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物理学第一章学习指南

医学影像物理学第一章学习指南
医学影像物理学第一章学习指南

医学影像物理学

第一章

普通X射线影像

——————————————————————————————————————————————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X射线产生的物理过程、实际焦点和有效焦点、半影、X射线管的容量、X射线的强度、X射线滤过和硬化、作用概率与截面、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线性衰减系数、吸收衰减规律、混合物和化合物的质量衰减系数、化合物的有效原子系数、X射线透视和X射线摄影的基本原理;熟悉连续能谱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软X射线摄影、高千伏X射线摄影、体层摄影和X射线造影;了解评价医学影像质量的参数及影响X射线影像质量的因素。

重点和难点

实际焦点和有效焦点、X射线产生的物理过程、X射线滤过和硬化、作用概率与截面、主要作用形式、吸收衰减规律、X射线透视和X射线摄影的基本原理。

教学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X射线产生的物理过程、X射线的辐射场、X射线在介质中的衰减、X射线透视与摄影等。

一、X射线管的特性

1.X射线管(管球)的结构

(1)产生定向实用的X射线的四个条件

1)有电子源(阴极)发射电子;

2)有一个受电子轰击而辐射X射线的物体(阳极靶);

3)有加速电子使其增加动能的电位差(管电压);

4)有一个高度真空的环境(玻璃外壳)。

(2)X射线管的阴极

1)类型圆焦点型和线焦点型。

2)阴极体的作用使电子初聚焦、防止二次电子造成的危害。

(3)X射线管的阳极

阳极(anode)也称阳靶。

1)阳极的功能产生X射线。

2)类型按阳极的结构分有固定式和旋转式两种类型。

(4)特殊X射线管~栅控X射线管

在普通X射线管的阴极和阳极之间加上控制栅极。其特点是,当栅极加上负电位时,管电流被截止,无X射线输出,当负电位消失时,管电流导通,输出X射线。作用是,能实现快速断续X线摄影。

1)软X射线管采用钼(Z=42)靶,对乳房等软组织进行X射线摄影。产生软X射线的管电压较低,通常为20~50 kV。软X射线管的出射窗采用极薄的玻璃窗。

2)金属X射线管适用于短时间曝光,承受高负载。金属X射线管是中间易形成钨层的玻璃部分由钢制壳取代,靠近阳极端嵌入玻壳,另一端嵌入陶瓷内,使钢壳处于绝缘状态,接地后能捕获杂散电子。

3)陶瓷绝缘X射线管主要用于连续X射线摄影,体层摄影和电影摄影等。陶瓷绝缘X射线管是将铼钨合金的阳靶装在钼阳极盘上,制成旋转阳极。将阳极用陶瓷绝缘后放入金属外壳中,最后装在钢制的管套中。

(5)X射线管的电特性

X射线的产生装置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X射线管、低压电源、高压电源和整流电路。其组成电路如图1-1所示。X射线管是这种装置的核心部分。它是一个高度真空的硬质玻璃管,管内封入阴极和阳极。阴极单独由低压电源供给电流,使其炽热而发射电子。阳极在管的另一端且正对着阴极,通常是铜制的圆柱体,在柱端斜面上嵌一小块钨板,作为接受高速电子冲击的靶,又称阳靶。

图1-1

1)管电流和管电压阴阳两极间所加的几十千伏到几百千伏的直流高压,叫做管电压(tube voltage),阴极发射的热电子在电场作用下高速奔向阳极,形成管电流(tube current),这些高速电子突然被钨靶阻止时,就有X射线向四周辐射。

医用X射线产生装置(X光机),都采用交流供电,图1-1中升压变压器T1用来获得所需的管电压,4个二极管联成全波桥式整流器,把T1输出的交流高压变为直流高压。改变升压变压器T1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可以调节管电压的大小。降压变压器T2供给灯丝加热电流,变阻器R用来调节灯丝电流以改变阴极发射的热电子的数量,从而控制管电流。

2)X射线管的电特性是指决定管电流大小的因素,主要有灯丝加热电流或灯丝电压。这里还需掌握两个概念:

①“电压饱和”是指随着管电压的增加,管电流升高到某一临界值时,就不再随管电压而变化,且保持一恒定值。

②“温度饱和”是指当管电压一定,且低于某一较低的临界电压值时,管电流并不随灯丝电流的继续增加而升高。

2.X射线的产生

(1)X射线的产生

X线是由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撞击靶面而突然受阻产生的。不足电子总能量1%的高速电子与原子核的内层电子或原子核相互作用时,通过辐射损失(radiationloss)的能量,大部分以X射线的形式辐射出去,由X 线管窗口发射。电子总能量的99%以上,为高速电子与原子核的外层电子作用而损失,统称为碰撞损失(collisionloss)并转换为热能,由X线管散热设施散发。

