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修辞手法详细讲解

借代修辞手法详细讲解
借代修辞手法详细讲解

借代

一、定义: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二、借代种类:

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三、作用: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四、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最后一次讲演》)

五、注意事项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

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借代手法的运用

借代修辞手法 借代修辞手法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1)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 (2)“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二、专名代本体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4)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三、具体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例如: (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6)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赵树理《老杨同志》) 四、局部代整体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7)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鲁迅《一件小事》) (8)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本体之间仍然有直接的关联;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喻体之间就不再有任何关联。例如:(1)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2)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借代修辞手法详解

一、定义: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二、借代种类: 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三、作用: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四、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最后一次讲演》) 五、注意事项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方法。被替代的叫“”,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与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是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喻可以改为,借代则不能。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借喻的本体与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2020年整理借代修辞手法.doc

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1)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 (2)“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二、专名代本体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4)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三、具体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例如: (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6)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赵树理《老杨同志》) 四、局部代整体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7)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鲁迅《一件小事》)

(8)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本体之间仍然有直接的关联;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喻体之间就不再有任何关联。例如: (1)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2)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上例(1)中用借体“袁世凯”代替本体“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二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是借代;例(2)中用喻体“嫩苗”代替本体“天才和常人”,二者之间只有相似性,是借喻。

借代修辞手法详解

借代 一、定义: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二、借代种类: 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三、作用: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四、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最后一次讲演》) 五、注意事项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 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借代、夸张)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借代、夸张) 【解题技巧】 一、考点梳理 借代 1.概念:不直接说出要说的某人或某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这种修辞手法也叫作“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作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作本体。借代即用借体代本体。 2.种类:(1)特征代本体。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2)材料代本体。如:懒将白发对青铜。(3)标志代本体。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4)人名代著作。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5)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6)专名代泛称。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7)具体代抽象。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8)部分代整体。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3.作用:(1)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2)简洁、精练,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3)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

头柄了。 夸张 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2.种类:(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2)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3)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3.作用:(1)形象漫画化,使特点更显著。(2)揭示事物本质,起强调作用。(3)态度鲜明,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答题方法 1.辨析技巧 借代:借代就是换称(即“换名”),因语境表达的需要,不用本体事物,而改换与本体相关的事物代替。使用借代的手法时,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夸张:看表述与客观事物的原情况相比,是否有扩大、缩小或超前。 2.答题步骤

借代修辞手法详解

借代修辞手法详解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借代 一、定义: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二、借代种类: 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三、作用: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四、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最后一次讲演》) 五、注意事项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

修辞手法-借代

3. 借代 METONYMY 1. 定义 关于英语的metonymy, 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是这样解释的:?A figure of speech that consists in using the name of one thing for that of something else with which it is associated.?这一段话大意是说,metonymy是这样的一个辞格,即用一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另一事物,当然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是有关联的。《韦氏大辞典》这样的解释,与metonymy的希腊语原义?a change of name?在主要意义上是一致的。 关于?用一事物的名称取代另一事物?这一层意思,汉语的《辞海》在定义借代时阐述得更为清楚:?修辞学上辞格之一,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甲事物的,叫借代。如‘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借王叔和代王叔和编著的医书。? 2. 特点 综合上述英语与汉语两部辞典的两则定义以及metonymy 的希腊语原义,笔者认为,借代(metonymy)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1) 甲事物与乙事物不相类似。

2) 甲事物与乙事物有不可分离的关系。 3) 以乙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甲事物。 例: The Peaceful Shepherd If heaven were to do again, And on the pasture bars I leaned to1ine the figures in Between the doffed stars. I should be tempted to forget, I fear, the Crown of Rule, The Scales of Trade, the Cross of Faith, As hardly worth renewal. For these have governed in our lives, And see how men have warred. The Cross, the Crown, the Scales may all As well have been the Sword. ( Robert Frost ) 和平的牧师 假如老天准备把天下重新安排, 我就斜靠着牧场酒吧的柜台 设计新的人间的图案,

