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派

美国学派
美国学派

硕士生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

姓名

专业

学院

科目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美国学派

摘要

美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内部继法国学派之后出现的又一个比较文学研究学派。在对比较文学的定位上,美国学派反对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局限于文学史的范围,将文学批评引入比较文学的研究,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在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上。美国学派不满足于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局限于“事实关联”的影响研究,倡导对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的“平行研究”,并旗帜鲜明地把“文学性”确定为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本文着重从美国学派的出现极其发展过程、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美国学派的基本特征论述美国学派的研究性质。

关键词:比较文学美国学派平行研究文学性

引言

美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内部继法国学派之后出现的又一个比较文学研究学派,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并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比较文学界风行一时。本世纪四十年代末期,美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在有关本学科的性质和方法等问题上,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主张,与法国学派分庭抗礼,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美国学派。代表人物有雷内·韦勒克、亨利·雷马克、欧文·阿尔德里奇、哈瑞·列文以及乌尔利希·维斯坦因等。

一、美国学派的出现及其发展过程

1、人文背景

美国是一个新兴的多民族的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带来的各种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成为新文化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文学的成就已不在英、法等欧洲国家之下,在此情况下,美国比较文学者主张打破只强调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开展各国文学之间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以改变自己学术上的被动地位。30年代后在美国兴起并逐步占据文坛主导地位的“新批评”思潮,对美国比较文学产生了绝大影响。新批评反对19世纪的传统,强调文学作品本身独立价值,主张对文本进行细读和审美评价,美国的一些重要理论家、批评家都是这一派的人物。

2、学术背景

美国比较文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那时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纷纷建立比较文学系创办比较文学杂志,一时形成热潮。关于比较

文学的第一次正式讲演是美国的比较文学先驱人物查理·谢克福德沙克福德于一八七一年在康奈尔大学发表的题为“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的讲座。1887年,美国比较文学界的另一位先驱人物查理·M·盖莱在密执安大学开办了一个为期二年的“比较的文学批评”讲习班;1890年,阿瑟·里奇蒙·马什在哈佛大学开设了美国的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一八九一年左右, 哈佛大学设立了第一个美国比较文学的讲座,第一位在该讲座授课的是马什教授。1899年,美国最早的比较文学系在哥伦比亚大学创立;1903年,美国的第一本比较文学专业杂志《比较文学学报》创刊。其后,哈佛大学、加州大学等也相继开设了比较文学系或比较文学课程。194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的克里斯蒂发起,在全国英语教师协会中成立了比较文学委员会。同年,他又创办《比较文学通讯》,引起学术界对比较文学的重视。二战之后,美国比较文学发展迅猛。1949年《比较文学》杂志在俄勒岗大学创办。1950年,佛里德里奇(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与巴尔登斯贝格合编的比较文学书目出版。1952年《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年鉴问世。与此同时,各大学相继成立比较文学专业和比较文学系。1960年,比较文学学会正式成立。在这过程中,耶鲁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成为美国比较文学的重镇。韦勒克、马隆、列文、雷马克、维斯坦因等主要学者都集中到这两所学校。

3、教堂山会议

从时间上讲,尽管比较文学在美国的出现几乎与欧洲大陆的法、德等国同步,但作为一个为人所熟知的比较文学研究学派,比较文学美国学派出现的标志则是1958年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的教堂山会议。1954年成立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是比较文学界的权威性机构,1955年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了首届年会,1958年第二届年会便在美国举行,地点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所在地教堂山。国际比较文学协会把1958年的第二届年会选择在美国举行是有深意的。一方面,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式确立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由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倡导的影响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和实践范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尊崇。国际比较文学协会把年会主办地选定在美国,象征着其影响力由传统的欧洲部分扩展至北美大陆。另一方面,美国的比较文学起步并不晚,并在二次大战结束后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不仅美国的一些主要大学纷纷建立了比较文学系,而且美国比较文学界组织出版的《比较文学书目》、

《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也俨然成为国际比较文学的一片新领地。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届年会会址选定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也明显地带有对美国比较文学发展的肯定意味。然而,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比较文学教授雷内·韦勒克所作的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大会发言,一举打破了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的如意算盘。在《比较文学的危机》的开篇,韦勒克直言就学科而言,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提出的以影响研究为核心的纲领性意见并没有解决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问题。比较文学“一直处于永久性的危机状态”之中,其标志是比较文学“至今还不能明确确定研究主题和具体的研究方法”。在韦勒克看来,法国学派施加于比较文学的题材和方法的人为的划分、关于来源与影响的机械的概念以及文化民族主义的泛滥,是导致比较文学历时长久的危机的根源所在。要使比较文学走出危机状态,获得健康发展,必须对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纲领“进行彻底的调整”。韦勒克的发言在比较文学内部引起了激烈的反响。

二、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A韦勒克

1958年9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第二次会议。会上,耶鲁大学教授韦勒克(1903—)首先发难,宣读了一篇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论文,对法国学派进行了言辞颇为尖锐的批评。他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三点上:

1)他批评了法国学者影响研究的狭隘性。他说,比较文学的兴起是为了反对孤立地研究国别文学史,但是法国学者把“早已陈腐的19世纪唯事实主义,唯科学主义和历史相对论强加于比较文学,限定比较文学只注意作品本身外在的东西,只研究来源和影响,原因和结果,使比较文学缩小成成了仅仅研究外国来源和作者声誉的材料。

2)他批评了法国学者实证主义的方法。他认为,这种方法除了说明某个作家知道和阅读了另一个作家的作品之外,不可能为作品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东西。他还指出法国学者把一种本意为反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文学研究变成了一种记文化账,这就陷入民族主义和文化扩张主义的泥潭。

3)他不赞成梵·第根把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分开,把美学评价排斥在比较文学之外的做法。他认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即是文学作品,那就不能无视它作为

艺术品的价值和品质。必须面对文学性这个问题,即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个美学中心问题。

B雷马克:提出了“跨学科研究”的主张,并代表美国学派提出了自己的比较文学定义。

教堂山会议之后,美国学者在与法国学者论战的同时,更致力于理论建树,更明确地、系统地阐明自己的比较文学观,这方面,雷马克的著述最为重要。雷马克是印第安纳大学的教授,着重研究法德文学关系。962年,美国第一本比较文学论文集《比较文学的方法和观点》出版,其中有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一文,文中提出了一个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全面而集中地代表了美国学派的观点。

“比较文学是超出一个特定国家界限的文学研究,也是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些知识和信仰领域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雷马克

C 奥尔德里奇:以《论比较文学》(1945)为代表作;

三种主要著作:《但丁在国外的声望》、《比较文学大纲—从但丁到奥尼尔》、《比较文学书目》。创办了《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杂志

