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练习化学平衡常数

选修练习化学平衡常数
选修练习化学平衡常数

选修练习化学平衡常数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课时跟踪检测(九) 化学平衡常数

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平衡常数K 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 ②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 ③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K ④平衡常数K 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的本身及浓度、压强无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解析:选 D 平衡常数K 是一个温度常数,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故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K 。

2.可逆反应:C(s)+H 2O(g)CO(g)+H 2(g)在t ℃下达到平衡,

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

A .K =

c C·c H 2O

c CO·c H 2

B .K =

c CO·c H 2

c C·c H 2O

C .K =c H 2O

c CO·c H 2

D .K =c CO·c H 2

c H 2O

解析:选 D C 是固体,它的浓度视为“1”,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出现。

3.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分子数之比相同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

K 值分别是

①H 2+F 22HF K =1047 ②H 2+Cl 22HCl K =1017 ③H 2+Br 22HBr K =109 ④H 2+I 2

2HI K =1

比较K 值大小,可知各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①④③②

D .无法确定

解析:选A 化学平衡常数越大,表示该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

大,故A正确。

4.对于可逆反应:C(s)+CO

2

(g)2CO(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下列条件的变化中,能使K值发生变化的是( ) A.将C(s)的表面积增大 B.增大体系的压强

C.升高体系的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解析:选C 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变化,K值才发生变化;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以及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

5.某温度下气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K=c A·c2B

c2E·c F

,恒容

时,若温度适当降低,F的浓度增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大c(A)、c(B),K增大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

C.该反应的焓变为负值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E(g)+F(g)A(g)+2B(g)

解析:选D A项,平衡常数K只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变化,故不正确;B项,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不正确;C项,降温,F浓度增大,表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焓变为正值,不正确;D项,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A、B是生成物,E、F为反应物,且对应指数为其化学方程式前的计量数,正确。

6.将固体NH

4

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

4I(s)NH

3

(g)+HI(g);②2HI(g)H

2

(g)+I

2

(g)。达到平衡

时,c(H2)=mol·L-1,c(HI)=4 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9 B.16

C.20 D.25

解析:选C 由H

2和HI的平衡浓度可推算出①反应生成的HI和NH

3

的浓度都为

mol·L-1×2+4 mol·L-1=5 mol·L-1,由于NH

3

没有转化,其平衡浓

度仍为5 mol·L -1,而HI 的平衡浓度由题意可知为4 mol·L -1

,则①的平衡常数K 1=c (NH 3)·c (HI)=5×4=20。

7.高温、催化剂条件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

c CO·c H 2O

c CO 2·c H 2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

催化剂

高温CO 2+H 2

解析:选A 因为该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c CO·c H 2O

c CO 2·c H 2

,可得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g)+H 2(g)

催化剂

高温CO(g)+H 2O(g),D 项错

误;由于恒容时,温度升高,氢气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焓变为正值,A 项正确;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恒温恒容下,如充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H 2浓度不变,B 项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 项错误。

8.已知反应A(g)+B(g)

C(g)+D(g)的平衡常数K 值与温度的关

系如表所示。830 ℃时,向一个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mol A 和 mol B,10 s 时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700

830 1 200

K 值

A B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

C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 .反应初始至平衡,A 的平均反应速率v (A)= mol·L -1·s -1 解析:选C 设平衡时B 减少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mol·L -1,则: A(g) + B(g)

C(g)+D(g)

开始/(mol·L-1) 0 0

变化/(mol·L-1) x x x x 平衡/(mol·L-1) -x-x x x

故K=

x2

-x2

=,解得x=,则平衡时B的转化率=错误!×100%=50%,

A项正确;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项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说明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项错误;反应初始至平衡,v(A)=错误!=mol·L-1·s-1,D项正确。

9.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利用NO

2与N

2

O

4

的反应来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

的影响。已知:

2NO

2(g)N

2

O

4

(g) ΔH(298 K)=-kJ·mol-1

(1)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的同学取了两个水槽A和B,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O

2

N

2O

4

的混合气体,中间用夹子夹紧,并将A和B浸入到已盛有水的两个水

槽中(如下图所示),然后分别向两个水槽中加入浓硫酸和NH

4NO

3

固体。

请回答:

①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②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降低温度,该反应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1)平衡常数表达式K=c(N2O4)/c2(NO2)。

(2)①浓硫酸稀释时放出热量,导致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时

吸收热量,导致溶液的温度降低,反应2NO

2(g)N

2

O

4

(g)是放热反应,

A所在的水槽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

2

气体浓度增

大,气体颜色加深,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

2

浓度降低,

气体颜色变浅 。②由①知,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③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答案:(1)K =c (N 2O 4)/c 2

