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编制深度

江苏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编制深度
江苏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编制深度

江苏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08年版)

前言

为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93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苏建科(2007)361号文,规范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引导太阳能产品技术进步,对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作出编制深度的规定。

本规定由江苏省建设厅批准和管理,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主编单位: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

江苏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中心

参编单位: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管理中心

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顾小平、陈继东、孙晓文、王然良、谈小华、蔡钧、刘晓静、庄佐生、何泰曙、张瑾、贾杰、方玉妹、李青、查立意、孙洞、陈骁、顾琴芬、钱哨

1 总则

1.0.1为加强对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制定本规定。

1.02本规定适用于新建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参照执行。

1.0.3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的设计应包括系统设计各指标和设备选型及系统各部分安装技术措施。

1.0.4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住宅建筑太阳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与验收规程》DGJ32/TJ08-2005的规定。

1.0.5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2.1一般规定

2.1.1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内容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辅助加热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及控制系统。

2.1.2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组成包括:太阳集热器、集热循环水箱、集热循环管路、循环水泵及其控制。

2.1.3辅助加热系统通常包括:辅助加热装置(设备)及其控制等。

2.1.4热水供应系统通常包括:贮热水箱、室内热水系统、循环管路、循环水泵及其控制。

2.1.5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2.1.6当为合作设计时,主设计单位负责分工内容的统一和接口。

2.2施工图设计

2.2.1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1)概述建设工程所在城市,及其相关气象资料;

2)建筑类别:居住建筑(户型)与公共建筑、建筑屋面形式;

3)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单幢或群体)及建筑高度;

2采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类型;

3热水用水时间及太阳能保证率;

4辅助热源:甲方提供的热源条件;

5集热循环水箱、辅助加热装置、贮热水箱、循环水泵等设置位置。

2.2.2设计计算:

1设计参数的确定

1)热水用水定额、水温及用水时间;

2)水源、水质;

3)太阳能保证率的确定;

4)用热水计算人数。

2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

1)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选择;

2)计算最大日热水量;

3)计算太阳集热器总面积及集热器选型;

4)计算集热循环水箱有效容积;

5)集热器平面布置、确定集热循环水箱设置位置、循环管路布置;

6)计算集热循环流量及选择集热循环水泵。

3选择辅助加热装置(设备)

1)计算最大小时耗热量;

2)选择辅助加热装置(设备)。

4热水供应系统

1)供热水系统选择及管网布置;

2)计算贮热水箱有效容积;

3)确定系统循环流量;

4)选择循环水泵。

2.2.3太阳能热水系统控制。

2.2.4管材、保温及其他。

2.2.5施工图设计(绘制施工图):

1分离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1)平面图:

(1)标准层平面图;

(2)屋顶平面图;

(3)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屋面、阳台及墙面平面布置及定位:;

(4)辅助加热装置平面布置及定位;

(5)集热循环水箱、贮热水箱平面布置及定位;

(6)管井位置平面布置及定位。

2)系统图(轴测投影或展开图):

(1)集热循环系统图;

(2)辅助加热系统图;

(3)热水供应系统图。

2区域太阳能供热水系统

1)总平面图:

2)太阳能集热器布置图:

3)集热循环管路布置;

4)热水站平面布置图(包括:集热循环水箱、辅助加热设备、贮热水箱、水泵及控制设备);

5)室外热水供应系统。

3整体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

1)太阳能热水器平面布置;

2)管井位置平面布置及定位;

3)冷、热水系统(轴测技影或展开图)。

2.2.6主要设备材料表。

3建筑施工图设计

3.0.1设计说明:

1概述工程建筑类别(居住建筑的户型或公共建筑)、建筑屋面形式、建筑规模(单幢或群体总建筑面积)、建筑高度、最小楼间距、建筑朝向、建筑套型、居住建筑的阳台形式等。

2规定太阳集热器及其他设备等在本工程的安装部位及其布置形式。

3.0.2平面图:

1 管井位置、设备用房的平面布置;

2太阳集热器及设备在屋面上的定位布置:

3上屋面的检修通道。

3.0.3立面图:

太阳集热器及设备若设置在阳台、墙面的立面定位布置(投影)图。

3.0.4详图:

1太阳集热器及设备与屋面、阳台及墙面结合处的节点详图;

2太阳能热水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设置部位的防水、排水、冷(热)桥的构造节点详图;

3防止太阳集热器损坏后的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详图)。

3.0.5热水站设计:

附建、单建热水站的建筑设计。

3.0.6总平面:

集中集热、区域供热水的总平面设计图。

4结构施工图设计

4.0.1太阳集热器及设备与屋面、阳台及墙面结合处预埋件或其它连接件的节点详图。

4.0.2水泵、水箱基础图。

4.0.3附建、单建热水站的结构设计图。

4.0.4结构设计设计计算书。

5电气施工图设计

5.0.1设备控制原理图。

5.0.2防雷、接地和断电等原理图。

5.0.3主要设备材料表。

5.0.4设计计算书。

江苏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一、建筑专业:

1、在施工图中应标明太阳能热水装置的位置;

2、满足安装及检修太阳能装置的构造详图及安全措施。

二、结构专业:

1、在施工图中应画出预埋件。

2、应考虑太阳能热水系统荷载

三、给排水专业:

1、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充分利用屋面面积,节能设计说明中应注明太阳能热水系统设置范围、系统类型和集热面积。

2、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须符合《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住宅建筑太阳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与验收规程》(DGJ32/TJ08)和《江苏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规定。住宅每户热水管道的设置标准按《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执行。

3、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选型由建设单位或用户自行选定,施工图中给排水管线设计必须到位,并符合《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第10.2.4条及第10.5.3条的规定。

四、电气专业:

1、屋面太阳能热水器装置金属部件应和防雷装置相连,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相关条文的规定。

2、太阳能热水器如自带辅助电加热装置,电气管线应配置到位,且配电线路的保护开关应具有剩余电流保护功能,具体按《民用建筑太阳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第5.6节的规定执行。

--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附件五: 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金辉集团住宅项目 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集团北京设计研发管理中心 2011 年 1月

前言 1、施工图设计深度首先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规定。 2、如使用标准图中的做法,设计单位也请直接画在图上,不能简单地标注索引。 3、所有部位、管径、部品、留洞、线条等均需按实际尺寸绘制。 4、凡需承包商或厂家出二次施工图的部位或部件,应给出明确且详细的文字要求、技 术要求和图纸深度要求,并应按下文的相关要求画出全部条件图。 5、提交施工图时,凡是未按下文执行的部分,需单独列出,并说明原因。否则,金辉 施工图内审时,凡发现一套图中有5处明显不符本文要求的,即可将全套图退回设计单位,要求补充并重新提交,时间的延误执行设计合同的有关条款。 6、提交的施工图内审图应该达到本文的规定。 7、住宅套内的设计,各专业要特别关注强制性规范的要求是否在设计说明或图纸中交 代清楚。 1.建筑专业 1.1图纸目录 1)须按自然楼栋编排,每自然栋编一个独立目录。 2)图纸目录及每次图纸编号应注明日期(每轮图纸修改日期要统一),以便新旧图纸 查阅、区分。 3)与图纸有关的洽商要注明在哪一轮图纸基础上进行的。 1.2建筑设计总说明 施工图设计说明的深度: 1)该子项工程的设计依据文件、批文和相关规范。 2)项目概况

建筑名称、建筑地点、建设单位、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工程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防火设计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人防工程防护等级、屋面防水等级、地下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以及反映建筑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住宅的套型和套数(包括每套建筑面积、使用面积、阳台建筑面积,车库的车位数)。 3)设计标高(本子项的相对标高与总图绝对标高的关系)。 4)用材说明和室内外装修: 墙体/墙身防潮层、高层建筑外墙面防渗漏构造设计、外墙窗的防渗漏构造设计、地下室防水、散水、勒角、台阶、坡道、油漆、涂料等的材料和做法。 对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作法说明,及对特殊建筑造型和必要的建筑构造的说明。 5)门窗表及门窗性能(防火、隔声、防护、抗风压、保温、空气渗漏、雨水渗漏等)、 用料、颜色、玻璃、五金件等的设计要求。 6)应有门窗洞边框做法。 7)所有门窗需统一编制门窗表及绘制放大分隔简图,进行编号并注明选料,门窗表中 应统计各单体门窗数量。防火门窗及人防门的编号需易于识别。 8)电梯(自动扶梯)的选择及性能说明(功能、载重量、停站数、提升高度、井道尺 寸等)。 9)墙体、结构梁、楼板预留孔洞封堵方式说明。 10)总说明中关于建筑面积的计算要准确,并随设计的加深不断核算直至最终成果,建 筑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执行。 11)应加注做法厚度,并应合算找坡做法中最薄及最厚两点厚度,并与结构沟通,计算 荷载。 12)应有建筑图中所设计的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钢筋等级说明。 13)应有消防道路路面做法。 1.3总平面 1)屋顶总平面图深度要求 用地地形、地貌及红线坐标 用地内建筑物、构筑物(建筑小品、市政配套设施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定位的施工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用地内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名称及建筑层数,楼栋、单元编号。 建筑退红线 标明居住区道路与城市道路的接驳,标明小区车行及人行道路主次出入口、周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1.项目设计原则 太阳能集热器设计项目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原则,科学设计太阳热水系统,使其达到合理、可靠、先进。 (1)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太阳能、给排水、采暖和土建等专业的相关标准、规范。 (2)综合考虑产品、系统的技术先进性、运行可靠性、经济性、使用便利性和使用寿命等各方面因素,选择实用、经济的方案。 (3)系统设计应安全可靠,内置加热系统必须带有保证使用安全的装置,并根据不同地区采取防冻、防结露、防过热、防雷、防雹、抗风、抗震等技术措施。(4)安装在建筑上或直接构成建筑围护结构的太阳能集热器,应有防止热水渗漏的安全保障措施;应设置防止太阳能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设施;集热器不应跨越建筑变形缝设置。 (5)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给水应对超过有关标准的原水做水质软化处理。 (6)安装在建筑上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得影响该部位的建筑功能,并应与建筑协调一致,保持建筑统一和谐的外观;应避免集热器的反射光对附近建筑物引起的光污染。 (7)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线应有组织布置,做到安全、隐蔽、易于检修;为减少热损及循环阻力,循环管路尤其热水循环管路应尽量短而少弯;为了达到流量平衡和减少管路热损,绕行的管路应是冷水管或低温水管;管路的通径面积应与并联的集热器或集热器组管路通径面积的总和相适应。 (8)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结构设计应为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埋设预埋件或其他连接件;轻质填充墙不应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支承结构。储水箱和集热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其在满载情况下分别满足建筑物上其所处部位的承载要求,必要时应请建筑结构专业人员复核建筑载荷。 2.项目设计要求 鉴于该项目为连云港地区太阳能工程项目,并采用电辅助能源热水系统用于日常生活使用的特点,我认为,该项目设计要求有以下几点: (1)根据图纸的要求,在不影响楼房外观的情况下,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布置方式、色彩等应尽可能做到与建筑相协调。 (2)系统采用楼面太阳能集中集热方式,春、夏、秋、冬晴天以太阳能制热为主,以电辅助加热为辅。要求24小时热水供应,打开龙头既有热水。 (3)系统应备有超压保护、低温保护、过热保护等功能。 (4)系统应保证全天供应热水,并考虑在高峰用水情况下,确保热水供应问题,循环供水方式打开淋浴头进出热水。