奥尔德里奇(伊利诺大学教授),曾任美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和国际比较文学学会顾问。奥尔德里奇所编的《比较文学:内容和方法》是美国比较文学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该书第一页开宗明义宣布:“比较文学最简单的定义,可以理解为通过一个以上的民族文学的视野来研究文学现象,或者研究文学与其它知识的关系”,奥尔德里奇的观点的开放性突出地表现在他最近出版的《世界文学的再现》一书中提出文学和文化多元主义的观点之中。他所说的文学指的是世界上所有文学和作品的总和,或所有民族文学的结合体。他积极倡导东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

D 克里斯蒂:五种主要著作:《美国超验主义中的东方影响》、《亚洲遗产与美国生活》、《从文学看世界》、《比较文学与多种文化关系参考书录指南》、《世界文学:人类经历文集》。创办《比较文学通讯》。提出了文学的“环宇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的观点,产生较大的影响。

E哈瑞·列文(Harry Leuin 1912—)曾任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和美国

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在美、法两派的论争中,他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1972年出版《比较的基点》,集中代表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这一切争论本是为了超越民族主义,所以它远不是沿着民族界限发生的美、法冲突,而是发生在两代人之间的方法论之争。列文提出文化上的相对主义,更表现了一种开放的思想和宽容和态度。他坚持民族文学无优劣论;越是关系疏远的民族文学越值得研究,因为若是在这样的二者之间能找到共同的东西,便更能说明问题。他说,“如果我们了解的日本能乐与希腊悲剧有什么共同之处,我们便可以对种种有机的过程进行归纳概括了。”列文对比较文学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建树是“主题学研究”。他首先提出了“主题学”这一术语,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系统,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发表《主题学与文学批评》《吉诃德原则》等主题学研究的名著,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F1969年,勃洛克发表《比较文学的新动向》一文,在肯定了法国学派的历史性功绩的同时,也对其机械地研究源流、影响以及作品之间的因果关系引发的比较文学危机,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在文章中,勃洛克赞同韦勒克在教堂山会议上提出的全盘调整比较文学研究方向的主张,强调应以文学作品作为文学研究的出发点,并把它们称之为比较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的“觉醒”,代表着比较文学最重要的“新动向”。在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发展历史上,这篇文章的发表无疑带有总结的意味,既代表了比较文学内部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长达十年论战的结束,也凸显了美国学派在比较文学领域愈来愈大的影响。

美国学者在学术上具有宽容和开阔的胸怀。他们提倡的“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开拓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新领域,从而推动了这一学科的发展,使比较文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三、美国学派的基本特征

1、重视比较较文学研究“文学性”,注重作品的文学欣赏和美学分析。

他们猛烈地抨击法国学派,指责法国学派忽略文学的内在关系与美学价值。他们认为对彼此之间没有直接影响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所作的研究要胜过影响研究。他们将这种研究称为“纯粹比较”,其中包括探讨作品的类同和对比。按照奥尔德里奇的看法,类同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作品, 在文体、结构、情调、观念等方面的相似性”。对比研究不仅在于寻找共同点,也包括研究相异之处。韦

勒克与沃伦在他们合著的《文学论》一书中,为文学和文学研究下了定义,在文学的本质、功能、理论、批评和文学史、一般文学、比较文学、国家文学等方面划定了文学研究的范围,而且说明了文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间的关系。韦勒克曾说过“我们研究文学,并不是仅仅研究英国或法国的文学。”他创造了透视主义这个术语,并以此说明他的思想世界上只存在着一种诗,一种文学,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作比较。韦勒克深信,比较文学的最终理想是“比较研究所有的文学, 包括最遥远的东方文学”。

2、高扬无影响、无实证的平行研究,认为“平行研究”是可行的;提倡不仅跨国界,而且跨学科的比较研究。

美国学派认为,凡是与文学有关的社会现象都可以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提倡研究没有直接影响的文学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如文学与宗教、哲学、语言学、历史、音乐、绘画等的关系,甚至可以研究文学与纯科学之间的关系。这种没有直接影响关系的比较研究,被称为“平行研究”。

一九五九年,在国际比较文学协会会议上,韦勒克批评了以梵蒂根为首的法国学派。他指出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除了表示某位作家对另一位作家的知识以及曾阅读过某人的作品之外,很少问及这些事实究竟表明了什么。他认为艺术作品是一个整体,从别处得来的原始资料,在这一整体中不再是无生命的构件,如果硬要把这些构件之间的有机结合打破,使之变为渊源和影响的碎片,那么,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作品的完整性和意义就全被抹杀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美国的比较文学工作者积极从事“平行研究”,并发表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美国学派的这套理论并不是突然产生的,回顾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这套理论的思想渊源。在十九世纪末前后,俄国比较文学的鼻祖维谢洛夫斯基提出了“阶段论”。根据这一理论,世界上的一切文学,即使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毫无关联,也是平行向前发展的,因为这些现象都受制于一个不为文化背景所限制的固有法则。这样,维谢洛夫斯基就以受历史因素影响的“平行关系”取代了“影响”。在实际研究中,他不是根据起源、环境、年代以及地区间的联系来研究文学事实,而是根据这些文学事实本身彼此间的类似性来进行研究。此外,编纂第一部《比较文学书目集》的贝茨也曾批评布吕纳提埃尔忽视美国比较文学的兴起。他指出,文学艺术、音乐、乃至文明国家的整个精神生活都有共通性,因而比较文学研究者在

探讨文学影响时,不应过分强调细节,而应该研究文学作品在美学上、历史上、心理学上的关系。他认为比较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范畴,并希望它能超越纯粹的文学领域,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和国际间互相容忍的工具。

四、美国学派的文学理论研究性质

美籍华裔学者张隆溪在其主编的《比较文学译文集》的编者前言中点评美国学派的比较文学观时,重点提及了韦勒克的“文学性”的研究主张;雷马克则在《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中,在肯定了形式主义批评对美国学派的“文学性”主张具有“显而易见的影响”的同时,也指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区别。即前者注重的是对单个的文学作品的分析研究,而后者注重的是对全部的文学作品的分析研究,“愿意把研究工作限制在文学史的总概念之中”。这样,与法国学派的“科学的实证性”和“历史的文献性”形成鲜明对应的是,美国学派更注重文学研究的“整一性”和文学研究的“文学性”。

首先是文学研究的“整一性”。所谓“整一性”,就是把文学视作是一个连贯一致、互相关联的整体,而非零散破碎、互不关联的片段。关于文学的整一性质,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发行的《文学理论》一书中,韦勒克就以西方文学为例指出文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在西方文学中,不仅在欧洲文学内部的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之间,中世纪文学与近代文学之间,存在着连续性,而且整个欧洲、俄国、美国以及拉丁美洲文学之间也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在韦勒克看来,正是出于对民族文学自成一体地、孤立地研究本国文学的谬误概念的反驳,“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才被提出的。韦勒克考察了“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的名称和内容,直言它们都有不少麻烦。比如,“比较文学”,它的一个含义是关于口头文学的研究,特别是民间故事的主题及其流变的研究,但把“比较文学”等同于口头文学的研究“实在太不确切”:它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对两种或更多种文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但把“比较文学”局限于国与国之问的文学“外贸”同样难副其实。“总体文学”的名称稍微好些,但也有不足之处,它原本是用来指诗学或者是文学理论和原则的,后来却被拿过来表示一个与“比较文学”形成对照的特殊概念。韦勒克认为,要克服这些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在“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之间做人为的划分,将它们合二为一,不加区别地称之为“文学”;而“文学”的概念,“最重要的是把文学看作是一个整体,并且不考虑各民族语言上的差别,去探索文

