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填空

第七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填空
第七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填空

第七章知识点填空

一、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

1、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结构包括和

2、神经系统由和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和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和组成。脑主要分、、等

3、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其中特别发达,分左右两部分。

4、大脑表面称为,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一的,沟裂之间隆起形成

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面积。大脑皮层是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体活动的。对和发生反应,具有抽象、慨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

5、小脑:位于背侧,大脑的,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

6、脑干:在下面,主要控制,如:、心跳、咳嗽等。它能保持功能的正常运行。

7、脊髓: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形。由许多组成,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

(1)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具有;

(2)脊髓里的,一般。

8、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反射的基本结构是,包括:

9、缩手反射是由控制的非条件反射,人的感觉是,。缩手反射可以控制住不缩手,原因:

10、膝跳反射可以用来检查一个人的的功能是否正常。

11、非条件反射:反射活动由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一般为,不会因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如等

12、条件反射:通过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由控制,通过学习的来的,需要不断强化,否则会减弱甚至,条件反射能使人和动物能更好的环境。注:反射建立在神经系统的基础上,故没有神经系统的植物及部分低等动物反射。

二、人体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

13、内分泌腺:分泌,导管,直接进入腺体内的,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人体内各种内分泌腺构成人体内分泌系统,它与神经系统一起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外分泌腺:导管,如:唾液腺、汗腺

地方性缺碘:(大脖子病),治疗方法:食用

胰岛素:由中的分泌,能。糖尿病:中有。三、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6正常人体内体温:。当外界温度变化时,人的体温不随之发生变化而保持相对恒定。人体体温的调节是通过等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17、体温测量方法:(最接近体内温度)、、

18、恒温动物体温恒定的原因:和两个生理过程的结果。产热散热,体温就会升高;产热散热,体温就会降低;产热等于散热,体温

19、安静时,主要产热是;运动时,主要产热是,产热的同时,机体又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散发出去的。皮肤散热的方式主要是和。

20、人体温度调节:

21、人体内的和过程是通过中的来调节和控制的。

四、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2、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征,有、、、和、

23、植物激素:。作用:①②

③④

24、生长素的特点:产生在。低浓度的生长素,可植物生长,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生长越快;高浓度时,可植物生长)

25、向光性的实质:当光照射在植物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长得,结果茎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一侧弯曲

第七章知识点答案

二、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结构包括细胞体和树突

2、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脑主要分大脑、小脑、脑干等

3、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其中大脑特别发达,分左右两部分。

4、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一的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形成回。;沟和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面积。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对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具有抽象、慨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

5、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保持身体平衡

6、脑干:在大脑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7、脊髓: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由许多神经元组成,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

(1)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2)大脑对脊髓活动的控制:脊髓中有许多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但是,脊髓里的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控制。

8、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缩手反射是对刺激的一种自动应答,是天生的反应。人的感觉是先缩手,再有痛觉。

10、膝跳反射可以用来检查一个人的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11、非条件反射: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先天产生,不会因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

12、条件反射: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由大脑皮层控制,通过学习的来的,需要不断强化,否则会减弱甚至消失,条件反射能使人和动物能更好的适应环境。

注:反射建立在神经系统的基础上,故没有神经系统的植物及部分低等动物没有反射。

三、人体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

13、内分泌腺:分泌激素,没有导管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人体内各种内分泌腺构成人体内分泌系统,它与神经系统一起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

地方性缺碘:甲状腺肿(大脖子病),治疗方法:食用加碘盐

16、胰岛素: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能降低血糖。糖尿病:尿液中有葡萄糖。

三、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7、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变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无脊椎动物等

18、恒定的体温:正常人体内体温:37℃。当外界温度变化时,人的体温不随之发生变化而保持相对恒定。人体体温的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等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19体温测量方法:直肠(最接近体内温度)、口腔、腋窝

20、正常人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可随着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下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一般早上体温要低,晚上要高

21、恒温动物体温恒定的原因: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产热小于散热,体温降低;产热等于散热,体温保持不变。

22、安静时,主要产热是内脏;运动时,主要产热是骨骼肌。产热的同时,机体又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散热的形式包括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

