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弯拉强度合格评定修订版

混凝土弯拉强度合格评定修订版
混凝土弯拉强度合格评定修订版

混凝土弯拉强度合格评

定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S G-

029

混凝土(弯拉)强度合格评定表

施工单位: 四川长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工程名称剑阁县文峰中学新建教学综合楼混凝土强度

等级

水泥品种及标

配合比(重量比)

塌落

(cm

养护条

同批混凝土

代表数量

(m3)

结构部

分水水泥砂石子

外加

试件组数n= 合格判定系数:

同一验收批强度平均值(mf

cu

):

前一检验期强度标准差(δ

):

同一验收批强度标准差(Sf

cu

):

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

四川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制

SG—029填写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单位工程混凝土试块强度合格评定。

二、在汇总表中应准确填写:

工程名称、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同批混凝土代表数量、结构部位、试件组数、各组试件强度等。

三、根据规范要求确定统计方法:

分为标准差已知统计方法、标准差未知统计方法和非统计方法等。

四、评定结果由施工单位填写和审核,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Standard for test and evalua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on strength GB50107-2010 2010-05-31发布2010-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二~二OO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5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符号;2补充了试件取样频率的规定;3增加了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准尺寸试件确定折算系数的方法;4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已知方案中的标准差计算公式;5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方案的评定条文;6修改了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电子信箱:standards@https://www.360docs.net/doc/a68602770.html,)。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大学 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 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云南建工混凝土有限公司 舟山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技术研究院 贵州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 沈阳北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混凝土试块抗折(弯拉)强度评定方法

混凝土试块抗折(弯拉)强度检验评定方法 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附录C水泥混凝上弯拉强度评定 C.0.1混凝土弯拉强度试验方法可用小梁法或劈裂法,试件标准养护时间为28d,按表5.2.2中所列检查频率,每工作班或每200m3混合料制备试样2组,每组3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一个统计数据。C.0.2混凝土弯拉强度的合格标准 C.0.2.1试件组数大于10组时,平均强度合格判断式为: R=R sz+Kσ 式中:R——合格判断强度(MPa); R sz——设计弯拉强度(MPa); K——合格判断系数(见附表3); σ——强度均方差。 附表3合格判断系数

当试件组数大于20组时,允许有一组强度小于0.85R sz;,但不得小于0.75R sz。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均不得小于0.85R sz。 C.0.2.2试件组数等于或少于10组时,试件平均强度不得小于 1.05R sz,任一组强度均不得小于0.85R sz。 C.0.3实测项目中,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为合格时得满分,不合格时得零分。

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30-2003) A.1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方法 A.1.1 混凝土弯拉强度试验方法应使用标准小梁法或钻芯劈裂法,试件使用标准方法制作,标准养生时间28d,路面钻芯劈裂时间宜控制在28~56d以内,不掺粉煤灰宜用前者,掺粉煤灰宜用后者。不同等级公路路面混凝土弯拉强度应按表11.3.1所列检查频率取样,每组3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一个统计数据。 A.1.2 混凝土弯拉强度的合格标准 试件组数大于10组时,平均弯拉强度合格判断式为: f cs =f r+Kσ (A.1.2-1) 式中: f cs—合格判定平均弯拉强度(MPa); f 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K—合格判定系数,按试件组数查附表A.1.2; σ—弯拉强度统计均方差,可按式(A.1.2-2)计算: σ=cυf c (A.1.2-2) cυ—实测弯拉强度统计变异系数; f c—实测弯拉强度统计平均值(MPa)。 附表A.1.2 合格判定系数

