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总结与练习北师大版语文

2019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总结与练习北师大版语文
2019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总结与练习北师大版语文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二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

1、当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被除数百位正好除尽,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

够商1,就在商的十位上写0占位;然后把十位上的数落下来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知识点二、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

1、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

上的数比除数小,就可以不必再除,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落下来作为余数。【典型例题】

类型一、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

例1、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举一反三:

1、圏一圈,算一算。

类型二、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

例2、学校用卖废品的钱买了522支笔,送给手拉手的乡村小学4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个班多少支笔,还剩几支?

举一反三: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704÷5= 846÷7=

【巩固练习】

一、填空。

1、里最大能填几?

×5<44 8×<65

3×<38 ×6<50

×6<45 7×<50

2、

二、给球衣编号。

三、

四、解决问题。

1、体育委员不小心把购货记录单弄脏了,你能算出每筒羽毛球多少元?

2

3

4、林场运来918

5、为了庆“元旦”,三(1)班的同学做了392朵花,每3朵扎一束,最多可以扎成几束花?

6、光明小学要开运动会用鲜花布置会场,如果改为每行8盆花,可以摆几行?

7、一根电线长24010米,每段

都是整米数)

北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

北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 教材基本内容和领域的特点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实践活动这四个部分: 一、数与代数部分 本册教材更强调通过实际情况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及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及其运算模型的建立过程,强调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与运算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数的认识 1.注重从现实情境中让学生逐步体会数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理解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获得对大数的感受。 3.使学生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数的运算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运算的过程,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2.重视估算,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3.鼓励运算方法的多样化。 4.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和笔算技能,避免繁杂的运算。 5.关注解决实际问题,并验证结果的合理性。 二、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展开学习。 2.精心设计观察物体等内容,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经历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基本图形的基 本性质。 (二)图形的测量 1.在具体情境中,注重对所测量的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2.经历用不同方式进行测量的过程,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3.在测量过程中,理解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4.重视估测。 5.探索规则图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图形与变换 1.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变换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经变换后的 图形。 2.欣赏并体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的组合进行图案的设计。 3.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1.注重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 统计观念。 2.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数据统计活动中学习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四、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中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最新最全)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 平均分 就用(除 法)计算。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0 除外),商不变。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 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 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 0,商的末尾 不.一.定.就有几个 0。(如: 30÷5 = 6 )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 是 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 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 1; 最大的被除数 =商×除数 +最大的余数 ; 最小的被除数 =商×除数 +1; ( 2)除法验算:→ 用乘法 0除以任何不是 0的数( 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 0;0乘以任何数都得 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 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 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 6、笔算除法时, 哪一位上不够商 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 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 判断商是几位数 ):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没有余数的除 法 有余数的除法

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1.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 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 字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B、C、D、E、H、I、K、M、O、T、V、U、W、X、Y。 长方形有2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 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 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①特点:轴对称图形的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两个对称点到对称 轴的距离.相.等..。 ②画法:定点数格—找对称点—描图。 ③平移方法:注意:点和点对应,边和边对应。 1.平移是整体移动。 2.要知道平移了几格,只需找到一个顶点,数出这个点平移的格子数,就是整个图形平移的格数。(也可以将每一个点平移了再依次连起来) 3.画出平移后,必须找到所有顶点平移后各点的位置,再按顺序连起来。 ④左右对称图形距离对称轴近的另一边也近,距离远的另一边也远。⑤有的 轴对称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 ⑥镜子中的数学:左右对称图形左右正好相反,上下对称图形,上下正好 相反。发现镜子中的人和照镜子的人左右方向正好相反。时钟在镜子中的对称,以12 和6 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即11 点在镜子中是1 点,只有12 点和6 点不变。 2.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拨算盘、升国旗、光盘的出入仓、拉开抽屉、火车、电梯和缆车的运动。 方向(上、下、左、右) ①两要距离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除法 1、除法计算法则 2、判断商的位数: 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 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 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如246÷6=(商是2位数) 。 3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

