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彝族文化中的大型真菌

古代彝族文化中的大型真菌
古代彝族文化中的大型真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

中国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前三批名录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第四批名录名称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统计,共计3154个子项。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批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并正式公布。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其中五个门类的名称在2008年有所调整,并沿用至今。十大门类分别为: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中国曲艺品种十分丰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曲艺品种约有400个,流布于中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曲艺项目共46个,至2019年,共有193个。 民间舞蹈是广大人民所创造、世代相传、在日常生活场所表演的各种传统舞蹈,它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类别。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41种流传于各地域、各民族的优秀民间舞蹈项目入选,截至2019年,增至324种。其中包括在汉族聚居地区广为流传的秧歌舞、狮子舞、龙舞;彝族的葫芦笙舞;蒙古族的安代舞等。 民间音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72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入选。其中包括已经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古琴艺术,另外还有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以及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南音、广东音乐、侗族大歌、回族的花儿等著名的民族民间音乐。至今,这门类已增至401个项目。 民间文学又称口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别,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创作。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文学”项目共31项,至2019年则增至231项。其中有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有壮族的刘三姐歌谣、彝族的《阿诗玛》长篇叙事诗等少数民族著名的口头文学经典;有汉族流传久远的著名传说如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白蛇传传说等;也有耿村民间故事、青林寺谜语等,至今仍在民间鲜活流传,散发着具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学形态。

彝族火把节民俗文化现象分析及展望

彝族火把节民俗文化现象分析及展望 杨艳芳 彝族火把节民俗文化现象分析及展望 (1) 彝族火把节民俗现象分析........................................................................................ - 1 - 彝族火把节民俗基本分析................................................................................ - 1 - 彝族火把节为何为民俗以及所属类........................................................ - 1 - 彝族火把节存在的地域和藏于的人群.................................................... - 1 - 彝族火把节的基本形式............................................................................ - 2 - 彝族火把节传承情况................................................................................ - 2 - 内涵文化情况............................................................................................ - 3 - 彝族火把节民俗变异情况分析........................................................................ - 4 - 群众参与度变化........................................................................................ - 4 - 形式变化.................................................................................................... - 4 - 社会交往内涵变化.................................................................................... - 4 - 影响彝族火把节民俗传承变异的因素分析.................................................... - 5 - 受环境与人口的影响................................................................................ - 5 - 受文化的创新与移入................................................................................ - 6 - 文化的丧失................................................................................................ - 6 - 因人类价值观的改变................................................................................ - 6 - 我认为30年后的彝族火把节民俗的传承情况 ..................................................... - 7 - 将会继续保留、消亡及会保留但有所变异的习俗........................................ - 7 - 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 7 - 火把节的社会教化功能的扩大................................................................ - 7 - 由宗教性向经济功能的演变.................................................................... - 7 - 娱乐功能的扩大........................................................................................ - 8 -

云南大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大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是个少数民族颇多的省份,大约有25个,大理全称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个以白族文化为主的地方,其中彝族,回族等的文化在大理也是丝毫不逊于白族文化。大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文化,然后繁荣昌盛的发展着。 大理三月街 三月街是一年中我最期待的节日,因为这象征着大理人的特权,在这个日子,我们可以获得5天的假期,可以脱离学校的管辖,去到古城里,看年轻的小伙子赛马,到街上乱逛,买一些心仪的小物品。可是其他地方的孩子却只能在学校学习。大人们也丝毫不松懈,赶紧把家里的好东西都拿到三月街上卖,一时间大理古城人山人海,每个人忙着自己的事,乐不思蜀,天黑了都不愿回家。 记忆中每到三月街,电视里就会不断的播出《五朵金花》,眼下正是三月街,想起以前在家中的光景,不禁黯然。 大理三月街的会期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传说中洱海边上住着一位年轻的白族渔夫阿善。夜晚,他在月上打鱼,弹着三弦,唱起渔歌,歌声传到龙宫。龙王小女阿香听见了,来到船上,与阿善结为夫妻。三月十五,是月亮里赶集的日子,各路神仙都到月宫去买东西。阿香变成小黄龙驮着阿善去赶集。他们来到月宫,与嫦娥、吴刚一起游了大青树下的月亮街,街上热闹极了,万物透明闪亮,人见