(2)X射线谱

通常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不是单色的,它包含各种不同的波长成分。将其强度按照波长的顺序排列开来的图谱,叫做X射线谱(X-ray spectrum)。钨靶X射线管所发射的X射线谱如图1-2所示,上部是相对强度与波长关系的曲线,下部是照在胶片上的射线谱。从该图可以看出,X射线谱包含两个部分:曲线下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X线得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与电离效应。 X线成像得基本原理:除了 X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与电离效应外,还基于人体组织结构之间有密度与厚度得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密度与厚度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得程度不同,达到荧屏或胶片上得X线量岀现差异,即产生了对比,在荧光屏或X线片商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得影像。 自然对比:根据密度得髙低,人体组织可概括为竹骼、软组织(包括液体)、脂肪以及存在于人体得气体四类。这种人体组织自然存在得密度差异称为自然对比。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得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地引入一泄量得在密度上髙于或低于它得物质(造影剂),使之产生对比,称为人工对比。 X线设备:X线管.变压器.操作台以及检査床等部件。 对比剂分类:①髙密度对比剂:狈剂与碘剂,②低密度对比剂:气体。 X线诊断步骤: ①分析判断X线照片质量? ②按顺序全而系统观察。 ③对异常X线影像进行观察」 ④结合临床资料确立X线判断* CT成像得基本原理:CE就是用X线束用绕人体具有一左厚度得检査部位旋转,进行层面扫描,由探测器接受透过该层而得X线,在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 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体素:假泄将选立层面分成一左数目、体积相同得立方体,即基本单元,称之为体素。 数字矩阵:吸收系数反应冬体素得物质密度,再排列成矩阵,即构成该层而组织衰减系数得数字矩阵。 像素:数字矩阵得每个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依英数值转为黑白不同灰度得方形单元,称之为像素。灰阶:代表了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得层次级别。 空间分辨力:在CT设备中有时又称作几何分辨力或高对比度分辨力,它就是指在髙对比度得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得能力,也即显示最小体积病灶或结构得能力。 密度分辨力:又称为低对比度分辨力,它表示系统所能分辨得对比度得差别得能力。 部分容积效应:在同一扫描层而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得物质时,图像得CT值则就是这些物质得CT值得平均数,它不能如实地但应其中任何一种物质得CT值,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窗技术:就是CT检查中用以观察不同密度得正常组织或病变得一种显示技术,包括窗宽与窗位。 窗宽:就是CT图像上显示得CT值范国。窗宽越大显示得组织结构越多。 窗位:就是窗得中心位置。欲观察某以组织结构及发生得病变,应以该组织得CT值为窗位。 CT值:泄量衡量组织对于X光得吸收率得标量,单位就是HU。水得CT值为OHU,沂皮质得 CT值为+1000HU,空气得CT值为-lOOOHUo CT设备: ①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与扫描架组成,用于对检査部位进行扫描。 ②汁算机系统:将扫描手机得大量信息数据进行存储运算。 ③图像显示与存储系统:将汁算机处理、重建得图像显示在影屏上并用照相机将图像摄于照片上或存储于光盘中。 CT图像:就是由一左数目、不同灰度得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得灰阶图像。 CT I勾俚得特占? ①反应囁古与组织对X线得吸收程度。 ②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得高低,还可用组织对X线得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得程度,具有一个量得标准。 ③就是断层图像,常用得就是横断位或称轴位。 超声:就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得声波。 超声成像得基本原理:超声得物理性质:①指向性,②反射、折射与散射,③衰减与吸收,④多普勒效应及人体组织声学特征。

《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标准

********学院 《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标准 二○一二年八月 一、课程性质 《医学影像设备》作为高职影像技术专业(放射治疗技术方向)的必修课程,其内容涵盖了医学影像设备的历史,原理和应用,不同医学影像设备的临床使用,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学生具备本专业所需要的医学影像设备的原理的了解和临床使用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能力,为日后使用医学影像设备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放射治疗技术方向培养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参数及原理、影像机器的操作和普通故障的排除的从事放射岗位操作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医学影像设备课程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放射治疗方向中占用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属于人才培养体系中专业技能模块中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是以临床医学工程专业的岗位流程为依据,萃取相关多门课程的核心内容,运用现代的理论和方法,逐步递进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以高职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放射技术人员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在课程实施中,注重实践教学系统化,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临床实际工作岗位中边做边学,实现教、学、做一体,达到学生岗位综合技能培养目标。 本课程依托校、院合作办学优势,充分发挥以临床放射治疗技师、医师、临

床影像技师为主体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资源优势,以强化学生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质教育为重点,贯彻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统一,技能培养与岗位操作流程统一,教学情境与工作环境统一的理念。突出学生动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同时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于第四学期开设,其前修课程有《人体解剖学》、《放射物理》、《肿瘤放射治疗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治疗设备》、《心理学》等。在以上前修课程的基础上,《医学影像设备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主要培养学生具备规范操作各种放射治疗设备的能力,准确理解和根据要求实施放射治疗技术的能力,与放射治疗医师、物理师进行技术沟通与配合的能力,合理使用设备的能力。 同期开始的课程有《疾病概要》、《医学影像诊断》、《超声诊断》、《医学统计》等。 三、课程目标 通过对《医学影像设备》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具备规范操作各种放射治疗设备的能力,根据要求实施放射治疗技术的能力,与放射治疗医师、物理师进行技术沟通与配合的能力,继续提高业务素质的能力。为放射治疗技术岗位培养“理论扎实、技术精炼、素质优良”的技师。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掌握各种影像设备的设计原理和内部结构,并对现代放射治疗常用的影像设备的特点、原理和功能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医学影像设备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在进入放射技术岗位工作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技能目标 本课程“教、学”并重,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规范操作放射治疗设备的能力,准确理解和根据要求实施放射治疗的技术能力。为课程知识和技能想职业能力的迅速转化奠定基础。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岗位综合技能实训,使学生具有与放疗医师和临床进行技术沟通与配合的能力,与患者进行交流的能力,合理使用设备功能和独立为病人进行放射治疗的能力,继续提高业务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放射治疗技术专门人才的目标。 3、素质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自身特点,注重职业素质教育,重视

