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复习题答案

硕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复习题答案
硕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复习题答案

硕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复习(JUJU)

一、名词解释

1. 基因(gene):是指核酸分子中贮存遗传信息的遗传单位,是指贮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序列信息及表达这些信息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2. 基因组(genome):是指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基因组的结构主要指不同的基因功能区域在核酸分子中的分布和排列情况,基因组的功能是储存和表达遗传信息。

3. 基因家族(gene family):是指核苷酸序列或编码产物的结构具有一定程度同源性的一组基因。同一个家族的基因成员是由同一祖先基因进化而来。

4. 假基因(pseudogene):在多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并不能表达出有功能的产物,这些基因称为假基因,用ψ表示。假基因与有功能的基因同源,原来也可能是有功能的基因,由于缺失、倒位或点突变等原因失去活性,成为无功能的基因,它们或者不能转录,或者转录后生成无功能的异常多肽。

5. 质粒(plasmid):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的一类独立于染色体的遗传成分,它是由环形双链DNA组成的复制子。质粒DNA分子可以持续稳定的处于染色体外的游离状态,但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可逆的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随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通过细胞分裂传递到后代。

6. 基因超家族(gene superfamily):是指一组由多基因家族及单基因组成的更大的基因家族。它们的结构有程度不等的同源性,可能是由于基因扩增后又经过结构上的轻微改变,因此它们可能都起源于相同的祖先基因。但是它们的功能并不一定相同,这一点正是与多基因家族的差别。这些基因在进化上也有亲缘关系,但亲缘关系较远。如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7. 卫星DNA(satellite DNA):为非编码区串联重复序列。通常存在于内含子和间隔DNA内。重复次数从数次至数百次,甚至几十万次,串联重复单位从最短的2bp起,长短不等。这类重复顺序组成卫星DNA的基础。可分为三类:大/小/微卫星DNA。

8. 基因多态性:是指由于等位基因间在特定位点上DNA序列存在差异造成的,一般发生在基因序列中不编码蛋白质的区域和没有重要调节功能的区域。

9. 操纵子(operator):是阻遏蛋白识别与结合的一小段DNA序列,转录过程存在阻遏调控机制的基因中均含有这样的序列。操纵子紧接在启动子下游,通常与启动子有部分重叠。

10.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s):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原核生物中主要是启动子、阻遏蛋白结合位点、正调控蛋白结合位点、增强子等。真核生物中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11.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elements):在真核生物中,基因特异性转录因子称为反式作用因子,这些因子通常是通过与增强子或上游启动元件结合而发挥作用。反式作用因子通过与通用转录因子及RNA聚合酶相互作用而刺激转录,这些相互作用促进前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12. 增强子(enhancer):是一种较短的DNA序列,能够被反式作用因子识别与结合。反式作用因子与增强子元件结合后能够调控(通常为增强)临近基因的转录。增强子序列通常是数个形成一簇,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100~-300bp处,但在基因之外或某些内含子中也有增强子序列。

13. 启动子(promoter):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启动子具有

方向性,一般位于结构基因转录起始点的上游,启动子本身并不被转录。(也有一些真核生物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点下游,且可以被转录)

14. 载体(vector):携带外源DNA进入宿主细胞,并在宿主细胞中进行无性繁殖或表达的小分子DNA。这种DNA进入受体细胞后,可自主复制,或插入到基因组中,随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一起复制。载体上还常带有特定的药物抗性基因,便于筛选。(按功能可分为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按来源可分为质粒、噬菌体、噬菌粒、粘粒、病毒和人工染色体载体等。)

15. 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将基因进行克隆,并利用克隆的基因表达、制备特定的蛋白或多肽产物,或定向改造细胞乃至生物个体的特性所用的方法及相关的工作统称为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制备DNA, 在体外切割、拼接和重新组合,然后通过载体把重组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使外源DNA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与表达,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产物,或定向创造生物新性状,并使之稳定地传给下一代。

16.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在DNA聚合酶、模版DNA、引物和4种dNTP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体外酶促DNA合成反应,是在体外特异性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依据细胞中DNA半保留复制机理,DNA在不同温度下变性、复性的特性,人为控制温度(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循环多次后使目的基因得到扩增。

17. RNAi(RNA interference):RNA干涉,是指外源性的dsRNA所致的细胞内有效的和特异性的基因封闭。其作用机制是双链RNA被特异的核酸酶降解,产生干扰小RNA (siRNA),这些siRNA与同源的靶RNA互补结合,特异性酶降解靶RNA,从而抑制、下调基因表达。已经发展成为基因治疗、基因结构功能研究的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是指在生物体细胞内,dsRNA引起同源mRNA的特异性降解,因而抑制相应基因表达的过程。是一种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指在生物体细胞内,外源性dsRNA(酶切产生siRNA)引起同源mRNA的特异性降解,因而抑制相应基因表达的过程。是一种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外源性dsRNA被一种叫DICER 的dsRNA内切酶剪切产生siRNA,其可识别靶mRNA分子并使其被相应的核糖核酸酶切割成片段,从而抑制正常基因的表达),正常时生物体内不会有RNAi现象,只有在外源性RNA导入的情况下会发生。

18. 分子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是指具有互补序列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酸对原则形成双链的过程。

19. 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是以DNA和RNA作为诊断材料,通过检查基因的存在、缺陷或异常表达,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和过程。其基本原理是检测DNA或RNA的结构变化与否,量的多少及表达功能是否正常,以确定被检查者是否存在基因水平的异常变化,以此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

20.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应用基因或基因产物,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狭义的说,基因治疗是把外界的正常或治疗基因,通过载体转移到人体的靶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和表达,改善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

21. miRNA(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大小长约20~25nt。成熟的miRNA是由较长的初级转录产物经过一系列核酸酶的剪切加工而产生的,随后组装进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识别靶mRNA,并根据互补程度的不同指导沉默复合体降解靶mRNA或阻遏靶mRNA的翻译。/长度约20-25个碱基对的非编码单链RNA,通过与mRNA 3'UTR互补的机制结合到mRNA上,抑制其转录或直接导致其降解,从而抑制基因表达。有高

等生物基因组编码,在物种进化中相当保守。miRNAs的表达具组织特异性和时序性,在细胞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节中起多种作用

22. 反义RNA(anti-sense RNA):其碱基序列正好与mRNA互补,从而可与mRNA配对结合形成双链,抑制mRNA作为模板进行翻译。

23. 转染(transfection):指真核细胞主动摄取或被动导入外源DNA片段而获得新的表型的过程。

24. 转化(transformation):是指将质粒或其他外源DNA导入处于感受态的宿主细胞,并使之获得新的表型的过程。转化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是常见的基因转移方式之一。

25. 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效应的全过程。但并非所有基因表达过程都产生蛋白质,rRNA、tRNA编码基因转录生成RNA的过程也属于基因表达。

26.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识别序列内或附近特异切割双链DNA的核酸内切酶。

27. 基因组学(genomics):指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组作图(包括遗传图谱、物理图谱、转录图谱),核酸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和基因功能分析的一门科学。包括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