人爱。他们回到村里,把月亮里赶集的情况告诉乡亲,大家决定模仿月亮街,在苍山脚下种起三株大青树,定三月十五日在大树周围摆摊设点,让四乡八寨的人前来赶集。大理的“三月街”就这样延续到今天。 若要追溯三月街的历史,可以放眼到唐朝的南诏王朝,那时,佛教已传入南诏国。南诏白族先民,对佛教传说中的观音菩萨十分崇拜。相传,这位貌慈心善、救苦救难的观音娘娘,还制服了盘踞大理的恶魔罗刹。于是,为报答观音菩萨的功德,“年年三月十五日,众皆聚焦,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白国因由》)明代嘉靖进士、白族史学家李元阳编撰的《云南通志》中,也有这样的文字记载,“观音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知是观音入大理,后人至日烧香,四方闻风,各以货来也。” 这些文字记载,都从一个侧面说明,大理三月街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佛教传入大理有关,并在民间佛教讲经会的基础上产生的。 时至现代,大理每年都会庆祝这个节日,全州放假五天,此时各方宾客接踵而至,人山人海,更有各国物品在此交易,也有藏药一条街,跑马会等特色。 白族民居彩绘(建筑彩绘) 《还珠格格》中箫剑描述大理是一个家家有花的地方,此言不虚,大理的庭院和设计很有风格,特别是他们的建筑彩绘,每每看到都会赞

彝族烟盒舞简介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石屏彝族烟盒舞个性鲜明,技巧多样,著名的技巧动作有“仙人搭桥”、“蚂蚁搬家”、“倒挂金钩”等。这种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既可健身又可怡情,动作流畅潇洒,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群众喜爱,传播范围遍及城乡,现已发展成为集歌、舞、乐、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 烟盒舞作为滇南彝族最具特色的一个舞种,以独特的舞蹈语汇展现了彝族的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领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丰富多样的舞蹈套路和深邃的舞蹈内涵表明彝族人民出众的舞蹈创作才能和艺术领悟能力。烟盒舞通过头、脚、身、手、腰等各个身体部位的巧妙运用,以优美的舞姿形象地表达了彝族特有的审美趣味,同时下腰连环翻滚等高难度的舞蹈技巧,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烟盒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广为当地各族群众喜爱,成为民族间加强团结、增进友谊的平台。随着时代的变迁,烟盒舞的人文环境发生巨变,传统的“吃火草烟”习俗已经消失,烟盒舞出现风格单一化、内涵浅显化的趋势,传统的韵味十足的烟盒舞经典套路濒临失传,亟待抢救。 起源 “烟盒舞”是一种传统的民族舞蹈。它的来源传说不一,较为普遍的的说法是彝族人民为了猎取野兽,往往披着兽皮混到兽群中间。后来渐渐把这种模仿野兽的动作发展成为舞蹈,于是形成了“三步弦”。另一种说法,认为三步弦是挑秧苗走路,上山下山的样子。总之,这都说明"烟盒舞"产生于彝族人民的劳动斗争生活。另外据说烟盒舞开始并没有道具,但因节奏不统一而跳不整齐就以拍手统一节奏,后来有人用装黄烟的烟盒弹着玩,发出悦耳的声响,于是就用弹烟盒代替拍手。经过世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今天的"烟盒舞"。 艺术特点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正弦为“母弦”,杂弦为“子弦”,按惯例,必须先跳正弦,然后才能跳杂弦。 正弦又叫“三步弦”、“簸箕弦”,这类舞蹈只有乐器伴奏,不唱。参加人数不限,最少二人,最多可达十几人。每套的命名均根据动作而来。如“三步弦”就由登步、过堂步、蹲步剪子口这三种动作组合而得名。正弦中有“三步弦”、“二步半”、“一步半”、“歪歪弦”、“斗蹄壳”等十多套组合。“歪歪弦”中有双脚交叉,左歪右歪的动作。“斗蹄壳”