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

正确理解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中的若干概念 齐丰商砼李国志(正高职高级工程师) 要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合格的要求,必须做好三个环节的控制。除切实搞好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又称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外,还要对半成品和成品在出厂交付使用前,进行验收,即进行合格性检验评定,又称验收控制。 通过验收环节,对商品混凝土生产方而言,是使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不予出厂,防止给使用者造成实在或潜在的危害。在混凝土生产控制措施不够健全或原材料控制不尽完善的情况下,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性检验的验收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对使用方而言,现场试块强度是评定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并进行验收的依据。 一、强度类型 对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的目的大体有两个,因此所得的强度也有两种。 1.标准养护强度 对用于工程结构中的一批混凝土(验收批)按标准方法进行检验评定,视其是否达到该等级混凝土应有的强度质量,以评定其是否合格。这种强度的试件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故称为混凝土的标准养护强度,简称标养强度。 这里应强调的是,在使用商品混凝土时,作为结构混凝土强度验收的依据是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并在现场由商品混凝土供应方、施工方和监理单位共同取样制作并进行标准养护的试块强度。商品混凝土供应方的试块标养强度只是商砼供应方用于评定企业的生产质量水平和作为生产控制用的,虽然可以参考,但不能作为结构强度验收的依据。 2.同条件养护强度 对在混凝土生产施工过程中,为满足拆模、构件出池、出厂、吊装、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等的要求,而需要确定当时结构中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值以便进行施工控制。这种强度的试块一般均置于实际结构旁,以与结构同样的条件对其进行养护,故称为混凝土的同条件养护强度。又因其多用于控制施工工艺,故简称施工强度。 这两种强度在取样、养护、评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应注意它们的差异以免混淆。 1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方法和步骤。抗弯拉弹性模量是以 1/2抗弯拉强度时的加荷为准。 2、每组6根同龄期同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 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3、试验步骤 (1)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 避免其湿度变化。清除试件表面污垢,修平与装置接触的 试件部分(对抗弯拉强度试件即可进行试验)。在试件上 下面即成型时两侧面)戈U出中线和装置位置线,在千分 表架共四个脚点处,用于毛巾先擦干水分,再用 502胶 水粘牢小玻璃片,量出试件中部的宽度和高度,精确至 1mm。 (2)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使成型时的侧面朝天上, 千分表架放在试件上,压头及支座线垂直于试件 中线且无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 力,停机检查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需加金属

薄垫片),应确保试件不扭动,而后安装千分表,其触 电及表架触点稳立在小玻璃片上。 (3)取抗弯拉极限荷载平均值的 1/2 为抗弯拉弹性模 量试验的荷载标准(即F0.5)进行5次加卸荷载循环,由 1kN 起,以 0.15Kn/s-0.25Kn/s 的速度加荷, 至 3kN 刻度处停机(设为 Fo ),保持约 30s (在此段 加荷时间中,千分表指针应能起动,否 则应提高Fo至4kN等),记下千分表读数△ o, 而后 继续加至F0.5,保持约30s,记下千分表读数△ 0.5;再以同样速度卸荷至 1kN,保持约30s,为第一 次循环。 (4)同第一次循环,共进行五次循环,取第五次循环 的挠度值相差大于 0.5g时,须进行第六次循环, 直到两次相邻循环挠度值之差符合上述要求为止,取最后 一次挠度值为准。 ( 5)当最后一次循环完毕,检查各读数无误后,立即 去掉千分表,继续加荷直至试件折断,记下循环 后抗弯拉强度f‘ f观察断裂面形状和位置。如 1 > 断面在三分点外侧,则此根试件结果无效;如有两根试件 结果无效,则该组试验无效。

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商品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它在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和隧道工程、水利及特种结构的建设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商品混凝土结构物主要都是用于承受荷载或抵抗各种作用力,强度是商品混凝土最重要的力学性能。通常用强度来评定和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以及评价各种因素影响程度的指标。本文就影响水泥商品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做简单的分析。 1、水泥对商品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泥商品混凝土中的活性成分,其强度大小直接影响着商品混凝土强度的高低。商品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商品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强度成正比,在配合比相同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水泥强度越高,制成的商品混凝土强度越高。水泥商品混凝土的影响取决于水泥的化学成分及细度。水泥强度主要来自于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而且这些影响贯穿于商品混凝土中。用早期强度较高的水泥来制作商品混凝土,其强度增长较快,但在后期可能以较低的强度而告终。而无论通过改变成分、养护条件或者利用外加剂而比较缓慢地水化,都可使水泥产生较高的最终强度。 水泥细度对商品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很大。随着细度增加,水化速率增大,就导致较高的强度增长率。但应避免细磨粉的含量。因为当颗粒很细时,间隙水可引起一些高W/C区域。 而水泥质量的波动对商品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应引起注意。水泥厂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标号的水泥,不可避免地会在质量上有波动。水泥质量的波动,毫无疑问地在商品混凝土强度上反映出来。采用具有相同平均强度而离散系数小的水泥,可以降低商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水泥质量波动大多是由于水泥细度和早期强度的差异引起的。而这些因素在早期的影响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影响就不再是最重要的了。即水泥质量波动引起的商品混凝土强度的标准离差,不随龄期