(NO 2)

(2)①A 中气体的颜色加深 ②正 ③减小

10.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Fe 2O 3(s)+3CO(g)2Fe(s)+

3CO 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 1 000 1 150 1 300 平衡常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ΔH ______0(填“<”“>”或“=”)。

(2)在一个容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1 000 ℃时加入Fe 、Fe 2O 3、CO 、CO 2各 mol ,反应经过10 min 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 (CO 2)=________,CO 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3)1 000 ℃时,在(2)的平衡体系中,各加 mol CO 和 mol CO 2,v 正

________v

(填“<”“>”或“=”),平衡向________移动(填“正

向”“逆向”或“不”)。

解析:(1)反应Fe 2O 3(s)+3CO(g)

2Fe(s)+3CO 2(g)的平衡常数K

=c 3CO 2

c 3CO

,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ΔH <0。

(2)设平衡时CO 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 mol ,则 Fe 2O 3(s)+3CO(g)

2Fe(s)+3CO 2(g)

开始(mol): 1 1

变化(mol):n1+n 平衡(mol):1-n1+n

所以?

?

?

?

?

1+n

V

3

?

?

?

?

?

1-n

V

3

=64,解得n=,所以v(CO2)=错误!=mol·L-1·min-

1,CO的平衡转化率为错误!×100%=60%。

(3)1 000 ℃时,在(2)的平衡体系中,各加 mol CO和 mol CO

2

,CO

的浓度为mol·L-1,CO

2

的浓度为mol·L-1,此时Q c=错误!<64,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

答案:(1)c3(CO2)/c3(CO) <

(2) mol·L-1·min-160%

(3)>正向

1.当把晶体N

2O

4

放入密闭容器中汽化,并建立了N

2

O

4

2NO

2

平衡

后,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若干N

2O

4

气体,待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则

新平衡与旧平衡相比,其c2NO2

c N2O4

值( )

A.变大 B.不变C.变小 D.无法确定

解析:选B c2NO2

c N2O4

=K,温度不变,K不变。

2.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①H

2(g)+S(s)H

2

S(g),K1;②S(s)

+O

2(g)SO

2

(g),K2;则反应H2(g)+SO2(g)O2(g)+H2S(g)的平衡

常数是( )

A.K1+K2 B.K1-K2

C.K1×K2

解析:选D K1=c H2S

c H2

,K2=

c SO2

c O2

第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3=c H2S·c O2

c H2·c SO2

c H2S

c H2

×

1

c SO2

c O2

=K1×

1

K2

K1

K2

3.已知反应①:CO(g)+CuO(s)CO

2(g)+Cu(s)和反应②:H

2

(g)

+CuO(s)Cu(s)+H

2

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c CO2·c Cu c CO·c CuO

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K1 K2

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

2

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ΔH >0

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

浓度一定减小解析:选B A项,固体物质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c(CO2)/c(CO),错误;B项,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c(CO2)/c(CO),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2=c(H2O)/c(H2),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3=c(CO2)·c(H2)/c(CO)·c(H2O)=K1/K2,正确;C项,对于反应③温度

升高,H

2

浓度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ΔH<0,错误;D

项,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

浓度可能增大、不变或减小,错误。

4.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NO(g)+CO(g)1

2

N

2

(g)+CO

2

(g) ΔH=-kJ·mol-1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常数减小,A项错误;同理,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B项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物质的量无关,C项正确;增加N

2

的物质的量,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减小,D项错误。

5.工业上常利用CO与SO

2反应生成固态S单质和CO

2

,从而消除这

两种气体对大气的污染:2CO(g)+SO

2(g)2CO

2

(g)+S(s) ΔH=-a

kJ·mol-1(a>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2CO2

c2CO·c SO2

B.若反应开始时投入2 mol CO,则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a kJ

C.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并提高SO

2

的转化率

D.若单位时间内生成2 mol CO

2的同时,消耗1 mol SO

2

,则说明反

应达到平衡状态

解析:选A A项,由化学方程式知K=c2(CO2)/c2(CO)·c(SO2),正确;B项,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因此若反应开始时投入2 mol CO,则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a kJ,错误;C项,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SO

2

转化率,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SO

2

的转化率降低,错误;D项,根

据化学方程式,在反应过程中都存在若单位时间内生成 2 mol CO

2

的同

时,消耗1 mol SO

2

,因此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6.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 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

