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用电安全教案

中学生用电安全教案
中学生用电安全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之五

用电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让学生知道用电常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用电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中学生知道用电常识和用电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中学生养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例如由于导线的颜色不统一,误将相线接设备的机壳,而导致机壳带电,酿成触点伤亡事故。

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基本上与国际标准草案(ISD)相同。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

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的信息。

2.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点”.“注意安全”等。

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带安全帽”等。

5.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按照规定,为便于识别,防止误操作,确保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别设备特征。如电气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明敷的接地线涂为黑色。在二次系统中,交流电压回路用黄色,交流电流回路用绿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

二、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三、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

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

4.临时电源线临近高压输电线路时,应与高压输电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0.7米;35KV,1米;110KV,1.5米;220KV,3米;500KV,5米)。

5.严禁私自从公用线路上接线。

6.线路接头应确保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7.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

应满足负荷要求。

8.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等,须戴绝缘手套。

9.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10.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有疑问应及时询问专业人员。

11.家庭用电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身安全。

12.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公用地线。

13.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停电源。

14.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万不能拉合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15.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销以防意外。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向家长讲述今天课堂上学到的用电常识,让家长也提高用电意识。

高中安全主题班会教案(共6篇)

篇一:高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案设计:刘保松 教学内容:引导学习一些生命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饮食安全等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之可贵,珍惜生命,注意安全,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诱惑,同学们一定要有一定的安全 意识,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安全重于一切,只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保障我们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一、交通安全 (一)导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为了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 (二)交通知识 1、道路、交通 2、交通安全 3、交通法规 4、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 5、看图识标志 (三)讨论分析 1、行人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 3、没有划设人行横道的马路应该注意哪些? 4、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 5、为什么不准扒车、追车、强行拦车? 6、为什么走路时不能看书或做其它活动? 7、骑自行车应该注意什么? 8、乘汽车时要注意什么? 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 总结: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尤其要注意的是骑自行车的安全和过马路的安全。 二、校园安全 (一)导入:请看这些校园事故 案例一: 10月25日晚,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45名学生受伤。 案例二: 11月8日,学生李某午饭后来到学校教学楼三楼走廊上玩耍,他右脚跨在走廊栏杆上,不慎失手坠落至一楼,因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三:我班的一位男同学,在体育课的舞蹈练习中,由于动作不规范,被自己的脚绊 倒在地上,右肩着地,造成右肩粉碎性骨折,要植入钢板固定骨头,目前正在康复中。 案例四: 在一节早读课前,某校一名女同学,因与一名男同学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拿起圆珠笔 往男同学的手臂插去,导致男同学的手臂被插伤。 (二)结合案例,谈启示 结合以上五个案例,谈谈你有什么启示? (三)学习安全知识

人教版初中物理《安全用电》教案、教学设计

《19.3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常见事故的了解,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安全用电是初中电学的最后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安全使用电能的重要准则之一。本节内容是由“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防雷”几部分组成,向学生介绍了安全使用电能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是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因为学生对触电事故没有感性的认识,也无法通过实验来演示,只能结合欧姆定律等知识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所以本节重点是了

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是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 学生对生活用电比较熟悉,但没有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可以结合 实际生活中用电安全警示标志,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就在身边。电对 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人是导体,结合欧姆定律可以分析得出,在人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当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在触电事故中电流要有电流经过人体,在平时用电时要注意避免接 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维修、移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不要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对家庭电路和用电器要注意维护等。

在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后,要做到安全用电,不惧怕电,遇到触电事故时要及时切断电源。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间、云层与大地间有着极高的电压,当放电时,会产生强大的电流,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为了防止雷电造成的破坏,在高大的建筑物上都要安装避雷针,让雷电通过导线流向大地。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等。学生课前对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作一定的调查,对安全用电常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

初中生校园安全教案

初中生校园安全教案 1、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中学生面临突发事件自救自护能力,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最大限度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学生造成的伤害。 2.了解生活中和在校期间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隐患。 3、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认识安全的必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的责任感。 班会重点: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掌握自救方法,提高自护能力。 危害安全的行为,及自救措施。 教学方法:主题班会 一、导语:这个世界上,最美好和宝贵的,就是人的生命!而安全是一个人生命存在的有力保障,拥有安全才能拥有生命。每一个清晨、每一个夜晚,您的亲人都期盼着您能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归来。面对生活、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的意外,您是否做好准备加以防范?您是否重视过这些看似不起眼有一天却会带给您致命伤害的问题? 二、安全事故展示 XX年6月16日晚上在校园里发生学生打架致杨某死亡(神木县栏杆堡镇新窑村村人)。榆林市神木县栏杆堡九年制

