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

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
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

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的核心是斗争论(矛盾论)。或者说,辩证法就是矛盾论。现在用于包括思维、自然和历史三个领域中的一种哲学进化的概念,也用来指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上只有两种世界观,一种是辩证法,一种是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从根本上对立的两种世界观。辩证法的基本特点是认为:斗争与联合相联结。这个思想也是辩证法作为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形而上学基本特点是认为:斗争与联合相脱离。它或者只见斗争,不见联合,或者只见联合,不见斗争。

这里所讲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是形式上的概括,而非内容上的概括。

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辩证法有不同的认识,古希腊哲学认为它是论证和分析命题中的矛盾、揭露谈话的矛盾及克服矛盾的方法。德国哲学家G.黑格尔认为,辩证法研究对象本质的自身矛盾,不仅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宇宙观。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认为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规律,思维中的辩证法是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辩证法有三种基本的历史形式:古代朴素的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编辑本段]

古代朴素辩证法

在古希腊思想家那里,辩证法的含义范围很广,从辩论中的一种反驳技巧,到对定义做系统评价的方法,直到研究和划分特殊概念和一般概念之间的联系。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奠基人之一,他以主张“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哲学观点而闻名于世,他有两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也是古代辩证法的代表人物,他们多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包含着许多合理的辩证内核,例如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

中国古代的很多学派都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例如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老子曾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柔能克刚,齿以刚折,舌以柔存”等名言。又如阴阳、五行学说,《易经》中也有以柔克刚、阴阳相互转化、万物生生不息等理念。再如,儒家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等等。这些都阐述了事物相对的;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事物,不变的只是变化本身。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中国的军事经典《孙子兵法》也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进退、胜败、奇正、虚实、勇怯、劳逸、动静、迂直、利患、死生等等。书中所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和“因敌而制胜”,代表了朴素的“主观要符合客观”的唯物思想,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思想。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对立面转化的条件,其中最重要

的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孙子认为战争胜负不仅取决于客观的形势,还取决于战争的主观指导是否正确:一方面,他说“胜可知,而不可为”,认为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凭主观愿望去取得;另一方面他又说“胜可为也”,原因是只要研究敌我双方具体的情况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扬长避短,就可以为胜利创造条件。可以说,《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战争中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

很多人认为:古代辩证法朴素直观,大多只描述整个世界的一般性质,对构成世界各个元素与部分认知不清,因而是不完备的,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辩证法思想体系。[编辑本段]

唯心辩证法

从斯多葛派哲学家时代起到中世纪末,辩证法一直同形式逻辑保持相当密切的联系,更晚一些,康德用术语“先验辩证法”表示揭示假相的努力,这种假相出现在试图在现象和可能的经验范围之外应用知性的范畴和原则时。黑格尔把辩证法看作是:一个概念由于它自己固有的矛盾双方冲突的结果。

[编辑本段]

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采纳了黑格尔的定义,并应用于他们对社会和经济过程所作的解释中。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中,辩证法被定义为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和理论——它把世界理解和描绘为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把发展理解为“事物自身固有的各种矛盾,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变化的结果”,即内因决定、外因影响(促进或延缓)。

[编辑本段]

★马克思的辩证法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辩证法三大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的辩证法规律只有三个,它们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

辩证法规律揭示的全是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产物。尽管辩证法的规律都是从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来的,但是这些规律完全与客观现实的本质运动相一致,因此它们都是具有极限真理的客观规律。

改革,顾名思义就是要改变、革除、创新,如果干什么事情都要以书本怎么写的,规定怎么说的,领袖怎么讲的,过去怎么办的,别人怎么干的为根据,改革就寸步难行。

(摘自1993年6月10日听取安徽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既要突出主旋律,又要坚持多样化;只有坚持多样化,才能更好地表现主旋律。

(摘自1990年2月20日同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1.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的必备条件

教学研究论文属学术论文中的一种,与一般的议论文或教学经验体会的文章是不同的。一般

议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以外的某些现象(问题)提出某种见解与主张,并加以论述的文章。教学

经验体会或心得主要是把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某些教训或收获有感而发地用文字记录

下来,或帮助记忆,或积累某方面的资料;当然,也包括一定的思考,但这种思考只是教研

的某种火花或萌芽,还没有上升到科研的层次或阶段。教学研究论文则是专门对教学领域中

的某些现象问题进行科学探讨、研究的文章。它同以上两者相比较,或者视角、侧面不同,

或者层次、阶段不同。

那么,论文要求必备哪些基本条件呢?

第一,科学性。就是要求论文的作者能正确地反映教学研究的对象——教学理论或实践,并

揭示其规律。这就要求作者(教研者)的论述是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是完整的,而不是片

面的;是首尾一致的,而不是前后矛盾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科学性

既要求立论的观点正确,又要求知识的准确性,否则,就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研究对象的规

律,还会使读者困惑或引起误解。

第二,客观性。客观性与科学性是紧密相关的。科学性要求实事求是,客观性要求一切从实.际

出发。客观性要求对于教学研究对象的事实全面、周密地考察研究,然后从中引出符合实际

的结论。这里,初学者易犯的毛病是以偏概全或用个别例子得出结论。列宁说:“偏见比无

知离真更远。他还一再强调要重视“观察的客观性”。撰写教学研究论文亦应如此。

第三,创见性。就是要求作者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能人云亦云。创见是科学研究的生命,

它能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开辟出新的科学道路,推动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

研究论文的创见性正在于此旷能在美术教学领域的某个方面或某一点上提出一个新颖而正

确的看法,是非常不容易的。至于那些美术教学领域中的重大发现或带有全局性、整体意义

上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就更是不容易做到了。当然,有时某种新的看法即使是正

确的,也可能难以一时为人们所接受,甚至遭到反对。这就要求教研者要有坚持真理的精神。

正确的东西经过实践检验,终究会得到证实与承认。

第四,平易性。教学研究论文是宣传教学科学真理的文章,应容易理解。要尽量做到不仅专

家看了能懂,就是一般的美术教师,乃至部分兼职的美术教师(这在目前我国农村中学里为

数众多)看了也能懂。做到这点很不容易。因为讲究学术性的教学研究论文,为了研究的深

度,就要讲些抽象道理,使用专门术语。要做到平易近人,就要使论文深入浅出,语言明白

好懂。

2。构成教学研究论文的基本要素

构成教学研究论文的要素一般包括:论题,也就是题目;署名并工作单位;内容提要,也就

是文章的要点;关键词语,也就是文章中关键的单纯词与合成词;正文,也就是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序论、本论、结论三段式,其三段式的安排又可根据内容而形式灵活

多样,如:结论-----本论----,本论---结论,序论----总论---各论---结论,序论---本论之一----

结论之一----本论之二----结论之二----本论之三-----结论之三……;引文注释与参考资料;写

作时间。

3.教学研究者应有的道德修养

教学研究工作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因此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得到他人的帮助,尤其参考他

人的成果,一定要对他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示感谢,具体地说就是要在文章中予以注明。

这是科学研究应有的道德修养。

美术的教育教育的美术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德

育渗透

永安二中:苏章腾内容摘要:

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和魅力去激发学生的美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优秀美术作品的熏陶和感染,在情操、品格、心灵上受到有益的影响。因此,美术不仅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的特殊手段。

关键词:

1、美术学科德育--即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相关内容,以感化陶冶的手段,通过以审美观点达到情感。

2、美育: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

3、美育任务--教给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美的品质。

论文提纲:

一、摸清情况,正视现实

二、分析情况,研究对策

三、寓教于乐,正面教育

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和魅力去激发学生的美感,它以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为原型,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优秀美术作品的熏陶和感染,在情操、品格、心灵上受到有益的影响。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蔡元培曾对美育作了这样的解释:“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更明确:“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的源泉。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教给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美的品质。”

目前,课程改革己成为我国教改发展的一个鲜明主题,走进新课程己成为必然趋势。因此,美术不仅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特殊手段。那么,如何有效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于中学美术教育之中呢?