桩基础混凝土强度评定

桩基础混凝土强度评定应考虑混凝土工艺影响 内容提要: 在分析各相关规范对桩基础混凝土设计要求和检验、验收要求基础上,提出在桩基础混凝土质量验收时应考虑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成桩条件对桩身混凝土强度影响这一因素,并对相关规范的对此问题的统一和提高规范可操作性提出建 议。 前言 随着工程检测技术的进步,桩基础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评定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工程中的一些问题也相继显现出来。对于桩基础混凝土强度的评定,过去多数是以施工时予留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检验结果作为主要评定依据,近些年来,相关规范和标准对部分桩基础混凝土质量检验提出了钻孔取芯要求,通过混凝土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桩基础混凝土强度,以此来评定桩基础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通常情况钻芯取样试块的抗压强度小于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有时施工期间予留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而钻芯取样得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由于设计计算时考虑了混凝土工艺系数,用芯样抗压强度验算桩身承载力又满足要求,此时质量验收评定是以设计强度等级为准还是以承载力计算为准,对此,

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规定的不明确也不统一,质量监督部门和工程监理人员对规范的理解也不同,给一些工程的质量评定和验收带来了问题。就此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1、现行规范在桩基础混凝土强度方面的有关规定相关规范在桩身承载力计算时对混凝土强度都有具体规定,其主要内 容为: ①《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下简称地基规范)规定桩身承载力计算中应按桩的类型和成桩工艺的不同将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以一个工作条件系数,该系数取值范围在0.6~0.75之间; ②《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以下简称桩基规范) 规定在计算桩身承载力时应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和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乘以基桩施工工艺系数,该系数取值范围在0.8~1.0之间。在条文说明中解释为“考虑到桩身混 凝土实际承载力随成桩条件而异,因此在计算桩身承载力时,应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和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按 桩类别乘以不同的工艺系数”。该说明清楚的表达了不同施 工工艺和成桩条件会造成桩身混凝土实际强度与设计强度 等级存在差异这一事实; ③《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以下简称桩检规范)规定在进行桩身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计算时,乘以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该系数“应考虑芯样尺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tmsx 发布时间:2006-12-29 阅读:1030次 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查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引用标准: CB/T 2611—1992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CB/T 3722一1992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T0551—20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 2 仪器设备 (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 应符合T055l中 2.3的规定。 (2)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 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 支承式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与 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如图T0558-1所示

