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混料案例学习

错混料案例学习

部门:CCM-QA

报告:揭文强

日期:2014.04.21

目录

一、错混料品质管理

二、典型案例

三、案例总结

四、对供应商的要求

4.1、供应商学习

4.2、自检并输出问题点

4.3、输出改善对策及计划

4.4、成果验收

一、错/混料品质管理

一:错混料:品质管理

正确作业是拦截错混料的根本。

1、此次的案例学习是针对QC人员的作业进行的,让各供应商能从案例中借鉴有用的信息找到错混料改善的方向来减少错混料的问题发生。

2、规范供应商重工补料的流程

二、典型案例

二:典型案例:OQC环节错误

案例1-->>SMT重工品OQC出货时未检验,连接器用错导致终端投诉

发生日期:2014年4月17日

案例描述:联想产线反馈连续几天产线都发现有电性不良,分析均为连接器用错导致。

原因简述:经调查为其它型号样品返拆连接器后未及时入仓,L5648A10重工时拿正好在返修台用了返拆的连接器,导致用错

改善对策:1、不良品元器件拆除后由物料员统一入仓;2、中转Tray用颜色管理,防止返修品未测试性能直接入仓

案例2-->>SMT机器抛料未及时处理,导致连接器用错导致产线投诉

正确连接器错误连接器

发生日期:2014年3月20日

案例描述:欧菲产线反馈测试电性时发现连接器装不进去转接板,分析均为连接器用

错导致。

原因简述:同一产线前一款其它家客户机种生产后抛料盘内散料处理不及时遗留产线,造成下一款欧菲机种生产清尾时,散料收集处理时未区分确认到位导致混料。

改善对策:1.按照《散料处理作业指导书》操作.

2.对于AOI程序再次优化检测,截取连接器一端进行标准设定,实测物料与标准对比,

物体不一样则报警提示错件.

二、典型案例

案例3-->>SMT OTY5F05电阻用错260PCS,导致整批模组全部报废

发生日期:2014年4月14日

案例描述: OTY5F05欧菲EOL投入260PCS测试,电性不良率100%

原因简述:经调查SMT厂商将本应使用10千欧的电阻,但厂商错用了10欧电阻;整个试产环节均未经过品保

改善对策:严格按厂商流程操作

三、案例总结

三:案例总结

案例中的品保环节未有效监控到位存在以下:

◆维修品未经品保确认,;

◆试产订单由于交期问题,完全不按照流程作业,品保完全没有介入;

◆维修工作台面5S问题,导致混料问题。

对厂商的要求

1、所有客供料件超损,必须找欧菲购买,不得私自购买;

2、建立返修品流程;

3、无论样品交期多急,必须按正常流程操作;

1:供应商学习

请各供应商学习案例:

1-需要由品质经理组织品质、生产、工程集中学习;2-培训学习时间:4月28日前完成;

3-输出:培训记录。

2:供应商自检并输出问题点

要求如下:

1-供应商内部自检,包括流程、作业方法;2-输出自检问题点时间:4月30日前完成。

3:输出改善对策和计划

要求如下:

1-根据自检问题给出改善对策和计划;2-要求完成整改时间:5月05日。

4:成果验收

1-请各供应商于5月10日输出成果验收报告;

2-欧菲于5月底抽取混料高风险供应商进行稽查验收。

如何避免混料(元器件案例)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
1、混料错料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都属于完全不应该发生的
低级错误。不能简单将问题原因定位为人员偶然操作失误,这样 会掩盖管理上实际存在的漏洞。错料混料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 是一个管理问题。一旦管理上有了漏洞,出问题是必然的,迟早 会发生的。 2、混料错料是严重的问题。对客户的正常生产秩序影响很大,严重 的会流入到市场,造成客户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3、混料错料一旦发生问题,客户会为此付出大量整改成本,供应商 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对结果买单。 4、为杜绝混料/错料问题的再次发生和做好预防工作,我们精心编 制了23个典型的错料混料案例、注意事项和参考流程,请各供应 商对此案例教材进行学习讨论,并对自己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审 视,制定预防措施,避免问题再犯。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

