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基本知识【参考】

煤炭基本知识【参考】
煤炭基本知识【参考】

煤炭基础知识

煤是一种沉积作用形成的可燃有机岩,是由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植物体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为帮助我公司员工对煤炭基本属性的了解,现参考国内相关资料编撰了《煤炭基础知识》,共包括三部分:煤的形成;煤的化学成分和工艺性质;煤的工业分类及综合利用。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部分煤的形成

一、成煤的原始物质

煤是由植物遗体转变而成的。成煤的原始物质——植物,可分为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两大类。

低等植物包括水生的菌类和藻类低等生物,大量生存在湖泊、积水较深的沼泽和泻湖环境,死亡后与泥沙一起沉积,转化而成的煤叫腐泥煤。

形成煤的高等植物主要生长在沼泽环境中,死亡后遗体能够及时得以转化,所形成的煤叫腐植煤。

二、煤的形成过程

植物从死亡及其遗体堆积到转变成煤的一系列演变过程,称为成煤作用。成煤作用大致分为泥炭化(或腐泥化作用)阶段和煤化作用阶段。

1、泥炭化(或腐泥化)作用阶段

(1)泥炭化作用阶段

生长在沼泽中的高等植物不断繁殖,其死亡后的遗体堆积在积水沼泽中,随着沼泽覆水程度的增强及植物遗体的不断堆积,使得正在分解的植物遗体逐渐与空气隔绝并处于水体下层,氧化环境逐渐被还原环境所代替,分解作用逐渐减弱。在沼泽水体深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物之间和分解产物与植物残体之间又不断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作用,逐渐化合其他成新的产物,如腐殖酸、腐植酸盐、沥青质、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及氢等。这些产物中,部分不稳定的气体或液体逸出后,剩下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了泥炭。这种由高等植物转化为泥炭的生物化学作用过程,称之为泥炭化作用。

泥炭一般呈黄褐、棕褐或棕黑等色,无光泽,质软且富含水机腐殖酸,晒干后可作燃料、化工原料及肥料等用途。

(2)腐泥化阶段(略)

2、煤化阶段

煤化阶段是成煤的第二阶段。根据作用过程和影响因素的不同,煤化阶段可分为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

(1)成岩作用

泥炭形成之后,由于地壳沉降速度加快,沉积环境改变,转为其他沉积物的堆积,使泥炭或腐泥层被其他沉积物所覆盖。随着覆盖层逐渐加厚,泥炭在以不断增大的压力为主、升高的温度为辅的物理化学作用下,逐渐被压紧,失去水分并放出部分气体,变得致密起来。当生物化学作用减弱以致消失后,泥炭中碳元素含量逐渐增加,氧、氢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腐殖酸的含量不断降低直至完全消失,经过

一系列的变化,泥炭变为褐煤。这个过程,被称为煤的成岩作用。

腐泥经过成岩作用转变为腐泥煤。

(2)变质作用

地壳继续下降,褐煤埋藏深度进一步增加,在不断增加的温度和压力影响下,煤中有机质分子重新排列,聚合成度增高,使煤的内部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公益性质进一步发生变化。碳含量逐渐增高,氢、氧含量进一步降低;煤的水分、挥发分逐步减少,腐殖酸含量降低并至烟煤阶段开始完全消失;发热量总体趋势增高,粘结性由低到高再到低;煤的颜色加深,光泽增强,视密度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温度发挥主要作用。随温度高低机作用时间长短的不同,变质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煤。这个过程称为煤的变质作用。

三、煤的形成条件

1、植物条件

植物大量繁殖生长是成煤的物质基础。高等植物的繁盛时期从石炭纪开始,其中石炭二叠纪、三叠侏罗纪、古近纪与新近纪分别是孢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繁盛时期,这三个时期是我国地史上的主要聚煤期。

2、自然地理条件

形成一定厚度和分布面积的煤层,需要有既能使植物长期茂盛生长又能使植物遗体得以保存进入成煤作用的自然地理条件。自然界中,满足这个条件的只有沼泽。

3、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主要指空气温度和湿度。一方面,只有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植物才能茂盛生长;另一方面,潮湿温暖的气候条件也是促使沼泽形成和维持沼泽环境的基本条件。

4、地壳运动条件

长期保持与沉积速度基本一致的地壳缓慢下降运动是维持沼泽环境不变和进而形成一定厚度泥炭堆积的必须条件。如果地壳下降速度小于泥炭堆积速度,由于沼泽中泥炭的堆积,会使沼泽水体变浅,植物遗体无法保存,直至沼泽消失,形成的煤炭厚度薄;如果地壳下降速度大于泥炭堆积速度,会使沼泽水体变深,演化成湖泊或滨海环境,取代泥炭堆积的是相应环境的其他堆积,形成煤层中的夹矸或顶板岩层;地壳运动速度与泥炭堆积速度保持均衡,可维持沼泽环境不变,沉降均衡保持时间越长,泥炭堆积越厚,形成的煤层也越厚。

四、煤的变质作用

煤的变质作用是指在温度、压力作用下,促使煤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工艺性质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变质作用的结果,使褐煤变成不同煤种的煤。

影响煤变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和前两者作用的持续时间。

第二部分煤的化学成分和工艺性质

一、煤的元素组成

煤是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混合组成的,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

1、碳

碳是煤中有机物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也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重要元素,每千克纯碳完全燃烧能放出34080.6KJ热量。腐植煤中碳元素的含量随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增加。泥炭的碳含量为50%~60%,褐煤为60%~77%,烟煤为74%~92%,无烟煤为90%~98%。

2、氢

氢是煤中有机质的重要元素。每千克氢完全燃烧时能产生143138.3KJ的热量,约为碳的4倍。腐植煤的氢含量一般为0.8%~6.5%,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氢含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3、氧

氧是煤中有机质的不可燃成分。煤中氧的含量变化很大,并随变质程度的加深而降低。褐煤中氧的含量高达15%~30%,烟煤为1%~16%,无烟煤更小,一般小于2%。当煤氧化时,氧含量迅速增加,碳、氢含量明显降低。因此,氧含量是煤层风、氧化带深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4、氮

氮在煤中的含量很少,一般为0.3%~2.5%,且氮含量随变质程度增高稍有降低。

5、硫

硫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它在煤中存在形式分为无机硫和有机硫两类。两者总称为全硫(S t)。根据全硫含量的多少,将原煤分为特低硫煤、低硫煤、中硫煤、富硫煤、高硫煤五类。一般炼焦用煤的含硫量小于1%。分析煤样全硫用S ad,t表示,干燥煤样全硫用S d,t表示。

煤的全硫含量分级

6、磷

磷也是煤中的有害成分。它在煤中的含量极少,一般为

0.001~0.1%,最高不超过1%。干燥煤样磷用P d表示。

二、煤的工业指标

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资源,要求对煤进行工业评价。首先,地质勘探中对煤进行煤质分析,测定煤中的水分、灰分、挥发分等煤质指标数值,确定煤的工业价值和综合利用途径;其次,煤的工业分析指标数值是检验企业生产管理及产品质量的标志,也是计价标准。

1、水分

煤中的水分对煤的质量而言是一种有害物质。煤中都含有水分,水在煤中存在的状态有游离水、化合水和结晶水,化合水和结晶水是存在于煤中矿物质内部的水分,一般工业分析中不做测定。煤中所含的游离水分为外在水和内在水两种。外在水是指在开采、运输、储存、洗选等过程中,附着在煤炭表面的水分;内在水分是指吸附、凝聚在煤炭毛细空隙中的水分,温度在100°C以上时才能把它们蒸发出来。