云南玉溪彝族的民族文化特征

大 众 文 艺 大212 摘要:彝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人民古朴淳厚,热诚豪爽,极重情谊。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积累和创造下,彝族的居住环境、服饰图案、图腾、工艺品等别具风格、极富民族特色。在云南玉溪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朴实的彝族人民,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彝族文化。 关键词:建筑;服饰;图腾;工艺品;艺术特征 云南玉溪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市级行政区域,在这些众多民族中最多的就是彝族。在玉溪地区中,峨山县、易门县、新平县的少数民族人口最多,主要有彝族、苗族、回族等,其中彝族占了很大一部分。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浓厚的、有特色的彝族文化。 一、玉溪彝族的建筑形式 彝族建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无论在选址和布局,结构和形式,彝家的民居都十分精妙。以易门县十街乡马头山村的为例:第一,彝家工匠,修房前没有图纸全凭经验及主人家的要求造屋;第二,屋梁及各种穿枋、斗拱等装饰都是地面完成后,择吉日再整体上柱;第三,整个房屋构成全是穿枋、斗拱,不用铁钉,不用粘胶;第四,装饰精美,屋檐大多数是吊牛角和墙壁隔板花纹,看上去十分美观。在屋檐下的垂柱和隔板上还雕刻有多种图案,垂柱下端的牛蹄上刻有山和月牙形,蹄头上刻有河流纹样,让蹄尖朝内,以示招财进宝;垂柱的底端装饰成线团型、灯笼型,牛头和牛嘴型,以示驱邪。更精妙的是,工匠修建十家房、百家房,却找不到两间完全相同的房子,即便同一间房子,在各部位的装饰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花纹图案,这是彝家特有的建筑风格,图案和纹样都是根据木匠的想法以及木材本身的图案雕刻出来的。它是彝族传统文化艺术作用的一种反映,体现了艺术的唯一性,从其精心的装饰可以看出,彝家对美的独特见解和应用能力。 1.建筑选址与总体布局 玉溪的彝族聚居地多数在高寒地区,是传统的农牧兼营经济,生产力还很低下。因此在建筑选址时,多选择“前面有坝可种粮,后面有山可放羊”。“并且地势较险峻,水源要充足,又能看到四周,即有险可守,有路可走的河谷山城,朝向向阳的地带,同时还把万事万物都有灵魂的思想融入其中,‘观青龙向虎,查朱雀玄武’,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1] 彝族居民主要是沿山地的等高线依山设置,整个布局小而紧凑,建筑高低错落,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受,这种不规则的房屋以村寨首领的住房为中心,一般较为高大,其他村民的房屋则建在其周围,有的村寨则不分主次,都为简朴的平房。彝族的村寨,它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玉溪现在的彝族村寨逐渐打破了传统的模式,选择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能看清四周的有利位置,依山而傍。从美学上说,彝家人民已经从封建的观念中走出,而用发展的眼光用更好更结实的材料使自己的房屋装饰的更漂亮。 2.单体建筑与结构形式 玉溪传统的彝族民居按平面一般分为圆形、方形、矩形三种。圆形平面的房屋出现在早期的彝家村寨,是自然向人工的一种过渡形式。在彝家祖先看来天与地都是圆形的,他们周围的世界如太阳、月亮、果实以及先辈居住的山洞也是圆形的,所以这些客观事物被先辈们凝聚成抽象的圆形表现在最初的建筑上。方形平面是圆形的变异,是原始观念简单的模仿向理性思维的迈进。矩形平面是因建筑功能的增加而出现的,它使房屋更易营造和更易满足人的使用要求,并且它与方形平面一起成为后来建筑发展的基本组成要素。 边远山区彝族民居多为一个单一的空间,室内功能分布没有明确界限,空间具有模糊性。由于气候寒冷,进入房间的右方是火塘,兼有厨房的作用,称为“锅庄”,由三个刻有图案的石块构成,它是内部空间的主体及全家聚集的中心。左边是牲畜间,圈内牛羊的多少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因此在空间上占有一席之地。火塘右侧是家人睡觉及堆放杂物的地方。这类民居在易门铜厂乡的部分村落还能看到,它是以人为中心,农具等环绕的一个大的整体,一般空间较大,与环境协调一致,表现为简单朴实,特点是人与牲畜共存在于一个内部空间里。 玉溪部分彝族与汉族接触较多,在汉族中散乱分布,生活条件较好。主要在地势平坦或靠近城市的地方,由于受地理、经济条件以及受汉族建筑和文化的影响,建筑不论在空间划分及空间组合等方面与边远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类民居主要由三间正房和两间耳房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正房的中间为屋堂,是云南玉溪彝族的民族文化特征 吴向军 (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云南曲靖 655000) 据各地,个人的需要,可大可小,可简可繁,只需有求必应,完全根据各人需要而定,是符合散漫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生活特点。如逢到陈靖姑大仙的生日或者集体祭祀活动,既是很热闹的民俗活动又是经济交流的时机,灵经大传的传唱迎合了当下大批的商人心理。温州商人大年初一都要去拜神,以求生意兴隆。人们对神灵的信仰更多的是关注神灵是否灵验,能否解决现实中的苦难,能否满足与村民的祈求。相对来说,神灵的出身具有道德教化作用并不十分重要。 陈靖姑在温州的传奇故事流传了千百年,早已成为这一地区人们文化的一部分,并沉淀在人们的无意识内,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某些规范,以及对这些民俗行为的解释。对陈十四信仰范围中的俗民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许多方面,尤其在妇女,儿童的生活中时时都可以看到。例如陈靖姑有救产保婴的功能,所以在温州有一系列的有关生育民俗行为都用陈靖姑的相关功能来解释。小孩在未成年期间,都需要受其保护,因此在此期间常要祭祀临水夫人,在洗三旦的仪式上需要祭祀临水夫人。畲族女子都不愿意在18岁或者24岁出嫁,就与陈靖姑的“十八难”和“二十四坐化”有关。 总之,从上述的情况看,陈夫人的传说历经千百年的加工与流传,经过移民的移花接木,结合迁移后的生境造就了属于自己的女神,并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成为了温州地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它已同当地民众的生活交融在一起,成为当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整合当地的文化作用,对当地人们的民俗行为进行解释,并影响着当地人们的一些行为。温州地区的女神信仰是由移民所带来的,当移民定居下来以后,就将原有的女神结合其生境创造出新的女神,对女神进行了移花接木,从而为自己地域建构其女神信仰,为当地的民众提供信仰依据和民俗生活的约束,并对其民俗行为提供合乎民众心意的民俗解释。这也许是民间信仰历经千百年来仍存在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蔡克骄.刘通彪著.明代温州民俗文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P124. 2.林亦修著,温州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P208. 3.陈燊官, 林炳钊. 陈靖姑信仰与传说[J]. 中国道教 , 2000,(01). 民族民间文化研究