学校校园发生杀人事件(学生互相打架杨某死亡)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9分56秒,唐山市发生级强烈地震,有万人死亡,重伤16万,轻伤36万。 XX年2月15日中午11时20分,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 XX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等地发生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失踪17939人。 XX年度,我国共发生了72万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在事故中总共约有55万人受伤,是1991年海湾战争中死亡人数的3倍多,而死于交通事故的,是海湾战争中死亡人数的3/5。 近期校园打架致死,校车安全事故,食物中毒致死屡有发生。 三、如何预防事故发生 1、学生讨论 2、教师指导归纳 (1)、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2)、学生处要求如下:坚决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到学校及宿舍中。对违反安全规定,擅自携带管制刀具及危险物品及时予以没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关警告和处理。对多次违反学校安全规定的住校生屡教不改者,按学校有关安全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并予以退宿。

用电安全教育教案

用电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自救逃生方法和急救措施。 三、教学重点: 了解触电的原因、触电的形式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与自救的逃生方法。 (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 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 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 (二)几种触电类型. (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

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 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裸露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 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 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 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 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 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 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 ③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 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 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 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 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 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 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 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注意与地绝缘,先用测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 大三班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 活动准备: 图片、关于安全用电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境导入 师: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安安,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动画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师: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二、观看图片,了解电的作用与危害。 1、安全用电标志 (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 (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师: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3)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 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师: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 3、触电后怎么办 (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2)迅速拨打电话,你们知道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吗? (3)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或者断开电源,应该怎么办? 三、观看关于安全用电的视频 四、课后小结 师:我们经常看到电池,你们说摸电池会触电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用电安全知识?

校园安全教育优质课 教案5

校园安全教育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校园安全意识。 2、知道在校园里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 3、一旦不安全的事情发生了,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 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校园不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 觉悟方面:认识校园安全隐患存在的必要性,树立自我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校园安全观念. 教学难点:遇到安全问题学会用如何处理 教学方法:导、读、议、评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安全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在校园里也要时刻注意安全。 2、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故: ⑴高空抛物,砸到同学。 ⑵在教学区打闹,撞到了同学,出现不应有的事故。 ⑶攀爬护栏,摔倒楼下。 3、学生自由谈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故。 4、总结:在校园里我们也一定要注意安全。 二、交流:讨论在校园里我们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 ⑴上下楼梯应当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应当如何做? 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下楼时用手扶着楼梯扶手下楼;不许向楼梯外探身,更不许打滑梯;上下楼梯不许跑,不许拥挤抢先;不许在楼梯内打闹、疯跑、做游戏、做体育活动;放学时,排队下楼,不许拥挤,不许在楼道上系鞋带、滞留等。 ⑵在走廊里应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应如何做?

轻声漫步,不跑不叫;不追逐打闹;不做游戏;不攀爬护栏;不向楼下吐痰、丢东西;无事不到其它楼层乱窜。 ⑶在教室里应当注意哪些安全呢?为什么?应如何做? 轻声漫步,不跑不叫;不乱攀爬桌凳;不点燃垃圾,不玩火;不乱摸电器、电器开关;发现电器、电线、开关插座等有埙坏及时报告,不乱动;实验课,听从老师指挥,不乱动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品。 ⑷在校园里应当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应如何做? 不疯跑大叫;不到操场玩树枝、木棍、砖块等;不攀爬车棚、围墙;不在国旗台上及其周围玩耍;不做危险游戏(哪些是危险游戏呢);参加升旗仪式、文艺演出、做操等大型集体活动,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按要求集合、行动、疏散、撤离;不携带、不玩易燃易爆物品和管制刀具(哪些是管制刀具)。 ⑸在厕所里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应当如何做? 不追逐打闹做游戏;大便入坑,小便入池;不推不挤,不跑不叫,慢蹲慢起,严防跌倒。 ⑹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 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活动,注意安全。特别是在一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三、巩固 1、师生共同回顾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2、同桌互相提问应注意的事项。 3、将重点条目抄记在笔记本上。 四、作业 写一篇学习心得,自己以后应该怎样来做。回家也可和父母再加以讨论,还有哪些应注意的事项。