案例1 稳压管来料混料,导致近5000块单板返工和召回的恶 性事故 !
【问题描述】同系列器件的型号十分接近(仅电压数值差别)。此次发货同时发两个物料,刚 好数量相同。备货人员同时打印两个物料的标签,在贴客户标签时工作疏忽,将型号为 ABC12D30E与ABC12D43E两箱物料的客户标签互相贴错(见下图);而OQC人员检验时工 作敷衍,只检查了外盒正面所贴的客户标签,而没有对照检查侧面的工厂标签(正面客户 标签上的厂家型号与侧面厂家标签不符时就可以检验出来),造成错料。 【原因分析】两个批次同时作业,两箱物料的标签互相贴错。 【影响度】导致客户近5000块单板返工及召回的恶性事故 !
此标签 错误
此标签 正确
供应商错料混料案例汇总

预防混料管理办法课件.doc

预防混料管理办法 一、目的 规范我司原物料,半成品,成品的管理,防止公司错混料的发生。 二、适应范围 车间范围内所有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所接触到的部门,以及我司供应商。 三、定义 错混料:原料物,半成品,成品中用错料或混料的现象统称为错混料。 四、职责 4.1 业务负责接到订单后将客户订单转化为内部订单责任确认单,并将信息传递至下单 员录入系统。 4.2 技术部负责产品BOM 的组成和材料性能确认选择。 4.3 生产管理部负责下达排产任务单,原材料需求采购和监督任务执行。 4.4 供应部依据计划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保障到货。 4.5 仓库负责原材料与成品的储存及管理(包括收发及5S管理)。 4.6 质量部负责物料,半成品与成品的检验管理。 4.7 生产部负责对生产中所有原材料,半成品与成品的管理和组织人员生产保证订单按 期完成。 五、内容 5.1.工艺文件错混料管理 5.1.1 技术部根据客户新产品、图纸、技术指标或工艺要求,注意图纸版本及产品技术指标 细节,转换成我司的技术文件和现场工艺文件,进行受控和发行。 5.1.2 专职人员统一管理技术文件,注意图纸编号,图纸版本,技术文件编号,技术文件版 本,发行日期,发行换版编号,同时做好回收作废工作,放置图纸错误造成混料。 5.2 业务接单/ 下单错混料管理 5.2.1 业务接收客户订单时候,经过评审后,将客户相关要求进行记录,按照唯一编号进行 比对识别。 5.2.2 业务下单时,将相关要求在销售订单责任确认单上进行注明,特别产品包装要求和生产 注意事项,对于产品类型相似及包装方式相同的产品重点说明。 5.2.3.特殊产品:系统下单进行唯一编码进行识别,确保下单和系统录入;常规产品:正常 系统下单,根据规格进行识别进行。 5.3 模具错混料管理 5.3.1 模具仓库设有专人员管理,并做有专门记录,记录有模具类别,尺寸,领用机台,数量,做好明细登记和标识,同一机台最多两台。 5.3.2 相关产品按照规定模具进行配模生产,管控规定。 5.4 样品新生产时错混料管理 5.4.1 业务部接新产品(以从前未生产过)或客户产品变更消息时及时转交技术部,技术部根据业务提供的相关资料做成BOM,同时对材料选型确认指标规定做好规定和要求,供应部依 据BOM 进行厂家选择,材料选择,物料回来经质量部验收合格后进行入库。仓库根据系统 物料进行验收确认。技术部、设备部和生产部进行生产调试。 仓库通知技术人员领料生产样品,技术人员与仓库人员在领料与发料时应核对原材料厂家型