(完整word版)医学影像物理学__复习大纲整理

医学影像物理学复习整理 (四种成像技术的物理原理,基本思想等) 第一章:X射线物理 第一节:X射线的产生 医学成像用的X射线辐射源都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撞击靶物质而产生的。 1. 产生X射线的四个条件:(1)电子源(2)高速电子流(3)阳极靶(4)真空环境 2.X射线管结构及其作用(阴极,阳极,玻璃壁) (1)阴极:包括灯丝,聚焦杯,灯丝为电子源,聚焦杯调节电流束斑大小和电子发射方向。(2)阳极:接收阴极发出的电子;为X 射线管的靶提供机械支撑;是良好的热辐射体。(3)玻璃壁:提供真空环境。 3.a.实际焦点:灯丝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加速后撞击在阳极靶上的面积称为实际焦点。 b.有效焦点:X射线管的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射线管轴线方向上投影的面积,称为有效焦点。 c.有效焦点的面积为实际焦点面积的sinθ倍。(θ为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补充:影响焦点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灯丝的形状、大小及在阴极体中的位置和阳极的靶角θ有关。 4.碰撞损失:电子与原子外层电子作用而损失的能量。 5.辐射损失:电子与原子内层电子或原子核作用而损失的能量。 6.管电流升高,焦点变大;管电压升高,焦点变小。 7.a.标识辐射:高速电子与原子内层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将能量转化为标识辐射。 b.韧致辐射:高速电子与靶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将能量转化为韧致辐射。 6.连续X射线的短波极限只与管电压有关。且与其成反比。 7.X射线的产生机制: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X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在与物质相互作用中产生的。韧致辐射是产生连续X射线的机制。 (1)X射线的穿透作用(2)荧光作用(3)电离作用(4)热作用(5)

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 1、X射线管的负极,包括灯丝和聚焦罩两部分。 2、想获得大的管电流需要选取大的管电压和灯丝的温度。 3、在普通X射线摄影中,用钨作为阳极靶。 4、高速运动的电子与靶物质相互作用时,其能量损失分为__碰撞损失__和__辐射损失__. 5、X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X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和。 6、在医学应用中,常用X射线的量和质来表示X射线的强度,量是质是光子数。 7、在X射线野中靠近阳极侧的有效焦点比靠近阴极侧的要小。 8、光电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τ/ρ Z3/(hυ)3_____。 9、康普顿质量衰减系数与入射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c/ρ 1/(hυ)3____。 10、康普顿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原子序数Z无关,仅与物质的___每克电子数___有关。 11、电子对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的光子能量的关系可表示为__ 当hυ>2m e c2_时,__μp/ρ Z hυ 当hυ>>2m e c2 _时,μp/ρ Zln(hυ)________________。 12、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整个诊断X射线的能量围都有__ 10keV-100keV __产生,所占比例很小,对辐射屏蔽的影响不大。

13、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总的衰减系数μ/ρ=_μτ/ρ+μc/ρ+μp/ρ+μcoh/ρ____。 14、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在10keV~100MeV能量围的低能端部分_____光电__效应占优势,中间部分____康普顿___效应占优势,高能端部分___电子对___效应占优势。 15、宽束X射线是指含有____散射____的X射线束。 16、滤过是把X射线束中的____低能成分___吸收掉。 17、滤过分为___固有滤过___和___附加滤过___。 18、X射线传播过程中的强度减弱,包括距离所致的____扩散___衰减和物质所致的_____吸收____衰减. 19、X射线影像是人体的不同组织对射线____衰减___的结果。 20、增感屏—胶片组合体在应用时,胶片的光密度直接取自X射线的能量不足___10%__,其余的光密度都是靠___增感屏受激后发出的可见光获得的。 21、量化后的___整数灰度值__又称为灰度级或灰阶,灰度级之间的 最小变化称为____灰度分辨率___。 22、每个单独像素的大小决定图像的____细节可见度____. 23、CR系统X射线照射量与发射的荧光强度呈___五位数___的直线相关。 24、X-CT的本质是___衰减系数___成像. 25、窗口技术中的窗宽是指___放大的灰度围上下限之差____ 26、窗口技术中的窗位是指大围的中心灰度值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颅脑 1、基底节通常不包括哪一种核团:(B) A.尾状核 B.丘脑 C.豆状核 D.屏状核 E.杏仁核 2、颅内最常见的生理钙化是:(C) A.大脑镰钙化 B.床突间韧带钙化 C.松果体钙化 D.脉络膜丛钙化 E. 苍白球 3、头颅CT横断面可见与鞍上池外侧角相连的是:(D) A. 侧裂池 B. 纵裂池 C. 脚间池 D. 环池 E. 大脑大静脉池 4、蝶鞍侧位片上可测量其前后径及深径,其平均值分别为(C) A. 10.5cm,9.5 cm B.5 cm,10 cm C. 11.5 cm,9.5 cm D. 10 cm,20 cm F. 12 cm,10 cm 5、关于蝶鞍的X线描述哪项正确?(B、D) A. 其前界为鞍结节 B. 后壁为后床突 C. 鞍背可见气化现象 D. 观察蝶鞍最好的位置为20°后前位 E. CT平扫可见鞍结节和鞍背之间低密度间隙为垂体窝 6、椎动脉最大颅内的分支为:(C) A. 小脑前下动脉 B. 大脑后动脉 C. 小脑后下动脉 D. 小脑上动脉 E. 后交通动脉 7、亨氏暗区为(A) A. 颅脑CT扫描两侧岩骨后缘之间横行的带状低密度伪影 B. 颅脑CT扫描由枕骨结节自后向前放射状高密度影 C. 颅脑CT扫描两侧岩骨后缘之间横行的带状高密度伪影 D. 颅脑CT扫描由枕骨结节自后向前放射状低密度影 E. 颅脑CT扫描两侧岩骨后缘之间纵行的带状高密度伪影