内在水分的含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变质程度低的煤中内在水分含量高。

在煤的工业分析中,一般用M ar,t表示煤样的全水分,它包括外在水分(M f)和内在水分(M inh);用M ad表示分析煤样水分,实际也就是内在水分。煤样的全水分是评价煤炭质量和使用价值的指标,分析煤样水分是评定煤质、判断煤变质程度的指标。

煤的含水量分级

2、灰分

煤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是煤中无机矿物质燃烧时剩余的固体残留物。

灰分有内在灰分和外在灰分两种。内在灰分是指存在于成煤物质中的无机物。煤的洗选过程中很难将内在灰分洗掉。外在灰分是指在采煤、运输过程中混入煤中的顶底板岩石碎块,这种灰分可以通过洗选除掉。

在工业分析中,评价煤质一般测定干燥煤样灰分,用A d表示。

煤的灰分级别

3、挥发分

在隔绝空气的状态下,将煤样置于900℃的温度下加热7min,煤中的有机物质和矿物发生热分解,分解出来的热物质称为挥发分。其组成成分主要有氢、氧、氮、甲烷、乙烷、乙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挥发分一般用可燃基(无水、无灰分煤样)挥发分(V daf)表示,一般情况下,腐植煤的变质程度越高,挥发分越低。

煤的挥发分产率级别

4、焦渣

在测定挥发分过程中,残留在坩埚中的固态物质,称为焦渣。它是由煤中灰分和有机物质分解后的残余物质组成。从焦渣中扣除灰分,即为固定碳。

焦渣特征(CRC):煤炭热分解以后剩余物质的形状。根据不同形状分为8个序号,其序号即为焦渣特征代号。焦渣的形状和特性是鉴定煤的结焦性能好坏的依据。

1—粉状。全部是粉末,没有相互粘着的颗粒;

2—粘着。用手指轻碰即成为粉末状或基本上是粉末状,其中较

大的团块轻轻一碰机即成粉末;

3—弱粘性。用手指轻压即成小块;

4—不熔融粘结。用手指用力压才裂成小块,焦渣上表面无光泽,下表面稍微有银白色光泽;

5—不膨胀熔融粘结。焦渣形成扁平的块,煤粒的界限不易分清。焦渣上表面有明显的银白色金属光泽,下表面银白色光泽更明显;

6—微膨胀熔融粘结。用手指压不碎,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是焦渣表面具有较小的膨胀泡;

7—膨胀熔融粘结。焦渣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明显膨胀,但高度不超过15mm;

8—强膨胀熔融粘结。焦渣上、下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焦渣高度超过15mm。

一般认为1~2号没有粘结性,3~4号为弱粘结性,5~8号有较强的粘结性,但该方法误差较大,人为因素可能会影响结果。焦渣特征不小于3应该是对炼焦煤最基本的要求了,因为1~2号是没有粘结性的。焦渣特征与粘结性指数等其他参数都有一定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但因煤而异,可通过试验得出它们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这样二者之间的转换就可以根据公式转换了。.焦渣特征可用于各种煤质牌号的煤,但对于没有粘结性的无烟煤很少有人提及焦渣特征.

褐煤和无烟煤的焦渣均不粘结,呈粉末状。长焰煤、瘦煤、贫煤属于不粘结或弱粘结性,其焦渣为不粘结的小块,强度低;肥煤、焦煤粘结性好,焦渣呈膨胀或强膨胀熔融粘结,这种煤可作为炼焦用煤。

5、发热量

发热量是指单位重量的煤完全燃烧室放出的热量,常用焦耳/克(J/g)、千焦耳/千克(KJ/kg)、或兆焦耳/千克(MKJ/kg)表示。

日常人们习惯于用卡(cal)来描述煤的发热量,1卡(cal)等

于4.1868焦耳(j)。

弹筒发热量(Q b)——煤的发热量用弹筒热量计测定,测得的发热量称为弹筒发热量。

高位发热量(Q gr)——由于煤在燃烧时,煤中的氮和硫分别转化为硝酸和硫酸,其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测定的发热量值比实际燃烧放出的热量略高。从弹筒发热量中扣除酸的生成热,称为高位发热量。

低位发热量(Q net)——当煤在炉中燃烧时,煤中的水分及氢燃烧生成的水,均由液态转变成水蒸气逸出,从而吸收一定热量。从高位发热量中减去水的汽化热,即为低位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常用指标有分析基(分析煤样)高位发热量(Q gr,ad)、干燥基(无水煤样)高位发热量(Q gr,d)、可燃基(无水、无灰煤样)高位发热量(Q ge,daf)和应用基(应用煤样)低位发热量(Q net,ar)。应用基低位发热量是动力用煤的煤质评价指标。

5、胶质层厚度

煤样放置在密闭的胶质层测定仪中加热到350℃,煤中有机质开始分解,形成胶质体,持续加热到510℃时,重新固结成焦炭为止,期间连续测得的胶质体最大厚度称为胶质层厚度(Y),以毫米表示。在形成焦炭的过程中,煤的粘结性越强,其胶质层的厚度也越大。

煤的粘结性按胶质层厚度分级

第三部分煤的工业分类及综合利用

一、煤的工业分类

我国煤的工业分类方案,把我国的煤从褐煤到无烟煤共划分为14个大类和17个小类。各类煤均用汉语拼音代号表示,即以煤类名称前两个汉字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表示,如无烟煤用WY表示。各类煤采用两位阿拉伯数码表示,十位数按煤的V daf大小分组,无烟煤为0,烟煤为1~4,褐煤为5;个位数在无烟煤类为1~3,表示煤化程度,在烟煤类为1~6,表示粘结性,在褐煤类为1~2,表示煤化程度。

V daf为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H daf为干燥无灰基氢含量;

G R,I(简记为G)为煤的粘结性指数;

Y为胶质层厚度;b为烟煤的奥亚膨胀度,反映煤的粘结性,b值越大,粘结性越强;PM为煤样的透光率;

Q gr,maf为煤的无灰基高位发热量。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

二、各类煤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用途

1、无烟煤(WY)

属最高变质的煤。挥发分低,含碳量高,相对密度大,无粘结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01号为年老无烟煤,02号为典型无烟煤,03号为年轻无烟煤。无烟煤主要用于民用燃料和制造合成氨的造气原料;低硫、低灰、可磨性好的无烟煤,能做高炉喷吹和烧结铁矿石的燃料,还可用于制造各种碳素材料,如碳电极、活性炭、电石等。

2、贫煤(PM)

变质程度最高的烟煤,因加热时不产生胶质体而称贫煤,不粘结

或微弱粘结。一般作动力或民用燃料。

3、贫瘦煤(PS)

粘结性较弱的高变质、低挥发分烟煤,结焦性比典型瘦煤差;在炼焦配煤中加入一定比例贫瘦煤,能起瘦化剂作用。主要作发电、民用级锅炉燃料。

4、瘦煤(SM)

中等变质烟煤,因加热时仅能产生少量胶质体而得名,是低挥发分、中等粘结性炼焦用煤。单独炼焦时,可得到块度大的、抗碎强度高的焦炭,但耐磨强调稍差,作为炼焦配煤可提高焦炭快度。

5、焦煤(JM)

中等变质烟煤,炼焦时能得到强度大、快度大的焦炭,因此称作焦煤。中等至低挥发分,中等及强粘结性;单独炼焦时所出焦炭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度高,而且耐磨性也很高,氮膨胀压力大,推焦困难。

6、肥煤(FM)