学的发生和发展”,原因是“文学是一元的,犹如艺术和人性是一元的一样”。正是从植根于人类共通人性之上的文学的一元性质出发,包括韦勒克、雷马克等人在内的美国学派的比较文学学者在论证比较文学研究的批评性质和平行研究的可比性时,不管是对比较文学反对孤立研究国别文学史的历史功绩的肯定,还是对比较文学对于西方文学是由无数互相关联的各国文学分支组成的连贯一致的文学统一整体观念的揭示,都是强调比较文学研究的整一性质。文学研究的“整一性”成为奠基美国学派比较文学理论和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第一块基石。

其次是文学研究的“文学性”。“文学性”是20世纪20年代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曼·雅各布逊提出的一个著名的诗学概念: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说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不过,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可以把文学史家比作一名警察,他要逮捕某个人,可能把凡是在房间里遇到的人,甚至从旁边街上经过的人都抓了起来。文学史家就是这样无所不用,诸如个人生活、心理学、政治、哲学,无一例外。这样便凑成一堆雕虫小技,而不是文学科学,彷佛他们已经忘记,每一种对象都分别属于一门科学。如哲学史、文化史、心理学等等,而这些科学自然也可以使用文学现象作为不完善的二流材料。

按照俄国形式主义的诗学主张,文学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封闭体,文学科学即诗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不是文学与作家、社会、历史、心理等外在要素之间的关联,而是文学之所以成其为文学的内在性质,也即“文学性”。作为一名20世纪30年代从东欧移民美国的文学理论家,韦勒克并不掩饰他对形式主义文论的欣赏态度,也不讳言形式主义文论对于自己的影响。在他看来,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就应该是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因为无论怎么说,毕竟只有作品能够判断我们对作家的生平、社会环境及其文学创作的全过程所产生的兴趣是否正确。然而,奇怪的是,过去的文学史却过分地关注文学的背景,对于作品本身的分析极不重视,反而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对环境及背景的研究上。俄国的形式主义者及其捷克和波兰的追随者们倡导的形式主义研究法,是对过往文学史错误研究方法的纠正,其对“文学性”的探求,揭示出文学研究的当务之急就是集中去分析研究实际的作品。事实上,由于美国“新批评”与俄国和东欧的形式主义文论的亲缘关系,形式主义文论的“文学性”主张不仅席卷了美国20世纪40年代的文学理论界,而且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美国比较文学研究同样产生了强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比较文学的危机》

一文中,韦勒克就直言:文学研究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研究内容和重点的必要性,必须把文学研究区别于常常被人用以代替文学研究的思想史研究,或宗教和政治的概念和情感的研究。许多研究文学、尤其是研究比较文学的著名学者其实并非真正对文学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公众舆论史、旅行报告、民族性格的概念等等。因此,比较文学研究要想取得真正的进步,必须面对“文学性”这个关涉文学艺术本质的中心美学问题。而从“文学性”出发来研究文学。则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美学评判必然成为问题的焦点。由于文学作品是一个由“符号”和“意义”构成的多层结构,所以文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就是把文学作品视为一个多样统一的整体,一个分层的符号结构,通过声音、意义、意象、象征的层次分析,揭示文学作品的层次结构和美学价值。这不仅从学理上完满地解释了对于不同文学作品进行平行研究的合法性,而且凸显了以平行研究来探寻“文学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文学研究的“文学性”成为奠基美国学派比较文学理论和平行研究“可比性”的另一块基石。

结语

作为20世纪50年代以后崛起的与传统的法国学派分庭抗礼的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流派,美国学派不可避免地被放置于法国学派的对立面上。从流派的传承上讲,美国学派并没有法国学派的那种严格的师承关系,也缺乏法国学者自成一派的自觉意识,所以,相对于法同学派的“团结一致”,美国学派不仅在流派归属上相对松散,而且在理论主张上也非完全一致,这使得美国学派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和多元化的趋势。在对比较文学的定位上,美国学派反对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局限于文学史的范围,将文学批评引入比较文学的研究,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在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上,美国学派并不满足于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局限于“事实关联”的影响研究,倡导对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的“平行研究”,并旗帜鲜明地把“文学性”确定为比较文学的研究中一。从比较文学的发展史来看,尽管美国学派对于法国学派的批评不无偏激之处,其所提出的“平行研究”在学理和实践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考虑到美国在二次大战后的强势崛起,以及世界范围内以“文学性”为主旨的文学研究中心的转向,美国学派的出现顺应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文学格局的发展方向和变化现实。其对比较文学的积极拓展和深远影响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乌尔利希·维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刘象愚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2]雷内·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沈于译,张隆溪选编:《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3]雷内·韦勒克:《今日之比较文学》,黄源深译,干永昌等编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4]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张隆溪译,张隆溪选编:《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5]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

[6]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郭建译,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之一。其成员主要是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信奉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的一批经济学家,也有个别不曾在该校任教,但因其学术观点和政策倾向而被认为是该学派成员。该学派的主要代表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有 J·瓦伊纳(1892~1970)、富兰克·H·奈特(1885~1972)、(1899 ~1946)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F.von 哈耶克、乔治·施蒂格勒(1911~)、M·弗里德曼(1912~2006)等人。 芝加哥经济学派的成员坚定地支持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经济分析,在其政策建议中频现以“自由市场”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思想,同时采取一贯反对滥用数学形式主义,并乐意放弃精密严谨的一般均衡理论的逻辑推理而倾向于更具有结果导向的部分均衡分析的方法论。“芝加哥经济学派”与“经济学帝国主义”联系在了一起,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就是指将经济推理的应用方法推向传统上认为是其他领域的特区,如政治科学,法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有: ①极端强调个人自由:极端强调个人自由,反对个人专断和“权威”;在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的情况下,强调“法治”,反对“人治”。主张建立一种货币体制,在该体制下,一国的货币信用流通量取决于某种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规则”,而不是取决于货币当局相机抉择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②特别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经济中的功能:特别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重大功能,强烈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应减少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 ③三个政策目标此长彼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自由、经济效率与分配均等这三个政策目标,经常是此长彼消,顾此失彼,不可得兼的。例如,为了减缓失业,必须承受一定的通货膨胀,而要稳定物价,又必须让更多工人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失业状态。又如,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和保障社会福利支出,有助于减缓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带来的收入分配的不均和阶级矛盾,但为此必须征收高额累进所得税,在一定条件下妨碍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对这类进退维谷的难题,芝加哥学派更多地关注自由与效率,相对较少地关注收入分配的问题。理论特点. 对市场(自由市场)的分析,是芝加哥学派的经济理论体系的绝对核心。芝加