8、脑血管造影的微血管期血管网最丰富的部位是: A. 脑实质 B. 胼胝体 C. 脑皮质和基底节区 D. 皮髓质交界区 E. 以上都不是 9、以下哪个孔裂位于中颅窝? A. 盲孔 B. 圆孔 C. 筛孔 D. 舌下孔 F. 颈静脉孔 10、图中所示标示解剖结构不正确的为(E) A. 尾状核头部 B. 内囊前肢 C. 侧脑室前角 D. 丘脑 E. 豆状核 11、关于卵圆孔的描述下列那项不正确(D) A. 位于蝶骨大翼后外部 B. 内有三叉神经的第三支通过 C. 颏顶位观察两侧卵圆孔不对称 D. 孔的前外缘模糊,后内缘清晰 E. 平均横径2.3mm。 12、关于X线片可见颅内板蛛网膜粒压迹正确的叙述为:(A、C) A. 边缘不规则但锐利的颗粒状透亮斑点 B. 以颞鳞部最清晰 C. 儿童少见,老年人明显 D. 可造成颅骨局限性缺损 E. 直径为0.5~1.0cm 13、在以下颈内动脉分支中不包括(B A. 大脑前动脉 B. 大脑后动脉 C. 大脑中动脉 D. 大脑后交通动脉 E. 眼动脉 14、关于眼眶的X线解剖错误的描述是:(B、E) A. 眼眶的顶壁即前颅窝底 B. 眼眶的外侧壁由额骨颧突、颧骨额突、蝶骨小翼组成 C. 眶上裂的内侧为蝶骨体 D. 眼眶的外侧壁可见眶斜线也称无名线 E. 两侧眶上裂呈正八字形 15、破裂孔于颏顶位观察,下列那些选项正确(CDE) A. 破裂孔的边缘骨结构不完整的透亮区 B. 位于颞骨岩尖的后内侧,形状不规则 C. 破裂孔的底面为纤维软骨,因此X线不成影

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整体设计

《医学影像设备学》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学 所属系部:医学卫生系 制定人: 合作人: 制定时间:2017.02 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设计 1 总体目标: 医学影像设备学是医疗仪器维修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医疗仪器应用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历史,原理和应用,不同医学影像设备的临床使用,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使用维护常见故障的排除及处理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习见习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所需要的对各种医学影像设备原理的了解和临床使用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安装养护维修的理论基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2 能力目标: 本课程“教、学”并重,力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识别各种医学影像设备部件的基础,准确理解设备运行原理的能力,学会医学影像设备常见故障分析故障排除设备安装等基本技能。为课程知识和技能向职业能力的迅速转化奠定基础。能继续提高业务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专门人才的目标。 3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掌握各种影像设备的设计原理和内部结构,主要组成部件及用途,一般临床应用,常见故障排除及维修,并对现代医疗机构常用的影像设备的特点、原理和功能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医学影像设备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在进入医学影像设备维修和应用岗位工作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4 素质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医疗仪器维修专业自身特点和学生的能力基础,注重职业素质教育,重视行为规范的意识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的方法学习后续课程,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中具有良好的匠人精神和职业素养。树立勤奋好学努力进取团结协助精神和服务意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医学影像物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医学影像物理学(Z) 1、X射线产生条件: ①电子源②高速电子流③适当的靶物质。 2、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是由连续X射线和标识X射线两部分组成的混合射线。 3、连续X射线(又称韧致辐射):是高速电子流撞击阳极靶面时,与靶物质的原 子核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连续波长的X射线(连续X射线)的过程。 4、标识放射(又称特征辐射):标识X射线的波长同阳极靶原子的结构有着密切 的联系,仅取决于阳极靶物质,与X射线产生过程中的其它因素无关。不同靶材 料的辐射光子的能量和波长也不同。每一种元素的标识X射线的波长是固定不变 的。标识辐射的X射线波长是由跃迁的电子能量差决定的,与高速电子的能量(管 电压)无直接关系,主要决定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越高,产生的标识辐射的波长越短。 5、X射线的基本特性:X射线的穿透作用、X射线的荧光作用、X射线的电离作 用、X射线的热作用、X射线的化学和生物效应。 6、X射线的质:又称线质,表示X射线的硬度,即X射线穿透物体的能力与光 子能量的大小有关,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能力越强,越不容易被物体吸收。 7、X射线的量:垂直于X射线束的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子数称为X 射线的量。 8、光电效应:入射光子与原子的内层电子作用时,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获得 能量的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而光子本身整个被原子吸收的过程称为光电效应。 9、在光电效应过程中产生:(1)负离子(光电子、俄歇电子);(2)正离子(丢 失电子的原子);(3)标识X射线。