彝族舞蹈——烟盒舞概况

烟盒舞概述 这是云南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流传于滇南个旧、石屏、建水、蒙自、开远、通海、元江等地的彝族聚居区。元明时期趋于成熟,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舞蹈时,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或木棉蝗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彝族亦称烟盒舞为" 跳弦"、"跳乐"、"跳三步弦"等。彝族人民极为喜爱烟盒舞,不论小孩和老人都爱跳。人们说:"听见四弦响,脚杆就发痒。" 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等, 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彝族村寨,元明时期趋于成熟,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 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 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石屏彝族烟盒舞个性鲜明,技巧多样,著名的技巧动作有“仙人搭桥”、“蚂蚁搬家”、“倒挂金钩”等。这种富有特

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既可健身又可怡情,动作流畅潇洒,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群众喜爱,传播范围遍及城乡,现已发展成为集歌、舞、乐、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 烟盒舞作为滇南彝族最具特色的一个舞种,以独特的舞蹈语汇展现了彝族的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领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丰富多样的舞蹈套路和深邃的舞蹈内涵表明彝族人民出众的舞蹈创作才能和艺术领悟能力。烟盒舞通过头、脚、身、手、腰等各个身体部位的巧妙运用,以优美的舞姿形象地表达了彝族特有的审美趣味,同时下腰连环翻滚等高难度的舞蹈技巧,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烟盒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广为当地各族群众喜爱,成为民族间加强团结、增进友谊的平台。随着时代的变迁,烟盒舞的人文环境发生巨变,传统的“吃火草烟”习俗已经消失,烟盒舞出现风格单一化、内涵浅显化的趋势,传统的韵味十足的烟盒舞经典套路濒临失传,亟待抢救。 起源

彝族民俗文化展策划书

彝族民俗文化展策划书 前言: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与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基诺族皆源于古彝族。彝族人世世代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江川养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久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了弘扬彝族文化,再现伟大的彝族风情,谱写彝族人的热情,2013级彝语班联合2014级彝语班将在十一月举办“彝族民俗文化展”。 这个十一月,请您关注热情似火的彝族风情, 这个十一月,请您支持我们学生自己的展会; 这个十一月,请您光临延续千年的彝族民俗; 这个十一月,请您欣赏令人震撼的古朴纯美; 这个十一月,请您感受内蕴深厚的彝族文化,莘莘学子的一份激情… 一、展会名称:彝族民俗文化展 二、展会主题:彝族风情

