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戏剧作品赏析知识点

影视戏剧作品赏析知识点
影视戏剧作品赏析知识点

影视戏剧作品赏析知识点:

1、《毕业生》:镜头的选择:广角、长焦、标准

2、景深

3、《偷自行车的人》与《十七岁的单车》比较

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创新和突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形式特征

5、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体验派)

6、布莱希特体系(表现派)

7、科幻片的类型特征

8、魔幻片和科幻片的区别

9、魔幻片的类型元素

10、黎民伟严珊珊 1913年拍摄《庄子试妻》

11、新浪潮电影运动代表人物及其特征

电影代际划分第五代导演

台湾新电影运动

12、暴力美学

13、《小鞋子》的结尾为什么是特写一群鱼在阿里的脚边游来游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体验派)

戏剧表演艺术学派之一。代表人物有英国演员H.欧文、意大利演员萨尔维尼和前苏联的K.S.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

他们都主张演员应主动地感受角色的情绪,而不应只冷静地表现。并且主张把自己的情感化成艺术的一部分。

欧文认为演员应该把人物的感染力量与艺术手段的运用结合起来,他称此为演员的双重意识。

萨尔维尼认为演员的特殊标志是感受的能力,演员要听命于自己的感受,演员表演时不仅要一遍两遍地感受到角色的情绪,“而且他必须在每次演这个角色时(不管是演一次或一千次),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这种情绪”。他提出双重生活论,认为演员应该“一面勤于感受,一面像骑师驾驭烈马似地引导和控制自己的感受,以使观众也有所感受”。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继承并发展了他们的观点,结合俄罗斯现实主义表演传统创立了自己的表演体系,自称体验派。

他的体验艺术的特征是演员“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下意识的创作”。他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他称此为体验角色。

苏联戏剧家阿·波波夫认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准确定义应该是:“在体验基础上演员对形象的再体现”。体验是基础,体现是目的;体现的内容是剧作所塑造的形象,因而这是第二度塑造,名之为“再体现”。

也就是说,表演艺术的任务是根据剧本要求在舞台上再现角色形象,但要把形象体现得真实和深切,就要求演员进入体验过程,在自己的天性中找到角色的依据,从而把自己完全地转化为角色,每次表演都是如此。

布莱希特体系(表现派)

布莱希特戏剧是20世纪德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学派,他对世界戏剧发生着很大影响。这个学派在它的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继承和革新欧洲及德国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借鉴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古典戏剧和中国戏曲。

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崇“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他的间离效果表演论的核心是:演员的双重形象问题。

他曾以美国名演员劳顿表演伽利略的形象为例,指出:“演员在舞台上有双重形象,既是劳顿,又是伽利略,表演着的劳顿并未在被表演的伽利略中消失”,“舞台上站着的确是劳顿,并且表演着:他怎样在想象着伽利略”,“观众一面在欣赏他,一面自然并未忘记劳顿,即使他试图完全彻底转化为角色,但他并未丢掉完全从角色中产生的他的看法与感受”。

这就是说,许多人都注意到的表演时演员与角色的内部矛盾,在布莱希特这里已表现为一种外部对立,一种若即若离的二元状态。演员扮演角色“不该简单地把自己放在他的地位上,而是把自己放在他的对面”。这便是演员与角色的间离。

中国电影发展的代际划分:

一、萌芽中的第一代导演

电影的发明在西方,在中国,电影是舶来品,起初被称为“西洋影戏”。

1922年,明星影片公司的成立,是中国电影的重要起点。1922至1937年明星15年的历史中,创作了二百余部故事片。

主要成员:郑正秋、张石川及后来加入的洪深、包天笑,是当时最负盛名的电影编、导人员;实践的是一种“通俗社会片”的模式。代表作有《掷果缘》1922年,又名《劳工之爱情》;1923《孤儿救祖记》;1924《玉梨魂》;1934《姊妹花》等。

二、第二代导演

三十四年代的电影创作构成中国电影的第二代导演群体,代表人物有:蔡楚生、吴永刚、孙喻、袁牧之、史东山、郑君里、沈浮、费穆等。其中,三十年代左翼电影运动时期的重要创作有:“银幕诗人”孙喻的《故都春梦》、《小玩意》《大路》;吴永刚的《神女》;袁牧之的《都市风光》、《桃李劫》、《马路天使》;蔡楚生的《渔光曲》《新女性》《一江春水向东流》。

构成战后电影最突出、最鲜明的两种话语形式是:社会派电影与人文派电影,作为社会派与人文派代表的是四十年代后期民营公司中最重要的两家公司“昆仑”和“文华”。

1、社会派电影:

以昆仑公司出品的影片为代表的战后时期社会批判派电影,贯穿了“同祖国的前途紧密相连,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叩击着时代的脉搏,呼应着历史的脚步”的创作主旨。

史东山、蔡楚生、阳翰笙、沈浮、郑君里是社会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共拍摄了《八千里路云和月》等9部影片,这些影片的基调是反思历史、正视现实,初期的代表是《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期《万家灯火》;后期《乌鸦与麻雀》。

社会派电影是一批在宽阔的时代背景下表现人物命运,具有厚重的历史写实感的影片。这些影片一方面深沉而又鲜明地传导出创作者们的忧患意识和人生使命感,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抗战岁月的追忆和对战后现实的批判性展示,构成了特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面。

2、人文派电影:

人文派电影侧重于从个体人生与心灵视角表现社会生活、体悟时代,在表现形式上,它注重电影的意境营造和电影世界的完整性。

人文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费穆、黄佐临、桑弧、曹禺等文华群体,他们是一批具有浓郁知识分子气质的电影人,1945-1949年文华拍摄了12部影片:《不了情》(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太太万岁》(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夜店》(柯灵编剧、佐临导演);《艳阳天》(曹禺编导);《哀乐中年》(桑弧编导);及《小城之春》(李天济编剧、费穆导演)等。

三、第三代导演

从1949至1966这十七年被电影史家称为“十七年电影”。十七年是新中国电影的初创阶段,中国电影在内容上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侧重于在银幕上塑造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中国人民的新形象,表现新的时代面貌,传达新思想。在创作手法上,创立了一套充满政治激情的电影语言体系。

十七年电影有三大基地:北影、上影、长影;

主要有:北影的成荫、崔嵬、水华、凌子风和谢铁骊,其中,前四人即著名的“四大帅”;上影的谢晋;长影的沙蒙、王炎、王家乙、林农、苏里;八一厂的王苹、严寄洲、李俊等等。他们构成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群体。

代表作品有:

成荫作品多为革命历史题材,主要有1950《钢铁战士》、1952《南征北战》、1962《停战以后》、1982《西安事变》;水华:1950《白毛女》、1959《林家铺子》、1960《革命家庭》、1965《烈火中永生》、1981《伤逝》;

崔嵬:1959《青春之歌》、1964《小兵张嘎》;

凌子风:1960《红旗谱》、1982《骆驼祥子》、1984《边城》、1986《春桃》、1991《狂》;

谢铁骊:1962《早春二月》;

谢晋:以1956《女篮五号》1961《红色娘子军》1965《舞台姐妹》崛起于中国影坛。新时期电影创作主要有:1979《啊!摇篮》、1980《天云山传奇》、1982《牧马人》、1985《高山下的花环》、1986《芙蓉镇》、1989《最后的贵族》、1991《清凉寺的钟声》、1998《鸦片战争》。