10、X射线诊断中的光电效应:(1)利在于可以产生高质量X射线照片,一是因 为它不产生散射线,减少了照片灰雾,二是增加了射线对比度,光电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原子序数的4次方成正比,增加了不同组织之间的吸收差异。(2)弊在于 入射光子的能量通过光电效应全部被人体吸收了,加大了辐射损伤,为了减少辐射对人体的损害,经常采用高千伏(高能量)摄影,减少光电效应发生的概率。 11、康普顿效应:入射当入射光子与原子的外层轨道电子(自由电子)相互作用 时,光子的能量部分交给轨道电子,光子的频率改变后发生偏转以新的方向散射出去即散射光子,获得足够能量的轨道电子形成反冲电子,这个过程称为康普顿效应。 12、光蜕变:能量在10以上的X光子与物质作用时发生光蜕变。 13、X射线的衰减: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物质吸收了X射线后,X射 线强度的减弱,即为衰减。包括距离所致的扩散衰减和物质所致的吸收衰减。14、影响X线衰减的因素:(1) X线的能量: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 强,光电效应发生的概率下降,X线衰减越少,透过的X线强度越大。 (2)吸收物质的密度:吸收物质的密度越大,X线衰减越大。人体的组织密度 大致分为三类,即高密度组织、中等密度组织、低密度组织。 (3)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越大,X线衰减越大。(4)吸收物质的每克物质的电子数越大,X线衰减越大。 15、X射线的滤过分为固有滤过和附加滤过。 16、X射线摄影基本原理:用胶片代替荧光屏,透过人体的X射线作用在胶片上, 由于X射线的光化学作用,使胶片感光,因各组织器官的密度、厚度不同,对X 1 射线的衰减不同,对胶片的感光程度也就不同,于是形成X 射线影像。 17、胶片主要感光材料:溴化银

两套医学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物理学》试卷(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将正确答案填 写在题前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30分) 1、理想流体作稳定流动时 A、流经空间中各点速度相同 B、流速一定很小 C、其流线是一组平行线 D、流线上各点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2.血液在直径为2×10-2m的动脉管中的平均流速为0.35m.s-1(血液的密度ρ为1.05 ×103kg.m-3,粘滞系数为4.0×10-3Pa.s)。那么血管中血液的流动形态是 A、层流、湍流同时存在 B、层流 C、湍流 D、不能确定 3、医学上常用的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的原理是应用的: A、压电效应 B、电致伸缩效应 C、光电效应 D、多普勒效应 4.一质点作上下方向的谐振动,设向上为正方向。t=0时质点在平衡位置开始向 上运动,则该谐振动的初相位为

A.0 B.2π C. 2π- D.3 π 5.同一媒质中,两声波的声强级相差20dB, 则它们的声强之比为: A 、20 :1 B 、100 :1 C 、2 :1 D 、40 :1 6、半径为R 的球形肥皂泡,作用在球形肥皂泡上的附加压强是 A 、R α2 B 、R α4 C 、R 2α D 、R 4α 7、从钠光灯发出的单色光,强度为I 0,照射在一偏振片上,则透过光的强度为 : A 、0 B 、2 0I C 、I 0cos 2θ D 、I 0cos θ 8.某人对2.5米以外的物看不清,需配眼镜的度数为: A 、40度 B 、-40度 C 、250度 D 、-250度 9.用600nm 的光线照射一相距为0.3mm的双缝,在干涉图样中,中央明纹与第二明纹的距离为4mm 。则屏与缝的距离为: A 、0.5m B 、0.8m C 、0.75m D 、1m 10、一放大镜的焦距为5cm ,则它的角放大率为 A 、10倍 B 、25倍 C 、5倍 D 、15倍 11、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的方法有 A 、增大光的波长 B 、提高放大倍数 C 、增加孔径数 D 、减小光的强度 12、要使毛细管中的水面升高,应 A 、使水升温 B 、加入肥皂 C 、减小毛细管的直径 D 、将毛细管往水里插深一些 13. 折射率为1.5的透镜,一侧为平面,另一侧是曲率半径为0.1m 的凹面,则它在空气中的焦距为

医学影像物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6分) 1、关于X 线性质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D ) A、X线与红外线紫外线一样,均属电磁波; B 、X线具有波动性和微粒二重性 C 、X线的干射衍射现象证明它的波动性,康普顿效应证明它的微粒性D、光电效应证明它的波动性E、X线不具有质量和电荷。 2、一般摄影用X 线胶片中不包括下列哪些物质( D ) A、片基 B、保护层 C、乳剂层 D、防反射层 E、防静电层 3、IP板描述错误的是( D ) A、IP中荧光物质对放射线、紫外线敏感,所以要做好屏蔽; B、IP中光激励发光物质常用材料是掺杂2价铕离子的氟卤化钡的结晶 C 、IP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D、曝光后的IP,其信息不随时间延长而消退 4、非晶态氢化硅型平板探测器单个像素尺寸是( C ) 5、A、0.139cm B、0.143cm C、0.143mm D、0.139mm 6、5/X线信息是哪一个阶段形成的( A ) 7、A、X线透过被照体以后B、X线照片冲洗之后C、X线到达被照体之前 D、视觉影像就是X 线信息影像 E、在大脑判断之后 6、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为使图像的边界轮廓清晰,可采用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为( B ) A、图像平滑 B、图像锐化 C、图像缩小 D、图像放大 7、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与传统X线成像技术相比说法错误的是(B ) A、量子检测效率高 B、动态范围小 C、空间分辨力低 D、对比度分辨力高。 8多选、产生X线的条件应是下列哪几项(ABDE ) A、电子源 B、高真空 C、旋转阳极 D、高速电子的产生 E、高速运行的电子突然受阻 9多选、在医学放射诊断范围内,利用了X 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哪几种形式(BCD ) A、相干散射 B、光电效应 C、康普顿效应 D、电子对效应 E、光核效应 10 X线照射物质时衰减程度与(D)无关 AX线的能量B原子序数 C 密度 D 每克电子数 D X线灯丝的温度 11 DDR那个定义错(D) A 在计算机控制下工作B用一维二维探测器 C X线信息转化为数字图像 D 使用高强度磁场成像 12、CR的基本成像过程不包括(B) A影像信息的采集B远程传输C 读取D 处理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医用X线与物质产生的效应主要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2、医用放射检查的手段有X射线,X-CT、ECT(SPECT、PET)、MRI、超声四种。 3、透视检查主要利用X线的(穿透)作用和(荧光)作用。 4、晶态氢化硅平板探测器是由闪烁发光晶体,将X射线光子能量转化为可见光光子,再由薄膜非晶态氢化硅制成的光电二极管,完成光电转换。