28.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对不同时间和空间发挥功能的特定蛋白群体的研究,它是指从整体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体系包括:样品制备,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的染色,凝胶图像分析,蛋白质分析,蛋白质组数据库等。/是指对在一定时间内或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细胞、组织或有机体内所表达的所有蛋白质(即蛋白质组)进行系统的、总的研究的一门学科。(旨在阐明生物体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和功能模式,内容包括鉴定蛋白质表达、存在方式、结构、功能的互相作用方式等,它不同于传统的蛋白质学科,是在生物体或其细胞的整体蛋白质水平上进行的,从一个机体或一个细胞的蛋白质整体活动来揭示生命规律。包括表达蛋白质组学和细胞图形(功能)蛋白质组学。)

29. 顺反子(cistron):编码单条多肽链的一个遗传功能单位,即转录单位。有单顺反子和多顺反子。/即是由结构基因转录出的、并作为模板与核蛋白体结合、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一类RNA分子。在真核细胞中一种mRNA分子只能翻译出一种蛋白质,为单顺反子。在原核细胞中一种mRNA分子可翻译出多种蛋白质,为多顺反子。

二、问答题

1. 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P35

1)结构基因:

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不连续的,编码氨基酸的序列被非编码序列打断,因而被成为断裂基因。编码序列之间的序列称为内含子,被隔开的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

2)顺式调控元件:

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3)基因家族:

是指核苷酸序列或编码产物的结构具有一定程度同源性的一组基因。同一个家族的基因成员是由同一祖先基因进化而来。根据基因家族同源性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型:①基因序列相同;②基因序列高度同源;③基因序列不同,编码产物具有同源功能

区;④基因序列不用,编码产物具有小段保守基序;⑤基因超家族。

4)假基因:

在多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并不能表达出有功能的产物,这些基因称为假基因,用ψ表示。假基因与有功能的基因同源,原来也可能是有功能的基因,由于缺失、倒位或点突变等原因失去活性,成为无功能的基因,它们或者不能转录,或者转录后生成无功能的异常多肽。

5)重复序列:

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重复序列,除了编码rRNA、tRNA、组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基因外,大部分重复序列是非编码序列。根据出现频率不同可分为:高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单拷贝序列。

6)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转座子:是一些可以移动的遗传因素。

7)端粒:

真核生物基因组染色体DNA为线性分子,其末端存在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称为端粒。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其在染色体的定位、复制、末端保护以及控制细胞寿命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8)非编码序列:占基因组90%以上,编码序列小于DNA总量的5%。

9)为单基因结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10)有多复制起点,每个复制起点大小不一。

2.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的异同点。P35

①真核基因组远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

②真核基因具有许多复制起点,每个复制子大小不一。原核基因只有一个复制起点。每一种真核生物都有一定的染色体数目,除了配子(精子和卵子)为单倍体外,体细胞一般为双倍体,即含两份同源的基因组,而原核基因组则是单拷贝的。

③真核基因都是由一个结构基因与相关的调控区组成,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monocistron),即一分子mRNA只能翻译成一种蛋白质。原核基因具有操纵子结构,即由几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连同它们的调控序列组成一个转录单位。转录产物为多顺反子。

④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含有大量重复顺序,而原核生物基因组除rRNA、tRNA基因外,重复顺序不多。

⑤真核生物基因组内非编码的顺序占90%以上。基因中非编码顺序所占的比例是真核生物与细菌、病毒的重要区别,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生物进化的标尺。

⑥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即编码序列被非编码序列分隔开来,基因与基因间的非编码序列为间隔DNA,基因内非编码序列为内含子,被内含子隔开的编码序列则为外显子。而原核基因是连续的。

⑦功能相关的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它们可串联在一起,亦可相距很远,但即使串联在一起的成簇的基因也是分别转录的。

⑧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也存在一些可以移动的遗传因素,这些DNA顺序并无明显生物学功能,似乎为自己的目的而组织,故有自私DNA之称,其移动多被RNA介导(如哺乳动物及人类基因组中的逆转座子),也有被DNA介导的(如果蝇及谷类中的DNA转座子)。

1、原核结构基因无重叠现象,即同一部分DNA序列不编码两种蛋白质

2、原核具有编码同工酶的基因

3、原核DNA分子中有多种功能的识别区域,如复制起始区与终止区、转录启动区与终止区等,这些区域往往具有特殊序列,并含有反向重复序列。

3. 人类基因组的组织结构特点。P37

1)人类基因组的重复序列:(按组织结构和分布特点分类)

①反向重复序列:是指两个顺序相同的拷贝在DNA链上呈反向排列。人类基因组中约含5%的反向重复序列,散布于整个基因组中,常见于基因组的调控区内,可能与复制转录的调控有关。

②串联重复序列:特点是具有一个固定的重复单位,该重复单位头尾相连形成重复顺序片段,约占人类基因组10%。

A.编码区串联重复序列:如组蛋白基因、5sRNA基因等,其意义在于快速大量合成相

应基因的mRNA。

B.非编码区串联重复序列:其通常存在于间隔DNA和内含子内,是组成卫星DNA的基

础。

③散在重复序列:除串联重复和反向重复序列之外的所有重复序列,不论重复次数多少,都可归在散在重复序列。根据重复序列的长度可分为短散在核元件和长散在核元件。2)人类基因组中的DNA多态性:

DNA多态性是指发生在DNA水平的多态性。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于染色体结构的改变、DNA突变、重组、交换以及转座子的插入等,使得除了单卵双胞得个体外,没有两个个体的DNA组成是完全相同的。(人类基因组多态性都是按孟德尔规律遗传的,具有体细胞稳定性和种系稳定性,因此可用它们作为染色体上疾病基因座位的遗传标记。)

①基因多态性:是由于等位基因间在特定位点上DNA序列存在差异造成的。

②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是指突变、重排、单个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可使DNA顺序发生改变,其中有些可能造成限制酶切位点的增加、缺失或易位,致使DNA分子的限制酶切位点数目、位置发生改变。用限制酶切割不用个体基因组时,所产生的限制性片段的数目和每个片段的长度不同。

③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是以相同的核心序列按首尾相连的形式串联排列在一起形成一段特殊的序列的重复次数有较大变化。为DNA序列长度多态性。主要发生在小卫星和微卫星DNA。

④单核甘酸多态性:是指基因组内特定核苷酸位置上存在不同的碱基,其中最少的一种在群体中的频率不低于1%。

4.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机制。P78

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偶联,mRNA降解快、半衰期短。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主要在转录水平,其次是翻译水平。有两种方式:起始调控(启动子调控)和终止调控(衰减子调控),转录是通过负调控因子和正调控因子进行复合调控的。

以大肠杆菌(E.coli)为例介绍。

1)转录起始调控的主要模式:

①σ因子控制特定基因的表达:不同的σ因子可以竞争结合RNA聚合酶,RNA聚合酶的核心酶与不同σ因子组成的全酶识别不同基因的启动子。

②乳糖操纵子的转录调控:

在大肠杆菌的许多操纵子中,基因的转录不是由单一因子调控的,而是通过负调控因子和正调控因子进行复合调控的。

细菌通常优先以葡萄糖作为能源,葡萄糖代谢产物能抑制细胞腺苷酸环化酶和激活磷酸二酯酶的活性,结果使细胞内的cAMP水平降低。葡萄糖耗尽时,细胞内cAMP水平

升高,即可通过CAP调控其它操纵子的表达。

E.coli的乳糖操纵子有Z、Y、A三个结构基因,编码β-半乳糖甘酶、乳糖透酶和半乳糖甘乙酰化酶,结构基因上游有一个启动子(P)和一个操纵子(O)。启动子上游有一个CAP蛋白的结合位点。启动子、操纵子和CAP结合位点共同构成乳糖操纵子的调控区。I基因是调节基因,编码产生阻遏蛋白。阻遏蛋白为四聚体,每个亚基相同。在没有乳糖的条件下,阻遏蛋白能与操纵子结合。由于操纵子与启动子有部分重叠,阻遏蛋白与操纵子结合后,抑制结构基因的转录。但是阻遏蛋白的抑制作用并不是绝对的。

乳糖存在时,乳糖经透酶作用进入细胞,经β-半乳糖甘酶催化,转变成半乳糖和葡萄糖,同时催化一小部分乳糖转变成异乳糖。异乳糖作为诱导剂与阻遏蛋白结合,使阻遏蛋白构象发生改变,导致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的解聚,引起结构基因的转录。

lac操纵子中的lac启动子是弱启动子,RNA聚合酶与之结合的能力很弱,只有CAP 结合到启动子上游的CAP结合位点后,促进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才能有效转录。在这种调控中,CAP起正调控作用。

乳糖操纵子的转录起始由CAP和阻遏蛋白两种调控因子来控制,可因葡萄糖和乳糖的存在与否而有4种不同的组合。

A.葡萄糖存在、乳糖不存在:此时无诱导剂存在,阻遏蛋白与DNA结合,而且由于葡

萄糖的存在,CAP也不能发挥正调控作用,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B.葡萄糖和乳糖都不存在:在没有葡萄糖的情况下,CAP可以发挥正调控作用。但由

于没有诱导剂,阻遏蛋白的负调节作用是基因仍然处于关闭状态。

C.葡萄糖和乳糖都存在:乳糖的存在对基因的转录产生诱导作用。但由于葡萄糖的存

在使细胞cAMP水平降低,cAMP-CAP复合物不能形成,CAP不能结合到CAP结合位点上,转录仍不能启动,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D.葡萄糖不存在、乳糖存在:此时CAP可以发挥正调控作用,阻遏蛋白由于诱导剂的

存在而失去负调控作用,基因被打开,启动转录。

1)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在没有乳糖的条件下,阻遏蛋白能与操纵序列O结合,抑制了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P的结合,从而抑制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使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

2)CAP的正性调节:分解代谢基因激活(CAP)分子内存在DNA和CAMP结合位点,当没有葡萄糖使,CAMP浓度升高,CAMP与CAP结合,CAMP-CAP复合物结合于CAP结合位点,提高了乳糖操纵子的转录活性。

3)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协调调节:是指LAC操纵子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与CAP的正性调节机制协调合作。CAP不能激活被阻遏蛋白封闭的基因转录,反之没有CAP的存在来加强转录活性,即使阻遏蛋白从操纵子上解离,基因仍无转录活性。具体以下4种情况。

③阿拉伯糖操纵子的转录调控

④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调控

⑤DNA片段倒位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转录终止的调控:分为依赖p因子和不依赖p因子的终止调控,核糖体也参与转录终止。2)翻译的可调控性及调控方式:

①SD序列对翻译的影响

A.SD序列的顺序及位置对翻译的影响

不同的SD序列有一定的差异,因而翻译起始效率不一样。SD序列的核心序列是六个嘌呤(AGGAGG),SD序列与核糖体小亚基中16S rRNA 3’端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使起始密码子定位于翻译起始部位。

SD1、SD2、SD3的序列可以不同,SD1/ORF1,SD2/ORF2,SD3/ORF3的AUG和SD之间的距离也不同。核糖体以不同的效率结合不同的SD和起始翻译。

SD序列位于起始密码子AUG上游8~13个碱基处,不同的开放阅读框上游的SD序列与起始密码子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这使得起始密码子在翻译起始部位定位的精确度不同,因而翻译的起始效率也不相同。

此外,某些蛋白质与SD序列的结合也会影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翻译。

不同的SD序列有一定的差异,因而翻译起始效率不一样。SD序列与起始密码子之间的距离,也影响mRNA翻译效率。核糖体以不同的效率结合不同的SD和起始翻译。不同的开放阅读框上游的SD序列与起始密码子之间的距离是不同,这使起始密码子在翻译起始部位定位的精确度不同,因而翻译的起始效率也不同。

B. mRNA二级结构隐蔽SD序列的作用

在某些mRNA分子中,核糖体结合位点在茎环中,使核糖体无法结合,只有破坏茎环结构,核糖体才能结合。(红霉素抗性的细菌编码一种红霉素甲基化酶,该酶使核糖体23S mRNA上特定位点的一个腺嘌呤甲基化,阻止红霉素的结合。红霉素通过该位点结合于核糖体,抑制蛋白质合成。)

②mRNA的稳定性

许多细菌mRNA降解速度很快,细菌的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都会影响mRNA的降解速度。细菌mRNA的降解是由核酸内、外切酶共同完成的。

③翻译产物对翻译的调控:

如核糖体蛋白的调控、翻译终止因子RF2调节自身的翻译。

1.核糖体蛋白:核糖体蛋白合成的控制主要是在翻译水平。每个操纵子转录的mRNA所编码的蛋白质中都有一种蛋白(或两种蛋白形成的一个复合物)可以结合到多顺反子上游的一个特定部位,阻止核糖体结合和起始翻译。

2.翻译终止因子RF2调节自身的翻译:RF2 识别终止密码UGA 和UAA,RF1 识别终止密码UAG 和UAA。

④小分子RNA的调控作用

1.调整基因表达产物的类型2.低水平表达基因的控制

5. 真核生物转录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P89

1)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反式作用因子通过与顺式作用元件结合来影响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TATA因子结合TATA盒,并与其他转录因子一起辅助RNA pol II与启动子结合,形成稳定的转录复合物。

2)转录起始的调控

真核基因表达的转录水平的调控机制涉及反式作用因子的激活及反式作用因子的作用。

①反式作用因子的活性调节:A.表达式调节;B.共价修饰;C.配体结合;D.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②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的结合

③反式作用因子的作用方式:

A.成环:反式作用因子结合于增强子后,利用DNA的柔曲性,弯曲成环,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靠近而发挥作用。

B.扭曲:使DNA构型改变而发挥作用。

C.滑动:反式作用因子结合到特异的位点上,然后沿DNA滑动到另一特异的序列发挥作用。

D.Oozing:一种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结合,促进另一种反式作用因子与邻近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后者又促使下一个反式作用因子与其顺式作用元件的结合,直到基因的转录起始点,进而影响基因的转录。

④反式作用因子的组合式调控作用:

反式作用因子结合顺式作用元件后,可激活转录,也可抑制转录。反式作用因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不是由单一因子完成的,而是几种因子组合,发挥特定的作用,称为组合式基因调控。

3)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①5’端加帽和3’端多聚腺苷酸化的调控意义:

加帽和poly(A)尾不是mRNA稳定的唯一因素,但是十分重要,保证mRNA在转录过程中不被降解。

②mRNA的选择剪接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A. mRNA选择性剪接:

真核细胞前体mRNA的剪接过程中,参加拼接的外显子可以不按其在基因组的线性分布次序拼接,内涵子也可以不被切除而保留,即一个外显子或内含子是否出现在成熟的mRNA中是可以选择的,这种剪接方式称为选择性剪接。包括:外显子选择、内含子选择、互斥外显子、内部剪接位点。

B. 选择剪接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③mRNA运输的控制

④mRNA稳定性条件

调控主要是通过反式作用因子、顺式作用元件和RNA聚合酶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当反式作用因子和顺式作用元件结合后,将影响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从而影响转录的起始和效率。因此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特点在于:反式作用因子的结构作用特点,以及反式作用因子如何影响转录起始过程,特别是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1)反式作用因子有三个明显的结构作用特点:

①分子中含有DNA识别结合域、转录激活域、蛋白质-蛋白质结合域;

②能特异性识别及结合基因上游调控区的顺式作用元件;

③结合后,可激活或阻遏下游基因的表达。

DNA结合域有以下结构模式:锌指结构、同源结构域、亮氨酸拉链结构、螺旋环螺旋结构,碱性@结构。转录活性域通常也具有酸性a螺旋结构域,富含谷氨酰胺结构域,富含脯氨酸结构域。反式作用因子通过上述结构特征介导反式作用因子与反式元件的相互作用。

2)反式作用因子对转录起始的调控涉及反式作用因子的活性调节以及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的结合方式及特点。

①活性调节:反式作用因子合成后,可以无活性的状态存在,也可以在需要时才合成,合成后就有活性。总之,反式作用因子的激活包括以下4种类型:

A.表达式调节:这类因子合成出来后就有活性,只在需要时才合成并迅速降解,不能积累。

B.共价修饰调节:包括磷酸化去磷酸化修饰和糖基化修饰。

C.配体结合后激活:如某些激素的受体型的转录调控因子,与激素结合后即被激活。

D.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后,才有调节活性。

②与顺式元件的结合方式及特点:反式作用因子被激活后,即可结合上游启动子元件和增强子元件中的保守性序列。只有少数是优先于DNA序列结合,然后才被激活。

A.作用方式:反式作用因子的结合位点一般离其所调控的基因域或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的距离较远,一般通过成环、扭曲、滑动、Oozing等方式影响转录起始的调节。

B.组合式调控作用:反式作用因子的作用可以是激活转录,也可以是抑制转录,但反式作用因

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不是由单一因子完成的,而是几种因子组合发挥特定的作用。不同因子的正或负调控的综合结果,影响着基因的最后转录与否,而且产生的净效应也不是简单加和的结果。

一种反式作用因子可参与调控不同基因的表达,几种不同的反式作用因子可以控制一个基因的表达。通过上述组合式的表达,使有限数量的反式作用因子可以调控不同基因的表达。

6. 在大肠杆菌中如何获得蛋白质类的基因工程产品。P158、P177

1)目的基因:插入大肠杆菌表达的目的基因可以是真核基因也可以是原核基因,目的基因如果来自真核细胞,必须是cDNA,并除去5端非编码区和信号肽编码区。

2)选择合适的载体:所用载体必须是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RSET质粒。

3)选择合适的限制性酶分别切割载体和靶基因片段

4)用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对于pRSET来说,目的基因与载体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可构建两种不同的重组DNA表达载体,产生两种不同的蛋白:即融合型蛋白和非融合型蛋白。

5)转化:将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用氯化钙制备感受态细胞)可采用CaCl2制备感受态细胞,也可使用电转化、PEG方法等。

6)筛选:包括抗生素耐药菌株的筛选及重组转化子的筛选

7)表达:选择受体菌株和诱导条件,A. 受体菌与表达载体匹配;B.诱导条件主要由启动子决定。为了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常用的方法是将受体菌的生长与外源基因的表达分开。

8)从分子量、生物活性等方面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鉴定

9)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

7. 如何实现疾病基因的克隆?

基因克隆即是在体外通过人工剪、接,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组成一个重组体,然后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或表达。疾病基因克隆通常包括如下步骤:

1)目的基因的提取:疾病基因的提取;

2)基因载体(克隆载体)的选择与构建;

3)限制性酶切:将疾病基因切成不同大小的片段;

4)连接到另一个DNA分子上(克隆载体);

5)转化:将这个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

6)筛选和鉴定:对吸收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

7)基因表达:对含有重组DNA的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检测外源基因是否表达。

8. PCR的原理和引物设计原则。P185

PCR的基本原理:PCR是模板DNA、引物和4种dNTP存在的条件下依赖DNA 聚合酶进行体外的酶促DNA合成反应,是在体外特异性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的一种方法。反应体系中包括DNA模板、耐热的TaqDNA聚合酶、化学合成的寡聚核苷酸引物、4种dNTP以及合适的缓冲体系。PCR技术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结合的特异性。反应分为3步:变性,退火和延伸。是半保留复制。

原理:PCR的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相似,但反应体系较简单。是根据DNA半保留复制原理,DNA在不同温度下变性、复性的特性,以待扩增的目的DNA分子为模板,以一对分别与模板5’末端和3’末端互补配对的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在4种dNTP和耐热的TaqDNA 聚合酶及合适的缓冲体系中,通过人为控制温度(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发生依赖

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循环多次后可使模板上介于两个引物之间的目的DNA片段得到扩增。其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结合的特异性。

PCR引物设计原则:

1)引物长度一般为15~30个核苷酸。

2)引物中的碱基尽可能随机分布,避免出现嘌呤、嘧啶的堆积现象。引物序列中3端不应有连续3个G和C,否则会使引物在模板的G+C富集区错误配对。引物中G+C的含量在45~55%左右。设计引物时要考虑3和5端引物具有相似的Tm值。引物长度要确保解链温度不低于54o C。

3)引物自身内部不应存在互补序列以避免折叠成发夹结构。

4)两个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尤其应避免3端的互补重叠。

5)引物的碱基序列不应与非扩增区域有同源性。要求在引物设计时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检索分析。

6)引物3端是引发延伸的起点,因此一定要与模板DNA配对。每条引物的3末端序列不能与任一条引物中的任何序列互补(互补序列不能超过3个碱基)。

7)引物与模板结合是,引物的5端最多可以游离十几个碱基而不影响PCR反应的进行。引物的5端可以修饰,因而可以改变几个碱基,以引入酶切位点。

9. 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和基本过程。P214

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具有互补序列的两条单链核酸分子在一定条件下(适宜的温度及离子强度等)碱基互补配对结合,重新形成双链;在这一过程中,核酸分子经历了变性和复性的变化,以及复性过程中各分子间键的形成和断裂等。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序列和已知核酸序列。在杂交体系中已知的核酸序列称作探针,探针通常用于进行核素或非核素示踪标记。

基本过程:

1)Southern印迹杂交:鉴别DNA靶分子。

①待测核酸样品的制备:制备待测DNA,DNA的限制酶消化;②待测DNA样品的电泳分离;③凝胶中的核酸变性(碱变性);④Southern转膜;⑤探针的制备;⑥Southern 杂交(预杂交、杂交、洗脱);⑦杂交结果的检测。