23、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

24、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四、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5、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征,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化性、向地性、感震性

26、植物的激素:生长素,作用是①加快细胞生长速率,促进植物生长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发育④防止落花落果

27、生长素的特点:产生在胚芽尖端。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植物生长,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生长越快;高浓度时,可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除草用)

28、向光性的实质:当光照射在植物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长得快,结果茎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一侧弯曲(生长素由胚芽尖端产生)

最新八年级科学上册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1 2 一、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3 (1)猫头鹰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主因是温度、光照影响其行为; 4 (2)生物节律性行为: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5 (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 6 (3)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7 (4)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8 a.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 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9 10 b.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11 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12 c.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13 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14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15 16 (5)植物生长素 17 a.产生部位:胚芽的尖端。 b.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 18 19 落花落果。 20 c.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于防治杂 草。 21 22 (6)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23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24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25 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26 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27 (2)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28 (3)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29 a.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治疗服用胰岛素。)医治糖尿病30 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克/100毫升或检 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31 32 b.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33 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34 二、内分泌腺和激素 35 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36 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区别: 37 38 a.有无导管: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消化腺有导管,39 消化液经导管进入消化道。 b.分泌物质不同:内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40 41 三、神经调节 42 (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 43 44 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题

第3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神经元结构中,具有接受信息功能的结构是() A.树突B.轴突 C.细胞核D.细胞体 2.如图3-Z-1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图3-Z-2中的() 图3-Z-1 图3-Z-2 3.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4.如图3-Z-3是“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3-Z-3 A.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B.需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 C.感受器在测试者的视网膜上 D.效应器是被测试者手指的肌肉 5.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是由腺体分泌的,由于含有消化酶,所以对人体有调节作用 B.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 D.激素调节对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所以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