比较文学的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a 比较文学:是一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学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独立学科,它是文学研究的一支。 b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线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陈惇刘象愚 c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平行研究:就是将那些相似、类似的、卓然可比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或几个民族的文学,两个或几个民族的作家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同异,并找出有益的结论。 3、影响研究:主要研究民族与民族文学之间的直接影响和实是联系,既要研究实施以影响的民族的作家、作品,又要研究接受影响的民族作家、作品,还要研究产生影响的过程、途径、媒介的手段。 4、渊源学:从接受者(终点)出发,溯源而上,去寻找影响源,确认放送点。注重资料证据的搜集、整理和考核,是一种以考据为主的实证研究。誉舆学:以研究放送效果为主的研究。流传学:以研究放送起点(放送者)和终点(接受者)的内在联系,以寻找终点为目的的研究。 5、可比性:是指比较对象间具有某种可作比较的基础,即文学现象的同与异,只有那些同时具备相同或相异两重关系的文学现象才具有可比的价值,才可能探索出文学的共同规律和美学本质。 6、平行研究回现论:(俄比较文学家维谢洛夫斯基提出),它认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他们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民族的文学会出现重合和类似现象,这种重合或类似自成系统,不必考虑年代、地域或环境、影响等。 7、媒介::那些在文学发流过程中起着传递作用的人或物,把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家作品、文论、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介绍传播到另一个民族,使文学的流传或影响得以实现。8、创造性叛逆:将外国名著的内容和形式改编得完全适合本国国情和读者的接受习惯。创造性叛逆经过两次变异即译者、读者及环境。 9、比较诗学:诗学:就是文艺理论,因为每个民族最早产生的文学形式一般都是诗,因而对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就是对诗歌的研究;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仅探讨诗歌理论,而且探讨叙事理论和戏剧理论。 比较诗学:就是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比较。 10、母题:母题是指最小的主题性的单位,是主题的基础,它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情节和故事线索。母题具有客观性。 11、主题学: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的分支领域,它力图打破时空界限,综合各民族文化,研究同一题材、主题、母题在国际文学间的流传演变及其成因。以及它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从而深刻理解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和成就,不同民族文学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族文学之间的交往和联想。 12、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

历史特殊论与文化相对主义的关系及影响2

历史特殊学派与文化相对主义 姓名张云鹤 学号20101010245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民族学

历史特殊学派与文化相对主义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人类学界出现一个新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博厄斯、克鲁伯、罗维、萨丕尔等人;主要理论建树:历史特殊论,文化相对论,文化区理论,克鲁伯超有集体的文化观,文化形貌等。本文将探索该学派与文化相对主义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并简要阐述我对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解。 关键词:历史特殊论历史研究法文化相对论文化区理论文化相对主义的影响 目录(一)历史特殊学派及其理论建树(二)文化相对主义(三)历史特殊学派与文化相对主义的关系及相互影响(四)我对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解 一历史特殊学派及其理论建树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人类学界出现一个新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其创始人是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故又称博厄斯学派,其全部理论的核心就是“历史特殊论”:(1)主张各个民族,文化集团有其具体的历史,有独一无二的特殊的历史,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因此研究重点应是特定民族的文化历史,事件特点和规律,而不是研究全人类普遍文化的历史(2)在研究方法上提倡“历史方法”,强调对具体事实的描述和记录,与比较方法对立(3)主张文化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并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史。此理论反对进化论,但赞同拉马克学派的生物进化论,而不是达尔文的(即环境与种族的改变是互动的),反对单线平行的进化,认为不同社会的文化特质是他们各自的历史的,环境的结果,必须放在这个背景下,文化特质才能被理解,不同的社会被不同的历史环境所创造出来,对文化现象的最佳解释需要研究社会的历史发展。 在《原始人的心智》一书中,作者用反证法来否定古典进化论的“平行发展”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5分×3、填空2分×12、简答7分×3、材料分析10分×1、论述15分×2 1.真正最早使Comparative Literature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 1886,他以此为书名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p5) 2.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p10) 3.教堂山会议:1958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举行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 第二届年会,(会上韦勒克宣读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以韦勒克为代表的一些美国学者对法国学派的“定义”发起了大胆的挑战。韦勒克指出“‘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之间的人为界限应当废除,‘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一个确认的术语,指的是超越国别文学局限的文学研究。”(p12) 4.有人认为,是美国学派提出了比较文学的“比较”——平行研究。(p10) 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基本特色是跨文明研究。(p20) 6.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提出了历史类型学的观点与方法。(p27) 7.中国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p27) 8.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 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p30)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p31-p32) (一)同源性,在法国学派的理论体系里,影响研究的对象是存在着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其理论支柱是媒介学、流传学和渊源学。它的研究目标是通过清理“影响”得以发生的“经过路线”,寻找两种或多种文学间的同源性关系,同源性成为法国学派学科理论体系可比性的基础。在线路的清理中,其源头是相同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就是同源性。 (二)变异性,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鱼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了“他国化” 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变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三)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

从芝加哥学派到结构功能主义

从芝加哥学派到结构功能主义:论拉斯韦尔的思想转 型 ——兼论美国早期传播思想发展的历史动因 2008-01-09 08:07:08作者:胡翼青来源:《中国传媒报告》2007年第3期 摘要:尽管传播学给拉斯韦尔以崇高的地位,但很少真正对他进行深入的研究。拉斯韦尔早年的芝加哥大学经历,使他的传播研究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芝加哥学派的烙印。然而,在二战开始后,随着美国意识形态的变革,传播学的知识生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拉斯韦尔介入了战时传播研究项目的研究,并逐渐成为传播学行政研究和结构功能主义的一分子,其学术倾向越发保守,并最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解释了福柯关于知识和权力的理论。 关键词:拉斯韦尔宣传研究芝加哥学派结构功能主义 非常欣赏彼得斯的一句名言:“太常见了,我们对前人及其思想作出评判却从不返过去重读(甚至从没有读过)他们的论述。我们仪式化地搬出那些死去的名字或褒或贬,却几乎不与他们留给我们的文字进行任何实际的有意义的联系。”(Peters, Simonson,2004:11)对于中国传播学而言,这句话用在拉斯韦尔身上,可能再贴切不过了,我们除了知道他是施拉姆钦定的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外,除了知道他的宣传研究、“五W”理论与三功能说之外,除了嚷嚷他对传播学具有巨大贡献外,可能对他再没有更多的认识了。然而,这么一位左右着传播学早期思想及其发展走向的人物,实不应当受到如此冷遇。在拉斯韦尔的学术生涯中,芝加哥学派与“结构功能主义”曾经有过激烈的交锋,身处其中的拉斯韦尔游走于两大阵营之间,他的思想轨迹体现了美国传播学当时走向的必然性。这对于我们理解美国传播学走向的历史背景,反思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缺陷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芝加哥学派与青年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人类学史复习题