【修辞方法辨析】借代与借喻

【修辞方法辨析】借代与借喻 借代与借喻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从概念上说,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相关的东西来代替。一般以特征代本体,或以具体代抽象,或以部分代整体等等。譬如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中将粜米的农民称为“旧毡毛朋友”,这是借用他们头上戴的来代替其称呼,就属于借代修辞方法。 借喻是比喻中的一种。它不像明喻那样说“甲像乙”,也不像暗喻那样说“甲是乙”,而是根据两者相似点,直接把甲说成乙,以乙喻甲,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譬如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直接用“草”来比喻旧社会给予他的是粗劣的物质和精神“食粮”,而贡献的人们的却是像“牛奶、血”那样”的“精品”。这比直说更通俗、形象而又幽默、风趣。 因为借代与借喻都是直接以此代彼,不出现本体,因此容易混淆,难以分清。其实两者由明显区别: 一是构成的基础不同。借代是借用与本体密切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借体可以是同类事物,也可以是异类事物,构成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借喻是借用与本体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来打比方,本体与喻体是不同性质的两类事物,构成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譬如: 1、他和一群红领巾在一起唱歌。 2、他在辛勤培育祖国的花朵。 第一句用“红领巾”直接代替少先队员,两者之间有相关性,这是借代。第二句以“祖国的花朵”比喻少年儿童,这是是借喻。有人说,借代侧重于相关性,借喻侧重于相似性,这种说法确有道理。 二是两者的作用也不同。借代在句中的作用重在称代,借喻在句中的作用重在说明或描写。如上文例子中用“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并无比喻之意,其作用只是以少先队员的标志来代替。而借喻虽然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但其作用重在比喻。如同第二句中用“花朵”来比喻少年儿童,主要是为了表现儿童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 三是变换方式不同。因为借喻本体与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所以能改成明喻。譬如上文例句“他在辛勤培育祖国的花朵”,可改为“他在辛勤培育像花朵一样的儿童”。而借代借体与本体之间只有相关性,没有相似性,所以不能改成明喻。

浅析借代修辞手法

浅析借代修辞手法 中文系汉语言专业吴涛10220122202405 摘要借代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早在古代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借代的方式有许多类型,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推移运用的类型在日益扩大和完善。运用借代手法得当,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积极修辞效果,使语言形象、具体、深刻,免除呆板而富于变化,充分表达思想情感。当然借代的运用也有一定的规则,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同时,借代和借喻有很多相似之处,要明确区别这两种修辞手法。 关键词借代类型运用作用借喻 一、借代的定义 不直接说出人或者事物的名称,而另外用与其有关联的事物的名称来称代,这种修辞方式叫做“借代”。(《汉语修辞通论》王勤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不称说事物本身,而借相关的事物来称代,叫做借代。(《修辞学》李维琦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者事物,而是“借”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的一种修辞手法。(《修辞的艺术》刘继超高月丽著石油工业出版社) 二、借代最常见的类型 1.“借”要说的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来“代”所要说的人、事。 大耳儿最叵信。《后汉书·吕布传》 “大耳儿”代刘备。《三国志》中说,“顾自见其耳”,刘备耳朵大的出奇。

他端坐在主宾席上,左边是米业巨商李老板,右边是商业巨头马会长。在这群光头、毡帽、长衫、马褂中间,他有种鹤立鸡群的气度。(《张玉良传》石楠) 不直接说商业界的上层人物,而用他们的外貌和穿着“光头、毡帽、长衫、马褂”来代替。 2.“借”具有典型性的人的专名“代”一般人 不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黄宗羲《原君》) 用“许由、务光”代不愿居君位的人。传说尧把天下让给许由,他不受逃隐到山中。汤把天下让给务光,务光拒绝投水自杀。 我熟悉陆文婷们的经历和处境,了解他们肩负的重担,知道他们生活的艰辛。(谌容《写给人到中年的读者》) 借专名“陆文婷”来泛指一切的中年知识分子。 3.“借”具体事物“代”抽象事物,抽象代具体。 利拉德0.9秒绝杀,火箭全体将士将回家钓鱼。(近期新浪网体育专栏的一个标题) NBA季后赛第一轮火箭队大比分4:2不敌开拓者队,从而此赛季结束假期到来。用具体的“钓鱼”这一行为代火箭队赛季失利,将士提前迎来假期。 关门主义······,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了,直博得敌人的喝彩。(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抽象的“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指代具体的广大人民群众。