2)Northern印迹杂交:鉴别RNA靶分子。

①实验准备,创造一个无RNA酶的环境;②制备凝胶;③样品的处理,确保核酸样品具有相当的纯度和完整性;④RNA的电泳;⑤RNA的转移;⑥RNA的固定;⑦探针标记;

⑧Northern杂交;⑨杂交结果的检测。

10. 基因治疗的基本策略。P270

基因治疗理论上可以通过两个基本策略达到目的,即原位矫正病变基因和正常基因取代或干预。

1)原位矫正病变基因:

如同外科手术,切除病变部分,换上正常健康基因,目前难以做到。

2)正常基因取代或干预:

①基因置换,用正常的基因替换致病基因。即将特定的目的基因导入特定的细胞,通过定位同源重组,以导入正常基因置换基因组内原有的缺陷基因,不涉及基因组的任何改变。

②基因添加,是指不除去异常基因,向靶细胞导入外源基因通过非定点整合,使其表达产物,从而弥补缺陷基因的功能。或向靶细胞导入原本不表达的基因,利用该基因的表

达产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③基因干预,是采用特定的方法,抑制某个基因的表达,或通过破坏某个基因,使之不能表达,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免疫调节、调节性基因治疗、化疗保护性基因治疗、特异性细胞杀伤性基因治疗、生殖细胞基因治疗等。

11. RNA如何调节基因表达?P327

下述一些重要种类的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在生物大分子加工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gRNA(引导RNA)在mRNA编辑方面

2)snRNA(核内小分子RNA)在mRNA加工方面

3)snoRNA(核仁小分子RNA)在rRNA切割和修饰的成熟过程中

4)RNApol(RNA聚合酶)在tRNA加工方面

5)端粒RNA在DNA复制和端粒合成过程中

6)信号识别颗粒RNA在蛋白质分泌和转运中

7)tmRNA在终止破损mRNA的合成方面

8)Lin4相关的反义RNA在发育调控中的作用

9)rps14相关的反义RNA对核蛋白体生物合成的调节

10)dsRNA对靶基因沉默的调节

11)Xist及其反义RNA Tsix对X染色体失活的调节,此外还有一些RNA分子的功能尚未得到很好的验证,如scRNA、7S,10S RNA等。

1)DNA复制需要RNA引物

2)RNA的参与保证复制的完整性

3)RNA 与基因表达:

核蛋白体RNA:rRNA/mt rRNA——核蛋白体组分

信使RNA:mRNA/mt tRNA——蛋白质合成模板

转运RNA:tRNA/mtRNA——转运氨基酸

核内不均一RNA:HnRNA——成熟mRNA的前体

核内小RNA:SnRNA——参与hnRNA的剪接、转运

核仁小RNA:SnoRNA——rRNA的加工、修饰

胞浆小RNA:scRNA/7SL-RNA——蛋白质内质网定位合成的信号识别体的组分

4)RNA编辑

5)选择性剪接

6)RNA催化能力——核酶,及其它催化能力

7)RNA与基因表达调控——反义RNA & RNA干扰

12. 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方法和原理。P253

基因诊断是以DNA和RNA作为诊断材料,通过检查基因的存在、缺陷或异常表达,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和过程。其基本原理是检测DNA或RNA的结构变化与否,量的多少及表达功能是否正常,以确定被检查者是否存在基因水平的异常变化,以此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

常用的生物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原理:

1)核酸分子杂交:Southern印迹法、Northern印迹法、斑点杂交、原位杂交

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3)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SSCP):

是一种基于单链DNA构象差别来检测点突变的方法。DNA经变性形成单链后,在中性条件下单链DNA会因其分子内碱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立体构象。相同长度的单链DNA,如果碱基序列不同,形成的构象就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单链构象的多态性。长度相同而构象不同的单链DNA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

4)限制酶酶谱分析: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基因上某一限制酶识别位点的丢失或其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以此酶消化待测DNA和野生型对照DNA,通过比较二者的酶切片段的长度、数量上的差异就可判断待测DNA的突变情况。

5)DNA序列测定:

其直接以PCR产物为模板,在测序体系中以Tag DNA聚合酶代替测序酶,而引物的5端带有标记,通过多次变性、退火、延伸的循环来完成测序反应。

6)DNA芯片技术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18.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IF-2)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 S2)开始,无G时转录从( S1)开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除了5’ 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 DNA重组技术)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hnRNA在转变为mRNA 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生命科学系本科2010-2011学年第1学期试题分子生物学(A)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 1、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A ) A、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非RNA 2、基因组是(D ) A、一个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分子总量 B、一个二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遗传单位 D、生物体的一个特定细胞内所有基因的分子总量 3、下面关于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按全保留机制进行 B、按3'→5'方向进行 C、需要4种NTP加入 D、需要DNA聚合酶的作用 4、当过量的RNA与限量的DNA杂交时(A ) A、所有的DNA均杂交 B、所有的RNA均杂交 C、50%的DNA杂交 D、50%的RNA杂交 5、以下有关大肠杆菌转录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B ) A、-35区和-10区序列间的间隔序列是保守的 B、-35区和-10区序列距离对转录效率非常重要 C、转录起始位点后的序列对于转录效率不重要 D、-10区序列通常正好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0bp处 6、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加工不包括(A ) A、加CCA—OH B、5'端“帽子”结构 C、3'端poly(A)尾巴 D、内含子的剪接 7、翻译后的加工过程不包括(C ) A、N端fMet或Met的切除 B、二硫键的形成 C、3'末端加poly(A)尾 D、特定氨基酸的修饰

8、有关肽链合成的终止,错误的是(C ) A、释放因子RF具有GTP酶活性 B、真核细胞中只有一个终止因子 C、只要有RF因子存在,蛋白质的合成就会自动终止 D、细菌细胞内存在3种不同的终止因子:RF1、RF2、RF3 9、酵母双杂交体系被用来研究(C ) A、哺乳动物功能基因的表型分析 B、酵母细胞的功能基因 C、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D、基因的表达调控 10、用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的载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B ) A、含有复制原点,抗性选择基因 B、含有复制原点,合适的酶切位点 C、抗性基因,合适的酶切位点 11、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是(D ) A、调节生长与分化 B、调节发育与分化 C、调节生长、发育与分化 D、调节代谢,适应环境 E、维持细胞特性和调节生长 12、乳糖、色氨酸等小分子物质在基因表达调控中作用的共同特点是(E ) A、与DNA结合影响模板活性 B、与启动子结合 C、与操纵基因结合 D、与RNA聚合酶结合影响其活性 E、与蛋白质结合影响该蛋白质结合DNA 13、Lac阻遏蛋白由(D )编码 A、Z基因 B、Y基因 C、A基因 D、I基因 14、紫外线照射引起DNA损伤时,细菌DNA修复酶基因表达反应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A ) A、诱导 B、阻遏 C、正反馈 D、负反馈 15、ppGpp在何种情况下被合成?(A ) A、细菌缺乏氮源时 B、细菌缺乏碳源时 C、细菌在环境温度太高时 D、细菌在环境温度太低时 E、细菌在环境中氨基酸含量过高时