人类学史 名词解释: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19世纪中叶西方出现的第一个人类学理论流派,它活跃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30年间。他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地发展。这种循序的进化过程是全世界所有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造成了这种普遍性的原因在于人类心里的一致性。起主要代表人物有:巴斯蒂安、斯宾塞、泰勒、摩尔根。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是在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形成的人类学学派。该派对进化论学派都持批评的态度。认为人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来考察,弄清楚这个有机统一体中各个组成部分对整体所做的贡献,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形成了英国较有影响的功能派队伍,为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实地调查方法。 播化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人类学学派。其基本理论是直接与进化论相对的传播论,反对进化论学派的方法,主张从空间上研究文化,认为民族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研究文化基本内容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圈。分为德奥播化学派和英国播化学派。 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1897年在巴里创办了《社会学年刊》后形成的学派,故又称“法国社会学派”或“杜尔干学派”。它既是社会学的学派,又是人类学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迪尔凯姆及其继承人莫斯,为巴黎人类学研究所培养了大量的人类学家。 美国心理学派:20世纪30年代初,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影响下,美国一部分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转向文化与个人关系研究。他们认为,文化塑造了民族的“基本人格”,而“基本人格”又决定了这个民族文化的命运,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正是由于“基本人格”的差异造成的。文化是抽象的东西,个人才是真正的客观现实,因此,研究某个民族的文化,必须从研究这个民族的个体开始。 历史特殊论学派:美国历史学派形成于20世纪初。该学派是在批判古典进化论和播化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该派以实证主义为其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主张对具体的文化现象进行详细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不主张过早地做理论概括。其代表人物是:博厄斯。 人类学:以人类群体之间的共同性和相异性为研究对象,对人类群体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两大部分之一,他研究的是特定的人类文化及一般意义上的人类文化的基本模式。 格雷布纳:德国人类学家。主要代表作有《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05)、《民族学方法论》(1909)。 反对用进化论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社会文化现象,认为民族学研究的唯一主题就是文化现象的传播和借用。 佩里:史密斯的学生。主要著作有《印度尼西亚的史前巨石文化》(1918)、《太阳之子》(1923)等。认为古埃及人是航海民族。 博厄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孩子的成长》(1896)、《原始人的心理》(1911)、《文化和种族》(1913)、《原始艺术》(1927)、《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普通人类学》(1938)、《种族、语言和文化》(1940)。他认为,人类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全部总和,这种研究构成了包括一切民族在内的人类历史。提出了“文化区”概念和“文化相对论”。 迪尔凯姆:在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方面都有研究。著作有《社会劳动分工》(1893)、《社会学方法论》(1895)、《论自杀》(1879)、《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1912)等。在宗教研究主张任何宗教崇拜对象都不过是统治人类的社会力量的化身。在社会组织研究方面认为先有原始群,然后才有氏族,而氏族又是先有母系后有父系的。家族则是在氏族之后才出现的。 莫斯:迪尔凯姆的继承人,与他人组织建立了巴黎民族学研究所。著作有《民族学概论》(1947)、《社会学与人类学》(1947)得出社会生活是受物质条件决定的结论。 本尼迪克特: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曾到印第安人和新几内亚、非洲等地的许多部落中进行实地调查。著作有《文化模式》(1934)、《菊花与剑》(1946)、《祖尼印第安人的神话》(1935)等。在《文化模式》一书中认为,人格是由文化决定的。 米德: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曾到印第安人、萨摩亚人、新几内亚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著作有《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1950)等。她认为人格是由文化决定的,用种族差别、生理差别、地域或饮食差别以及自然选择都不能完全地解释人格差别的原因。 二.列举 1、人类学四大分支: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民族学。 2、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后对人类学学科有重要贡献的思想家: 拉菲托(.1670--1740)、G·B·维柯(1688--1744)、孟德斯鸠(1689--1755)亨利·霍姆(1696--1782) 3、列举E·迪尔凯姆的代表作: 《社会劳动分工》(1893)、《社会学方法论》(1895)、《论自杀》(1879)、《宗教生活的原始形式》(1912) 4、播化学派代表人物: 格雷布纳(1887-1934)、施密特(1868-9154)、史密斯(1871-1937)、佩里(1887-1949)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生态学派、生态学理论) 这一理论运用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研究犯罪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由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批社会学者创建,故又称为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帕克(Robert E·Park)、欧内斯特·伯吉斯(Ernest N·Burgess)、克利福德·肖(Clifford Shaw)和亨利·麦凯(henry D·Mckay)等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美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发展,城市的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帕克等社会学家以美国第二大城市芝加哥为实验基地,深入调查研究城市的社会结构,分析了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种族等因素与犯罪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社会阶层、人口密度、种族关系、社会心理、居住方式、交通通讯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成员如果不能适应城市环境的这种变化,就会导致失范、越轨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同心圆理论 经过调查他们发现,犯罪率在城市中心的周围地区最高,随后向郊区逐渐下降,愈是远离市中心周围地区,犯罪率愈低。贫困、疾病等情况也是如此。他们的结论是,这种生态现象是城市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他们将芝加哥市划分为围绕同一圆心而形成的五个区域,即中心商业区、中间地带(工厂区)、工厂住宅区、中上层住宅区、郊区和卫星城。犯罪大多发生于中间地带,即工厂区。因为相对于自然社区,中间地带人口流动大,混杂的人口造成了有利于犯罪发生的环境。 (二)社会解组理论 这种理论还指出,人们通常生活在家庭、学校、邻里等群体之中,以亲属、朋友、友爱、邻里等关系为内容的非正规社会关系对于约束人们的行为作用很大,地区性的集体发挥着社会监督的功能。而城市化进程则使这种非正式的社会关系解体,使集体作为非正式社会监督单位的作用显著下降,传统集体的习俗规范和理想受到削弱,并逐渐消失。随着工商业深入市区,人口流动频繁,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激烈的竞争与有限资源的矛盾,削弱了社区的整体利益,甚至家庭也趋于解体。这一切变化使得社会处于解体状态,导致犯罪现象增加。其基本规律是都市化程度与社会解组程度成正比,社会解组程度与犯罪率成正比。 (三)芝加哥区域计划 因为相信青少年犯罪是由间隙区域的社会解组造成的,所以芝加哥学派认为对青少年个人采取处遇措施对减少青少年犯罪整体犯罪率不会有明显的效果。他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寻求能有效地改变特定的局部社区的生活环境和城市所有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的发展计划。因此,1932年,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克利福德肖发起了芝加哥区域计