属中变质烟煤,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的胶质体而称肥煤。中等及高挥发分,中等及强粘结性,单独炼焦时所获得的焦炭熔融性好、强度高、耐磨性也高,但横纹较多。它是炼焦配煤中的基础煤。

7、1/3焦煤(1/3JM)

指介于焦煤、肥煤和气煤之间的过渡煤,具有中高挥发分和清粘结性。单独炼焦能产出熔融性能良好、强度较高的焦炭;作炼焦配煤使用时,其配比量可在较宽的范围内波动而获得强度较高的焦炭。它

是良好的炼焦配煤中的基础煤。

8、气肥煤(QF)

是一种挥发分和角质层厚度值均很高的强粘结性肥煤类型。炼焦性能介于肥煤和气煤之间,单独炼焦是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及液体化学产品。最适用于高温干馏制造煤气,也可以作为炼焦配煤以提高化学产品产率。

9、气煤

属低变质烟煤,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和较多的焦油。单独炼焦生成的焦炭抗碎强度和耐磨性较差,易碎且纵裂纹较多。主要用于高温干馏制造煤气,也可以作为炼焦配煤增加气率和化学产品回收率。

10、1/2中粘煤(1/2ZN)

低变质烟煤,中等粘结性,中高挥发分。其中粘结性较强的一部分可作炼焦配煤;粘结性较差的部分可用于气化或动力用煤,也可少量配比作炼焦使用。

11、弱粘煤(RN)

粘结性较弱的低至中等变质烟煤。加热时产生胶质体较少;炼焦时有的能结成强度很差的小块焦,有的只有少部分能结成碎焦屑。此种煤多做气化原料或动力煤。

12、不粘煤(BN)

在成煤初期已受到相当程度氧化作用的低至中变质烟煤,加热时基本不产生胶质体。煤的水分大,含氧量偏高(多在10%以上)。主要作为气化、动力和民用燃料。

13、长焰煤(CY)

是变质程度最低的煤,粘结性从无到弱,其中,最年轻的含有腐殖酸,易风华破碎;变质程度较高的,加热时也能产生少量胶质体,也能生成强度甚差的焦炭,粉焦率很高。通常作为气化、动力用煤,也可用于低温干馏。

14、褐煤(HM)

分为年轻褐煤和年老褐煤两小类。水分大,相对密度小,不粘结,或多或少含有腐殖酸;含氧量高达15%~30%左右,挥发分产率高,化学反应性强;稳定性差,块煤加热时破碎严重,存放在空气中易风化、破碎成小块或粉末;褐煤除作动力用煤外,可进行低温干馏和气化,提取褐煤蜡和腐殖酸。

三、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综合利用是指通过多种途径将煤中的有用物质都充分、合理利用起来,以提高煤的经济价值。煤作为燃料使用实际利用的只是其能量中的一部分,而大部分可作为化工原料的成分却白白浪费掉了。不仅如此,有些物质在燃烧中变成有害气体进入大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当前,煤的综合利用途径主要有炼焦(高温干馏)、低温干馏、直接气化和加氢气化等。

炼焦,即高温干馏,是将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最终温度达到1000℃),使煤的有机物质分解,其中挥发性物质呈气态或蒸汽状态逸出,生成焦炉煤气和美焦油,残留物则形成焦炭。

低温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热500~600℃,使煤中有机物质分解,形成低温煤焦油、半焦和低温焦炉煤气。

煤的气化是在高温并有氧或含氧化合物发生作用的情况下,使煤的有机质转变为可燃气体。当前使用的气化法,主要有固定层煤气发生炉和沸腾层煤气发生炉。

加氢液化的方法是将煤粉碎,在350-450℃和高压条件下,催化加氢,是煤中有机质破坏并与氢作用,形成低分子的液态物质,进一步加工得到汽油、柴油和其他化工原料。

此外,煤矸石和煤的灰分综合利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以称为煤的综合利用组成部分。

煤炭基础知识

煤炭基础知识

煤炭基础知识 一、煤炭的生成 煤炭的生成。煤炭是古代的有机物(主要是植物)的遗体,经过生物及化学的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泥煤炭化阶段,即由植物转变成泥炭阶段。当植物枯死之后,堆积在充满水的沼泽中,开始是水存在的氧气不足,后来在水面下隔绝空气,并在细菌的作用下,直到植物的各部分不断分解,相互作用,最后植物的遗体变成了褐色或黑褐色的淤泥物质,这就是泥炭。这个过程,叫做泥炭化过程。这个阶段需要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需要进行千百万年。第二阶段,由泥炭转变成褐煤,褐煤转变成烟煤,烟煤再转变成无烟煤阶段。当泥炭层形成后。有水经常冲刷大陆的低洼地方,带来了大量的砂、石,在泥潭层逐渐形成岩层(称为顶板)。被埋在顶板下的泥炭层在顶板下的泥潭层在顶板岩石层的压力作用下,发生了压紧、失水、胶体老化、硬结等一系列变化,同时它的化学组成也发生了缓慢的变化,逐步变成比重较大,较致密的黑褐色的褐煤。当顶板逐渐加厚,顶板的静压力逐渐增高,煤层中温度也逐渐升高后,煤质便发生变化,逐渐由成岩作用变成了以温度影响为主的变质作用。这样褐煤逐渐变成了烟煤、无烟煤。如果有更高的温度,最终可能变成石墨。成煤必须具备四个先决条件:(1)植物条件。(2)气候条件。(3)地理条件。(4)地壳运动条件。 二、煤炭的分类及各类煤的主要特征和用途 (1)煤炭按煤的用途分为:动力煤、炼焦煤、喷吹煤及无烟煤 凡是以发电、机车推进、锅炉燃烧等为目的,产生动力而使用的煤炭都属于

动力用煤,简称动力煤; 作为生产原料,用来生产焦炭,进而用于钢铁行业的煤炭种,称为炼焦煤; 钢铁行业高炉喷吹用的喷吹煤; 无烟煤块煤主要应用是化肥(氮肥、合成氨)、陶瓷、制造锻造等行业;无烟粉煤主要应用在冶金行业用于高炉喷吹。 我国约1/3的煤用于发电,目前平均消耗为标准煤(7000大卡)370g/kw.h。 (2)煤炭按粒度分类:经简单筛选后剩下的大块有烟煤,筛选常用通过网目大小来规定最小尺寸的块度。 块煤:﹥13mm,最大块不得大于300mm 主要分为三类混煤 末煤(助燃用):粒度﹤13mm (3)煤炭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三大类,具体分类如下: 1.褐煤(HM) 它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其特点是水分高、比重小、挥发分高、不粘结、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发热量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多被用作燃料、气化或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用来提取褐煤蜡、腐殖酸,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炭。一号褐煤还可以作农田、果园的有机肥料。 2.长焰煤(CY) 它的挥发分含量很高,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粘结性,胶质层厚度不超过5mm,易燃烧,燃烧时有很长的火焰,故得名长焰煤。可作为气化和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作民用和动力燃料。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常识100题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常识100题 1、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 2、煤矿井下“三条生命线”是指什么? 答:通讯线路、压风管路、防尘水管。 3、“三不”伤害是指哪些? 答: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4、“三不生产”的原则是什么? 答: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将事故分为哪四个等级? 答: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6、雨季“三防”的内容是什么? 答:指防洪、防汛、防雷电。 7、冬季“四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防寒、防冻、防火、防中毒。 8、煤矿企业“三超”属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三超”指什么? 答: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 9、“两型三化”矿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两型是指: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 三化是指: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 10、煤矿“双基”建设中的“双基”指什么? 答:是指基层组织和基础管理。 11、煤矿“三大规程”是指什么? 答:《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 12、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是什么 答: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得到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3、“三违”是指什么? 答: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14、矿井的五大自然灾害是指什么? 答:水灾、火灾、瓦斯、煤尘、顶板。 15、煤矿应该依法取得“五证一照”是什么? 答: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和营业执照。 16、安全检查的“七查“内容是什么? 答: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17、井下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是什么? 答:及时报告、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妥善避灾。 18、矿山从业人员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答:①服从管理、遵章守纪;②佩带和使用劳保用品;③接受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④发现隐患及时汇报。 19、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主要有哪些?