三、展会标志:三弦 四、展会时间:待定 五、展会地点:待定 六、主办单位:XXXXX 承办单位:XXXXXXX 七、展品范围:1.饮食文化 2.服饰文化 3.民俗风情 4.建筑文化 5.民俗工艺品 展会形式则以:PPT图片+文字说明及现场实物展示为主 八、办展目的:通过模拟整个专业展会的全部运作过程,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校园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作能力,培养适应当今社会会展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同时弘扬彝族文化,彰显彝族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促进彝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九、展会特点:学生自办的展览,专业强,可参与度高,展品独特,影 响范围广。 十、展会性质: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和交流。 十一、展会进程: 1.宣传阶段:口口相传,吸引观众。 2.筹备阶段:确立展会各项负责人员,制作相关的PPT,收集 相关展品。 3.实施阶段:由主讲人由PPT讲解+实物展示。 4.总结阶段:负责人聚在一起讨论展会的得失和需要改进的 地方。 十二、展会时间安排及工作部署:待定。 十三、展会筹备委员会工作安排。 流

彝族的文化

彝族的文化 学院:政法学院 班级:20100411班学号:2010041129 姓名:保国兵

彝族的文化 【摘要】:彝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之一,随着人们日益精神文明生活的提高,旅游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休闲的一部分,在旅游的过程中,舒适、愉快的旅游生活能丰富旅游者的精神文明世界,旅游文化促进了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丰富了彝族人民的休闲娱乐生活,增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旅游文化对彝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保护和传承的作用,使彝族文化得到弘扬。 【关键词】:彝族文化彝族历史彝族饮食彝族服饰彝族舞蹈 (一)彝族的历史 彝族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的土著民族。1975年,在云南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境内发现了距今800万年前的拉玛古猿。拉玛古猿正处在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是"正在形成中的人",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元谋县发现了生活在170万年前"元谋猿人"的化石,它是迄今为止所知亚洲大陆最早的原人类。1960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在丽江漾弓木家桥同一地点,发现了已属于人类"智人"发展阶段的"丽江人"化石1965年、1970年和1972年先后三次在西畴县城东南半公里处的"仙人洞"中,挖掘、清理出已接近"现代人"而尚处于"晚期智人"发展阶段的"西畴人"化石。1961年、1975年分别在路南附近及板桥街、呈贡东北11公里处龙潭发现了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1980年初,又在昆明市呈贡县南发现了属于"全新世"已进入了"现代人"发展阶段的人类化石,被定名为"昆明人"。经专家鉴定,"昆明人"至少已有了上万年的历史。从获得"昆明人"化石的同一文化层内存在的其它考古遗迹进行分析,证明"昆明人"时代已经进入了"新石器"发展阶段。此外,在洱海地区、金沙江中流地区、滇池地区、澜沧江中上游地区、滇东北地区以及红河流域等地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迹。 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在西南各地的普遍发现,充分证明了西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居住,而彝族也是这块土地上最古老的居住民族。在今天西

XX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汇报(精简篇)

XX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汇报 XX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区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地区,全区国土面积5011平方公里,总人口达93万,全区辖6镇10乡2个街道办事处,有少数民族乡镇6个(瓦马彝族白族乡、瓦房彝族苗族乡、杨柳白族彝族乡、云山彝族傣族乡、永庆镇傣族、瓦窑镇白族彝族),有民族村委会68个,居住有彝、白、傣、傈僳、德昂等26个少数民族13.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4.7%。其中彝族、白族、傣族、傈僳族、苗族、回族、德昂族、满族、佤族9种世居少数民族占全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8%。 近几年来,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进展较快,截止20XX 年8月,全区共有非遗项目名录87项,涉及少数民族的有近30项,其中省级名录3项(彝族舞蹈擦大钹多次在国家、省、市重要场合及重大节庆日上演,并多次获奖见后注解);州(市)级名录61项(省山乡、永庆乡傣族舞蹈嘎光、杨柳乡甘沟村彝族麻纺织传统工艺、永庆镇德昂族传统服饰习俗、云山乡芒龙村拉仑村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云山乡民族民间歌舞之乡、汉庄镇永铸村铸造工艺之乡等),县级名录11项。共有传承人46名,其中,省级传承人17名,州(市)级传承人29名;区级传承人1名。 二、工作开展情况 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群众智慧的结晶,一直以来,全区各族人民以勤劳、勇敢、朴实、坚韧的民族性格,创造了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民族文化,如以哀牢民族起源传说《九隆传说》、勐赖坝傣族民间故事《月罕姆卓与冒龙央》为代表的民族民间口述文学,以彝族《青龙山上水好吃》、苗族《送郎送到麻栗坡》、德昂族《妹妹在山上等阿哥》、白族《花见蜜蜂笑着开》为代表的民族民间音乐等等,使我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别具一格,多姿多彩,内涵丰富。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将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力度,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重点倾斜,全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有效推

