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

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
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

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

1914年8月—1918年11月,一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时间约为1918年至1920 年。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1)实施的社会背景:国内外反动势力挑起国内战争。

(2)特征:集中一切人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的非常措施。

(3)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战时”说明它不是经济发展常态下出现的,“共产主义”体现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理解。

这是战争环境下不得不采取的措施,符合一切服从大局的思维,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对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产生了直接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得不到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出现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列宁看到了问题,调整了政策。

●新经济政策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1) 实施的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特别是余粮收集制,严重地伤害了农民利益,引起了不满,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出现。战争的结束,要求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企业私有化,恢复商品交换,废除实物配给制。

(3) 特征:利用商品、货币、市场的作用恢复生产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

(4) 作用:经济恢复,政治稳定。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结合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及时调整政策,实事求是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新经济政策对市场、货币、价值规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可,体现出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行,社会生产迅速恢复,说明了经济规律的重要价值。

●斯大林模式

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托洛茨基关于“超工业化”的思想,在列宁逝世后的党内斗争中,这成为了托洛茨基“意图损害农民利益”的罪证。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1929年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

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因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身要克服的资本主义的最大的弊病就是经济危机的出现。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是克服经济危机的重要设想。斯大林模式开创了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模式和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苏联本身急于迅速实现现代化的需求,要防止法西斯扩张的安全需求,这是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背景。苏联本身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近代沙皇的统治阻碍了民主法制的思想在社会上迅速传播。

斯大林模式的功绩是巨大的,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成为苏联后来解体的根源。

启示: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是重要的。斯大林模式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严重不均衡发展,这是斯大林模式不能持续发展的重要根源。片面的极端化思维模式的危害是巨大的。非此即彼是极端化思维的主要特点,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就是极端化思维的体现。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二战。

●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日益暴露;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6-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2) 内容:重点在农业,给企业部分权利,调动生产积极性;

(3) 评价: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突破。

赫鲁晓夫改革最大的历史功绩是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冲击。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有利于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的思想解放。但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依旧不是在民主与法制的轨道中运行的。在对国际关系的处理上,赫鲁晓夫企图和美国共同主宰世界开始了美苏争霸的历程,实际上加大了对军事工业的投入,从而无法解决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协调发展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给我们留下许多思考与启迪:面对社会发展的困境,改革是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设想一个“毕其功于一役”的具体做法解决所有问题。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对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的措施,就有急于求成、好大喜功的色彩,脱离了具体的国情。

●勃列日涅夫改革

20世纪70年代。

(1) 内容: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刺激企业进行经营管理;

(2) 特点:重点在工业方面,进行军备竞赛,争夺世界霸权。

这次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在美苏争霸这个大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把军事工业、军备竞赛放在战略高度层次上发展,的确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影响,但它使苏联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进一步发展。1975年后,苏联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实际上,这次政策的调整深化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苏联的后来的解体从这里可以找到它的经济根源。

这次改革留给我们的思考是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进步才是国家真正强大的标志。所以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工程,任重道远。

●戈尔巴乔夫改革

20世纪80年代。

(1) 内容:指导性经济计划;调整所有制结构。

(2) 特点: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

(3) 后果: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8年的红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这标志着列宁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这次改革的后果是苏联的解体,我们不能把解体的责任完全归结于戈尔巴乔夫改革;事实上缺乏理论指导,对改革目标的急于求成,把改革引入歧途。我们可以把苏联的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进行对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许多做法源于个人对问题的思考,并且受到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9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九)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时间:月日 1.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 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 C.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模式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故选D项。 2.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故答案为A项。 3.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A. B.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同时题干表格信息反映了当时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重点进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的说明 在本课整体设计思路上用以美国的《时代》杂志封面对苏联领导人及苏联改革的追踪报道为线索,跟着《时代》的脚步,重新审视苏联的改革历程。 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本人主要运用历史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本课采取情境创设和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创设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线索清晰,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苏联的经济改革,但本课内容理论性强,与政治学科中的计划经济、价值规律等知识联系比较密切,高一年学生还无法从学科渗透的角度运动政治中某些知识来认识历史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和认识。 3. 教材分析 (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是必修(Ⅱ)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与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尾呼应,介绍了苏联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到苏联解体所历经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具体过程为: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苏维埃俄国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后几经改革,但积重难返,收效不大,苏联模式失败。本课即苏联三个主要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三大改革起到了承上的作用。苏联的经济改革也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因此,这三大改革也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教学难点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4.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结果和影响。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苏联经济历程