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总平面设计 一、在施工图设计中,总平面专业设计,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 二、设计说明 一般工程分别写在有关的图纸上,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注明设计依据、尺寸单位、比例、坐标及高程系统。 三、总平面图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3、场地四界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或用地红线的位 置。 4、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名 称、层数。 5、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 表示)的名称或编号、层数、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6、广场、停车场、运动场、道路、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墙的 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总平面图应画图例。 四、竖向布置图 1、场地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2、场地四邻的道路、水面、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3、建筑物、构筑物名称,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 4、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的设计标高。 5、道路、排水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的设计标高,纵坡度、纵 坡距、关键性坐标,道路表明双面坡或单面坡。 6、挡土墙、护坡或土坎顶部和底部的主要设计标高及护坡坡度。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地面坡度用箭头表示。 五、详图:道路横断面、路面结构、挡土墙、护坡、排水沟、广场、运动场地、 停车场等。(以上项目如另外委托作环境设计,本设计可不画。) 六、总图制图规定 1、计量单位: (1)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详图宜以毫米为单位。 (2)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的方位角,宜注写到“秒”。 (3)道路的纵坡度、场地平整坡度、排水沟底纵坡度宜以百分计,并应取至小数点后一位,不足时以“0”补齐。 2、坐标注法: (1)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可向左或右偏移,但不宜超过45°,x为南北方向轴向,x的增量在x轴线上; y为东西方向轴向,y的增量在y轴线上; (2)坐标网格应以细实线表示,测量坐标网应画成交叉十字线,坐标代号宜用“x、y”表示; (3)表示建筑物、构筑物位置的坐标,宜注其三个角的坐标,如建筑物、构筑物与坐标轴线平行,可注其对角坐标。 3、标高注法: (1)应以含有±0.00标高的平面和屋面标高平面分别作二张总平面图。 (2)总图中标注的标高应为绝对标高,如标注相对标高,则应注明相对

【设计院管理】施工图设计阶段各专业互提资料深度要求

1建筑专业 1.1总平面图: a.包括城委批复的建筑红线,建筑定位座标、标高、层数、指北针。 b.拆除旧建筑物的边界范围及建筑层数。 c.场外管线接入点的位置及场地建筑座标。 d.道路、广场、铁路和明沟的座标控制点、标高、坡向及绿化示意。 1.2建筑各层平面图: a.房间名称、轴线编号、轴线间尺寸(开间及进深尺寸)、纵横墙、柱、墩 等厚度、门窗位置及洞口尺寸、门的种类及门的开启方向。 b.电梯(容量、速度)及机房的位置、尺寸、楼梯的梯段、栏杆等尺寸及做 法。 c.设备及设施的特殊荷重、吊车型号、吨位。 d.阳台、雨蓬、卫生洁具、地漏、管井的位置、尺寸、标高。 e.防火分区及防火门的位置。 f.屋面分水线、坡向、坡度;雨水管及落水口的位置,做法:变形缝(伸缩 缝、沉降缝、抗震缝)位置尺寸及做法;主要设备及孔洞的位置,尺寸、标高。 1.3建筑立、剖面图: a.能表示建筑特征的各立面。 b.室内、外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屋面标高;门窗洞口及窗台标高;地 坑、地沟、平台、隔断及主要设施的标高。各主要或特殊房间的最小净空要求。 1.4天沟(檐沟)女儿墙、窗楣、窗台、阳台等墙身构造大样做法及构件悬挑(外伸及两侧延伸)尺寸。 1.5门窗表建筑装修做法表 1.6环保要求。三废处理及防屏蔽,防磁,防振,防辐射,防腐蚀,防尘,保 温,隔热,洁净等特殊构造要求及防护措施。