一、摸清情况,正视现实

多年来,教师每接任一个新班级,总是要进行一番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调查到的情况看,由于农村条件所限,中学生所受到的美术教育之少令人感到痛心。许多同学对毕加索、徐悲鸿等中外闻名的画家及他们的作品一无所知,甚至出现《蒙娜丽莎》的作者是林志炫,只缘于他的那首《蒙娜丽莎的微笑》。与此相反的,他们对韩日港台漫画家及他们的作品,甚至他们的血型、星座、喜爱的颜色等,都了如指掌。卡通漫画并非一无是处,它也有积极的一面,然而泱泱大国五千年的美术精华,又岂是美少女战士、流氓兔之类可替代?责任心驱使我们要面对新情况,正视新现实,寻找解决新问题的路子,大胆地去迎接新挑战。

二、分析情况,研究对策

学生喜欢漫画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此,教师对产生漫画“热”的社会背景、学校教育和学生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

1、从社会环境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的增加,引进了一些西方和港台较有影响的美术作品,这对推动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但随之也带进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经国内一些报刊、电视媒体的不恰当的渲染,与社会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学生不可能不受影响。

2、不少学校对美术教育不重视,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升学率看成硬件,把美术当成可有可无的软件,甚至让美术靠边站。结果学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只从电视或娱乐杂志中模仿吸收,耳濡目染,多数迷上了轻松诙谐的卡通漫画。

3、从学生特点看,中学生正从品德的形成期向确定期发展,思想活泼,模仿性和好奇心强,但认识肤浅,生活经验不足,鉴别能力低,面对卡通漫画的冲击,凭一时的兴趣和冲动,盲目地跟潮流走。他们分不清美与丑,善与恶,对不健康的卡通漫画不仅不会识别,更谈不上抵制,相反地越迷越深,愈画愈有劲。

综上所述,卡通漫画在学校的泛滥是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对这股冲击不能低估或掉以轻心,而应认真对待,研究对策。

三、寓教于乐,正面教育

制止卡通漫画的泛滥,既不能用简单空洞说教的方法解决,也不能用行政的手段粗暴地加以制止,而应循循善诱,正面引导,把德育寓于美术教育之中。

1、从美术教育入手,提高学生鉴别能力。

美术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它比其他艺术更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有比较才有鉴别”,对比是最好的说明方法。教师从美术鉴赏入手,通过向学生介绍如徐悲鸿的《奔马》、齐白石的《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使学生有系统地、由浅入深地接触、熟悉艺术殿堂,让他们在严谨的构图、优美的线条、艺术家独特的艺术风格中感受到美术本身所揭示的广博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另外,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卡通漫画进行分析,让学生讨论,使他们认识到:大多数卡通漫画形象,如流氓兔,其内容都是从商业角度出发,迎合市场需求,给人的感觉是消极、低沉和狭隘,显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很不利。从艺术角度上看,卡通漫画形象大多形式风格单调,在美术的海洋中不过是沧海一粟。通过分析对比,提高学生对中外美术优秀作品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美术教育的博大精深。

2、在美术教学中弘扬民族文化,进行国情教育。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多民族国家。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国情、学习祖国悠久的民族艺术文化,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注重让学生广泛接触我国民间艺术,让他们在领略民间工艺美术的风格、结构中,认识到祖国的山河壮阔、人民智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中国的世界遗产》一课时,教师注重环境的熏陶,以古筝曲贯穿课堂,先让学生欣赏“神州大地”视频,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那逶迤磅礴的万里长城;规模宏伟的北京故宫;堪称世界第八奇迹的兵马俑,那史诗般的风格,鬼斧神工的构造,配以相关的小故事传说,使学生得到春潮般的鼓舞,产生一股热血沸腾的热情。然后教师又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渗透环保意识。当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时,教师适时要求学生提出保护家乡名胜古迹的具体方案,并形成美术小论文上交。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在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中,描绘出时代的和音。

3、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

为了使健康有益的美育环境占领校园阵地,几年来,教师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性的美术第二课堂活动和绘画比赛。如每年元旦,教师要求学生自制贺卡送给老师;三月份,结合学雷锋活动,举办“美化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六一期间,组织七年级学生举办大型美术绘画比赛;十月份开展“描绘蓝图献祖国”书画展;十二月份举办学校美术周。各班同学以自己的方式,用美术的手段参加活动,并进行评奖,以不断提高学校美育环境。此外,教师还组织了美术兴趣小组,让学生进一步开拓美术视野,培养美术骨干来以点带面。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的美术技能得到了提高,近年来,计有50多人次在省市各项美术比赛中得到了较好的名次,同时学生的心灵得到了美的熏陶,受到了教育,达到了寓德育于美术教育的目的。

浅谈美术课堂教学

永安市槐南中学张宝珠

摘要:在初中的美术教育中,课堂教学所占的时间的比重大,对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审美素养的重要性。就此对美术教师的备课和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师学生

美术教育是美的教育,直观的美的教育,和心灵感悟美的教育,发现美创造美的教育。

初中美术的新课程新理念也体现了这点。新课程要求美术教育以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及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美术的课堂教学占了大部分时间,是教育体现初中美术的新课程理念的最主要的时间。因此我认为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必须体现。如何体现要靠教师课堂上“教”、“学”相长。

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除了教师我们要认真仔细的备课外,更应该注意课堂上细节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达到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思想、新理念、新功能。因此我们不仅要备书本,更应该备学生,备课堂上的变化。把学生学习的难度降到最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大都很有个性、天真活泼,课堂上瞬息万变, 我们要认真去发掘课堂学生的变化,努力去引导学生,走到学生里去,去了解他们的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提高, 体现美术“美”。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成功的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有效成功的导入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明确的教学目的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学目的要明确,导入目的也要很明确;二导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达到导入的基本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导入时要考虑怎样导入能引起学生注意,诱发其兴趣,激发起学习的激情。