6.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强光照射,瞳孔缩小 B.手被针刺,立即缩回 C.尝到美味,分泌唾液 D.脚被钉刺,皮破血流 7.课堂上我们通过膝跳反射实验,验证了反射是由反射弧完成的。若膝跳反射的传出神经受损,该反射活动将() A.不能进行,但对刺激有感觉 B.能进行,但不能运动 C.能进行,但对刺激无感觉 D.不能进行,但能运动 8.课堂上,王强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刻站起来,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 B.反射弧、条件反射 C.脊髓、条件反射 D.大脑、非条件反射 9.夏季,樱桃上市后人们出现的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听说樱桃上市而分泌唾液 B.吃着樱桃感觉酸而分泌唾液 C.看到樱桃而分泌唾液 D.看到“樱桃”两字而分泌唾液 10.下列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①杯弓蛇影②鹦鹉学舌②老马识途②婴儿吮奶 ⑤吃酸杏流唾液②望梅止渴②小狗听人话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 题型一:植物的感应性 1.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查阅资料发现,玉米幼苗能 在黑暗中生长较长时间,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材料。于是他们利用玉米幼苗、大纸板箱等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请你按照下表中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选择10盆长势良好且大小相近的玉米幼苗, 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步骤二(1) 。 设置对照实验 步骤三(2)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 素的干扰 步骤四(3)几天后,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五比较A,B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 2.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环 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 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 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1.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处于主导地位。 2.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属于应激性,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3. 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 4. 光照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1)受到单侧光照射,弯向光源生长(2)切去胚芽鞘尖端,不生长也不弯曲(3)将胚芽鞘尖端用锡箔小帽罩起来,直立生长(4)胚芽鞘会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由此说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5. 生长素——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 6. 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地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就统称为植物激素。 7. 生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但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和幼嫩的种子)8.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9.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 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与生长素的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有关。 10.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11. 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收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的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依次是根>芽>茎12. 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2.4—D13. 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14.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吲哚乙酸15.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16.在体液调节中,激素的调节最为重要。 17.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甲状腺激素——垂体——促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垂体——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胰岛素——胰岛B细胞——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抑制非糖类物质转化成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题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60分) 1、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方法是() A、视网膜前,凹透镜 B、视网膜后,凸透镜 C、视网膜前,凸透镜 D、视网膜后,凹透镜 2、脑和脊髓组成() A、周围神经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 C、神经中枢 D、神经元 3、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部分()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 4、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5、下列的小儿活动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小儿打针就哭 B.小儿看到医院就哭 C.小儿听说打针就哭 D.小儿看到医生就哭 6、声波形成到听觉形成需经过()①听小骨②鼓膜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外耳道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声波→①→②→③→④→⑤ B.声波→④→②→①→③→⑤ C.声波→④→①→②→③→⑤D.声波→④→③→①→②→⑤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A、食虫鸟见到黄蜂不敢吃 B、熟睡的人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 C、精彩的哑剧表演引来人们的热烈掌声 D、含羞草受到振动叶片并拢 8、人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转弯,这是由于刺激了具有特定感受器的() A.鼓膜、听小骨 B.前庭、半规管 C.半规管、耳蜗 D.耳蜗、听小骨 9、听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其目的是() A.防止声响从口腔进入,听不清楚 B.防止鼓膜内外音响度不同,听不准确 C.防止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损伤鼓膜 D.防止脑震荡 10、神经系统中,专门调节心跳、血压等重要生命活动的神经传导中枢在:()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1.在眼球的下列结构中,能对光线起折射作用和感光作用的分别是() A.晶状体和虹膜 B.角膜和脉络膜 C.晶状体和视网膜 D.虹膜和角膜12.李老师戴着眼镜正阅读《生物中考指导》,这时听到学生的“报告”一声,为了看清是哪位学生,他摘下眼镜。你认为李老师的眼睛可能是() A.正常 B.近视 C.远视 D.假性近视 13.晕车、晕船与下列哪项有关() A.鼓室、鼓膜、听小骨 B.耳蜗 C.前庭、半规管 D.外耳道 14、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B.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 C.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15.下列哪种结构受损,不会影响人的听力() A.听觉中枢 B.耳蜗 C.鼓膜 D.耳廓 16.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 17、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激素概念特点的是() A、由内分泌腺分泌 B、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作用重大。 C、通过导管从腺体排出 D、对身体有特殊的作用 18、人体内腺体有两种类型。你认为下列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垂体 B、肾上腺 C、唾液腺 D、甲状腺 19、反射和反射弧的关() A.反射活动与反射弧无关; B.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反射弧和反射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D.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20、下列反射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A.下落的灰尘引起的眨眼; B.看见酸杏引起唾液分泌; C.婴儿吃奶时的动作; D.针刺上肢引起的缩手。 21、人的眼球结构好象一架照相机,其中具有感光细胞结构的是:()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22、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A、糖尿病和佝偻病 B、坏血病和侏儒症 C、糖尿病和巨人症 D、大脖子病和脚气病 23、呼吸道感染时,可能产生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通过下列哪种结构进入中耳引起的 ()A、外耳道 B、内耳 C、咽鼓管 D、中耳 24、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反射弧完整,就会出现反射 B、反射和反射弧完全相同 C、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D、反射可以不全由反射弧来完成

【范文】高二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重要知识点

高二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重要 知识点 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理解)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 (1)达尔文的试验: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郭葛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试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

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2、(理解)"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3、(了解)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不同作用 特点: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了解)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 名称 主要作用 赤霉素 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最新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