为了到底有效地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的目的,“十七年”电影中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具有替代性娱乐功能的、类型化倾向显著的电影作品。其中,最主要的类型化电影是惊险片和喜剧片。

十七年惊险片是一种重要的完整的电影类型片样式,可分为:反特惊险片、游击惊险片和地下斗争惊险片三大类。

反特片的代表性作品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神秘的旅客》、《羊城暗哨》、《英雄虎胆》、《铁道卫士》、《冰山上的来客》。

战争惊险片是新中国传奇英雄类型片。代表作品有《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三进山城》《苦菜花》《地道战》《地雷战》等。

地下斗争惊险片主要有《51号兵站》《地下尖兵》《野火春风斗古城》等。

喜剧片是十七年影坛又一较具观赏性的影片类型。可以分为:讽刺喜剧(1956年前后)、歌颂性喜剧(1959)、轻喜剧(60年代初)。代表作品有《大李老李和小李》《七十二家房客》《魔术师奇遇》《李双双》《今天我休息》《哥俩好》《锦上添花》《五朵金花》《女理发师》等

四、“第四代”的纪实美学探索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影坛的一个重要现象是“第四代”迅速涌现,成为影坛主角。第四代导演的主体是“文革”前,即60年代电影专业院校的毕业生,他们由于文革的特殊历史,毕业后长期给老导演当助手,没有独立拍片的机会,在新时期才崛起于影坛。

第四代导演以腾文骥、吴天明、张暖忻、吴贻弓、黄健中、黄蜀芹等为代表。张暖忻导演的《沙鸥》、郑洞天、徐谷明联合导演的《邻居》、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滕文骥导演的《都市里的村庄》、吴天明导演的《没有航标的河流》等预示了姗姗来迟的第四代的突起。

第四代电影借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世界电影纪实美学的成就,着重从电影的观念和语言的角度,逐步探索关于电影真实的命题,从大量运用长镜头,利用实景、自然光拍摄和追求生活化的表演到对电影的叙事结构散文化尝试,使一种逼真性、生活化电影观念逐渐确立起来了,并将对电影散文化、纪实性探索与一种抒情式美学相结合,注重表达个人的感受。

五、“第五代”的影像美学创新

“第五代”是指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82届毕业生为主体组成的电影群体。1984年,《一个和八个》(张军钊),《喋血黑谷》(吴子牛),《猎场扎撒》(田壮壮),《黄土地》(陈凯歌)等影片是第五代崛起的标志。

第五代电影最突出的特征是对电影视觉造型语言的大胆开拓和探索,构成了新时期中国电影影像本体美学浪潮。他们的影片通过镜头的处理、场面的选择、画面的构图、色彩、光影、运动,以及音乐音响等,创造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和感染力。其次,鲜明的文化意蕴也是第五代电影的重要特征。

陈凯歌在《黄土地》之后,还有《大阅兵》(1986),《孩子王》(1987),《边走边唱》(1993),《霸王别姬》(1993),《荆柯刺秦王》(1998)等影片。

张艺谋:《红高粱》、《菊豆》(1990),《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秋菊打官司》(1992),《活着》(1994),再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有话好好说》(1996),《一个都不能少》(1998),《我的父亲母亲》(1999)等影片。

黄建新:《黑炮事件》(1985),《错位》(1986),《轮回》(1988),《站直了,别趴下》(1992),《五魁》(1993),《背靠背,脸对脸》(1994),《红灯停,绿灯行》(1996),《埋伏》(1997)等。

第五代的重要导演还有拍过《猎场扎撒》(1985),《盗马贼》(1986),《鼓书艺人》(1987),《摇滚青年》(1989)等著名影片的田壮壮,以及李少红、周晓文、孙周、冯小宁等等。

六、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化叙事

由于其成长的文化背景完全迥异于第五代,第六代以个人化、边缘化的写作姿态消解了第五代所建构的“宏大叙事”。

第六代的影片多描写置身于社会边缘的一群边缘人的边缘生活,镜语充满才气,叙述带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结构散文化,有时还采用了纪实片或MTV手法,显示了与众不同的视听风格,也呈现出较强烈的探索性倾向。

在题材内容上,第六代面向现实和都市,既不像第四代那样遥望历史和土地,也不像第五代那样编织着一个关于中华民族的寓言故事,而是记述着对当下生活的经历和生命体验。

主要影片有:胡雪扬《留守女士》《湮没的青春》《牵牛花》;娄烨《周末情人》《危情少女》;管虎《头发乱了》,《浪漫街头》;张元《妈妈》《北京杂种》《过年回家》;王小帅《冬春的日子》《梦幻田园》;何建军《悬恋》《邮差》《世纪末的对话》;阿年《感光时代》《中国月亮》《呼我》;章明《巫山云雨》;李欣《谈情说爱》;霍建起《赢家》《那山·那人·那狗》;路学长《长大成人》《光天化日》;徐耿《给太太打工》;李俊《上海往事》等等。

张扬《爱情麻辣烫》、《洗澡》;施润久《美丽新世界》;金琛《网络时代的爱情》;李虹《伴你高飞》;以及贾樟柯的《小武》、《车站》……

台湾新电影运动:

又称台湾新浪潮电影,简称台湾新电影,为1980年代至1990年代左右,经由台湾新生代电影工作者及电影导演所激发起的电影改革运动。

题材贴近台湾民众生活:大量采用本土的台湾文学创作,剖析真实社会现象,着眼于生活周遭的事物,重视民众成长经历和个人回忆,摒弃过往特意“隐恶扬善”的作风,冷峻克制地剖析著每个时代人们所经历的阵痛,宛如成为台湾历史发展的代言人。

选用非明星级演员:打破电影明星制度,大量采用非明星级演员或非职业演员参与演出,更为贴近市井小民的角色形象。

传达拍摄风格美学:跳过以往的工业制作与叙事模式,创造出影像风格以深焦摄影和强调长镜头美学,搭配简洁的剧情叙述方式,兼具有写实主义及现代主义的风格。。

新电影运动的影响

提高了台湾电影品质

挤身世界一流国际影展,扩大影响力。

挖掘台湾争议事件和人物,回顾社会基层结构的变迁,突破创作题材限制。

科幻片的类型特征

和其它类型片一样,科幻片是为娱乐大众而被批量、重复生产的类型产品,其叙事结构、价值观和人物形象都有一定的模式。

1、崇尚科学,依赖科技制造视觉奇观,是科幻片的首要特征。《星球大战》《阿凡达》

2、好莱坞的科幻片的叙事能力十分有限,最大的特点是选题集中,故事简单,喜欢采用线性叙

事,逻辑虽紧密却因果关系单一。很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好莱坞科幻片都来源于科幻小说,而且选材都集中在外星生物、人造生命、太空历险、时空异常、机器人等几个方面。

3、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

以往的科幻片大多以二元对立的方式来设计人物,如仇视人类的科学家、拯救人类的英雄等等;而迫使主人公做出反应的往往是来自外界的力量,如外星人的入侵、时间的错位、自然灾害来袭等。