注意:商中间、末尾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少去! 4 、计算时我们要养成先估算,再计算,最后再验算的好习惯。 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 除法的验算: 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5 、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 例:①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 乙:176×6 ②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 乙:1584÷6 6 、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 ①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②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 例如:200÷2÷4=200÷(2×4)。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 、对称轴: 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轴对称图形的有: 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 5 、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6 、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 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7、平移: 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 8 、平移的特征: 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9、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初步认识: ①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②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平移)现象。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古沟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第 1 页共 4 页)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特点: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轴对称图形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 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平移的特征: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旋转: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旋转的特征:围绕中心转动。 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1、只要是平均分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就有几个0。(如:30÷5 = 6)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 ... 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1.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 字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B、C、D、E、H、I、K、M、O、T、V、U、W、X、Y。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 ①特点:轴对称图形的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 .... 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 .... ②画法:定点数格—找对称点—描图。

(完整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 占位。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笔算除法顺序:判断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5.除法验算:用“逆运算”验算 ①没有余数的除法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6.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7.①0乘以任何数都得0; 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 ③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④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8.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 ①最大的余数是“除数-1”,如:被除数÷3=商……余数,最大的余数是2; ②最小的除数是“余数+1”,如:被除数÷除数=商……8,最小的除数是9; ③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如:被除数÷5=6……余数,最大的余数是4,最大的被除数是5×6+4=34; ④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如:被除数÷5=6……余数,最小的余数是1,最小的被除数是5×6+1=31;

(完整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同步附加题奥数题

甲 乙 北师大三年级下数学 附加题(20分) 1.竖式谜。□里可以填哪些数字?(4分) (1) (2) 2.超市开展牛奶买5送2 的活动,妈妈要买35天的牛奶,花多少钱就够了?(5分) 3.把0、2、3、4、5分别填入适当的方格,(要求:商是整数,数字在同一题中不能重复)。(5分) (1)使商最小□□□÷□ (2)使商最大□□□÷□ 4.淘气在解决一道除法计算题时,把被除数十位上的8错看成了5,除以3后,得到 的结果是18,那么正确的被除数是多少?(6分) 附加题:(20分) 1.找规律写得数。(5分) 11×11=121 12×11=132 13×11=143 14×11=( ) 15×11=( ) 16×11=( ) 43×11=( ) 68×11=( ) 2.填空。(6分) (1)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5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5倍,积就扩大( )倍。 (2)两个数的积是368,其中一个乘数缩小2倍,另一个乘数扩大6倍,这时的积应 是( )。 3.甲桶的酒是乙桶的4倍,如果从甲桶倒出30千克给乙桶,那么两桶的重量相等。两桶原有酒多少千克?(5分) 4.小车:每辆120元,限乘客12人;大车:每辆160元,限乘客18人。150人可以怎样租车没有空位?怎样租最省钱?(4分) 附加题。(共20分) 1.如右图所示,填一填。(4分) (1)甲与乙的周长相比,甲 乙。甲与乙的面积相比,甲 乙。 (2)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形的面积比较大。 2.称重。(5分) 2元/袋 我每天喝一袋 2只鸡 4只小兔 2只狗 6只小兔 1只鸡 1只狗 ?只 小兔