二、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是同样很重要的

在美术走进课堂时,我认为不应当照本宣科,我们应该釆用灵活的、适合的课堂教学手段,选择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综合性、开放性,这样上起课来就比较活跃,也更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与爱好,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求知欲望。现在我感觉到学生较多会“看”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果感觉这个老师很无趣、很烦躁的话,他们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厌倦感。反而言之,如果他们感觉老师和蔼可亲、幽默风趣有吸引力的话那么课堂就比较灵活多样,而这个老师就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我们应体现教师个人教学特色,从而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

课堂上应因材施教学。根据当地现有的材料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关心的热点,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课堂教学应随机应变,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为辅,从学生的课堂中发现学生能力水平美的感悟及时表扬和赞赏。教师在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大前提下,随时创设有意思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和发展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人自主性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学生可分组交流讨论,也可以独自进行美的学习,以达到更好效果。

兴趣爱好是学习美术的第一动力,它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激情与积极性,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周围的事物去选择不同类型的课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我为校园添色彩活动一(设计与展示)》中我就根据学生的心理及他们的生活环境去布置作业。我首先先让学生去找他们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在他们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不限制材料,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与设计去寻找。结果在上课时我发现到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有几个班级的学生,他们的想法都比较新颖创新。他们懂得用生活中而且容易

得到的材料去创新设计。最有印象的是他们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采用自己本乡土的资源去创造新“美”。那时正好是甘蔗收获的季节,很多学生就采用甘蔗叶子、小毛竹叶与枝、芭蕉叶、柳枝及生活中他们自己收集的材料(绸带、糖果纸、塑料瓶等等)他们都创造出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现代的、古代的、学生装、舞台装等等各抒己见,像这类课型连平时最调皮、最不爱动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动手实践、竞争表演。我想多开些这样类型的课程即可以培养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艺术感受。达到学生对学习由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不同类型的课程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课堂中也要引导学生发展思维的能力,在当今社会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学生的作用,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展开。引导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用一些鼓励的语言少一些批评(如你做的很好,相信你做得更好)这类语言,虽然这样的语言比较俗套,但我相信人还是比较喜欢听一些好的语言、好的话。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但他们有错误时还应该注意引导,在批评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语言的艺术性,引导不好的话会影响他们对你这学科及这位老师的烦感与厌倦。

在课堂上也应该注意激发课堂的气氛,要把学生的天真、可爱、活泼的性格释放出来,发挥他们的天性。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多采用一些以评比的方式、竞争的方式、游戏的方式等等,采用不同的手段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渡过,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吸收更好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效果。

三、成功的课堂教学,课堂小结收尾不能小视

在一节课的多种形式的的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对所学的所悟的“美”进行反思小结。可让学生自主反思小结,教师引导。教师应对课堂中的学生的创新表现及时表扬和鼓励,保持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

在课堂中我们也不应该忽略最后的十分钟的小结收尾,把握得好的时候,这最后的十分钟还是本节课的高潮与关键时刻。如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学生的气氛活跃,在上学期的《优美的校园》活动三(写生与表现)中我让学生互评学生分小组完成,并分别让他们在各自的小组成员中选出自己的小组长,并分别由小组的小组长传达本小组的创作精神及作品的构思意义等,同时也采用互评的方式进行完成本课的内容,每个小组都发言的很好,课堂的高潮由然而生,在这环节中,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这样也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一个好方式。选择人人当“评委”,评自己的长短,评别人的优劣;自己给别人提建议,别人帮自己出主意。老师则可坐听“百家争鸣”,当好“嘉宾”,在适当时候给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从中培养他们的个人精神、集体荣誉感、技能、情感,美术教育的欣赏美、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鉴赏美等等美的精神与感知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摆脱“权威”阴影下自由、自信、提高欣赏与评述能力。

以上这些是我认为上课时所应该注意的现象,除了以上这些问题外,我认为教师也应做好课前的备课准备,在一学期的小结来看,很多学生除了喜欢上一些动手实践课外,我们也应该适当的结合一些理论知识与技巧,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名作,体会名家在画中的表现精神,即使我们做不到画家的效果意境,也应该让学生意识到有这样的技巧、方法与风格,在欣赏名作时最起码要让学生了解画家的时代、背景,在欣赏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构图、构思、色彩及作者

的意途与意境。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为特长生做适当的“小菜”,让他们吸收更多更全更深的美术的知识。对小部分的学困生最起码要让他们认识到作品的基本创作和欣赏的方法和作品的类型等一些基本知识。分层教学。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同时也要适当的加入音乐这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它也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的积极性,经常我们在上美术课时,课堂上的气氛经常都是比较活跃,在学生动手实践时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做作业,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投入境界,给人一种入神入画的感觉,我们在上课时也应该采用一些不同的教学运用方式,如写生、多媒体、表演、展示及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等等,

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表演及音乐作背景等各种方式的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并在表演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表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所付出的成功与体验,从而获得学习动力。我们还要让学生勤于思考与动手的好习惯,符合学生的学习风格,结合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并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及爱好,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创新能力

总之美术的课堂教学占了大部分的时间,教师应在课堂内外的教学中认真把握,展示个人魅力,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精神和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提高学生“美”的感悟和“美”的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美术特长生的教与学

永安一中周芳

摘要:新的美术课程标明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但一些美术课却忽视和淡化美术本体的价值和功能的现象,过多考虑了教学形式,而没有考虑这些形式的教学内容服务的有效性;在新时期各级学校对美术特长生有了更高要求;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选择最好的方法,达到最佳效果,真正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健词:美术特长生高中阶段美术兴趣因材施教教学目标

目前,高中美术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可是全国各省、各高校美术专业的招生考试基本摒弃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而局限在素描写生、色彩、速写这几门上,既不能体现高中美术课改的成果,也无法衡量考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06年的高考美术专业加试以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结束,超过100万的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如今美术成为高等教育所有专业中最“热”的专业。我校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尝试创新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模式,于02年组建高中阶段“艺术体育特色班”因学生文化、专业整体素质较好,深得大家认可,05年有一位考上中央美院,06年有一位考上

中国美术院校,今年又有两位同学分别以专业第一与第二十名考上中国美术学院,如今美术的特长生已成为我校的一个新亮点。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使美术教育内涵更加丰富多彩。高中阶段对美术特长生教育应结合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特能与技巧,教师要尝试使用新的理念来解剖老教材,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学生的灵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作为高中美术教师,对美术特长生的教与学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反思,想与同行们一起交流一下。

一、要把握学科特征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应注意“因材施教”与把握学科特征两者紧密结合。针对学生个人的基本素质分别对待,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但必须使人人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与进步;高中学生通过对美术欣赏的学习,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陶冶情操,了解和形成以美术学科为特征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个性。在把握学科特征方面要防止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如上课时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