:选择题 ()1.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 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2 .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人们一般选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芽的分化 A.生长素 B .赤霉素 C .细胞分裂素 D .脱落酸 ()3 .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调节的是 A.向日葵的细嫩花盘跟着太阳转 B .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 C.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D .许多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 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末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获得无籽番 茄。(2)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给其雌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子房发育成无 籽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A.上述无籽番茄性状能遗传 B .若取无籽番茄植株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C. 上述无籽西瓜无性繁殖后,无籽性状不能遗传 D. 若取上述无籽西瓜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 4个染色体组 ()5.用生长素处理获得无籽番茄和用多倍体育种获得无籽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处理获得番茄无籽的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 B .无籽番茄植株扦插后长出的植株仍结无籽果实 C.三倍体西瓜无籽的变异不能遗传的变异 D 无籽番茄属于单倍体植物 ()6、将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用不透光的锡箔遮住,然后放在右侧光照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曲的方 向是 A .向左侧 B .向右侧 C .不弯曲 D .先向右后向左 ()7、下列植物感应活动中,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是 A. 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 B.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 C.含羞草的小叶合拢 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8、用燕麦进行向光性实验,可以发现感受光线刺激的部位和发生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 尖端和尖端 B .尖端下面的一段和尖端下面一段的向光侧 C.尖端和尖端下面的一段 D .尖端下面的一段和尖端下面一段的背光侧 ()9、右图表示芽尖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 (其中黑色点表示生长素分布 ),芽尖 生长将向右弯曲的是下列 ()10、植物地上部分向光生长, 根背光生长。取正 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 板上,再将琼脂板插入透明盒内培育,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见右图)。幼 苗根的生长方向将是 A J B T C \ D / ()11、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作用密切联系 E.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12、如果在航天飞机上搭载一株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请你想一想,若干天后该幼苗的根据和茎的生长情况 将是: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 .根向下生长,茎水平生长 C.根向上生长,茎向下生长 D .根、茎都水平生长 13、顶端优势是由于 A.顶芽生长素浓度过高 B.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 C.顶芽侧芽生长素浓度相等 D.顶芽生长素浓度大于侧芽浓度 ()14、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浓度的变化而影响生长,具体变化是 A.生长素浓度升高,生长受抑制 B.生长素浓度升高,侧芽发育成侧枝 C.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发育成侧枝 D.生长素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 —~ T T ; ()4 .农业科技人员做了两个实验(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_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提示:请同学们参照课本,把下列知识点都理解透,记下来,同学之间可相互检测!) 1.1880年,英国科学家首先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确定胚芽的生长和弯曲确实与其有关。 2.1928年,证明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注意:达尔文只是推想) 3. 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分离出这种物质叫(化学成分叫吲哚乙酸)。 4.胚芽尖端能产生,并向下运输。正常光照射下,生长素均匀分布。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转 向背光侧,即侧生长素较多。 5.生长素的作用:(1)能促进植物的(2)能促进扦插枝条(3)促进,防止落花落果 缺点:浓度过大时,会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 6.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糖类物质。正常人体内的血糖含量基本维持 在左右。 7.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以促使血糖含量;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时,胰 岛素分泌减少,以促使血糖含量;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7.人体内胰岛素分泌过——低血糖。分泌不足致——病。 8.内分泌腺是(有/无)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 ,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人 体的某个部位或器官,与神经系统一起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 9.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肾上腺、胰脏、和。及各自的功能(见课本P95) 10.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症(智力正常)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症 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症 分泌不足——糖尿病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症(智力低下)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11. 12.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调节(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 13.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1. 调节:缓慢而持久 2. 调节:快速而短暂 14.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个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的连续过程 15.神经细胞,也叫。如:眼的视网膜上的细胞、鼻的黏膜上有细胞、口的味蕾中有味觉细胞 16.神经元分为:和突起。突起分为(短而多,呈树枝状,接受信息)和(较长,一般只 有一条,传导信息)。(见右上图) 17.脑神经:对,来自脑部,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脊神经:对,来自脊椎,主要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知识点讲解和答案

考点一:植物激素的发现产生与运输: 植物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______________。化学本质:______________。 (2)分布部位: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______________的部分。 (3)运输 (验证极性运输的实验应该如何设计?) ①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______________运输到形态学的______________;极性运输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进行。 植物的向光性的原因分析:外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理作用?????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______________此外,生长素能促进果实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的作用特性——两重性 表现 ???? ?浓度:__________促进生长,___________抑制生长器官敏感程度:根>____ >______________器官不同发育程度敏感性:幼嫩>衰老 双子叶植物______单子叶植物。 2、实例:①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1)现象:______________优先生长,______________发育受到抑制。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____,发育受到______________。 (3)解除方法:去除顶芽。 ②根的向地性 原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 (1)概念:具有与______________相似生理效应的___________的化学物质。 (2)种类:α-萘乙酸、2,4-D 等。 (3)应用?????防止果实和叶片脱落促进结实 获得______________果实促使扦插枝条______________ 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