2结构专业 2.1基础平面布置图:(包括基础形式,埋深;设备基础的平面位置尺寸,标 高等)。 2.2多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包括板面标高,竖向构件,平面构件)主要承重 构件尺寸断面。 2.3屋面平面布置图:(预留孔洞位置,坡比,坡向,屋脊及檐上标高)。 2.4其它有特殊要求结构和构筑物简图。 2.5所采用的标准构件图集。 3水、电、空调等设备专业 3.1各专业设备用房的平、剖面布置(包括水泵房、污水处理间、变配电所、 控制室、电话交换房、空调机房、冷冻机房、锅炉房等)。 3.2主要设备的位置,外形尺寸,重量,安装标高及设备基础要求(水箱、消 火栓、消防自动报警、自动喷淋;配电箱、灯个选型、通讯广播器材、共用天线、避雷接地;空调机、排风扇、送回风口;锅炉、污水处理等)以及设备的振动,噪音等。 3.3技术夹层、操作平台、预留孔洞、管道、井、沟、槽、管道支吊架,吊钩 等位置。尺寸、荷重、标高。 3.4管道(系统)布置各层平面图(管道走向、管径、断面尺寸、坡度、进出 口标高等)。 3.5 各专业总设备用量(用水量、用电量、用冷量、用汽量)。 4预算专业 4.1为保证预算的质量,各专业应向预算工种提交完整的施工图设计图纸。 4.2预算工种应将工程的分项造价及总造价,总面积,估算的三大材料等提交 给工程总负责人。

关于进一步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苏建科〔2008〕35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苏建科〔2008〕35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 各省辖市建设局(建委)、规划局、房管局: 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8〕17号)、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苏建科〔2007〕361号)等文件都对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也制定了相应贯彻落实措施,加强推广应用和管理。当前,太阳能热水系统逐步由用户无序安装转变为工程统一设计安装,处于规模化应用的初级阶段,为进一步规范其推广应用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维护用户权益,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统一认识,落实管理责任 各地要把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完成“十一五”建筑节能目标任务的有效途径,认真加以落实。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等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连云港、淮安、盐城等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连云港、淮安等地房地产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具体实施细则,对推动这项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他地区和部门也应加强调查研究,加快制定出台相应落实措施。 规划部门要在规划条件、设计方案审查、规划核实等环节对太阳能应用予以把关;建设部门应对未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程,严格实施专家论证制度,并加强对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的指导和工程质量监督;房产部门要规范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维护管理。工程建设各方要切实将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纳入管理,密切配合,把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要求落在实处。 二、正确把握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应用的有关要求 住宅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要根据建筑条件、住户用水需求和管理要求选择适用系统,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屋面面积,集热器面积一般应能满足60%以上住户热水需求。宾馆、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一般应采用集中供热系统。 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不能仅设计、预留管道,应作为一个整体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交付使用和维护管理。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造价应当列入房屋销售价格,不宜单独另行收费。 三、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应用管理与质量控制

景观设计深度 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要求

1、目的 保证设计质量和设计深度,结合本公司专业的设置情况,对园林与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作适当补充和调整,特制定本规定。2、范围 适用于公司开发项目的景观施工图设计。 3、职责 吉林公司设计部负责本公司开发项目的景观施工图设计。 4、园林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4.1封面 图幅与2#图纸同。 4.2 设计总说明 (a)该项目工程量概述; (b)对照总体规划说明书提出全面技术分析和技术处理措施; (c)各专业设计配合关系中关键部位的控制要点; (d)材料、设备、造型、色彩选择的原则; (e)各分项工程需详加说明的分列于各分项图纸上; 4.3 总平面图 (a)总平面图应套在原地形图上绘制,准确表明道路、硬地、水体、山石、建筑、绿地、园灯、陈设的平面形状、位置、相 互关系; (b)有准确的放样依据,关键定位点的地形坐标值,必要时可用方格网表示具体定点尺寸,方格网为2m X 2m—10mX10m, 方格网应与测量地形图的坐标格在方向上一致。以建筑为主 的庭院空间,方格网应与建筑主要轴线在方向上一致; (c)庭院或小型绿地要详细标出放样尺寸 (d)建筑设施名称,面积列表。 (e)指北针,详图索引,图纸比例1/200~1/500,庭院1/100,根据具体项目情况选择。 (f)根据项目具体情况,上述内容亦可分别出图。 4.4 竖向设计 (a)绘出原有地形地貌及现状标高; (b)准确绘出园路、硬地、水体、山石、建筑、绿地的平面形状、位置、相互关系; (c)用等高线绘出地形改造后的起伏情况,注出各高程点的原有及设

