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名词解释

社会学名词解释
社会学名词解释

1.社会学的基本假设:人类行为有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

2.社会学的想象力:通过摆正我们自己在社会和社会力量中的位置,来理解我们自己的生

活方式

3.社会学的三种理论施教的基本观点:

4.社会化:社会化即个人通过与社会的互动,获得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的过程。5同辈群体:指的是大致相当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

6.库利的镜中我:自我的三个阶段:

(1)我们觉察到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我们领悟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评价。

(3)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

7.米德的角色置换(角色借用):

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借用”,即把自己想象为处于他人的角色或地位,从而发展起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与世界的能力。

8.初级社会化:

主要发生在儿童期。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它认知本领,使其化社会文化规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9. 预期社会化

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预期社会化发生在青年时期。

10. 再社会化

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

11.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

12. 身份/地位:指的是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

13.自致地位: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通过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社会地位

14.先赋地位:某人拥有的一种给定的,并且通常不能被改变的社会地位

15角色:指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16群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集合,群体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特定目标和期望。

17. 组织:规模较大且更具结构化的群体,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群体。社会群体与组织

18.社区:居住某一特定区域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围绕日常的互动模式而组织起来

19.反功能:组织社会或其组成部分满足其需求

20.显功能:某一社会结构单位被认知到的和预期一样的结果

21.潜功能:某一社会结构单位违背意识到的和未预料到的结果

22.符号互动论:布鲁默(Herbert Blumer,1986):“符号互动论”

三项基本原理:

a. 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采取行动。

b.我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

c.在任何情况下,为了赋予某种情境以意义,并决定怎样采取行动,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在的阐释过程——我们与自我的交流。

23拟剧论:每一个社会情境都被看作一个戏剧舞台,行动者在舞台上表演着真实生活的戏剧。

24印象管理:就是人们在他人面前制造自身形象的过程

25本土方法论:是某种简化的程序,是的人们即便实在彼此并不认识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沟通和互动。

26.交换:旨在获得酬赏和回报的互动

27. 合作:联合行动达致目标的互动

28. 冲突:彼此以打败对方为目的的竞争行为。

29. 竞争:遵循一定规则的合作性冲突,以达致目标而非打败对方为取向。

30. 强制:互动中一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

31. 参与观察:要求研究者融入到他所研究的社会情境之中,研究者实际上变成了他所设法研究的群体中的一员,并试图用群体成员的眼光来理解世界。

32.描述性研究:是通过对现状准确、全面的描述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是关于对象的大致轮廓和外部表象的展现。

33. 解释性研究:试图对社会现象作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是对事物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分析。

34. 变量:是指社会学所使用的大部分概念中,所界定的事物是变化多端的,它们或者在时空维度上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或者代表了不同人或群体

35. 假设:是关于两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之间联系方式的尝试性述

36. 定性研究:运用准确的预言来描述社会显示而不是进行数量测量的研究方法

37.定量研究:用来研究可以用数量来测量的变量的研究方法

38. 操作化:将一般性概念转换成具体的、可以测量的变量(不确定)

39.纵贯研究

40.横剖研究

41.概念:是对研究围同一类现象和过程的概括性表达。

42.样本:在研究中经过选择用以代表所要研究的总体的有限数量的个案

43.初级关系:是一种个人的、有情感的、不容置换的关系它包括每个个体的各种角色与利益,它以大量的自由交往和全部人格的互动为特征。

44.次级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缺乏情感深度的关系它所包含的只是一个人的人格的某些方面

45.群体遵从

46.参照群体:被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对成员的态度、认识发生重大影响的非所属的群体。

47. 正式结构:是指导组织成员活动的一套明确述的规定、纪律和程序。包括规章、法规、部细则、命令和达成目标的时间表等。

48.非正式结构:是由群体成员的互动所形成的组织的人际关系。

49.科层制:即一种运作于明确的规章和程序基础上的等级权威结构。

50. 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

51. 符号: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指示或表达自身意义以外事物的东西。

52. 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背意愿或符合意愿的观念。

53. 亚文化:只为某些特定的人群、群体所接受的文化。

54.反文化:当亚文化对抗、排斥主文化的价值规、生活方式及其标准时,就演变为反文化。

55.文化中心主义

56.文化相对主义

57.萨皮尔-沃夫假设

58. 越轨:指违反或偏离某个群体或社会的重要规的行为。

59. 失:是指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时发生的,人们在面对这类不能实现自身文化目标的情形时,一个共同的反应就是越轨行为。

60.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61.化:某个人对群体或社会的规的认同

62.结构紧论:

63.社会分层: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意即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

64. 社会流动: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过程叫社会流动。

65. 垂直流动指的是人们社会地位的上升或下降,可以分为两种,即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

66. 社会设置: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67.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妇和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68.扩展家庭:包括了三代或三代以上的成员的家庭

69. 教育:是社会关于如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的制度。

70. 文凭主义:不是工作能力而是获得文凭的能力阻碍了低社会地位群体的成功。

71. 集合行为是指许多人面对某一共同的影响、刺激而表现出来的相对自发、没有组织、不可预料、缺乏固定规则和很不稳定的行为。

72.社会运动:一种主要依赖于非制度化方式来产生社会变迁的集体努力

73.谣言:人与人之间非正式的、通常是口头传播的未经证实的消息。

74.恐慌:面临迫近的危险时为保证安全而进行的逃逸

75.时尚:短期被许多人狂热追求的一种活动

76.资源动员:在20世纪70年代前,社会学家解释社会运动时,多强调集体性的受挫和抱怨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因素。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运动得以产生的关键因素不是受挫和紧,而在于社会成员能否有足够的资源把不满转化为运动。

77相对剥夺:是指人们没有获得他们认为应得之物的情形

78.组织行为:指的是由已确立的规则和程序控制的群体部行为

79.公共舆论社会运动的类型:改革运动、革命运动、抵抗运动、表意运动。(这个应该不对····“公共舆论”“社会运动”是不是应该两个词?)