近年来,人物脸谱化的状况有所改变,有些影片开始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加大对人物内心的冲突和矛盾的展现力度。

4、好莱坞科幻片的价值观取向大同小异,一般都是生命至上、追求正义、珍惜人生这样传统而永恒的价值。

如《星球大战》中代表正义的力量最终战胜代表邪恶的黑暗面;《独立日》中勇敢而正义的人类战胜了邪恶强大的外星人等,电影中的人类几乎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取得最后的胜利。

科幻片直观地展现了人类的终极思考:人类是脆弱的,但因为人类的有最为可贵的品质——希望、信念、爱和勇气,才得以在宇宙中生存。

魔幻片和科幻片的区别:

所谓科幻片,顾名思义即“科学幻想片”,是“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点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

其与魔幻片、恐怖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被幻想出来的因素必定有一个科学理性的支持,哪怕这个科学依据看起来很疯狂。

二者的意图都是把观众带入一个生活中不存在的空间,但科幻片一般要给其中的幻想找出“科学依据”,如《超人》中的超人之所以力大无穷,是因为它来自遥远的“氪星”。

魔幻片则不然,在欧美人的想象里,龙会喷火,魔毯会飞,“小精灵”、“大力神”、“灯神”拥有魔力,这些都是通过文学作品或古迹留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并不需要做什么特别的解释。

黎民伟严珊珊1913年拍摄《庄子试妻》

这部电影创下不少香港电影纪录:

(一) 它是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

(二) 第一部在外国公映的香港片;

(三) 第一部有电影女演员参演的香港电影;

(四) 也同时是第一部有特技摄影的香港电影。

《雷雨》话剧赏析

《雷雨》话剧赏析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本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是中国现代剧作家以及戏剧教育家,他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其中《雷雨》在上海曾轰动三年,茅盾赋诗曰:“当年海上惊《雷雨》”。 在《雷雨》诞生不久,谈到《雷雨》的创作主旨时,曹禺先生明确的指出:“我认为不应该用欺骗去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意识到我在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在《雷雨》序中他也曾提醒大家,《雷雨》绝非一个社会题话剧,而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 《雷雨》可以说是中国话剧史上不落的太阳,整部剧情节跌宕起伏,其中的那些不期而遇和处处伏笔都倾泻在了最后的那倾盆雷雨之中,封建思想和自由主义的强烈对抗最终在轰隆隆的雷声中铸造了一个家庭的悲剧亦是一个国家的悲剧。骨肉分离却以仇人的身份相见,兄妹手足却迸发出了爱情的火花,对伦理纲常的悖逆,对人情冷暖的无视,《雷雨》可以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悲到让人无从流泪无从释然 一、《雷雨》剧情介绍 三十年前,周朴园,曾引诱女仆梅妈的女儿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后来,他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强迫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即鲁大海)带走,他为了金钱就这样遗弃了他们母子俩,侍萍被逼得走投无路,冒着大风雪去跳河。但却被救起,求死不成的她,为了孩子,又嫁两次,与后来的丈夫鲁贵生了个女儿四凤。不料鲁贵与四风无意中又当了周家的仆人,儿子鲁大海也当了周家的煤矿工人。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发生了各种巧合的违反伦常的性爱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继母繁漪与周萍私通,同母异父的兄妹周萍与四凤相爱,周冲也在追求四凤,而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又相互为敌,周萍与鲁大海兄弟之间也相互仇视。这个悲剧的内幕是侍萍因繁漪通知她领回四凤而来到周家才被揭露的。结果,周萍自杀,四凤和周冲触电身亡,蘩漪发疯,侍萍离开,这个罪恶的家庭,最终归于毁灭。 二、《雷雨》故事结构 《雷雨》在写作上符合“三一律”,即一天之内,同一地方,一件事情。这使得本话剧更加具有西方的艺术性。正是通过了这个“三一律”,才使得本话剧在

中外影视作品鉴赏期末论文--《三傻大闹宝莱坞》鉴赏

《三傻大闹宝莱坞》鉴赏 机械105 XXX 1003010531 摘要:《三傻大闹宝莱坞》(以下简称《三傻》)是一部情节生动,内容丰富、有趣却又不失内涵的影片。电影以倒叙的手法展开,讲述了以Rancho为中心的三人组在大学四年中经历的事情。兰彻活泼、充满创新的想法,对现实呆板教条填鸭式的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他用自己的成功,证实了追求梦想的人必定会有成就,机械学习、随波逐流的人,只会给自己的人生带上枷锁。 关键词:《三傻》喜剧青春梦想 引言:《三傻》传入国内时,我便在网上看过一次,那时还是大一新生,当时也是大受感染的,印象至今任然很深刻。在学习了影视鉴赏理论课后,为结合理论又重新从头至尾观看了一遍,感触更多了,下文是结合鉴赏理论对《三傻》进行的一些分析及自己的感想。 正文: 一、文本赏析 1、主旨:《三傻》是一部励志悲喜剧,抨击了填鸭式教育和等级式教育对学 生的摧残,批判了家长对孩子的独权教育,唾弃了哪些追名逐利者,同 时弘扬了友谊,讴歌了现代爱情,又始终鼓励着血液里流淌着热情、冲 动、迷惑、恐惧的优秀青年们大胆的追随心底最真实的梦想,勇敢的去 追逐,终将一切顺利,功成名就! 2、题材:《三傻》是一部由拉库马·希拉尼导演的印度喜剧电影,主要讲述 了印度一所传统名校,在这里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绩)! 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其中一位学生是个非常出众与众不同的 学生,却不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 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 成规的传统观念。最后他用智慧征服了印度科学界。