苏联的发展历程 一、俄国十月革命 1. 背景 (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2)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两个政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1917 年4 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2.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领导人:列宁 (4)地点:彼得格勒 (5)结果:取得了胜利 3.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意义: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措施: (1)1919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 (3)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4)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到1921年引起严重的国内危机,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具体分析起来,不同措施的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比如,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均需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自卫战争胜利所必须的,具有明显的战时性,并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措施,如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须的。实际上,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而采取的,因而具有“非常共产主义”性质。这些措施,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到1921年春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二)前苏联新经济政策 1.简述: 为了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的危机,苏俄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税率的粮食税。随后又在经济领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这些统称为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于1924年斯大林开始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改革结束。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精品教案 一、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 1.背景: ⑴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⑵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 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⑶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P98历史纵横,了解) ▲注意: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⑴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①② P98 第一段) ⑵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2.内容: ⑴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 主要内容:P98第二段①②③ ⑵工业:P99第一段①②③ 3.评价 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这是其改革的最大功绩) ⑵但是改革成效甚微,基本失败。 4.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 具体原因: ⑴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玉米运动),提出一些不切实 际的口号与目标(如: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⑵具体做法上,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 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 1.内容: ①②③见P99第3段 ④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目的),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 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结果: ①②③见P99第4段 ▲注意: 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都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 ⑵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都取得一定成效;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结果都失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学家与苏联新经济政策

经济学家与苏联新经济政策 刘长江 2012-10-29 16:13:49 来源:《唯实》(南京)2006年8/9期作者简介:刘长江,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南京210004 刘长江(1951— ),男,湖北宜昌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阶级政党与国家政权。 内容提要:对于新经济政策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苏联共产党的政策变化,经济学家在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新经济政策的终结中的作用在我国的研究中仍然是一个空白。实际上,在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终结的过程中,苏联的经济学家提出的解决苏联面临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农村经济问题的设想方案,对苏联共产党的政策选择都发挥了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苏联经济学家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在我国已经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集中在苏联共产党特别是领袖人物的社会主义观对新经济政策的形成和终结所起的作用,比如对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原因分析,一般都强调斯大林的错误,当然有的研究也提出当时的客观环境的作用。这些研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当时苏联的经济学家在苏联共产党的政策制定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新经济政策却不研究经济学家的政策建议和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显然是一个缺陷。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苏联经济学家在苏联共产党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对新经济政策的形成与终结提出一个基于经济学分析的解释。 一、恰亚诺夫与苏联农村经济政策的最初选择

1921年3月,苏共第10次代表大会期间,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暴动,这促使大会决定取消余粮征集制,实行粮食税,苏联正式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已有的研究都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内战造成了农村经济的破产,农民已经不能继续忍受余粮征集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已有研究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即苏联共产党在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曾经面临选择什么样的农村经济政策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苏共并没有凭主观想象或者自己的理论认识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农村经济政策,尽管苏共当时的领导人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但他们仍然向经济学家征求关于农村经济政策选择的意见,而这恰恰是我国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都没有注意的主要环节。苏联经济学家的意见对于苏联农村经济政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苏联共产党对于在各个经济领域应该分别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政策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作为世界第一个执政的共产党,苏共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仅仅通过政策调整转变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态度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并不能解决苏联农村的发展问题,不能解决在农村中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基础的问题。所以,当内战还在继续时,苏联共产党就委托当时苏联最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李托森科和恰亚诺夫分别提出可供党进行选择的农村发展方案。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并非仅仅是对农民不满做出的应急反应。 李托森科方案建议在苏联农村建立拥有大片土地,使用雇佣农业工人的大型农场主经济。这个方案实际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斯托雷平改革的继续和变种。恰亚诺夫方案认为,苏联农业应该依靠家庭农户经济的发展,通过国家监督和引导,逐步实现农业合作化。恰亚诺夫的方案实际上是一个在苏联农村发展小农经济的方案,他的合作化设想也不同于对合作化的一般理解。这两个方案于1920年6月被送到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前身)和农业人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 一.背景(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内忧外患。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触及到农民利益(根本原因);1921年俄国政治经济危机(主要原因)。 二.目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卫祖国,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直接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根本目的)。 三.政策出台的标志: 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具体标志 四.评价标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新经济政策: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否遵循经济规律 五.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六.内容 (1)农业方面 A.相同点-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产品的权利 B.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触犯了农民的利益;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工业方面 A.相同点-国家强制干预经济 B.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对小企业监督,压制了企业生产积极性;新经济政策: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允许私人兴办小企业。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 (3)流通领域 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贸易,违背了经济规律;新经济政策:自由贸易,遵循经济规律。 (4)分配领域 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平均主义配给制,压制了人民劳动积极性;新经济政策:按劳分配,调动了人民劳动积极性。 七.核心 新经济政策: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 八.实质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在坚持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前提下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 九.与生产力关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教学方法】重点采用比较的方法,运用史料组织学生讨论。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讲授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 (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的最高领导地位。(阅读课本P98历史纵横)