关于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填空题(每题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片段的排列顺序。 2. 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和()。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和()。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S2 )开始,无G时转录从(S1 )开始。 12.DNA重组技术也称为(基因克隆)或(分子克隆)。最终目的是(把一个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DNA转入另一个生物体)。典型的DNA重组实验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①提取供体生物的目的基因(或称外源基因),酶接连接到另一DNA分子上(克隆载体),形一个新的重组DNA分子。 ②将这个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保存,这个过程称为转化。 ③对那些吸收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 ④对含有重组DNA的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检测外援基因是否表达。 13、质粒的复制类型有两种:受到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的称为(严紧型质粒),不受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称为(松弛型质粒)。 14.PCR的反应体系要具有以下条件: a、被分离的目的基因两条链各一端序列相互补的 DNA引物(约20个碱基左右)。 b、具有热稳定性的酶如:TagDNA聚合酶。 c、dNTP d、作为模板的目的DNA序列 15.PCR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阶段。 16、转基因动物的基本过程通常包括: ①将克隆的外源基因导入到一个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核中; ②接种后的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的子宫;

(精选)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Ori :原核生物基因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是四个高度保守的19bp组成的正向重复序列,只有ori能被宿主细胞复制蛋白质识别的质粒才能在该种细胞中复制。 ARS:自主复制序列,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点,包括数个复制起始必须的保守区。不同的ARS序列的共同特征是一个被称为A区的11bp的保守序列。(2)Promoter:启动子,与基因表达启动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是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它是位于转录起始位点5’端上游区大约100~200bp以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能活化RNA 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3)r-independent termination不依赖r因子的终止,指在不依赖r因子的终止反应中,没有任何其他因子的参与,核心酶也能在某些位点终止转录。(强终止子) (4)SD sequence:SD序列(核糖体小亚基识别位点),存在于原核生物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片段,它与16SrRNA3’端反向互补,所以可以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子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用。 Kozak sequence:存在于真核生物mRNA的一段序列,核糖体能够识别mRNA 上的这段序列,并把它作为翻译起始位点。 (5)Operator:操纵基因,与一个或者一组结构基因相邻近,并且能够与一些特异的阻遏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控制邻近的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Operon: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元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包括操纵基因、结构基因、启动基因。 (6)Enhancer:增强子,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的为增强子或强化子Silencer:沉默子,可降低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一段DNA顺式元件。与增强子作用相反。 (7)cis-acting element :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仅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参与基因表达调控。 trans-acting factor: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具有三个功能结构域,即DNA结合域、转录结合域、结合其他结合蛋白的结构域。 (8)Open reading frame (ORF):开放式阅读框架,是指一组连续的含有三联密码子的能够被翻译成为多肽链的DNA序列。它由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 (9)Gene:基因,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能转录且具有生物学功能的DNA/RNA的序列。)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卷及答案(C)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卷(C) 一、术语解释(20分,每题2分) 1、操纵子 2、增强子 3、启动子 4、内含子 5、外显子 6、顺式作用元件 7、反式作用因子 8、转录因子 9、单顺反子mRNA 10、多顺反子mRNA 二、选择题(20分) 1.指导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大多数为: ( ) A.单考贝顺序 B.回文顺序 C.高度重复顺序 D.中度重复顺序 2. 下列有关Shine-Dalgarno顺序(SD-顺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mRNA分子的起始密码子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B.在mRNA分子通过 SD序列与核糖体大亚基的16s rRNA结合 C.SD序列与16s rRNA 3'端的一段富含嘧啶的序列互补 D. SD序列是mRNA分子结合核糖体的序列 3.原核生物中起始氨基酰-tRNA是: ( ) A.fMet-tRNA B.Met-tRNA C.Arg-tRNA D.leu-tRNA 4.下列有关TATA盒 (Hognessbox)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 ) A. 保守序列为TATAAT B.它能和RNA聚合酶紧密结合 C. 它参与形成开放转录起始复合体 D.它和提供了RNA聚合酶全酶识别的信号 5. 一个mRNA的部分顺序和密码的编号是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CAG CUC UAU CGG UAG AAC UGA 以此mRNA为模板,经翻译生成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为: ( ) A.141 B.142 C.143 D.144 6.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中哪一条不正确:( )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 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 D. 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集力。 7. DNA聚合酶III的描述中哪条不对:( ) A.需要四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作底物 B.具有5′→3′外切酶活性 C. 具有5′→3′聚合活性 D. 是DNA复制中链延长反应中的主导DNA聚合酶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1、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主要指遗传信息的传递(复制)、保持(损伤和修复)、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与调控。 2、简述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a.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 (1)可被用于大量生产某些在正常细胞代谢中产量很低的多肽 ; (2)可用于定向改造某些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 (3)可被用来进行基础研究 b.基因的表达调控 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物遗传信息的表达按一定时序发生变化(时序调节),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加以修正(环境调控)。 c.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一个生物大分子,无论是核酸、蛋白质或多糖,在发挥生物学功能时,必须具备两个前提: (1)拥有特定的空间结构(三维结构); (2)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过程中必定存在着结构和构象的变化。 结构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定的空间结构及结构的运动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科学。它包括3个主要研究方向: (1) 结构的测定 (2) 结构运动变化规律的探索 (3) 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 d.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3、谈谈你对分子生物学未来发展的看法? (1)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揭示了生命本质的高度有序性和一致性,是人类认识论上的重大飞跃。生命活动的一致性,决定了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学将是真正的系统生物学,是生物学范围内所有学科在分子水平上的统一。 (2)分子生物学是目前自然学科中进展最迅速、最具活力和生气的领域,也是新世纪的带头学科。

(3)分子生物学是由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综合融会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 (4)分子生物学涉及认识生命的本质,它也就自然广泛的渗透到医学、药学各学科领域中,成为现代医药学重要的基础。 1、DNA双螺旋模型是哪年、由谁提出的?简述其基本内容。 DNA双螺旋模型在1953年由Watson和Crick提出的。 基本内容: (1) 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两条链均为右手双螺旋。 (2) 嘌呤与嘧啶碱位于双螺旋的内侧,3′,5′- 磷酸与核糖在外侧,彼此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形成DNA分子的骨架。 (3) 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2nm,两个相邻碱基对之间相距的高度即碱基堆积距离 为0.34nm,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夹角为36。。 (4) 两条核苷酸链依靠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相连系而结合在一起,A与T相配对形成两个氢键,G与C相配对形成3个氢键。 (5) 碱基在一条链上的排列顺序不受任何限制,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当一条多核苷酸的序列被确定后,即可决定另一条互补链的序列。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及其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广义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 2、狭义分子生物学:即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重组、修复等过程,以及其中涉及到与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 3、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 4、基因: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包含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 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功能基因组学:是依附于对DNA序列的了解,应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工具去了解影响发育和整个生物体的特定序列表达谱。 6、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7、生物信息学: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转输 8、蛋白质组:指的是由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9、功能蛋白质组学:是指研究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细胞内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10、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因而,单细胞蛋白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11、基因组:指生物体或细胞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总和。 12、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的含量,单位以pg或Mb表示。 13、C值矛盾: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14、重叠基因:共有同一段DNA序列的两个或多个基因。 15、基因重叠:同一段核酸序列参与了不同基因编码的现象。 16、单拷贝序列:单拷贝顺序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因而复性速度很慢。单拷贝顺序中储存了巨大的遗传信息,编码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17、低度重复序列:低度重复序列是指在基因组中含有2~10个拷贝的序列 18、中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大致指在真核基因组中重复数十至数万(<105)次的重复顺序。其复性速度快于单拷贝顺序,但慢于高度重复顺序。 19、高度重复序列:基因组中有数千个到几百万个拷贝的DNA序列。这些重复序列的长度为6~200碱基对。 20、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重复和突变产生。 21、基因簇:基因家族的各成员紧密成簇排列成大段的串联重复单位,定位于染色体的特殊区域。 22、超基因家族:由基因家族和单基因组成的大基因家族,各成员序列同源性低,但编码的产物功能相似。如免疫球蛋白家族。 23、假基因:一种类似于基因序列,其核苷酸序列同其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成功能蛋白的失活基因。 24、复制:是指以原来DNA(母链)为模板合成新DNA(子链)的过程。或生物体以DNA/RNA