关于中山市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山市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报告摘要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在的活力。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然而,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给传统文化以重大打击,现如今,随着中西文化不断交融,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融入了学生的生活:圣诞节、万圣节是孩子们热捧的节日;肯德基、麦当劳是孩子们热衷的美食;钢琴、小提琴是孩子们热选的乐器……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陌生。很多学生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不知端午、重阳为何时,不知胡服骑射为何意,不知三皇五帝为何人,更不知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不容忽视。为了了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将所学的应用于社会之所需,我特地做了此次的寒假社会实践。 关键字中山传统文化 主要内容 传统文化尴尬现状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光辉夺目,宛如盛开在世界东方的一朵奇葩。无论是中华人引以为豪的诗学、词学、文化,还是哲学、天文化、历史学、医学、体育学,都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西方文化中有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有《诗学》、《诗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老子》、《庄子》、《孙子兵法》、《山海经》、《周易》,真可谓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回顾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成就让我们顿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但放眼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却是痛心疾首,令人汗颜。就像程陵的《传统文化基础丛书》——总序[1]里描述的那样:上个世纪初,中文系的才子和外语系的佳人是大学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时常伴随有才子佳人的爱情传说发生。但到了上个世界末这种平衡性已荡然无存,“英语热”席卷中国,高校则首当其冲,中文系则像光辉不再的老者,逐渐暗淡。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在海外兴起的“汉语热”,众多海外知名高校设立了孔子学院,而国人则沉浸在“英语梦”中,正如某些专家所说的“墙外开花墙内不香”。 传统文化尴尬现状的原因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不成问题。但走上近代社会后,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们开始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很大程度上调整了以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但是,这种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艰难的过程中前进。有前进,有障碍,有时甚至还会倒退。中国传统文化有数千年历史。时间长,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增加一些东西,因此内容十分丰富,构成成份极其复杂。有许多东西是好的。有许多东西是糟粕。而精华与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块。这使后人感到困惑:想说爱你,又不容易。因为分明有着太多的腐朽成份。想恨你吧,又恨不起来。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又有许多至可宝贵的东西。不能不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复杂的这个特点,令后人感到十分尴尬。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难以前进的一个原因。 中山市文化的发展 中山市是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旧称“香山”,因境内五桂山多奇花异卉而得名。中山地处中西文化交汇之地,历来能得风气之先,它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与思想启蒙的摇篮,先后诞生了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近代思想家郑观应、

凉山州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精)

附: 凉山州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36项) 一、民间音乐(共计5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Ⅱ—1 彝族克西举尔音乐雷波县文化局、昭觉县文化局 2 Ⅱ—2 傈僳族高腔德昌县文化局 3 Ⅱ—3 藏族赶马调冕宁县文化局 4 Ⅱ—4 彝族挽歌宁南县文化局 5 Ⅱ—5 彝族月琴音乐普格县文化局 二、民间舞蹈(共计4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6 Ⅲ—1 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会东县文化局、德昌县文化局 7 Ⅲ—2 藏族杜基嘎尔木里县文化局 8 Ⅲ—3 藏族嘎卓舞木里县文化局 9 Ⅲ—4 彝族苏尼舞布拖县文化局 三、传统戏剧(共计1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0 Ⅳ—1 马马灯越西县文化局

四、杂技与竞技(共计1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1 Ⅵ—1 彝族磨尔秋甘洛县文化局 五、民间美术(共计1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2 Ⅶ—1 彝文书法盐源县文化局 六、传统手工技艺(共计9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3 Ⅷ—1 红铜火锅制作技艺会理县文化局 14 Ⅷ—2 绿釉陶瓷制作技艺会理县文化局 15 Ⅷ—3 砂锅制作技艺越西县文化局 16 Ⅷ—4 建昌板鸭制作技艺德昌县文化局、西昌市文化局 17 Ⅷ—5 彝族杆杆酒酿造技艺甘洛县文化局 18 Ⅷ—6 藏式烧制茶具制作技艺木里县文化局 19 Ⅷ—7 藏式木制茶具制作技艺木里县文化局 20 Ⅷ—8 藏式竹制茶具制作技艺木里县文化局 21 Ⅷ—9 傈僳族葫芦笙制作技艺德昌县文化局 七、民俗(共计12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22 Ⅹ—1 摩梭人成丁礼盐源县文化局 - 2 -