修辞方法简介——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

修辞方法简介——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2009年1月17日 [编辑本段]【简介】 修辞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 [编辑本段]【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编辑本段]【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编辑本段]【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夸张类别有: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编辑本段]【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排比可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要三个以上! [编辑本段]【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编辑本段]【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借代及其练习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借代手法,既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又可以避免用词的重复,使文章语言富于变化和有幽默感。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十分广泛,在解读时,要注意领略诗词运用此手法的妙处。下面列举几种古诗词中常见的借代手法加以分析,所用例句均出自初高中课本。 1.以特征、标志代本体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2)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朱户”即朱门,代指富贵人家。 (3)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旌旗”,旗帜,这里代指军队。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雕栏玉砌”,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这里代指故国的宫殿。 (5)玉勒雕鞍游冶处(欧阳修《蝶恋花》) “玉勒雕鞍”,玉制的马衔,精雕的马鞍;代指华贵的车马及乘坐的人。 (6)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凤阙”,汉武帝曾在长安建造凤阙,凤阙成了长安的标志,这里代指长安。 (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钟鼓馔玉”,鸣钟鼓,食精美的食物。代指富贵利禄。 (8)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赵嘏《长安晚秋》)“南冠”:戴着楚冠的楚国俘虏。后代指囚徒或战俘。 (9)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姜夔《鬲溪梅令》) “玉钿”:用珠玉制成的花朵状的女子首饰。这里代指落梅。 (10)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美人。 2.以颜色代本体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绝句》)(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借代修辞手法

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1)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 (2)“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二、专名代本体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4)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三、具体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例如: (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6)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赵树理《老杨同志》) 四、局部代整体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7)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鲁迅《一件小事》)

(8)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本体之间仍然有直接的关联;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喻体之间就不再有任何关联。例如: (1)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2)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上例(1)中用借体“袁世凯”代替本体“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二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是借代;例(2)中用喻体“嫩苗”代替本体“天才和常人”,二者之间只有相似性,是借喻。

借代和双关修辞手法使用大全-思维导图法

中小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一共有13种,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在以前已经详细介绍了9种修辞的使用方法。这篇文章具体介绍下借代、双关这2种修辞手法。还是先用思维导图把所有的修辞手法罗列出来,这样便于对比以及归纳。思维导图的一个功能就是能做知识体系的归纳整理,这样能把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1. 借代 借代的构成元素就是本体、代体、相关性。但是在借代中本体是不出现的,而是用与本体密切相关的事物来代替说要表达的本体,或者用事物的局部来代替整体。这样会使得语言更加简洁、形象、生动。也容易唤起读者的一种联想。

比如我们常常用巾帼来借代女人,用须眉来代替男人,也就有了巾帼不让须眉这样的句子。 杜甫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是把朱门来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这样就让这句诗文更加形象生动。 借代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特征代主体:白胡子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根棍子走到我面前。具体代抽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部分代整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专名代泛称: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 形象代本体:西服表情严肃,让人不寒而栗。 等等…… 在运用借代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并且本体在之前叙述中最好有所交代,这样能让读者更加清楚。 借代和借喻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本体都不出现,但借代只代不喻,而借喻是喻中有代,具 体借喻的用法,可以参考下我写的另外一篇文章。

2. 双关 双关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它字面上意义是明确的,但是内中所含的意义又是隐性的。主要就是利用词的多义以及同音(或近音)条件,有意使得句子有双重意义。中国的古诗词一般追求含蓄,所以经常采用双关的手法,所以我们在理解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弄明白它们表面意义在外的弦外之音,这也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使用了双关的作用是为了使得语言表达更加含蓄、幽默,从而加深语意,让人印象深刻。 双关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谐音双关就是利用同音或者近音。 比如刘禹锡写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就用到了双关,“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所以同学们在学这首诗的时候一定要能了解里面的深层意思。 还有一些流传的口头歇后语,有很多也是采用了谐音双关。比如:

借代修辞手法详解

借代修辞手法详解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借代 一、定义: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二、借代种类: 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三、作用: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四、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最后一次讲演》) 五、注意事项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

修辞方法简介——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

修辞方法简介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初中其它修辞:引用、互文、借代、顶真、通感、联想…… 一、【比喻】补充 1、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如:在稿纸上踩出几朵小梅花(喻“猫爪子印”) 注意: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2、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句。见《点击中考》P37 3、作用:生动具体形象; 表达效果回答技巧: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比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写景咏物:表达了作者对……的……之情) 例:下列句子的修辞及表达效果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紫藤萝的花朵比作帆,花萼比作舱,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紫藤萝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花盛开的喜悦之情(写景咏物:表达了作者对……的……之情) 二、【拟人】补充 1、作用: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2、表达效果格式回答: 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事物人的思想情感或动作行为,生动体现了……表现作者……情感。 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油蛉、蟋蟀人的行为,生动体现了夏天的勃勃生机。 三、【夸张】补充 1、作用: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2、夸张类别有: 扩大夸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缩小夸张: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 [关于高考语文借代修辞手法的分析]