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问题尤为严重. 2 措施 农业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牺畜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尝试推选“物质利益原则” 3 评价 ①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 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②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修修补补。 ③提出“20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脱离了实际。 ④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 ⑤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 措施 工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农业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3 局限性 (1)错误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停滞不前。 (3)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带来负面影响。 4.失败: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启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改革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 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入手;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借鉴: ●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改革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的精神;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 ●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不能背离方向; ●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新经济政策

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单元简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和创新,讲述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的历史。共分为3课内容:即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苏联的改革与解体。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着重为学生分析如下内容: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掌握“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了解掌握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第1课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教学目标】 ⑴基础知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与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内容与评价。 (2)能力培养: 通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等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被迫性、必然性和不彻底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教学难点】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的探索。 【教学方法】 创立情境、谈话分析;合作探究、解析史料、历史比较。 【教学课时】 1课时 【知识结构】 【导入新课】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战时共产主义 政 策 历史背景:苏俄经济政治危机严重 内容 历史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考验 新经济政策 内容 粮食税 自由贸易 解除工业国有化 取消实物配给制 评价 评价 积极作用:在军事上起到了战胜敌人的保障作用 消极影响:对农民的损害较大 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 普遍义务兵役制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人教课标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江阴二中杨晓峰 一、本单元、本课内容 1、课程标准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2009年考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3、教学要求建议 1.从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去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推动学生体会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然性。 2.选用能够反映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部分史料,做一些叙事性的描述,使学生能够通过感知而认识转向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积极成效,从而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具有必要性”这一认识。 3.指导学生从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列表呈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基于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措施、特征与结果的了解,初步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这是一个有具体到概括的思维过程,因为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用谈话的方法和史论结合的思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思想等方面理性地归纳“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再从历史条件、功绩与弊端等方面引导学生评价“斯大林模式”,为认识经验教训做一必要的铺垫。 3.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形式,组织学生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教师要准备一些史料和教材上的一些宣传画、漫画等材料,要注意联系专题三“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必修Ⅰ专题八“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相关内容,以丰富学生的讨论和认识。 1.需要帮助学生纵向地把握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苏联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让学生用表格或箭头图示的方式来呈现历程、勾勒其曲折性。 2.大体可以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改革的结果等方面去列表归纳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有关内容。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习题设计及答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习题设计及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上升到1926年的%、1939年的%和1959年的%。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苏联当时由哪位领导人执政?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说明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1、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2、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识记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三个改革的原因、结果及失败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不能偏离社会主义向。引导学生联系中国的实际,认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三个改革的原因、结果及失败原因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观看漫画《片面的经济》,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生病”的“病根”,并提问苏联“病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具体表现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98页第一段结合以下材料找出改革原因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 自读课文和材料,组内交流答案,疑难问题小组合作解决。 1、本课运用了多媒体、视频、思维导图、电子检测等多种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导入环节,利用漫画,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生病”的“病根”,并提问苏联“病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具体表现,导入新课。中间过渡时,利用视频,提高学生注意力。 3、小组合作学习,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 4、直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思维导图及表格等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苏俄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文/卢青青左斌 一、新经济政策的提出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政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国内外各种尖锐矛盾, 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用行政手段组织生产和分配,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是必要的,它调动了积极性, 打退国内外反革命势力,保卫了革命果实。 但是,在和平条件下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多方面的矛盾。以1921年喀琅施塔得的水兵暴动为导火索,宣告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已无时效性,国内外出现严重的危机。 于是,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定,认识到小农经 济占优势的国家必须迂回渐进地向社会主义过渡。 其主要内容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商品交换,支持小农经济,允许私有私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二、新经济政策过早结束的原因 (一)受反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 首先,新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政治危机的产物。基于消灭剥削、铲除资本主义,布尔什维克领导了十月革 命顺利夺得政权。 随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应运而生。然而此政策并不适合小农占多数的俄国国情,直至1921年农工暴动愈演愈烈,苏维埃政权面临最大的政治危机,于是列宁于 同年3月提出新经济政策。 列宁说:“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并且毫不隐瞒,新经济政策是一种退却。”[1](P8) 既然是为了摆脱危机的应急措施,那么布尔什维克党就没有做好转变观念的 准备,意识形态的核心仍是反市场经济的。 其次,未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列宁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发现小生产占大多数的俄国不能完全排斥市场、商品和货币。而斯 大林时期,受马克思传统观念束缚,教条地说: “恩格斯认为,在这样的国家中,在把一切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同时,还应该 消除商品生产。”[2](P604) “并且也用逐渐过渡的办法使产品交换来代替商品流通,使中央政权或别的什么社会经济中心能够 掌握社会生产的全部产品以利于社会。” [2](P650) 致力于使国家成为市场的主体,而非市场秩序的监督者和护卫者。结果,斯大林慢慢地使苏俄经济步上畸形发展道路。 (二)缺乏对新经济政策的深层解读 新经济政策从实施起就被苏共党和领导人就有关社会 主义理论和建设等问题争论着。党内不少人主张保持共产主义纯洁性,反对开放和退却,抵制市场和贸易自由。而列宁指出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但是他却始终认为市场经济、商品买卖和自由贸易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并且只把它们看作 可利用的形式,没有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另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上盲目冒进。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赶超战略, 并把实现全国电气化当作重点。列宁逝世后, 斯大林继续执行赶超战略。为了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党和政府从1926年开始,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并且优先发展重工业。1929年12月,斯大林表示新经济政策已经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种脱离实际、急躁冒进的做法无疑是有害的,使人民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这些认识上的缺陷最终导致新经济政策的夭折。 (三)新经济政策的施行缺乏法律和体制的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并没有继续执行新经济政策的意向,反而致力于消灭资本主义。所以,苏联党和领导人在执行新经济政策的时候具有很大随意性,对政策的认识也没有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就无从谈起对新经济政策的法律保障了。不健全的民主法制、对法制建设问题的不重视、加之斯大林的独断专行等,使一贯处在行政强制力下的新经济政策不具备实施的持久性。 十月革命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俄国恢复了经济生产,也恢复了政治上的高度中央集权。但是实施新经济政策后,权力高度集中的现象并没有转变,反而被加强。强化一党专政并宣布俄国共产党是国内唯一合法政党。并且对其他政党进行镇压和取缔,取消了政治自由。国家政权强力干预经济, 使经济失去活力,危机频发。 由于没有政治体制外衣的保护,新经济政策最终被取消以期消除经济危机。 三、新经济政策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一)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列宁说:“只靠共产党员的双手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幼稚的、十分幼稚的想法。共产党员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过是人民大海中的一粟而已……而自己能向资产阶级学习,使 资产阶级走共产党员要走的道路。”[1](P96) 他在《论粮食税》中明 确指出: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 苏俄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摘要]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俄国从此踏上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之路,从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等。虽然新经济政策由于反市场思维、缺乏对新经济政策的深层解读和它的施行缺乏法律和体制保障等的影响而较早结束了,但却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新经济政策市场经济改革开放 / 党史8