3、人物:Rancho(兰彻真名叫法撒克·旺度)。是印度一个富人家的个小 佣人,从小爱读书,这个富人约定让小佣人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兰彻” 去读书,富人出钱,条件是冒名顶替拿到毕业证书后,小佣人就得消失。 兰彻去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做了个简易的导电装置,捉弄学长,让大家 瞠目结舌,与众不同的他彻始终灵活学习,不拘小节,不会死记硬背、 像完成任务般学习,虽然老师、院长不喜欢他,但他的成绩始终排第一。 毕业典礼之后兰彻按照最初约定消失并且成为拥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 家。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在一所学校当老师,用自己的理念去教导学 生。 Raju是兰彻的兄弟之一。想当工程师,但是没自信,迷信神佛。家里很穷,父亲原来是邮局副局长,现瘫痪在家,母亲经常抱怨,还有个 姐姐无法负担一辆车的陪嫁而变成剩女。后来经历一次自杀,摔断了16 根肋骨和两条腿,从此开始思考人生。终在毕业前面试成功,致使院长 刮掉胡子。后来成为一名大工程师。 Farhan也是三人帮之一,从小理想做一名摄影师,但迫于家里压力而上工程学校,一直是兰彻的忠实死党。为了拉朱一起和兰彻去院长办 公室偷卷子。最终放弃面试的机会和父亲表明自己的理想,得到父亲认 可成为著名动物摄影师,最后还和拉朱为兰彻抢走新娘 4、情节、结构和节奏:比起通常的好莱坞喜剧片,《三个傻瓜》几乎长出一 倍,小包袱小笑料层出不穷,种种小片段事无巨细,但却并不考验观众 的耐心。我觉得这跟情节安排的前后呼应及影片整体所维系的“严肃的 调侃”基调分不开关系。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在介绍Raju的家庭环境时, 画外音一边自嘲地说“就像五十年代黑白电影的翻版,狭小昏暗的房间, 瘫痪的父亲,咳嗽的母亲,尚未成婚的姐姐”,一边自动将画面饱和度调 低,故意弄成黑白老电影的粗糙颗粒质感。以后只要一演到Raju的家,电影就自动彩色转黑白。而不管是“一切都好”,还是“病毒电力转换器”, 只要前面有所铺垫,后面的桥段就必然用到,包括Rancho所臆想的“骑 摩托新娘”,工整得近乎精致。 二、影像解读 1、构图:电影的构图非常讲究,应该归属绘画派。在任何地方按暂停都是 很美的一幅画,而且红色元素的使用贯穿本片,代表三人友情的红色宿 舍大门和浴室门。学生宿舍放眼望去全是代表希望和活力的红色大门, 而到了教室和Dr.Viru办公室的屋门却是死气沉沉的黑灰色调。代表 Rancho和Pia爱情的红色摩托车,则是他们爱情的开始和升华的见证, 还有什么颜色比红色更能表达爱情的呢?还有三人在寻找Rancho的整 个旅途中驾驶的那辆红色汽车,不管是航拍还是吊臂,永远是画面中最 扎眼的那一抹红色,不像是寻找失散的朋友,而更像是心灵朝圣之旅。 2、照明:该影片大多采用自然用光,自然的阳光或是仅仅借用路灯光,都 极为真切的表现出了影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即使是在他们两人去为了 Raju偷试卷时采用的戏剧用光也是极为柔和的,似乎表现出了他们这种 行为是正义之举。

经典英语影视赏析

《经典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经典英语影视赏析 课程名称(英文):Appreciation of English Classic Films and Television Plays 课程类型:历史与文化类适用范围:贵州大学各专业本科生 学时数:32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课外学时:无 周学时:2 学分数: 2 考核方式:考查 制订单位:外国语学院制订日期:2014-07-10 执笔者:张涛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各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选修课程。 【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经典英语影视为对象,通过“视”、“听”、“说”、“写”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论文写作的形式,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从文化层面上更好的把握语言这门艺术。 【教学任务】 此课程教学旨在使学生在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对西方的电影和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 1.阐述当代原版电影的一般知识,即通俗地介绍电影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同时比较完整地介绍英美电影的历史和特点。 2.精心挑选了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影片作为读解素材,其中大部分影片曾获得过奥斯卡奖。在理解剧情的基础上,领略电影作品从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性格所展现出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 3.介绍部分当代英美电影的著名导演和演员,了解各种电影手法和创作技巧。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 英语影视课的教学既要注意结合各门课程所学内容,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又要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中西文化的差异,处理好欣赏和批判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接受西方文化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采取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利用音像环境所提供生动的英语语境训练听力和口语,分析英语经典影片,长、短片结合。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视”、“听”、“说”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先修课程要求】 以语音、语法、词汇、听力、口语等为基础的综合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课程。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Andrew Lynn Appreciating Cinema 《英语电影赏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年参考书: 徐志英邓杉赵蓉英语电影视听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年

中国经典戏剧赏析论文

中国经典戏剧赏析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张顺胤 学号:2011022220 日期:2013年5月28日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现象。 中文戏剧一词的字源来自于“南戏北剧”的合称,戏指的是戏文,剧指的是杂剧,是在元代以前在中国南方与北方不同的政局与文化环境下,所形成的不同表演艺术,将两者合称则是明代以后才出现的用法。 世界各国语文中与“戏剧”一词将近的词汇囊括的范围不一,例如在印度文中的lila一词除了是戏剧之外,也包含舞蹈、运动竞赛等意义。但是几乎世界各国语文中与“戏剧”相关的词汇,几乎具备与“游戏”类似的意义,例如在英文中将一部剧作称为是play(通常指有剧本有对白的戏剧)。中文中“戏剧”的“戏”,也带有“游戏”的意义。 世界上三种古老戏剧文化,包括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及中国的戏曲。 戏剧是中国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戏剧是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戏剧与其它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了,通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 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综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灯光、音效、服装、化妆,以及剧本、导演等的一切总称,也包括台上演出与台下互动的关系(一般称为“观演关系”)。 在中国台湾地区,戏剧是一个范围较广的词语,如舞台剧、电视剧、电影等以剧本为核心进行表演的演剧形式都统称为戏剧。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称之为剧本。 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

中外电视剧精品赏析

中外电视剧精品赏析 摘要:英国作家约翰·埃利斯曾经说过,电视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私生活。由此可见,赏析中外电视剧精品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关键词:中外,电视剧,精品,赏析 电视剧的艺术特性决定了它本质上是展现人类心灵世界的艺术,黑格尔说的好:“艺术作品应该揭示心灵和意志的较高远的旨趣,本身是人道的有力量的东西,内心的真正深处。”在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在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总会在上演着人生中不平凡的故事,总会彰显着人性中丰富的品质。而这一切,都在电视剧小小的镜头下被展现的淋漓尽致,而这一切,都在电视剧美妙的艺术下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们常用“戏剧化”来形容我们变幻莫测的人生,孰不知,电视剧的产生正是基于我们丰富的经历。那镜头下映射的正是生活,那屏幕上演绎的正是人性,那电视剧艺术背后的正是人生的影子,人性的化身。 优秀的电视剧作品有很多,但由于本人涉猎不多,现列举我看过的中外电视剧精品各一例,与大家分享: ·中国《甄嬛传》 ,但是从没有一部电视剧是这样吸引我,电视剧后宫甄嬛传改变自流潋紫的同名小说,由郑小龙导演,孙俪,陈建斌,蔡少芬等主演,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制作。该剧是一部宫廷情感大戏,更注重描写“后宫女人”的真实情感,剧中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谋权的深宫妇人,凝结了千百年来无数后宫女子的缩影。该剧因涉及大量宫斗成分,常常与2004年的《金枝欲孽》相媲美,自播出以来引发收视狂潮,将即《金枝欲孽》后成为另一个宫廷剧的经典。2012年3月26日,《后宫·甄嬛传》已经在安徽卫视、东方卫视联播。收视率连续一个多月排在同时期冠、亚军。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到最后甄嬛还是孤独一生。为保全自己的孩子不得不骨肉分离。终究还是没逃过鹧鸪双双的命运。 用李商隐的这首诗来形容甄嬛的处境恰到好处,在后宫之中为了自保,即使再纯洁的人也会被无情地同化,后宫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皇帝为巩固政权随时可以牺牲他人,不论是后宫还是皇帝都不是可依可靠之处。 沈眉庄,甄嬛在深宫中的挚友,即使无心与人争斗,也落得遭人陷害,遭人算计致死,甄嬛却无能为力。 果亲王,甄嬛挚爱,虽无心觊觎帝位,却遭兄长质疑,即使戍边三年,也不得善终。甄嬛抱憾终身。 自古江山与美人是皇家必争之物。西周周幽王微博红颜一笑烽火戏诸侯,汉有刘彻金屋藏娇,唐有一骑红尘妃子笑,其中不乏千古佳话,同时也有人背上千古骂名。 《甄嬛传》与其他宫廷剧比,演员以实力派演员为主,不走偶像路线。《甄嬛传》不像其他热播的古装宫廷戏一样,找一些年轻的偶像演员,只是为了一时的收视率,比如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宫》,就以年轻演员为主,不注重情节,只