煤矿开采的基本知识.

一、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2、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3、矿区开发;矿区根据储量、赋存条件、煤炭市场需求量和投资环境等情况,确定矿区规模、划分井田,规划井田开采方式,规划矿井或露天矿建顺序,确定矿区附属企业的类别、数目和生产规模,建设过程等,总称为矿区开发。 4、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5、立井: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直立巷道 6、暗立井: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垂直巷道 7、斜井: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倾斜巷道 8、暗斜井: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用来联系上、下两个水平并担负提升任务的斜巷 9、上山\下山:服务于一个采盘区的倾斜巷道,上山用于开采其开采水平以上的煤层;下山用于开采其开采水平以下的煤层 11、平硐: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 12、石门: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直交或斜交的岩石平巷 13、煤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煤层平巷 14、平巷;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沿岩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 15、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 16、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 17、回采巷道;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 18、矿井生产系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上下井、矸石出运、供电、供气、供水等巷道线路及其设施 19、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20、水平;布置大巷的某一标高水平面 21、开采水平;简称水平,指地下采煤时,将井田沿倾斜方向按一定高度划分的开采范围 22、采区式划分;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 23、分段式划分;在阶段范围内沿倾斜方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带,每个长条带称为分段,每个分段沿倾斜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24、带区式划分;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带区,带区内又划分成为若干个倾斜分带,每个分带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25、矿井储量:井田范围内煤炭的埋藏量(指井田内可采煤层的全部储量) 26、矿井生产能力:矿井一年内能生产煤炭的数量 27、矿井服务年限:一个矿井从投产到报废的开采年限 1、矿井生产系统 1)运煤系统:工作面,区段运输巷,采区运输上山,采区煤仓,采区下部车场,运输大巷,主要运输石门,井底车场,主井。 2)通风系统:副井,井底车场,石门,大巷,下部车场,轨道上山,中车,区段运输巷,工作面,区段回风,回风石门,回风大巷,风井 3)运料排矸系统:副井,井底车场,石门,大巷,采区运输石门,下部材车,轨上,区段回风,工作面,回收与运料相反 4)排水:工作面,区段运输,采区上山,采下车,运输大巷,石门,水仓。 2、煤田划分为井田主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煤炭基本知识

煤炭知识大全 目录一.煤的概述 1.煤的分类 2.煤的特征 3.煤的分布 4.对中国煤炭的评价 5.煤的详细分类阐述 6.煤的主要成分 二.全球的煤 1.世界煤炭储量与分布 2.世界煤炭的生产 3.世界煤的煤炭消费 4.世界煤炭贸易 三.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 四.2010全国煤炭企业产量50强五.煤的专题 1.无烟煤的用途及特点 2.褐煤主要特征及用途 3.贫煤的主要特征和用途 4.气煤的主要特征和用途 5.标准煤

6.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7.煤的各种发热名称的含义 8.煤粉 六.煤炭的危害 1.大气污染 2.环境污染 七.煤的术语

一.煤的概述 1.煤的分类 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的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 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的品种多样化,从低变及程度的褐煤到 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 按中国的煤种分类 按中国的煤种分类 (1)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包括: 气煤(占13.75%) 肥煤(占3.53%) 主焦煤(占5.81%) 瘦煤(占4.01%) 其它未分牌号的煤(占0.55%) (2)非炼焦煤类占72.35%,包括:

无烟煤(占10.93%) 贫煤(占5.55%) 弱碱煤(占1.74%) 不缴煤(占13.8%) 长焰煤(占12.52%) 褐煤(占12.76% ) 天然气(占0.19%) 未分类的煤种(13.8%)未分牌号的煤占(1.06%)

判别煤炭质量的优劣的指标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煤的灰分含量和硫份含量,一般陆相沉积,煤的灰分、硫份普遍较低;海陆相交替沉积,煤的灰分,硫份都比较高。 中国煤炭灰分普遍较高,秦岭以北地区,晋北、陕北、宁夏、两淮、东北等地区,侏罗纪煤田为陆相沉积,煤的灰分一般在10%-20%,有的在10%以下,硫份一般小于1%,东北地区硫份普遍小于0.5%。中国北方普遍分布的石灰纪、秦岭以南地区、湖南的黔阳煤系、湖北的梁山煤系等属于海路交替沉积的煤,灰分一般达15%-25%,硫份高达2%-5%。 广西合山、四川上寺等地的晚二叠纪层属浅海相沉积,硫份高达6%-10%以上。 据统计,中国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仅占探明储量的17%左右。大部分的煤炭灰分为10%-30%。硫份小于1%的特低硫占探明储量的43.5%以上,大于4%的高硫煤仅为2.28%。中国的炼焦煤一般为中灰、中疏煤、低灰和低疏煤很少。炼焦用煤的灰分一般在20%以上:硫份含量大于2%的炼焦用煤占20%以上,中国炼焦用煤的另一大特点是:硫份越高,煤的动结性往往越强,其可选性一般较差。 中国褐煤多属于老年褐煤。褐煤灰分一般为20-30%。东北地区的褐煤硫份多在1%以下,广东、广西、云南的褐煤硫份相对较高,有的高达8%以上。褐煤的全水分一般可达20%-50%,分析基水分为10%-20%,低位发热量一般只有11.71~16.73MJ/kg 中国烟煤的最大特点就是灰分、低硫;原煤灰分大都低于15%,硫份小于1%,部分煤田,如神府、东胜煤田,原煤灰分仅为3-5%,被誉为天然精煤。烟煤的第二个特点是煤岩组分中丝质组含量高,一般为40%以上,一次中国烟煤大多为优质动力煤。中国贫煤的灰分和硫份较高,其中灰分大多为15-30%。硫份在 1.5-5%之间。贫煤经过洗选后,可作为很好的动力煤和气化用煤。 中国典型的无烟煤和老年无烟煤较少,大多为三号年轻无烟煤,其主要特点是,灰分和硫份较高,大多为中灰、中硫、中等发热量、高灰熔点,主要用作动力用煤,部分可作气化原料煤。

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学习【可编辑】

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学习 1、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规定瓦斯超限作业是指: (一)瓦斯检查员配备数量不足的; (二)不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漏检、假检的; (三)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的。 2、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特点:强制性、超前性、连续性、社会性。 3、安全管理是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安全管理的核心是控制事故。 4、控制事故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答:控制事故的最好方式是实施事故预防,即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的结合,消除事故隐患,控制不安全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安全。这也是“预防为主”的本质所在。 5、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专管群治,全员管理”的原则、“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

6、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统一原理、弹性原理、动力原理、 7、“三大规程”是:《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8:“三违”是矿山企业职工在生产建设中所发生或出现的违章作业(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及行为。 9、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基础保障、管理保障。 10、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是: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两证”和“一编号”是: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生产许可证编号。 12、事故追查分析“四不放过”原则是: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没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受到处理不放过。 13、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14、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四全”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