1

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句章,将本来生动有趣的美术课上成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课”,这既不符合高中生的认识规律,也不符合美术欣赏的学科特点,学生享受美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美术的学科目标也难以实现,并将导致学生对美术失去兴趣。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将教材知识融会贯通,自我消化深入浅出的表述出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能力不仅要以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与积极的情绪,特别是愉悦的心情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融洽师生情感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欲。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引趣,设置思维荒漠、留悬念等方法,当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瞬间捕捉到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特别是对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来说,只有使他们的兴趣受到激发,才有可能让他们更多方面都行到培养和锻炼。在美术课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即要体现整体性、基础性,又要体现个别适应性、现实性及超前性,教师不仅要在非常有限有时间里完成美术课的教学任务,还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

生的个性意识和艺术素养,体现美术学科的人文性、多元性,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真正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二、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一个人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要经过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下引导产生。只有根据高中阶段美术特长生的兴趣和认识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目标,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特别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客观地认识学生群体的现实水平及个体差异性,分层次教学,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实现学生的目标,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开创自己独特见解。推行“带着问题学的方法”以加强学习者对美术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用的信念。减轻美术专业学习过重的负荷,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针对近几年美术高考课目设置课程,做到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明确,加强双基与能力培养,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进行系统素描训练,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整体而全面地观察世界,促进学生眼、手、脑高度协调,在素描的训练上强调:①整体的观察事物,初学者最易

2

犯的毛病是从局部入手,以致造成包括比例、结构、明暗、空间、透视等方面的错误。所以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学习方法,善于总结经验避免学生少走弯路。例如学生一幅静物画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个静物的形状、比例、明暗、构图等处理关系,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在尊重客观对象的前提下,允许对局部的色调进行调整、或减弱、或加强的艺术处理,但强与弱的对比程度要求长期的正确训练才能很好地把握。②在学习上要有明确的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存在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作画者的主观能动性,用头脑去画画,才能真切的体会表现物体,作品才能打动人。③要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要有一个认真“观察”对象的过程。包括对象的形体、比例、气质、个性等,并把对象鲜活、生动

的第一印象和基本特征迅捷瞬间地表现出来。④从整体出发,大胆取舍,理智分析,冷静思考,撇开其他各种因素,以画面为中心,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与处理。

⑤承认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能力有强有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

总之,在教学的实践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选择最好的方法去达到最佳效果,真正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这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方向和所期待的目标。

参考文献

《中国美术教育》

《素描》

《心理学》

试论比较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比较教学法系笔者在研究了美术教育教学的特点,结合前苏联教育学家班巴斯基有关课堂教学最优化原理和长期从事美术教学的实践经验总

结而成的教学方法。

比较教学法的提出旨在突破教师在说明某一道理时无从入手和因为没

有恰当的参照物而难以说清所造成的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教学效果不显著的教学误区。它是为了要阐明某个问题或要达到某个目标而选择一个确定的参照物作为镜子,以便让学生较为明确地判定镜子所反映的原形,形成鲜明的认识;或者是在目标与现状之间有意制造一对矛盾,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因矛而知盾,因盾而知矛,从而使教学的目标得到顺利地实现。比较教学法符合美术教育的具体性、形象性、可感性的特点,

符合教育学的直观性原则和对立统一原则。

比较教学法的本质就是运用“比较”这一手段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如何运用比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选好比较对象,确定比较项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中国古代旧有用比较法进行科学研究的例子,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应用比较解剖法对动植物进行分类研究,经过毕生努力,终于写成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的《本草纲目》。

本文着重讨论比较教学法在初中和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事实上,比较教学法适合于美术教学的各项活动和美术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流程图大体如下:(图略)

下面我着重介绍在欣赏课、理论知识课、技能课、活动课中比较教学法的具体做法。

一、比较教学法在欣赏课上的运用

根据欣赏课具有直观性、可感性、形象性等特点,我们可以多方面运用比较教学法进行教学。

我们教科研小组的孙洁老师在江苏省美术书法教学研究会举办的 96 美术书法说课竞赛中,以题为《近代欧洲人物画》的说课演讲一举获得

一等奖。她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成功地运用了比较教学法,具体是这么安排的:

本节课的比较教学分三个层面进行讲授。第一层面通过比较 53 页的肖像画和 54 页的群像画,使学生对肖像画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这里运用的是“观察比较法”;第二层面通过教师示范欣赏的方法和步骤运用自己的眼光和观点试着对作品进行欣赏讲述,初步形成欣赏技巧,这里运用的是“参照法”;第三层面通过列表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得出:抓住作者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和理解艺术风格是欣赏作品的两个关键。在这里“列表比较分析法”对教学起了很大作用。下面将所列的三个表格介绍如下:

表一:

人物

性格特点

英诺森十世

高高在上、傲慢、专权、蛮横、伪善、狡诈、自私等

伦勃朗

苦难、孤独、善良、温厚、怜悯、倔强等

表二:

作品

主题思想

苏珊.芙尔曼

青春与美丽

赛里基亚夫人和她的儿子母爱与热情

英诺森十世

权力与伪善

自画像

苦难与怜悯

表三:

作者

作品名称

历史背景

艺术个性及风格特点

鲁本斯

苏珊.芙尔曼

新兴资产阶级兴起

画面神彩飞扬、个性豪放热情

大卫

赛里基亚夫人

法国大革命时期

单纯明朗、庄重典雅

委拉斯开兹

英诺森十世

(学生填写)

伦勃朗

自画像

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比较之后,布臵写一篇小论文,使教学得以升华。观察比较法、参照法和列表比较分析法是欣赏课上可以常用的教学方法。

二、比较教学法在理论知识课上的运用

理论知识课的任务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目的,以便在练习中成功地运用。我们通常可以运用观察比较法、图示比较法、例比法、小组对抗设臵法等等。

淮安市优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陈亚东老师在他的题为《构图》的基本理论课上也主动运用了比较法进行教学。在他的新课导入部分,陈老师是这样设臵的:两块小黑板上各写一个“美”字,一块上的“美”字偏到一边,并且字型上大下小,而另一块上的“美”字位臵居中,并且字型结构合理。学生通过对美与不美的图进行了观察与比较之后,便清楚地明白了构图的重要性。这里陈老师主要运用了“观察比较法”和“图示法”。

在这次竞赛中我本人的一节理论知识课《明暗的基本规律》也获得一等奖,我运用的例比法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在讲述光线在球面上渐渐变化

的感觉时,我一边引导学生观察我演示的移动聚光灯下的球,球面发生变化的情况,一边启发学生想象天渐渐地亮又渐渐地暗的情形。讲述反光部和明暗交界线的调子时,我启发大家想象晚上当我们从灯下走到屋外的感觉 ---- 先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但后来又渐渐有些隐隐的光亮,尚能看见走路,接着用铅笔把这些感觉演示给大家看。这种例比手法的运用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明暗调子在笔下的表现。

在这节课上,我还采用小组对抗的形式让学生做排线涂明暗的练习,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练习的质量。

三、比较教学法在技能上的运用

技能课主要是要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这就给学生在学法上提出很高的要求,还牵涉到指导和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我在学生的素描写生教学中主要运用观察比较法、测比法指导学生作画;运用比赛环境设臵法、回比总结法、互比法、参照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分项说明:

(一)示范讲解

教师通过示范给学生树立一种标准和参照对象,这主要是指表现方法和画面效果,学生在作画过程中会主动地对照,有了参照就避免了盲目性。

(二)学生练习

教师在学生练习之前可以展示几幅往届学生的优秀习作,提出同学之间争前五名这样的竞争指令,形成比赛环境和竞争心理,促进学生学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在作画过程中时刻勿忘“比”字,从构图到落幅;从抓基本形到塑造三感;从画面处理到美的基本规律的应用,从细小的局部到统一的整体,处处都应“比”字当先,采取观察比较、物物互比、物体各部分互比,画面色调与自然色调互比,还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目测比较法。总的说来,好画是“比”出来的,好画是“改”出来的,这也正切合了教育学的对立统一原则和创造性原则。

(三)教师辅导

在学生作画的同时,教师要及时辅导,及时指出问题和肯定取得的成绩,及时纠正普遍存在的错误。在这当中可以运用互比法将同学与同学的作业作横向比较,以知差异;当前作业与往届优秀作业作纵向比较,以增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学生作业与教师范画作竖向比较,以知标准;学生作业与写生对象作对照比较,以知形体;把习作臵于不同的空间位臵

第一章 练习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B. 哲学是各门科学的知识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存在性B.结构性 C.运动D.客观实在性 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5.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 ) A.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 观点 B.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 义观点 C.否认世界具有多样性 D.否认世界存在的无限丰富性的机 械唯物主义观点 6.苟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表明( )。 A.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c.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 D.人的意识具有主观性 7.承认物质存在,却否认物质的运动,这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8.承认运动的存在,却否认运动具有物质承担者,这是( )。 A.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9.“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观点是说( )。 A.认识世界没有必要 B.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c.实践无需认识指导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A.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心外无物。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发展与环境问题

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发展与环境问题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解决环境问题,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课题。社会的发展已不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的增长,而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哲学,来研究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指导我们解决其在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双方又同时存在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环境与发展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在我们当今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作为一对矛盾体,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必是以特定的环境因素作为物质的依托,因为任何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行为都不可能凭空进行;而另一方面,保护和改善环境也需要经济支持,经济发展大可以为环境的保护提供所必须的资金和更为先进的技术,不然我们在环境保护这一方面便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同时,矛盾双方之中的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既要反对离开重点谈两点的均衡论,又要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这就要求我们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即环境因素可以促进或阻滞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行为也可以优化或恶化我们的环境。所以我们要抓住环境问题中的主要方面,将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中的不好的方面向好的方面转化。 另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中存在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双方总有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在这里,发展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如今,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来说,发展的确在这当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也就是说,只有当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才能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环境质量才能改善。我们要运用马克思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来解决发展与环境问题的相统一。 总而言之,矛盾是事物内部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坚持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的一点论。就如同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环境问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环境与发展是矛盾统一体,“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环境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最终得到解决。而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我们应遵循客观规律,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相统一,以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制约经济发展中不文明问题的出现,做到在保护环境中大力发展经济,创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国家。

2016年高考政治复习专题12辩证法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易混易错点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易混易错点 主标题: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副标题:明确高考考查重点,辨别易混易错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对立统一 难度:3 重要程度:5 内容:熟记易混易错点。 1.矛盾的两个方面与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哲学上讲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统一”和“对立”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每一对矛盾都有构成该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学生要正确理解和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实际上就是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并为统一性所制约,没有统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3.哲学上的矛盾和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也是不相同的。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仅仅是矛盾的一种具体形式。 不能把矛盾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与其它各种事物都有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即只对立不统一,就不构成现实的矛盾。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4.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矛盾双方的转化是客观的、现实的,需要一定的条件。 5.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 6.矛盾的产生和消灭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不是人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 例如: 1. (2014全国新课标Ⅱ23)自2010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中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约等于0.067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 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论中国古代原始的军事辩证法

论中国古代原始的军事辩证法 王怀远 我们知道要论辩证法,可能更多的人会谈及德国黑格尔的辩证法。但是,中国古代先人同样创造极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成书于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可以说中国自古便不缺少辩证法,相比于西方的抽象的理论总结,中国古人则更为注重现实,将辩证法运用于具体的事物当中。中国古人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实践,形成自己的辩证法思想,而中国古人又往往以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所以说是原始的辩证法,而中国自上古以来,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可谓征战纷繁,古代军事家和将军(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百家争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通过正规的知识学习和战场实践,他们形成自己的军事哲学,其中即包括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原始的军事辩证法。 而他们的丰富的原始军事辩证法,则蕴含在他们的兵书和指挥的战例,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时代,首推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兵学的奠基成形阶段,出现了众多的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六韬》、《荀子·议兵》、《尉缭子》、《墨子》中的《备城门》、《备高临》、《备水》等篇,《商君书》中的《战法》、《兵守》和《立法》等篇,《吕氏春秋.秋纪》中除《月令》外十二篇以及《管子》中《兵法》、《霸言》、《重令》等篇,可谓汗牛充栋,不可胜数。更涌现了孙武、孙膑、吴起、司马穰苴、乐羊、乐毅、田单、赵奢、匡章、王廖、儿良、白起、王翦王贲父子、蒙骜蒙武蒙恬三代、李牧、廉颇、司马错、甘茂、秦开、樗里疾等等一大批著名军事家和将领。更有许多双方兵力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战役,以及许许多多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当然后世也不乏优秀的兵家著作,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的《淮南子》中的《兵略训》,唐代李靖的《李卫公兵法》,明代刘伯温的《百战奇略》和戚继光的《纪效新书》,近到清末民初的蔡锷的《曾胡治要》和蒋百里的《国防论》,都是极为不错的军事著作,晚清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和魏源的《海国图志》中,也都提出了许多优秀的兵学思想。从秦代至清朝,中国历代也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将领和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和谋略家,秦末汉初的韩信、张良、项羽、章邯、英布等,西汉中后期的卫青、霍去病、李广、杨仆、陈汤等,东汉的邓禹、冯异、马援、班超等,三国时期的曹操、诸葛亮、姜维、陆逊、邓艾、钟会等,西晋的杜预、王濬等,东晋的桓温和刘裕,西魏的宇文泰,北齐的斛律光和兰陵王高长恭,南梁的陈庆之,北周的韦孝宽,隋朝的高颖、韩擒虎、贺若弼、杨素等,唐代的李靖、李勣、苏定方、尉迟敬德、郭子仪、张巡、李愬等,五代十国的后周的郭威柴荣父子等,北宋的杨业、狄青、范仲淹等,南宋的岳飞、韩世忠等,元代的张纮范、王保保等,明代的刘伯温、常遇春、徐达、蓝玉、于谦、李自成等,清代的多尔滚、岳钟琪、年羹尧、曾国藩、左宗棠、冯子材,以及太平天国的将领,翼王石达开、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等等,可以说是名将倍出,同时其间,也拥有许多经典战例,不仅有像赤壁之战这样交战双方达数十万的战例,也有像淝水之战这样交战一方便达百万的大规模战役。而无论是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还是秦代至清朝,中国古代原始的军事辩证法,一直为中国军事家和将领所掌握,并且运用于他们所著的兵书和指挥的战役的始终。众所周知辩证法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这四个部分,而其中首推矛盾观最为重要,尤其是为中国兵家重视和推崇,但是还需依次论述。 首先,从军事辩证法中的联系观来看中国兵家思想,《吕氏春秋·季秋纪·审己》曾言:“凡物之然也,必有故。而不知其故,虽当,与不知同,其卒必困。”,此句的意思是,但凡事物之所以这样,一定有其原因。如果不知道它的原因,即使行为符合