民族学理论学派

一、古典进化论 ?该学派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人类学研究中最早形成的学派。 ?古典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文化是不断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各地民族的社会发展大致经历或将经历相同的发展顺序。这种社会发展的一致性是由人类心理的一致性决定的,社会和文化发展进化的动力,来源于人类心理的不断完善。 古典进化论一般将当时的欧洲社会视为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顶点,并以之为尺度,将其它社会和文化放在不同的进化位置上顺序排列。 ?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的泰勒(1832—1917)、拉伯克(1834—1913)、马雷特(1866—1945)、麦克伦南(1827—1881)、弗雷泽(1854—1941)、哈顿(1855—1940),美国的摩尔根(1818—1881)、瑞典的巴霍芬(1815—1887)等。 二、文化传播学派 ?文化传播学派就是以传播的观点来解释人类文化的相似性的人类学理论派别。他们认为,人类的创造力是相当有限的,他们更多的是从其他民族那里学习和借用现成的文化特质,不同的民族同时创造出相同或近似的文化,则更为罕见。 ?文化传播学派又分为德奥学派、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德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民族学家格雷布纳和奥地利天主教神父施密特,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史密斯、佩里、里弗斯等。 该学派的代表作品有:格雷布纳的《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05)、《民族学方法论》(1911)、《美拉尼西亚的弓文化》(1909);施密特的《南美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13)、《民族学文化历史法手册》(1937);史密斯的《古埃及人和文明的起源》(1911)、《文明的起源》(1928);佩里的《太阳之子》(1923);里弗斯的《美拉尼西亚社会史》(1914)、《心理学和民族学》(1926);威斯勒的《北美洲平原的印第安人》(1912)、《北美洲印第安人》(1917)、《人与文化》(1923);克罗伯的《加利福尼亚印第安人手册》(1925)、《北美的文化区和自然区》(1939)等。 三、美国历史学派()历史特殊论) ?“博厄斯学派”或“美国文化历史学派” 、“历史特殊论” ?在博厄斯看来,博厄斯认为,每个文化都是自成一体的,有其自身形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所以应该从整体与结构的高度去研究人类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文化现象是复杂的,是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必须将其置于该社会的大环境中全面考察,才能发现其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 ?博厄斯还大力提倡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价值,否认有什么“放之四海皆准”的价值标准。 ?该派的主要代表著作有:博厄斯的《原始人的心智》(1911)、《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人种、语言、文化》(1940),克罗伯的《人类学》(1923)、《文化成长的形貌》(1944)、《文化的性质》(1952),罗维的《初民社会》(1920)、《文化和民族学》(1917),威斯勒的《社会人类学概论》(1929)、《人与文化》(1923)等。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及问答

一、名词解释 卡雷“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卡雷在基亚《比较文学》一书的序言中,阐释了比较文学的归属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和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研究方法是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这一定义确定了比较文学的特殊研究领域,超越了以往文学研究只限于民族(国家)文学的范围,确定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和价值。 歌德“世界文学”:洞悉到“跨文化交流”的趋势,歌德于《歌德谈话录》中最早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世界文学是超越民族文学的文学研究,更多指涉本国文学之外的世界其他民族文学。歌德广泛的学术阅读、文本翻译了解世界上各种文化的观点,倡导宽容地对待、平静接受或忽略这些观点,强调研究需具有世界主义和平等主义视角。 教堂山会议: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第二届大会。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美国学派”以此为标志成立。论文对“法国学派”提出全面尖锐的批判,指出比较文学应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模式,研究文学的本质即文学性,探讨文学的文学性特征。《比较文学的危机》被认为是“美国学派”的宣言书,引起两派长达十年的论战。 套话:主要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以描绘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是注视者对他者定义的载体,是陈述一个集体想象的他者形象的最小单位。套话背后往往凝聚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蕴以及历史根源,往往还与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陈见、偏见甚至误识有关,是形象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问答题 1、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观点的差异。 一、法国学派——影响研究 ①归属:“国际文学关系”,是“文学史的一支”,偏重于从文学史的角度给比较文学下定义。 ②研究对象与范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和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研究方法: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 在实证主义哲学的渗透下,他们往往从渊源借代、模仿、改编等方面去考察作家、作品的联系,并力图用实际材料证明这种关系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 ④优点:1)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2)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了严密的方法体系。 ⑤局限性:1)研究视阈小:研究范围局限在欧洲文学内部: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被排除在学者们的考察范围之外。2)拒绝把美学作为方法论带入比较文学研究,有时会陷入繁琐考证的泥淖。 二、美国学派——影响研究 ①归属:文学研究,指向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②研究对象与范围: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去,提出跨学科的研究。(与法最大不同:跨学科) ③研究方法:用大规模综合比较和审美批评的方法,进行无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的研究。 ④优点:开启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先河,强调的是没有明确的渊源关系的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 比较文学(新)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正式兴起,最为突出的标志是。 2、最能代表中国比较文学勃兴之后的骄人成绩的,应推朱光潜的与 的《谈艺录》。 3、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这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之一,而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 4、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是介于两种或两种之间的学理关系。 5、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是指、、、 。 6、在一个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中,国别文学就是,两者可以互为指称。 7、世界文学是 1827年在评论他自己的剧本的法译本时最早提 出的。 8、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点——本体就是。 9、比较视域内质的最高层面用八个字来概述,就是与。 10、多元文化中的文学对话平台是指层面。 11、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最早是由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比 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一文中提出来的。 12、是第一个比较文学学派。 13、誉舆学是从影响的发送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14、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最重要的特征是。 1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李达三提出中国学派乃,它遵循东方特有的折衷精神。 16、题材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 二、名词解释 1、国别文学 2、民族文学 3、总体文学 4、世界文学 5、比较视域 6、对话平台 7、汉学 8、主题学 9、意象 10、接受11、海外华文文学12、译介学 三、问答题 1、中国比较文学的最早萌芽可以追溯到什么时代?中国古代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2、中国比较文学正式建立的突出标志是什么? 3、文化研究有什么样的学科特征?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与文化研究采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4、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有哪些? 5、为什么说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跨民族与跨学科是两个重要标识? 6、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涵盖了哪些类型? 7、什么是比较文学? 8、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三个规限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9、国外汉学能够为比较文学提供哪些借鉴? 10、平行研究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 11、试述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跨文化特点。 12、中国比较文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13、文类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4、在古代中国“诗学”有哪两重含义? 四、论述题 1、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应该如何自我认识和定位?