制程混料防止管理办法

製程混料防止管理辦法

版次:第 1.0 版 製程混料防止管理辦法文件編號: 第 1 頁共 2 頁頒行日期: 一、目的 為預防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產品混料,使混料不良品外流而造成公司不必要損失,特制定此管理辦法。 二、適用範圍 凡本公司與生產過程相關之各部門(如製管部、資材部、品保部等等)均適用。 三、權責 本辦法由品保課制訂,製管部、資材部會審後,經理審核,總經理核定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四、一般資料 無 五、執行內容 1.資材部 1-1.為預防材料或委外加工品混料,應嚴格按批次管理規定,以進貨日期為準,發料時以『先進先出』的原則 對物料進行管制。 1-2.對相似件產品應清楚標識,區分不同區域放置,禁止相似件產品在同時間發放同一家供應商或同一生產工序。 1-3.在相似件產品的流程卡上蓋上『異品種』紅色字樣印章。 1-4.設計變更前後,倉庫對於庫存保留的舊品應依設變階段與試作工件日期單獨區分,防止與變更品混淆。並應將正式量產品建立標準件比對。 1-5.倉管人員在物流搬運時應確認產品識別標籤,若發現沒有明確標示名稱之材料時不可擅自移動,需立即連絡品保部門進行確認。 1-6.生產部門成品完工辦理入庫時,倉庫員需檢查該批次是否有懸掛現品票。 2.品保部 2-1.進料檢驗 2-1-1.確認進料標示是否與材料本身規格相符。 2-1-2.進料入庫時需會同品保部門做進料檢驗,品保人員應注意是否按不同規格產品指定不同區域放置。發料時若有不清晰或不明確事項應經過品保部門確認後方 可執行。 2-2.製程巡檢 2-2-1.巡檢IPQC做首件檢查或巡檢時,對機台料架上產品也要進行巡查,從生產中該箱(或該架)材料之頭尾進行確認,避免員工因拿錯料造成混料。

防止混料作业规范

防止混料作业规范 (ISO9001-2015) 1、目的: 明确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混料管理方案,防止混料发生。 2、使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规格的产品。 3、定义: 来料、制程、 4、职责和权限: 3.1 技术部:负责对同款型号不同规格的产品设计时增加防呆设计。 3.2 PMC:按生产计划排程,对同一系列的产品尽量错开排期时间生产。 3.3采购部负责把相关要求传递到供应商。 3.4仓库负责按照产品名称及型号对物料及成品的储存 3.5 品质部负责对来料、制程中、出货抽检、巡检、终检各规格型号的物料状况、产 品发光检验及外观检验,产品内包装检验监督 3.6 生产部负责对不同产品不同拉别逐一安排区分生产,拉长负责全程进行跟进。 5、管理措施 5.1技术部项目工程师负责产品物料的编码,并充分考虑物料及产品识别,特别是同一系列的产品及物料容易被识别,一定要在产品及物料上有明显的区分

和识别。 5.2 PMC在作生产安排时,尽量避免版本变更后料号与版本变更前料号同时运作、外形相近、外形相同料号同时运作、共料号及同系列不同型号的产品同时运作,并把相关信息发放到相关职能部门。 5.3采购收到PMC发出的物料信息时,与此同时按照技术部图纸及物料识别信息要求发放到供应商,要求供应商把产品物料做出显眼识别的标识,并要求供应商产品物料不能混杂的状况。 5.4 IQC在来料中抽检来料时,要按照技术部发出的图纸、型号、物料编码以及产品物料识别表进行抽查,确认产品物料未有混料时,通知仓库进行收料及储存。 5.5仓库收到外形类似相同的物料时,要按照技术部提供识别要求进行仔细识别物料,然后进行显眼的标识后进行储存。 5.6喷码房在领物料喷码时,按照技术部发出物料的识别表进行领取物料,并按照PMC下达的生产指令单上的喷码内容进行喷码,并且要仔细核对喷码内容,不能喷码错。并且在换物料时或换下一款时,操作员要仔细查阅物料识别表,每一款物料喷码后,要有明显的标识。 5.7生产部在仓库领取物料时,要查看物料的名称、型号、编码以及物料识别表,并且是一款一款物料进行领取,不能一次把所有产品物料领下并放在一起储存,更不能没有显眼的标识区分。 5.8生产时要落实以下现场防止混料的措施: 5.8.1物料房收到物料时,每一款产品物料要有明显的标识的识别,不能把两款或两款以上的相似的产物料存放在一起。

防止混料作业规范范例

防止混料作业规范 1、目的: 明确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混料管理方案,防止混料发生。 2、使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规格的产品。 3、定义: 来料、制程、 4、职责和权限: 3.1 技术部:负责对同款型号不同规格的产品设计时增加防呆设计。 3.2 PMC:按生产计划排程,对同一系列的产品尽量错开排期时间生产。 3.3采购部负责把相关要求传递到供应商。 3.4仓库负责按照产品名称及型号对物料及成品的储存 3.5 品质部负责对来料、制程中、出货抽检、巡检、终检各规格型号的物料状况、产 品发光检验及外观检验,产品内包装检验监督 3.6 生产部负责对不同产品不同拉别逐一安排区分生产,拉长负责全程进行跟进。 5、管理措施 5.1技术部项目工程师负责产品物料的编码,并充分考虑物料及产品识别,特别是同一系列的产品及物料容易被识别,一定要在产品及物料上有明显的区分和识别。 5.2 PMC在作生产安排时,尽量避免版本变更后料号与版本变更前料号同时运