医学影像诊断和放疗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诊断和放疗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医学物理发展 -香山科学会议第221次学术讨论会2004年3月16-18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香山科学会议第221次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是“医学物理发展”。本次会议的宗旨是如何建立适合医学物理在中国发展的环境,促进学科的发展。会议设定的四个中心议题:医学物理学科、医学物理师制度、研发基地和有关建议。浙江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唐孝威院士、北京大学医学物理和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包尚联教授和医科院肿瘤研究所的胡逸民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来自本领域的中外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 包尚联教授以“医学物理学科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为题做了大会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医学物理学诞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医学物理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医学物理学目前主要的三个分支学科:医学影像物理、核医学物理和放疗物理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具有挑战性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以及我国面对这些问题从学术和国家政策上需要采取的措施: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和发展我国的医学物理学科,形成有利于学科发展的“生态”环境。 包尚联教授在报告中特别强调:医学影像作为人体最大容量的信息源,纪录人从生到死,从分子到人的整体,从形态、生理到脑认知心理和病理等非常广泛的信息。目前医学影像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其发展将伴随整个人类的进步。作为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之一的放疗之所以受到格外重视,是因为放疗使用的射线具有杀死人体活组织的能力,搞不好会造成对人体正常组织的致命性伤害,或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体现在治疗过程越来越多地使用医学影像信息:用医学影像实时监督治疗过程以及通过影像重建实现对治疗计划的验证等。所以,对放疗过程的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理所当然的。在重视放疗问题的同时,包尚联教授也提醒

《医用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用物理学试题A 卷 姓名: 年级: 专业: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水在截面不同的水平管内做稳定流动,出口处的截面积为管最细处的3倍。若出口处的流速为2m/s ,则最细处的压强 。 2、一沿X 轴作简谐振动的物体,振幅为2cm ,频率为2Hz ,在时间t=0时,振动物体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则振动方程的表达式为 。 3、在温度为T 的平衡状态下,物体分子每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都相等,都等于__________。 4、中空的肥皂泡,其附加压强为: 。 5、透镜的焦距越短,它对光线的会聚或发散的本领越强,通常用焦距的倒数来表示透镜的会聚或发散的本领,称为透镜的 。 : 6、基尔霍夫第一定理的内容是 。 7、电流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为了求任意形状的电流分布所产生的磁场,可以把电流分割成无穷小段dl ,每一小段中的电流强度为I ,我们称Idl 为 。 8、劳埃镜实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那就是当光从光疏媒质射向光密媒质时,会在界面上发生 。 9、多普勒效应是指由于声源与接收器间存在相互运动而造成的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 与声源不同的现象。 10、单球面成像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t k t 2d /d v v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0=t 时,初速为v 0,则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是( )

A 、 022 1v v +=kt , B 、 022 1 v v +-=kt , C 、 02121v v +=kt , D 、 0 2121v v + -=kt 2、水平自来水管粗处的直径是细处的两倍。如果水在粗处的流速是2m/s ,则水在细处的流速为 ! A 、2m/s B 、1m/s C 、4m/s D 、8m/s 3、已知波动方程为y=Acos (Bt -Cx ) 其中A 、B 、C 为正值常数,则: A 、波速为C / B ; B 、周期为1/B ; C 、波长为C / 2π; D 、圆频率为B 4、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 cm t x )cos(0.23 21π π+ =,cm t x )cos(0.8341π π-=,则合振动振幅为( )。 A 、2.0cm B 、7.0cm C 、10.0cm D 、14.0cm 5、刚性氧气分子的自由度为 A 、1 B 、3 C 、5 D 、6 6、根据高斯定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高斯面内不包围电荷,则面上各点的E 处处为零; , B 、高斯面上各点的E 与面内电荷有关,与面外电荷无关; C 、过高斯面的E 通量,仅与面内电荷有关; D 、穿过高斯面的 E 通量为零,则面上各点的E 必为零。 7、光在传播过程中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称之为 A 、杨氏双缝 B 、干涉 C 、衍射 D 、偏振 8、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真空)的单色光在空气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 、传播的路程不等,走过的光程不等。 9、远视眼应佩带的眼镜为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单球面镜 D 、平面镜 10、下列不属于X 射线诊断技术的是: ' A 透视 B X-CT C X 线摄影 D 多普勒血流仪