最新安全用电知识教案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并掌握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3、了解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教学学时安排 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讲明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它不仅是安全用电的基础,又是安全用电的基本保 障; 2、讲解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在于对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 3、讲解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4、阐明今后工作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形式 1 什么是触电?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2 电流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电击和电伤. 1).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破坏,使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 2).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A 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伤及人体组 织深层,伤口难以愈合。 电弧灼伤:发生在短路或高压电弧放电时,电弧像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 烧坏,同时还会造成眼睛严重损害。 B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留下和被接触 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 去知觉。 C 皮肤金属化: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使得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 肤表层而使皮肤金属化。 注意:电击与电伤往往同时发生,同时还会引起二次事故。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人体也是导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部位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校园安全教案

校园安全教案 九一班杨永波 教学目标: 1、认识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 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 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 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 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上下楼靠右行。 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l.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1. 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2. 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3. 注意公共场所礼仪,时刻牢记“寿春品牌,当我责任”。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若病残让座等。 骑自行车须知 1、要学习了解、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 2、保持车况良好,车铃、刹车齐全有效。 3、行驶中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不得抢穿红灯。 4、穿越无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必须"一慢、二看、三通过"。 5、必须在规定的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无分道标志线的道路,必须靠边行驶。 6、行驶时不要随意抢占机动车道、不要多车并排行驶。 7、行驶时要集中思想,不要带着耳机收听广播、音乐。 8、在转弯时必须看清后面来车,先伸手示意,不要突然转弯、斜行转弯。 9、对于不同天气特点,做到安全行车:顺风不要借助风势骑快车;逆风不要低头猛骑不看路;雾天视线变差要慢速骑行;下雪结冰路滑要扶稳车把;雨天穿戴雨披更要多留心。

《安全用电》教案 1

安全用电 任务目标: 1.了解触电事故发生原因和对人身安全的危害; 2.熟悉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3.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 相关知识: 1.触电对人体的危害 (1)触电事故。外部电流流经人体,造成人体器官组织损伤乃至死亡,称为触电。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类: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损伤乃至死亡的触电事故;电伤是指电流通过人体表面或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产生电弧,造成肢体表面灼伤的触电事故。 在触电事故中电击和电伤会同时发生,但因大部分触电事故是由电击造成的,所以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指电击。 (2)触电的危害。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时间长短、电流途径及电流性质有关。触电的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越严重。 当人体触电时,电流会使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失常或遭受破坏,如皮肤烧伤、呼吸困难、心脏麻痹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人体所能耐受的电流大小因人而异,对于一般人,当工频交流电流超过50mA时,就会有致命危险。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施加于人体的电压及人体本身的电阻。人体电阻包括体内电阻和皮肤电阻,体内电阻基本不受外界影响,其值约为500Ω。皮肤电阻随外界条件不同有较大的变化,干燥的皮肤,电阻大约在100kΩ以上,但随着皮肤的潮湿度加大,电阻逐渐减小,可降至1kΩ以下,潮湿时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如果电流流经人体的脑、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等重要部位要比流经一般部位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容易导致死亡。而频率在20~300Hz的交流电对人体的危害要比高频电流、直流电流及静电大。 由于触电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必须安全用电,并要以预防为主。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应了解触电的原因与形式,以便针对不同情况提出预防措施2.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不同的场合,引起触电的原因也不一样,根据日常用电情况,触电原因有以下几种。

员工安全用电常识培训教案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员工安全用电常识培训教 案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9358 员工安全用电常识培训教案 Common sense training less on pla n for employees' safe use of electricity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用电基础常识: 国家统一低压用电为220v用电,电压高于100v将对人 体造成伤害,电压越高,伤害越大。220v用电规定为单相三 芯线,一零线一火线一地线,零线地线无危险,火线高危险。但是地线目前不是强制要求安装项目,地线作用主要是当用电电器电流过大或发生漏电时,将溢出电流导出流向大地,起到保护作用。 多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人体或任意带金属的物质 或含水分的物质都为导体,干燥木质或塑料为绝缘体。 安全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 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 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 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 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 遇到这种情况,无法作为时,应呼喊其他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电工的指导下进行。 7、发现线路有异常,如线路露出,破损,发热,冒烟,有火花,有异味(发臭)等问题立即通告电工处理! 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1、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电源总空开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用电及电器的 保护作用。