马原第一章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内容:物质是指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意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2、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即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即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谁先谁后、谁产生谁、谁离不开谁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有没有、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物质和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4、联系的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5、发展的特点?什么是新事物?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发展是运动中的一种前进、上升的变化。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6、对立统一规律?(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因,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存在是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之间或矛盾诸方面之间相互区别的特点和特殊本质。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摘要:“世间万物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同时也具备着无数的对立面和统一面。而对立统一及时一个整体又是一对截然不同的关系。他们普遍的存在事物的内部,同时也普遍存在于事物与事物之间。 关键词:对立和统一,规律,阴阳,发展,绝对性,相对性。 什么是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对立和统一分别表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时也可称对立属性为斗争性,统一属性称为统一性。而两个对立面之间也存在着自己的统一于斗争。举个简单的例子,两个人是同事,他们之间在工作上存在一件分歧,这也可以算作一个对立,虽然是很小的矛盾,但它必然是存在的。但是换一个角度看,他们所作的都是为了公司的运营,整体公司的利益。从这一角度看来他们之间又存在着统一的关系 所谓的对立面我们可以理解为竞争,统一面我们可以理解为条件或者整个竞争的过程。一个客观存在的规律。当然不论对立还是统一都能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竞争必然能推动事物发展,这是大家普遍认知的。同时一件事有统一固定的规律可循,这不也是推动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吗? 谈及对立与统一,我们不妨从中国古人的思想中去理解。对立与统一也可意象理解为天地阴阳。阴阳,阴气与阳气的合称,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案:这是从宇宙起源角度谈到了阴阳,但不是对“阴阳”一词本身进行定义或解说。道者,导也。导者,向也。当混沌水汽从无序运动转向有序运动,就等于车辆上了正道,开始向目的地前进了。这种在正道上的有序运动导致了太极的诞生。太极就是“一”,它诞生于混沌从无序运动转向有序运动的那一时刻。太极一诞生,随后而来的就是天地的出现。天地就是“二”。天气下降、地气蒸腾,二气相合,其结果就是人的诞生。人就是“三”。“三”也包含万物生灵,人是万物生灵中最灵者,是它们的总代表。随后世界万物在阴阳交互作用中世代交替,保持种群和数量的平衡。“负阴而抱阳”表示出了“阴”为“阳”的基础或前提的意思。 阴阳学说很直观的告诉了我们天地万物都存在阴阳的关系。如男和女,天和地。日和月等等。很明显天地日月都是相互对立的两个物体。但是他们却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此为太极。而太极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万物本源。从现在的话解释,也就是

如何正确理解辩证法与哲学基本问题之间的关系

如何正确理解辩证法与哲学基本问题之间的关系 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学说,实则为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把握存在的方式。辩证法不是一种事实,而是一种理论学说,一种科学的理论,它是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一种科学的理论。辩证法最初是作为哲学特有方法而提出的,而作为哲学方法的辩证法是要对我们所知的一切进行彻底的、完备的、不容置疑的说明,而这种说明最终是通过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才得以实现的。 在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通行教科书中普遍认为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来的,还有一种认为是辩证法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的组成部分,甚至就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辩证法的普遍性贯穿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每一个原理,每一个问题的论证之中。”像这种通过通行教科书对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关系的理解,其实未尝不是用经验常识去解释辩证法的本质及其特点。这不是哲学式的证明,也就自然不能够充分的证明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深刻关系。另外针对把辩证法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的解释,它实则也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用辩证法这一条线贯穿其始终。 然而,在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通常解释中,是把辩证法排斥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外的。按照通常解释,哲学基本问题被分解为关于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的“本体论问题”,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认识论问题”。辩证法则变成与哲学基本问题无关的另一类问题。具体说来就是,辩证法通常被分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矛盾运动即关于“存在”的运动,主观辩证法是关于人类认识和人类思维的矛盾运动即关于“思维”的运动,这样辩证法就变成了关于“存在”和“思维”的实证知识。而关于“存在”和“思维”的实证知识是具体科学研究领域,不是哲学研究领域,哲学是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辩证法作为哲学的重要理论形态同样是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也就是揭示思维如何把握存在,人如何处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的思维方式,因此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实际上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从经验层面上升到哲学层面去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最深层的理论问题上即从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去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也就是从辩证法与哲学基本问题的统一中去理解辩证法。作为哲学世界观的辩证法理论,它包含着两条基本的原则:“发展原则”和“统一原则”。“发展原则”是关于思维和存在如何统一的发展,“统一原则”是关于思维和存在如何在发展中实现统一。如果离开了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原则去讲发展,那么这种发展就是片面的发展,如果离开了思维和存在的发展原则去讲统一,那么就会是一种直接的、不变的统一,因此,只有把“发展原则”与“统一原则”联系起来,把存在的运动与思维的运动联系起来,也就是把辩证法与哲学基本问题联系起来,才能构成作为“发展学说”的辩证法理论。同样,也只有把哲学基本问题与辩证法联系起来,从思维与存在的矛盾统一中去理解哲学基本问题,才能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超越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回答。