3 试件制备和养护 3.1 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4 试验步骤 4.1 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l mm。 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 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Pa/s~0.05M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 MPa/s~0.08MPa/ 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Pa/s~0.10MPa/s。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 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混凝土强度的评定与验收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混凝土强度的评定与验收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l07中,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与验收都作出了明确规定,现就个人理解归纳如下: 1、标准试件混凝土强度 (1)在混凝土分项工程中,应根据结构布置、混凝土工程量、工作班浇筑量等情况,将混凝土分项工程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或称验收批),即:N≥1,此处,N为检验批批数。 (2)在检验批的混凝土强度评定和混凝土分项工程的常规验收中,所涉及的混凝土强度均以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ram的立方体试件(简称标准试件,对非标准尺寸试件要作修正),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为准。 (3)每一检验批(以下简称每批)中标准试件取样数量n,仍应根据第(1)条中的情况并考虑混凝土的生产条件、质量稳定性及其强度变异的信息等作出选择。(4)根据每批的标准试件取样数量和以往的混凝土强度统计信息,《标准》GBJl07规定,可在两种统计方法和一种非统计方法中选择适合的一种方法,用于评定该批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该方法的要求。当符合该方法的要求时,就认为该批混凝土强度达到该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就可判为合格。 (5)混凝土分项工程中的N个检验批,应等效地视作为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中的主控项目,N个检验批的混凝土强度均评定为合格,是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在《规范》GB50204第7.4.1条(混凝土分项工程的强制性条文)规定,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强度 (1)《规范》GB50204确认,与结构实体混凝土组成成分、养护条件相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强度可作为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依据。所以在《规范》GB50204中规定: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张拉、放张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的标准尺寸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在《标准》GBJl07中也有相类同的规定。 (2)上述两个标准均对施工阶段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强度的用处作了交待,但未提及试件组数及其评定。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第6.1.11条、第6.2.5条中提及的各施工阶段(含施加预应力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应当就是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显然,施工单位应自己作出判断,需留置多少组试件,每次压几组试件;倘若达不到规定的f cu值时,是否还有后备试件等。如果每次仅压一组试件,所得的一个代表值,它至少应不小于f cu 值,实际上施工单位常常就是这样做的。如果不这样做,在相应的施工阶段(特别是施加预应力时)造成结构构件严重开裂或压坏的概率将会增大。对满足f cu 值的评定方法尚需由《标准》作进一步完善。 (3)《规范》GB50204首次作出明确规定,在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验收中,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中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应以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此同条件养护的留置方式、取样数量和强度代表值等,在该《规范》附录D中作了具体规定;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的检验结果,当符合《标准》GBJl07的有关规定时,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实体的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 模量试验方法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方法和步骤。抗弯拉弹性模量是以1/2抗弯拉强度时的加荷为准。 2、每组6根同龄期同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 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3、试验步骤 (1)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避免其湿度变化。清除试件表面污垢,修平与装置接触 的试件部分(对抗弯拉强度试件即可进行试验)。在 试件上下面即成型时两侧面)划出中线和装置位置 线,在千分表架共四个脚点处,用于毛巾先擦干水 分,再用502胶水粘牢小玻璃片,量出试件中部的宽 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2)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使成型时的侧面朝天上,千分表架放在试件上,压头及支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 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 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需加金属薄垫

片),应确保试件不扭动,而后安装千分表,其触电 及表架触点稳立在小玻璃片上。 (3)取抗弯拉极限荷载平均值的1/2为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的荷载标准(即)进行5次加卸荷载循环,由1kN 起,以s的速度加荷,至3kN刻度处停机(设为 Fo),保持约30s(在此段加荷时间中,千分表指针 应能起动,否则应提高Fo至4kN等),记下千分表 读数△o,而后继续加至,保持约30s,记下千分表读 数△;再以同样速度卸荷至1kN,保持约30s,为第 一次循环。 (4)同第一次循环,共进行五次循环,取第五次循环的挠度值相差大于μm时,须进行第六次循环,直到两次 相邻循环挠度值之差符合上述要求为止,取最后一次 挠度值为准。 (5)当最后一次循环完毕,检查各读数无误后,立即去掉千分表,继续加荷直至试件折断,记下循环后抗弯拉 强度f′f,观察断裂面形状和位置。如断面在三分点外 侧,则此根试件结果无效;如有两根试件结果无效, 则该组试验无效。 4、试验结果 (1)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E f按支梁在三分点各加荷载2的跨中挠度公式反算求得:

附录D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附录D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D.0.1 评定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标准养生28d 龄期的试件为准。试件为边长150mm 的立方体。试件3 件为1 组,制取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同强度等级及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地点或拌和地点分别随机制取试件。 2) 浇筑一般体积的结构物(如基础、墩台等)时,每一单元结构物应制取2 组。 3) 连续浇筑大体积结构时,每80~200m3 或每一工作班应制取2 组。 4)上部结构,主要构件长16m 以下应制取1 组,16~30m 制取2 组,31~50m 制取3 组,50m 以上者不少于5 组。小型构件 每批或每工作班至少应制取2 组。 5) 每根钻孔桩至少应制取2 组;桩长20m 以上者不少于3 组;桩径大、浇筑时间很长时,不少于4 组。如换工作班时, 每工作班应制取2 组。 6) 构筑物(小桥涵、挡土墙)每座、每处或每工作班制取不少于2 组。当原材料和配合比相同、并由同一拌和站拌制时, 可几座或几处合并制取2 组。 7) 应根据施工需要,另制取几组与结构物同条件养生的试件,作为拆模、吊装、张拉预应力\承受荷载等施工阶段的强 度依据。 D.0.2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合格标准 1) 试件≥10 组时,应以数理统计方法按下述条件评定: Rn-K l S n≥0.9R R min≥K2R 式中:n—同批混凝土试件组数; R n—同批n 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S n—同批n 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MPa), R—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MPa); R min—n 组试件中强度最低一组的值(MPa): K1、K2—合格判定系数,见附表D。 附表D K1、K2 的值 n 10~14 15~24 ≥25 K1 1.70 1.65 1.60 K2 0.9 0.85 D.0.2.2 试件<10 组时,可用非统计方法按下述条件进行评定: R n≥1.15R R min≥0.95R D.0.3 实测项目中,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为不合格时相应分项工程为不合格。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基础知识、步骤及实例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 第1节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基础知识 一、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重要性 混凝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它的质量属主控项目,马虎不得,马虎了要垮房子。 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基本原则 1、混凝土质量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抗压强度。 一般混凝土抗压强度高,混凝土的其它各项性能都好。 2、子样代表母样: 混凝土实体检验结构上需做承载力试验,太难,而且是破坏性的,不必要。我们国家采用的方法是做标准立方体试件,进行标养,然后做强度试验。通过对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值分析,从而评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评定实体混凝土结构承载力的真实性。 3、概率和数理统计: 确定性数据采用经典数学研究,有波动性数据的不确定数学现象采用概率和统计数学研究。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测试结果呈不确定性,但波动是有规律。大量的统计分析和试验表明:同一等级的混凝土在龄期相同、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其强度的概率分布可用正态分布来描述。 正态分布曲线特点: ①曲线呈钟形,两边对称,对称轴在中间,最高点处,为平均强度; ②中间高两侧低,表明混凝土强度接近平均值概率大,而低于或高于平均值的混凝土强度概率小,愈来愈小,最后逐渐趋近于零;曲线和横坐标之间包围的面积为概率的总和,100%,对称轴两边面积相等,各为50%。即若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配制强度也为为C30的话,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强度仅有50%达到C30,保证率为50%。 ③拐点是曲线凸凹变化点,决定曲线的胖瘦,反映了强度控制水平。 标准差的数学意义即是正态分布图中拐点到中心线的距离。拐点到中心线的距离决定曲线的胖瘦,反映了强度控制水平。越小,质量控制得越好。 一般不作图,只需三个特征值---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强度保证率(面积)。 三、常用的统计量 1、符号 M F cu---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结构设计中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f cu,min---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 Sfcu---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E.0.1评定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标准养护28d 龄期的试件为准。试件为边长15cm的立方体。试件3件为1组,制取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E.0.1.1不同强度等级及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地点或拌和地点分别随机制取试件。 E.0.1.2 浇筑一般体积的结构物(如基础、墩台等)时,每一单元结构物应制取2组。 E.0.1.3连续浇筑大体积结构时,每80一200m3或每一工作班应制取2组。 E.0.1.4 上部构造,主要构件长16m以下应制取1组,16一30m制取2组,31一50m制取3组,50m以上者不少于5组。小型构件每批或每工作班至少应制取2组。 E.0.1.5 每根钻孔桩至少应取2组;桩长20m以上者不少于3组;桩径大、浇筑时间很长时,不少于4组。如换工作班时,每工作班都应制取试件2组。 E.1.1.6 构筑物(小桥涵、挡土墙)每座、每处或每工作班制取不少于2组。当原材料和配合比相同、并由同一拌和站拌制时,可几座或几处合制取2组。 E.0.1.7 应根据施工需要,另制取几组与结构物同条件养护的试件,作为拆模、吊装、张拉预应力、承受荷载等施工阶段的强度依据; E.0.2 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标准;