#煤炭基础知识学习资料全

煤炭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为提高办事处业务人员的业务实战水平,在煤炭市场中施展才能,抢占先机,开拓客户,占领市场,特编撰汇总此学习大纲,主要学习掌握煤炭基础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常见问题。由于时间仓促,有些资料自网上搜索得来,难免有不足和遗漏,请指正。 煤炭质量常用指标的含义 一、水分符号:M,单位:%, 是一项重要的煤质指标,煤的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运输和储存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水分高要影响煤的质量。在煤的利用中首先遇到的是煤的破碎问题,水分高的煤就难以破碎;在锅炉燃烧中,水分高就影响燃烧稳定性和热传导;在炼焦时,水分高会降低焦产率;而且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带走热量而延长焦化周期;在煤炭贸易中,水分也是一个定质和定量的主要指标,故在签订销煤合同时,用户一般都会提出煤中水分的限值。 煤的水分简单地说分为:全水分、在水分 水: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 外水:在开采或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 在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在水分越低.水分的存在对煤极其不利,在煤作为燃料时,煤中的水分会成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 煤炭运销中常用的水分指标有:全水(符号:Mt),全水分包括外在水分和在水分;一般分析煤样水分(也称空干基水分,符号:Mad ),它是指分析用煤样(《0.2mm)在实验室大气中达到平衡后所保留的水分,也可以认为是在水分。有时用户也会要求使用收到基水分(符号:Mar),一般可认为Mar=Mt。 二、灰分符号:A,单位:%,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灰分是有害物质。 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

煤炭基础知识中英文对照表

煤炭基础知识 [我的钢铁] 2008-02-02 10:20:41 (一)煤及其产品  序号术语 名称英文名称定义符号允许使用的同义词停止使用的同义词 2.1.1 煤 coal 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压实、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煤炭 2.1.2 煤的品种 Categories of coal 以不同方式加工成不同规格的煤炭产品 2.1.3 标准煤 Coal equivalent 凡能产生29.27MJ的热量(低位)的任何数量的燃料折合为1kg标准煤 2.1.4 毛煤 Run-of-mine coal 煤矿生产出来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煤 2.1.5 原煤 Raw coal 从毛煤中选出规定粒度的矸石(包括黄铁矿等杂物)以后的煤 2.1.6 商品煤 Commercial coal;salable coal 作为商品出售的煤 销煤2.1.7 精煤 clenedcoal 煤经精选(干选或湿选)后生产出来的、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洗精煤 2.1.8 中煤 Middings 煤经精选后的道德、灰分介于精煤和矸石之间的产品 2.1.9 洗选煤 Washed coal 经过洗选后的煤’ 2.1.10 筛选煤 Screened coal;sieved coal 经过筛选加工的煤 2.1.11 粒级煤 Sized coal 煤通过筛选或精选生产的,粒度下限大于6mm 并规定有限下率的产品 2.1.12 粒度 Size 颗粒的大小 2.1.13 限上率 Oversize fraction 筛下产品中大于规定粒度上限部分的质量百分数 2.1.14 限下率 Undersize fraction 筛上产品中小于规定中的粒度下限部分的质量百分数 含末率 2.1.15 特大块 Uitra large coal(>100mm) 大于100mm的粒级煤 2.1.16 大块煤 Large coal(>50mm) 大于50mm的粒级煤 2.1.17 中块煤 Medium-sizldcoal(25~50mm) 5~50mm的粒级煤 2.1.18 小块煤 Small coal(13~25mm) 13~25mm的粒级煤 2.1.19 混中块 Mixed medium-sized coal (13~80mm) 13~80mm的粒级煤 2.1.20 混块 Mixedlumpcoal(13~300mm) 13~300mm之间的粒级煤 2.1.21 粒煤 Pea coal(6~13mm) 6~13mm的粒级煤 2.1.22 混煤 Mixed coal(>0~50mm) 0~50mm之间的煤 2.1.23 末煤 Slack;slack coal(>0~25mm) 0~25mm之间的煤 2.1.24 粉煤 Fine coal(>0~6mm) 0~6mm之间的煤

#煤炭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煤炭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为提高唐山办事处业务人员的业务实战水平,在煤炭市场中施展才能,抢占先机,开拓客户,占领市场,特编撰汇总此学习大纲,主要学习掌握煤炭基础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常见问题。由于时间仓促,有些资料自网上搜索得来,难免有不足和遗漏,请指正。 煤炭质量常用指标的含义 一、水分符号:M,单位:%, 是一项重要的煤质指标,煤的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运输和储存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水分高要影响煤的质量。在煤的利用中首先遇到的是煤的破碎问题,水分高的煤就难以破碎;在锅炉燃烧中,水分高就影响燃烧稳定性和热传导;在炼焦时,水分高会降低焦产率;而且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带走热量而延长焦化周期;在煤炭贸易中,水分也是一个定质和定量的主要指标,故在签订销煤合同时,用户一般都会提出煤中水分的限值。 煤的水分简单地说分为:全水分、内在水分 内水: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 外水:在开采或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 在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水分的存在对煤极其不利,在煤作为燃料时,煤中的水分会成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 煤炭运销中常用的水分指标有:全水(符号:Mt),全水分包括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一般分析煤样水分(也称空干基水分,符号:Mad ),它是指分析用煤样(《0.2mm)在实验室大气中达到平衡后所保留的水分,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分。有时用户也会要求使用收到基水分(符号:Mar),一般可认为Mar=Mt。 二、灰分符号:A,单位:%,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灰分是有害物质。 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

煤炭基础知识

(一)煤及其产品 序号术语 名称英文名称定义符号允许使用的同义词停止使用的同义词 2.1.1煤coal 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压实、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煤炭 2.1.2煤的品种Categories of coal 以不同方式加工成不同规格的煤炭产品 2.1.3标准煤Coal equivalent 凡能产生29.27MJ的热量(低位)的任何数量的燃料折合为1kg标准煤 2.1.4毛煤Run-of-mine coal 煤矿生产出来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煤 2.1.5原煤Raw coal 从毛煤中选出规定粒度的矸石(包括黄铁矿等杂物)以后的煤 2.1.6商品煤mercial coal;salable coal 作为商品出售的煤销煤 2.1.7精煤clenedcoal 煤经精选(干选或湿选)后生产出来的、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洗精煤 2.1.8中煤Middings 煤经精选后的道德、灰分介于精煤和矸石之间的产品 2.1.9洗选煤Washed coal 经过洗选后的煤’ 2.1.10筛选煤Screened coal;sieved coal 经过筛选加工的煤

2.1.11粒级煤Sized coal 煤通过筛选或精选生产的,粒度下限大于6mm并规定有限下率的产品 2.1.12粒度Size 颗粒的大小 2.1.13限上率Oversize fraction 筛下产品中大于规定粒度上限部分的质量百分数 2.1.14限下率Undersize fraction 筛上产品中小于规定中的粒度下限部分的质量百分数含末率 2.1.15特大块Uitra large coal(>100mm) 大于100mm的粒级煤 2.1.16大块煤Large coal(>50mm) 大于50mm的粒级煤2.1.17中块煤Medium-sizldcoal(25~50mm) 5~50mm的粒级煤 2.1.18小块煤Small coal(13~25mm) 13~25mm的粒级煤2.1.19混中块Mixed medium-sized coal (13~80mm) 13~80mm的粒级煤 2.1.20混块Mixedlumpcoal(13~300mm) 13~300mm之间的粒级煤 2.1.21粒煤Pea coal(6~13mm) 6~13mm的粒级煤 2.1.22混煤Mixed coal(>0~50mm) 0~50mm之间的煤2.1.23末煤Slack;slack coal(>0~25mm) 0~25mm之间的煤 2.1.24粉煤Fine coal(>0~6mm) 0~6mm之间的煤