北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北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 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 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 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轴对称图形的有:角、五角星、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 对称图形。 5、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6、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7、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 大小。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 8、平移的特征: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乘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乘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 简单小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 1、小数意义的理解。 2、小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元、角、分与小数。 板书:元、角、分与小数。 元、角、分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了,小数是什么呢?我们还不认识,这节课我们就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和小数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个新的好朋友呀? 二、讲授新课 1、认知小数。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书橱”里陈列的文具。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同桌交流,请个别学生汇报)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课本2页,同桌互相核对,教师同意结果) (4)认识这些小数。 在学生都理解了标价牌上小数的意义后,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叫做小数。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有无数个) 观察小数,发现有什么特点?(不难发现小数都有一个点) 这个“.”是小数点。这个点很重要,举例说明: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果?写成35.0元呢? 2、小数的读法。 (1)学生自己先试试读读。 (2)教师范读。 板书: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 (3)学生自己读。 (4)说明小数读法的要求。 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来读。 (5)读一读。 0.02 0.31 0.50 2.4 10.33 8.05 20.00 4.135 (注意:强调小数点右边的数的读法) 3、小数的写法。 (1)如何用小数来表示物品的价格呢? (2)尝试练习:3元5角= 元 2元5角5分= 元 15元6角= 元 8 角= 元 5分= 元 3元5角= 元。 完成后组织讨论,教师巡视,并帮助个别学生。最后提问学生同意结果。结束后请学生读一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一、本册的具体目标 ●数与代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分数。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会计算同分母(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空间与图形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统计与概率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实践活动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本册的内容结构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第三单元乘法 第四单元面积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单元知识点 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小数。2.经历探索如何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能结合购物情境比较小数的大小。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与元、角、分密切联系) 4.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买文具 1.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将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比较,使他们发现小数都有小数点。3.注重“0”在小数中的特殊地位。 货比三家 1.灵活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的方法,并能独立比较小数大小。 2.培养估算意识。 3.小数部分末尾连续的“0”可以去。 买书 1.在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 2.熟练掌握竖式求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3.掌握竖式格式(小数点对齐)。

2017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元、角、分与小数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贵.......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以及学习了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并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让我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在探究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的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时紧密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首先,读懂商品标价牌是购物必需的知识技能。会用元、角、分说明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是理解小数意义的一个标志。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并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 2、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货比三家”要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去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问题,并进行交流,与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切忌包办代替,把某一种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或质疑。 3、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加法是结合“买书”的情境,务必要在讨论小数加法的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揭示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也是理解小数相加时,小数点要对齐的根据。只要理解了这一点,就为学生打通了把整数加减法的经验向小数加减法迁移的大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学习目标 1.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3.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教学方法: 画图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 12×3= 20×4= 24×4= 36÷9= 48÷4= 72÷6= 二、导学新课 1.创设“分桃子”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板书:分桃子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汇报在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关注学生能否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图中有多少个桃子?”“68中的6表示图中的那部分?8呢?” 2.提出问题: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多少个? 3.解决问题。 (1)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多少个? 列算式:68÷2=

(2)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运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思考口算除法该如何计算? 学生汇报: 口算: 竖式计算: 请你根据刚才口算的过程,鼓励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 交流展示各自的竖式,结合前面分物的过程,说一说,竖式每步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1)和(2):先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0,就是60÷2=30;再把余下的8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根,就是8÷2=4;30+4=34,商34表示每只猴子各分到34个桃子。 (3):就是把口算的方法简单的:“安装”了过来,碰到不能平均分的情况就无法表示了。 对于算式(2)的形式,进行优化,并让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数位要对齐。 2.又来了一只猴子,6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还剩多少个 补充完上面的竖式,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追问,余数2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剩下的2个桃子,不够再分,所以余数是2,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问题,并用算式表示计算过程?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四、课堂小结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符号要写准确; (3)从高位除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 (4)余数要比除数小。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教材第3页第2题,第4题。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概念和公式汇总(一))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重要概念和公式 第一单元除法 1 除法计算法则 2 判断商的位数: 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 如864÷4=(商是 3 位数),312÷3=(商是 3 位数) 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如246÷6=(商是 2 位数) 。 3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

1

注意:商中间、末尾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少去! 4 计算时我们要养成先估算,再计算,最后再验算的好习惯。 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 除法的验算: 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有余 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5 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 例:①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 乙:176×6

②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 2

乙:1584÷6 6 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 ①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②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例如:200÷2÷4=200÷(2×4)。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 对称轴: 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 轴对称图形特点: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 轴对称图形的有: 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6) 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