E.0.2.1试件≥10组时,应以数理统计方法按下述条件评定; R n-K1S n≥0.9R R min≥K2R 式中:n-同批混凝土试件组数; R n-同批几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S n-同批几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MPa),当Sn<0.06R时,取Sn=0.06R; R-混凝土设计强度(MPa); R min-n组试件中强度最低一组的值(MPa); K1、K2--合格判定系数,见附表4。 附 表4 E.0.2.2 试件少于10组时,可用非统计方法按下述条件进行评定: R n≥1.15R R min≥0.95R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基础知识步骤及实例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第1节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基础知识 一、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重要性 混凝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它的质量属主控项目,马虎不得,马虎了要垮房子。 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基本原则 1、混凝土质量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抗压强度。 一般混凝土抗压强度高,混凝土的其它各项性能都好。 2、子样代表母样: 混凝土实体检验结构上需做承载力试验,太难,而且是破坏性的,不必要。我们国家采用的方法是做标准立方体试件,进行标养,然后做强度试验。通过对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值分析,从而评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评定实体混凝土结构承载力的真实性。 3、概率和数理统计: 确定性数据采用经典数学研究,有波动性数据的不确定数学现象采用概率和统计数学研究。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测试结果呈不确定性,但波动是有规律。大量的统计分析和试验表明:同一等级的混凝土在龄期相同、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其强度的概率分布可用正态分布来描述。 正态分布曲线特点: ①曲线呈钟形,两边对称,对称轴在中间,最高点处,为平均强度; ②中间高两侧低,表明混凝土强度接近平均值概率大,而低于或高于平均值的混凝土强度概率小,愈来愈小,最后逐渐趋近于零;曲线和横坐标之间包围的面积为概率的总和,100%,对称轴两边面积相等,各为50%。即若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配制强度也为为C30的话,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强度仅有50%达到C30,保证率为50%。 ③拐点是曲线凸凹变化点,决定曲线的胖瘦,反映了强度控制水平。 标准差的数学意义即是正态分布图中拐点到中心线的距离。拐点到中心线的距离决定曲线的胖瘦,反映了强度控制水平。越小,质量控制得越好。 一般不作图,只需三个特征值---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强度保证率(面积)。 三、常用的统计量 1、符号 M cu---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F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结构设计中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f cu,min---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 Sfcu---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σ---方差已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0λλλλ4 ---合格性判定系数;1, 3, 2 , f cu,i ---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 n---样本容量。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安全组数/总组数。 2、平均值、标准差用计算器计算。 标准偏差简称标准差,或均方差,是个体数据与均值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值的算术根,是大于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査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2 仪器设备 ⑴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 ⑵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 混凝上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3 试件制备和养护 3.1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长向中部1/3区段内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试验步骤4. 4.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髙度,精确至1mm。 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

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 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 Pa/s~0.05M Pa/s;当混凝土的强度 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 0.05M Pa/s~0.08M 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 Pa/s~0.10M Pa/s。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 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 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5 试验结果 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f按下f式计算: FL bh(T0558-1) = f f 2 式中:f——抗弯拉强度(M Pa);f F——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离(mm); b——试件宽度(mm); h——试件高度(mm)。 5.2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3个试件中最 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和最小值舍去,以中间值作为试件的抗弯拉强度;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JTG E30 T0553-2005) 一、目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压极限强度的方法和步骤。本方法可用于确定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作为评定水泥混凝土品质的主要指标。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极限抗压强度试验。 二、仪器设备 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上下压板平整并有足够刚度,可以均匀、连续地加荷卸荷,可以保持固定荷载,能够满足试件破型吨位要求。 2、球座: 刚质坚硬,转型灵活.球座最好放置在试件顶面(特别是棱柱试件),并凸面朝上,当试件均匀受力后,一般不宜敲动球座. 3、试摸:由铸铁或钢制成,试件尺寸见表。 抗压强度试件尺寸 集料公称最大粒径 (mm)试件尺寸 (mm) 集料公称最大粒径 (mm) 试件尺寸 (mm) 31.5150×150×15053200×200×200 26.5100×100×100 混凝土等级大于等于C60时,试验机上、下压板之间应各垫一钢