期末考试分子生物学精彩试题

选择题 1.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C )。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 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 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 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 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1953 年Watson 和Crick 提出(A )。 A.多核苷酸DNA 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 而非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DNA 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些是对DNA 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C,D ) A.哺乳动物DNA 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 B.依赖于A-T 含量,因为A-T 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C.是双链DNA 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D.可通过碱基在260nm 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 4.Watson和Crick提出的经典DNA双螺旋结构属于(B) A.A型B.B型C.Z型 5.多种密码子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B) A.连续性B.简并性C.通用性D.摆动性 6.真核基因经常被断开(B,D,E )。 A.反映了真核生物的mRNA 是多顺反子 B.因为编码序列外显子被非编码序列内含子所分隔 C.因为真核生物的DNA 为线性而且被分开在各个染色体上,所以同一个基因的不同部分可能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D. 表明初始转录产物必须被加工后才可被翻译 E.表明真核基因可能有多种表达产物,因为它有可能在mRNA 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外显子重组方式 7.选出下列所有正确的叙述。(A,C ) A.外显子以相同顺序存在于基因组和cDNA 中 B.内含子经常可以被翻译 C.人体内所有的细胞具有相同的一套基因 D.人体内所有的细胞表达相同的一套基因 E.人体内所有的细胞以相同的方式剪接每个基因的mRNA 8.下列哪些基因以典型的串联形式存在于真核生物 基因组?(B,C ) A.珠蛋白基因B.组蛋白基因 C.rRNA 基因D.肌动蛋白基因 9.细胞器基因组( A )。

分子生物学题库

分子生物学备选考题 名词解释: 1.功能基因组学 2.分子生物学 3.epigenetics 4.C值矛盾 5.基因簇 6.间隔基因 7.基因芯片 8.基序(Motifs) 9.CpG岛 10.染色体重建 11.Telomerase 12.足迹分析实验 13.RNA editing 14.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 15.反义RNA 16.启动子(Promoter) 17.SD序列(SD sequence) 18.碳末端结构域(carboxyl terminal domain,CTD) 19.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20.切口平移(Nick translation) 21.原位杂交 22.Expressing vector 23.Multiple cloning sites 24.同源重组 25.转座 26.密码的摆动性 27.热休克蛋白嵌套基因 28.基因家族增强子 29.终止子 30.前导肽RNAi 31.分子伴侣 32.魔斑核苷酸 33.同源域 34.引物酶 35.多顺反子mRNA 36.物理图谱、 37.载体(vector) 38.位点特异性重组 39.原癌基因(oncogene) 40.重叠基因、 41.母源影响基因、

42.抑癌基因(anti-oncogene)、 43.回文序列(palindrome sequence)、 44.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45.DNA的呼吸作用(DNA respiration) 46..增色效应(hyperchromicity)、 47.C0t曲线(C0t curve)、 48.DNA的C值(C value) 49.超螺旋(superhelix) 、 50.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51.引发酶(primase) 、 52.引发体(primosome) 53.转录激活(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54.dna基因(dna gene)、 55.从头起始(de novo initiation) 、 56.端粒(telomere) 57.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 YAC)、 58.SSB蛋白(single strand binding protein)、 59.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60.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61.滚环式复制(rolling circle replication)、 62.复制原点(replication origin)、 63.切口(nick) 64.居民DNA (resident DNA) 65.有义链(sense strand) 66.反义链(antisense strand) 67.操纵子(operon) 、 68.操纵基因(operator) 69.内含子(内元intron) 70.外显子(外元exon) 、 71.突变子(muton) 、 72.密码子(codon)、、 73.同义密码(synonymous codons)、 74.GC盒(GC box) 75.增强子(enhancer) 76.沉默子(silencer) 77.终止子(terminator) 78.弱化子(衰减子)(attenuator) 79.同位酶(isoschizomers) 、 80.同尾酶(isocandamers) 81.阻抑蛋白(阻遏蛋白)(repressor) 82.诱导物(inducer)、 83.CTD尾(carboxyl-terminal domain ) 84.载体(vector)、 85.转化体(transformant)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绪论 思考题:(P9) 1.从广义和狭义上写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广义上讲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概念,即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什么是反向生物学?什么是 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内容: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和结构分子生物学。 反向生物学: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离体定向诱变的方法研究已知结构的基因相应的功能,在体外使基因突变,再导入体内,检测突变的遗传效应,即以表型来探索基因结构。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质图式,人类基因组研究由结构向功能转移。 3、写出三个分子生物写学展的主要大事件(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1953年Watson和Cl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72~1973年,重组DNA时代的到来。H.Boyer和P.Berg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 1990~2003年美、日、英、法、俄、中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解读人类遗传密码。 4、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已经掌握了模式生物的所有遗传密码。又迎来了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向功能转移。相关学说理论相应诞生,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四章 思考题:(P130) 1、基因的概念如何?基因的研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概念: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形状的功能单位。 发展阶段:○1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的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分

分子生物学(题库二)

习题2 一、比较下列概念 2.转录和翻译 3.RNA聚合酶和引物酶 4.启动子和增强子 5.同源重组和位点特异性重组 6. 密码子和遗传密码 7. 基因内抑制突变和基因间抑制突变 8 SD序列和Kozak序列 9.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10.同义密码子和偏爱密码子

11.-10序列( Pribnow box )和TATA框(Goldberg-Hogness box) 二、填空 1.位点特异性重组的结果与重组位点的位置和方向有关。如果重组位点以相反方向存在于同一DNA分子上,重组结果发生;重组位点以相同方向存在于同一DNA分子上,重组发生。重组位点在不同DNA分子上,重组发生。 2. 1956年,Crick提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称为,其内容概括为 3.被转录的DNA链称为模板链,又称链, 它与转录出来的RNA序列,非模板的DNA链为编码链,又称链;它与转录生成的RNA序列,不过在RNA中含有U而不含T。 4. 大肠杆菌中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全酶的亚基组成为,去掉因子后剩 下的部分称为核心酶,这个因子使全酶能辩认DNA上的位点。 5. 利福平抑制细菌中转录的起始,因为。 6. 原核细胞中各种RNA是催化生成的。而真核细胞核基因的转录分别由 种RNA聚合酶催化,其中rRNA基因由转录,hnRNA基因由转录,各类小分子量RNA则是的产物。 7.在真核生物中,转录mRNA基因的酶是_____;转录tRNA基因的酶是____;转录18S和28S rRNA基因的酶是__________。 8. 一个转录单位一般应包括序列、序列和序列。 9.真核细胞每个mRNA一般只带一种蛋白质编码信息,是 mRNA; 原核细胞每个mRNA 分子常带有多个功能相关蛋白质的编码信息,是 mRNA 。 10.真核细胞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多为。编码的序列被保留在成熟mRNA中的 是,编码的序列在前体分子转录后加工中被切除的是。 11在基因中 ______被_____分隔开,而成熟的mRNA中序列被拼接起来。