经典电影赏析资料讲解

经典电影赏析 如何解读一部影片呢?我们应该从主题和元素这两个角度来看。 主题:你应该知道一部电影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元素:视觉和听觉的两方面组成了电影的元素,画面和声音就是电影语言的基本语汇。 1. 画面 A.镜头元素 (1)景别运用,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叙述剧情。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电视节目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大远景:通常是从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 (2)运动镜头——相对于固定镜头,通过相机的推,拉,摇,移和升降 来表现 推:分为变位置和变焦距(霸王别姬) 拉,相对与推 摇:借助三脚架来上下左右移动 移:横移,纵跟和斜移 升降:用升降车或升降臂(罗马假日) B、转场: 每个段落(构成电视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一个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镜头序列)都具有某个单一的、相对完整的意思,如表现一个动作过程,表现一种相关

中外经典剧目赏析

河南农业大学20 —20 学年第 学期 《 》考试试卷( 卷) 摘要:曹禺话剧《雷雨》是曹禺剧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其中运用了多种创作手法,惟妙惟肖及诙谐的刻画了剧中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多角度对该剧的特点、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分析,指出应当注意提高话剧素养,不断提升欣赏水平。 关键词:曹禺; 雷雨; 赏析 曹禺(1910~1996)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本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曹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时的所见所闻对曹禺的反帝爱国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的创作起了巨大的作用。1922年入南开中学。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成为骨干。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次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6年8月始在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教授戏剧。抗日战争开始后,他随戏校迁至四川。1946年返回上海,后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1947年1月回国,应聘于上海实验戏剧学校。1949年初,曹禺接受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安排,由上海经香港抵达北平(今北京)。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参与筹备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49年7月文代会召开,曹禺被选为主席团成员。1950年、1952年先后被任命为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文化大革命中,曹禺遭到迫害,被迫搁笔。1988年11月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执行主席。曹禺是中国话剧史上继往开来的作家。在他之前的话剧先驱者们,大都是以话剧作为宣传鼓吹民主革命思想的工具,因此没有机会更多推敲话剧的艺术问题。曹禺继承了先驱者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同时广泛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表现方法,把中国的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雷雨》成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其后的《日出》、《北京人》、《家》也都是杰出作品。曹禺的作品,对导演、表演艺术和舞台美术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使话剧成为真正的综合性艺术,为话剧争取了更多的观众,从而发展提高了剧场艺术。他的作品,特别是《雷雨》和《日出》,是50多年来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一直是剧团的保留剧目和院校的实验演出剧目。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上演。曹禺的作品除《雷雨》(1933年)、《日出》(1935年)外,还有《原野》(1937年)蜕变》(1939年)、《北京人》(1941年)、《家》(1942年,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艳阳天》(1947 年,电影剧本)、《明朗的天》(1952年)、《胆剑篇》(1961年)、《王昭君》(1978年)。此外,曹禺还翻译了英国剧作家W.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一、话剧的含义 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现代西方舞台剧如不注为音乐剧、歌剧等的一般都是话剧。

中外电视剧赏析

电视剧《裸婚时代》观后感 爱情和面包孰轻孰重?“裸婚”到底行不行?“裸婚”会幸福吗?这些在电视剧《裸婚时代》播出之后都成了一时热议的话题。支持者说:“裸婚本该是年轻人正常的生活状态,一结婚就婚纱、典礼、房子、车子,这是社会对幸福的错误理解。”也有网友这样概括自己对“裸婚”的疑惑:“也许九块钱可以证明爱情,但谁可以保证这九块钱的爱情坚不可摧?”在同学的推荐下我也看完了这部电视剧,看完还是蛮有感触的,还是有些话想说的,但又总是郁郁而终不得要领。平心而论,《裸婚时代》不能算是一部太差的作品,至少跟当今泛滥的穿越宫廷题材还是有明显的不同的。其实我们大致可以理解导演的意思,故事其实很简单:两个没房没车的80后情侣因为一股傻乎乎的叫做爱情的东西,历尽辛苦成功感化反对的父母终于走到了一起,然而那得来不易的结婚证却在婚后的柴米油盐中过早的夭折了。后来的后来,他们彼此又经历好多的磨难重新走到了一起。这应该还算是一个不错的故事。 先说说剧中的人物,女主角童佳倩在一个殷实的家庭里长大,因为从小得到东西都很容易,她养成了凡事志在必得的性情。当老师和家长对她和刘易阳的早恋围追堵截时,反倒激起了她的逆反。在她的坚持下,两人的情侣关系得以保持了8年。而剧中的男主角刘易阳出身于一个工人家庭,由于父母都是工人,对刘易阳不懂得进行过多的干涉,再加上刘家代代单传,奶奶从小溺爱,才保存了他的创造力。他优点一大堆,大家都看得出,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对童佳倩的那份深情。陈娇娇是童佳倩的小表姐。她从小就知道什么样的情境下用什么样的姿态,能够给自己谋得最大的利益。在陈娇娇看来,所谓爱情所谓理想都不过是味精而已,她宁愿在宝马里哭泣也绝不在自行车后座上轻笑。孙晓娆,刘易阳的下属,是个富二代,家里资产有多少她也说不清。她不愁吃不愁喝,只愁没有一个真心对她好的男朋友。她不知道哪个男人是为了她的钱而来,哪个男人又不是。她厌倦透了这种猜测,又迫切想要证明自己。特蕾西,童佳倩所在公司的台湾女老板。特蕾西的全名是特蕾西方,方是姓,特蕾西是英文名,她要求公司里的员工都起一个英文名字,这才显得洋派、大气。公司里只有两个人不遵从她,一个是童佳倩,另一个是魏国宁。田淑云,童佳倩的妈妈。当得知童佳倩离婚后,她认为摆在童佳倩面前的唯一“正途”,就是和刘易阳复婚。刘易阳诚然不是什么理想的对象,但女儿已经嫁给过他,最好的结局就是从一而终。童建业,童佳倩的父亲,在妻子田淑云的身边,童建业永远像一头老山羊,不言不语,温和谦恭。从小童佳倩见惯了妈妈呼风唤雨,却不知妈妈当年怎么看得上寡言少语的爸爸。刘明,刘易阳的父亲,儿子把人家姑娘肚子弄大了,闹着要结婚,刘明开始并不以为然,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儿媳妇的亲妈竟是他记恨的仇人。童佳倩不惜和田淑云决裂,嫁到刘家,刘明心里暗乐。吴红霞,虽然出生在新社会,却因为没主见,一直秉行着“以夫为大”的宗旨。对于童佳倩,她说不上喜欢讨厌。她的上半辈子是“以夫为大”,下半辈子就是“以子为大”。李冬,外号冬瓜,冬瓜人如其名,刘易阳常笑他,就是太能算计,才长不高。他是刘易阳的同事,可是还经营着一家洗车、修车的店铺。他是刘易阳的好朋友,可是肚子里往往有自己的小九九。黄有为,黄有为喜欢卖弄文采,陈娇娇认为他与众不同。她很快俘获了黄有为,沾沾自喜,自以为自己是织好网的蜘蛛,看着黄有为这个大头苍蝇落网;却不知自己只不过是黄有为骗到手的若干姑娘中的一员,黄有为不是苍蝇,而是蜘蛛背后的黄雀。奶奶,作为刘易阳的奶奶,的确处处为自己的孙子着想。作为这个大家庭的最大发言人,她的确为这个家投入了太多。但是作为从旧社会中成长的一员,多多少少也受传统思想的禁锢,是维护旧传统的守护者。 再说说这部电视剧的剧情,《裸婚时代》童佳倩与刘易阳相恋近十年,本以为最终结合应当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然而真正实施起来方才发现,婚姻这件东西,还真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尤其是像他们这样没房没车没存款没钻戒没婚礼的“裸婚一族”。刘易阳家没有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261319 英文课程名: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总学时:37学时 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先修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将系统地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的各种体裁与文本特点,并结合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赏析技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四章 第一章:中国经典诗词欣赏 10课时 第一节:诗词的产生及体式特征 2课时 1、诗的产生及各类体式 2、词的兴起、特征及分类 第二节:先秦诗的顶峰——《诗经》、《楚辞》 2课时 1、《诗经》——《关雎》、《蒹葭》赏析 2、《楚辞》——《离骚》、《湘夫人》赏析 第三节:繁花似锦唐代诗——李白、杜甫、李商隐 2课时 1、李白——《将进酒》、《蜀道难》赏析 2、杜甫——《春望》、《登高》赏析 3、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 第四节:宋词三大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2课时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2、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赏析 第五节:中国现代新诗三大家——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 2课时