垫板,平面尺寸应不小于试件的承压面,其厚度至少为25mm。钢垫板应机械加工,其平面度允许偏差±0.04mm;表面硬度大于等于55HRC;硬化层厚度约5mm 三、试验方法与步骤 1、试验准备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以边长150mm的正方体为标准试件,其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31.5mm。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为3个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混泥土试块。 2、试验步骤 取出试件,先检查其尺寸及形状,相对两面应平行,表面倾斜差不得超过0.5mm。量出棱边长度,精确至1mm。试件受力截面积按其与压力机上下接触面的平均值计算。在破行前,保持试件原有湿度,在试验时擦干试件。 以成型时的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要放在球座上,球座置于压力机中心,几何对中。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取0.3~0.5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C30且小于C60时,则取0.5~0.8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C60时,则取0.8~1.0MPa/s的加荷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基础混凝土强度评定

C30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评定 1、本单位工程C30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共抽取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4组,其各组试块强度如下所示: 2、试块强度评定 (1)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确定后,乘折算系数取用,折算系数宜取1.10。折算后强度值如下表所示: (2)由于试块少于10组,属零星个别生产,因此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验收批混凝土的强度必须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①、mfc u≥1.15f c u,k ②、f c u,min ≥0.95 f c u,k mfc 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2) f c 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 f c u,min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m2) (3)、将数据代入以上公式计算如下:

mfc u=(30.03+35.53+38.83+37.07)/4=35.365 MPa 1.15 f c u,k =1.15*30=34.5 MPa ∴mfc u=35.365 MPa≥1.15f c u,k=34.5 MPa f c u,min=30.03 MPa 0.95 f c u,k=0.95*30=28.5 MPa ∴f c u,min=30.03 MPa≥0.95 f c u,k=28.5 MPa 结论: 依据GB107-87标准,基础C30同条件养护试块混凝土强度评定为合格。 山东元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2-2-24

水泥混凝土抗压、抗折、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实验十九水泥混凝土抗压、抗折、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一、试验目的 1、测定砼抗压强度确定砼的强度等级,评定砼质量。 2、测定砼抗折强度评定道路砼施工质量,同时它是水泥砼路面设计的重要指标。 3、劈裂法测定砼抗拉强度,了解砼抗拉性能。 二、仪器设备 万能试验机,劈裂钢垫条,三合板垫层(或纤维板垫层)。 三、试验步骤 (一) 抗压强度试验 1、从养护室取出试件,先检查其尺寸及形状,相对两面应平行,表面倾斜偏差不得超过0.5mm。量出棱边长度,精确至1mm。试件受力截面积按其与压力机上下接触面的平均值计算。试件如有蜂窝缺陷,应在试验前三天用浓水泥浆填补平整,并在报告中说明。在破型前,保持试件原有湿度,在试验时擦干试件。 2、以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将试件放在球座上,球座置于压力机中心,几何对中侧面受载。 3、加荷:砼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取0.3~0.5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时则取0.5~0.8MPa/s的加荷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 (二) 抗折(抗弯拉)强度试验 1、从养护室取出并检查试件,如试件中部1/3长度内有蜂窝,该试件应立即作废。 2、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3、安放试件,支点距试件端部各50m,侧面受载。 4、加荷:加载方式为三分点双点加荷,加荷速度为0.5-0.7MPa/s,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 (三)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1、从养护室取出并检查试件。 2、量测试件尺寸,精确至1mm。 3、安放试件,几何对中,放妥垫层垫条,其方向与试件成型时顶面垂直。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D40-2002)》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各交通等级要求的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表3、0、6的规定。表3、0、6 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交通等级特重重中等轻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标准值(MPa)5、05、04、 54、0附录F 材料参数经验参考值F、3 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经验参考值(表F、3)表F、3 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经验参考值弯拉强度(MPa)1、01、 52、02、 53、03、 54、04、 55、05、5抗压强度(MPa)5、07、7 11、0 14、9 19、3 24、2 29、7 35、8 41、8 48、4弯拉弹性模量(GPa)10151821232527293133条文说明:混凝土材料(包括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等)