八年级科学上册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1)猫头鹰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主因是温度、光照影响其行为; (2)生物节律性行为: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 (3)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4)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a.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b.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 素。 c.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5)植物生长素 a.产生部位:胚芽的尖端。 b.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

止落花落果。 c.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于防治杂草。 (6)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 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2)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3)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a.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治疗服用胰岛素。)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 克/100毫升或检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b.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二、内分泌腺和激素 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区别: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1~3节生命活动的调节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的感应性 1.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对太阳光、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和接触等刺激作出的反应,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1)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2)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的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3)负向地性: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这称为负向地性。(4)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生存。 2.植物的感性运动 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植物体感受机械震动、灼伤、电触、骤冷、光暗变化等各种刺激,并产生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如:含羞草、猪笼草等。 【典型例题】 【例题1】取几粒黄豆种子,在水中浸泡3小时,取出埋在花盆内的潮湿泥土中,过两天后每天观察萌发后的茎、根分别向什么方向生长。 (1)阳台上花草的枝叶向外伸展的较多。向日葵向太阳、植物的叶镶嵌等,是向日葵等植物对_________作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光性。 (2)实验现象:黄豆苗的根向下生长,是豆苗对_________作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地性。 黄豆芽(茎)向上生长,即茎的背地生长,是豆苗对地球引力以及光照作出的反应。即植物的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例题2】(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_________的方向生长。一般低等、幼嫩植物的向光性反应较快。 (2)向地性(负向地性):根的_________生长、茎的_________生长。根尖、茎尖的向地性最为明显。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_________的地方生长。 (4)向化性:植物的根向_________的地方生长。 【例题3】含羞草的感应性实验。 将两盆含羞草,A盆放在黑暗处,B盆放在阳光下。 [实验1]将含羞草A盆从黑暗中取出,与B盆同放阳光下。 观察:A、B盆含羞草复叶的形态及变化。 现象:黑暗处放置的A盆__________________,放到阳光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含羞草具_________性。 [实验2]用力敲过的音叉放在含羞草的上面,音叉轻碰羽状小叶。 现象:含羞草的叶柄下垂,复叶闭合。 结论:含羞草具有_________。 【例题4】蚕豆发芽后茎、根的生长情况。 按如图实验,建立对照组,甲瓶竖放,乙瓶先竖放生长几天,再横放生长几天。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2.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人们一般选用?????? 促进芽的分化?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3.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调节的是 A.向日葵的细嫩花盘跟着太阳转 B.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 C.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D.许多植物叶片在秋末会脱落 ()4.农业科技人员做了两个实验(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末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获得无籽番茄。(2)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给其雌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子房发育成无 籽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A.上述无籽番茄性状能遗传 B.若取无籽番茄植株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C.上述无籽西瓜无性繁殖后,无籽性状不能遗传 D.若取上述无籽西瓜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 ()5.用生长素处理获得无籽番茄和用多倍体育种获得无籽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处理获得番茄无籽的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 B.无籽番茄植株扦插后长出的植株仍结无籽果实C.三倍体西瓜无籽的变异不能遗传的变异 D无籽番茄属于单倍体植物 ()6、将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用不透光的锡箔遮住,然后放在右侧光照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曲的方 向是 A.向左侧??? ?? B.向右侧? C.不弯曲??????? D.先向右后向左 ()7、下列植物感应活动中,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是 A.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 ?? ?B.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 C.含羞草的小叶合拢??? ??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8、用燕麦进行向光性实验,可以发现感受光线刺激的部位和发生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和尖端?????????B.尖端下面的一段和尖端下面一段的向光侧 C.尖端和尖端下面的一段? ? D.尖端下面的一段和尖端下面一段的背光侧 ()9、右图表示芽尖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其中黑色点表示生长素分布),芽尖 生长将向右弯曲的是下列?? ()10、植物地上部分向光生长,根背光生长。取正?? 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板 上,再将琼脂板插入透明盒内培育,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见右图)。幼苗 根的生长方向将是A? ↓??? B? →??? C? ↘??? D? ↙ ()11、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作用密切联系?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12、如果在航天飞机上搭载一株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请你想一想,若干天后该幼苗的根据和茎的生长情况 将是: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下生长,茎水平生长? C.根向上生长,茎向下生长??????? D.根、茎都水平生长 ()13、顶端优势是由于????????????????????????? A.顶芽生长素浓度过高????????B.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 C.顶芽侧芽生长素浓度相等?? D.顶芽生长素浓度大于侧芽浓度 ()14、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浓度的变化而影响生长,具体变化是 A.生长素浓度升高,生长受抑制B.生长素浓度升高,侧芽发育成侧枝 C.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发育成侧枝D.生长素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 ()15、下列最能说明生长素具两重性的作用特点的现象是 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 B.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 C.顶端优势???D.含羞草的应激性 ()16、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能获得无籽番茄,其原因是因为生长素能够 A.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B.抑制番茄的受精过程 C.抑制番茄种子的发育? D.使种子发育减慢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神奇的激素一、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素的发现历史:达尔文向光性实验(1880年)一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1928年)一荷兰科学家郭葛分离出生长素(1934年)。(1)达尔文向光性实验。实验实验条件实验现象(胚芽) 实验推想结论次数 1 胚芽受单侧光照射弯向 光源生长胚芽尖端会产在生某种物质, 2 胚芽切除,单侧光照 射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单侧光照射下,胚芽尖端锡箔罩住胚芽 直立生长 3 对胚芽生长产单侧光照射生影响 4 单侧光只照射胚芽尖端向光源弯曲生长推想结论:胚芽尖端会产生影响胚芽生长的某种物质。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 (2)荷兰科学温特实验。 [实验设计] 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取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一侧,再取另一切去尖端的胚芽,将没放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胚芽一侧。[实验现象] 前组中的胚芽会向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后组中的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控制条件] 相同条件:两组均为切去尖端的胚芽。不同条件:前组琼脂上放过胚芽尖端(粘有尖端上的物质),后组琼脂上没有放过胚芽尖端(作为对照组)。[实验结论] 胚芽的尖端确定产生了能控制胚芽生长的某种物质。温特实验证明胚芽尖端确实