彝族舞蹈打歌的教案

彝族舞蹈打歌的教案 【篇一:《彝族舞曲》教案1】 《彝族舞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族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通过活动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2、分析曲式结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中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 想象,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分析曲式结构,在音乐中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 教学器具: 多媒体,钢琴,琵琶。 教学过程: 一、乐曲赏析 1、a部分赏析 (1)、播放a部分。 (2)、分析a部分的音乐情绪、速度特点等,什么乐器演奏? 师:请同学们哼唱下这段音乐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乐句,这样完 整的乐句一共出现几次?那么,这段音乐一共有几句?(三句) 师:请同学们来概括下这段音乐的旋律、速度特点。(优美抒情的 慢板旋律,琵琶演奏,演奏时以推挽指法奏出柔美的滑音,旋律优扬,富于歌唱性) 2、b部分赏析 (1)、播放音乐,跟老师做律动(四种动作) 师:下面老师播放另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随音乐动起来 (四个乐句,每乐句一个动作)。 (2)、分析b部分的音乐情绪、速度特点,有几句组成? 师:老师刚才做了几个不同的动作?(生答:4个),所以,这部 分音乐一共有几句组成(生答:4句)。 师:同学们讨论下,这部分音乐在速度和情绪上有什么特点?(这 段音乐一、三句节奏欢快,刚劲有力,二、四句优美、抒情)。

(3)、学生以组为单位给每一句创编一种动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给每一句创编一种动作??(相互 讨论研究动作) (4)、根据自己组创编的动作进行表演放音乐,同学们进行音乐律动。 3、播放整体音乐,点出音乐题目《彝族舞曲》。(目的让学生知道 乐曲的整体结构)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曲子是一首少数民族音 乐《彝族舞曲》。 二、介绍作品 1、介绍作曲家 王惠然: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是一位集作曲、指挥、演奏、教育及乐器改造于一身,成就显赫的著名民族音乐家。曾创作琵琶 独奏曲《彝族舞曲》、《春到沂河》等乐曲,多次在解放军军文艺 会演和中国调演中荣获创作奖。在演奏法方面,他首创了琵琶“四指轮”技法,大大扩展了琵琶的表现力,并参与发明三弦柳琴、四弦高 音柳琴。 2、创作背景 王惠然在关于《彝族舞曲》的创作体会中这样写道:“那时(1956年),我们每天随着彝、苗族的马帮,一起跋山涉水,经常是脚踩云彩, 头顶蓝天,饱尝了十万大山的巍峨雄姿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那 时我们还在半夜二四点钟出发赶路,一路上明月饺洁,夜色迷人, 与大地朦胧的景色竞相交辉。这些就是以后在《彝族舞曲》的‘引子’ 中所描写的意境。“在行军的路上,赶着马帮的老乡们常常为我们演 唱风格别致、丰富多彩的彝族民歌山歌,我们还留心观看他们的表演,学习了不少民歌和舞蹈。其中最感人的是彝族舞蹈《烟盒舞》(又名《烙上一个洞,绣上一朵花》),它那优美动人的舞姿,柔美动 听的旋律,轻快、富有弹性的节奏,给我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加上其他绚丽多彩的彝家音乐,为创作《彝族舞曲》提供了坚实的 生活基础,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素材。经过多次修改,于1960年底定稿。乐曲问世后,很快流行全国,并被选为高等音乐院校的琵琶教材。 3、简单介绍彝族青年男女跳舞的场景 把学生前面的体验感受与老师讲述的情景形成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结束部分