的弯拉弹性模量随混合料组成(主要是水泥用量)的不同而变化,并可用与弯拉强度的经验关系表述。附录F、3中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参考值,系依据由室内试验数据回归得到的弯拉弹性模量与弯拉强度的经验关系式,按不同的混凝土弯拉强度级差拟定的;同时,利用弯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经验关系式,列出了对应的抗压强度级差。l 注: 1、水泥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就是抗折强度。 2、砼强度等级就是砼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例如C30就是砼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为30Mpa。 3、C30对应的抗折强度是 4、5MPa,按抗压强度每5MPa一等级对应抗折强度0、5MPa一等级进行对换,也就是C25-4、0, C30-4、5,C35-5、0,C40-5、5。 4、现在水泥路面的要求基本都是C30。 5、抗折5、0MP的砼路面。要用 42、5级的水泥。C30混凝土理论上可以用 32、5级的水泥,但是比较难配,配合比不好控制,一般采用 42、5级的水泥。

混凝土强度评定手工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评定手工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评定一般是按相同强度相同分部来评定的:例如:基础垫层,基础,主体,地面等。如果主体中有两种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则必须分开评定:像一层至二层柱为C25,二层以上为C20。则必须按C25和C20强度分别进行评定。评定时一般分两种情况: 一、非统计方法:施工工程较小,混凝土试块总数不足10组时,评定其强度只能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这时验收批的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符号含义见最后面)Mfcu≥1.15fcu,k fcu,min≥0.95fcu,k 例如有六组混凝土试块强度,设计强度为C20,其每组的平均值为:23.10、22.2、24.1、20.7、19.1、21.2。 经计算:Mfcu=21.73(平均值) 判定强度:Mfcu≥1.15 fcu,k 21.73<1.15×20 不符合 fcu,min≥0.95 fcu,k 19.1>0.95×20 符合 该批混凝土虽然平均强度大于C20的标准强度,但不符合大于或等于标准强度的1.15倍;虽第二公式试块最小值大于标准强度的0.95倍。但这批试块还认为不合格。因此也认为该批试块所代表的结构混凝土也不合格。对于一般人来说认为不合理,想不通。但按规范判定就这么严格。原因是说明我们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管理差,保证率低。因此我们做试块要尽量多些,代表性强些,并应保证每组试块强度都比标准强度高出15%左右,这样保证性就可靠了。 二、统计方法: 应由不小于10组相同分部相同强度的试块代表一验收批,其强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Mfcu -λ1Sfcu≥0.9 fcu,k fcu,min≥λ2 fcu,k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计算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江苏淮安专业工程资料造价资料 石峰) 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查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引用标准: CB/T 2611—1992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CB/T 3722一1992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 T0551—20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 2 仪器设备 (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 应符合T055l中的规定。 (2)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 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 支承式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与 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如图T0558-1所示

3 试件制备和养护 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4 试验步骤 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lm m。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 30时,加荷速度为s~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 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s~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s~s。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测定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作为评定水泥混凝土品质的主要指标。 2.2适用范围: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混凝土抗压极限强度的方法,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作为评定混凝土品质的主要指标,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的立方体试件。 3.试验环境: 进入试验室检查温湿度仪,在试验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试验仪器

4.2试样制备 4.2.1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以边长150mm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其集料最大粒径为40mm。 4.2.2非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 5.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T0553-2005方 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

6.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公式 f cu= F/A f cu—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MP a) F—极限荷载(N) A—受压面积(mm2) 6.2 当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计算精确至0.1 MP a。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取中间值为测定值;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6.3 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非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应乘以尺寸换算系。 抗压强度尺寸换算系数表 6.4 结果计算精确至0.1 MP a。 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1.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执行标准;○2.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3.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4.环境温度和湿度;○5.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