计标高; (d)标出建筑物室内外设计标高; (e)标出构筑物标高,挡土墙上下标高,水体驳岸的岸顶标高,常水位标高,池底标高; (f)硬地标出中心及四周标高; (g)道路起止点、交叉点、变坡点、转弯点标高,纵向每10-30m 标出标高; (h)用箭头标出道路、硬地、绿地的排水坡向,用暗管排水时,标明雨水口位置; (i)土石方挖填范围,注出原地面标高,设计标高,填挖高度,填挖分界线,土方量调配平衡表; (j)指北针、图纸比例与总平面图同; (k)重点地段,地形变化复杂地段增加剖面图说明,标出关键部位标高。 4.5 道路广场设计 (a)硬地外轮廓,道路宽度线型控制尺寸均在总平面图上标明,如总图比例较小,每块硬地外轮廓可另行放大画出,注明总尺 寸及细部尺寸; (b)道路、硬地标高在竖向设计平面图上标明,考虑无障碍设计; (c)横剖面设计,标明道路,硬地从表层至基础层的具体做法; (d)局部设计,标明园路、硬地面层形式,具体尺寸; (e)标明不同宽度,不同形式路面交接点处理,道路与硬地交接点处理; (f)标明伸缩缝做法; (g)列出园路、硬地工程量总表; (h)作法说明,例如图中未详需加以说明的要点,如铺装缝允许尺寸,铺装地与道牙的衔接处理,规则形铺装地折点、转弯 处做法。 4.6 绿化种植设计 (a)图纸比例一般为1/200,简单工程1/500,庭院及配植精细的1/100; (b)图纸规格按国标CBJ1-86执行,图幅过大的,可分张分块绘制,图幅分块应以完整绿地为单位,并绘出周围的园路建筑等设 施,以便于衔接,并方便施工;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年版完整版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 深度规定年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6年11月 前言 本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李霆 总则、一般要求部分:刘炳清 建筑、总平面部分:翁皓、党春红、李春舫、林莉 结构部分:李霆、徐厚军、郑瑾 建筑电气部分:杜毅威、熊江 给水排水部分:金鹏、涂正纯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部分:郑小梅、杨允立、吴光林、马友才 技术经济部分:张变兰、聂钢 建筑幕墙部分:王书华 基坑工程部分:陈义平 建筑智能化部分:耿望阳 装配式建筑部分:叶浩文、樊则森、李文、孙占琦、蒋杰、马涛、王炜、张沂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of civil buildings GB 50364-2005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2006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告 第 394 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住宅性能平定技术标准》的公告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364-2005 ,自200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其中,第 3.0.4 、 3.0.5 、 4.3.2 、 4.4.13 、 5.3.3 、 5.3.8 、5.4.2 、 5.4.4 、 5.6.2 、 6.3.4 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5 年 12 月 5 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 [2003]104 号文和建标标函 [2005]25 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5 规划和建筑设计; 6 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 7 太阳能热水系统验收。 本规范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 北京市西外车公庄大街 19号,邮政编码:100044;电话:88361155—112;传真:68302864 ;电子邮件: zhangsj@https://www.360docs.net/doc/a618330891.html,) ,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昆明新元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官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北方赛尔太阳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九阳实业公司扬州市赛恩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津霸能源环保设备厂 ( 中美合资 )北京恩派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太阳雨太阳能有限公司北京天普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华扬太阳能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树君于晓明何梓年李竹光袁莹杨西伟辛萍童悦仲娄乃琳李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目录 一、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总则 1~2 2. 一般要求 3 3. 城市设计 4 4. 总平面 5~11 5. 建筑 12~20 6. 结构 21~33 7. 电气 34~38 8. 电讯 39~40 9. 给水排水 41~47 1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48~53 11. 热能动力 54~58 12. 人防 59~66 二、附录 (一)条文说明 67~72 (二)附件 73 1.工程项目技术指标总表填写说明 73 2.图纸封面格式

74-75 3.图纸格式 76-77 (三)电子数据标准格式78-87

一、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二、附录

1 总则 1.1 为加强对本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全面、直观反映城市规划内容,遵照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文件深度规定,结合深圳市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深圳市的各类民用建筑工程和一般工业建筑工程(房屋部分)的施工图设计。 1.3 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建筑工程的政策、法令和规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 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要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和图纸均应表达清晰、准确,整个文件必须经严格校审,减少各种差错。 1.4在设计中应因地制宜地积极推广和正确选用国家、行业、地区和本市的建筑标准设计,并在设计文件的图纸中注明图集名称。 重复利用其它工程的图纸或采用其他地区的标准图时,应详细了解原图利用的条件和内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足新设计项目的要求。 1.5各专业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按照本规定