平衡,测得生成 mol 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c 4C c 2D

c 3A c 2B

B .此时,B 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 .增加B ,B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解析:选B A 项,C 是固体,浓度视为常数,不能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错误;B 项,B 的转化率为×2/(4×2)×100%=40%,正确;C 项,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错误;D 项,增加B ,虽然平衡右移,但B 的总量也增加,B 的转化率降低,错误。

7.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

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平衡常数

830 ℃时,向一个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mol 的A 和 mol 的B ,反应初始4 s 内A 的平均反应速率v (A)= mol·L -1·s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 s 时c (B)为 mol·L -1

B .830 ℃达平衡时,A 的转化率为80%

C .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 .1 200 ℃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解析:选B A 项,4 s 时Δc (A)=v (A)·Δt = mol·L -1·s -1×4 s = mol·L -1,则Δc (B)= mol·L -1,则4 s 时c (B)=错误!- mol·L -

1

= mol·L -1

,错误;B 项,设

830 ℃时,A 的平衡转化率为x ,则

A(g) +B(g)C(g)+D(g)起始/(mol·L-1) 0 0

转化/(mol·L-1)

平衡/(mol·L-1) (1-x) -

K=

2

1-x·-

=1,x=80%,正确;C项,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

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错误;D项中的反应是题干中已

知反应的逆反应,故1 200 ℃时,K逆=1

K

=错误!=,错误。

8.如图所示为气相直接水合法制乙醇C

2H

4

(g)+H

2

O(g)C

2

H

5

OH(g)

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n(H2O)∶n(C2H4)=1∶1]。

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 p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

A. B.

C. MPa-1 D. MPa-1

解析:选C 设C

2H

4

、H

2

O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A点乙烯转

化率为20%,故参加反应的乙烯为 mol,则:

C 2H

4

(g)+H

2

O(g)C

2

H

5

OH(g)

起始(mol) 1 1 0

转化(mol)

平衡(mol)

乙醇占错误!=错误!,乙烯和水各占错误!=错误!,则乙醇的分压为MPa×1/9= MPa,乙烯和水的分压分别为MPa×4/9= MPa,所以K p=

p C2H5OH

p C2H4·p H2O

=错误!= MPa-1

9.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

2

(g)+

H

2(g)CO(g)+H

2

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

示:

t/

700800830 1 000 1 200

K

回答下列问题:

(1)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2)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3)在800 ℃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为

2 mol·L-1,c(H2)为mol·L-1,c(CO)为 1 mol·L-1,c(H2O)为

3 mol·L-1,则下一时刻,反应向_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解析:当c(CO2)·c(H2)=c(CO)·c(H2O)时,K=1,此时温度由表中数据可知为830 ℃。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时,可根据Q与K的大小关系

判断,此时刻下,Q=c CO·c H2O

c CO2·c H2

1 mol·L-1×3 mol·L-1

2 mol·L-1× mol·L-1

=1>,所以反

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答案:(1)BC (2)830 (3)逆向

选修4练习化学平衡常数

课时跟踪检测(九) 化学平衡常数 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平衡常数K 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 ②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 ③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K ④平衡常数K 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的本身及浓度、压强无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解析:选D 平衡常数K 是一个温度常数,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故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K 。 2.可逆反应:C(s)+H 2O(g)CO(g)+H 2(g)在t ℃下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可表示 为( ) A .K =c (C )·c (H 2O ) c (CO )·c (H 2) B .K =c (CO )·c (H 2) c (C )·c (H 2O ) C .K = c (H 2O ) c (CO )·c (H 2) D .K = c (CO )·c (H 2) c (H 2O ) 解析:选D C 是固体,它的浓度视为“1”,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出现。 3.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分子数之比相同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 值分别是 ①H 2+F 22HF K =1047 ②H 2+Cl 22HCl K =1017 ③H 2+Br 22HBr K =109 ④H 2+I 2 2HI K =1 比较K 值大小,可知各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①④③② D .无法确定 解析:选A 化学平衡常数越大,表示该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故A 正确。 4.对于可逆反应:C(s)+CO 2(g) 2CO(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 。下列条 件的变化中,能使K 值发生变化的是( ) A .将C(s)的表面积增大 B .增大体系的压强 C .升高体系的温度 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解析:选C 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变化,K 值才发生变化;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以及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 5.某温度下气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K =c (A )·c 2(B ) c 2(E )·c (F ) ,恒容时,若温度适当降 低,F 的浓度增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习题含解析

