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670302 )

一、培养目标及核心课程

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级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摄影制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各种文化机构,培养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与素养,了解广播影视的基本理论和文化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具有文化创意能力,熟悉文化生产体制环境,具有较强的文化行业创业能力和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熟练掌握摄影与摄像的专业操作技能,能从事摄影摄像行业的影视、新闻、广告、图片摄影、摄像制作、影视片后期制作等工作,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今时代,成为能迅速适应文化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相应的传媒机构从事各类摄影与摄像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从事策划和宣传工作,或自主创办影楼、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等。

本专业核心课程为:摄影基础、摄像基础、影视灯光、影视编辑、商业摄影、影视广告创作等。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 综合素质要求详见《综合素质课教学计划》、《艺术素养拓展课教学计划》。

2. 职业能力素质要求

1)掌握美术和音乐的基本知识和素养

2)掌握摄影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拍摄技法

3)具有数字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能力

4)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5)具有影视编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具有影视短片和纪录片的制作能力

7)具备获取专业新知识、新技能,自我学习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知识、技能结构表

能力结构表

专业素质结构表

三、招生对象及修业年限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全日制3 年,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艺术类的三校生

四、课程结构

本专业课程共分为必修课、选修课、职业岗位实践、讲座四大类,其中必修课分综合素质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分综合素质选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艺术素养拓展课。

本专业毕业最低要求修满127 学分,每学期修读最低要求见教学进程表。

课程结构比例表

五、教学进程表(见附表)

六、职业岗位实践项目安排表

七、必要的说明

1. 本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原则本专业培养方案从“能力本位”和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要求出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注重职业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突出重点,同时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全面发展。本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的特点:

(1)根据社会需求,注重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加强实践教学,以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为重点,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2)依据针对性、实用性原则,建立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容体系。

(3)认真处理理论与实践,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保证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2. 关于职业技能鉴定与书等

(1)本专业学生在高职阶段需参加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水平考试或全省大学生三级英语水平考试;

(2)本专业学生在高职阶段需参加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

(3)本专业学生在高职阶段需参加摄影师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考试。

3. 关于考核、毕业

(1)学生每年需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在毕业时达到及格标准。

(2)学生必须修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限额方可毕业。为了保证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所有必修课程的学分不能互相替代,必修、选修、职业岗位实践各大类别之间的学分数也不可互相替代。学生毕业前所修总学分数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毕业规定的最低学分要求,但其中只要某类课程的学分数不足,均不能取得毕业资格。

附表:教学进程表(综合素质课、艺术素养拓展课安排另见相关教学计划)

说明:

1.课程类型:指理论课( A类)/ 理论+实践课( B类) /实践课( C类)。

2. 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采取开卷考试、大型作业、现场面试、上机考试、技能测试、阶段测试、课程论文、调研报告等多种考核方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