暖通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暖通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标签:空调系统风路转换采暖热负荷空调制冷系统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设计与施工说明、设备表、设计图纸、计算书。图纸目录应先列新绘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 ⒈设计说明应介绍设计概况和暖通空调室内外设计参数、热源、冷源情况;热媒、冷媒参数;采暖热负荷、耗热量指标及系统总阻力;空调冷热负荷、冷热量指标,系统形式和控制方法,必要时,需说明系统的使用操作要点,例如空调系统季节转换,防排烟系统的风路转换等。 ⒉施工说明应说明设计中所要求使用的材料和附件;系统工作压力和试压技术要求;施工安装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采暖系统还应说明散热器型号。 ⒊图例一般使用通用图例,并将图例放置在设计说明页或首页中,也可单独成图。 ⒋设备表施工图阶段,型号、规格栏应注明详细的技术数据。 当设计单位只设计部分工程内容,或由多家设计单位共同承担设计任务时,应明确交待配合的设计分工范围。 设备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应绘出建筑轮廓、主要轴线号、轴线尺寸、室内外地面标高、房间名称。在底层平面图上绘出指北针。通风、空调平面图,一般采用双线绘风管,单线绘空调冷热水、凝结水管道的画法。标注风管尺寸、标高以及末端设备或风口尺寸时(圆形风管注管径、矩形风管注宽×高),应标注水管管径及标高、管道坡度和坡向,以及各种设备及风口安装的定位尺寸和编号。还应标出消声器、调节阀、防火阀等各种部件位置及风管、风口的气流方向。当建筑装修方案未最终确定时,风管和水管可先画出单线走向示意图,并注明房间送、回风量及以风机盘管数量、规格。在建筑装修确定后,一般按规定要求绘制平面图。 剖面图当风管或管道与设备连接交叉复杂,光靠平面图表示不清时,应绘制剖面图或局部剖面。在剖面图中绘出的风管、水管、风口等设备,应表示清楚管道与设备、管道与建筑梁、板、柱、墙以及地面的尺寸关系。还应表示清楚风管、风口、水管等尺寸和标高,气流方向及详图索引编号等。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机房图应根据需要增大比例,绘出通风、空调、制冷设备(如冷水机组、新风机组、空调器、冷热水泵、冷却水泵、通风机、消声器、水箱等)的轮廓位置及编号,注明设备和基础距离墙或轴线的尺寸。绘出连接设备的风管、水管位置及走向;注明尺寸、管径、标高。标注机房内所有设备、管道附件(各种仪表、阀门、柔性短管、过

太阳能热水工程合同(标准版)

Both parties jointly acknowledge and abide by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and reach an agreed resul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能热水工程合同

编号:FS-DY-20722 太阳能热水工程合同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铁岭紫晶太阳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两方就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经友好协商,对系统设计达成了共识,现就有关事宜签字协定如下: 一. 系统技术参数 1. 太阳能系统采用工程用集热模块型,即每组模块由mm,长mm全玻璃集热真空管支,共组,合集热面积为m 2. 2. 系统在春秋季节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日产热水约8吨(温度在45度75度之间) 3. 配套只吨保温水箱。(品牌为、型号、内胆材质为sus304不锈钢,外壳材质为,保温层为聚氨酯整体发泡)。 4. 配套组电加热,9kw/380v/组。 5. 系统循环方式为循环,光照不足及其它季节系统产

水温度不足时,控制系统启动辅助加热。 6. 控制系统型号为。 7. 室内冷热水管、电线管路由方施工,方派人技术指导。 二. 工程验收方式 1. 系统验收由甲乙双方共同进行。 2. 系统所采用的全部材料均为优质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3. 系统验收标准见书中系统技术参数及验收规范,中系统技术参数及验收规范的具体指标低于国家相关行业指标或标准的,应以国家标准为依据进行验收。 三. 工程造价及付款方式 1. 工程总造价为人民币:大写()。 2. 工程付款方式为合同签订后甲方首付工程50%()作为预付款,货到工地,工程安装结束、系统调试正常后,甲方应付工程款%(),其余货款%()完工三个月内付清。 四. 甲方责任及义务

01建筑施工图设计规范及深度规定

建筑施工图设计规范及深度规定 一版面 1、以标准层图副大小为基准,一般情况下只一种高度大小图副。长度加长增加一种。特殊情况特 殊对待。 2、图层,天正默认的图层及颜色好线性,以天正默认为准,不允许修改 家具图库以给定的家具图库图层为准。 3、打印线宽控制 墙体为0.50,填充、家具为0.15(淡浅70),门窗为0.20,其他均为0.25. 详图线宽控制? 4、封闭阳台为三根线表示、不封闭阳台为两根线表示。 5、图纸加图纸会签栏,以后的图纸签名及会签全部手签,严厉禁止使用电子签名。 二平面图 1、大型或复杂的项目,特别是分段绘制者应增加防火分区示意图(比例缩小集中绘制)和轴线关系与分段示意图,分段轴线号前面应加注分段序号; 各层平面的防火分区界限宜用粗点划线示出,并在分界线两侧框示出分区序号和建筑面积(这对设备专业十分有用)。 2、平面图中标注的尺寸,可分为总尺寸、定位尺寸和细部尺寸三种; 总尺寸---建筑物外轮廓尺寸;若干定位尺寸之和。 定位尺寸——轴线尺寸;建筑物构配件如:墙体、门窗、洞口、洁具等,相应于轴线或其他构配件确定位置的尺寸。 细部尺寸——建筑物构配件的详细尺寸。 外墙三道:第一道外包(或轴线)总尺寸(错台或分段外包尺寸可在二、三道之间单注),第二道开间进深轴线尺寸,第三道门窗洞口和窗间墙、变形缝等尺寸及轴线关系; 4、所有定位尺寸及细部尺寸都要以轴线为准,不以墙线为准。即都与轴线发生关系。 5、钢筋混凝土墙应视情况确定是否标注,但应在图注中写详见结施图,且应在施工图中深入研究、配合、确保无误。 钢筋混凝土墙应表示为异形柱,不允许粗单线绘制。