产生了生长素。(3)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从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二、植物生长素 1.产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 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于防治杂草。 4.分布:由光照条件决定。当受到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处分布多。当受到阳光均匀照射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均匀。 5.植物具向光性实质。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部分生长素分布多,植物生长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即植物具向光性。三、其他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四、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食物里的营养物质及其在体内的转化和吸收。(1)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脂类、糖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2)水、无机盐、维生素可被人体直接吸收;(3)蛋白质在体内转化成氨基酸,脂类转化成甘油和脂肪酸,糖类转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2.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设问] 进食前后血糖的含量有明显提高吗?为什么?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归纳浙教版

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的感应性 A.概念: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B.感应性现象 1.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 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2.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顺着重力方向生长的现象。茎的生长是负向重 力性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 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 C.感应性的分类 1.向性运动:植物受单向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其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2.感性运动: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运动方向与刺 激方向无关 (二)植物激素 A.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 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B.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 生长素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侧,使背光侧茎的生长比向光侧茎的生长快,表现出植物茎向光弯曲生长 C.植物激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

第2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一)内分泌腺和激素 A.内分泌系统:人体内的各种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它与神经系统一起,共 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 B.内分泌腺 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2.内分泌腺种类、分泌激素及生理作用 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b)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 性 d)胰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 e)睾丸(男性):分泌的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 持人的第二性征 f)卵巢(女性):分泌的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 持人的第二性征 C.激素 1.激素的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B.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C.激素在体内的含量少,作用大D.垂体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 2 .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耳和听力的是() A.为了锻炼听力,使用随身听时音量要大一些 B.放鞭炮时要用手捂住耳朵 C.耳内常有分泌物,要用尖锐的工具清理干净 D.耳内分泌物能够杀死小动物,因此如果昆虫钻进耳朵,不用管它 3 . 下列有关人体各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B.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部分组成,包括血液、血管和心脏三个器官 C.胰脏只属于消化系统 D.肾脏是尿形成的部位,尿的形成是间歇性的,所以排尿也是间歇性的 4 . 守门员盯住向自己飞来的足球,并将其抱住,这一过程中,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是()A.由大变小B.由长变短C.由小变大D.由短变长 5 . 眼球的结构中对光线敏感,能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 A.虹膜B.巩膜C.角膜D.视网膜 6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A.小狗听到主人的呼唤就去吃食物B.草履虫游向食物 C.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D.海豚顶球表演 7 . 人的听觉感受器在()