军事理论重点

大一军事理论课论文几天的军事理论课下来让我认识到了国防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战争制胜的手段根据本人的学习和认识我更加意识到古往今来军事家所说“天时地利人和”的含义将其对应起来我总结为天时——制胜之法军事思想策略地利——战争利器高新技术对战争的影响人和——人力之重后备生力军青年对国防的重要作用。 一、军事思想策略一>古代军事思想与现代战争孙子是我国古代兵家之大成者其所著《孙子兵法》家喻户晓名扬海外。《孙子兵法》对现代战争和现代军事思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文字苍古雄劲内容博大精深揭示了故争的最一般规律在中国军事史和军事学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舍事而言理采用”抽象法”论述军事领域内部联系和规律。它从战略高度来论述军事问题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详备富赡的内容。《孙子兵法》的问世标志着独立的军事理论著作从此诞生因而在世界军事史上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与国外的一些军事理论著作相比它不仅成书时间要早学术性要强而且有其独特新颖的思想体系。它几乎涉及了军事学中理论科学的各个门类各个分支学科。它在军事学本上的理论意义不仅跨出了奴隶制时代也跨出了封建时代。《孙子兵法》传到国外以后对世界各国军事学术思想产生了极其积极的影响受到很高评价和赞誉。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西方的战略家竟把中国古代兵法家孙子请到今天这个核时代的世界上来对《孙子兵法》作了新的解释制定出了所谓“孙子的核战略”。二>毛泽东思想与现代战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源于它的指导。军事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两个核心内容人本思想。政治上强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军事上强调依靠人民进行战争战术上着重保存已方实力消灭敌方有生力量把“人”放在战争的首要位置上。运动战。红军使用这种战法击败了国民党的强大军队因此有人认为这是弱者的选择是在没有强大的火力进行阵地攻防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事实上 无论实力强弱这种战法都显得更为灵活机动战术的应用更加多样化只要不是坚守不可丢失的战略要地运动战都是一种好的选择。这些特点使得毛泽东思想可以用来指导现代战争。2军事辩证法学说。军事辩证法是毛泽东军事理论与实践的哲学概括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最高层次。它既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精髓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是用以研究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战争观、认识论和方法论。要用辩证的观点而不一定是径情直遂的方式处理战争指导上的军事与政治、军事与经济、战争与和平、物质与精神、进攻与防御、优势与劣势、主动与被动、内线与外线、持久与速决等等矛盾关系。可以说从军事辩证法概念的提出到这一学说的完整建立都是毛泽东的首创。二、新技术与军事21世纪的战争形式将会是什么样的呢数字化部队数字化战场非线性作战全维作战立体空间作战信息战争机器人战士智能战争......新论颇多。冷静观察这场军事革命狂飙的重心是信息战实质是推动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信息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军事专家们预言世纪的战争将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信息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主要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第一节主要知识点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P27) 2、哲学的基本问题。(P28) 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有神论、无神论;辩证法、形而上学。(P29) 4、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5、列宁的物质定义。(P30) 6、意识的起源和本质。(P30) 7、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P31) 8、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静止?(P32) 9、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P32) 10、什么是时间、空间?时间和空间的特点是什么?(P32) 11、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P33) 12、实践的含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P35) 13、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P36) 1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8—39) 第一章第二节主要知识点 1、什么是联系?联系有那些特点?(P40) 2、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P41)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3) 4、矛盾及其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P43) 5、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44) 6、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P44—45) 7、如何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P45) 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怎样的?(P45) 9、什么是质、量、度?(P46) 10、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P46) 11、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6—47) 1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P47) 1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及方法论意义(P49—50) 14、辨证思维方法有哪些?(P50—52) 第一章第三节主要知识点 1、规律及其特点。(P54)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P55) 3、意识的能动作用及主要表现。(P56—57) 4、如何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P57—58) 5、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58—59) 6、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P59)

对立统一规律三大系列八大原理

对立统一规律三大系列八大原理: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一系列:矛盾的表达既对立又统一。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内容: (一):相互区别 1:矛盾的同一性 a内涵:矛盾双方的一致性所造成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以及相互转化的性质和倾向。 b特点:相对的,有条件的。 2:矛盾的斗争性 a定义:矛盾双方的对立所造成的相互排斥,否定,离异的性质和倾向。 b特点:绝对的,无条件的。 (二):相互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离不开矛盾的同一性。 (三):方法论意义 1:任何的关系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在和平发展的全球化中我们要学会求同求异(和为贵),取长补短,双赢共赢,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二: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动力和原因原理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矛盾是事物存在发展中的作用 b促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我的因素,促使矛盾事物的发展 2矛盾斗争性作用 a在量变阶段促使矛盾事物发展 b(最显著地作用)在事物的质变阶段,促使旧事物瓦解、新事物产生。 3方法论意义:正是由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与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斗争性相连接共同起作用,从而决定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的动力、原因、源泉。第二系列:当认识矛盾时矛盾具有普遍性、特殊性 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定义 A矛盾存在于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 B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事事有矛盾 2:特点:反映了事物的共性,是绝对的。 3:方法论意义:面对任何事物,实质是面对矛盾去分析、解决矛盾、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四: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定义:事事、时时的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 A一方克服另一方。 B相互融合形成新事物。 C双方同归于尽。 2特点:反映了事物的个性是相对的。 3方法论意义 A他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前提,只有把握了事物的特殊矛盾,才能把握事物的质,从而把握事物。

西安交通大学军事理论总结

第一章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双边或多边关系中有关各方力量校长、利益得失等方面的总状况和总趋势。 战略是军事斗争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战略环境是独立于战略指导者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因此,战略环境是制定战略的客观基础。 战略环境概述: 一)、国际形势总体缓和但局部冲突仍然不断1)、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 2)、局部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 二)、经济全球化成为大趋势但也存在负面影响 三)、大国较量竞争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四)、军备竞赛有所趋缓但质量竞赛更加激烈1)、核军控进程受到挫折 2)、加快了高科技建军的步伐 五)、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1)、政治强权有所发展 2)、军事干涉更加频繁 国际战略格局,是一定时期内国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和结构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支配世界国际关系近半个世纪。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被打破,国际社会的各种力量进行新的组合,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国际战略格局逐渐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态势;同时,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国际战略格局:(特点: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北稳南和,东紧西动。) 一)、美国欲建立单极世界却难阻多极化潮流 二)、欧盟力量在不断增长且自主意识日趋发展 三)、俄罗斯力保大国地位 四)、日本加快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 五)、其它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实力与地位也在增长 六)、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当今中国面临的四大威胁:一、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潜在和现实的威胁三)、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和威胁 四)、南海海域与诸岛之争 当今中国面临的四大缓和,缓和是我国安全环境的主流: 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 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三)、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 四)、与大部分国家解决了边界问题 我国的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海邻8个,与越南海上边界150万平方公里存在争议,东线(海洋)最有威胁。 第二章中国军事思想 中国军事思想(来源于实践)是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战争观、国防观、作战思想、建军思想、谋略思想、军事哲学等,也是各个历史阶段人们对战争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中国军事思想时人类军事思想的组成部分,具有军事思想所供有的阶级性、时代性、对抗性和实践性。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夏朝至鸦片战争时期(原始—奴隶—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公元前2070年—公园1840年)产生和发展的军事理论。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成熟: 一)夏、商、西周时期(奴隶)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著作:反映这一时期军事理论的文献有:《尚书》、《易经》、《诗经》;专门的军事文献有:《军志》、《军政》(是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标志) 二)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封建)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著作:兵书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 三)秦汉至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 四)宋至鸦片战争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体系化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840年) 著作:北宋时期,编纂了中国第一步兵书汇编:《武经总要》,总结古今兵法和本朝方略。宋神宗元丰年间,又将:《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汇编为《武经七书》,作为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基本内容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①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④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在哲学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易经》用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老子》提出“反者通之动”这一命题,概括了矛盾的存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后世的哲学家常用分合、两一、参两、相反相成等概念表达事物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思想。在欧洲,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关于“始基”的思想中已包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赫拉克立特提出“相反者相成:对立的统一”,亚里士多德则讨论了一系列范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近代,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也创立了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形态。其后,列宁第一次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具体工作中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第一章 练习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B ) A.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D.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B ) A.运动的绝对性 B.客观的实在性 C.发展的规律性D.本质的可知性.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 B ) A.客观唯心论 B.形而上学唯物论 C.二元论 D.主观唯心论 10.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 C ) A.唯一属性 B.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要工具 C.存在的形式 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12.科学证明人脑是( C )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 14.人类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决定性环节( C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C.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D.客体、主体、客体 1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意识作用问题上的错误是( D ) A.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 B.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C.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反作用D.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1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这是说( D ) 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或主观感觉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读兵法 讲辩证法