核医学影像装置(NMI,包括SPECT,PET)物理师_考试大纲(2013版)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 核医学影像装置(NMI,包括SPECT,PET)物理师 专业考试大纲 (2013年版) 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说明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 第一章核医学总论 1.核医学定义与内容 (1)定义 (2)内容 (3)发展简史 2.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1)示踪剂的概念 (2)示踪技术的原理 (3)示踪技术的优点 (4)示踪技术的缺点与局限性 (5)示踪实验的设计 (6)示踪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应用 3.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 (1)显像原理 (2)脏器或组织摄取显像剂的机理 (3)显像条件及其选择 (4)显像类型 (5)图像分析方法及要点 (6)图像质量的评价 (7)核医学影像及其他影像的比较 第二章原子核与放射性 1.原子及原子核 (1)原子结构 (2)原子核结构 (3)结合能

(4)放射性与放射性核素 2.核的放射性衰变 (1)α衰变 (2)β衰变 (3)β+衰变 (4)电子俘获 (5)γ衰变 (6)内转换 3.放射性活度 (1)放射性活度定义 (2)活度单位 (3)放射性浓度 4.衰变规律 (1)衰变规律 (2)衰变常数 (3)半衰期 (4)递次衰变 5核反应 (1)核反应概述 (2)核反应分类 (3)核反应遵从的守恒定律(4)反应能 (5)反应道 (6)核反应截面 (7)核反应产额 (8)回旋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9)反应堆实现的核反应 第三章电离辐射与剂量学

医学影像物理学

第一章普通X射线影像 (一)单项选择题 1.伦琴发现X射线是在 A.1895年B.1795年C.1695年D.1885年E.1875年 2.关于X射线的产生,下述哪项不正确 A.需要有自由电子群的发生B.电子群的高速由阴极向阳极行进C.绝大部分(99%以上)动能转变为X线D.高速电子流突然受到阻挡E.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热能 3.标识X射线的波长仅取决于 A.阳极靶物质B.管电压C.管电流D.灯丝温度E.阴极材料 4.X线管是 A.真空荧光管B.真空二极管C.真空五极管D.真空四极管E.真空三极管 5.产生标识X射线的最低激发电压U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A.eU≥W B.eU≤W C.eU≈W D.eU≠W E.eU∝W 6.下列关于X射线的本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有X射线管球才能产生X线 B. 凡是X射线都可用于影像诊断C.X 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D.比红外线波长长 E.波长范围为5~10 nm 7.对于给定的靶原子,各线系的最低激发电压大小排列顺序为 A. U K> U L>U M B.U K < U L < U M C. U K > U M > U L D.U K < U M < U L E.U K = U L= U M 8.焦片距对成像的影响 A. 与半影大小成正比B.与半影大小无关C.与所用X线量成反比D.与所用X射线量成正比 E.近距离投照,焦片距为20~35cm 9.X射线的特性,下列哪项在临床上的应用最不重要 A.电离效应B.荧光效应C.穿透性D.摄影效应E.以上都不是10.X射线成像的基础基于 A.荧光效应B.感光效应C.电离效应D.生物效应E.穿透性 11.透视检查的基础基于 A.荧光效应B.感光效应C.电离效应D.生物效应E.穿透性 12.X射线摄影的基础基于 A.荧光效应B.感光效应C.电离效应D.生物效应E.穿透性 13.X射线产生过程中,电子高速运动所需能量主要取决于 A.靶物质原子序数B.管电流C.管电压D.旋转阳极转速E.灯丝焦点大小 14.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X射线图像由不同灰度影像构成B.X射线影像不会发生形状失真C.X 射线束是锥形束投射的D.X射线影像有一定放大效应E.X射线影像可产生伴影 15.在产生通常诊断条件下的X射线时,大部分的能量都转化为热能,产生X射线的能量只占 A.1%B.5%C.0.1%D.0.2%E.0.5%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

第1 页共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 TX线的特性: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0.031~0.008nm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2血管照影 三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医学影像设备学大题复习资料

何谓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答:多种类型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与医学影像治疗设备相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包括哪些类型?答: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可分为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和医学影像治疗设备。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可分为:1、X线设备2、MRI设备3、US 设备4、核医学设备5、热成像设备6、医用光学设备。医学影像治疗设备:1、介入放射学设备2、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设备3、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何谓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答: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SRS)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是一种新的医疗技术。它是利用现代CT、MRI或DSA设备,加上立体定向头架装置对颅内病变区做高精度定位;经过专用治疗计划系统做出最优治疗计划。几种医学影像设备的比较?答:比较内容X--CT MRI US PET DSA 信息载体 X线电磁波γ射线 X线超声波检测信号透过的X线MR信号511keV湮透过的X线反射回波没光子获得信息吸收系数核密度,密度,传导R1分布吸收系数T1T2。血流率速物体组成,人体组织弹标志物的不物体组成和结构变化物体组成和生理,生化性和密度改同浓度密度不同,密度不同,变化变电子云密度电子密度不不同同人体组织中器