0-1煤矿开采基本知识

一、煤田、矿区、井田 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2.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称为矿区。 3.井田:划归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部分煤田。 三、煤层的分类 (1)按煤层倾角的大小,可分为缓倾斜(含近水平)、倾斜煤层和急斜煤层。 地下开采 近水平煤层 8°以下 缓倾斜煤层 8°~ 25° 倾斜煤层 25°~ 45° 急倾斜煤层 45°以上 (2)按开采煤层的厚度大小,可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 地下开采 (m) 薄煤层 1.3以下 中厚煤层 1.3 ~ 3.5 厚煤层 3.5以上 (3)按煤层厚度的变化情况分为:稳定、较稳定、不稳定、极不稳定煤层。 四、矿山井巷名称 矿山井巷:在地下开采中,为解决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而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一)按空间形态分类 按井巷的长轴线与水平面的关系,分为直立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三类。 1、直立巷道:巷道长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2、水平巷道 3、倾斜巷道:巷道长轴线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如斜井、上山、下山、斜巷等。 4、硐室:空间三个轴线长度相差不大且又不通地表的地下巷道(有水平的,也有倾斜的),

如绞车房、变电所、煤仓等。 (二)按服务范围分类 矿山巷道按服务范围不同,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 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1个以上采区服务的巷道。 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几个区段服务的巷道。 回采巷道:仅为采煤工作面生产服务的巷道。 (一)井下生产系统 1、运煤系统:25-20-14-12-5-4-3-1 2、通风系统:新鲜风流从地面-12-3-4-5-9-11-15-19-20-25; 污风-23-17-8-7-6-排入大气。 3、运料排矸系统:2-3-4-5-9-11-15-23-25 4、排水系统:20-22-21-15-11-9-5-4-2 第二节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井田划分的原则 1、井田范围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 2、井田尺寸应合理 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关系(特别是深部和浅部) 三、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 (一)垂直划分(二)水平划分三)按煤组划分(四)按自然条件划 第三节井田内再划分 一、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 1、阶段 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形,每一个长条形叫一个阶段。 2、水平与开采水平

煤矿开采方法习题集

《煤矿开采方法》习题集 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一、概念 1、煤田 2、矿区 3、矿区开发 4、井田 5、立井 6、暗立井 7、斜井 8、暗斜井 9、上山 10、下山 11、平硐 12、石门 13、煤门 14、平巷 15、开拓巷道 16、准备巷道 17、回采巷道 18、矿井生产系统 19、阶段 20、水平 21、开采水平 22、采区式划分 23、分段式划分 24、带区式划分 25、矿井储量 26、矿井生产能力 27、矿井服务年限 二、问答 1、绘图并说明矿井主要巷道及主要生产系统。 2、煤田划分为井田主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3、试述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 4、矿井开拓、准备及回采的含义及作用是什么? 5、井田内的划分方法? 6、如何合理确定开采水平垂高? 7、上下山开采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8、如何合理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 9、如何进行阶段内的再划分。

10、如何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 11、确定矿井服务年限为何要考虑储量备用系数? 12、试述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与储量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井田开拓方式 一、概念 1、井田开拓 2、斜井开拓 3、立井开拓 4、平硐开拓 5、片盘斜井 6、斜井单水平采区式开拓 7、斜井盘区式开拓 8、立井单水平带区式开拓 9、立井单水平采区式开拓 10、走向平硐 11、垂直或斜交平硐 12、阶梯平硐 13、综合开拓 14、多井筒分区域开拓 二、问答 1、立井开拓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立井开拓方式有哪些类型? 3、斜井开拓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片盘斜井开拓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斜井开拓方式的井筒布置有几种?其适用条件如何? 6、平硐开拓有几种方式,说明其布置特点及适用条件? 7、综合开拓有哪些类型与应用? 8、综合开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9、综合开拓应注意什么问题? 10、分区域开拓的基本特征及其适用性? 11、分区域开拓有哪些类型? 12、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13、如何选择井筒的形式? 第三章井底车场 一、概念 1、井底车场 2、存车线 3、调车线 4、绕道线 5、顶车调车法 6、甩车调车法 7、专用设备调车法 二、问答 1、简要说明井底车场的用途及特点。

煤炭基本知识资料

中国煤炭及其分类用途 一、煤炭是怎样形成的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虽然它的重要位置已被石油所代替,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石油的日渐枯竭,必然走向衰败,而煤炭因为储量巨大,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炭汽化等新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煤炭必将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无法替代的能源之一。 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然化石,这就是煤炭的形成过程。 一座煤矿的煤层厚薄与这地区的地壳下降速度及植物遗骸堆积的多少有关。地壳下降的速度快,植物遗骸堆积得厚,这座煤矿的煤层就厚,反之,地壳下降的速度缓慢,植物遗骸堆积的薄,这座煤矿的煤层就薄。又由于地壳的构造运动使原来水平的煤层发生褶皱和断裂,有一些煤层埋到地下更深的地方,有的又被排挤到地表,甚至露出地面,比较容易被人们发现。还有一些煤层相对比较薄,而且面积也不大,所以没有开采价值,有关煤炭的形成至今尚未找到更新的说法。 (一) 煤的物理性质 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包括颜色、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及导电性等。其中,除了比重和导电性需要在实验室测定外,其他根据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煤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并用以研究煤的成因、变质机理和解决煤层对比等地质问题。 1.颜色 是指新鲜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呈褐色—黑色,一般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加深。 2.光泽 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一般呈沥青、玻璃和金刚光泽。煤化程度越高,光泽越强;矿物质含量越多,光泽越暗;风、氧化程度越深,光泽越暗,直到完全消失。 3.粉色 指将煤研成粉末的颜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划时留下的痕迹,所以又称为条痕色。呈浅棕色—黑色。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 4.比重和容重 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又称煤的体重或假比重,它是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是计算煤层储量的重要指标。褐煤的容重一般为1.05~1.2,烟煤为1.2~1.4,无烟煤变化范围较大,可由1.35~1.8。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煤中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是影响比重和容重的主要因素。在矿物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煤的比重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 5.硬度 是指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根据外来机械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将煤的硬度分为刻划硬度、压痕硬度和抗磨硬度三类。煤的硬度与煤化程度有关,褐煤和焦煤的硬度最小,约2~2.5;无烟煤的硬度最大,接近4。 6.脆度 是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程度。成煤的原始物质、煤岩成分、煤化程度等都对煤的脆度有影响。在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中,长焰煤和气煤的脆度较小,肥煤、焦煤和瘦煤的脆度最大,无烟煤的脆度最小。 7.断口 是指煤受外力打击后形成的断面的形状。在煤中常见的断口有贝壳状断口、参差状断口等。

煤炭基础知识汇编

煤炭基础知识汇编

目录 第一节名词术语解释 (6) (一)煤及其产品 (6) (二)煤的采样和制样 (7) (三)煤的分析 (8) (四)煤质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10) (五)煤的工艺性试验 (10) (六)煤质分析常用数理统计术语 (12) 第二节世界主要煤田介绍 (12) 一、鄂尔多斯煤田 (12) 二、神府-东胜煤田 (13) 三、大同煤田 (13) 四、沁水煤田 (13) 五、开滦煤田 (13) 六、兖州煤田 (13) 七、平顶山煤田 (14) 八、六盘水煤田 (14) 九、波德河煤田 (14) 十、阿巴拉契亚煤田 (14) 十一、顿涅茨煤田 (14) 十二、库兹涅茨克煤田 (14) 十三、坎斯克-阿钦斯克煤田 (15) 十四、鲁尔煤田 (15) 十五、上西里西亚煤田 (15) 十六、悉尼煤田 (15) 十七、鲍恩煤田 (15) 十八、威特班克煤田 (15) 第三节内蒙古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规划 (16) 一、内蒙古每天资源概况 (16) 二、矿区规划 (16)