读兵法讲辩证法 发表时间:2015-01-14T14:37:58.343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蒋松 [导读] 孙子在兵法的《计篇》中提出了战争之前应考虑的事项--"五事"和"七计"。所谓"五事",是指道、天、地、将、法。 蒋松(江苏省江都市育才中学江苏扬州 225200)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11-053-01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专著。作者孙武,字长卿,世称孙子,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孙武出色地把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军事方面,使得这部兵书不但在军事思想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贡献。《孙子兵法》中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相当丰富,很多观点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读来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一、用联系的观点讲"五事"和"七计" 孙子在兵法的《计篇》中提出了战争之前应考虑的事项--"五事"和"七计"。所谓"五事",是指道、天、地、将、法。道,指政治道义;天,指天气变化情况;地,是讲地形便利条件;将,是讲将帅的德才素质;法,是讲军队的组建情况等。所谓"七计",是进一步阐明战争胜负的条件,如士卒、训练、纪律、赏罚等。在《作战篇》中他还论述了战争与人力、物力、财力的关系等。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因此,必须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综合地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寻求最佳方案。"五事"和"七计"表明,战争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与其他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必须综合、系统地分析一切与战争相关的诸如政治、经济、外交、天文(气象)、地理等各种条件因素,从整体上去全面地把握形势,方能立足全局,掌握主动,克敌制胜。 二、用两点论讲"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孙子在《作战篇》中指出:"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在《九变篇》中指出:"智者之虑,必杂(兼顾)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其意思是,将帅在考虑问题时,不能只见利而不见害,也不能只见害而不见利,要兼顾利和害两个方面。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胜利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可能发生的祸患。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因此看问题必须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利"和"害"是一对矛盾范畴,在战争中要如实地把握形势,必须既能知利也能知害,全面地看问题。如果尽知利,则可能高估自己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局面,丧失警惕,盲目自信,那就离失败不远了;如果尽知害,那就可能悲观失望,放弃努力,取胜就显得很渺茫了。因此,必须兼顾利和害,认清形势,不能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或看了那一面又丢了这一面,犯片面性和绝对化的错误。 三、用矛盾双方的转化讲系列矛盾对立范畴 《孙子兵法》提出了一系列矛盾对立范畴,如奇正、虚实、迂直、强弱、胜败、利害、治乱、愚利、众寡、劳逸、安动、进退、得失、安危、勇怯等等。孙子在《势篇》中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勇、强中隐含着乱、怯、弱的因素,处理不好就会朝着对立面转化。在《九地篇》中说:"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亡地、死地固然十分不利,但处于死亡关头,士兵才会拼死奋战,反而转亡为存,化死为生。这就是说,一切矛盾的双方无不在一定条件下向它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我们不能只见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不见统一,在统一中不能只见依存而不见转化。胜与败、安与危、治与乱等,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朝着其对立的方面转化。看不到矛盾双方的转化,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不利于正确认识和估量战争的动态变化局势,进而可能就会在关键时刻丧失取胜的大好机遇。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这个道理。 孙子在《势篇》中对于 "奇正"的变化运用作了形象的论述:"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所谓"奇",是指出敌不意的打法;所谓"正",是指堂堂正正的打法。是正面与敌人作战,还是出奇兵袭击敌人?这要根据战场形势变化的需要来决定。一个优秀的指挥员,要把握好正与奇的转化运用,正中有奇,奇中有正,正亦可变奇,奇亦可变正。如此,"因敌而变化"、"因势而利导",就能够促进战争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这就是孙子对作战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四、用变化发展的原理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讲"用兵之法" 孙子在《虚实篇》中提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表明,一切事物都不是静止不变的,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说变就变,因此指挥人员必须根据战场上不断变化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见机行事,以变应变,捕捉战机,采取行动。 鉴于此,孙子论述了许多关于"灵活机动"的作战原则。如他在《谋攻篇》中指出:"用兵之法,十(兵力十倍于敌人)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分兵袭击)。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这里阐明了作战时要根据自己兵力优劣情势,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矛盾特殊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兵力处于优势可以强行围攻;兵力不足时,可以分散敌人,各个击破;而兵力处于劣势就要退避,不能逞一时之勇,以保存实力。孙子在《九变篇》中又指出:"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即带兵打仗如果不了解、不掌握对各种情况变化时灵活运用的指挥艺术,即使懂得种种利益所在,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作用。这些都表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战争中若想不断取胜,就必须立足于"变",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战术,方能"百战百胜";而如若千篇一律,僵硬教条,无异于"纸上谈兵",何谈"百战不殆"呢? 总之,《孙子兵法》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不失为我们政治教师讲授哲学的好素材。适时地把其中一些观点运用到课堂上来,必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读兵法讲辩证法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也叫矛盾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实在内容。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所谓矛盾,是指反映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要素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辩证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简而言之,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矛盾。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作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作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 (1)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联系。它包括两种情形: 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说,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各以自己的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其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这是矛盾同一性更重要的一层含义。矛盾的相互贯通表现为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有内在的同一性。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包含和渗透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因为如此,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事物的转化总是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最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在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在形式上则有着无限多样性。如:互相否定、互相反对、互相限制、互相批评、市场上的竞争、学术上的争鸣等等,这一切都是斗争的具体表现形式,其间有对抗性斗争关系,也有非对抗性斗争关系。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从两者在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来看,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和事物的稳定性相联系,斗争性同事物的变动性相联系。

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原理分析中美关系

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原理分析中美关系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为斗争性,统一属性又称为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下条件下相互转化。中美双方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如双方在贸易往来、国际反恐、人员交流、技术合作等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需要不断地加以巩固和加强。 然而,中美双方也有很多差别和斗争,中美双方在经济利益、政治体制和人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台湾问题关系到是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中美双方的关系。这就是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享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一直以来,美国看待中国的想法,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冷战时,美国既想拉拢中国来对抗前苏联,来缓解苏联对美国巨大的安全威胁,又担心中国的强大影响美国的战略利益。因此,当苏联一解体,美国马上对中国下黑手,对中国实施种种制裁。一方面美国乐见中国的强大,希望强大的中国帮美国分担一部分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但另一方面美国又担心中国的强大威胁美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利益。 矛盾双方在矛盾统一体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中美双方的矛盾方面中,也存在着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在当前合作是主要方面,对抗是次要方面。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就又会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中美关系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每次中美关系不但没疏远,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双边关系的不断向前发展是必然的,争端与摩擦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鉴于双方的现实状况和国际的大背景,相当的一段时期内不可能有大的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