内部门窗洞应注定位尺寸、高窗应注窗台距地高,门洞(指不装门的洞口)应注洞宽、洞高尺寸; 6、所有平面节点放大或详图索引要注全(层层共用的详图索引号层层标注) 7、门窗编号要注全。“人防工程门窗表”一般都直接放在人防平面图中,便于主管部门审图; 8、门的开启方向和形式应在平面图上区别表示: 1000以下门的开启方式为单扇半开,1200及以上为双扇半开 户门为甲级防火门(钢质)时应与其它甲级防火门(木)区别对待 9、室外、各层楼地面均应标注标高; 10、厨、洁具和家具——厨、洁具和家具自始(发作业图起)至终保留。 11、房间名称——各类建筑的平面均应注明房间名称或编号; 12、房间面积——住宅单元放大平面应注出各房间使用面积、阳台面积,在图中注明各单元平面的使用面积、阳台面积和、建筑面积、本层建筑面积,其他类建筑各层平面亦宜在图名下注出建筑面积; 13、留洞、槽标注——除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的留洞由结构表示外,在墙上留洞,由建筑绘图并标注预留的水或电箱、盘、洞的定位尺寸及洞口尺寸; 烟道、风道由建筑标注尺寸,结构表示出楼板预留洞,其洞口尺寸应比烟道、风道构件尺寸长宽各大50㎜; 各种留洞图例及要求: 14、平面过长者可分段绘制,且应在各段平面图上绘出组合示意图,表示出本段位置。绘退台平面时仅绘下一层投影可见轮廓; 15、细部尺寸的简化: 平面图中只标注墙体定位及洞口定位;户型放大图中所有细部尺寸都要标注。 2-2、地下层平面图 1、建筑物的地下部分由于在室外地面之下,致使采光、通风、防水、结构处理以及安全疏散等设计问题,均较地上层复杂。此外,为了充分开发空间,提高地上层(尤其是底层)的使用率,又多将机电设备用房、汽车库布置在地下层内,而人防工程又只能位于地下。这些用房均各

《江苏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关于印发《江苏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的通知 各省辖市建设局(建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务院第27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93号令《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及江苏省建设厅(苏建科[2007]361号)《关于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确保我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质量,我厅组织省工程建设标准站、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核中心等单位编制了《江苏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经审查,现批准颁布,自2008年6月1日起实施。 二○○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抄送:建设部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厅有关处室,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省工程建设标准站,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中心。 江苏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前言 为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93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苏建科(2007) 361号文,规范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引导太阳能产品技术进

步,对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作出编制深度的规定。 本规定由江苏省建设厅批准和管理,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主编单位: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 江苏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中心 参编单位: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管理中心 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顾小平、陈继东、孙晓文、王然良、谈小华、蔡钧、刘晓静、庄佐生、何泰曙、张瑾、贾杰、方玉妹、李青、查立意、孙洞、 陈骁、顾琴芬、钱哨 1 总则 1.0.1为加强对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制定本规定。 1.02本规定适用于新建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参照执行。 1.0.3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的设计应包括系统设计各指标和设备选型及系 统各部分安装技术措施。 1.0.4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住宅建筑太阳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与验收规程》D GJ32/TJ08-2005的规定。 1.0.5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