1、7个5000万吨级以上煤炭基地分别是: (16) 1)东胜煤炭基地 (16) 2)准格尔煤炭基地, (16) 3)锡盟白音华煤炭基地, (16) 4)霍林河煤炭基地, (16) 5)呼伦贝尔煤炭基地, (16) 6)锡盟胜利煤炭基地, (17) 7)伊泰煤炭基地, (17) 2、11个1000万吨级煤炭生产企业是: (17) 3、2个特种煤基地 (17) 乌海焦煤基地, (17) 古拉本出口煤基地 (17) 第四节煤炭的理化性质、质量指标及其用途 (17) 一、煤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7) (一) 煤的物理性质 (17) (二) 煤的化学成份 (18) (三)、煤的质量指标 (19) (四)煤的工艺性质 (19) 二、用途与技术经济指标 (20) (一) 煤的工业分类 (20) (二) 十四大类煤的主要特征和用途 (21) (三) 工业用煤的质量要求 (22) 第五节中国煤炭煤质特征 (24) 第六节中国煤炭分类标准 (25) 一、有关标准及规程 (25) 二、符号 (26) 1、分类指标用下列符号表示: (26) 2、各类煤的名称可用下列汉语拼音字母为代号表示: (26) 3、其它名词术语 (27) 三、煤类的划分和编码 (27)

煤炭基础知识

煤炭安全基础知识 1.什么叫初撑力?答:支柱或支架对顶板的主动支撑力。 2.煤矿安全生产中哪三大规程?答: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3.什么叫“三违”?答: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作业、违犯劳动纪律。 4.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煤(岩)层的产状要素有哪些?答:走向、倾向、倾角。 6.什么叫煤层的顶板?答:位于煤层上面的岩层叫做顶板。 7.什么叫直接顶?答:指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当无伪顶时)上面的岩石,由一层或几层岩层组成,一般回柱后很快就会垮落的岩石。 8.什么叫顶板离层?答:顶板岩层沿层理或接触面离开叫“离层”或“顶板离层” 9.什么叫复合顶板?答:复合顶板就是离层顶板。一般煤层上面0.5~3m左右易于上部岩层离层的顶板,其下部岩层的组合结构是一个整层或几个分层组成的分层组。 10.什么叫初次来压?答:老顶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 11.什么叫周期来压?答:初次来压后随工作面每推进到一定距离时老顶再次垮落,因呈周期性出现,故称为周期来压。 12.什么叫回柱和放顶?答:将废巷或放顶区的支柱(或支架)回收出来称为“回柱”。采取顶板全部陷落法处理顶板时在规定的范围内,

迫使顶板冒落的全过程叫“放顶”。 13.什么叫采煤工艺?答: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叫采煤工艺也叫回采工艺。 14.什么叫采煤方法?答: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臵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叫采煤方法。 15.什么叫采高?答:采煤工作面煤层被直接采出的厚度叫作采高。 16.什么叫采煤系统?答:是指采区巷道布臵方式,掘进和采煤顺序的合理安排,以及由采区拱电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等共同构成完整的采煤系统。 17. 什么叫长壁工作面与短壁工作面?答:长度一般在50m以上的采煤工作面叫长壁工作面。长度一般在50m以下的采煤工作面叫短壁工作面。 18.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采煤工艺有哪四种?答:爆破采煤工艺(炮采)、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普采)、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综采)、水力采煤工艺(水采)。 19.采煤工艺由哪些工序组成的?答:由五个主要工序组成:破煤、装煤、运煤、支护、采空区处理。 20.什么叫综采放顶煤?答:对厚煤层用综采设备进行整层开采,煤层底部用综采设备采出,上部顶煤由液压支架放煤口放出的采煤工艺叫综采放顶煤。 21.什么叫片帮?答:采煤工作面的煤壁,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发生自然塌落的现象叫片帮。

煤炭管理基础知识

1.表示矿井瓦斯涌出量的方法有两种: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 2.根据瓦斯浓度的大小,瓦斯爆炸可分为高瓦斯浓度爆炸和低瓦斯浓度爆炸。 3.煤矿在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不得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应逐步推行1个采区1个回采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的生产作业方式。 4.瓦斯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为:一定的瓦斯浓度、引火温度和充足的氧气含量。 5.煤矿职业危害严重,最常见的病种为尘肺病。 6.煤矿开采顺序一般采用采区前进,区内后退”,即先采靠近井筒的采区,逐渐向边界推进。 7.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的法律责任追究,主要分为刑事责任追究、行政责任追究、民事责任追究三种情况。

8.《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如果硐室深度不超过 6 m,入口宽度不少于1.5 m,而无瓦斯涌出,可采用扩散通风。 9.井下主要水仓必须有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正常使用。 10.为了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处理,必须制定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与之配套的制度、程序和处理方法。 11.井下爆破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 12.矿井通风方法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13.巷道围岩受力后所处的力学状态,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岩体本身的强度以及受到层理裂隙等构造破坏的情况;另一个是所受力的大小。 14.爆破材料库分为矿区总库和地面分库。 15.矿井发现重大隐患停止作业时必须悬挂停止作业牌,进行停止作业登记。 16.国有重点煤矿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防排水系统和矿井防水设施。 17.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煤炭基础知识

煤炭基础知识 一、煤炭的生成 煤炭的生成。煤炭就是古代的有机物(主要就是植物)的遗体,经过生物及化学的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泥煤炭化阶段,即由植物转变成泥炭阶段。当植物枯死之后,堆积在充满水的沼泽中,开始就是水存在的氧气不足,后来在水面下隔绝空气,并在细菌的作用下,直到植物的各部分不断分解,相互作用,最后植物的遗体变成了褐色或黑褐色的淤泥物质,这就就是泥炭。这个过程,叫做泥炭化过程。这个阶段需要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需要进行千百万年。第二阶段,由泥炭转变成褐煤,褐煤转变成烟煤,烟煤再转变成无烟煤阶段。当泥炭层形成后。有水经常冲刷大陆的低洼地方,带来了大量的砂、石,在泥潭层逐渐形成岩层(称为顶板)。被埋在顶板下的泥炭层在顶板下的泥潭层在顶板岩石层的压力作用下,发生了压紧、失水、胶体老化、硬结等一系列变化,同时它的化学组成也发生了缓慢的变化,逐步变成比重较大,较致密的黑褐色的褐煤。当顶板逐渐加厚,顶板的静压力逐渐增高,煤层中温度也逐渐升高后,煤质便发生变化,逐渐由成岩作用变成了以温度影响为主的变质作用。这样褐煤逐渐变成了烟煤、无烟煤。如果有更高的温度,最终可能变成石墨。成煤必须具备四个先决条件:(1)植物条件。 (2)气候条件。(3)地理条件。(4)地壳运动条件。 二、煤炭的分类及各类煤的主要特征与用途 (1)煤炭按煤的用途分为:动力煤、炼焦煤、喷吹煤及无烟煤 凡就是以发电、机车推进、锅炉燃烧等为目的,产生动力而使用的煤炭都属于动力用煤,简称动力煤;