芝加哥学派

第五节芝加哥学派 19世纪70年代,正当欧洲的设计师在为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伦理与美学以及装饰与功能的关系而困惑时,在美国的建筑界却兴起了一个重要的流派——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这个学派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1851年美国参加了“水晶宫”博览会,展出了各种工业品,这使欧洲首次接触到美国产品,不少观众赞扬大陆美洲带来了简洁明了的造型,既无浮饰而又实用,其前途必然发展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对欧洲是难得的启示。 的罗特斯切尔德商场大楼芝加哥学派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建筑领域的体现,并对整个设计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后,芝加哥变成了全国铁路中心,因此其城市发展很快。1871年芝加哥大火,三分之二的房屋被毁,重建工作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为了在有限的市中心区内建造更多房屋,现代高层建筑开始在芝加哥出现。在采用钢铁等新材料以及高层框架等新技术建造摩天大楼的过程中,芝加哥的建筑师们逐渐形成了趋向简洁独创的风格,芝加哥学派由此而生。

图5-17 沙利文和艾德勒于19世纪末设计 图5-18 沙利文于1899年设计的施莱辛格-马耶百货公司大厦 芝加哥学派包括了众多的建筑师,他们建筑设计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图5-17)。沙利文(Louis H. Sullivan,1856—1924)是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和理论家。他早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过建筑并到过欧洲,是一位非常重实际的人,他最先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成为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他说:“自然界中的一切东西都具有一种形状,也就是说有一种形式,一种外部造型,于是就告诉我们,这是什么,以及如何与别的东西互相区别开来。”同时他还进一步强调:“哪里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比较文学讲义: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第四章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课程:中外文学比较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国学派的理论核心及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异同之处,中国学派跨文明的内在含义。 重点和难点:1、中国学派提出者的跨文明考虑 2、跨文明背景与法美学派的异同之处。 3、研究范式有哪些,各自特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过程: 一、背景 中国比较文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尤其是近十余年中国大陆比较文学的复兴,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本文试图对这一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作一初步的总结和粗线条的勾勒,以就教于方家。如果说法国学派以“影响研究”为基本特色,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为基本特色,那么,中国学派可以说是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色。(详后论证)如果说法国学派以文学的“输出”与“输八”为基本框架,构筑起了由“流传学”(誉舆学)、“渊源学”、“媒介学”等研究方法为支柱的“影响研究”的大厦;美国学派以文学的“审美本质”及“世界文学”的构想为基本框架,构筑起了“类比”、“综合”及“跨学科”汇通等方法为支柱的“平行研究”的大厦的话,那么中国学派则将以跨文明的“阐发法”、中西互补的“异同比较法”,探求民族特色及文明根源的“模子寻根法”,促进中西沟通的“对话法”及旨在追求理论重构的“整合与建构”法等五种方法为支柱,正在和即将构筑起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的理论大厦。下面分别对中国学派的基本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作进一步的勾勒和阐述。 二、理论特征——跨文明研究 先谈谈“中国学派”的基本理论特征—“跨文明研究”。无论是法国学派或美国学派,都没有面临跨越巨大文明差异的挑战,他的同属古希腊—罗马文明之树所生长起来的欧洲文明圈。因此,他们从未碰到过类似中国人所面对的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巨大冲突,更没有救亡图存的文明危机感。作为现当代世界的中心文明,他们对中国等第三世界的边缘文明并不很在意,更没有中国知识分子所面对的中西文明碰撞所产生的巨大危机感和使命感。正如叶维廉所说,“事实上,在欧美系统中的比较文学里,正如威斯坦因所说的,是单一的文明体系。”因此,文明模式问题,跨文明问题,“在早期以欧美文学为核心的比较文学里是不甚注意的”。这种状况决定了法、美学派不会,也不可能在跨越东西方异质文明的文学比较中做出令人瞩目的成就,更不可能去发现并创建系统的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 然而,从整个世界比较文学发展来看,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浸透,对话与沟通,乃至重建文学观念,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我在《比较文学史·序》中曾谈到,整个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和事实,就是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个个“人为圈子”的不断被冲破,一堵堵围墙的不断被跨越,从而构成了整个比较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走向。早期的法国学派,关注并执著于各国影响关系的研究,然而随着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随着文学视野的扩大,已不可能再将比较文学拘囿于“事实影响”的小圈子里了,美国学派树起了无影响关系的跨国和跨学科的平行研究大旗,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随着时代的前进,

第五章历史特殊论

第五章 历史特殊论 一.【教学要点】 一、博厄斯及其学术贡献 二、文化历史学派其他几员主将的学说 二、【基本内容】 第一节博厄斯及其学术贡献 一、博厄斯生平 美国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文化历史学派或历史特殊论的创建人,在人类学界大力提倡独树一帜"文化"研究,对整个学科门类做出了合理清晰的划分,并在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以及语言学四大领域贡献突出,也为美国文化人类学界培养了不少杰出的人才,享有”文化人类学之父”与”美国人类学之父”的美誉。 美国人类学界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博厄斯时代”,同时成为世界人类学研究的中心。 二、博厄斯的文化观 正当人类学界进化论学说与传播论学说针锋相对之际,博厄斯开始从自然科学转向了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在这种大背景下,他虽曾一度接受进化论的观点,却没有归附到进化论派的大旗下,同时,他认为传播论学派的漏洞较多,不能解决困难,因此没有认同该学派的学说。在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别具一格的文化观。 (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 1、博厄斯主张通过各个文化单独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去认识人类文化的一般发展规律。 2 文化发展具有其内在的逻辑。 1)文化决不会为单一因素所决定。 2)多种因素虽然都能影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但其影响程度则要看文化本身的性质而定,而且文化本身也反过来可以对这些因素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深入到“内部”去看待文化 4)在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论。 二、文化相对论的观点。 1、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特的。 2、种族平等的主张和文化价值观 3、评论