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

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 发表时间:2018-05-31T15:08:08.3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作者:黄贵重 [导读] 太阳能是目前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在发电、取暖、供水等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28311 摘要:太阳能热水系统已经普遍被运用在住宅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的作用和设计原则,并就给排水设计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 引言 太阳能是目前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在发电、取暖、供水等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资源丰富,既可免费利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又无任何污染。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太阳能技术,已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在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的前提下,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开始大量应用在新建住宅上面。因此,如何合理进行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是当前的首要问题和任务。 1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简介 1.1给排水设计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主要作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将冷水转化成热水,供人们使用的系统。目前,我们常用的是需要放置在屋顶的普通型太阳能热水器。这种热水器采用紧凑型设计,把太阳能集热板和储水箱设计在一起,安装简单方便,成本也低。但是需要较大面积的平屋顶,维护也是各自为政,不便于管理,也很容易对建筑屋面产生破坏。还有就是受天气影响很大,阴雨天气或光照不足时,不能解决全天候供应热水问题。因此,太阳能集中布置,统一管理和增设辅助加热,组成全天候热水供应系统被更多的采用和推广。 (1)减少能源消耗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型能源,将其运用到给排水工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效果。因为人们广泛运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使得煤气等其他能源的消耗逐渐减少。除此之外,还能给人们提供诸多方便,进而降低成本的消耗。在进行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进水管道安装应该秉持就近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缩减管道应用数量,这样不仅可以节约一定施工时间,降低设备购置成本,同意还能起到节省能源消耗的目的。 (2)降低环境污染 在开展给排水设计工作时,主要把空气能热泵党走主要的辅助加热设施,热水箱容量应该结合设计要求进行建立,从而保证给水环节中水量始终保持充足状态,同时根据用户的应用需求对其进行调整。在一般设计时,因为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部分用户服务不能够得到保证,但是运用空气热泵具备的辅助功能实施加热,可以有效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即使所处的条件环境在恶劣,也可以较好的满足用户要求。这种太阳能热水系统普遍应用在医院以及家庭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的应用,主要因素就是其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并且具备清洁功能,从而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2 设计原则 第一,采用整体设计原则,从项目立项到施工设计的整个过程,综合考虑住宅建筑用水的特点、使用工况、集热器规格及性能参数、系统配置及运行方式、使用和维修、节能与安全、经济效益等因素,均应符合工程系统的设计原则。 第二,力求使太阳能与常规能源最佳组合,充分利用太阳能,最大限度降低常规能源消耗量,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之目的。 第三,系统设计的先进行、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等综合考虑。 第四,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环保、节能、合理用水等方面全面考虑。 2 给排水设计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 2.1选择集热器 给排水设计中,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需要合理选择集热器类型,通常集热器分为平板型、金属-玻璃真空管、全玻璃真空管,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从运行期最低温度、集热效率、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符合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设备。在安装集热器时,要按照以下要点进行:①安装倾角。尽量和本地纬度相同,若太阳能热水系统多应用于夏季,则安装倾角可以设置为本地纬度减去10°,若多应用于冬季,则安装倾角可以设置为本地纬度加10°。选用水平热管集热器时,可以将安装倾角设置为0°,若选用热管式集热器,则安装倾角要>10°。②安装方位。朝向正南或者南偏东西30°范围内,以确保集中热效果,尽量不将集热器安装在背阴区域,要确保日照时间>4h。③联接方式。可以采取并联或者串联等方式,来连接集热器组,尽量选择并联方式。若为自然循环系统,则可以并联集热器。平板型设备并联,其数目要<16块,各系统全部集热器设备数量要<24块。对于全玻璃真空管,以东西方向设置的集热器设备,在相同斜面上采取多层布置的,集热器采取串联方式,数量要<3块。 2.2 管路设置 在设置管路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冷热水系统压力保持平衡,压差要<0.02MPa。对于管道,需要做好保温措施,以确保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供水温度。对于室外管道,需要做好防冻措施,按照排水方向来设置,以避免管内水滞留,发生管道冻裂问题。合理安排管道方向,室外管线采取隐蔽布设的方式,穿越围护结构的管线,需要做好预埋处理,使用套管做好防护工作。竖向管线尽量布设在竖向管道井内,做好安全隐蔽工作,以便于后期维护与检修。建筑室内的水平管线,采取隐蔽设置的方式,在楼板或者墙体面层中,来布设水平管道沟槽,对于隐蔽工程,要确保管线无接头。值得一提的是,需要合理的选用管材,按照现行标准,从管道工作压力与温度等方面考虑,尽量选择金属管材,做好防腐措施。 2.3 辅助热源加热设备设置 建筑设计中应留有相应的位置,满足其技术要求,确保辅助热源设施安全运行及安全操作、维护。辅助热源应尽量靠近贮热水箱(罐)设置,并应便于操作、维护。 辅助热源启动方式分为手动启动、全日重点启动和定时自动启动三种。启动方式直接关系到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节能效果,应结合不同的热水供水方式、采用适宜的控制方式。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2003-8-12晓黎文摘搜集整理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 日期: 2003."0 6."05今日/总浏览: 1/230 建设部文件 建质[2003]84号 关于颁布《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国务院各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确保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我部组织中南建筑设计院(主编)等单位编制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经审查,现批准颁布,自 2003年6月1日起施行;原《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1992年版)和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竞选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建设 [1995]230号)所附的《城市建筑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自 2003年6月1日起同时废止。 附件: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二OO三年四月二十一日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第1章总则 第1。"0。1条为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工程的设计。 第1。"0。3条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要完整,内容、深度要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图纸要准确清晰,整个文件经过严格校审,避免“错、漏、碰、缺”。 第1。"0。4条在项目决策以后,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设计阶段。大型和重要的民用建筑工程,在初步设计前,应进行设计方案优选。小型和技术要求简单的建筑工程,可以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 第1。"0。5条在设计前应进行调查研究,搞清与工程设计有关的基本条件,收集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进行认真分析。 第1。"0。6条设计文件的内容与深度

江苏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江苏省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 编制深度规定 (2008年版) 江苏省建设厅 二00八年四月

前言 为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39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苏建科(2007)361号文,规范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引导太阳能产品技术的进步,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作出编制深度的规定。 本规定有江苏省建设厅批准和管理,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主编单位: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 江苏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中心 参编单位: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管理中心 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顾小平陈继东孙晓文王然良谈小华蔡钧刘晓静 庄佐生何泰署张瑾贾杰方玉妹李青查立意 孙洞陈骁顾琴芬钱哨

1 总则 1.0.1 为加强对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参照执行。 1.0.3 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的设计应包括系统设计各指标和设备选型及系统各部分安装技术措施。 1.0.4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同一内容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住宅建筑太阳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与验收规程》DGJ32/TJ08-2005的规定。 1.0.5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2.1一般规定 2.1.1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内容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辅助加热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及控制系统。 2.1.2 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组成包括:太阳集热器、集热循环水箱、集热循环管路、循环水泵及其控制。 2.1.3 辅助加热系统通常包括:辅助加热装置(设备)及其控制等。 2.1.4 热水供应系统通常包括:贮热水箱、室内热水系统、循环管路、循环水泵及其控制。 2.1.5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设备材料、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2.1.6 当合作设计时,主设计单位负责分工内容的统一和接口。 2.2施工图设计 2.2.1 设计说明: 1 工程概况: 1)概述建设工程所在城市,及其相关气象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