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1.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反应:2NO(g)+2CO(g) 2CO 2(g)+N 2(g)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 K 时平 衡常数为1×105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 B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 C .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 或CO D .570 K 时,及时抽走CO 2、N 2,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更佳 解析: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A 正确,B 错误;题中反应为可逆反应,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仍然含有NO 或CO ,C 错误;改变浓度对平衡常数无影响,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 错误。 答案:A 2.在淀粉-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I - (aq)I - 3(aq)。测得不同温度下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 /℃ 5 15 25 35 50 K 1 100 841 689 533 409 A.反应I 2(aq)+I - (aq) I - 3(aq)的ΔH >0 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 (I - 3)减小 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I 2)·c (I -)c (I -3) D .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常数K 小于689 解析:A 项,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因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 <0,错误;B 项, 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 (I -3 )减小,正确;C 项,K =c (I -3) c (I 2)· c (I -) ,错误;D 项, 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仍然是689,错误。 答案:B 3.(2019·深圳质检)对反应:a A(g)+b B(g)c C(g)+d D(g) ΔH ,反应特点 与对应的图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训练题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训练题 1.O 3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O 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① O 3 2 +[O] ΔH >0 平衡常数为K 1; 反应② [O]+O 32 ΔH <0 平衡常数为K 2; 总反应:2O 3 2 ΔH <0 平衡常数为K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低温度,总反应K 减小 B .K =K 1+K 2 C .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 D .压强增大,K 2减小 解析:选C 降温,总反应平衡向右移动,K 增大,A 项错误;K 1= c 2 c c 3 、 K 2= c 2 2 c c 3 、K =c 3 2c 2 3 =K 1·K 2,B 项错误;升高温度,反应①平衡向右移动, 反应②平衡向左移动,c ([O])增大,可提高消毒效率,C 项正确;对于给定的反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 项错误。 2.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 2COONH 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 2COONH 4 3 (g)+CO 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 数(-lg K )值随温度(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ΔH >0 B .NH 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C .A 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 (A)的值为10-2.294 D .30 ℃时,B 点对应状态的v 正K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v 正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练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 1.在密闭容器中将CO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加热到800℃时,有下列平衡:CO+H22+H2,且K=1。若用2molCO和10mol H2O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则CO的转化率为 ( ) A.16.7% B.50% C.66.7% D.83.3% 2.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装有4molNO2,在一定温度时进行下面的反应: 2NO22O4(g),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则平衡时该容器中NO2的物质的量为A.0mol B.1mol C.2mol D.3mol 3.某温度下H2(g)+I2的平衡常数为50。开始时,c(H2)=1mol·L-1,达平衡时,c(HI)=1mol·L-1,则开始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04mol·L-1 B.0.5mol·L-1 C.0.54mol·L-1D.1mol·L-1 4.在一个容积为 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 L X(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X(g)+n+6R(g)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 加了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中的n值为( ) A.3 B.4 C.5 D.6 5.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十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与Y的转化率之比为1∶2,则起始充入容器中的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3 C.2∶3 D.3∶2 6.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g)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2(g)+H2(g),反应至4min时,得知CO的转化率为31.23%,则这时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A.11.5 B.23 C.25 D.28 7.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4 L X(g)和6 L Y(g),发生如下反应:X(g)+n +W(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知X和Y的转化率分别为25%和50%,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为A.4 B.3 C.2 D.1 8.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3(g)+HI(g), 2(g)+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 NH3的浓度为( ) A.3.5mol·L-1 B.4mol·L-1 C.4.5mol·L-1D.5mol·L-1 9.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1.2V L B.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1.1V L C.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 L D.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 10.在n L密闭容器中,使1molX和2molY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 X(g)+b c Z(g)。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20%,混合气体压强比原来下降20%,Z的浓度为Y的浓度的0.25倍,则a,c的值依次为( ) A.1,2 B.3,2 C.2,1 D.2,3 11.在一定条件下,1mol N2和3mol H2混合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 同温同压下氢气的5倍,则氮气的转化率为( ) A.20% B.30% C.40% D.50% 12.已知CO(g)+H22(g)+H2(g)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850℃时K=1。 (1)若温度升高到900°C,达平衡时K________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起始浓度为c(CO)=0.01mol·L-1,c(H2O)=0.03mol·L-1,c(CO2)=0.01mol·L-1,c(H2)=0.05mol·L-1。则反应开始时,H2O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________(填“大”、“小”或“不能确定”)。