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1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轴对称图形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 5、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6、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7、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8、平移的特征: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最新最全)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 ...就有几个0。(如:30÷5 = 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古诗及意思(全)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⑴游子:出门远游的人。诗中指孟郊 ⑵吟:吟诵。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 ⑸寸草:萱草。萱草(花)是我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方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来表达的子女的孝心。 ⑹三春晖:比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⑺归:回来,回家。 【意思】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 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意思】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 鸳鸯睡在沙上。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⑴村居:住在农村。 ⑵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⑶醉:迷醉,陶醉。⑷散学:放学。 ⑸纸鸢:鸢:老鹰。纸鸢:风筝。 【意思】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 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1.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 2.子规——杜鹃鸟。3.才了——刚刚。 4.山原——山陵和原野。5.蚕桑--种桑养蚕。 6.了——结束。7.如——好像。 【意思】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 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农民开始忙起了农活,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 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又马上要开始插秧了。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哪(nǎ)得:怎么会。清如许:这样清澈。 ④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意思】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 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的输送活水.

(完整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同步附加题奥数题

附加题(20 分) 北师大三年级下数学 1.竖式谜。□里可以填哪些数字?(4 分) (1)(2) 2.超市开展牛奶买5 送2 的活动,妈妈要买35 天的牛奶,花多少钱就够了?(5 分) 2 元/袋 3.把0、2、3、4、5 分别填入适当的方格,(要求:商是整数,数字在同一题中不能 重复)。(5 分) (1)使商最小□□□÷□(2)使商最大□□□÷□ 4.淘气在解决一道除法计算题时,把被除数十位上的8 错看成了5,除以3 后,得到 的结果是18,那么正确的被除数是多少?(6 分) 附加题:(20 分) 1.找规律写得数。(5 分) 11×11=121 12×11=132 13×11=143 14×11=() 15×11=()16×11=()43×11=()68×11=() 2.填空。(6 分) (1)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5 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5 倍,积就扩大()倍。 (2)两个数的积是368,其中一个乘数缩小2 倍,另一个乘数扩大6 倍,这时的积应是()。 3.甲桶的酒是乙桶的4 倍,如果从甲桶倒出30 千克给乙桶,那么两桶的重量相等。两 桶原有酒多少千克?(5 分) 4.小车:每辆120 元,限乘客12 人;大车:每辆160 元,限乘客18 人。150 人可以怎样租车没有空位?怎样租最省钱?(4 分) 附加题。(共 20 分) 1.如右图所示,填一填。(4 分) (1)甲与乙的周长相比,甲乙。甲与乙的面积相比,甲乙。 (2)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形的面积比较大。 2.称重。(5 分) 甲 乙 我每天喝一袋

?只小兔 1 只鸡 1 只狗 6 只小兔 2 只狗 4 只小兔 2 只鸡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6分桃子教学反思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笔算的每一步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将具体的操作过程和抽象的笔算竖式的每一步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认识笔算除法的顺序和书写格式,明确笔算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一位一位的往下除,并让学生明白除到被除数的那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由于学生在笔算时最易发生的错误实在除个位时,不是把个位数抄下来在除,而是接着在原被除数的位置除。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多加引导。 分橘子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力求为学生创设充分发现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有余数且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竖式写法时。让学生尝试操作,通过分一分,得出十位剩余不能直接分,要拆分成单个与个位数合起来在分的道理,在小组间交流,使他们真正的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始终在学习的情景中思考,讨论。 而本节课不足时学生在计算中,还是会出现余数比除数打的情况发生,这需要学生加强练习克服。 商是几位数 本节课根据动车运行的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算法,在求商的过程中,先让学生估计商是多少,让学生在除的过程中理解第一次得到的商应写在百位上,然后尝试列竖式进行笔算,并引导学生将前面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计算上来,优化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这样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习,真正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计算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估算,这也是一种简单的检验算式得数的一种手段,进一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