中学生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

中学生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欢迎阅读。 中学生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 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 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 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 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上下楼靠右行。 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l.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教案讲课稿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 教案

第六篇安全用电 一、教学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白电的来源,了解电力常识。 2、贯彻学生正确用电常识。 3、远离高压电以及明白与掌握如何触电急救方法。化险为夷, 转危为安。 二、教学活动重点 电力安全常识,自救常识。 三、教学活动难点 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家电,掌握救助方法。 四、教学方法 自主参与实践、合作探究式 五、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电的来源以引起学生兴趣。 ——了解电的基本作用,掌握电的现象; (2)电从何来?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并以予纠正教师总结:电从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产生;新能源下,还可以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 (3)观看各个发电站的精美图片

(4)教师介绍绝缘体与导体的种类,让同学对绝缘体与导体有所认识,能正确辨别、区分。 ——(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某种情况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二)讲授电力安全常识 1、教师提问:我们身边有哪些家用电器?学校常见的和电有关的相关设备有哪些?——同学相互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2、讲解不同情况下的用电安全 (1) 不玩插座、电线、灯头、开关等电器。 (2) 要知晓电力安全标识含义。 (3) 严禁攀登变压器台架。(出示视频,学生直观了解) (4) 严禁攀登、跨越电力设施的保护围墙或遮栏。 (出示视频,学生直观了解) (5) 严禁往电力线、变压器上扔东西。 (6) 不得在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300米的区域内放风筝。 (出示案例) (7) 不得在电力线路附近打鸟玩耍。 (8) 发现落地的电线,应离开落地点八米以上,绝对不要去捡拾,并 请电工来处理,同时设法看护落地电线,以防他人走近而发生触电。

校园安全安全教育教案

校园安全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不安全隐患。知道如何防患于未然。 3、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校园不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树立自我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校园安全观念 教学难点:遇到安全问题学会用如何处理 教学方法:导、读、议、评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安全”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安全话题也是家长、老师 经常向我们谈起的一个话题,因为安全是我们生命的保证,和我们的幸福生活 息息相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珍爱生命,从身边做起”的主题宣传活动。 二、明确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不安全隐患。知道如何防患于未然。 3、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三、结合一些有关资料,探讨我们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如何防患于未然。 1、看一看(资料): 有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人数都在 1万人以上。 去年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字显示2015年,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达到1.6万人,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 看了这则材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是不是感到“触目惊心”呢? 想一想: 是什么原因造成青少年意外伤害并且伤亡如此严重呢?这些意外伤害事件能不能避免或减少呢? 结论: 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是青少年生活经验少,安全防卫知识欠缺,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等。 三、从学生身边入手,探讨校园安全问题。 同学们,我们要想排除隐患,首先必须知道哪些方面存在这隐患? (学生讨论回答) 1)课间安全 2)体育活动安全 3)校内劳动安全 4)学生住宿安全 5)饮食卫生安全 6)交通安全 第一个方面:课间安全 播放视频资料,学生思考,这种学校踩踏人的事件是不是纯属偶然呢?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安全用电教案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安全用电教案小班安全活动安全用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过程,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学习词汇:插头、插座、触电,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安全活动课,快来看看安全用电教案吧。 活动过程: 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2、学习词汇:插头、插座、触电。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卡片。 2、电线若干、插座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起幼儿谈话兴趣,启发幼儿讲述电的用途。 (1)、天黑了,什么都看不见,这时候我想看书怎么办? (2)、天气非常热,我想在一个凉爽的环境里工作,怎么办? (3)、房间的地毯上落了许多灰尘,我想把它打扫干净,用什么? (4)、灯、电风扇、空调、吸尘器,要让它们工作起来,都需要用什么?

(5)、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需要用电? 小结:电有这么多的用处,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请幼儿取出操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帮助幼儿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1)、提问:这只小熊做得对不对?这样做会怎样?为什么? 出示一段电线,让幼儿观察它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让幼儿知道电线的内层是一根铜线,可以传电,外层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它没有电。如果电线的保护层被损坏,人们就可能碰到电,电就会给我们带来危险。 (2)、提问:这只小兔在干什么?它这样做对不对?会发生什么问题? 出示一个插座,让幼儿观察插座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让幼儿了解插座内有铜片或是铜丝是带电的,外层是塑料做的盒子,起保护作用。如果将手或其它东西伸进插孔,接触到铜片,电就会传到我们身上,伤害我们。 (3)、提问: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事? 小结:水是可以传电的,如果将电器放在潮湿的地方使用,会发生漏电。 3、总结:

安全用电常识教案#(精选.)