作为生产原料,用来生产焦炭,进而用于钢铁行业的煤炭种,称为炼焦煤; 钢铁行业高炉喷吹用的喷吹煤; 无烟煤块煤主要应用就是化肥(氮肥、合成氨)、陶瓷、制造锻造等行业;无烟粉煤主要应用在冶金行业用于高炉喷吹。 我国约1/3的煤用于发电,目前平均消耗为标准煤(7000大卡)370g/kw、h。 (2)煤炭按粒度分类:经简单筛选后剩下的大块有烟煤,筛选常用通过网目大小来规定最小尺寸的块度。 块煤:﹥13mm,最大块不得大于300mm 主要分为三类混煤 末煤(助燃用):粒度﹤13mm (3)煤炭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与无烟煤三大类,具体分类如下: 1、褐煤(HM) 它就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其特点就是水分高、比重小、挥发分高、不粘结、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发热量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多被用作燃料、气化或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用来提取褐煤蜡、腐殖酸,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炭。一号褐煤还可以作农田、果园的有机肥料。 2、长焰煤(CY) 它的挥发分含量很高,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粘结性,胶质层厚度不超过5mm,易燃烧,燃烧时有很长的火焰,故得名长焰煤。可作为气化与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作民用与动力燃料。 3、不粘煤(BN)

煤炭基础知识

煤炭基础知识一、煤炭的生成 煤炭的生成。煤炭是古代的有机物(主要是植物)的遗体,经过生物及化学的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泥煤炭化阶段,即由植物转变成泥炭阶段。当植物枯死之后,堆积在充满水的沼泽中,开始是水存在的氧气不足,后来在水面下隔绝空气,并在细菌的作用下,直到植物的各部分不断分解,相互作用,最后植物的遗体变成了褐色或黑褐色的淤泥物质,这就是泥炭。这个过程,叫做泥炭化过程。这个阶段需要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需要进行千百万年。第二阶段,由泥炭转变成褐煤,褐煤转变成烟煤,烟煤再转变成无烟煤阶段。当泥炭层形成后。有水经常冲刷大陆的低洼地方,带来了大量的砂、石,在泥潭层逐渐形成岩层(称为顶板)。被埋在顶板下的泥炭层在顶板下的泥潭层在顶板岩石层的压力作用下,发生了压紧、失水、胶体老化、硬结等一系列变化,同时它的化学组成也发生了缓慢的变化,逐步变成比重较大,较致密的黑褐色的褐煤。当顶板逐渐加厚,顶板的静压力逐渐增高,煤层中温度也逐渐升高后,煤质便发生变化,逐渐由成岩作用变成了以温度影响为主的变质作用。这样褐煤逐渐变成了烟煤、无烟煤。如果有更高的温度,最终可能变成石墨。成煤必须具备四个先决条件:(1)植物条件。(2)气候条件。(3)地理条件。(4)地壳运动条件。 二、煤炭的分类及各类煤的主要特征和用途 (1)煤炭按煤的用途分为:动力煤、炼焦煤、喷吹煤及无烟煤 凡是以发电、机车推进、锅炉燃烧等为目的,产生动力而使用的煤炭都属于动

力用煤,简称动力煤; 作为生产原料,用来生产焦炭,进而用于钢铁行业的煤炭种,称为炼焦煤; 钢铁行业高炉喷吹用的喷吹煤; 无烟煤块煤主要应用是化肥(氮肥、合成氨)、陶瓷、制造锻造等行业;无烟粉煤主要应用在冶金行业用于高炉喷吹。 我国约1/3的煤用于发电,目前平均消耗为标准煤(7000大卡)370g/。 (2)煤炭按粒度分类:经简单筛选后剩下的大块有烟煤,筛选常用通过网目大小来规定最小尺寸的块度。 块煤:﹥13mm,最大块不得大于300mm 主要分为三类混煤 末煤(助燃用):粒度﹤13mm (3)煤炭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三大类,具体分类如下: 1.褐煤(HM) 它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其特点是水分高、比重小、挥发分高、不粘结、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发热量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多被用作燃料、气化或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用来提取褐煤蜡、腐殖酸,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炭。一号褐煤还可以作农田、果园的有机肥料。? 2.长焰煤(CY) 它的挥发分含量很高,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粘结性,胶质层厚度不超过5mm,易燃烧,燃烧时有很长的火焰,故得名长焰煤。可作为气化和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作民用和动力燃料。?

煤炭业务基础知识

二、煤炭业务基础知识 (一)、煤炭行业常用语 付款方式 1、一票:就是价格里已经带有煤管票的价格。 2、两票:价格里分别包含煤炭增值税票和煤管票的价格。 3、大款:煤炭合同价,即走公司帐目。 4、小款:好处费,这个是不走公司帐目的。 5、大款+小款:比如650+30,意思是说煤炭合同价650,30块钱的好处费。 报价方式 1、坑口价是在煤矿坑口交货的价格。 2、车板价,是在煤矿所在地火车站交货的价格。主要区别是交货地点不同和内含其他费用多少的不同,区别就类似于国际贸易术语种的EXW,和FOB。 3、车板含税价:有税的车板价格。 4、一票制:所谓一票,是指将购进的所有发票项目进成本。 5、平仓价:平仓价是指煤炭在港口装船后的价格。除煤炭本身价格外,需要加上港杂费一项,国内港口不同,15-20元|吨。这个费用是交给港口的,也就是所说的场地费和装卸费。 6、场地价:是指在某个堆放场地交货的价格,一般是不包括税的。平仓价是指煤炭在港口装船后的价格。 7、含税车板价:是指在火车车厢交货、含增值税的价格。 8、不含税车板价:是指在火车车厢交货、不含增值税的价格,也就是说,没有在煤价上加17%的税。 9、含税包干价、不含税包干价是指,把煤运到用户指定的地点的价格,一般是用火车或者船、或者汽车运输。含税和不含税是说用户需要不需要发票,如果需要发票,是以煤价和运费为基础,加上税。10、到站价:和含税包干价、不含税包干价一样。 (二)、煤炭业务操作方式 注意事项: 1.煤炭首先要搞清楚煤种,煤种的主要依据是挥发份,这样可以决定煤的下游用户群;

2.搞清楚煤炭质量,燃料用煤主要看发热量,其它用煤主要看灰份; 3.结算方式,现在基本是两票制,煤价和运价综合考虑; 4.运输方式,水、陆、铁。 5.付款方式,销售的关键,这一环节把不好有可能会出现上当。 跟踪付款的操作方式: 1、签订购销合同,并公证。 2、我司垫资报批计划,计划批下来再付计划费给我公司。垫资批计划主要是针对直接(终端)用户,对于是中间商和中介朋友,计划费需预付。 3、双方化验煤炭质量和确定煤矿。煤矿所需的预定金由我公司支付。 4、煤炭上站的当天预付50%货款。也可以每天实际上站多少吨就结算多少吨。 5、装车完毕,双方检查煤炭质量和数量。由我公司垫资起票,并开具增值税发票,客户见铁路大票付45%的货款。 6、留5%货款作为质量保证金,货到厂化验合格后付清(煤炭的重量以始发站轨道衡称重为结算依据,煤炭质量以厂家化验结果为结算依据)。 (三)、合同流程及注意事项 签订合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1、与新客户签订合同的步骤 ①向部门提供客户调查表和对方公司的五证(营业执照、煤炭经营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税 务登记证、银行开户许可证); ②根据合作的具体情况拟定合作合同(尽量争取合同由我方拟定); ③把客户调查表、客户公司五证和合同一同交予审计部进行审核; ④审核通过后双方进行最终合同的签订,否则找出具体原因是否要继续进行合作。 2、与老客户签订合同的步骤 ①无论是采购还是销售合同,在拟订合同之前各业务小组根据具体操作情况先向部门领导汇报审 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