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

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 1914年8月—1918年11月,一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时间约为1918年至1920 年。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1)实施的社会背景:国内外反动势力挑起国内战争。 (2)特征:集中一切人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的非常措施。 (3)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战时”说明它不是经济发展常态下出现的,“共产主义”体现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理解。 这是战争环境下不得不采取的措施,符合一切服从大局的思维,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对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产生了直接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得不到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出现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列宁看到了问题,调整了政策。 ●新经济政策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1) 实施的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特别是余粮收集制,严重地伤害了农民利益,引起了不满,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出现。战争的结束,要求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企业私有化,恢复商品交换,废除实物配给制。 (3) 特征:利用商品、货币、市场的作用恢复生产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 (4) 作用:经济恢复,政治稳定。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结合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及时调整政策,实事求是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新经济政策对市场、货币、价值规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可,体现出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行,社会生产迅速恢复,说明了经济规律的重要价值。 ●斯大林模式 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托洛茨基关于“超工业化”的思想,在列宁逝世后的党内斗争中,这成为了托洛茨基“意图损害农民利益”的罪证。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1929年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 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因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身要克服的资本主义的最大的弊病就是经济危机的出现。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是克服经济危机的重要设想。斯大林模式开创了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模式和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苏联本身急于迅速实现现代化的需求,要防止法西斯扩张的安全需求,这是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背景。苏联本身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近代沙皇的统治阻碍了民主法制的思想在社会上迅速传播。 斯大林模式的功绩是巨大的,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成为苏联后来解体的根源。 启示: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是重要的。斯大林模式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严重不均衡发展,这是斯大林模式不能持续发展的重要根源。片面的极端化思维模式的危害是巨大的。非此即彼是极端化思维的主要特点,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就是极端化思维的体现。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二战。 ●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日益暴露;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6-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考纲课标解读】 考纲考点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程标准: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点概括梳理】 一、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 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1) (2) 2、内容(1)农业:① ② ③ ④ (2)工业:① ② ③ 5、评价:进步性 局限性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措施(1) (2) (3) (4) 2、结果(1) (2)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 2、内容(1) (2) (3) (4) (5) 3、结果 4、失败的原因① ② ③ ④ 【重点难点突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