官大小和示踪物的流组织中充满影像显示器官大小与形态、生理形状(二维)动与代谢吸收物所占形状(二维)生化状态变(三维)位置(二维化(二、三维)任何平面任何平面横向纵向成像平面横向全身断面(方向)全身全身(纵轴成像范围断面(方向)自由向)有限<1mm 2mm 10mm,3mm 0.5mm 空间分辨率<1mm 形态学线性动态生理学形态学影像特点形态学质子压电换能器摄取标志物 X线管信号源 X线管射频接受线压电换能器闪烁计数器影像强度计探测器 X线探测器圈脑肿瘤成像胎儿生长,脑中葡萄糖血管狭窄处典型用途检测肿瘤检测肿瘤、代谢的测定心脏病 对病人侵袭有对比剂侵无造影剂侵无对比剂无R1注射有造影剂有袭袭侵袭侵袭安全性辐射危险无辐射危安全辐射危险辐射危险险,有强磁场吸引力价格高高低高高 X线机高压发生器的组成及具有哪些特点?答:高压发生器由高压变压器、灯丝变压器、高压整流器、高压交换闸、高压插座等高压元器件组成。作用:1、为X线管灯丝提供加热电压2、为X线管提供直流高压3、如配有两只或两只以上X线管,还需切换X线管。对X线管控制台电路的基本要求?答:基本电路必须能够满足调控X线

医学影像物理学复习整理NEW.docx

医学影像物理学复习整理 (四种成像技术的物理原理,基本思想等) 第一章:X射线物理 第一节:X射线的产生 医学成像用的X射线辐射源都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撞击靶物质而产生的。 1.产主X射线的四个条件: (1)电子源 (2)咼速电了流 (3)阳极靶 (4)真空环境 2.X射线管结构及其作用(阴极,阳极,玻璃壁) (1)阴极:包括灯丝,聚焦杯,灯丝为电了源,聚焦杯调节电流束斑人小和电了发射方向。 (2)阳极:接收阴极发出的电了;为X射线管的靶提供机械支撑;是良好的热辐射体。(3)玻璃壁:提供真空环境。 3a实际焦点:灯丝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加速后撞击在阳极靶上的面积称为实际焦点。 b.有效焦点:X射线管的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射线管轴线方向上投彩的面积,称为有效焦 点。 c.有效焦点的而积为实际焦点面积的sin9倍。(0为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补充:影响焦点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灯丝的形状、大小及在阴极体中的位置和阳极的靶角0有关。 4.碰撞损失:电了与原了外层电了作用而损失的能量。 5.辐射损失:电了与原了内层电了或原了核作用而损失的能蜃。 6.管电流升髙,焦点变大;管电压升髙,焦点变小。 7a标识辐射:高速电子与原子内层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将能量转化为标识辐射。 b.韧致辐射:高速电子与靶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将能量转化为韧致辐射。 6.连续X射线的短波极限只与管电压有关。且与其成反比。 7.X射线的产生机制: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X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在与物质相互作用 X X 因素影响 管电流能谱的幅度 管电压能谱的幅度和位置 附加滤过能谱幅度,在低能时更加冇效 靶材料能谱的幅度和标识X射线谱的位置 管电压波形能谱幅度,在高能时更加有效 8.X射线的基本特征 (1) X射线的穿透作用(2)荧光作用(3)电离作用(4)热作用(5)化学和生物效应

医学影像物理学02章自测题答案

第2章自我检测题答案 1.X射线成像程序可以简化为: A.X射线→被照物→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B.被照物→X射线→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C.X射线→被照物→检测→图像形成→信号 D.被照物→X射线→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答案:A 2.X射线胶片特性曲性的直线部分是指 A.光密度与曝光量的对数值不成比例的部分 B.光密度与曝光量的对数值成正比的部分 C.不是摄影中力求应用的部分 D.光密度与曝光量的对数值没联系的部分 答案:B 3.增感屏的作用是 A.延长曝光时间B.提高图像清晰度 C.提高胶片感光量D.增加X射线用量 答案:C 4.X射线影像的转换介质不包括 A.增感屏/胶片系统B.荧光屏C.影像增强器D.滤线栅答案:D 5.关于体层摄影,正确的说法是 A.人体不动,X射线管、胶片反向运动 B.胶片不动,X射线管、人体反向运动 C.胶片不动,X射线管、人体同向运动 D.人体不动,X射线管、胶片同向运动 答案:A 6.关于阴性对比剂,不正确的说法是 A.气体为阴性对比剂B.有效原子序数大 C.空气在器官内吸收较慢D.空气有产生气体栓塞的危险

答案:B 7.关于X射线照片图像对比度,正确的说法是 A.被照体厚度之差B.摄影因素之差 C.照片上两点间光学密度之差D.X射线强度之差 答案:C 8.有关量子斑点,不正确的说法是 A.X射线量子越多统计涨落越小 B.量子斑点是X射线量子统计涨落在照片上的反映 C.量子密度的涨落遵循统计学规律 D.X射线量子冲击到介质受光面时是均匀分布的 答案:D 9.关于窗宽、窗位,不正确的说法是 A.它能抑制无用的信息 B.它能增强显示有用的信息 C.窗宽、窗位的调节并不能增加图像本身的信息 D.增加窗宽可使图像的信息量增加 答案:D 10.关于DSA成像,不正确的说法是 A.DSA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B.蒙片是与普通平片完全相同的图像 C.血管显影所需的碘量与血管直径成反比 D.造影图像与未造影图像相减得血管图像 答案:B,D 11.经X射线照射后,在CR的成像板中存留的是 A.模拟影像B.数字影像C.黑白影像D.彩色影像答案:A 12.将PACS各组成部分连成一体的是 A.存储系统B.显示设备C.图像采集装置D.通讯网络系统答案: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