西南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西南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时间:2010-05-04 08:43来源:未知作者:东人达点击:次 彝族是我国西南的古老民族,拥有丰富的彝文典籍与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理念,来源于先民天地人合一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他们的自然崇拜活动中,不仅体现出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更有着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与措施。彝族传统文化同样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要体现在彝族的兄弟意识、社会结构、伦理教育与女权现象中。【关键词】彝族;文化;社会;和谐;思想 主持人:蓝勇 主持人语: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彝族和藏族的遗传距离都更靠近中国西北部,历史上曾有一个从北向南的迁移过程。由于特殊的民族历史发展背景,应该说这两个民族在认知文化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研究。东人达《西南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一文指出彝族的和谐思想的根源是天人合一,这种和谐思想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一种原始的环境保护意识;而这种思想融入社会中就是彝族强调的人与人的和谐,这种和谐不仅要求在彝族内部,也要求在各民族之间。应该看到,这方面的探索对于我们今天汉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是有十分重大参考价值的。当然,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早期人类的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往往是生产力不高的背景下以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为背景的,所以,当各民族在近代化过程中生产力水平提高后,怎样将这种生态意识保护下来,转变成为我们的现代生态意识就是值得研究的。王庆《关于藏族认知风格的调查研究》通过田野调查与计量统计分析来对藏族认如风格作研究,研究的角度十分新颖,是我们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中值得借鉴的。关于藏族的“场独立”与“场依存”的结论不管怎样,但我感觉探索这种认知风格现象与藏族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的关系是我们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角度,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当然如果这种研究不断扩大,将藏族的认知风格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认知风格比较,同时考虑到历史上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变化的时间维度,研究就更有意义了。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民族彝、哈尼、傈僳、拉祜、纳西、基诺都在西南,各民族传统文化中都包含有和谐因素,表现出崇敬祖先、集体主义、生态保护、勤劳、勇敢、正直、团结、互助、好客的品格与传统,但具体内涵却不尽相同。如在以祖先为核心的崇拜中,不同民族所注重的,彝族为六祖与祖灵,哈尼族为神树“伏玛尼”,傈僳族为鬼神台一的精灵“尼”,拉祜族为天神“厄萨巴”,纳西族为东巴教,基诺族的行使主体为巫师“布蜡包”、“莫丕”。 本文以西南彝族为研究对象。彝族历史悠久,很早就创制了老彝文,有上万部彝文古籍传世。从彝族先民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衍生出和谐理念,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体现于彝族的传说、崇拜、祭祀、习俗、礼制、规范、节日等活动中,发挥出积极的社会功能。 一、天地人合一是彝族和谐思想的根源 彝文经典古籍《西南彝志》的彝语音译是《哎哺啥额》。彝族先民认为,由于啥额即清

传统文化研究学习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生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并且开始理性地思考社会和人生,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但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知之甚少,为此,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2.为什么要提出研究性学习 为了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珍惜中华文化的价值,提高自身的文化理解和鉴别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1)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 识记: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②文字的作用、意义③史学典籍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理解: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②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见证③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分析: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课外探究、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生活智慧与学习智慧、时代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同学们辩证分析能力,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上古老文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本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以历史事实说明一些世界古老文明相继衰落、中断或湮灭,而中华文化具有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第二层,以汉字和史学典籍为见证,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并进一步分析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得益于中华文化独有的包容性;第三层,以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史实,说明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紧迫性和根本要求。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丝丝入扣。 三、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和介绍中华传童文化,则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有鉴于此,几十位对于传统文化素有研究的学者通力协作,编纂了这部《中华传统文化大观》,奉献给各位读者。

红河州公布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红河州公布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哈尼族矻扎扎节第三天咪谷带领全村人参加祭神盛典 在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红河州人民政府于2013年5月29日公布了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14个。 为持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红河州组织开展了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报工作。经过县市申报、资料整理筛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于5月8日至10日对所申报的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评审论证,并报州人民政府审定得以公布。此次公布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民俗、传统音乐、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文学、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共7项,涉及元阳、建水、金平、个旧、绿春和石屏共6个县市。14个项目有绿春县的《哈尼十月年》、《都玛简收》、《东仰哈尼服饰》,元阳县的《哈尼族矻扎扎节》,建水县的《建水小调》、《建水西门豆腐制作技艺》,金平县的《金平傣族白傣传统民歌》、《金平瑶族传统瑶药》,个旧市的《象形医学》、《彝族民间传统武术》,石屏县的《彝族(花腰)女子舞龙》、《彝族(花腰)服饰》、《彝族(花腰)刺绣》、《彝族花腰》叙事长诗阿哩。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近年来,在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红河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已成功申报了11个国家级名录项目,23个省级名录项目,建立州级名录项目147个,县市级731个。在公布州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同时,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已经对《阿细祭火》、《哈尼十月年》、《建水小调》、《哈尼阿培聪坡坡》等30个名录项目进行评审,准备于今年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