选修4练习化学平衡常数(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课时跟踪检测(九) 化学平衡常数 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平衡常数K 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 ②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 ③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K ④平衡常数K 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的本身及浓度、压强无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解析:选D 平衡常数K 是一个温度常数,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故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K 。 2.可逆反应:C(s)+H 2O(g) CO(g)+H 2(g)在t ℃下达到 平衡,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 A .K =c C ·c H 2O c CO ·c H 2 B .K =c CO ·c H 2c C ·c H 2O C .K =c H 2O c CO ·c H 2 D .K =c CO ·c H 2c H 2O 解析:选D C 是固体,它的浓度视为“1”,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出现。 3.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分子数之比相同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 值分别是 ①H 2+F 22HF K =1047

②H 2+Cl 2 2HCl K =1017 ③H 2+Br 2 2HBr K =109 ④H 2+I 22HI K =1 比较K 值大小,可知各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①④③② D .无法确定 解析:选A 化学平衡常数越大,表示该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故A 正确。 4.对于可逆反应:C(s)+CO 2(g)2CO(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 。下列条件的变化中,能使K 值发生变化的是 ( ) A .将C(s)的表面积增大 B .增大体系的压强 C .升高体系的温度 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解析:选C 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变化,K 值才发生变化;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以及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 5.某温度下气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K =c A ·c 2B c 2E ·c F ,恒容时,若温度适当降低,F 的浓度增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增大c (A)、c (B),K 增大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a)已知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求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 例1:对于反应2SO 2(g)+ O2(g) 2SO3(g) ,若在一定温度下,将0.1mol的SO2(g)和0.06mol O2(g)注入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有0.088mol的SO3(g)试求在该温度下(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2)求SO2(g)和O2(g)的平衡转化率。 (b)已知平衡转化率和初始浓度求平衡常数 例2:反应SO 2(g)+ NO2(g) SO3(g)+NO(g) ,若在一定温度下,将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mol/L的SO2(g)和NO2(g)注入一密闭容器中,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SO2(g)的转化率为60%,试求:在该温度下。 (1)此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 (2)若SO2(g) 的初始浓度均增大到3mol/L,则SO2转化率变为多少? (c)知平衡常数和初始浓度求平衡浓度及转化率 练习1、在密闭容器中,将NO2加热到某温度时,可进行如下反应:2NO 2 2NO+O2,在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是:

[NO2]=0.06mol/L,[NO]=0.24mol/L, [O2]=0.12mol/L.试求: (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2)开始时NO2的浓度。 (3)NO2的转化率。 练习2:在2L的容器中充入1mol CO和1mol H2O(g),发生反应:CO(g)+H 2O(g) CO2(g)+H2(g) 800℃时反应达平衡,若k=1.求:(1)CO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 (2)若温度不变,上容器中充入的是1mol CO和2mol H2O(g),CO 和H2O(g),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是多少。 (3)若温度不变,上容器中充入的是1mol CO和4mol H2O(g),CO 和H2O(g),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是多少。 (4)若温度不变,要使CO的转化率达到90%,在题干的条件下还要充入H2O(g) 物质的量为多少。 练习1、 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 CO + H 2O(g) CO2 + H2 在427℃时的平衡常数是9.4。如果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1mol/L,计算一氧化碳在此反应条件下的转化率。 练习2、 合成氨反应N 2+3H22NH3在某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N2]=3mol·L-1,[H2]=9 mol·L-1,[NH3]=4 mol·L-1。求该温度时的平衡常

难点3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解析版)

难点3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命题规律】 化学平衡常数及与化学平衡有关的计算属高频考点。本考点往往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等综合考察,解题通常需运用“三段式”。题型以填空题为主,选择题较少,难度中等偏上。考查的核心素养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为主。 【备考建议】 2020年高考备考应重点关注分压平衡常数(K p)的计算。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 1.(2018·河北省衡水中学高考模拟)T℃,分别向10ml浓度均为1mol/L的两种弱酸HA、HB中不断加水稀释,并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所得溶液pH的两倍(2pH) 与溶液浓度的对数(1gc)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己知:(1)HA的电离平衡常数K a=[c(H+)·c(A-)]/[c(HA)-c(A-)]≈c2(H+)/c(HA);(2) pK a=-lgK a A. 弱酸的K a随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增大 B. a 点对应的溶液中c(HA)=0.1mol/L,pH=4 C. 酸性:HAHB,C错误;根据图像看出,当1gc=0时,c(HB)=1mol/L, c(H+)=1×10-5mol/L,HB的电离平衡常数K a=c2(H+)/c(HB)=(1×10-5)2/1=1×10-10, pK a=-lgK a=-lg×10-10=10,D错误。 2.(2019·北京市朝阳区高考联考模拟)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C 2H4(g)+H2O(g) C2H5OH(g)。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起始时,n(H2O)=n(C2H4)=1 mol,容器体积为1 L)。