80. 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81. 过度城市化:涌入城市的剩余劳动力远远超过城市的容纳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度城市化

82. 逆城市化:是指城市数量的减少和城市规模缩小的趋势。

83.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84. 社区服务:是社区社会服务或社区中的社会服务的简称,其涵是福利性、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主要是社区中的弱势群体成员及其家庭,也包括全体居民,外延和服务围是社区,一般是无偿或低偿服务,不同于社区中的工商业活动或社区中的政治活动。

85. 社区管理:是指政府和社区依据相关的法律对社区居民的公共行为和社区中的公共事务实施的管理。广义的社区管理既包括社区组织和居民的自身管理,也包括政府对社区的管理;狭义的社区管理则专指社区组织对社区居民的公共行为和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

86. 社区参与:既是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介入摄取发展的过程、方式和手段;也是指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发展计划、项目等各类公共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过程。(不确定)

87.有关社区的理论:

○1人类生态学:竞争的社区

为了维持生存,人群与其他群体形成竞争和共生关系,某个群体可能取得对其他群体的统治地位,控制了共同的居住区。群体会成长和扩,直至被其他群体取而代之。空间极其重要,物理空间决定了生存活动的围。

○2结构功能主义:共识的社区

与人类生态学不同,结构功能主义者强调社区部的组织和整合。结构功能主义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区如何整合?一方面是规与价值上的共识或同意。另一方面是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相互依赖,每一部分都对整体的生存具有必要的功能。因此,关键概念是结构,功能,共识。

○3冲突理论:冲突的社区

冲突理论者将社区看作分割的,具有部冲突,可能产生急剧变迁。关注的问题:社区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强调不一致,权力群体,压迫以及资源分配。强制是社区整合的唯一手段。

○4社会心理学方法:沟通的社区

前面三种视角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对社区进行研究,集中于社区制度、阶级、权力等问题。社会心理学视角则关注社区中的人们如何互动,如何运用社区符号。社会心理学将认知图式( cognitive mapping)、社区认同、社区情境的定义、通过语言和符号对社区的社会建构等运用于社区研究。

○5网络——交换分析:交往的社区

网络分析也强调个体的重要性,但与社会心理学关注人们的想法相比,网络分析更强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的实质。两者都考虑互动,网络分析更关注互动的结构而非容。网络分析往往与交换理论结合起来,解释产品和服务如何通过网络联系进行交换与流通。

88. 社会变迁:主要指一个社会的结构性变化或形态性变化,是全方位的、整体的变化。

89. 社会变迁的理论

(1)进化论

传统进化论者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的过程。表现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地向前发展。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社会学家 A.孔德和英国社会学家H.斯宾塞。现代进化论者认为,社会变迁是多向性的。首先,社会进步不是必然的,也有可能出现倒退;其次,进化是沿着许多方向发散进行的,没有固定的阶段、路线和方式;再次,进化的模式是多样的,不同水平、不同形态的社会,具有不同的进化或发展形式。

(2)循环论

认为社会变迁是周期性的重复。德国历史哲学家斯本格勒认为,社会的变化类似于人的生命循环,每个时代都有其产生、成长和衰老死亡的发展过程,社会历史将返回到最初的起点。美国社会学家P.A.索罗金认为,社会变迁是遵循一种“历史循环模式”进行的,社会文化发展按灵性、感性和理性三个阶段循环出现,社会学不可能再提出任何其他的社会发展规律。

(3)均衡论/功能论

强调社会均衡一致和稳定的属性。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最一般的和最基本的属性,是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由社会一般的规和价值维持和调整,表现了社会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一致性、不矛盾性和稳定性。社

会的相互作用体系一旦建立,本身就具有一种使原有状态保持不变的倾向。当某一部分因部或外部力量造成整个社会失调时,社会系统的其他部分就会采取矫正措施,使社会恢复到均衡状态。

(4)冲突论

与均衡论相对立,认为应该将社会体系看作是一个各个部分被矛盾地联结在一起的整体。最主要的社会过程不是均衡状态,而是各个社会集权为争夺权力和优越地位所进行的斗争造成的冲突。任何社会成员都在为权力的分配与再分配进行斗争,一切复杂的社会组织都建立在权力分配的基础之上。人们对于权力再分配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围绕权力所进行的斗争是持续不断的,由此造成的社会冲突是社会部固有的现象。这种利益不可调和的冲突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冲突论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社会学家R.达伦多夫和美国社会学家L.A.科塞等人。

(5)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

马克思认为经济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来解释社会变迁——经济因素在社会变迁中具有优先作用,而上层建筑则对社会变迁有重大影响——认为社会变迁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引起的,而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变迁的根源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还认为社会变迁过程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主体活动过程的辨证统一,并根据社会变迁的历史性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不同历史阶段,即“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90. 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

91.帕森斯的模式变量:

情感性与非情感性

集体取向与个人取向

特殊性与普遍性

先赋性与自致性

扩散性与专一性(不确定···)

92现代人格

93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94现代化理论

(1)“传统——现代”两分法。现代化过程也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

(2)社会发展的因论。现代化理论认为,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部,而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不顺利,根本的原因也是来自部的障碍。

(3)现代化趋同的假设。现代化理论家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将会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多地具有当今现代社会的特征。

95依附理论:一种关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困境的解释,强调其是由于对于富裕国家的依附而造成的

96世界体系理论:认为在400年前起源于西北欧的全球经济中,现代国家不是出于通知角色就是处于从属的角色的理论

97风险社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