分子生物学试题

分子生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2、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3、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4、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 为多顺反子。 5、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6、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7、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8、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9、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10、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其中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间信息分子;而在细胞内传递信息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内信息分子。11、受体:是存在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发生生物学效应的的特殊蛋白质。 12、分子克隆: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即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合适宿主,使其在宿主中扩增和繁殖,以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 13、蛋白激酶:是指能够将磷酸集团从磷酸供体分子转移到底物蛋白的氨基酸受体上的一大类酶。 14、蛋白磷酸酶:是具有催化已经磷酸化的蛋白质分子发生去磷酸化反应的一类酶分子,与蛋白激酶相对应存在,共同构成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这一重要的蛋白质活性的开关系统。 15、基因工程:有目的的通过分子克隆技术,人为的操作改造基因,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系列过程。 16、载体:能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和外源DNA片段连接并运送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的DNA 分子。 17、转化:指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DNA导入细菌的过程。 18、感染:以噬菌体、粘性质粒和真核细胞病毒为载体的重组DNA分子,在体外经过包装成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或噬菌体颗粒,才能感染适当的细胞,并在细胞内扩增。 19、转导:指以噬菌体为载体,在细菌之间转移DNA的过程,有时也指在真核细胞之间通过逆转录病毒转移和获得细胞DNA的过程。 20、转染:指病毒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真核细胞的过程。 21、 DNA变性:在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两条DNA链之间的氢键断裂,而核酸分子中的所有共价键则不受影响。 22、 DNA复性:当促使变性的因素解除后,两条DNA链又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形成DNA 双螺旋结构。 23、退火:指将温度降至引物的TM值左右或以下,引物与DNA摸板互补区域结合形成杂交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考试试题B 课程号:66000360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SD 序列 2. 重叠基因 3.ρ因子 4.hnRNA 5. 冈崎片段、 6.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7. 反密码子(anticodon): 8. 同功tRNA 9. 模板链(template strand) 10. 抑癌基因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原核基因启动子上游有三个短的保守序列,它们分别为____和__区. 2.复合转座子有三个主要的结构域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由_____小亚基和_____大亚基组成,真核生物核糖糖体由_____小亚基和_______大亚基组成。 4.生物界共有___个密码子,其中__ 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__ _______;终止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NA生物合成的方向是_______,冈奇片段合成方向是_______。 6.在细菌细胞中,独立于染色体之外的遗传因子叫_______。它是一

种_______状双链DNA,在基因工程中,它做为_______。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原核生物DNA的合成是单点起始,真核生物为多点起始。( ) 2.在DNA生物合成中,半保留复制与半不连续复制指相同概念。( ) 3.大肠杆菌核糖体大亚基必须在小亚基存在时才能与mRNA结合。( ) 4.密码子在mRNA上的阅读方向为5’→ 3’。( ) 5.DNA复制时,前导链的合成方向为5’→ 3’,后随链的合成方向也是5’→ 3’。() 四、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2.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有哪些内容? 3.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任务。 4.简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四大研究热点。 5.何谓转座子?简述简单转座子发生转座作用的机理。 6.简述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与色氨酸操纵子在阻遏调控机制上有那些区别? 四、问答题(共2题,共20分) 1.叙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过程。(10分) 2.请叙述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主要发生在那些环节?分别是怎样进行 的?(10分)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 RNA 组学:RNA 组学研究细胞中 snmRNAs 的种类、结构和 功能。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同一细胞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 snmRNAs 的表达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异性。增色 效应: DNA 变性时其溶液 OD260增高的现象。 减色效应: DNA 复性时其溶液 OD260降低的现象。 T m: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 DNA 的 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其 大小与 G+C 含量成正比。 解链曲线:如果在连续加热 DNA 的过程中以温度对 A260 (absorbance,A,A260代表溶液在260nm 处的吸光率) 值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解链曲线。 DNA 复性:在适当条件下,变性 DNA 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核酸分子杂交:在 DNA 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 种类的 DNA 单链分子或 RNA 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 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 的条件(温度及离子强度)下,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 成杂化双链,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基因:广义是指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 DNA 和RNA 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狭义指能产生一个特定蛋白质的 DNA 序列。 断裂基因:不连续的基因称为断裂基因,指基因的编码序列在 DNA 上不连续排列而被不编码的序列所隔开。 重叠基因:核苷酸序列彼此重叠的2个基因为重叠基因, 或称嵌套基因。 致死基因:删除后可导致机体死亡的基因。 基因冗余:由于一基因在个体中有若干份拷贝,当删除其中一个时,个体的表型不发生明显变化。 DNA 重组:DNA 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遗传信息的重新组合,又称为遗传重组或基因重排。 同源重组: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称为同源重组,又称基本重组。 接合作用:当细胞与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 DNA 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至另一细胞(细菌) 的DNA 转移称为接合作用(conjugation)。 转化作用: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 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称为转化作用(transformation)。 转导作用:当病毒从被感染的(供体)细胞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供体)细胞时,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 DNA 转移及基因重组即为转导作用 位点特异重组:位点特异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是由整合酶催化,在两个 DNA 序列的特异位点间发生的整合。 12-23规则:重组发生在间隔为12bp 到23bp 的不同信号序列之间,称为12-23规则。 转座子:(transposon)在基因中可以移动的一段 DNA 序列。 转座:由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排称为转座(transposition)。 克隆:来自同一始祖的相同副本或拷贝的集合。 DNA 克隆:应用酶学的方法,在体外将各种来源的遗传物质(同源的或异源的、原核的或真核的、天然的或人工的DNA)与载体DNA 接合成一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DNA 分子——复制子(replicon),继而通过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再进行扩增提取获得大量同一 DNA 分子,也称基因克隆或重组 DNA (recombinant DNA)。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实现基因克隆所用的方法及相关的工作称基因工程,又称重组DNA 工艺学。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RE) 是识别DNA 的特异序列, 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 DNA 的一类内切酶。 同功异源酶:来源不同的限制酶,但能识别和切割同一位点,这些酶称同功异源酶。 同尾酶:有些限制性内切酶虽然识别序列不完全相同,但切割 DNA 后,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称为同尾酶。 载体:为携带目的基因,实现其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 DNA 分子。 复制:(replication)是指遗传物质的传代,以母链 DNA 为模板合成子链 DNA 的过程。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 生物合成时,母链 DNA 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 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从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 DNA 都和亲代 DNA 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复制子:(replicon)DNA 分子中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习惯上把两个相邻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定为一个复制子。 复制眼:(replication eye)DAN 正在复制的部分在电镜下观察起来犹如一只眼睛,称为复制眼。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复制一开始,复制起始点要形成一个特殊的叉型结构,是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