(完整版)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 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 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 K=c p?C?·c q?D? c m?A?·c n?B? (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3.意义及影响因素 (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4.应用 (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2)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或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化学反应a A(g)+b B(g)c C(g)+d D(g)的任意状态,浓度商:Q c=c c?C?·c d?D? c a?A?·c b?B? 。 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 (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 (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5)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体现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6)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取决于该反应的反应热() 2.书写下列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Cl2+H2O HCl+HClO (2)C(s)+H2O(g)CO(g)+H2(g) (3)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4)CO2-3+H2O HCO-3+OH- (5)CaCO3(s)CaO(s)+CO2(g) 3.一定温度下,分析下列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关系 ①N2(g)+3H2(g)2NH3(g)K1 ②1 2N2(g)+ 3 2H2(g)NH3(g)K2 ③2NH3(g)N2(g)+3H2(g)K3 (1)K1和K2,K1=K22。 (2)K1和K3,K1=1 K3。 题组一平衡常数的含义 1.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K1 2NO(g)+Cl2(g)2ClNO(g)K2 则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用K1、K2表示)。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 t/℃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0.6 0.9 1.0 1.7 2.6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 1.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是一个常数 B.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 C.温度一定时,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D.浓度商Qc

8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mol/l)-2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9在10 L 容器中,加入2 mol SO2(g)和2 mol NO2(g),保持温度恒定,发生反应:SO 2(g)+ NO2(g) SO3(g)+ NO(g),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 SO2(g)的转化率为50%,该温度下的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算出数值) 10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L CO和20 mL水蒸气,使其反应,当反应CO(g)+H 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与H2的体积分数相等,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40% B.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25% C.平衡后水的转化率为50% D.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化学平衡》教案一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化学平衡》教案一 姓名班级学号 【课标要求】: 1.了解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2.掌握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来定性定量地分析化学平衡问题。 3.了解平衡移动原理的重要意义,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重点】 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难点】 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来定性定量地分析化学平衡问题。 阅读教材:P26-28 知识要点: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化学平衡是有条件限制的___________平衡,只有在______________时才能保持平衡,当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改变时,化学平衡会被______________,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含量不断___________,由于条件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致使v正__________v 逆 ,然后在新条件下建立___________ 1、化学平衡移动的定义:化学上把这种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的性质: ⑴、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 正> v 逆 :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 ⑵、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 正< v 逆 :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 ⑶、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 正= v 逆 :旧平衡未被破坏,平衡_________ 巧记:化学平衡总往反应速率______的方向移动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___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 ,平衡向 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 ,平衡向 移动 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 ,平衡向 移动 【结论】: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____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_____反应 方向移动。 【练习】 1、 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Cr 2O 72—与黄色的CrO 4—有下列平衡关系:Cr 2O 72— +H 2O 2CrO 4—+2H +把重铬酸钾(K 2Cr 2O 7)溶于水配成稀溶液是橙色。 ⑴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溶液呈 色,因为 ⑵向已加入NaOH 溶液的⑴中再加入过量的H 2SO 4溶液,溶液呈 色,因为 。 ⑶向原溶液中加入Ba(NO 3)2溶液(已知Ba(CrO 4)2为黄色沉淀),溶液呈 色,因为 。 2、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SO 2(g)+ 12O 2(g) SO 3(g),如果温度保持 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增加的SO 2浓度,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B 增加的O 2浓度,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 增加的SO 2浓度,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D 增加的O 2浓度,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规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 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