《安全用电常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 形式、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2、【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在生活中按安全用电的要求去做。 3、【德育目标】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并向其他 人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二、教学重点: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难点:辨别导体、绝缘体。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通过图片“万家灯火”、“城市夜景”、“电火灾害”等图片展示,引出“电”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好和安全隐患,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安全用电(即家庭用电要遵守,用电常识要谨记)。 大家看了美丽夜景的图片和温馨家庭的照片,这一切都离不开电。电能给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变革和便利。但电又是双刃剑,用电不当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安全用电。 2、课程讲解 (1)家庭用电要遵守——“三不能”和“三不要”。

通过问题设立,将课堂主角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最终归纳出家庭用电的“三不能”和“三不要”。 内容设计: “三不能”:问题设立→案例分析和讨论→归纳总结 问题设立:①下列哪种胶布可以用来包破损电线? ②下列金属丝可以代替保险丝么? ③断丝灯泡可以重复利用么? 归纳总结:①不能用医用胶布(白色)包电线。因为这种胶 绝缘性能差,容易漏电。包电线必须用黑色 绝缘胶布 ②不能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用铜丝、 铁丝易失去保险作用很容易烧毁电表等 设备,会造成火灾以至更大的事故。 ③不能将断丝的灯泡搭起来再用。断丝后搭 起来的灯泡比原来的更亮,但这时的功率 增大了,超过了灯泡设计的承受能力,会 使灯泡爆炸。 “三不要”:问题设立→案例分析和讨论→归纳总结 图片展示:常见的不正确用电方法 归纳总结:①不要用湿布、湿手触摸、擦拭电器外壳。 ②不要乱动损坏的电线、插座和灯头。 ③不要不懂装懂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课程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课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安全用电知识》 大顺中学杨晓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并掌握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3、了解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讲明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它不仅是安全用电的基础,又是安全用电的基本保 障; 2、讲解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在于对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 3、讲解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4、阐明今后工作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形式 1 什么是触电?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2 电流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电击和电伤.

1).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破坏,使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 2).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A 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伤及人体组 织深层,伤口难以愈合。 电弧灼伤:发生在短路或高压电弧放电时,电弧像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 烧坏,同时还会造成眼睛严重损害。 B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留下和被接触 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 去知觉。 C 皮肤金属化: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使得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 肤表层而使皮肤金属化。 注意:电击与电伤往往同时发生,同时还会引起二次事故。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人体也是导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部位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1 电流的大小: 人体对电流反响一览表:

校园安全教育课教案

校园安全教育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不安全隐患。知道如何防患于未然。 3、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校园不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树立自我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校园安全观念 教学难点:遇到安全问题学会用如何处理 教学方法:导、读、议、评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 “安全”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安全话题也是家长、老师经 常向我们谈起的一个话题, 因为安全是我们生命的保证, 和我们的幸福生活息息 相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珍爱生命,从身边做起”的主题宣传活动。 二、明确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不安全隐患。知道如何防患于未然。 3、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三、结合一些有关资料,探讨我们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如何防患于未然。 1、看一看(资料): 有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 水、自杀等死亡)人数都在 1万人以上。 去年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字显示20XX年,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达到1.6万人,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 看了这则材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是不是感到“触目惊心”呢? 想一想: 是什么原因造成青少年意外伤害并且伤亡如此严重呢?这些意外伤 害事件能不能避免或减少呢? 结论: 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青少年生活经验少, 安全防卫知识欠缺, 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等。 三、从学生身边入手,探讨校园安全问题。

安全用电教案

安全教案 《怎样用电才安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用电的三个基本要素,即防止过载、切莫短路和避免触电。知道何谓过载和短路,以及在通常情况下过载和短路的原因。 2、知道避免触电的几个基本常识,即不靠近高压电,不接触低压电、电器安装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要正确选用电器。 3、认识掌握安全用电常识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准备: 演示短路实验的器材,如用导线将熔断器、开关和小灯泡连接起来的短路实验示教板。 教学过程: 1、引言:展示图片,学生看到电的好处和电的坏处。今天人类的生活、工作和生产几乎都离不开电,但是,我们也常听到因电造成火灾,至人伤命报导。这说明电给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若我们不注意用电安全,电也会给分类带来危害。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 2、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p41---46页,然后回答问题。明确读课文时间为3分钟。 3、学生根据阅读课本的内容进行回答展示。 4、防止过载,向学生介绍家里有多空插座,但是,千万不要同时把多个用电器都插到上面,这就会使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严重时会引起火灾。