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关于高考语文借代修辞手法的分析] 每一日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都要更积极。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来。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特征代本体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1)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rdquo,高中历史; (2)“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二、专名代本体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4)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三、具体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例如: (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6)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赵树理《老杨同志》) 四、局部代整体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7)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鲁迅《一件小事》) (8)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本体之间仍然有直接的关联;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借体和喻体之间就不再有任何关联。例如: (1)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2)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上例(1)中用借体“袁世凯”代替本体“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二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是借代;例(2)中用喻体“嫩苗”代替本体“天才和常人”,二者之间只有相似性,是借喻。

2020高考语文 基础终极突破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拟、借代、对偶素材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拟、借代、对偶 一、比拟 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等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种类: 判断下列比拟句的种类: A.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 (拟物) B.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也能舒展笑脸么?(拟人) C、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D、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拟物) E、老支书直截了当地下达了任务:“让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 (拟物) 3、比拟与比喻的主要区别是: 比拟意在“拟此为彼”,彼此交融,常常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意在“以此喻彼”,彼此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常常体现在名词和名词短语上,喻体必不可少。 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4、比拟的作用 ①感情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生动;⑧表意更加丰富。 二、借代 l.概念 借代是用机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判断下列借代的种类: (1)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用特征代本体。(“红眼睛”代阿义) (2)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具体代抽象。(“枪杆子”代革命军队) (3)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专名代泛称。(“雷锋”代具有雷锋精神的人) (4) 一队红领巾唱着山歌走下山来。形象代本体。(“红领巾”代少先队员) (5)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緇衣。部分代整体,(“低眉”代“低头”) (6) 专弄丈墨,为壮士捧腹。结果代原因。(“捧腹”是“笑”的结果) (7)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材料代本体。(“青铜”代镜子) (8)你怎么不把龙井沏上。产地代本体(龙井代茶) (9)他一天抽一盒“阿诗玛”。牌号代本体(阿诗玛代烟) 3.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 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用借体称代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例如“红旗指处乌云散”中,“红旗”指人民军队,

“借代”还是“借喻”

“借代”还是“借喻” 孙海云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第十册《大江保卫战》中“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借代”还是“借喻”? 同学们,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格式是:乙(代喻甲)。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事物(情景)也就是本体,而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情景)来代替(这叫做借体),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 请看下面例子: 例1 :花白胡子一面说,一边走到康大叔面前……(借代——特征代本体) 例2 :读点鲁迅。(借代——作者代本体“鲁迅的著作”) 例3: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代——“一针一线”代“群众的财产”) 例4:红领巾给老大娘让了座。(借代——“红领巾”与少先队员有关,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但则不能说“少先队员像红领巾”这句不能变换句式使本体“少先队员”出现,却可以使人联想到“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特征。) 例5:教师们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借喻——“花朵”与儿童有相似点,因此借“花朵”喻儿童;还可以改换句式说“教师们培育着像祖国花朵一样的儿童”,这样本体“儿童”就出现了;比喻既生动又形象。) 例6: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借喻——本体可换成“猫的脚印像小梅花。”)例7:要克服困难,必须开动机器。(借喻——借“机器”比喻“头脑”,可以改说成“要克服困难,必须开动像…机器?一样的…大脑?。”) 例8: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借喻——“苍龙”比喻“国民党反动派”。) 同学们看了以上例子,你应该对“借代”和“借喻”有了一些了解。借代和借喻虽然有相通的地方,本体都不出现,但它们之间有根本的不同。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这是两者不同的构成基础。两者的作用也不同,借喻是喻中有代,而以喻为主,借代是代而不喻,只起代称的作用。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我们再来看“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这句话中“红五星”“迷彩服”是人民子弟兵的特征。用“红五星”“迷彩服”来借代“人民子弟兵”。 根据这句我们可以仿写一些句子。 瓦砾废墟中的难民,看到了红十字,看到了白大褂,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天使。 同学们,习作时熟练地驾驭语言,恰当地使用修辞,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关键是我们要善于总结,学以致用,要在学习上肯下功夫。 2011届苏中三市――南通、扬州、泰州――高三语文高三卷考查到杜甫《野望》一诗,第⑴题问“…海内风尘诸弟隔?一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命题给出的答案为借喻,喻指战乱。笔者是认可答案的,即“风尘”喻指战乱。但不少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是借代,“风尘”代指战乱。基本观点很明确,“风尘”与“战乱”是相关的,因为打仗有“风”有“尘”,这里以“风尘”代战乱。两下争论不休,似乎没有定论。因此,在必要就这个问题,把借喻、借代两种修辞手法的本质特征及其区别方法讲清楚。 首先,了解一下杜甫这首七律的大意。全诗为: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大意为: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