选修4练习化学平衡常数

课时跟踪检测(九)化学平衡常数 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平衡常数K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②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③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K④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的本身及浓度、压强无关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解析:选D平衡常数K是一个温度常数,只与反应本身及温度有关,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故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K。 2.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在t℃下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A.K=c(C)·c(H2O) c(CO)·c(H2) B.K= c(CO)·c(H2) c(C)·c(H2O) C.K=c(H2O) c(CO)·c(H2)D.K= c(CO)·c(H2) c(H2O) 解析:选D C是固体,它的浓度视为“1”,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出现。 3.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分子数之比相同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值分别是 ①H2+F22HF K=1047 ②H2+Cl22HCl K=1017 ③H2+Br22HBr K=109 ④H2+I22HI K=1 比较K值大小,可知各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 C.①④③②D.无法确定 解析:选A化学平衡常数越大,表示该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故A正确。 4.对于可逆反应:C(s)+CO2(g)2CO(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下列条件的变化中,能使K值发生变化的是() A.将C(s)的表面积增大B.增大体系的压强 C.升高体系的温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解析:选C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变化,K值才发生变化;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以及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 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 K=c p?C?·c q?D? c m?A?·c n?B? (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3.意义及影响因素 (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4.应用 (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2)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或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化学反应a A(g)+b B(g)c C(g)+d D(g)的任意状态,浓度商:Q c=c c?C?·c d?D? c a?A?·c b?B? 。 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 (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 (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5)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体现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6)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取决于该反应的反应热() 2.书写下列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Cl2+H2O HCl+HClO (2)C(s)+H2O(g)CO(g)+H2(g) (3)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4)CO2-3+H2O HCO-3+OH- (5)CaCO3(s)CaO(s)+CO2(g) 3.一定温度下,分析下列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关系 ①N2(g)+3H2(g)2NH3(g)K1 ②1 2N2(g)+ 3 2H2(g)NH3(g)K2 ③2NH3(g)N2(g)+3H2(g)K3 (1)K1和K2,K1=K22。 (2)K1和K3,K1=1 K3。 题组一平衡常数的含义 1.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K1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6-1 : 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1)2SO2(g) + O 2(g) = 2SO 3(g) (2)NH4HCO3(s) = NH 3(g) + CO 2(g) + H 2O(g) (3)CaCO3(s) = CO 2(g) + CaO(s) (4)Ag 2O = 2Ag(s) + 1/2 O 2(g) (5)CO2(g) = CO 2(aq) (6)Cl 2(g) + H 2O(l) = H +(aq) + Cl -(aq) + HClO(aq) (7)HCN(aq) = H +(aq) + CN - (aq) (8)Ag 2CrO4(s) = 2Ag +(aq) + CrO 42- (aq) (9)BaSO4(s) + CO 32-(aq) = BaCO 3(s) + SO 42-(aq) 2+ + 3+ (10)Fe 2+(aq) + 1/2 O 2(g) + 2H +(aq) = Fe 3+(aq) + H 2O(l) 6-2: 已知反应 ICl(g) = 1/2 I 2(g) + 1/2 Cl 2(g) 在 25℃ 时的平衡常数为 K θ = 2.2 × 10-3,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1)ICl(g) = I 2(g) + Cl 2(g) (2)1/2 I 2(g) + 1/2 Cl 2(g) = ICl(g) 6-3: 下列反应的 Kp 和 Kc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1)4H 2(g) + Fe 3O4(s) = 3Fe(s) + 4H 2O(g)

(2)N 2(g) + 3H 2(g) = 2NH 3(g)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为“+”或△H>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常数教案

第三课时化学平衡常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能正确书写给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并能进行相应的简单计算。 2、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数据资料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 [引导]我们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状态。那么,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究竟有多少反应物转化成了生成物,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关系? 请大家完成P44页的问题解决表2-6 NO2(g)-N2O4(g)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求出平衡浓度关系,最后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探究活动]阅读教材和P44页表2—6,对表中数据进行观察计算并归纳。 起始浓度(mol·L-1) 平衡浓度(mol·L-1) 平衡浓度关系 C(NO2) C(N2O4) C(NO2) C(N2O4) C(N2O4) C(NO2) C(N2O4) C(NO2) 2.00×10-20 6.32×10-3 6.84×10-3 1.082 171.25 3.00×10-20 8.00×10-3 1.10×10-2 1.375 171.68 0 2.00×10-29.46×10-3 1.52×10-2 1.607 169.85 0 0.100 2.28×10-28.86×10-2 3.886 170.44 [总结]一定温度下: c (N2O4)/c2(NO2)=K [小结]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又不论反应物起始浓度的大小,最后都能达到化学平衡,这时N2O4的平衡浓度与NO2平衡浓度的平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情况又如何呢? 如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H 2(g) +I2(g)2HI(g) 起始以及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见幻灯片)所示。他们的浓度间存在何种关系? [板书]一、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一定温度下,对于已达平衡的反应体系中,生成物以它的化学计量数为乘幂的浓度之积除以反应物以它的化学计量数为乘幂的浓度之积是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启发]刚才得出的平衡常数K是由一个特殊的反应引出的,其,但 如果对于任意一个可逆化学反应:m A+n B p C+q D其平衡常数K又该如何表示呢? [回答]平衡常数实际上是平衡混合物中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方的乘积除以反

