁皮? (得数保留整数) (6)用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铁皮, 围成一个圆柱体, 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 (7)直圆柱的底面周长6.28分米, 高1分米, 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表面积是()平方米 (8)做一个圆柱体, 侧面积是9.42平方厘米, 高是3厘米, 它的底面半径是()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9)一种压路机滚筒,半径是4分米,长1.2米,每分钟转10周,每分钟压路多少平方米? (10)一种圆柱形油桶,高48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11)一辆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6米,直径是0.8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2)把一根直径是20厘米,长是2米的圆柱形木材锯成同样的3段,表面积增加了()立方厘米。 (13)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正好得到一个边长为15.7厘米的正方形,圆柱体的高是( )厘米。 (14)将一根长5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2段,表面积增加60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底面面积是()平方分米。 (15)一张长31.4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刚好把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侧面围住(宽对高),做一个这样的茶叶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16、把两个底面直径都是4厘米,长都是3分米的圆柱形钢材焊接成一个大的圆柱形钢材,焊接撑的圆柱形刚才的表面积比原来两个小圆柱形钢材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多少? 17、将高都是1米,底面半径分别是1.5米、1米和0.5米的三个圆柱组成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8、把3个高相等、底面半径都是10厘米的圆柱形盒子叠放在一起。拿走1咯盒子,表面积就要减少314平方厘米。每个盒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