中外影视音乐鉴赏

影视《风声》音乐欣赏 一、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影视音乐不是纯音乐,它是为影视作品而存在的音乐。 影视音乐的构成主要包括: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叙事性音乐,情绪音乐,节奏气氛音乐以及时空过渡的连续音乐等等。 影视音乐的片段性,不连续性和非独立性特征就成为它区别于其他音乐的重要标志。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一部分是参与故事情节的有声源音乐,在画面中可以找到发声体,或与故事的叙述内容相吻合;另一部分是非参与故事情节的无声源音乐,主要起渲染情绪,突出主题,刻画人物的作用。 在影视作品中,影视音乐不是自成系统、独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组成元素,为影片主题、人物、情节的塑造和发展服务的。因此, 影视音乐不能以自旁逻样的完整演绎, 复杂的配琴和强烈的音响去与画面争夺砚众, 而应不引人注目然而强有力的方式支持画面,正如美国电影理论家林格伦所说“ 最好的电影青乐是听不见的。” 好的电影音乐能使原本平实的电影回味深长,熠熠生辉。好的电影音乐更要符合观众的心理,使他们产生共鸣,能够完全融入电影情节中去。 电影, 有了音乐的进入才使其作为视听艺术更加丰满, 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电影音乐可以分为原创音乐和非原创音乐,这是根据影片中音乐创作的方式来划分。由作曲家为影视作品中的某些片段专门创作的音乐我们称之为原创音乐,由影视创作者从既存的音乐素材中所编的音乐资料我们称之为非原创音乐。 影视音乐根据音乐介入影视作品的方式来说分为有源音乐和无源音乐,有源音乐是指画面内出现声源,无源音乐是指画面内没有声源出现。 二、《风声》音乐欣赏 影片开场就印下了暗沉的色彩基调,阴暗沉郁的画面与配乐相互映衬,展现了山河沦陷、民族蒙难的悲壮和凄凉,以及人民抵抗运动在高压统治下的暗流汹涌。背景配乐以竖琴的刮奏恰如河水的流动之声,重击的鼓声烘托出了氛围的严峻感,而“风声”和田地的出现更增添出旋律的内在张力。随着弦乐演奏的旋律从中音区想高音区迈进,透过层层云雾,在俯视拍摄的全景镜头下,经过视觉特效制作,隐藏在崇山峻岭间的河流,连成了两个占据整个银屏的字——风声,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画面开始是为庆祝中华民国成立的双十节庆典,但这已然成为了日本人的节日活动。汪伪政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还威逼利诱更多的社会名流加入其阵营。随之镜头转向了共产党地下组织为粉碎汪伪政府的阴谋进行的一项刺杀行动。此刻,弦乐声出现小二度音程,尖锐刺耳,大鼓凌乱的敲击也为画面增添了悬疑鬼魅的气氛。接下来音乐将报纸上的照片等一幕幕相对静止的画面贯穿起来。 频频发生的刺杀行动,使汪伪政府和日本人大为恼怒,也让沦陷区的社会局势更加混乱不堪,而一名地下党员在承受不住酷刑后所招出的供词,则为接下来的局势发展带来了变数。特务发现贴情报的地下党员时,此刻的配乐的旋律由大量的伴音组成,弦乐演奏出的长线条旋律,不停地敲击着的马林巴和大鼓三者在节奏上的错位,加上

奥斯卡经典影片《罗马假日》电影作品赏析

奥斯卡经典影片《罗马假日》电影作品赏析

《罗马假日》是好莱坞一贯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师级导演威廉·惠勒在五十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惠勒成名于三十年、代末,四、五十年代是他艺术事业的极盛时期,曾先后九次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三次捧回最佳导演金像奖和最佳影片奖。惠勒向来以精细、完美的导演风格著称。在本片的拍摄中,惠勒仍然体现了他这种精细、严格得近乎残忍的导演风格。在赤日炎炎的罗马街头,有时一个镜头竟要求奥黛丽与派克拍摄达60次之多。虽然在第26届奥斯卡角逐中,败给了《永垂不朽》的导演弗莱德·津尼曼,然而影片获得的最高票房和影评界的一片赞誉之声,特别是捧红了第一次在电影中担任女主角的奥黛丽·赫本,无疑对惠勒“残酷”的付出是最大的安慰与回报。 《罗马假日》是一部轻喜剧片。与惠勒以前导演的几部喜剧片比较起来,该片更接近弗兰克·卡普拉的风格。应该说反映宫廷王公贵族生活是一个十分老套陈旧的题材,而该片的编导却独辟蹊径,讲述了一个皇室的公主与一个穷记者意外邂逅,经过奇妙而愉快的24小时的生活,萌生爱意的现代童话故事。而且,导演那么轻松自如的娓娓道来,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影片的结尾虽然没有那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但也没给观众留下感伤情绪,完全是导演对影片的轻喜剧风格的准确把握和演员的出色表演所至。 《罗马假日》重点刻画了安娜公主纯真热情、清丽典雅,同时又具有一定反叛精神的感人形象。影片开头以新闻快报的形式,交待安娜公主出访西欧几国的行踪作铺垫,使安娜公主对官场的繁文缛节产生厌烦情绪;同时,安娜在罗马官方招待舞会上的脱鞋、在卧室趴在窗口羡慕地看着露天里翩翩起舞的青年男女等几个细节的交待,显示出她对平民自由生活的渴望;特别是当伯爵夫人让她穿不喜欢的睡衣,喝她不喜欢的牛奶,向她宣读第二天安排得满满的活动日程时,她痛苦地抱着头,怒不可遏地大声吼道:“不!我不要!我再也不要这样表演下去了。”她把官场上的一切看作是“表演”,充分反映了她对官场的虚伪和繁复的礼仪形式的强烈不满。对于安娜的这种逆反心理,她左右的人非但不能理解,反而认为她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因此,伯爵夫人找来大夫为她注射了催眠剂,强迫她听从他们的安排。在这里,一方面表现了安娜公主的单纯、幼稚、娇气与任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一国的公主,看起来似乎拥有令人羡慕的荣华富贵,显赫的地位和权利等,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戒律森严的皇宫生活使她确实没有完全的人生自由,不能随心所欲。因此作为风华年少的安娜公主,对封闭、孤寂的皇宫生活的厌烦与反叛和对平民自由生活的好奇与渴望,应该说是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轨迹的。正是在这一思想动机支配下,才促成了安娜的私自逃离。同时,也折射