三、文化观的发展与“文化区”的概念。 (一)人类学研究的目的。 在1938年主编的《普通人类学》一书中,博厄斯将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复原(或重建)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历史。 2、区分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顺序及其历史类型。 3、探讨其发展变迁之动力。 (二)博厄斯文化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历史研究中导向文化研究,文化研究中进行历史研究。 2、博厄斯力图置身于一个较为正确的位置上去了解异文化的思想模式。 3、反对理性,慎重选用“情绪”作为替代物。 4、认为“文化区”观念并不是适用于一切文化现象的普遍观念。 三、博厄斯对文化人类学的贡献。 1、开创文化人类学“透视性”研究的风气。 2、批判和继承中发展文化人类学。 3、提出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论。 第二节文化历史学派其他几员主将的学说。 一、克鲁伯的文化观。 (一)、生平简介 (二)学术贡献及理论主张 1、文化形貌学说 1)、研究文化本身就是科学方法 2)、科学的研究不应当带上感情色彩,但应注意不完全离开理性,又不迁就任何意识形态 3)、文化研究应当使用推理与归纳等方法,而不能采用全盘判断。 2、系统综合归纳文化定义。 在克鲁伯与其继承者克拉克洪合著的《文化:定义和概念的评价》一书中,把世界各国的人类学家以其其他学科的学者用英文发表的160余种文化定义加以系统综合,归纳概括分为六大类。 1)详尽地从文化内容加以描述并予以定义的 2)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文化看作是整个社会的遗存物的。 3)从规模化着眼把文化看作整个生活方式的 4)从心理学观点进行考察,认为文化是用以调整适应、学习和习惯的活动过程的 5)从结构的观念出发,认为文化是生活设计的体系,其中独立的各部分有组织上的相互关联性的 6)从文化的起源方面给文化下定义的。 3、克鲁伯与克拉克洪的文化定义。 文化,它包含各种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并借助于符号的使用而习得或传承,从而构成了人类各群体成就的标志;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传统(由历史衍生或选择而成)的观念,其中观念特别重要。文化体系活动虽可视为人类活动的产物,但另一方面它又规范人类的行为或活动。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绪论 一、从研究对象和范畴看:三个阶段: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布吕奈尔三人主义 二、从价值取向着眼 三、比较文学的价值 1、对文学研究而言,比较文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确立于19世 纪七八十年代的比较文学,处于对狭隘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研究的不满,后者滞后于当时文学的全欧性与全球性交流的事实。 新的视角:本国文学与他国文学关系的角度 新的领域:不同民族或国家文学之间的关系 2、对文学创作而言,比较文学提供了了解与欣赏其他民族文学的理论指导。 比较文学可以提醒创作者注意吸取他国文学的主题,题材与写作技巧,以推动自己与本国文学的发展。 3、对文化交流而言,比较文学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文化体系互识互证互补,最终推 动世界文化交流与世界和平。 全球化趋势使不同民族、不同体系之间的文化交流、对话与包容势在必行,比较文学有助于缓解文化霸权与极端民族主义的矛盾,促进文化多元化。 比较文化是“跨文化之桥”(乐黛云语)“自我”和“他者”的认识之道(孙景尧语)四、比较文学和文学比较:两者不等同,并非任何运用比较方法展开的文学研究都属于比较 文学:1、两个比较所归属的层面不同:前者是一种比较意识,属本体;后者是一种研究方法。2、指涉的对象不同:前者前就对象必须跨越国家语言民族学科等界限;后者则不一定跨越;3、使用方法不同:前者除比较法之外,还可使用实证法批评法和阐发法。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国外比较文学学科史 一、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比较文学,酝酿于十九世纪20—30年代、形成于十九世纪70—90年代的欧洲,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1、思想方面: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全球渗透促成全球意识和比较意识的产生,最终促成文学研究的全球意识与世界胸怀的形成。 2、研究方法方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展,促成揭示事物之间联系的比较研究的形成于比较方法的广泛应用。 3、文学发展方面,各民族文化与文学交流的频繁,促使传统的民族、国别文学研究方式被突破,比较文学应运而生。 (美)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兴起时为反对大部分19世纪学术研究中狭隘的民族主义,抵制法德意英等各国文学的许多文学史家的孤立主义。 二、学科确立的标志 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816年法国两位中学教师编录的书中。1829年,巴黎大学教授维尔曼开设比较文学课程,被公认为比较文学之父。 比较文学确立于19世纪70—90年代,其标志如下: 1、理论体系的建立与研究成果的问世。 英国学者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86 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 法国学者洛里哀《比较文学史》1903 总结了早起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 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克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872—1884)是影响研究的范例,法国戴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课后习题-学派论)【圣才出品】

第4章学派论 第一节 1.法国学派的贡献与局限在哪里? 答:(1)法国学派的贡献 ①法国学派是第一个比较文学学派,他们都提倡一种以事实联系为基础的影响研究,因此又被称为“影响研究学派”。 ②法国学派开创了比较文学这样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学派出现许多著名学者,如维尔曼、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等,都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法国学派明确了比较文学的归属、对象和研究方法:它的归属是“国际文学关系”;它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是不同民族文学和各国作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研究方法是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2)法国学派的局限 ①法国学派没有走出“欧洲中心论”的藩篱,研究范围局限在欧洲文学内部。 ②对影响的强调在另一个层面上局限了法国学派的视野一一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被排除在学者们的考察范围之外。 ③法国学派强调事实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总是能够获取的,影响也并不总是能够明确把握的,法国学派有时会陷入烦琐考证的泥淖。 2.影响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影响研究的理论依据在于,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1)从大的方面来说,欧洲历史上各国之间大规模的文学交流就至少有三次 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时期、浪漫主义运动时期。就中国文学来看,它的发展也不是封闭的;如果说中国文学在古代主要更多受到印度文学影响的话,近代以来则置身于欧美文学的广泛影响之中。而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对周边民族文学的深刻影响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2)从个别的作家来讲,他的创作也绝不可能是完全独立的 前代的作家可能影响他,外国的作家同样可能影响他。前者一直是国别文学研究的内容,而后者则成了比较文学研究的起点。从历史上看,各国发展比较文学最先完成的工作之一,都是研究本国作家与外国作家的相互影响,清理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关系。 3.以一篇影响研究的论文为例,说明影响研究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1)誉舆学 ①“誉舆学”是从“放送者”出发,研究一部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或一种民族文学在外国的影响。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集团对集团的影响,二是集团对个体的影响,三是个体对集团的影响,四是个体对个体的影响。 ②集团对集团的影响是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集团对个体的影响是指一国文学对一个异国作家的影响;个体对集团的影响是指一个作家对一国的众多作家的影响;个体对个体的影响是指个别作家作品之间的影响。 (2)渊源学 ①“渊源学”是从“接受者”出发,探讨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接受了哪些外国作家作品的影响。渊源按其表现形态可分为三种:印象的渊源、口头的渊源、书面的渊源。 ②印象指作家旅居国外时所得到的感受 口头的渊源是一种不见诸文字的渊源。一个偶然听到的故事、一次谈话,有时会成为一

美国历史学派 博厄斯

浅谈美国历史学派在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以博厄斯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为例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学派,即历史特殊论学派,也被称为“博厄斯学派”它的出现,对西方文化人类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西方人类学的重要学派之一,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博厄斯学派的文化人类学思想也被许多学者所使用。一直以来美国历史学派的博厄斯被人们尊为现代人类学之父,现代人类学的建造者和设计者。那么历史学派以及博厄斯本人,他的研究领域除了人类学外,还有哪些。本文以文献检索、阅读为根本对美国历史学派及博厄斯的研究方法、理论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以我们生活的圈子为田野,作出简单的调查研究,系统总结历史学派相关方法及理论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历史学派博厄斯研究方法理论 序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继进化学派和传播化学派之后,西方民族学界出现了一个新学派“历史学派”或称“批评学派”、“美国学派”。它的创始人是被誉为美国学术界元老和美国‘民族学之父’的博厄斯,故又称博厄斯学派[1]。博厄斯生于德国且受教于德国,但在美国,博厄斯却被称为“文化人类学之父”、“美国人类学之父”。这些美誉源于博厄斯移居美国后,在理论与方法论等各方面对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博厄斯是继摩尔根之后现代人类学、民族学的又一奠基人。 一、历史特殊论 博厄斯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0年到1930年是其最活跃的巅峰时期。博厄斯认为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全部总和,而这构成人类的历史。博厄斯指出历史特殊论的首要任务是“构拟”具体地域或民族的历史,寻找过去常称之为“类似事物”的东西,寻找出现在或过去各种不同社会中相似的社会特点。博厄斯全部理论的核心就是“历史特殊论”,“历史特殊论”是美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