高一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常数

第3课时化学平衡常数 一、选择题 1.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无关 B.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 C.化学平衡常数等于某时刻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D.温度一定,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答案 D 解析A项,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项,平衡常数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有关;C项,K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均为平衡浓度;D项,根据K的表达式,推知给定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2.在相同的温度下,已知反应:①N2(g)+O2(g)2NO(g)的平衡常数K=3.84×10-31;②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K=3.10×1026。则在该温度下,两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为() A.①>②B.①<② C.①=②D.不能确定 答案 B 解析平衡常数的大小能表示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即反应限度),平衡常数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彻底。 3.当把晶体N2O4放入密闭容器中气化,并建立了N2O42NO2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若干N2O4气体,待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则新平衡与旧平 衡相比,其c2(NO2) c(N2O4) 值() A.变大B.不变 C.变小D.无法确定 答案 B 解析温度不变,K不变。 4.对于可逆反应:C(s)+CO2(g)2CO(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

下列条件的变化中,能使K发生变化的是() A.将C(s)的表面积增大B.增大体系的压强 C.升高体系的温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答案 C 解析K只与体系的温度有关,与反应物、生成物的起始浓度以及反应物接触面积均无关。 5.298 K时,各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 ①N2(g)+O2(g)2NO(g)K=1×10-30; ②2H2(g)+O2(g)2H2O(g)K=2×1081; ③2CO2(g)2CO(g)+O2(g)K=4×10-92。 则常温下,NO、H2O、CO2这三种化合物分解放氧的倾向最大的是() A.①B.② C.③D.无法判断 答案 A 解析要判断NO、H2O、CO2这三种化合物分解放氧的倾向,则必须求出各个分解放氧反应的平衡常数,然后比较大小。由计算可知: ①2NO(g)N2(g)+O2(g)K=1×1030; ②2H2O(g)2H2(g)+O2(g)K=5×10-82; ③2CO2(g)2CO(g)+O2(g)K=4×10-92, 平衡常数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彻底,因此反应①即NO分解放氧的倾向最大。 6.2SO2(g)+O2(g)2SO3(g)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SO2(g)和O2(g),其起始物质的量及SO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甲乙丙 起始物质的量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 一、单选题 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得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得X与Y气体,达到新得平衡后Z得浓度为原来得1、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得大小关系就是( ) A.K1<K2?B.K1=K2?C.K1〉K2D。无法确定 2.在300 mL得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得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得关系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 A.上述生成Ni(CO)4(g)得反应为放热反应 B。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得平衡常数为 2×10-5 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 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得平衡浓度为2 mol·L-1

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 ΔH<0得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反应b?c点均为平衡点,a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a?b?c三点得平衡常数Kb>K c〉K a C.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2得含量越高得到得混合气体中SO3得体积分数越高 D.a?b?c三点中,a点时SO2得转化率最高 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A。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得限度 B.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 C.平衡常数得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 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 5.在一定温度下,向2L体积固定得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发生反应:2HI(g)?H2(g)+I2(g) ?H>0,测得得物质得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1 2 3

化学平衡计算题

化学平衡计算题求解技巧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一、化学平衡常数(浓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 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2、有关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α):α=(或质量、浓度) 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浓度)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100%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恒温、恒容时: ;恒温、恒压时:n 1/n 2=V 1/V 2 (4)计算模式(“三段式”) 浓度(或物质的量) aA(g)+bB(g) cC(g)+dD(g)

起始 m n O O 转化 ax bx cx dx 平衡 m-ax n-bx cx dx A 的转化率:α(A)=(ax/m )×100% C 的物质的量分数:ω(C)= ×100% 技巧一:三步法 三步是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格式,根据题意和恰当的假设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但要注意计算的单位必须保持统一,可用mol 、mol/L ,也可用L 。 例1、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 和b mol 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 2Y 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 )+ n (Y )= n (Z ),则Y 的转化率为( ) A 、%1005?+b a B 、%1005)(2?+b b a C 、%1005)(2?+b a D 、%1005)(?+a b a 解析:设Y 的转化率为α X + 2Y 2Z 起始(mol ) a b 0 转化(mol ) αb 2 1 αb αb 平衡(mol )- a α b 2 1 -b αb αb 依题意有:-a αb 21+ -b αb = αb ,解得:α= %1005)(2?+b b a 。故应选B 。 技巧二:差量法 差量法用于化学平衡计算时,可以是体积差量、压强差量、物质的量差量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