论中外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赏析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班级:园艺三班 姓名:罗慧娟学号:201541738305 课程论文题目:论中外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赏析课程名称:戏剧鉴赏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课程论文题目 ——论中外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赏析 学生:罗慧娟 (园艺园林学院园艺三班,学号201541738305) 摘要:戏剧家是戏剧发展历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好的戏剧作品带给过去乃至未来不可估量的价值。 关键词:关汉卿、汤显祖、莎士比亚 戏剧家是指各民族戏剧业内具有一定成就的编剧、导演、演员、舞台美术家、戏剧音乐家和戏剧评论家、活动家。是专门从事戏剧文学写作的作家,这些作品可能是为舞台表演而创作,或是不可能上演的舞台剧本,或是只以剧本对话形式的纯粹文学创作。戏剧的发展是一条漫漫长路,是一代一代戏剧家实践出来的路。 一、早期的戏剧家 (一)西方戏剧家 西方现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最早的剧作家可追溯到西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当时希腊一年一度的酒神节的重要内容便是盛大的戏剧比赛。每个参赛的剧作家都要提交一个悲剧三联剧和一个内容相关的羊人剧作为参赛作品。这个比赛的胜利者,现在还有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及喜剧作家亚里士多芬尼斯。他们创作的戏剧形式到今天仍然为剧作家采用。 在戏剧史上被大多数人认为最伟大的剧作家则是威廉·莎士比亚。他生于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之间的英国,但他的正悲剧、喜剧和历史剧令当时仍处于黑暗时代的戏剧艺术突然跃进高峰时期。 在他死后的四百年间,他的作品仍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和学院研究。 (二)中国戏剧家 中国的戏剧发展过程与西方戏剧迥异。 最早的剧作家因资料很少,已不可考,可知的是自隋代开始有管理百戏的制度,而最早的剧本为南宋时期的《张协状元》。这出剧本作者有一说为南宋温州的九

经典电影作品赏析读解教程教学大纲

《经典电影作品赏析读解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学分: 2 先修课程:影视作品分析与鉴赏 适用专业:表演戏剧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涵盖了传播学和广播电视、文管、编导、戏文等专业。本课程主要以电影史为编写纵轴,以类型片与艺术片为编写横轴,纵横交叉,分别从叙事造型、声音画面、时间空间,蒙太奇、长镜头以及符号学等几个角度,分析鉴赏了中外经典电影二十余部,既可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对电影艺术本体、电影发展脉络有较清晰的认识,也可迅速掌握电影赏析的方法及要领。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影视作品的创作技巧,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对影视作品的创造力和表达力;从学科概论的视角,对本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内容、方法、成就和发展情况作相应的了解,初步构建专业基础;二是提高学生对经典电影作品的鉴赏力和分析技能,为新世纪的影视创作与批评领域培养专门人才。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前言 第一章电影是叙事与造型的结合 1.教学基本要求 (1)明确为什么说电影是叙述与造型相结合的艺术; (2)举例说明结构在影视剧中起着什么作用; (3)明确为什么说改编意味着全新的创造。 2.教学内容 (1)电影是用画面讲出来的故事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作品《印第安纳·琼斯与失落的约柜》赏析 (2)人物是影视作品的核心——对影片《生死朗读》中汉娜形象的分析 (3)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式结构典范作品《魂断蓝桥》赏析 (4)结构是支撑全剧的钢梁——德国电影《罗拉快跑》结构分析 (5)改编是一种全新的创造——美国电影《特洛伊的海伦》赏析 第二章电影是声音与画面的结合 1.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电影声音包括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

中外戏剧鉴赏

中外戏剧鉴赏 课程导读 课程介绍: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人类最具趣味性的精神创造之一,也是人类极具普遍性的娱乐方式。戏剧经历千百年的发展,是人类普遍拥有的文化财富。 本学期主要立足于东西方戏剧的鉴赏,宏观地介绍东西方两国不同时间段的戏剧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剧目加以深入剖析,深入感受经典剧作的华彩与魅力,从而打开戏剧的大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在讲述过程中将运用到大量的案例、图片和影像视频,由于影像资料非常丰富,在增添趣味性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所学课程,从而提高对中外戏剧的鉴赏能力。 主要分为两个篇章:西方和东方,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戏剧、为什么呢要进行鉴赏?因为看戏仅仅局限于喜欢,事物的表层,缺乏对戏剧更深层次的解读,鉴赏戏剧,却是能够理解戏剧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丰富内涵,突破对戏剧视听的限制,通过对视听之间的联系方式,戏剧的种种形式规范,乃至现象和隐喻的解读,去破译对戏剧艺术的审美认知。 课程目标 开设中外戏剧鉴赏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在中西方戏剧的对比之中欣赏戏剧艺术的魅力,领略各国丰富的文化景观,健全人格修养和丰富精神生活。通过学习,力图使学生能够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戏剧鉴赏的要素及中西方在不同时期的经典力作,并能够熟练识记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并能够熟练的对作品进行赏析,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 戏剧的定义 戏剧的定义: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它融合了文学、绘画、音乐、雕塑、建筑、舞蹈等艺术门类。戏剧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由演员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某种能够引起戏剧美感的艺术。因此,戏剧艺术体现了一种演+观的交流关系。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话剧主要运用对话和动作来表演;在中国,戏剧是戏曲(戏曲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戏剧的缘起 古希腊戏剧是西方戏剧的源头,也是戏剧发展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学界认为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狄俄尼索斯是葡萄之神,当时古希腊酿酒的主要原材料是葡萄,所以称为酒神。 酒神节有两个:①每年3月祭祀的节日称为大酒神节②每年12月份在乡村举办的为小酒神节。那么,戏剧演出都是祭祀的一部分,表示对酒神的崇拜,祭祀的时候还要唱酒神歌,称为酒神颂。 严格意义上的戏剧,普遍认为是从埃斯库罗斯开始的,因为他把演员人数增加到了两个,逐渐减少了歌舞叙事,增加了戏剧的因素,有了两个演员就有了真正的舞台交流,戏剧因此成型。