作、外形相近、外形相同料号同时运作、共料号及同系列不同型号的产品同时运作,并把相关信息发放到相关职能部门。 5.3采购收到PMC发出的物料信息时,与此同时按照技术部图纸及物料识别信息要求发放到供应商,要求供应商把产品物料做出显眼识别的标识,并要求供应商产品物料不能混杂的状况。 5.4 IQC在来料中抽检来料时,要按照技术部发出的图纸、型号、物料编码以及产品物料识别表进行抽查,确认产品物料未有混料时,通知仓库进行收料及储存。 5.5仓库收到外形类似相同的物料时,要按照技术部提供识别要求进行仔细识别物料,然后进行显眼的标识后进行储存。 5.6喷码房在领物料喷码时,按照技术部发出物料的识别表进行领取物料,并按照PMC下达的生产指令单上的喷码内容进行喷码,并且要仔细核对喷码内容,不能喷码错。并且在换物料时或换下一款时,操作员要仔细查阅物料识别表,每一款物料喷码后,要有明显的标识。 5.7生产部在仓库领取物料时,要查看物料的名称、型号、编码以及物料识别表,并且是一款一款物料进行领取,不能一次把所有产品物料领下并放在一起储存,更不能没有显眼的标识区分。 5.8生产时要落实以下现场防止混料的措施: 5.8.1物料房收到物料时,每一款产品物料要有明显的标识的识别,不能把两款或两款以上的相似的产物料存放在一起。 5.8.2产品物料发放及领取时,物料员查按照《生产指令单》、《产品图纸》、《物料识别表》进行仔细查阅,确认无误时,才能发放和领取产品物料。 5.8.3每个工序台面不能同时生产两款或两款以上产品,绝对禁止操作员跨组

混料的常识

混料的常识 PVC 是世界五大通用塑料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PVC 制品每年 以 20% 以上的速度增长,今年 PVC 需求量将超过 1000 万吨。 PVC 是一种很特殊的热塑性塑料,其纯树脂加工时易分解、流动性差、冲击强度低、耐候 性差,因此需要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各类辅助材料以改善其性能。如:润滑剂、热稳定剂、抗冲 改性剂、加工助剂等。 一、各种原辅料的作用 1、稳定剂系统 稳定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PVC分子的分解点,加大PVC的可加工温度区域,可以阻止在热作用下可允许的破坏或降解。 PVC树脂在160℃-200℃加工时,会发生剧烈降解,导致制品变色、物理力学性能下降;为了改善这些缺陷,必须加入一类专用助剂--热稳定剂。 稳定系统的稳定机理十分复杂,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稳定剂吸收中和树脂中的氯乙烯单体,抑制HCL的自催化效应; ②捕获自由基等杂质,抑制氧化反应; ③与双键、共轭双键加成,阻止多烯烃结构的发展,破坏大共轭体系形成,抑制变色; ④置换聚氯乙烯分子中不稳定的氯原子,抑制脱HCL反应进行; 稳定剂按化学组成可分为铅盐稳定剂、有机锡化合物、环氧化合物(如环氧大豆油)、纯有机化合物、混合金属盐(如钡/铬、钙/锌等) 以及多功能稳定剂(或助剂包、复合稳定剂) 等。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o A、铝盐:在七、八十年代普遍应用:现在,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因为其有毒性,在生产和使用中不能绿色环保而基本被淘汰。 B、金属皂类:有硬脂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铅等 C、有机锡类:稳定性能很好,用极少量就能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并且,它能增加制品的透明性;另一大优点是无毒,替代了以前广泛使用的铅盐稳定性。 D、Ca—Zn稳定剂:无毒:稳定效率低,相同剂量的稳定效果只有有机锡的1/4;但是,它兼有很好的润滑性,能减少润滑性的使用量。在实践中,不是使用单一的稳定剂,而是使用具有协同效应的稳定剂体系。 2、润滑系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