A.鼓膜上B.鼓室内C.耳蜗内D.半规管内 8 .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内含的消化液为 A.肠液、胰液、胃液B.胃液、肠液、胆汁 C.胃液、胆汁、胰液D.胆汁、胰液、肠液 9 .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有许多突起 B.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的现象,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 C.某同学被针刺后,先感觉痛后迅速缩手 D.同学们听到铃声后,迅速进教室上课是复杂反射 10 . 下列结构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A.脑和脊髓B.脑和脑神经 C.脑和脊髓及它们发出的神经D.脊髓和脊神经 11 . 骑城市公共自行车出行环保便捷,某学生骑车遇到红灯信号停车等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遇红灯停车属于条件反射B.红灯信号形成的视觉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C.完成红灯停车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D.参与“遇红灯停车”的中枢不包含语言中枢 12 . 下列实验中与其它三个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A.甲: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 B.乙: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C.丙:研究宇宙膨胀和星系运动的特点 D.丁:证明动物呼吸需要氧气 13 . 临床上,初歩诊断脊髄神经中枢是否受损应该做的检查是()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神经的调节

第三节神经的调节 A概念,B概念理解,C概念应用,D综合提升 A类题 一、对刺激的反应 1.对刺激的反应过程,需要各种器官协同作用 2.反应过程:→传导信息→→传导信息→ 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和的单位。 2.神经元的结构:、(树突、轴突) 3.功能:受到刺激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4.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三、信息的处理: 1.神经系统构成:作用:信息 神经系统的组成:作用:信息 (1)脑神经:由部发出,总共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等,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和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2)脊神经:由发出的神经,共有对。其主要功能是支配、、的感觉和运动。 四、脑的结构和功能 1.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三部分 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2.大脑表面的有扩大大脑表面积的作用。 3. 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4.小脑和脑干的功能: 1)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2)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五、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1.脊髓是,位于脊柱的内,呈扁圆柱形。 2.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主要有和两个方面的功能3.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中,用膝跳反射可检查人的是否正常六、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1)概念:人体通过对各种作出反应的过程。 (2)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____ (3) 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实现。 2.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就不能进行。如果有完整的反射弧,需要有适宜的刺激,反射才能完成。 七、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如:膝跳反射、吮吸反射等,这由以下哥哥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如:猩猩表演舞蹈、猴子做算数等。这由参与完成 B类题 1.在大脑皮层中,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A、语言中枢 B、躯体运动中枢 C、视觉中枢 D、听觉中枢 2.下列选项中不是小脑功能的是() A、调节心血管运动 B、协调骨骼肌运动 C、维持躯体平衡 D、维持和调节肌肉的紧张程度 3.神经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 A、大脑、小脑和脑干 B、大脑和脊髓 C、脑和脑神经 D、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4.我们在通过看电视、读书、看报等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处理这些信息的主要部位是( )。 A.脊髓 B.小脑 C.脑干 D.大脑 5.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 ( D ) A.体液调节机构 B.内分泌的调节 C.脑和脊髓 D.神经系统 6.在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整个过程是 ( B ) A.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作出反应 B.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产生反应 C.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产生反应 D.产生反应→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 7.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C ) A.使人体接受外界刺激 B.使人产生感觉 C. 是人体内主要的调节机构 D.是人体内惟一的调节机构 8.关于轴突的主要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B ) A.接受兴奋,并传导兴奋 B.传导神经冲动 C. 产生兴奋 D.产生信息 9.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D ) A.神经元细胞体 B.神经细胞核 C.神经纤维 D.神经元 10.周围神经系统由 ( B ) 对脑神经、12对脊神经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