赏析曹禺四大经典话剧之

赏析曹禺四大经典话剧之《日出》 故事——交际花陈白露受银行家潘月亭供养,整日与一群游手好闲的寄生虫相周旋,虽厌恶和鄙视周围的一切,但只能抱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昔日的恋人方达生希图拯救她,她亦无力自拔。潘月亭投机股票失败,陈白露债台高筑,深感前途渺茫,最终服毒自杀《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日出》的思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 剧本通过对半殖民地都是群丑的出色描绘暴露社会的黑暗糜烂。有工于心计的银行家潘月亭、卑躬屈膝的李石清、俗不可耐的顾八奶奶、洋奴张乔治等。这些都市群丑聚在陈白露的寓所里寻欢作乐,而又尔虞我诈,充分暴露了被金钱扭曲了的畸形人性。二、描绘“不足”者的被受欺凌。“小东西”被卖进妓院;小职员黄省三走投无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尽被救发了疯。剧本描写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描写了他们善良、忠厚和倔强的品性。 剧本通过对都市群丑和下层被侮辱被剥夺者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中国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图景,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的主题。 人物——潘月亭: 潘月亭是大丰银行的经理,他老奸巨滑、深谙世故、心狠手辣、藏而不露。当潘月亭得知李石清用偷看文件的方式掌握他的底细之后,只表现出原始的愤怒:“你怎么敢——”随即又转变话锋:“石清,不不——这不算什么。不算多事。互相监督也是好的。”他一改嫌李石清多事的骄横态度,与李石清成了“一条战线”的朋友,显得异常亲密。他并非宽怒了李石清的多事之举,而是将怒不可遏深深地埋藏地心底,用缓兵之计让李石清有充分的“表演”的机会和时间,况且,“燃眉之急”的时刻,李石清还会派上用场,此等小人此时还得罪不得……潘月亭接受李石清想做襄理的暗示:(沉吟)“昌,襄理,——是啊,只要你不嫌地位小,那件件事总可以帮忙。”他对李石清又采用了欲擒故纵之法,更显示了潘月亭的狡猾和老谋深算。潘月亭渡过了临时的难关之后,他一改对李石清的态度。在李石清得意地描绘银行的美好前景时,他毫不隐讳地说:“有人说不定要宣传我银行的准备金不够?”“说我的银行这一年简直没有赚钱,眼看着就要关门。”“同人背后骂我是个老浑蛋,瞎了眼,昏了头,叫一个不学无术的三等华来做我的襄理。”潘月亭对李石清的憎恨和不满已溢于言表,话语中暗含嘲讽和杀机。他终于炒了李石清的鱿鱼,解除了心头之隐患:“不过你今天坐的汽车账行里是不能再替你付的。”对潘月亭再也没有利用价值的李石清转眼之

影视作品的鉴赏方法

影视作品鉴赏需要掌握影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影视作品解读可以分为文本内解读和文本外解读,文本内的解读是画格、镜头和段落的分析,而文本外的解读则是多角度、多视域的社会、文化、时代、审美、政治等方面的分析。影视作品是视听艺术,基本的结构单位是镜头,这就需要准确掌握影视作品的镜头与镜头的结构方式:镜头语言、蒙太奇、长镜头、场面调度。对影视作品的结构的掌握同时也是对其意义的解读。影视作品的结构按照层级可以划分为画格、镜头、段落。画格是影视作品最小的单位,就是一格画面的图像。我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画面静止的内容就是一格画面,也是一格胶片的内容。对画格可以进行构图分析,对拍摄对象、位置关系、光线、色彩、前景、后景和背景等进行仔细的分析。镜头的内容其实就是画格的集合,镜头会因此产生人物的运动,从而进行叙事,镜头分析是影视作品的基本分析单元。对镜头的构图、色彩、光线、场面调度和镜头中人物的身体、表情、动作等等方面的分析是影视作品意义解读的基本组成部分。镜头之间的组合形成段落,段落可以交代场景,也可以进行叙事,形成一个小情节。 镜头之间也可以产生修辞效果,形成抒情性段落和表情段落。在镜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段落分析,最后形成影视作品的分析。对一名选修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或影视艺术初学者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从视听语言出发,理解作品的美学、社会和文化含义,对作品的主题、叙事、人物等方面进行准确的分析。 一、影视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 影视作品是现代传媒时代的艺术,这种光影构筑的世界具有独特的魅力,分析影视作品的情感、美感和艺术内涵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理解了这些方面才能感受到影视艺术的独特感染力。 1.重视影视知识的积累 专门的影视分析与一般的观众观看电影电视是不一样的。观众看电影或电视作品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而专门的电影或电视作品分析则不大一样,首先是需要一定的影视知识的积累。作为一般的选修者或爱好者,

影视作品著作权经典案例分析

影视作品著作权经典案例分析 杨静,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一、综艺节目及其市场 (一)综艺节目的定义 今天主要具体地探讨一下我们在前沿的司法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有关娱乐法的相关法律问题。近几年来中国的综艺娱乐节目应该是当前中国普通公众娱乐消费的一个重要领导,那么娱乐节目的品种产品也是层出不穷,各个电视台都竞相推出了多款的娱乐节目。 目前好像还没有对于综艺节目有一个非常准确的法律上的定义。但是通过审理案件我们发现,这类节目有几个要素是必备的。大家看到这几档节目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好声音、春节晚会、中国最强音、我是歌手。所有这些节目,首先它要有一个主题。比如说好声音,中国最好的声音,它是选歌手的。那么春节晚会,它的主题就是全球的华人怎么欢度春节,一个祥和喜庆的主题。 所以综艺节目有一个主题,它有一整套自己的游戏规则,也就是说当你打开这个节目的时候,随便选一个片段,你就知道它不是其他的节目。它有自己的一套游戏规则,一套具体的套路。另外,它一般都有一个舞台,这个舞台上有主持人、有嘉宾、有演员,还就各种的舞美、灯光、音响效果,配合形式的这么一个舞台,它是一个现场表演。再次,它还要有现场运用电视的影像语言进行设置,包括舞台的旋转,大屏幕的分割,这是一种技术上的拍摄过程。最后,它要在电

视台播出。 (二)当前中国的综艺节目市场 那么目前中国的综艺节目市场,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大概从四五年以前,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这一档综艺节目推出之后,国内的各个地方台的综艺节目竞争就变得非常非常激烈,各个台大量的巨资投入在做这个综艺节目。为什么呢?因为两个驱动力,一个是观众,一个是广告商。他们的收视率,所有的电视台现在都能够转变这个认识——无论是新闻强台还是文化强台,真正能提高收视率的是综艺节目。 我们到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去调研和走访,各大电视台都认为收视率的指标是对于他们最重要的一个考核。就像我们办案子,我们的结案率是最重要的考核。现在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所有的广告商,他们去投资发布广告,只选综艺节目。而且有一个现实情况,就是一般他们选择的节目是从国外引进的有成熟经验的节目,有成熟模板的节目。如果是本地原创的,新推出的节目,可能不会吸引很多的广告商。 二、综艺节目侵权诉讼方面的问题 (一)综艺节目的类型 下面介绍一下目前中国法院,我们接触到相关侵权诉讼的一些情况。在此之前先介绍一下节目的类型,因为要审理这类案件,我们首先要知道它是什么。法院大体上对综艺节目做了几个分类,这个分类的角度是按照法律的思维,它有哪些主体,这些主体在制作过程中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