5、切莫短路演示实验并动画演示“模拟解决短路问题”,告诉学生,短路实验不能模仿。 6、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7、避免触电,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演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以及测电笔的结构。介绍避免触电的三个要点: (1)、不靠近高压电,指高压电线和正在工作的高压电器设备,告诉学生通常将380V以上的电压称作高压电。不接触低压电,通常我们将220V以下的电压叫做低压电,但比36V的安全电压高出很多,让学生看教材图18-12所列举的几种容易发生触低压电的现象。 (2)、让学生看图18-13和18-14,教师参图对电器安装的技术要求一一作出说明。 (3)、教师要说明正确选用电器中除了看电器上的参数是否符合自己所选用的要求外,还要看产品是否有3С认证。同时说明3C认证的含义。 8、如果有人触电应该怎么办? 9、让学生了解高压触电方式,总结安全用电原则 10、进行用电常识小竞赛。学生展开抢答。 11、课堂教学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用电的一些安全常识。如何谓过载和短路概念,知道它们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因此要防止和避免它们的发生,知道防止和避免的一些措施,知道避免触电的三点基本常识。要让学生在了解这些用电常识后,平时能注意并做到用电过程中的安全。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学习文件

《安全用电知识》教案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并掌握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3、了解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教学学时安排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讲明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它不仅是安全用电的基础,又是安全用电的基本保障; 2、讲解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在于对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讲解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4、阐明今后工作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形式 1 什么是触电?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2 电流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电击和电伤. 1).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破坏,使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 2).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A 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伤及人体组织 深层,伤口难以愈合。 电弧灼伤:发生在短路或高压电弧放电时,电弧像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烧 坏,同时还会造成眼睛严重损害。 B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留下和被接触带电体形 状相似的肿块痕迹,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去知觉。 C 皮肤金属化: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使得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肤表层而 使皮肤金属化。 注意:电击与电伤往往同时发生,同时还会引起二次事故。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人体也是导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 部位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中学生校园安全教育教案4篇

中学生校园安全教育教案4篇 安全教育的特点是实用,仅靠书面教育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 二、新课讲授: (一)校园暴力害人害己 1、校园暴力包括哪些内容?又有哪些危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屏幕!教师小结:是啊,打与被打都不好过,所以说校园暴力害人害己。 中学生校园安全教育教案2:火灾篇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与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损失。消防安全分重要,消防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火灾的预防;二是灭火。对此,同学们都应该有所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一)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什么? 预防火灾的措施非常多,同学们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1、不玩火。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不吸烟。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要遵守学生守则与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吸烟。

3、爱护消防设施。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二)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 家庭中的火灾常由用火不慎与使用电器不当引起,同学们要注意: l、使用火炉取暖,火炉的安置应与易燃的木质家具等保持安全距离,在农村,则要远离柴草。 2、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长时间离开。 3、火炉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4、生火时,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烧发生火灾。 5、掏出的未熄灭的炉灰、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引起别的物体燃烧起火。 6、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发火灾。 7、使用发热的电器(如电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 8、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9、使用煤气器具要防止煤气泄露,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

安全用电教案

教研活动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2.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应用已学到的欧姆定律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难点 学生对安全用电重要性的理解及对学生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思考:人为什么会触电呢? 2、人体对电流反应一览表。 3、想想议议。 4、复习欧姆定律,并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计算能通过人体的安全电流,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1.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投影] 电压越高触电时,通过人体电流越大,对人的生命危害越大。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的电压

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电, 不靠近高压电. 2、通路、断路和短路 (1)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 (2)断路:因为电路没有接通,而使用电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的故障就是断路。 (3)在电路中,如果电流不流经用电器,而是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我们就说电源短路了。 3、注意防雷 (1)什么是雷电?(产生) (2)雷电触电是怎么回事?(危害) (3)生活中怎样防止雷电触电?(预防) (4)避雷针。 三、渗透法制教育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以下简称防雷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并由具有相应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或者施工。 本办法所称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称。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练习。 六、作业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